类别 关键词
诗文库 注释
徐仲山东行五首 其二 泗河 明 · 吴宽
 押庚韵 出处:匏翁家藏集卷第六、古今图书集成
四源合一水,古河因以名。
望之渺千顷,永口汪然清。
荡摇邹峄山,映带兖州城
馀波入漕渠资国功匪轻。
疏浚藉水部,来往劳经营。
欲渡免舟楫,石堰筑且平。
临流一纵步,鱼鳖不我惊。
即欲穷其源,何惜此数程。
念昔洙泗间,讲业皆诸生
河广岂水然,圣泽惟盈盈。
兹游幸沾溉,自庆非徒行。
浴沂效前哲,春服亦既成。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泗水
泉林感兴 明 · 戴燝
 押词韵第十六部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言入泗水滨,青山郁林薄。
翛然尘外踪,因之荡烦浊。
径回山翠深,岩静涧芳落。
白玉漱寒流,元珠出冥漠。
泠泠太古音,寥寥万象廓。
纷吾爱山水,乘兴屡栖托。
胜赏惬幽襟,素心临丹壑。
寤寐宣圣欢,长缨再三濯。
得意不在言,忘怀非外索。
无为虚岁华,负此川上乐。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泗水
泗水 明 · 陆化淳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灵源陪尾殆天开,一脉勾连百道洄。
波面吐吞惊澥渤,地中倾动自风雷。
禹功终古无消息,元化何心任去来。
我欲浮槎到天汉,只疑足下是蓬莱。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泗水
河复乾隆庚子 清 · 弘历
 押纸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三
东坡咏河复,乃复澶渊彼。
我今咏河复,实复徐城此。
尔时虽曾入淮泗,旋即堵闭仍北酾。
所以东坡次年晏黄楼(谓东坡九日登黄楼事),楚舞吴歌把盏喜(檃括苏句)
自从绍熙南入淮,经徐夺泗多年矣。
此实故道要亟归,天然合龙真幸耳阿桂奏二月十一日合龙时南坝埽根忽向北走与北坝接连随填压秸料不三四刻立见断流而埽底亦无翻花过溜遂以蒇功此实天助神佑非人力也)
诚谢诚畏诚敬虔,以云诚感诚堪耻。
按:苏轼河复诗序云熙宁十年秋河决澶渊钜野入淮泗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盖彼时黄河正道在澶州大名及濮郓滨棣诸州其至徐州亦如近戊戌河决之由贾鲁涡河五湖之入洪泽耳又统志称今之河淮并为一渎自金明昌始金之明昌当为宋之绍熙尔时宋虽称侄于金而南迁之宋社故在也金之与宋秖可比为南北朝而非一统且此地亦非金所有当称宋绍熙五年河淮并为一渎又元时河径徐州泗水合则淮泗乃今日之经流而徐州为河故道亦久矣独是熙宁时河复以澶州大风终日既止而河流一枝已复今仪封决口已一载有馀而合龙时两坝天然巧合片刻收功岂非神灵默佑非人力所能与乎既详见河复记因感熙宁河复之事并识于此
渡黄河 晚清 · 李承熙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三西游录
黄流巨渎想吞天,蓦地看来一带然。
任他河伯誇秋水,我眼曾从东海旋。
按:至济南。街灯如昼。认钜府也。过此尽黑界。癸卯一钟下曲阜车场。寄宿晚饭。贳巾车历颜村。渡泗水入城里客栈。送刺孔教会。(曲阜别有孔教事务所。)且致书衍圣公
志感 晚清 · 李承熙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大溪先生文集卷之三西游录
尼山泗水似曾看,满辫洋装奈此间。
始知管仲功犹大,夫子当年左衽叹。
按:直曲阜城北。大道绳直。夹道皆古松。渡文津桥一堠许。石阙嵬然。刻曰万古长春坊。左右有前清御碑亭。坊内守林。人户杂居曰孔里。直北曰至圣林周垣以门之。占地二十九顷四十一亩零。清圣宗所定也。内为甬道抵内墙之观楼。复西迤为辇路至洙水桥。南有石坊。左右为下马碑。洙乃小涧。今涸矣。著于天下。过桥北入殿墙门。东有思堂。列左右厢。更衣飨馂所也。其东土地祠。又东神厨。祭孤坛在其后。由门而北。夹甬道。华表二高六七丈。次角端二,玄豹二,石翁仲二。左执笏右按釰。至享殿前。峙石鼎。自殿北复缭垣为墓墙。其东偏有子贡手植楷已枯。封而亭焉。旁有碑刻楷图。其北清圣宗驻跸亭。又北宋真宗驻跸亭。其西上为泗水伯鱼。又西上即圣墓。封马鬣高丈五。南北十步。东西十三步许。冢上皆树木。前以石为砌。大碑一宋宣和间立。刻至圣大成文宣王。小碑一刻先祖至圣孔子。设石床石炉铜烛台二。再拜读告文。有怀盈臆。泪下盈眶。焚讫环墓三反。廓然伫立。夫子之教。终不能一展于斯世耶。西迤入子贡庐。拜遗像。复东拜伯鱼。南至子思。其仪设皆仿夫子墓。别有二翁仲焉。拜读告文退。墓人奉蓍草五十茎进。盖此独产于圣墓傍。三月始芽。一本多五十茎以上。凡圣林中树木皆诸弟子所移植四方名木。今多不名。楷木最多。上无鸟巢。下不生荆棘若刺人草林。墙内碑阁林林。皆夫子后裔墓也。退由城北门入。
采桑子 清末至现当代 · 陈方恪
 押尤韵
无情渡口垂杨树,不绾行舟。
分付东流。
最怕黄昏泊石头。

天涯影事孤蓬梦,好语难酬。
一曲离讴。
秋雨如人泪不收。
(注:见陈方恪遗稿《鸾陂词》《殢香馆词草(甲)》《说病词》。《说病词》中“无情渡口垂杨树,不绾行舟。分付东流。最怕黄昏泊石头”四句作“霸陵握手伤离别,泗水东流。锦缆龙舟。最怕黄昏泊石头”。)
意难忘·柬泗上李元贞 现当代 · 黄松鹤
 押先韵
天上飞笺。
问东南倦客,若个词仙。
多情偏易老,小别更须怜。
扶浅醉,拥高眠。
但换日依然。
看等闲、三春又尽,聚散如烟。

重来可待秋圆。
得呼扫径,遣挥弦。
临风吟谢句,把酒续陶篇。
明月下,白云边。
共古意今传。
莫尽教、山楼旧约,负了年年。
附:意难忘 张纫诗
松鹤以此调寄泗水元贞,有“多情偏易老,小别更须怜”之句,已堪恻恻,况久别乎。因和原韵,寄怀印尼词坛并追悼小谢铭诗。 云水盈笺,带孤怀缥缈,万里飞仙。暗霜从鬓入,明月可人怜。莺不语,柳三眠。怅一海苍然。算好风、能吹睡绿,无奈春烟。 侧身地厚天圆。问南园旧曲,谁抚危弦。黄炉呼薄酒,碧落访遗篇。闲屋后,小山边。借北雁声传。恐再来、藤花红药,不是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