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注释
石门山 南朝宋 · 刘子房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远游适绝境,艰难困行役。
峨峨石门山,苍苍两崖辟。
云栈中盘纡,风涛外撞击。
羸马厌微径,荒祠栖丛棘。
石树和烟植,草苍带日夕。
俯身蓬莱城,孤塔出云立。
独向雾中来,遥遥羡云翼。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登州府
归山操 金 · 马丹阳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能无为兮无不为,能无知兮无不知。
知此道兮谁不为,为此道兮谁复知。
风萧萧兮木叶飞,声嗷嗷兮雁南归。
嗟人世兮日月催,老欲死兮犹贪痴。
嗟人世兮魂欲飞,伤人世兮心欲摧。
难可了兮人间非,指青山兮当早归。
青山夜兮明月飞,青山晓兮明月归。
饥餐霞兮渴饮溪,与世隔兮人不知。
无乎知兮无不为,此心灭兮那复疑。
天庭忽有双鹤飞,登三宫兮游紫微。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登州府
邵二泉公韵二首 其二 明 · 刘绶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与客登城看古碑,白云芳草正离披⑦。
空中阁今方见⑧,天下江山此最奇。
捶碎以来犹有迹⑨,品题而后似无诗⑩。
江城一曲梅花调⑾,试借仙人玉笛吹
【校注】 (1)邵二泉公邵宝号二泉,有《登黄鹤楼》诗。本诗其一所次韵即此。 (2)洪荒:混沌蒙昧的状态。《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后以浑沌无窍,为天地初开之蒙昧状态,而以凿破浑沌为开启文明。凿开洪荒即此意。 (3)崔子:指崔颢。 (4)雌雄句:宋玉《风赋》有“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之说。见《文选》卷十三。 (5)萍:又名田字草,生浅水中,夏秋开小白花。泖浑《江南曲》:“汀洲采白萍,日暖江南春。” (6)道穷:犹言道路阻隔遥远。 (7)离披:宋玉《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洪兴祖补注:“离披,分散貌。”崔颢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又云:“芳草萋萋鹦鹉洲。” (8)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奇观。《梦溪笔谈·异市》:“登州四面临海,春夏时,遥见空际有城市楼台之状,土人谓之海市。”此处指黄鹤楼。 (9)捶碎句:本李白诗“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10)“品题”句:指崔颢题诗黄鹤楼事。 (11)梅花调:即笛中曲《梅花落》。此句及下句本李白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诗中说古道今,称赞黄鹤楼空前绝后,似海市奇观;推崇崔颢诗古今独步,后无来者,表达了诗人对千古名胜的赞赏之情。
唐臣遗骸碣文 北宋 · 沈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九、民国《牟平县志》卷九
大宋宣和六年岁次甲辰二月廿四日,葬唐臣遗骸,立标识,揭文制,永为赡礼者发暴之戒云。
通直郎、知登州牟平县管句劝农公事沈栩书。
宣和六年见行敕条,下项:
一、准律:诸发冢者加役流,已开棺椁者绞。
一、准令:诸获发冢二名比强盗一名。
诸亲获强盗每一名转一资
诸赏应转资者于本职名上转补,无资可转,捕盗每转一资支钱五十贯。
一、准格:诸色人亲获强盗二人转一资,钱五十贯。
按:光绪《增修登州府志》卷六五,光绪七年刻本。
磁山 明 · 卲宝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群山滚滚环沧海,看到磁山秀更尊。
跨涧有松招客旅,绕崖多竹长儿孙。
寒云片片生衣袂,石磴层层人洞门。
却羡僧家閒更乐,笑他尘世竟趋奔。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登州府
陆承祖(有后引) 明 · 顾清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放翁归日鬓初星,几从琴尊上小亭
芳草不知人已去,春来依旧自青青。
注:陆先生登州还葺东园为游适之所予家食时陪杖屦数矣在京师梦游园中作诗以吊寤而忘其前二句先生之子承祖送予行因足成之书其扇以识别承祖其思继先生之业哉丁卯二月十日
莱阳县趣果寺新脩大圣殿庆历五年九月 北宋 · 徐振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二、民国《莱阳县志》卷三之三下
文中子》曰:「佛,圣人也;
其教,西方之教也」。
以其然者,谓能设方便、究苦空之理,作善者升之天堂,受乐无极;
为恶者囚诸地狱,所□不尽。
故使□者懦而凶者归乎善矣。
是以知佛之神圣不可象尽也已。
始称一佛,复證果者七,名曰祖焉。
自兹以降,枝叶扶疏,厥名繁夥,等于河沙,以至□名号者阿弥陀万计亿数。
然则数千年后,飞尘不足齐其多矣。
且佛生长于西方,设其教,教其俗,犹谓克艰,矧流诸中,绵邈亿万里,含齿之伦,家家信奉,人人尊拜若己师焉。
茍曰不神,奚数千年閒,使缋容彩像密处重屋,厥徒诜诜,手炉燔香,旦暮拜祝,目不识蚕而被纯绵之密丽,手不执耕而饫膏粱之珍美,墉陛彩篆,土木文绣,焕赫厥居,炽拟王室,盛而弗泯者哉?
亦常有杰出流辈、通明教旨者拥徒百数,俨然肃□,□据禅坐,演畅厥义,使懵者知而昏者明,寂灭超陷之理悟而开焉。
围绕瞻礼,谓之出世。
噫!
广我圣人之道,明我圣人之旨,章缝衣冠,声振海□者,其徒不及二三者,诚无他焉,止所谓蚕然后衣,耕然后食,又什一之赋在其中矣。
完厥室庐,止可以蔽乎风雨,乌足与彩篆文绣之炽髣髴而谈也!
呜呼!
佛之教始于汉明,寖于梁武
迨乎我朝,受禅周祚,皇泽帝化,日月所照,靡不被及。
北有五台清凉之境,西有峨嵋驾象之所,南有泗滨生圣之藩,中乃都城集福之地。
佛庙之胜,无土无之。
皆金碧滉漾,绀瓦鳞次,列刹相望,楼阁台殿,高下参差,门户千万。
每岁会皇上诞辰,落发称大比丘者不减千数,天下业经试可、籍名奏御者又不知几千焉。
故知百民五僧,不为诬矣。
方今之盛,颇近萧梁。
以天下之广、缁田之众,岂无能树教饰像、发辉前佛之心者哉!
和上俗姓吴法号方教东牟黄山人也。
幼恶尘累,知佛之可以归依也。
始年十二,南来昌阳,礼寺僧志虔师焉。
十九剃头,二十受具足戒。
披大如来衣,日化四方,广增善利。
一日,舍己钱三十万,遣徒南抵馀杭,购白檀大圣真像。
入境之日,击鼓吹螺,缁俗淆混,驩扶笑引,合杂道路。
至止之初,和上复敕其徒曰:「真像既睹,秘宇未备,可共化缘」。
信众乐从,命工鸠植,成侧殿于院之巽隅,面乃金方,便乎夕之礼。
已而丹梁虹伸,雕甍鸟企,既壮且丽,以落厥功。
于戏!
能树西圣人之教,章西圣人之道,若天之高、地之广、日之明,俾无穷尽,非和上则谁与?
振,邑子也。
被率纪实,固艰牢让,搦管遣辞,腼颜弗既。
镵诸坚石,用传不朽,庆历命元五载岁乙酉九月癸未朔九日
按:光绪《增修登州府志》卷六五,光绪七年刻本。
游珠玑崖 明末清初 · 左懋第
七言绝句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余郡西北海涯,有崖削立,其下满白石,俱小而圆,游人由山巅下,石径曲折绝险,仄始至如履碎玉。余游之时群坐危石上,海涛接天水拍岸,作殷雷声,两大鱼约数丈,出没涛中。余与叔侄兄弟良友数人俱观大呼,浮白乐甚,磨海水题诗石上。
水拍青天涛捲雪,石峰片片皆奇绝。
浮白狂歌长吉诗,元气茫茫收不得。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登州府
挽史部长尚宽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九译能通,读申韩未见书,公真健者;
百年易尽,求蓬莱不死药,今竟无之。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史尚宽(1898年农历元旦——1970.11.12),字旦生安徽桐城南乡(今枞阳县会宫镇史家湾人),性厚重而颖悟,十五岁留学日本,由京都第三高等学校而东京帝大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22年秋赴德国入柏林大学研究法律,两年转法国巴黎大学研究政治经济。1927年返国,历任中山、中央及政治大学教授、"立法委员"、"立法院法制委员会委员长"、"考试院秘书长"、"国民大会代表"、"总统府国策顾问"、"考选部部长"、"司法院大法官"、"司法行政部司法官训练所所长"等职。曾躬预民法、宪法及其他重要法典之起草及制定。公余复从事著述,曾获"教育部"颁法科学学术奖。先后出版民法专著十四种、论文数百篇,近千万言,为法学界放一异彩。惜1970年11月12日寅时因胃癌不治逝世。
成氏有诗《题旦生部长六十寿册》。
九译
1.辗转翻译(参见象胥、重译)。《史记·大宛列传》:“重九译,致殊俗。”张守节正义:“言重重九遍译语而致。”:
2.指边远地区或外国。《宋书·武帝纪》义熙十二年:“九译来庭。”:
申韩:战国时法家申不害韩非的合称。
健者:雄才大略的人。
蓬莱不死药秦始皇徐福蓬莱不死药之典。
笺:题旦生部长六十寿册:
问字沧瀛楫早东,宝书移译更旁通,试看象魏新悬法;多费裨谌草创功,冰署清风蝇自远,春官妙选马曾空;颂椒岁岁添眉寿,一笑春生镜海中。
沈五梅中丞辛卯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香台咫尺渺人琴,万里寒潮送夕阴。
报国千年藏碧血,毁家十载散黄金。
名山难瘗孤臣骨,瀚海空磨战士镡。
留得荒祠姓氏古,春归唯有杜鹃吟。
注:人物考略
沈五梅名廷扬字季明南直隶崇明人。少为诸生崇祯中,由国子生武英殿中书舍人。以海运功,擢郎中。寻加光禄少卿,仍督运,驻劄登州京师陷,福王立,命以海舟防江;寻命兼理饷务。南都失守,航海入浙,鲁王加以户部侍郎右佥都御史总督浙、直。未几,为时相所忌,乃至舟山闽中亦授以总督(「海东逸史」云:『唐王福建,授以兵部右侍郎总督水师』)。丁亥,以应松江吴胜兆之师,被执不屈,死之;年五十三。后赠户部尚书。国朝赐谥「忠节」(「明史」有传)。
黄鹤楼步韵 明 · 陈凤梧
 出处:黄鹤楼集补
矶头水急舟难泊①,云外盘旋舞孤鹤。
弃舟走上楼之头,万里风烟泬寥廓②。
天上胜景非人凿,两山夹岸犹连络③。
巨涛声撼岳阳楼,飞檐势压滕王阁
潇湘屹立十二峰④,下瞰贝阙兮珠宫⑤。
世人可望不可到,蓬莱弱水遥相通⑥。
神仙一去渺何许,数声铁笛鸣长风⑦。
风清月白谁与会⑧,忘机时有沧浪翁⑨。
走昔湖南领群彦⑩,三湘五泽行应半。
壮怀每欲歌杜陵⑾,奇才尚未识王翰⑿。
凤山先生绝代豪,景星瑞草世希见⒀。
激扬之暇试登临⒁,到处山川开便面⒂。
岳麓云横翠作屏⒃,湘潭水净寒拖练⒄。
文章事业两争高⒅,千古兹楼俯江汉
【校注】 (1)矶头:黄鹤矶头。 (2)万里句:意谓万里晴空,风烟俱净。泬寥廓,即泬寥,空旷虚静。 (3)两山:指黄鹤山大别山隔江对峙,今称龟、蛇二山。 (4)潇湘句:言潇湘二水所经之地,山峰林立。十二峰言境内山峰之多。 (5)下瞰句:贝阙、珠宫,以珠贝为宫阙,为水神所居。《楚辞·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6)蓬莱句:蓬莱东海弱水西海,故云“遥相通”。 (7)神仙二句:指传说中吕洞宾吹铁笛过黄鹤楼事。 (8)风清句:苏轼《后赤壁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9)忘机句:忘机,忘却机心,超脱世俗。沧浪,本为汉水支流,后遂泛指江汉之水。《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后世以沧浪翁指渔父或隐士。 (10)走昔句:走,自称的谦词,意谓供驱使的人,犹自称“仆”。《小尔雅·广言》:“走,我也。”《文选·张衡东京赋〉》:“走虽不敏,庶斯达矣!”薛综注:“走,公子自称走使之人,如今言仆矣。”作者曾任湖广提学佥事,分巡湖南学政,为湖广按察使司属官,故有此语。群彦,指众学子。 (11)壮怀句:谓自己怀有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杜甫曾居长安杜陵自称杜陵布衣。 (12)王翰字子羽唐代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景云元年(710)进士,官仙州别驾。《唐才子传》云:“工诗,多壮丽之词。文士祖咏杜华等,尝与游从。”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韵》亦云:“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今传诗以《凉州词》最著名。 (13)景星瑞草:皆祥瑞之兆。《史记·天官书》:“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瑞草,如灵芝之类。 (14)激扬之暇:为政之暇。激扬,激浊扬清的省略语,即惩恶扬善,古乃为政之道。 (15)到处句:意谓眼前山川,如打开的扇面上的画幅,尽收眼底。便面,亦称“屏面”,摺扇、团扇之类。《汉书·张敞传》:“()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便面,所以障面,盖扇之类也,不欲见人,以此自障面,故曰便面,亦曰屏面。” (16)岳麓:南岳衡山。 (17)湘潭湘江。 (18)文章句:谓秦金文章事业均有成就。 此诗为正德九年后作,作者时在河南按察使任上。诗中回忆起往昔分巡湖南学政的情景,对三湘五泽的山山水水十分留恋。诗题虽为黄鹤楼,诗中却着力描写了潇湘水净、岳麓峰翠的三湘景观。从诗中看,作者此番并未重游鹤楼,而是与秦金寄简酬唱的。
七夕二首 其一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月钩斜上夜迢迢,瓜果当筵冷露飘。
天为佳期长玉漏1,人传绮语度银桥2。
一年离别情难尽,片刻团圆恨亦消。
底事神仙难免俗3,也同儿女赋桃夭4?
注:(1) 长玉漏:即谓把时间延长。玉漏:古代计时器漏壶的美称。 (2) 绮语:纤婉动人的语句。宋苏轼登州海市》:“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这里指吟咏七夕的诗词。 (3) 底事:为何、何事。 (4) 赋桃夭:吟诵《桃夭》。《桃夭》是《诗经周南》的一篇,是民间嫁娶之诗,诗中赞美男女婚姻以时,室家之好。
寄讯蓬莱阁 明 · 王世懋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遥闻高阁俯蓬壶,为问三山定有无。
云暖蜃楼朝结市,月寒鲛室夜沉珠。
惊湍槛外星河覆,异域尊前岛屿孤。
若遇安期须乞,莫教秦帝石空驱。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登州府
蝶恋花二首 其二 当代 · 谷海鹰
 押词韵第四部
错向红尘窥净土。
困缚双丸,有梦皆囚罟。
水便无心风自舞。
翻波卷浪情何苦。

倦履谁堪留一顾。
粉黛三千,寂寞香如许。
欲遣春归春不语。
蓬山已是多歧路。
按:
【浪中行吟评】禅味浓浓,红尘路远,欣赏好词,尤喜第一首。
【是务斋主评】词家本质,语意感人至深。
梅云评】远继《阳春》遗脉,近承观堂苦水,“欲遣春归春不语,蓬山已是多歧路”,沉哀彻骨,忆静安“金阙荒凉瑶草短,到得蓬莱,又值蓬莱浅。只恐飞尘沧海满,人间精卫知何限”之句,真不知情何以堪!生丁浊世,净土难窥,听水老人诗云:“委蜕大难求净土,伤心最是近高楼。”每念及此,辄觉黯然。今重读此二词,更于我心有戚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