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注释
四渎诗 其二 乾隆辛卯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三
夏书桐柏导非讹,入海泗沂东会过。
奇述庚辰能制伏,封传天宝赖休和。
潜流谁识源同醴,均势今资清敌河。
一自尾闾全被占(去声),脩防久矣事滋多。
按:淮水桐柏山河南南阳府桐柏县据水经所纪经由道里则自信阳光州固始颍州寿州怀远临淮泗州宿迁其间由豫而楚初不取道山东之境后儒用周官职方正东曰青州其川淮泗之语疑若齐楚壤地相接今即以禹贡證之海岱惟青州徐州则曰海岱及淮扬州则曰淮海徐扬皆楚分书之标识山川与青州划然绝不相蒙且郑康成注周官引郑众之说谓其川淮泗淮或为睢原文不无讹舛盖周官为晚出之书语多傅会其不若禹贡之确可徵信明矣
寿阳钱选画) 元 · 王思廉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四十三 故实类
一声白雁渡江潮,便觉金陵王气销。
画史不知亡国恨,犹将铅粉记前朝。
西湖志馀:钱选字舜举,宋末时人,入,以工画花鸟名江南王思廉题其寿阳图云云。
寿张教授太翔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白雪阳春有曲,美人香草有辞,精厥艺焉,道斯寓矣;
治繁理剧曰能,成德达材曰教,寿其世者,天必酬之。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张泰(1907——?)字太翔湖北黄冈人。毕业于中央军校第六期。曾任远征军第二方面军、中央军校第二分校政治部少将主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广州行营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首都卫戍总司令部暨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政工处处长,国防部新闻局第一处处长。1949年台湾,任中国国民党台湾省党部执行委员兼书记长,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五组暨社会工作会副主任,民众团体活动中心副主任委员,兼“政治作战学校”政治研究所聘任教授,私立中国文化学院中国文学系主任、教授。著有回波阁诗、词、曲、联语等十余种,但未付梓。
张泰与成氏同为中华诗学研究所成员,为研究委员,成氏先后任研究委员,副所长。成惕轩作有《回波阁曲稿序》,并有诗《寿太翔六十》。
美人香草: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出自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
厥:其,他的。
治繁理剧:剸繁治剧,释义为指裁处繁剧的政务。
成德达材:《孟子》“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 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寿其世者:寿世,意思是造福世人。
笺:寿太翔六十:
腹笥雄今代,天声振汉家,纪游江濯锦,入梦笔生花,粲若陈芳国,仙乎博望槎,蓬山鼎盛,玄鬓不曾华。
辞朝 明 · 邹智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明诗纪事 丙签·卷九
云》、《韶》声静拜彤墀,转觉婵媛不自持。
罪大故应诛两观,网疏犹得窜三危。
尽披肝胆知何日,望见衣裳只此时。
但愿太平无一事,孤臣万死更何悲。
《静志居诗话》:立斋吉士建言,请号万安刘吉尹直三小人,而进用王恕王竑彭韶三君子。泰陵初政,不报。既而万、尹被弹事去,刘独衔憾刘骨,嗾其党攻中书人,汤御史鼐,辞连立斋及刘寿州概、李主事文样、董沔阳,谓数人以诗酒相结纳,互相标榜,诋毁朝政。概贻书云夜梦一人骑牛将坠,手挽之不仆。又见五色石,引牛就道。人骑牛者「朱」也,以为将有扶持社稷主力。法司周内坐以妖言惑众律,罪当死;赖王端毅、何文南、徐文靖谙公力持之得生。而立斋远谪化州千户所吏目。既逾岭,从陈文恭讲学。未几夭折。惜夫!其《狱中诗》云:「人到白头终是尽,事垂青史定谁真?梦中不识身犹系,又逐东风入紫宸。」诵者伤之。至《辞朝》诗云:「望见衣裳只此时。」放臣逐客读之,尤为凄断。
政禅师行迹碑文 北宋 · 郭瑗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
禅师姓罗氏太原府平晋县古城北洞子镇人,通《华严经论》。
熙宁五年寿阳县父老于方山上方灵松岩下金刚泉侧以石界为龛,请师居龛讲《华严经》。
熙宁五年,南游至润州甘露寺,依广照禅师
一日辞广照,游庐山,广照曰:「汝他日当坐古菩萨道场,有肉身大士先已为汝发扬化众兴建也」。
元祐初西京大字院看《藏经》,县郭三社与山前六村善友,请师住持,至绍圣中,开垦山田,建下庄院一所。
崇宁二年奉敕赐额,并逐年拨放童行一名。
敕下之日,山前布金色银色世界,种种化现。
大观三年铸洪钟一口,重一万斤,其声响彻两县。
度门人弟子宗悟等一十六人。
政和三年,师无疾不食,唯饮净水。
善友等数十人绕师左右,谓曰:「愿得师久住世间,兴隆佛法」。
师曰:「时至即行,诸佛每然」。
因问弟子宗弁曰:「日在何时」?
弁曰:「午时」。
师曰:「从来道底」。
众云:「是什么」?
师曰:「清风吹不尽,明月照还晶」。
师偃息,乃雷颂曰:「天长地久,莫之能守。
涅盘妙心,几人能透」。
附床一下,卧右胁而终,遂收舍利一千粒。
俗寿七十一,僧腊五十三。
按:光绪《寿阳县志》卷一三,光绪八年刻本。
云盖龙寿禅寺复田记绍定六年七月 南宋 · 裘由庚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一○、《金石萃编》卷一五二
教有废兴,时有衰盛,物有得丧,而理无古今。
存亡之閒,士君子平心揆事,权衡于予夺之际者,以其理也。
山林枯槁之士,视外物之去来得丧何有?
而有失则斯有复者,以其教也。
繇物之往复以占其时,即时之隆替以观其教,此吾《西山龙寿禅寺复田记》之所为作也。
寺兴于唐天复中钟传豫章日奏置,以处光化禅师,官给田三千顷。
至我朝祥符閒,白石道者智新居之,徒众益盛,易律而禅。
当其盛也,唱道鸣教,宗主其徒,代有其人。
时往事迁,人亡教泯,钟鱼如故,而瓶笠之游鲜至矣。
虽在籍之田弃而不有,亦漫不复省。
绍定壬辰连帅李公寿朋因法席适虚,闻僧祖开道价,即具威仪迎致。
开早参清简庵,得临济法,随后读《华严》,入大自在法。
□至之日,□□蔼闻禅□□集开知□□可复也。
□岁大歉,食□□给,慨然□叹。
有言寺故有田滨樵□曰里湖,为居民侵冒者八百六十馀亩。
开命阅籍,果不诬,谒诸邑大夫胡侯棿。
侯仁勇士,委官按视,谂不妄,尽理而归诸寺,开欲志侯之德不忘,踵门而谒至再。
予辞不获,则告之曰:子之教以坏色为衣,以行丐为食,田于何有?
后之人始华屋广居,丰衣美食,田连阡陌无艺矣。
然其归欲其徒一意精进,无衣食以累其心,则一也。
有国者病其无艺之蠹吾民也,为之经制,不得货鬻,如世业比,则田之有者不可使无,失者不可不复,亦□其理然耳。
君子之为政,一揆诸理,起而正之,于民无怨,于僧奚德?
子将安所志乎?
为子之徒,奉子之教,撞钟伐鼓,敷座展钵于一餐一供,思所自来,以山谷道人食时五观自律,以无尽居士掬溪煮自警,不徒使大儒旁观,有三代礼乐尽在是之叹,则废可兴,衰可盛,侯之功不唐捐矣。
吾既以为开勉,然见姑蔑之旗者必取,呼馀皇之舟者必复。
宰邑以最闻,将去为郢州别驾,北望中原,志清河洛,得时与位,挈舆地而归本朝,使乃祖忠简公义不臣虏之志,一伸于六七十载之后,则功烈伟矣。
吾重以为侯勉。
绍定六年七月日记。
按:从事饶州德兴县主簿裘由庚撰。前奉议郎、知安丰军六安县胡逸驾书。朝奉郎、改差充江南西路安抚司干办公事刘克逊篆额。
重修驿记 北宋 · 张山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六
元祐癸酉河南子履宣义郎出宰太原寿阳
君以能治剧,所至必兴滞举废,而不厉民以自奉。
既视事,于是周旋陟降,以察其所未备,而图其所便安。
寿阳古邑也,当晋、赵之冲,幕府郏部之所往来,令舍崇壮显敞,而驿舍湫隘卑陋,若隶人之居。
先是,刺史以钱二万畀县治之,未克举也。
君曰:「噫,是岂为政之所宜后者哉」!
即以农隙撤旧屋,度材庀徒,新故相补,不横于民,不重请于公,而驿舍成。
四楹以为堂,六楹以为室。
左右有夹,东西有庑,宾下有舍,马有厩庌,又十有九楹。
砻甓以为坚,墁垩以为洁,完密疏明,内安外固,而宾至如归。
惟兹晋、赵之冲,有土门之阨,井陉之险,乘者不得安舆,骑者不得徐驰,使道途之人,去是险阨而得安固之室,以免夫祁寒盛暑之薄铄,其视地主宜何如也!
宾既安矣,君于是敬帅其属,以待幕府郏部之政令。
君之至止以秋七月,而驿成以冬十月
绍圣乙亥秋九月河东节度推官刘仲适题额,寿阳孟天常书,主簿杨旦、县尉赵日进立石。
按:光绪《寿阳县志》卷一一,光绪八年刊本。
访阆中滕王亭子步少陵(2008.5) 当代 · 熊盛元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危亭掩映玉台山,留与骚人醉后攀。
帝子骨销声色里,杜鹃魂荡水云间。
苔侵断碣幽幽碧,泪溅苍筠点点斑。
收拾吟笺一长啸,重栏注目鸟飞还。
附:杜少陵滕王亭子》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 晦窗按:唐高宗永徽六年(655)高祖第十九子鲁王灵夔隆州阆中刺史,为政清廉,数年后徙为绛州刺史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滕王元婴(?—684)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9)封为滕王,骄纵失度。永徽三年(652)高宗元婴苏州刺史,随后又转洪州都督元婴洪州,由于屡犯宪章,被削减封户,贬滁州安置。后授寿州刺史高宗调露元年(679)隆州阆州都督。据《舆地纪胜·利东路阆州》载,唐初鲁王灵夔滕王元婴以“衙役卑陋”,“乃修饰宏大之,拟于宫苑,由是谓之隆苑,后开元元年,避李隆基讳改隆州阆州,隆苑为阆苑”。为便于游乐宴饮,滕王又在玉台山修建滕王亭玉台观,其规模略与南昌滕王阁同。武后弘道二年死于隆州,陪葬献陵。杨慎升庵诗话》云:“杜子美滕王亭子》诗:民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后人因子美之诗,注者遂谓滕王贤而有遗爱于民,今郡志亦以滕王为名宦。予考新、旧《唐书》,并云元婴荆州刺史,骄佚失度。太宗崩,集宦属燕饮歌舞,狎昵厮养。巡省部内,从民借狗求罝,所过为害,以丸弹人,观其走避则乐。及迁洪州都督,以贪闻。高宗给麻二车,助为钱缗。小说又载其召属宦妻于宫中而淫之。其恶如此,而少陵老子乃称之,所谓诗史者,盖亦不足信乎?未有暴于洪两州而仁于阆州者也。”王嗣奭《杜臆》则云:“游此地,谓滕王,而不知还,语有刺。”仇兆鳌亦谓“末二句一气读下,正刺其荒游,非颂其遗泽也。”
台城览古 当代 · 熊盛元
 押词韵第十一部
高城游目逸怀骋,湖山都幻六朝影。
似见龙蟠紫金山,翠霭苍茫虬枝挺。
英气销融软香中,玄武湖胭脂井
后宫佳丽魂谁招,空对亭亭千柄。
何处更觅韦粲灵①,水咽青塘血花冷。
白马寿阳谶成真②,丑徒行师纷代景③。
漫诩升平值明时,孰知天公犹酩酊?
我倚荒堞发浩歌,声绕梁陈旧台省。
衰柳寒蝉助凄凉,飒飒西风生衣领。
古恨今愁自悠悠,幽光狂慧殊耿耿。
绀宇凌霄噪昏鸦,几杵残钟惊梦醒。
注: 1、韦粲为梁朝衡州刺史,闻侯景乱,倍道赴援,至青塘,与子及弟力战而死。王渔洋《读史杂感八首》云:“江陵士马控西疆,坐使吹唇沸建康。湘土寻戈同气尽,却教韦粲死青塘。” 2、梁大同间,有童谣云;“青丝白马寿阳来”,未几,侯景乱起。 3、侯景乱时,邵陵王与元帝书曰:“自相鱼肉,是谓代行师,丑徒何快如之。”渔洋台城怀古二首》云:“可怜代行师日,水到青塘咽不流。”
南浦·梅湖踏青次玉田春水韵 当代 · 熊盛元
 押词韵第八部
春水碧痕轻,旷无垠,柳下舟横昏晓。
香隔旧时蹊,红成阵、亭榭凭谁重扫。
临风坐久,雨中凄绝莺声小。
终古荒寒空蓄恨,绿掩醉边幽草。

残英斜插华颠,对清潭照影,尘缘蓦了。
螺簇黛烟笼,峰迢递、闻说驷虬能到。
云天浩渺。
梦迷玄圃忧心悄。
休问梅仙垂钓处,湖畔濯缨人少。
【注】据《汉书·梅福传》:“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也。少学长安尚书》、《谷梁春秋》,为郡文学,补南昌。……至始元中王莽颛政,福一朝弃妻子,去九江,至今传以为仙。”曾垂钓于南昌城南,东汉时有梅仙祠,已圮,今辟为梅湖风景区。
李敬子司直(三二) 南宋 · 黄干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三七、《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三
元思果州兄之病,令人惊恼,为之奈何!
此数日亦有可生之意否?
天未昌斯文,乃使吾辈困厄病患;
亦未终丧斯文,则决亦未使之止此也。
得诸兄朝夕在其侧,莫大之幸。
干拘縻于此,不得一往,但有终日忧叹而已。
西溯之行且宜迟之,今且遣兵士六辈往备使令,更看其病势如何也。
原注:「安丰。」
欢情 其三十四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香屑集卷七
夙昔影中疑,蜂雄蛱蝶雌。
却思同宿夜,犹识合昏期。
楚柳腰肢亸,宫花锦绣欹。
一宵相见事,唯愿两人知。
注:夙昔(张说寄许八)蜂雄(李商隐柳枝)却思(周贺逢播公)犹识(元稹感小株夜合)楚(白居易郭侍御多雨春空过诗)宫花(释贯休寿春节进)一宵(韩偓半夜)唯愿(郭震二月乐游诗)
东宁百咏 其四 清末至民国 · 苏镜潭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花开花落送前朝,玉笛江城咽暮潮。
二百五年鸿指地,将军大树尚飘萧。
作者注:「延平郡手植一株,旧在鸿指园中。光绪元年(1875)沈文肃建王,移植于此,古干已半朽,旁茁孙枝,横斜直上,径丈许。余戊午(1918)南游,拜王祠下,曾作长歌纪之。」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东宁百咏 其二十 清末至民国 · 苏镜潭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灵旗杂遝海门东,千古君臣俎豆同。
伏腊醉归桑柘晚,神弦犹唱大王
作者注:「台南延平郡祠,极宏丽,后祀宁靖王及其元妃,而五妃附焉。居人以时报赛,香火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