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注释
五年五月吴破槜李王入吴与群臣临水祖道军阵固陵作祝词二章 春秋楚国 · 文种
四言诗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槜李诗系卷三十七
皇天祐助,前沈后扬。
祸为德根,忧为福堂。
威人者灭,服从者昌。
王离牵致,其后无殃。
君臣生离,感动上皇。
众夫悲哀,莫不感伤。
臣请薄脯,酒行二觞。(一章)

大王德寿,无疆无极。
乾坤受灵,神祗辅翼。
我王厚之,社祜在侧。
德销百殃,利受其福。
去彼吴庭,来归越国(二章)

按:(附考郡为古扬州城春秋于越败吴于槜李及越灭吴地归越周末楚威王取越地属楚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长水海盐二县属会稽郡东巡掘污长水徙今治改名由拳海盐陷为柘湖移治武原乡在今平湖境二世元年项氏据为西楚地汉高祖三年立兄贾为荆王地属之十一年诛复立会稽郡十二年封贾子濞为吴王海盐置司校尉新莽元年海盐为展武东汉建武二年复名海盐顺帝永建二年海盐县陷为当湖移治顾邑山在今平湖县南乍浦吴大帝黄武四年由拳海盐二县地为盐官县黄龙三年由拳野谷生改为禾兴因以纪年赤乌五年太子和讳改禾兴为嘉兴东晋咸康七年海盐县移处马嗥城隶南徐州八年复隶扬州梁武帝天监六年海盐县信义郡太清三年海盐东北境置前京县治京浦在今华亭县东南与嘉兴海盐俱隶吴州陈武帝永定二年海盐前京盐官三县地立海宁郡盐官隋文帝开皇九年吴州并信义海宁郡吴郡苏州钱塘杭州嘉兴盐官钱塘杭州唐武德七年复置嘉兴海盐县苏州八年嘉兴又废唐太宗贞观元年嘉兴县海盐嘉兴仍属苏州江南道睿宗景云二年又复海盐县苏州改隶扬州先天二年海盐嘉兴玄宗开元五年于马嗥城西北置海盐县即今治也天宝元年割嘉兴之东境海盐之北境昆山之南境置华亭县大历五年升嘉兴为望县十四年改隶浙江武帝会昌四年海盐县为𦂳县昭宗大顺元年海盐杭州乾宁四年吴越王平嘉兴梁太祖开平三年吴江县分嘉兴之北境与焉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吴越王升嘉兴为开元府割华亭海盐二县属之明宗长兴二年文穆王罢开元府复属中吴晋烈祖天福三年析嘉兴之义和镇崇德县明年又以嘉兴秀州另立嘉兴县华亭海盐附焉自是不复隶苏矣宋太宗淳化三年隶浙西路徽宗政和七年秀州嘉禾郡十年割嘉兴之梧桐等五乡益崇德宣和三年复改为州宁宗庆元元年嘉兴府领嘉兴海盐崇德华亭四县元至正十四年为嘉兴路置华亭府属焉元贞元年海盐崇德为州元乱为张士诚所据明太祖吴元年改路为府以海盐崇德为县华亭属直隶宣德四年嘉兴之西为秀水北为嘉善海盐之东北为平湖崇德之东为桐乡领本县七之改崇德石门县 朝因)
申屠子迪篆刻卷(重刻峄山秦碑二石于绍兴路学。) 元末明初 · 王冕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十八
我昔闻诸太古初,冯翊窅窅安可摹。
自从庖羲得龙马,奇偶变化滋图书。
结绳之政由此毁,科斗鸟迹纷纭起。
后来大小二篆生,周称史籀秦誇
只今相去几百年,字体散漫随云烟。
岐阳石鼓土花蚀,峄山之碑野火燃。
纵有秦铭刻岑石,冰消雪剥无踪迹。
书生好学何所窥,每展史编空叹息。
樊山先生东鲁儒,好古博雅耽成癯。
八分小篆纯古法,凿石置之东南隅
白日光芒争照耀,满城走看嗟神妙。
向来传写何足珍,枣木空遗后人诮。
徐公手摹烽火尘,金陵近刻殊失真。
那知此本意态淳,丞相李斯下笔新。
申屠墨庄传授,法度森严非苟苟。
岂为后学得所师,万世千秋垂不朽。
田按:子迪名駉东平人御史致远子。子迪绍兴理官,问交于王止善艮止善曰:「吾里人有王元章,志行不求于俗,欲与语,非就见不可。」子迪至,即遣吏以自通。元章曰:「我不识申屠公。」谢不与见。子迪奇其为人,进谒礼益恭,且白于大尹子章,具书币,制冠服,俱造其庐以请。元章为之强起,入学舍讲授。元章此诗所谓篆刻卷者,子迪重刻峄山秦碑二石置于绍兴学宫,今世所谓申屠本也。又诗所谓「申屠墨庄传授」,致远尝聚书万卷,名曰墨庄,见《元史》本传。
终制黄初三年冬十月,表首阳山东为寿陵,作《终制》。)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八
礼,国君即位为椑,椑音扶历反。
存不忘亡也。
松之按:礼,天子诸侯之棺,各有重数;棺之亲身者曰椑。昔尧葬谷林,通树之,禹葬会稽,农不易亩,吕氏春秋:尧葬于谷林,通树之;舜葬于纪,市廛不变其肆;禹葬会稽,不变人徒。故葬于山林,则合乎山林。封树之制,非上古也,吾无取焉。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骨无痛痒之知,冢非栖神之宅,礼不墓祭,欲存亡之不黩也,为棺椁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而已。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欲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合古涂车、刍灵之义。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诸愚俗所为也。季孙以玙璠敛,孔子历级而救之,譬之暴骸中原。宋公厚葬,君子谓华元、乐不臣,以为弃君于恶。汉文帝之不发,霸陵无求也;光武之掘,原陵封树也。霸陵之完,功在释之;原陵之掘,罪在明。是释之忠以利君,明帝爱以害亲也。忠臣孝子,宜思仲尼、丘明、释之之言,鉴华元、乐明帝之戒,存于所以安君定亲,使魂灵万载无危,斯则贤圣之忠孝矣。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文选》注作「体」。)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霍为我戒』,不亦明乎?其皇后贵人以下,不随王之国者,有终没皆葬涧西,前又以表其处矣。盖舜葬苍梧,二妃不从,延陵,远在嬴、博,魂而有灵,无不之也,一涧之閒,不足为远。若违今诏,妄有所变改造施,吾为戮尸地下,戮而重戮,死而重死。臣子为蔑死君父,不忠不孝,使死者有知,将不福汝。其以此诏藏之宗庙,副在尚书秘书、三府。(《三国志‧魏文帝纪》。案:陈寿但出篇名,不言《典论》。据《文选‧七哀诗》注引《典论》曰︰「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堀,至乃烧取玉匣金缕,体骨并尽。」知《终制》是《典论》之一篇也。)
临海净土院 北宋 · 周弁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一径森(《天台续集别编》作阴)森入翠微,翠微深处见禅扉。
倚云殿阁光(《天台续集别编》作金)相照,蔽日松杉碧四围。
竹引涧泉寒绕屋,雨蒸山霭润侵衣。
十年游宦今重到,景物依前旧识稀(《天台续集别编》作非)
按:《与地纪胜》卷一二《两浙东路·台州
钱蒙仲赴举 其三 北宋 · 刘季孙
六言诗 押元韵
俊气将探虎穴,清才早践龙门
故比隔江白鹭,万人回首王孙(自注:君出苏翰林门下,有秦少章和君(原作和君秦少章,据四部丛刊本卷二二改)云:二子有如双白鹭,隔江相照雪衣明。)
同上书卷一六《次韵刘景文钱蒙仲三首》注引 《东坡诗集注》:是时穆父越州岊仲蒙仲皆来钱塘蒙仲欲往赴举,景文以诗送之云云。
东山谢安石 明 · 张弼
我登东山顶,酹酒问谢公
公有调马路,我有下马
公有白云明月两窈窕,我有蒙川醉石双玲珑。
公当偏霸坐江左,我当全盛从飞龙。
我生伊洛后,不敢恣情声伎颓彝风。
我无边徼寄,未试淮淝一捣符秦空。
公之能事我若不可及,公之风流我亦不苟从。
东山名同地隔数千里,我言曾入公之耳。
青天望断一蜚鸿,章江滔滔自流水。
按:谢安石东山本在今绍兴府上虞县后徙居金陵遂以金陵者拟之今予南安东山又拟之其在上虞者有调马路南安有下马又各即其事而戏问之使安石有灵亦当折屐而喜耶抑将有不平也耶
子瞻内翰浙西开府 北宋 · 钱协
 押词韵第六部
隽庭鸳鹭集珍丛,病翮摧颓下九门
罪戾我惭非昼锦,回翔公亦暂朱轮。
龚黄政化知应尔,夔契谋谟想自存(下夺二句)
富大用《古今事文类聚外集》卷一○〗〖按:《事文类聚》误署此诗作者为钱祈父,《宋诗纪事》卷二九引亦同此误。《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三一有《次韵钱越州》诗,可證作者为钱协穆父
军中记事诗 其二十八 清 · 贝青乔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咄咄吟
曹娥里夜传呼,牛饮淋漓犒百觚。
祭罢蝥弧天似墨,一齐卷甲渡梁湖。
按:将军张应云设伏周密,乃自绍兴移营东关正月二十四日,在曹娥祭旗发兵,凡攻宁波西门(即望京门)者三队,金川土副将阿木穰帅屯兵四百人为头敌,游击梁有才、守备王国英等帅四川提标五百人为前锋策应,提督段永福贵州提标八百人为总翼长;攻南门(即长春门)者三队,游击黄泰、守备魏启明等帅甘肃提标五百人为头敌,总兵廷扬江西水师六百人为前锋策应,提督余步云帅湖北抚标八百人为总翼长;攻镇海城者三队,游击刘天保等帅河南乡五百人为头敌,参将凌长星帅陕西提标五百人为前锋策应,副将朱贵固原提标五百人翼长;攻招宝山威远城者二队,金川瓦寺土守备哈克里帅屯兵三百人为头敌,都司廷楷山东河南北勇六百人为前锋策应。宁、镇二城之间,濒江有村曰梅墟参将李俸举、都司谢天山东北勇七百人屯其地,以截𠸄夷中路,张应云等帅四川督标兵及山东北勇一千二百人屯骆驼桥,为后文参赞总兵恒裕副将德亮带陕甘兵二千人屯长溪岭,为总将军自帅提督陈阶平总兵尤渤等带四川河南兵二千人屯东关天花寺。
军中记事诗 其二十三 清 · 贝青乔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咄咄吟
号令谁登上将坛,运筹呕出锦心肝。
饱闻夜夜钱清路,蜡裹花笺送一丸。
按:将军札饬投效人员随同张应办事者共七十馀人。应云深恐军机漏泄,除同知舒恭受、知县叶坤一二亲信之人密议外,皆不得与闻。而舒、叶诸人又用宁波漕书陆心兰等为心腹,由是与将军初议日渐相反,而军机亦尽泄矣。时将军驻札绍兴,应云逐日所办军事,夜必密函报闻。应云既为陆心兰所绐,密函中禀报之事半属子虚,而将军据之入奏,凡伏入宁波者十七队,伏入镇海者十一队,几若收复二城易如反掌云。开兵时,仆实在宁波骆驼桥,后在将军幕中见密函,乃云仆与镇海人包祖才同带南勇五百人,设伏招宝山抢夺炮台,是则仆亦茫然矣。
军中记事诗 其六十 清 · 贝青乔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咄咄吟
载得残戈断镞来,请功人自笑村呆。
留连镜水稽山畔,一月乌篷不敢开。
按:凡军械,除兵弁自带外,馀皆在支应局,按名给发。宁波败后,抛弃满涂,带归者十无三四也。民人赵国庆、连飞鹓等冀邀奖赏,于慈溪、鄞、镇间收罗大炮、抬枪、鸟枪、长矛、短刀、镋镰等数百具,装载三船,至绍兴呈诸大营请功。将军饬支应局验收,而支应局利在再造可侵渔工价,固不以来献者为有功也,迟之月馀,始申禀将军,谓诸器毁坏,不堪再用,今姑收之,似可无庸奖赏。国庆等乃悔恨而去。绍兴船有白篷、乌篷两名。
军中记事诗 其五十一 清 · 贝青乔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出处:咄咄吟
天花古刹怅重经,殿角凄清响梵铃。
昨夜军容犹在目,风镫吹落万春星。
按:天花寺在曹娥江畔,将军驻兵其地,以待张应云捷音之至。而应云所最倚重者宁波漕书陆心兰等,谓其能句通汉奸为内应,一俟外兵四集,即将夷酋郭士立等擒献军门。及大兵既发,心兰自贼中先期奔至,报称师期已泄,夷酋警备严密,不能缚致云云。军中得此信,将士已群议蜂起矣。既闻前营失利,人心益摇,随员阿彦达等遂有退兵之议。时方有鉴于前次进兵之弊,特雇役夫四千馀人以备用,而投效知府金石声弹压过严,役夫鬨散,声彻将军左右。阿彦达谓军心已乱,请于将军曰:「武官不宜走,吾辈文官,即退逃岂为懦怯耶?」举人臧纡青独曰:「为今之计,宜进不宜退,一退则众心瓦解矣。若云新挫之后不利速战,则上虞一县,僻在山谷,进屯其地,亦可徐图再举。」阿彦达等不以为然,哗争至更馀不决。将军以好言相解,谓姑俟明日再议。夜半,文参赞长溪帅众退回,声言夷兵猛烈,不走且踵至。将军信之,下令军中宵济而退。天明,纡青将入帐再议,而军士已无一留者,遂大忿,唤小艇归绍兴,侨寓民家,不复入戎幕。初,将军麾下,直言之士首推纡青,将军亦颇敬信之,故文武各员尚多顾忌。及其既离左右,遂各便其私图,而军事益不可问矣。
军中记事诗 其八十 清 · 贝青乔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咄咄吟
一棹仓黄返故乡,纷纷问讯满邻墙。
难宽阿母镫前意,亲解儿衣抚箭疮。
按:五月初八日,𠸄夷由乍浦北吴淞口,江苏提督陈化成死之,两江总督牛鉴率众遁归昆山苏松兵备道巫宜禊、宝山知县恭寿上海知县刘光斗等各弃其城走。越三日,𠸄夷始从黄浦登岸。我兵溃逃已久,未经接战,惟上海县典史庆恩死之。时牛鉴请救于将军将军河南兵一千,令总兵尤渤带赴吴淞口,遇𠸄夷于白茆河,亦不战而遁入松江城。用是苏省大震,纷纷迁避,土寇乘机抢夺。苏抚程矞采出示严禁,不能止。仆在绍兴闻之,不能无内顾忧,星夜驰归,家人已束装欲他徙。仆以夷船重大,万万不能深入内河,阻止之。然而亲友中城迁于乡,乡迁于城者,十有四五也。彼盖有见于督抚以下等官皆令其眷属避去,宜以余言为不足信耳。仆左衣袖曾在骆驼桥受一火箭,故诗中及之。
军中记事诗 其三十八 清 · 贝青乔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咄咄吟
后土皇天实鉴之,铮铮南八是男儿。
归元双目犹含怒,想见衔髭饮刃时。
按:四川守备王国英,攻宁波西门,于地雷轰击时,帅众奋入月城,适遇夷酋郭士立于故绅吴鉴堂门下,烟燄中挺刃而进,欲手击之,左腿误中火箭,遂被执。其部下传闻异辞,哗谓国英已降贼。及三月间,我兵有自贼中归者,挈其尸至,仆亦在绍兴营中亲见之,面目如生,发后枚子字迹犹未模糊,故知为国英无疑。盖接战时,我兵被伤未死者,夷人咸医药之,颇以小恩相结,欲其归后煽播谣言,以懈我军心。凡我兵误被愚弄,受其厚赠而归者五十四人,而国英独能守义,痛骂不屈而死,于是群言始熄。将军国英死状据实入奏,旋奉旨照例赐恤。其子锡文以千总尽先拔补。
军中记事诗 其五十二 清 · 贝青乔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咄咄吟
浙水东西自合流,中丞抵死画鸿沟
越山诅咒吴山祷,隔一之江两样愁。
按:巡抚刘韵珂镇守杭城,极得民心,尝抱病,合城绅士设醮吴山,代为祈寿,而钱塘江以东不问也。将军自天花寺退回,欲带兵渡江,珂恐兵勇骚扰闾阎,坚执不可,遂留大兵绍兴,而以轻骑入杭城。绍兴士民闻之,哗曰:「我等独非公百姓耶?」爰有「刘中丞城守营,城中颂公公益尊,城外哭声公不闻」之谣。
军中记事诗 其五十三 清 · 贝青乔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咄咄吟
游魂夜夜泣荒莱,酹酒曾无火伴来。
残骨一囊家万里,春闺犹梦凯歌回。
按:自宁波败归后,查点阵亡兵勇,计一千一百六十三人。(此就营员呈报而言,未必实数也。兵则有籍可稽,若南、北勇溃散之后,管带之员利其有抚恤银,往往捏报阵亡。)其有亲属在营者,挟其尸归,稿葬绍兴西郭门外。或且付之火,拾残骨一二,贮以布囊,谓将俟班师之后,归报家人也。其馀则抛弃战场间,莫之瘗埋。甚或利其橐有饷银,裸而搜之,以致骨肉狼籍云。
军中记事诗 其五十四 清 · 贝青乔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咄咄吟
野祭荒荒万幕霜,登坛老衲梵声长。
三更演罢瑜伽法,斗大青燐走国殇。
按:朱贵父子尸归绍兴,其部下残卒醵钱敛以棺木,并延大善寺僧明性等九人追荐其灵。各营闻之,互相仿效,遂于演武场结坛大作佛事,昼诵经,夜放燄口,或祭其主将,或祭其火伴,招魂之声与梵呗声相间也,凡十日乃罢。
军中记事诗 其五十五 清 · 贝青乔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出处:咄咄吟
缚贼声名满广陵,少林遗派有师承。
临风流尽双眸血,可比脐心一点镫。
按:杨泳,扬州名捕也,拳勇得少林真诀,年已七十,犹能敌数十健夫。初,举人臧纡青耳其名,荐诸将军,募为北勇总头目。泳又携其高手弟子数十人来。宁波之战,阵亡过半,泳哭之哀,双目尽肿。又北勇魏允升、王大疙㾑等以头目米长生剋扣口粮,悍不帅教。长生乃借他故,属队长棍责之。允升等益愤,夜杀长生于演武场,剖其腹,实以稻草而焚之。天明绍兴知府定保闻之,立时缉捕,而允升已逸,祗获为从数人。
军中记事诗 其八十七 清 · 贝青乔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咄咄吟
肥犉瘦犊列成行,迎刃争看不顿芒。
一笑屠门休大嚼,须防春痘毒生疮。
按:兵勇久驻绍兴文参赞嘉其安静,特令支应局购牛羊犒之。支应局转饬屠户宰割,凡一牛犒四十人,计杀牛以百数。初进兵时,有献策者曰:夷人向在广东,最惧痘毒。今以中国种痘之法,暗饷牛羊,俟其来索时馈之,旬日间必病倒,然后以兵击之,可聚而歼也。将军耻于馈送,未用其策。
军中记事诗 其八十九 清 · 贝青乔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咄咄吟
堠火屯烟记水程,楼船徐度秀州城
却闻京口军书至,早结珠江隔岁盟。
按:将军既定议进战,而麾下陕甘川黔兵弁大半为各大臣调去,所存仅河南小队兵二百人,杨熙所带乡勇亦祗五百人,不敷出阵之用,遂向参赞文蔚调拨北勇二千五百人。二十七日来自绍兴,大队北发,声势颇张。又饬郑鼎臣等带领水勇由海道直抵扬子江,为水陆合剿之地。耆英、伊里布闻之大惊,谓一出兵则和议又不成矣,飞咨将军嘉兴涂次,并责以不宜阻挠大局。将军固惮于出战,而又耻于中止,行文责耆英不先关白,以致劳师动众。而耆英又付之不答。将军不得已北驻无锡惠泉山下,名为牵制𠸄夷,实则营务已成赘疣矣。
军中记事诗 其六十九 清 · 贝青乔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咄咄吟
画样双堤镜样波,星轺花下几经过。
萧萧听尽吴娘曲,不道销金自有窝。
按:郑珊宝,杭城钉鞋巷娼妓也。初,少坪眷之,及窃得多金,游兴益狂,而心恐阿彦达以此钳制之,乃邀阿彦达西湖,而匿珊宝于船尾,酒半出见,阿彦达亦为颠倒,厚赠缠头而归。后并邀请各随员,时时微服往饮其家,而平康里中遂多钦差足迹矣。时有谣言:「杭州娼妓最堪誇,明年养出小钦差绍兴娼家亦有名,明年养出小兵丁。惟有宁波娼家哭不止,明年养出小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