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注释
海陵郡题名记嘉祐二年十月 北宋 · 黄贲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二八
《春秋》之法,王臣皆书,尊王命也;
公卿爵之,大夫字之,士名之,微者人之,叙王爵也。
系之行事,而善恶存焉。
春秋》,古国史之遗法,侯国废,国史亦废。
郡县守令循酷之迹,史笔得以传世,吏民得书于当时,继者非此无以知劝也。
近世凡贤公卿大夫出而为郡县者,率书前政之名氏,树之治事之堂,曰《题名记》,揭前人之号,为来人之规鉴也,其亦古国史遗意欤。
海陵郡刺史厅有都官员外郎王冲之记焉,通判之署犹阙。
秘阁王公牧郡之二年夏四月,贲衔命来佐郡事。
十月,新作治事厅。
工毕,窃自谓前后莅是任者不复题其名氏,何不举前辙以告来者?
曰询民吏,求前人之治迹,得闻今相国梁公天圣中莅是任也,仁惠明断,民颂其德;
秘阁王公之先令公明道中莅是任也,公勤清白,民怀其德。
德则子孙景之,勋则天下泽之。
梁相国之勋烈,未可揆也。
王令公之流庆,有大参以姚、宋之器作辅岩廊,令公之遗德于国史;
秘阁以龚、黄之术来牧郡事,扬令公之遗政于吏民。
一门振振然尤盛,继而成令公之德业,未可量也。
贲欲仕者景前政之美恶,特举令公之遗事,而特为之记云。
时嘉祐二年月日记。
按:道光《泰州志》卷三一,道光七年刻本。
新建侯王守仁 其二 清 · 严遂成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明史杂咏卷三
臣惟贼不遗君父,麟阁丹青视等闲。
义旅风驰樟树镇,野心云恋九华山
残兵络绎舆尸苦,诸将淋漓战血斑。
付与龙江江外路,凯歌人报献俘还。
注:心学本与朱子合,其末流乃不善学之故,不足累阳明也。传江西者尚实践,传山阴泰州者流弊靡所底。山阴王畿首倡狂论,泰州王心斋艮亦多怪异,二王之学数传益甚遁入禅机。然其馀诸公因致良知之说,躬行心得发名成业难更仆数祥吾师穆堂先生集中。
新建侯王守仁 其三 清 · 严遂成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明史杂咏卷三
拉朽催枯平軬贼,叛藩一夕问灰钉。
膏肓自古愁萧铣,衣钵何心篡考亭
山砦亡猿惊落箭张忠许泰轻公文士,强之射,三发三中。),辕门飞鸟听传经。
录功未报身移疾,渭水凄凉霣大星。
按:心学本与朱子合,其末流乃不善学之,故不足累阳明也。传江西者尚实践,传山阴泰州者流弊靡所底。山阴王畿首倡狂论,泰州王心斋艮亦多怪异,二王之学,数传益甚遁入禅机。然其馀诸公,因致良知之说,躬行心得,发名成业,难更仆数,详吾师穆堂先生集中。○公征桶冈,何廷仁指军门师事,黄弘纲谒公赣州。公征思田,王畿钱德洪侍坐于天泉,因著《天泉道證记》,举四语以为标准,然非公本旨也。公日治军书,四方从游者踵至,遣高第弟子先开诱之,而后亲与指授,军中讲学不辍,古来儒将得未曾有。
风中柳 题缀玉轩话别图即送畹华日本 清末至现当代 · 陈方恪
 押词韵第七部
渡口梅风,轻约薄罗歌扇。
带朝慵、宫衣剪剪。
几多离愁,经海清怨。
早归来、翠樽低劝。

梦想云棠,莫负十洲仙愿。
数绣程、珠帘尽捲。
春樱壶峤,沧桑人倩。
待閒话、画图亲检。
(注:见陈方恪遗稿;又见南京凤凰读书俱乐部二〇〇一年十月出版的《开卷》第二卷第十期张微庐《从参加皖北土改说陈彦通的早年作品》一文。畹华梅兰芳(一八九四-一九六一),艺名兰芳、兰舫,字畹华浣华浣花别号缀玉轩主人,室名缀玉轩,祖籍江苏泰州;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其三 北宋 · 曾致尧
 押庚韵
更无尘土当轩起,只有松萝绕槛生清风楼
按:以上《舆地纪胜》卷四○《淮南东路·泰州
提举壁记庆元元年五月 南宋 · 戴溪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三一、嘉庆《东台县志》卷三六
路提举常平,创置于熙宁三年
淮南东路,其治在扬州
崇宁元年,始置提举措置淮南盐事,通管东西两路,扬州亦其治所也。
常平自熙宁后,置罢不一,或兼领于他官。
提举盐事置九年而罢,罢十年复置。
宣和五年,两路始各置提举官,于是范冲为东路,以提举盐香矾事为名。
建炎三年,移治泰州
绍兴五年,茶盐与常平并罢,并入提点淮南两路公事。
是岁十一月,分盐事复置提举,通两路为一,茶事犹隶提点也。
明年,罢提举司,置东西两路转运判官,就以提举蒋璨为之,兼领提刑常平茶盐事。
九年,常平复隶提刑,而茶盐专置提举
十三年,提举徐注请于朝,诏常平茶盐并为一司,自是定为提举常平茶盐公事,至于今不变也。
初置提举盐事时,犹用奉使法,若李□、吕建中皆以讲议司检讨文字出使。
绍兴六年殿中侍御史周秘言提举官寖轻,愿择资深望著之人,自是权稍重,且彬彬多名臣矣。
绍熙五年鄱阳汪茂楚以尚书郎使者,始至,措画荒政,民皆安堵,数月政成,庶事整暇。
顾瞻所司,未有前任人名氏,惧无以示来者,且沿革本末,莫之载也。
访诸故牍,得其梗槩,自建炎三年以后,居是官者,凡四十有五人,刻石置诸壁。
淮东盐课为他路最,日增月羡,今视绍兴初几数倍矣。
独州二十四县为常平米斛,比岁不满二十万,卒有水旱,宜汲汲然救荒不暇也。
常平、茶盐初置,于中间离合罢否,不相为谋,数十年间,卒并为一,盖讲究之详而后得此美意也。
顾用度繁多,未能弛利子民尔。
若究心利源,不遗其力,赈民之策,泛不经念,则何取乎设官之意也!
通融有无,撙节浮费,收其奇赢,以为赈民之备,顾居官者施设如何尔。
县官之财,养县官之民,固仁政所乐闻也。
楚明敏详练,孜孜爱民,盖有志于是矣。
继此补亏益寡,足国养民,两尽其职,则刻铭于石,可以无愧是官矣。
庆元初元夏五月记。
按:道光《泰州志》卷三一,道光七年刻本。
中奉敷文阁王公墓志铭(代伯父侍郎作)1153年 宋 · 苏籀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
某之先伯东坡公、先人栾城公,夙从太原伯扬甫游,嘉祐文安公犹子也。
以能出入,持节浙部,时弛危弦,以宽瘥瘼。
详谛警切,见远识微之明,僚友赖焉,以为有不可及者。
子家侍旁,冠而缔姻,栾城以妹氏归焉。
苏宗五女,伦次季婿也。
公蚤仕劳勤,晚为郎,出按闽部,资望弥峻。
朝廷以栾城旧德施泽,藉公才节,图任之意炳然。
以莫齿非可进为,自诡退休,脱落氛埃,秩琳宫凡五祀。
绍兴二十三年七月二十六日以疾卒,享寿八十有五。
栋等累然苫次,谋所以葬,具行事爵里,求为志铭。
某不容以老倦为解。
谨按:王氏本姬姓,在太原祁县者八世。祖项为后辉州刺史。子孙避乱,徙居单州砀山,去应天不远。至国朝,移家于应天虞城。曾祖讳渎,通守泰州,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曾祖妣徐国夫人仇氏。祖讳纯臣,任濮安懿王宫教授,迁河东漕,赠金紫光禄大夫;祖妣建康郡太夫人吴氏。父讳廷老,任两浙漕,左宣奉大夫;妣硕人元氏,所生令人何氏。公讳浚明字子家熙宁八年以世赏补太庙斋郎。少敦柔警拔,属词日课千言。缉熙事业,令问发闻于吏理,向公不择剧易,健敏曲全。元祐五年宿州司法,岁满,调阳。老吏宿猾,敛戢詟伏。绍圣间,河决新堤,东注眉邱,阳谷正当其冲。老壮迁避,盗贼乘间充斥,啸聚朋扇,一日之间至十馀万。本路安抚使发将兵捕袭,渠首窜轶,馀众徬徨无归。公虑武人贪功,滥杀非辜,旂榜谕以祸福,大书招出诱陷之人名姓,于其衣背以图印记之,分遣归业,但推首恶主名,报于帅司及统兵官,由是所全活者动以万计。微公,良民几至涂炭。以不自言功,故无赏典。建中靖国间,辟陕右茶司官属,举职最闻,诸司交荐,遂迁京秩,授真州六合、又沂州新泰两邑。事丛务剧,民大服其政。既去,思之如父母然。政和三年,赐五品服,掌金耀门书库。丁所生何氏忧,服阕,通判婺州。终更提举福建茶事。建炎初,建卒为乱,凡职掌兵民之官,束手颠踣。公诚至岂弟,众所共知,一言抚存,千夫帖然,由是魁首就戮。朝廷谕贷诖误,许其自新,遂以乂宁。除知泰州,虏骑犯边,江淮尘扰,孤垒守捍,沮遏其锐。以功迁直秘阁,改知建州。初,郡中有招降贼兵数千屯驻,已而复叛,坊市尽为诱胁,贼党僭窃,势如蜂蚁。公徐行避寇,以仁厚素著,贼不敢害。上章自劾,除领宫祠。复起知秀州。未几,又授亳州,不果行。绍兴七年,赐三品服,改知常州。未赴閒,召拜尚书兵部郎中,寻迁司勋郎中。久之,领福建漕计,朝论委重。陛辞,条奏民政赋役、筦榷时宜、纠奸禁暴之画,上意嘉之。到官芟烦解绕,尽蠲积弊,俭出薄入,阖境归厚。建安岁贡新茶,官囿素号膏腴,而壅培卤莽,岁颇不登,循习取足私园。乡户买输纳,病于侵扰,官囿科拨荒废。公始议补治,区垄增茂,岁入优裕,民力益苏。人德之,建生祠,镵碑以颂其美,公止绝之,事寝。上闻,诏升直敷文阁。替归,朝命再领宫祠,实以优佚其老。遗表上陈,远迩士流兴嗟,姻党咤惜,曰:「哲人亡矣!」公扶危拯溺,心如金石。解纷释结,信发于声,仁形于色,故乱庶遄定。奉上临下,未尝谄讦。交际酬酢之閒,谨审抑畏,与物虚邪,故无怨恶。盖饫闻虎达之训,切磨熏染其中,所养者厚矣,非止笃于行世之道也。中馈慈懿,姆仪温淑,故鞠子众多,无不均一。仕宦七十馀载,历任二十官,阶至中奉大夫,勋文安县尊荣寿考,可以无怼矣。诸子以是岁十一月十八日葬公于兰溪县紫岩乡昭化寺之南麓,苏氏令人祔焉,从日者之言也。男八人:栋,通判镇江府;植,从政郎;棣、棁、楫、权,从事郎;柄、棫,通事郎。女六人,皆适良士。孙八人。铭曰:/显显文安,燀赫宗盟。负奇堂室,弟妷奋能。惟公父子,嗣烈其馨。位不称才,实浮于声。百鍊明断,龙泉青萍。世值纷揉,当官而行。翾浮之伍,失据陨生。公仁而勇,排难定倾。从容颐旨,汰浊理棼。氓戎宁壹,凶不失刑。纂文安公,拊乱疲精。菑穫伯扬,恻怛公诚。治洽雍熙,遇文王兴。善类见知,郎于夏卿。七闽瘠土,惠泽荐零。庶几古人,揽辔澄清。隶职宸居,敷文禁廷。寿登大耋,八子簪缨。阴骘阐迈,籯金六经。性如植德,龟食佳城。谁其验者?东晋景纯。委祉丛休,殆莫与京。(《双溪集》卷一五。)/奇:原缺,据库本补。
海陵教授 南宋 · 齐璧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
国朝文治过前代,自庆历开天章,遂诏天下皆立学,然官犹未备也,至于中兴备矣。
海陵在昔为中州,学建于时已久,前英后杰踵武而来,不知今几人矣。
或者官三年归,迄无一朝之迹,师道不明,盖百有馀年于兹。
嘉禾徐君尝纂而识之,惟附于藏书记之后,前乎诸儒又多遗者。
武林章君樵继之,乃访耆老,诹旧闻,旁搜远證,自任君质言而下得二十有三人,古今人物于是咸在,所属朋友、联师儒之教远矣。
惟君处太学,由舍选,有声称于时。
出为是官,能昭其道,不以地偏寡徒自放于便腹经笥之乐,故其志念尝务植立而有为,岂独是举为可尚哉!
君既多学而富于文,奚俟予言以诏后?
谓予与君尝为同舍郎,既而得为同年生,今又同仕于是邦,投分为深,故特使予附名其间,以图不朽。
后之人傥知君用志之勤,饬工之难,其尚谨而护诸。
按:道光《泰州志》卷三一,道光七年刻本。
其二 北宋 · 范仲淹
唐世碑犹在,高丽鼓半穿西溪圣果院)
按:同上书卷四○《淮南东路·泰州
吊七姬冢 元末明初 · 高启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七、大全集卷十五
叠玉连珠弃草根,仙游应逐坠楼魂。
孤坟掩夜香初冷,几帐留春被尚温。
佳丽总伤身薄命,艰危未负主多恩。
争妍无复呈歌舞,寂寂苍苔锁院门。
王鏊姑苏志》:七姬墓在郡城东北隅潘氏后园,张羽作《权厝志》。七姬皆良家子,事浙江行省左丞荣阳潘公,皆为侧室。性皆柔慧,姿容皆端丽修洁,善女红,剪制衣绣,经手皆精巧绝伦。事其主及夫人,皆能以礼。其群居和而有序,皆不为怙宠忮美之行。公每闻闾阎间妇女能以节概自立者,归必为语其事。皆应曰:「彼亦人为耳。」公笑曰:「若果能耶?」及外难兴,敌抵城下,公日临战。一旦归,召七姬谓曰:「我受国重寄,义不顾家,脱有不宿诫,若等当自引决,毋为人耻也。」一姬跪而前曰:「主君遇妾厚,妾终无二心。请及君时,死以报,毋令君疑也。」遂趋入室,以其悦自经死于户。六人者亦皆相继经死。公闻之曰:「何若遽死耶!」实至正丁未七月五日也。以世难弗克葬,乃敛其尸焚之。复以其遗骸痉于后圃,合为一冢。公还,启其封曰:「是非若所安也。行营高敞地而迁焉。」时以日薄,故未暇为志。及逾月,始状其事属,将勒石追痉于冢侧。尝观古之史氏所载,贞妃烈妇,能识节义、决死生而不顾者,恒旷世而一见,今乃于一家一日而得七人焉。吁,不奇矣哉!乃列其姓氏于石,而系之以铭。程氏蜀郡人,年三十,生女一人生奴。翟氏广陵人,年二十三。徐氏黄冈人,年二十,生女一人不惜。罗氏濮州人,年二十三。卞氏海陵人,年与罗氏同。彭氏与卞氏同郡,其年与徐氏同。段氏大宁人,年十八,其先死者也。公名元绍字仲昭,实宋魏王廷美之裔,其先以避祸易今姓,未复云。铭曰:生也同其天,死也同其时,而痉又同其封。壤树萧条,匪子之宫。尚卜高原,以永无穷。
田按:《七姬权厝志》,张羽文宋克书,卢熊篆。嘉靖间石始出,文徵仲跋云:「伪周据吴日,开宾贤馆以致天下豪杰,故海内文章技能之士悉翠于吴。其陪臣潘元绍以国戚元勋,位宰相,虽酗酒嗜杀,而特能礼下文士,故此石出于仓卒之际,而一时文章书字,皆极天下之选。」陈基夷白斋集》有《群珠碎》诗云:「绣纹刺绮春纤长,兰膏鬌鬓琼肌香。芳年艳质媚花月,三三两两红鸳鸯。翠靴踏云云帖妥,海棠露湿胭脂朵。冶情纷作蝶恋花,新曲从翻玉连锁。画堂银烛天沈沈,扬眉一笑轻千金,明珠买得绿珠心。欲挥鱼肠扫妖彗,主君勿疑心似醉,一宵痛击群珠碎。门前铁骑嘶寒风,奇劲解使归元戎。」此诗亦为七姬作也。余又检《铁崖乐府》有《金盘美人歌》,序云:「刺伪驸马潘某也。潘娶美娼凡数十,内一为苏氏,才色兼美,醉后寻其罪,杀之,以金盘荐其首于客宴,绝类北齐主事。国亡伏诛台城,投其首于溷。」歌云:「昨夜金床喜,喜荐美人体。今日金盘愁,愁荐美人头。明朝使君在何处?溷中人溺血骷髅。君不见东上琵琶骨,夜夜鬼语啼箜篌。」潘暴戾如此,而七姬甘为之死,亦异矣哉!
甲仗库记至和三年三月 北宋 · 樊景阳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一、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三四
海陵五代置州,隶淮南,为僻左,然其物产之饶,生齿之夥,盖豪视邻壤。
其地控淮扼江,背湖负海,民啖鱼盐之利。
尤轻抵禁,不幸乘岁饥,往往啸聚以慢吏,其势有足虞者,若何不为之备耶?
至和二年秋八月秘阁王公来,既受署,首访备禦之术。
即率僚佐郡吏,视器甲所在。
吏引公循西庑下,指老屋数楹曰:「此谓甲仗库」。
入阅其器,则庳漏垫湿,阴郁胜润,筋角干羽或至脱剥不可用。
公慨然语僚吏曰:「是郡负江海之险,而兵疲械敝,复又畜藏不严,以开奸纤之隙,万一有警,孰恃以为安哉」?
亟以状闻,愿益禁兵,以为捍备。
诏以青州武卫一旅充。
乃度亢爽之地,易今屋。
其为地五尺,屋之高五倍之,总十有五楹。
凡器之不完者一切增修之,左右兰锜,栖列有次。
既又循库而西,为治事之厅,总二十有二楹。
十月己亥,成十二月癸巳
民过而望者,徒见重门修庑,丹雘壮丽,而不知梓材之所出,力役之及己,是何虑之果而成之速耶!
噫,天下不可一日去兵而弛备。
今之为守者狃承平之久,恬不知变,视其所为可患者,靳靳然不肯施豪忽于其间,第相戒曰:「无立异速谤,安知患之必至耶」?
庆历中,盗发旁境,数郡之民为之骇皇失措。
夫以方州之众,数夫环朵,则茫然无支梧,乌在其为民上也!
今公于其所为可患者,先事而豫图之,则公志于民者可为远且至矣。
特未知后之来者果能踵而不废乎,景阳愿书公之举以告焉。
至和三年三月二日记。
按:道光《泰州志》卷三一,道光七年刻本。
侯文 北宋 · 曹辅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三
维绍圣二年岁次乙亥十有一月癸巳朔十二日甲辰朝奉郎、权提点广南西路刑狱公事兼本路劝农提举河渠公事、飞骑尉、借紫曹辅谨以清酌时羞之奠,敬祭于侯子厚灵文之祀:惟三元之默运兮,初浑沦而絪缊。
惟万生之并骛兮,悉坯陶乎一钧。
物有小大之不齐兮,人亦智愚之莫伦。
何夫子之毓质兮,独爽迈秀发而不群?
其学也囊括今古而该百氏兮,或参之駮杂而取之粹纯。
若大田之揫敛兮,莫知其千仓与万囷。
也,若秋涛之鼓雷风兮,汹涌澎湃而无垠。
若八骏之骋通衢兮,王良执策而造父挟轮。
老韩骇汗以缩手兮,翱、湜丧气而噤唇。
夫何天命之不畀兮,亶遇蹇而罹屯。
三湘一斥之十年兮,怅远符之再分。
意冥冥以即夜兮,志郁郁而不伸。
彼高爵厚禄以夸耀于一时之人兮,皆泯没而无闻。
惟夫子之名不可以既兮,愈远而弥新。
柳江演漾以清泚兮,鹅山奇秀而嶙峋。
惟夫子血食于此千祀兮,民至今而怀仁
余幼服夫子之遗言兮,不足以追逸轨而袭游尘。
刺岭峤之荒服兮,吊苍梧之愁云。
奠桂酒之旨洁兮,荐兰肴之苾芬。
物虽至薄兮,吾诚甚勤。
呜呼,其来享兮灵文。
尚飨!
按:《注释音辨唐柳先生集》附录,四部丛刊本。又见《粤西文载》卷七五,《海陵文徵》卷二。
雪井 明 · 张洪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仙翁远自何方至,兀坐山头息已绵。
相地偶无松下雪,寻源因得地中泉。
悬瓶直下千寻绠,甃石虚涵一镜天。
冰玉忽惊云外泻,渴麋随得到堂前。
注:雪井:在虞山辛峰亭南侧原竹林庵前,北宋元佑海陵徐神翁弟子申元道构庵时开凿。《虞书》载:“元道与其师徐神翁别,嘱曰逢虞即止,无雪即开。过虞山庐,山峭无水,一日大雪唯庵前无雪,忆其师语,凿之,果得美泉。”
方洲记跋绍定元年五月 南宋 · 陈垓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三六
是岁十二月望,垓来海陵,明月公改镇池,授垓《方洲诗记》,行吟其间,未尝不会心。
竟解组去。
后五年,叨踵郡寄,亟过之,草莽蒙翳,颓垣败壁,仰或压焉。
青龙庄一日不可无,莫有成之者,忍溷以沽,为太息再三。
补花养,或盖或筑,杮为庄亭竹间,曰「纯节」。
买地属衢,伉门六楹,创外围四亭。
游衍斯垆,舆从斯阈,而方洲景物全吾天矣。
过经武桥,介丘平野,疏为湖,以舰、以亭、以级、以楼、以栏,纳江挹斗,而俯兹园。
人杰地灵,眼中历历。
蹑屣而下,起柁而东,诵记与诗,按以陶写。
来者于今,亦犹今之于昔乎,勿问也。
公所规置,卓然过人,乃以年丰民和集事易为天幸。
垓强颜再岁,羽檄旁午,调兵发廪,如救头然。
其能葺增贤迹,同民忧乐,不尤幸耶!
垓于公为门下士,故彷佛滁书而刻之醒翁堂。
又二年,绍定改元夏五剑池陈垓
按:道光《泰州志》卷三二,道光七年刻本。
杨愿建康府 南宋 · 周麟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九
濒江要地,金陵标虎踞之雄;
作屏陪都,帅守握麟符之重。
畴咨宿望,允属时英。
用焕纶章,俾分阃寄。
具官某职闳而静粹,材劭而疏通。
贤路蜚声,蚤践清华之贯;
枢廷接武,久参宥密之谋。
自均逸于真祠,旋镇麾于近服。
承流千里,治行已孚;
敛惠一州,远猷未究。
肆颁书命,徙镇邻藩。
境列屯营,式资于绥附;
任严管钥,仍畀于居留。
尚懋汝为,趣承予训。
可。
按:《海陵集》卷一三
金鳌山 元 · 于演
金鳌之山金碧浮,重玄宝坊居上头。
钟声夜度海门月,树色远揽丰山秋。
龙伯国人真妙手,掣此巨灵镇江口。
丹丘逸士来跨之,石洼为尊江当酒。
黄须天子七宝鞭,黄头渔郎棹江船。
百年尘迹果何在,芒砀云去山苍然。
历试诸难固天造,中兴开国何草草!
腹心有疾日月昏,英雄无声天地老。
两宫不归汴水流,此地空传帝子游。
惜无健笔驱风雨,一洗江山万古愁。
辍耕录:吾乡于佩远先生,题金鳌山诗云云。至今脍炙人口。山枕海,属临海县章安镇。初宋高宗在潜邸日,泰州人徐神翁,云能知前来事。群阉言于徽宗,召至,以宾礼接之。一日献诗于帝曰:「牡蛎滩前一艇横,夕阳西去待潮生。与君不负登临约,同上金鳌背上行。」及两宫北狩,匹马南渡,建炎庚戌正月三日,帝航海次章安镇。滩浅阁舟,落帆于镇之福济寺前以候潮。顾问左右曰:「此何山?」曰:「金鳌山。」又问:「此何所?」曰:「牡蛎滩。」因默思神翁之诗,乃屏去警跸,易衣徒步登岸,见此诗在寺壁间,题墨若新。方信其为异人也。
牧守题名记淳熙十五年 南宋 · 顾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三八
海陵淮东名郡,国朝以来,析符命守,遴择靡轻,一时名人,多副临遣。
而是邦之俗,颇号醇厚,事耕桑,尚儒雅,鲜机巧,耻以浮薄相誇,虽其风土则然,亦繇前后循良化使然也。
郡治旧有题名,在天禧初,屯田钱公昆创置,而书之粉壁。
至皇祐间都官王公冲易之以石,而揭于厅壁中。
更兵烬,碑毁文逸,久矣不存。
淳熙丁未陈公文弼来,开藩临民,以安静惠养为先。
莅政之暇,题名未立,尚为缺典,而守郡姓氏不可无传,乃访故刻,乃稽图志,而质之文献,以求昔之已书者;
乃询故吏,乃咨耆老,而参之案籍,以求后之未书者。
踰年,并得其爵位、始至及去之日,有订有据,靡紊靡略,镂之坚珉,植于厅事,且虚其后,以俟来者嗣书焉。
公之意勤矣哉!
尝考海陵汉吴王濞所都之属县,枚乘所谓「不如海陵之仓」,即其地也。
其后更属不常,废置亦靡定。
义熙七年,建海陵郡于晋,武德三年更名吴陵,以县置州于唐,至伪唐始建为泰州,则州郡地名大槩可见。
周显德四年王师取泰州,命荆罕儒领州军。
明年世宗临幸,升团练州,赐鼓角门戟,时则率汀代罕儒
宋受命,除王仁瞻以代率汀,旋降为军事州。
按之史志可覆也。
今自荆公罕儒次第登载,凡一百四十有八,信以传信,庶有考于将来。
石既具,罐碶既就,公命纪其颠末,于是乎书。
淳熙十五年季夏初吉
按:道光《泰州志》卷三一,道光七年刻本。
光孝寺军持 当代 · 姚佳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上方日涉庆云开,天德崇儒拱极台。
仙鹤招人长不去,梅花传汝小休来。
泮池桃李俱佳矣,驼岭清风亦妙哉。
憬悟溱湖明月在,长桥烟景似蓬莱
注:镶泰州地名:上方寺日涉园(乔园),庆云寺天德湖,崇儒祠,仙鹤寺梅园光孝寺(传汝楼,小休楼),泮池,驼岭,溱湖,长桥。
泰州访水云楼次张公贻 当代 · 潘乐乐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秋日偕孟琳过泰州,张公贻,周进,王辉二兄为雇舟访水云楼遗址,尽毁为粮仓矣。新建之楼无人看管,门庭冷落,吊客仅吾数人而已,鹿潭先生像前亦沦为乡人晒谷场久矣。呜呼,一代词人,生遭贼乱,死亦寂寞,感慨而次张公贻韵。
菰蒲吹恨水云清,一样吟衫冷似冰。
漂泊死生长寂寞,人间漫说谷成陵
附:潘公伉俪之南通小憩泰州泰州)张贻
连日云霾一扫清,华飞泻皎如冰。 西山鸾凤冲天起,千里长吟过海陵
寿李映碧先生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押词韵第十一部
举世皆尚年,所重在平生。
不见期颐寿,适以摧令名。
省阁旧才贤,朝章多建明。
汉廷有张于,民自无冤声。
忠亮炳千古,岂直松乔龄。
天心笃所佑,以持世道倾。
弱草萎疾风,寒松弥晚荣。
要使仰止下,感慕有馀情。
韦编况夙好,著书万卷成。
按:此首祝寿诗的赠予对象是著名明遗民李清(1602—1683)映碧乃其字,直隶兴化(今江苏市名)人,在明末以进士历任崇祯弘光两朝官员,抗失败后拒降新朝而隐居著述,活至康熙二十二年。当时前朝的贤公名卿多已凋零,惟映碧先生老且寿,故以德高望重而为海内交相推赞。诗或写于康熙十年(1671)李清七十寿辰时。此题共二首,今选其一。
张潜之、潘道根辑《国朝昆山诗存》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