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夕次蔡阳馆 盛唐 · 孟浩然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老莱衣
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
听歌知(一作疑)近楚,投馆忽如归。
鲁堰田畴广,章陵气色微。
明朝拜嘉(一作家)庆,须著老莱衣。
见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四(《韵语阳秋》云:「余在毗陵,见孙润夫家有王维画孟浩然像,绢素败烂,丹青已渝。维题其上云:『维尝见孟公吟曰:「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又吟云:「挂席数千里,名都未逢。泊舟香炉峰。」余因美其风调,至所舍图于素轴。』」)
扬州崔行军水亭泛舟望月宴集赋诗 唐 · 独孤及
押支韵
明月借秋兴,流光在此池。
山公顾我厚,酩酊称未疲。
勿谓嘉会易,但忧离别随。
饱君醉中德,敢使松心移。
按:见《四部丛刊初编》影清赵怀玉刊本《毗陵集》卷十六
七言登北山寺西阁楼冯禅师茶酌赠崔少府一首 唐 · 李嘉祐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开士相逢暮饮茶,高楼并坐望三巴。
碧嶂不知何劫石,清江流尽几恒沙。
炉烟处处香慈竹,溪雨朝朝润觉花。
道胜自然长法喜,应令迁客小沩华。
(均见日本藏唐抄本《唐诗卷》)(按:《咸淳毗陵志》卷二十二收嘉祐《寄毗陵彻公》诗,《全唐诗》卷五七三收作贾岛诗,孰作尚难确定,姑附识于此,以俟考详。)
严氏园林(六言) 中唐 · 严维
六言诗 押元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策杖山横绿野,乘舟水入衡门(严维。)。
客来多从业县,僧去还指烟村(郑槩。)。
春韭青青耐剪,香粳日日宜飧(王纲。)。
自愧薄沾冠冕,何如乐在丘园(□仲昌。)。
鸟散纷纷花落,人行处处苔痕(贾全。)。
水池偏多白鹭,畦隔半是芳荪(段格。)。
柳径共知归郭,暮云谁使当轩(刘题。)。
按:王纲,大历九年以大理司直充昆山县令,首建县学。(据《玉峰志》卷上《学校》、卷中《名宦》) 贾全,长乐人,弇弟。大历四年进士。历任咸阳县令、户部员外郎、常州刺史、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永贞元年卒。(据《柳河东集》卷十二《先友记》、《陆宣公翰苑集》卷四、《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十二、《会稽掇英总集》卷十八、《旧唐书宪宗纪》)
送常州司士崔千里(题拟) 唐 · 姚明扬
五言绝句 押真韵
官屈须推命,时危莫厌贫。
城楼近江水,潮退看垂轮。
按:《千唐志斋藏志》九八三页崔恕撰《唐故登仕郎常州司士参军袭武城县开国伯崔府君墓志铭》引。此则承陶先生告知。
贡茶唱和(句) 中唐 · 贾餗
押侵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殷勤为报春风道,不贡新茶只贡心(《诗话总龟》三四《纪梦门》)。
按:金沙池泉,在常州宜兴县罨画溪之东,有寺,寺有碑,载当时杭、湖、常三州贡茶唱和,乐天云:「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常州太守,忘其姓名,和云。○今按:白居易二句见《全唐诗》四四七卷《宿湖中》一诗。同卷有《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及《自到郡斋仅旬日方专公务未及宴游偷閒走笔题二十四韵兼寄常州贾舍人湖州崔郎中仍呈吴中诸客》各诗,知常州太守即贾餗。
与王魏公书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昨夜进士蒋堂携所作文来,极可喜,不敢不布闻。
按:《春卿遗稿》附录,光绪武进盛氏重刊本。
景祐重建至圣文宣王庙记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六、嘉靖《江阴县志》卷七、光绪《江阴县志》卷五、《常郡八邑艺文志》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孔子庙
吾夫子之道也,用则行而天下治,舍则藏而天下乱。得其门者若登其泰山,涉其流者若示诸泗渎。钻仰何待,隆污以时,得者得之,失者失之。譬覆载之仁,无待于报;照临之明,不求其助。荡荡乎惟道为大,如斯而已者也。若夫衮其服,庙其神,岂吾圣之心哉!盖后之明王尊道贵德而不敢臣,故奉之以王礼,享之于大学,昭斯文之宗焉,仍命五等,咸得祀之。成均博士范公宗古之守江阴也,谨明命,挺至诚,黥豺狼之凶,礼刍荛之善,废典皆举,积诉咸辨。清风之下,人则笑歌;阳春之浃,物自鼓舞。居一日,命诸秀前席而言曰:「吾之斯来,职在共理,纲纪之设,胡取废坠?至若严戟署,崇使馆,维城之门,维川之梁,百货之藏,九年之廪,诸寮之局,浮民之宇,刑讯之室,关榷之会,皆增其制度,以取新焉。而富有之家继请输缗五百万为公材之助,赖斯民之知劝,以济厥功。惟先师之堂,前制未显,切于郡狱,黩斯甚矣,岂奉严之意也?然重于改作,子大夫谓之何哉」?诸生拜而谢曰:「惟公之言,惟士之望,盍请迁焉」?乃命司禁陈公蒙吉奉成其事,于军前南隅,藉高明,审面势,择工之善,拣材之良,登登丁丁,不月而成。堂焉巍奂,廊焉徘徊,大厦斯清,高门有闶。乃圣乃贤,俨乎其位。阼阶以进,依然金石之音;彝器以新,灿乎俎豆之事。既严既翼,以享以时。礼乐行乎庙中,风教行乎化下。乃歌乃讼,以乐其成。公又命曰:「二三子服斯文,履斯道,存诚颜闵之际,致化唐虞之上,协吾圣之教也,岂徒庙为哉」!诸生复拜而谢曰:「请事斯语矣」。命仲淹书之以识其实。景祐三年五月二十日,高平范仲淹记。
按:康熙《常州府志》卷三四,康熙三十四年刊本。
教坊致语 其六 放队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一、《皇朝文鉴》卷一三二
金徒漏改,玉斝巡周。既殚雅舞之容,复罄欢谣之乐。宜遵矩步,归咏雩风。再拜天阶,相将好去。
编者案:《宋景文集拾遗》(以下简称《拾遗》)重收误收之文较多,本书已删。重收如《拾遗》卷一○《皇太后表》即《宋景文集》(以下简称「本集」)卷三九《代孙侍郎谢加龙图阁学士表二首》之二。《拾遗》卷一三《乞恩泽表》两篇及《乞异姓恩泽表》,均见本集卷三○,题目依次为《乾元节乞男家国等恩泽状四首》之一、《南郊陈乞男彦国恩泽状》、《南郊乞异姓恩泽状》。《拾遗》卷一七《知郡国博》即本集卷五三《上知郡国博启》。《拾遗》卷一八《回李团练》第二首见本集卷五五,仅「李」作「季」。《拾遗》卷一八《常州知大卿》即本集卷五五《与常州知郡大卿启》。《拾遗》卷一九《回夏太尉》即本集卷五四《回夏太尉启》之二。《拾遗》卷一九《回潞州郭观察谢上》即本集卷五四同题启。《拾遗》卷二一《郑州回王相公问候》即本集卷五四同题启。《拾遗》卷二二《乾元节宰相开启通场斋文》即同书同卷之《乾元节满散疏》。他如卷一三《乞听断表》四篇、《乞御正殿表》三篇,卷二一《贺英秘监启》、《贺乔侍讲启》、《贺胡帅生日启》、《改秩谢执政启》、《筑仓改秩谢上位启》、《教官改秩谢监司启》、《改秩谢监司启》、《改秩谢上位启》,卷二二《天申节道场疏》、《会庆节道场疏》、《圣节道场疏》,或因内容显系南宋人所作,或因四库本、清抄本、傅增湘校本《播芳大全》所署作者为朱承(子京)、孙觌、葛谦白,故删。
句 其二 北宋 · 蒋静
押文韵
他日如寻隐君子,女山深处一孤坟(又)。
按:以上清于琨康熙《常州府志》卷二七
送孔博文之江阴军序 宋 · 尹焞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三、《常郡八邑艺文志》卷五、道光《江阴县志》卷二五
昔孔子相鲁侯,会齐侯于夹谷,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备」,请具左右司马。既会,用能却莱兵,反汶阳田。由是知大圣人振武耀兵,能使强侯惭惧,岂若侏儒巽懦、跼蹐辕下一筹莫展也哉。厥后子产为汉高左司马,破羽垓下,世文知陕州,平鼎澧寇,迁抚州,单车喻抚建昌鬨卒,是皆用武以定乱,能传大圣人家法者也。越世五十,博文君夙谙韬钤,沉毅有大略。筮仕为本州团练,屡立战功。今膺简命,晋阶武功大夫,俾统制江阴军。将行,来谒予,请所以守江阴者。予语之曰:「戡乱以武,襄治以文,此不易之论。然亦时为之也。有时文亦足以戡乱,武亦足以襄治。《诗》不云乎:『文武吉甫,万邦为宪』。文治武功,吉甫以一人兼之,孔君其勉乎哉!君故儒家子,宜用以襄治也。然江阴为江海要冲,剧盗出没波涛,如履平坂,总戎有干城之寄,非武何以御侮?君为统制,将以戡乱也。今和议成,朝廷有意戢干戈,命将守要害,制御抚绥而已,非文何以饬治?然则是行也,其简卒伍而训练之,抚流离而劝课之,严饬守备,鼓厉战士,内平巨寇,外威强敌,隐然江淮保障,使圣天子无北顾忧。庶几文经武纬,仰符大圣人遗烈,孔君其勉乎哉」!博文拜手曰「谨受教」。予书此以赠其行。绍兴辛丑春三月。
按:康熙《常州府志》卷三三,康熙三十四年刻本。
故中奉敷文阁王公墓志铭(代伯父侍郎作) 宋 · 苏籀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
某之先伯东坡公、先人栾城公,夙从太原伯扬甫游,嘉祐文安公犹子也。以能出入,持节浙部,时弛危弦,以宽瘥瘼。详谛警切,见远识微之明,僚友赖焉,以为有不可及者。子家侍旁,冠而缔姻,栾城以妹氏归焉。苏宗五女,伦次季婿也。公蚤仕劳勤,晚为郎,出按闽部,资望弥峻。朝廷以栾城旧德施泽,藉公才节,图任之意炳然。以莫齿非可进为,自诡退休,脱落氛埃,秩琳宫凡五祀。绍兴二十三年七月二十六日以疾卒,享寿八十有五。栋等累然苫次,谋所以葬,具行事爵里,求为志铭。某不容以老倦为解。
谨按:王氏本姬姓,在太原祁县者八世。祖项为后唐辉州刺史。子孙避乱,徙居单州砀山,去应天不远。至国朝,移家于应天虞城。曾祖讳渎,通守泰州,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曾祖妣徐国夫人仇氏。祖讳纯臣,任濮安懿王宫教授,迁河东漕,赠金紫光禄大夫;祖妣建康郡太夫人吴氏。父讳廷老,任两浙漕,左宣奉大夫;妣硕人元氏,所生令人何氏。公讳浚明,字子家,熙宁八年以世赏补太庙斋郎。少敦柔警拔,属词日课千言。缉熙事业,令问发闻于吏理,向公不择剧易,健敏曲全。元祐五年任宿州司法,岁满,调阳谷尉。老吏宿猾,敛戢詟伏。绍圣间,河决新堤,东注眉邱,阳谷正当其冲。老壮迁避,盗贼乘间充斥,啸聚朋扇,一日之间至十馀万。本路安抚使发将兵捕袭,渠首窜轶,馀众徬徨无归。公虑武人贪功,滥杀非辜,旂榜谕以祸福,大书招出诱陷之人名姓,于其衣背以图印记之,分遣归业,但推首恶主名,报于帅司及统兵官,由是所全活者动以万计。微公,良民几至涂炭。以不自言功,故无赏典。建中靖国间,辟陕右茶司官属,举职最闻,诸司交荐,遂迁京秩,授真州六合、又沂州新泰两邑。事丛务剧,民大服其政。既去,思之如父母然。政和三年,赐五品服,掌金耀门书库。丁所生何氏忧,服阕,通判婺州。终更提举福建茶事。建炎初,建卒为乱,凡职掌兵民之官,束手颠踣。公诚至岂弟,众所共知,一言抚存,千夫帖然,由是魁首就戮。朝廷谕贷诖误,许其自新,遂以乂宁。除知泰州,虏骑犯边,江淮尘扰,孤垒守捍,沮遏其锐。以功迁直秘阁,改知建州。初,郡中有招降贼兵数千屯驻,已而复叛,坊市尽为诱胁,贼党僭窃,势如蜂蚁。公徐行避寇,以仁厚素著,贼不敢害。上章自劾,除领宫祠。复起知秀州。未几,又授亳州,不果行。绍兴七年,赐三品服,改知常州。未赴閒,召拜尚书兵部郎中,寻迁司勋郎中。久之,领福建漕计,朝论委重。陛辞,条奏民政赋役、筦榷时宜、纠奸禁暴之画,上意嘉之。到官芟烦解绕,尽蠲积弊,俭出薄入,阖境归厚。建安岁贡新茶,官囿素号膏腴,而壅培卤莽,岁颇不登,循习取足私园。乡户买茶输纳,病于侵扰,官囿科拨荒废。公始议补治,区垄增茂,岁入优裕,民力益苏。土人德之,建生祠,镵碑以颂其美,公止绝之,事寝。上闻,诏升直敷文阁。替归,朝命再领宫祠,实以优佚其老。遗表上陈,远迩士流兴嗟,姻党咤惜,曰:「哲人亡矣!」公扶危拯溺,心如金石。解纷释结,信发于声,仁形于色,故乱庶遄定。奉上临下,未尝谄讦。交际酬酢之閒,谨审抑畏,与物虚邪,故无怨恶。盖饫闻虎达之训,切磨熏染其中,所养者厚矣,非止笃于行世之道也。中馈慈懿,姆仪温淑,故鞠子众多,无不均一。仕宦七十馀载,历任二十官,阶至中奉大夫,勋文安县男,尊荣寿考,可以无怼矣。诸子以是岁十一月十八日葬公于兰溪县紫岩乡昭化寺之南麓,苏氏令人祔焉,从日者之言也。男八人:栋,通判镇江府;植,从政郎;棣、棁、楫、权,从事郎;柄、棫,通事郎。女六人,皆适良士。孙八人。铭曰:/显显文安,燀赫宗盟。负奇堂室,弟妷奋能。惟公父子,嗣烈其馨。位不称才,实浮于声。百鍊明断,龙泉青萍。世值纷揉,当官而行。翾浮之伍,失据陨生。公仁而勇,排难定倾。从容颐旨,汰浊理棼。氓戎宁壹,凶不失刑。纂文安公,拊乱疲精。菑穫伯扬,恻怛公诚。治洽雍熙,遇文王兴。善类见知,郎于夏卿。七闽瘠土,惠泽荐零。庶几古人,揽辔澄清。隶职宸居,敷文禁廷。寿登大耋,八子簪缨。阴骘阐迈,籯金六经。性如植德,龟食佳城。谁其验者?东晋景纯。委祉丛休,殆莫与京。(《双溪集》卷一五。)/奇:原缺,据库本补。
敕赐梁少师缙云侯祠祀田碑记 宋 · 张九成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二、康熙《常州府志》卷三六、道光《武进阳湖县合志》卷三四
呜呼!君臣相与之际,岂易言哉!汉两疏告老,祖帐都门,见者称叹,甚至泪下。唐魏文贞之遇太宗,我赵韩王之遇艺祖,谏行言听,虽父子无以过。既以不合请还,当时已有异议,况望身后之典耶!同平章、少师梁公恳疏引年,乞居武进,诏特许之。其薨于新第也,天子遣祭营葬,敕祠赐额,赙恤之厚,蔑以复加。又给庙田二顷,以供祠事,世佥弟子一员守之。猗欤盛哉!夫诸侯之有国,卿大夫之有家,于法皆得立庙,所以祀乎其先也,先王所以教天下之孝也。国家令典,有丰功硕德则祀之,能御灾捍患则祀之,所以礼乎其下也,先王所以劝天下之忠也。而祀之有田,则前此或未之闻,今特给田于梁公之祠者,何居?盖公筮仕武进,执摧逆寇,安定万民,其保障江南之功最烈,生祠之建,殆出于人情之所不已者耳。迨出领方岳,入秉要枢,声施华夏,不特一武进也,而功业之隆,实自武进始。故初欲卜居,卒以归老。盖公心神所安,故人之爱戴益深,生慕死哀,如丧考妣,而庙田之赐,血食无穷,皆天也,岂人之所能为哉!抑于是而窃有感焉。君,天道也;臣,地道也。天尊地卑,厥有定分,进退爵赏,有初鲜终。君子立朝能免于谴责之加者,犹以为幸;况若手足腹心,相待一体,生而宠眷之频繁,归而慰赉之优厚,卒而庙食之宏长,岂非千万之什一哉!两疏诸公之事,概可见矣。惟少师树不世之奇勋,乃圣皇举旷古之盛典,非偶然也。厥田在武进城东定安里之六保,距侯新第三里许,监使蒲泉林君奉明诏,出帑赀,以鬻诸民者。林君于侯闻服有素,故于斯举,尤加意焉。恐之迹之久而湮也,爰记亩数佃名,著之版籍,走书千里,属余记之。余之仰侯无异林君也,敬书谫辞以复,俾刻诸祠下云。绍兴二十四年夏五月朔,江南安抚大使蒲阳林之芳立石。
按:乾隆《阳湖县志》卷一○,乾隆三十年刻本。
故左宣奉大夫显谟阁待制赠特进葛公谥文康覆议 北宋 · 张颉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九五
议曰:文者贯道之器,不通乎道,而区区刻意于絺章绘句之间,则遇事而失其所守,临民而不知所爱。况于□□患难,相逢于得丧之地,而能表见特立,摧其长雄,不污宠利,盖亦鲜矣。此后世博雅之士,考儒林之全节,而吊其不终,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故特进葛公,词场艺苑,俱以文鸣;学馆儒宫,号为师表。订曲台之缛礼,赋郊陛之多祥,秀句奇辞,间见层出,高文大册,追古耀今。至于奉诏治民,承流宣化,摧奸汝水,若张敞之治京兆;遗爱吴兴,类朱邑之葬桐乡。俾謏闻曲学,而素节靡然者,亦可闻风少愧矣。《传》曰「不侮鳏寡,不畏强御」,公足以当之。宜锡美名,以为儒林之宠。「文康」之谥,佥以为宜,请从初议。谨议。左朝请大夫、监尚书六部门兼权尚书考功员外郎张颉撰。
按:《丹阳集》附录,常州先哲遗书本。
句 宋 · 邹宗谟
押沃韵
远继杜参谋,近追苏玉局(读山谷文)。
按:明抄本孙觌《南兰陵孙尚书大全文集》卷一九《诵次魏诗序》引
修忠祐庙碑记 北宋 · 夏之文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七一
宣和二年,方腊寇睦州,犯宣之宁国,距州界百里,州人震恐,遂祷于武烈帝之祠,既而贼引退不入境。龙图阁学士钱公即相与出力,新其庙,以答神贶。州表奏于朝,赐额曰「忠祐」。谨按武烈帝,陈太丘之后,讳杲仁,世为晋陵人,仕隋拜大司徒。大业五年,奉诏平贼于长白山。九年,平乐伯通于江宁;十三年,平倭世干于东阳。忠孝文武,信义谋辩,雅为当时推重,又数平贼,威大振。沈法兴起义兵于吴兴,谋据吾州,惮之,率众归附。后法兴与贼帅李之通阴图叛,并力拒之,故及难。晋陵、武进之人立东西庙祠焉,东庙寻并罢,西即今庙云。唐乾符封忠烈公,中和封感应忠烈公;梁开平进封福顺王;淮南太和更封武烈王;江南保大册今号。自立庙距今五百馀载,州人之出入必告,水旱疾疠必祭,征行师旅必貌神像以偕。凡有祷于庙,其应如响。故自朝及暮,具牲酒,命祝史,持珓以乞灵无停晷。而欲新神庙者,虽日斥而大之,弗厌也。建炎丁未秋,陕右兵讨乱武林,次嘉兴,一夕军变,回姑苏阊门,所过荡为邱墟。西涉丹阳、镇江,被害特甚,惟吾州界二州之间,亭距奔牛,独免残破。初入境,杀羊犒军,其一拱手坐逝,贼相顾失色。数欲纵火,雨辄作,望城上皆红衣巨人持兵仗,尤惊异之。戊申春,江贼寇仪真,浮江东下,破镇江,据之,设水寨于金焦二山,凶燄炽甚,州大扰,神许不犯境,后旬果降。方时艰棘,恃神以无患屡矣,人人德神之赐,无以报念,欲侈祠宇之奉尤力。知州事、右文殿修撰周侯杞因民之所甚欲,下令曰:「愿复新庙者听」。州人驩呼鼓舞,辇土于郊,筏木于江,工徒材用之需,不谋而集。于是诹日度地,易卑以崇,袤狭以广。为门于中外,为廊于东西,荐献有亭,醮祭有堂,斋宿有厅,以间计之,五十有奇。通守、直秘阁梁侯汝嘉令武进日实总其事。兴工于是年冬十月十有三日甲子,明年春三月十有五日癸巳告成。翼然而轮奂,庙貌益严,州人奔走祠下,承事益虔;而神之宅厥居,燕斯民,垂庇一方,其将永永无穷。侯以之文尝代匮侯泮宫,与闻兴修始末,俾书其事,不得辞。惜乎,隋唐史逸其传,其详不可得而知也。庙成前一月,銮辂巡幸,既行,人有睹回师入庙门甚整,意神以阴兵扈驾也。时溃卒乘间剽窃,火民居,不能延及,州遣官军袭杀之,一境以宁,亦以为神助云。乃若败王郢、符裴璩之祷,拒孙儒、黄巢如周节度之约,又尝以阴兵黑牛助柴将军之战,则有碑碣存焉。呜呼!烈丈夫忠勇气充塞宇宙间,不与形俱尽者也。使不幸而死,死当庙食,英灵凛凛,千古如在。见之者改容动色,莫不竦然畏慕,愈于生之日。彼巽愞偷生,厌厌如九泉下人,其死也与草木俱腐,何足道哉!
按:康熙《常州府志》卷三六,康熙三十四年刊本。又见康熙《武进县志》卷三四。
徐君季子两贤论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四九、乾隆《阳湖县志》卷一○
史称季札奉使过徐,徐君好札剑,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乃解剑系之冢树而去,诚所谓不以死倍吾心哉。嗟乎!此季子之高义,千古知之矣,吾以徐君足以致之也。札好义,必徐君亦好义,两人相遇之诚,故若此。以有用之宝剑,何不赠有用之豪杰,乃挂树头,博一日之虚名耶?岂知徐君平日有至德以孚于人者,使札好徐君之剑,徐君亦一诺不苟,即札死,徐君必挂冢树而去,谅亦不以死背其心者乎。此其心当日不知,作史者不知,千百载而下,可以尚论,见两贤之同道而然耶!
按:康熙《武进县志》卷三九,康熙刻本。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六十九 南宋 · 释居简
虚空无相身,堕地惹埃尘。
不入红尘里,驴年洗得清(四月八日)。
按:以上辑自《常州显庆禅寺语录》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八十八 南宋 · 释居简
三应三呼,不辞入草。
罚钱出院,正要话行。
软顽侍者,孟浪克宾。
数声羌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为维那侍者)。
按:以上辑自《常州碧云崇明禅寺语录》
留题时思精舍 元 · 李士行
押侵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策马九峰道,行行如白阴。
胜景不暇接,爽气袭衣襟。
悠哉时思庵,写我千古心。
修竹秉高节,流水响清音。
日暮下山去,疏钟烟雾深。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常州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