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寄尹同年礼卿杨根村墅 其一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十三○第十一
龙门山下有菟裘,十载风流爱一丘。
身世免教为物役,功名莫叹与仇谋。
江山有约招黄鹤,河海无心狎白鸥。
我亦归情浓似粥,一江明月满渔舟。
姜公望(硕弼) 其二 清 · 权万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二
龙门山下玉人居,徂雁春回不见书。
一片云遥极目,几时重见相如
龙门岑曙山 明 · 张潮
步沿东涧澹忘还,振衣复上岑曙山。
山天书屋象大畜,习坎□□声潺潺。
飞湍喷雪白龙下,疑是银河九天挂。
旋流萦绕花石潭,浮觞饮我清无价。
琼葩瑶草清人心,会仙更入西云深。
仙人去后万花寂,跫然空谷犹遗音。
可怜岑曙閟奇绝,包括烟霞韬日月。
龙门山水偶遭逢,颇似史迁禹穴
君不见燕喜天藏地设待人成,诛茅架阁向幽境,应见昌黎赏玩情明嘉靖广东通志》卷一三)
按:陈永正整理
挽同年洪副正祥(庆昌) 明 · 丁寿岗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月轩集卷之三
峨洋世上喜逢君,何乃琴从此夕分。
千岁鹤归今尚说,九原人作古无闻。
深嗟玉树将埋土,多幸庭兰独秀芬。
怊怅龙门山下洞,空封数尺若堂坟。
吴推官江山览图 其二 元末明初 · 陈谟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汾水秋风草木疏,龙门山色秀芙蕖
岩扃容有文中子,高卧白云閒著书。
文潞公龙门庵地小简 北宋 · 程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四、《河南程氏文集》卷九、《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八、《程子年谱》卷九
窃见胜善上方旧址,从来荒废,为无用之地。
野人率易,敢有干闻,欲得葺幽居于其上,为避暑著书之所。
唐王龟创书堂于西谷,松斋之名,传之至今。
虽不才,亦能为龙门山添胜迹于后代,为门下之美事。
可否,俟命。
送胡季瑊平江监仓 元末明初 · 刘基
君不见棠溪沙中金,又不见龙门山上桐。
冲波荡汨入吹窞,石溜漱齧歌雷风。
梓人桃氏不见顾,自分委弃蒿栎司。
一朝清庙作雅乐,搜索络绎奔垂工。
飞廉鼓铸王尔斸,炽炭利凿相治砻。
朱弦横縆笱簴立,镇圭衮冕齐雍容。
世间物理有消息,累土自可成穹隆。
司仓虽微君莫弃,君不见鲁叟当年尝委吏
八咏诗 其四 霜来悲落桐 南梁 · 沈约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
燕至叶未抽。鸿来枝已素。
本出龙门山。长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绝。下趾万寻悬。
幽根已盘结。孤枝复危绝。
初不照光景。终年负霜雪。
自顾无羽仪。不愿生曲池。
芬芳本自乏。华实无可施。
匠者特留眄。王孙少见之。
分取孤生蘖。徙置北堂陲。
宿茎抽晚干。新叶生故枝。
故枝虽辽远。新叶颇离离。
春风一朝至。荣华并如斯。
自惟良菲薄。君恩徒照灼。
顾已非嘉树。空用凭阿阁。
愿作清庙琴。为舞双玄鹤。
薜荔可为裳。文杏堪作梁。
勿言草木贱。徒照君末光。
末光不徒照。为君含噭咷。
阳柯绿水弦。阴枝苦寒调。
厚德非可任。敢不虚其心。
若逢阳春至。吐绿照清浔(○玉台新咏九。《诗纪》七十四。又《类聚》八十八引露、素、结、绝、雪、光、照、咷、蜩、任、心、浔十二韵。)
金观察志章五首 其三 清 · 杭世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道古堂诗集卷十五
两镇雄藩控制长,防秋千骑绕边墙。
龙门山远开天险,马市台高压大荒。
霜戟晓连沙草白,蜺旌晴捲塞尘黄。
风生坐啸寻常事,难得威棱憺朔方。
石明府以小像请题 其二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五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四十八
捧檄结双舄,将至龙门山
如何谢幼与,写置岩石间。
大宋舒州龙门山乾明禅院碑铭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徐公文集》卷二七
山岳极天,莫雄于灊霍;
川渎纪地,莫灵于江淮
盘薄萦带,中画郡国,幅员数千里,舒皖居其阳,真圣之所躔次,景福之所兴作。
必有高士,来辟妙门,以导精粹之气,以恢淳和之俗,则龙门山乾明禅院所以建也。
山东去郡九十里,盖灊岳之一峰。
山有龙井,郡人雩禜之所,灵应昭晰,因以名焉。
深岩洞岫,风云之所畜泄;
涌泉清池,璿碧之所隐见。
凉飔爽气,五月可以披裘;
修竹茂林,四时未尝易叶。
游方之士,至辄忘归。
有晓遵禅师者,家本宜春,幼捐俗累,从师访道,历抵湘沅。
探幽洞微,得圣人之宗旨;
清心鍊行,踵前作之风声。
向道之徒,靡不宗仰。
乾德五载,始来此山,顾瞻林泉,有怀栖息。
邑人宋仁瑗,辍其陇亩,以奉宴居。
面壑临流,诛茅穿径,远拟关令草栖之观,近同焦光蜗牛之庐。
岁计有馀,善信来应,庐江侯霸,大施资贿,以奉经营。
数年之间,蔚然崇构。
复庙重屋,琐窗洞户,藻以丹雘,骈以璧珰,所以重威神也。
黉堂讲肆,疏楹高座,皓壁月皎,层轩霞舒,所以敷道义也。
前则端闱瞰野,旁则修廊纳升,厨廪充牣,居室闲安,閟经籍于岩房,息徒侣于奥寝。
栋宇延袤,凡二百区。
盖精诚之所凭,实邑里之胜概也。
今上嗣统,像法大兴,禅师徒步神京,对扬云陛,恩旨嘉赏,赐号曰乾明禅院
华题凤篆,降自庆霄;
圣日天光,焕乎幽谷。
夫道之行也,时与地并。
斯郡山水奇绝,动植茂遂,民情淳朴,圣迹回环。
非明主至仁,不能恢清净之教;
禅师密行,不能化㟪𡾊之人。
示之以精修,祐之以戬谷,变鲁至道,夫何远哉!
顷岁谪居此地,思过三载,闾里之见待也厚,风物之惬志也深,冥得丧之怀,无憔悴之色。
及今三纪,未尝忘诸,会禅师状肇兴之由,图不朽之作,受简秉笔,欣然记焉。
铭曰:
教必有象,待时而行;
道无不在,因地而灵。
灊岳穹崇,皖川清泠,郁郁佳气,宜为福庭。
有美遵师,为仁由己。
人应物感,风行艮止。
辟此丛薄,化为金地。
云构中开,灵光四起。
君恩启焕,真圣回翔。
刘、雷永远,接轸齐芳。
玄符靡测,福应无方。
刊兹乐石,用配无疆。
李检讨予养还山 其三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八十五
太华有佳气,乃在龙门山
千载启石室,一若通武关。
盘冈与绣岭,隐者藏其间。
况复踵灵异,于此产马班。
当今居史宬,畴职笔与删。
翳众多匠手,而予犹汗颜。
维彼粲门子,高踞兰台端。
慷慨忽弃置,踯躅谁跻攀。
柱下去一宿,撰事留五难。
有论责韩愈,无书报任安
新秋坐林薄,仰看飞云还。
窗通紫微远,户傍太乙寒。
日月过櫩隙,晨夕躬庭餐。
视此三寸扰,何如一日閒。
予有湖上业,滟潋通周官。
思以割一曲,未敢徼圣欢。
横门出祖道,藉藉皆来观。
缅彼前史贤,相顾增长叹。
家会侯题戴笠垂竿图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八十五
迢迢新安江,上有龙门山
君子居其中,名满四海间。
披怀似锦绣,落笔成波澜。
结组骋遐轨,矫矫不可攀。
夙昔有男子,把钓垂琅玕。
羊裘泽云碧,龙卧山花殷。
千载仰高躅,何处堪投竿。
崇台出天际,历落星辰寒。
披图倘能追,日暮相往还。
砥平途中 明 · 崔淑精
五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逍遥斋集卷之一
南临越溪水,北对龙门山
山水多佳致,官清趣自閒。
即事 其三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十三
吾生久矣爱吾疏,一变人将不食馀。
小日发明从大学,老年考索有群书。
心如止水自澄澈,身与浮云时卷舒。
多病乞归常例耳,龙门山下有精庐。
骊兴清心楼题次韵 其二 元末明初 · 李穑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三十四
恨无楼记冠篇端,谁名清心阙署颜。
㧹水功高马岩石,浮天势大龙门山
燠居雪落轩窗外,凉卧风来枕簟间。
况是春风与秋月,赏心美景更宽闲。
龙门山 明 · 金时习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梅月堂诗集卷之十
龙门山色碧棱棱,寺在寒烟第几层。
老鹤独栖松岭月,清泉闲浇虎溪
钟声老杜曾深省,波影神鱼已上腾。
我欲驾风凌绝顶,白云堆里费青縢。
舟过龙门山 清 · 黄景仁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两当轩集卷第二十一
群峰郁回环,一水作襟带。
水势无朝昏,峰形转内外。
中有龙门山,屹立此其最。
飞泉喷岩来,百尺银练挂。
幽谷神龙都,深潭老蛟大。
风雨倏晦冥,知是阴灵会。
有时云气清,石壁洒飞霭。
毛发森高寒,心口咤险怪。
牵江忽一束,于此作渀湃。
仰见苍崖高,顿使奔川隘。
长年颜如灰,稍纵即狼狈。
千篙出谷口,震荡不敢话。
虽惬搜险情,已蹈临深戒。
沽酒聊自斟,回头发长喟。
李明府归田用郭蓺圃韵 明末清初 · 成鹫
 押词韵第三部
此心如虚舟,浮名等匏系。
东门有爰居,不受臧孙祭。
散木与散人,深山托深柢。
万事由自然,四海皆兄弟
当局早息肩,旁观争见替。
达人知止足,俗士忘聋蔽。
园绮避汉高,巢由傲尧帝。
躬耕负郭田,努力完官税。
问俗但桑麻,安居无瘴疠。
仰见古人心,俯顺时王制。
真乐只自如,烦言岂容赘。
善哉绥山翁,解组歌丛桂。
倦鸟思旧林,春光正晴霁。
老稚相扶将,攀辕情孔泥。
慈母顾复勤,十步一为憩。
焉知长往心,故作淹留计。
我本林下人,卧雪柴门闭。
云月总同情,溪山各殊势。
长携龙尾车,相与事耕蓺。
黾勉报知音,遐心得遥契。
郭子登仙俦,长歌送兰枻。
归来过弊庐,话到阳乌逝。
出君远寄诗,吟诗当分袂。
宾雁去已遥,报书怅迢递。
我闻龙门山,昔有苏汝砺
藏书三万卷,日久蒙尘秽。
君归好卜居,云台峙天际。
开卷豁双眸,著书发灵慧。
香国盛芳菲,空谷多兰
采之持赠谁,好风远还济。
回首野棠春,清阴成广蔽。
美人去不来,芳踪畴可继。
野老甘守株,窘步防颠蹶。
驰想到蚕丛,山川未留滞。
神交如珀针,离忧宁芥蒂。
坚彼松柏操,后凋在寒岁。
次杨根东轩 明 · 成伣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虚白堂诗集卷之七
龙门山色映平湖,高入云霄半有无。
绿野斜阳饶晚景,青岚叠嶂淡新图。
墙头日暖成子,檐角风微燕引雏。
遇物不须增感慨,只应朋好与相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