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北宋 · 朱公绰
谏草焚来应见史,橐金散尽只留书宋司马光《温公续诗话》 《温公续诗话》:嘉祐中刘讽都官简州人,年方六十三,致仕。朱公绰送诗云云。)
瑞鹤仙 南宋 · 黄人杰
 押药韵
飞花闲院落。
渐燕觜泥融,蜂须香薄。
风光未全恶。
有出林青杏殿春红药。
东皇旧约。
把馀芳、一时留著。
等君侯维岳佳辰,惜景为供春酌。
新乐。
谁番清韵,非石非金,金城弦索。
如闻荐鹗,青云外,有飞削。
双凫容与,摩天东上,稳步鸾台凤阁
平泉,昼锦归时,发犹未鹤。
贺新郎 其二 再用韵伤春 南宋 · 何梦桂
 押词韵第十一部
花落风初定。
倚危阑、衷情欲愬,踌躇不忍。
把酒问春春无语,吹落游尘怎任。
待泪雨、红妆蔫尽。
不道燕衔春将去,误啼鹃、唤起年年恨。
芳草路,人愁甚。

浮生一梦黄粱枕。
且不妨、狂歌醉舞,麈谈挥柄。
金谷平泉俱尘土,谁是当年豪胜。
五柳、依然陶令
千古兴亡东流水,望孤鸿、没处残阳影。
无限意,伤春兴。
同署中诸丈赴张成二年丈崔园之招 明 · 黎邦琰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路转千门紫陌偏,一时佳丽在平泉
握兰并集云霄侣,调雪还开玳瑁筵。
庭际疏花燃细雨,苑边高柳出鸣蝉。
清游不尽追欢兴,回首层城起暮烟。
朝请郎潼川府路提点刑狱杜公墓志铭1103年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三、《净德集》卷二四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吾友杜公,讳敏求字趣翁,其先出于唐杜氏,历世有显人。
西汉御史大夫曰周,东汉谏议大夫曰穰,晋有恕、有预,皆名臣也。
洎唐之盛,为宰相者十一人,子孙又以文章显者,有曰审言审言生闲。
闲生甫,字子美肃宗时右拾遗论事忤旨,出为华州司功
会关、陕凶歉,弃官流落剑南,居成都西郊,严武待之甚厚,表为节度参谋
久之,崔旰乱,甫往来二蜀。
至大历初,南下沅、湘,卒于耒阳
甫初娶司农少卿杨怡女,生二子,及下江陵,留二子守成都籍。
杨子琳之乱,避患奔眉之东山大垭,因家焉。
其后族属蕃衍,遂为郡大姓。
后有葬青神者,遂为青神人
公之曾大父光期,隐晦不仕;
大父允升,以文行推高于众,为乡先生
父万,静默守道,笃好经史,由公贵,赠朝散大夫
妣宋氏,赠昌国县太君
公幼禀颖秀,不与群儿类。
在襁褓时,每见字书,辄喜动于色,或指而道之。
幼教以班固史,遂能记。
七岁尝赋《闵雨诗》,有「农夫苦相问,燮理是何人」之句。
年十八,问学该赡,尝应进士试。
眉素多士,试者二千人,能合于式度中选者,数止二十,由是人人竞衒所蕴,以争能决胜于一时。
有司深慎去取,莫不搜索隐奥,标而为题,明经中选,或于题有所不知者。
公凡两试,每临为一词,则详尽意谓,贲以辞藻,选在甲乙,乃登嘉祐六年进士第
简州司理参军,徙绵州西昌判州事。
寻而丁大夫公忧,除服,知汉州什邡县
嘉州犍为泺骤激入江,有罗护滩据险奔激,屡为患。
公导而通之,至今民赖以济。
赖田寨控羌夷,率以武弁领之。
公至未期月,主者数以夷人相侵扰为告,意在开边隙以要赏。
公揣知其情,不答,而告至不已,公曰:「某虽不肖,来临此邦,羌人未必我欺。
他日茍有患,吾自任其责」。
已而终公之去,竟无他警。
邑人孙熙祖险猾慢上,县官稍不假借,辄造作飞语,欲中伤之。
前后来者,往往悦以美言,幸无事。
公将抉剔其恶而诛锄之,终公之去,更不敢涉县境。
昌国君忧去职,既除丧,屏处里舍,悢然有不愿仕之意。
部使荐之,就监成都商税。
成都市征,岁多羡入,至者往往苛敛以觊赏。
公独不然,务职举以办事,耻削民以希进,于是上下两得,民甚乐之。
元祐中,以十科进擢天下士,命近臣荐而后用。
时荐公者十数人,既还阙,未尝一言闻于人,乃诣吏部,拟润州通判以归。
或告之曰:「公德望之重,十科所荐尤多,傥诣丞相,当得美仕,何不审为计,而遽归乎」?
公曰:「富贵穷达,有命。
吾读书闻道踰四十年,未尝求知于人。
茍有知者,皆自相知耳,何暇修辞令,俛颜色,汲汲自媒以取辱哉」!
执政惜其所守如此,不得已,除公成都府教授
公闻命,喜甚,促装而西。
官满,执政见其姓名,问同列,曰:「是尝除成都学官,欣然而去,而未尝识之者。
若人安恬静退,岂须识其面目而后用之乎」!
即日除太学博士
熙宁元丰以来,士专一经,或略去文学,及委公撰堂试策目,乃条析班、马之学以询之,自是诸生稍稍习史传。
未几,罢词赋,复以经术取士,公曰:「吾昔以诗赋举进士,故在此选,今用非所长,安能屑屑务向背以徇合于人乎」!
即请于朝,求罢去,改差通判定州,在韩公师朴幕府,事无巨细,多以委公,公率以仁恕忠厚补之。
韩公尝谓同僚曰:「吾与治中君性相若,气相投,无异兄弟,但姓不同耳」。
掾曹以母疾赴官淹缓,众皆难之,公为出力必争,然不可夺。
徐诘之,乃故右辖胡公婿也。
公告韩公曰:「万里从官,以母疾后期,不失为孝子,又况胡公婿乎!
某素受胡公之知深,傥不一言,他日泉下何面目见之」?
竟使就职。
韩公叹曰:「笃于风义至如此,可为薄俗戒」。
元符初,除广汉太守
京居仅二年,掩关读书,未尝妄与人交一言,士论伟之。
今上即位覃霈,迁朝请郎,除梓州路转运判官,就移提点刑狱
识者谓朝廷将大用,俄感疾,乞致仕,卒于官,享年六十有三,实建中靖国元年八月二十日也。
公初娶太原王氏,崇德县
再娶郭氏,旌德县
又娶郭氏,长安县
二子:长曰端方,博学孝友,公笃爱之,先公十五年卒;
次曰续,今才六岁。
女三人:长适进士孙燮;
次适新授成都郫县主簿张澈
季适进士郭琛,而先亡。
孙男一人,曰嗣老。
将以崇宁某年二月二十三日葬于玉台乡敦教里,举长安君及端方之丧而祔焉。
有文集三十卷,藏于家。
公仕宦四十年,未尝殖产,或劝之,则曰:「君独不闻萧相国所谓『令后世贤,师吾俭』乎」?
使没于利者闻之,当足以自警,故今西南指士大夫廉洁者,必推以为先。
既丧,梓人哀其贫,赒以赗赠,孀妇诸孤号且诉曰:「先君子昔以礼义自持,终身未尝一毫取于人,今不幸至大故,虽贫甚,寒饿以死,敢纳人之遗,以累其清白耶」!
辞不受。
闻者深嘉之,以为非公廉洁自处,素信于其家,安能至是。
呜呼!
予从公最久,知公最详。
方少时学有原本,文辞纯明博赡,谓其可以标范后来,故爱之。
既壮而仕,则闻其治有体要,重民贵义,谓其可以扩而充之,以及远大,非特区区郡县耳,故畏之。
及见其信道守己,愈老益坚,不以一毫屈于物,而觊尺寸之茍获,然亦竟不为时用,故惜之。
又悲其平生患难,死亡憔悴,岁月相继,将卒而子尚幼,已死而家尤贫,诸孤尚不忍茍得,以累其素履,可谓贤矣。
天地之报施善人吉士,果可知邪,果不可知邪?
予又闻,昔者孔子论死生之际,则曰:「知生而不知死,吊而不伤;
知死而不知生,伤而不吊」。
至「朋友之丧,则亦吊于寝门之外」。
斯皆要以恩义而归诸礼也。
予于公既吊而又伤之,哭于寝门之外,而又铭之,孰谓非礼欤!
铭曰:
终始从公,可得而知。
义操于我,从容典彝。
德爱在物,涵濡咏嘻。
吊且伤矣,曷穷予悲。
大山之垭,青江之湄。
著信以铭,云乎庶几。
太中大夫武昌程公墓志铭元丰六年十一月1083年11月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一、《净德集》卷二一 创作地点:四川省广安市
通义郡西,醴泉山之阳,有巨冢焉。
山隆而磐,水悠而澄,松槚丛郁以深,门阙崇广以严,乃有宋太中大夫武昌程公葬于此也。
维程氏为眉大姓,世有令德。
曾祖讳沼,祖讳仁霸,值时季乱,爵禄不及。
考讳文应,以公故累封大理寺丞,赠官光禄大夫
妣宋氏,封长安县君
公讳浚,字治之,天禀方厚,少有大志,力学举进士,时辈推其才。
天圣五年,赐同学究出身,选河中府猗氏县戎州司户参军凤翔府节度推官
用荐者言,授大理寺丞
再举进士,中乙科,通判彭州,迁殿中丞
通判梓、嘉二州,改太常博士,赐五品服。
屯田、都官员外郎
长安君光禄公忧。
服除,知开封府太康县
迁职知归州,移遂州,为屯田、都官职方郎中提点荆湖南路刑狱。
太常少卿,赐三品服,徙夔州路转运使
熙宁三年,年七十,乃谢事。
公儒者,读书知名教大旨,鉴古今治乱之迹。
其取舍进退,未尝违道以徇所欲。
其治事通果敏密,先体要,济以忠厚。
庇民恤物,所至可纪。
在凤翔,有盗五人者,法皆宜死,会公至自外邑,吏抱案请书之,守丞以为不疑,见促甚遽,公审情阅法,谓四人不当死,指以示吏,吏惊且拜,公曰:「吾岂乘人不逮,少觊劳奖,第虑杀之误尔」。
卒如其说,一府大服。
又有诬执盗者,所司考验无得,欲以藏禁物处罪,公力争不可,乃以状议,且曰:「始则信其厚诬,既非实状,终则求其别坐,率寘严科,古之淫刑,无甚于此」。
众不能夺,遂勿论。
然为守者自尔忌公,而欲疏之。
未几,出权岐山转运使段公少连一见谓曰:「军兴事剧,小邑非君所处」。
即日移公长安
是时正献杜祁公以德望临镇,开府待士,贤俊鳞集,得公甚悦。
会万年令谢病去,请公暂治,仍檄他官将代之。
公听决有方,嘉声翕然。
一日,祁公见而言曰:「依稀似曲,无易君矣」。
盖喜公之政务修举有渐,故引古诗以相褒誉。
于是委公领治如故,而知遇深矣。
诏下,籍民为乡兵,群情震恐,多走南山以避。
上之人欲遮道止之,公曰:「民方如骇兽,遏之适足激也,大不可」。
乃指他事集里胥,条其乡之丁壮,且开以籍而为兵之意,亦无足避,虽遁,将安归?
宜以某日与为兵者至。
民素信服,闻公言,无他忧,如期而集,遂籍之。
不浃旬,事定,议者叹其神速。
陕西军器,以牛革数十万,须于郡县,期会尤急,民多屠杀以输。
公谓转运使:「蜀之筋革积于荆渚,数不胜计,傥由襄、邓致于陕、雍,不阅月可足用」。
行之,乃免暴赋。
旧制,人官近乡,止再任,公既通判彭、梓,以亲高年乞便官,朝廷推异恩,俞其请,又通判嘉州
僚友称其孝,乡闾荣其归。
或板舆迎养,或持檄还省,始终十馀年,庭闱欢然,得尽人子之心。
太康隶畿甸,民素骄横,官政尚姑息,幸无事以去,至有击尉、弓手掩不问者。
会豪子纵奴殴平民,深窜远匿,公搜擿必得之,痛绳以法,自是彊猾戢畏,境内大治。
朝廷议弛六路茶禁,择良吏往究利病,公当诣二浙。
三司承风旨,以定论谕诸君,公独不从,乃逡巡白中书曰:「朝廷所以遣官者,欲察利害尔。
今既付之成法,则虽有可否,安敢陈?
恐非遣官之本意,愿饬不往」。
遂以罗拯代焉。
由六路者,后多显用,则公之守道难进可知矣。
梓、夔两道兵,为钤辖者素专其事,遂州虽兼总之,实则无所与夺。
至公不然,凡军政边防,必议而后定。
淯井监有言:「云南主将请道来贡」。
人皆疑其与侬贼入寇,专其事者请移兵严备,部使亦以为忧。
公曰:「云南于中国,道路梗绝之久,彼自卫巢穴不暇,安能远来?
吾属当慎所举,以宁人心」。
兵乃不移,寇亦不至。
遂人赖公镇重,以「铁塔」号之。
仁皇帝遏密时,潭州巡检与客饮酒,辄讴歌,卒有告者,仍以贸易为说,究其实,贸易不当坐。
公欲惩卒之妄,而他不复责。
转运使谓非忠臣孝子所为,必论以法。
公曰:「彼武人尔,逢敌值寇,不用命报国,乃非忠孝。
至于醉饱不思之过,何足深咎?
况自下告上,安可启其端」?
遂无异论,乃释之。
衡、韶二州间,有凶党七八百人,纵火掠黄干坑户,一道骇然。
公巡部抚遏,不张贼势以希功赏,下令捕首恶,谕诱胁者,使溃去,民得安堵。
事讫以闻,朝廷嘉之。
道州有父子殴人至死,子当伏诛,以尸坏狱疑为请,委公审覆处之。
公询察情状,子愿死,无他辞,犹疑不忍决,奏得免死。
湖外二税,率经五六岁,歛入不已,胥吏缘为奸,窭弱重困。
公请量户众寡,每岁缓以期限,毕则州为钩考,有逋负督于邑吏。
从之,著为令,民甚被惠。
茶陵县擅增役户七十有八,循仍久之,公按劾罢去,颇纾众力。
邵州岁运淮盐凡六十舟,舟万斤,自潭之益阳,溯险而上,风涛屡溺。
主吏二十有四,往往耗产,兵三百,多还粮于官,终身不能已。
公请置仓于永之祁阳,去邵才六舍,以所役兵隶九铺,运致如旧,简费蠲害,迹效甚白。
言虽不报,识者服其是。
忠州临江县盐井五,以吏十四人与居民主之,彊弱势不一,汲讼日起,吏苦剧役,民亦罹敝。
公奏专委之民,两获其利,至今不能易。
渝州李光吉辈三族旁夷落,凭阻逞暴,纳亡命,聚边杂,杀掳剽夺,郡县不能禁。
公请出师治其罪,训兵蓄粮。
事将举而代去,来者用其谋荡平之,以功迁官至贵仕。
公不言劳,赏亦不及,时论惜焉。
荐属官无虑二百人,或以过将得罪,未尝陈其不当荐,亦未尝有累之者,匪惟能知人,抑可以敦流薄。
尤恶淫祀,力禁之。
彭人有为灌口神娶妇者,潭人有祭张太保神者,皆讹作乱俗,一惩以法,邪风为之变。
既得谢而归,即其居为林下轩,日会宾侣,以诗酒自适,而气韵清壮,笑谈高爽,俯视俗罟,有超然不可慕之势。
凡如此者又十三年。
以子登朝,封光禄卿,迁秘书监易中大夫
元丰三年,天子祀明堂,又当进秩。
于时方议官制,留恩未下。
五年十一月戊子,无疾而卒,春秋八十有二。
明年四月,始降太中大夫诰。
娶宋氏,封长寿县君,雅有贤行,先公十六年卒。
公以六年十一月庚申葬,同长寿君之茔,礼也。
子男五人:之才,朝奉郎,尝为司农寺丞,历梓、利、夔三路转运判官
泸蛮犯边,王师西伐,朝廷赖其才,复还梓州路
之元奉议郎,尝从使者治淯井叛夷,遂知泸州江安县,以功通判本州,又从辟渝南。
平寇有异效,除夔州路转运判官
岁满请便郡,得知嘉州
之邵奉议郎,尝为三司磨勘官,辟勾当公事
又从使者按视江广盐筴,还,对如旨,除广南东路转运判官
之祥,宣德郎
之仪,未仕。
女二人,适通直郎句洙、承奉郎史敏。
孙男十人:庾,成都府郫县
庚,早卒;
度、廊、序、廱、唐、庑、廉、廙皆廪训不怠。
孙女十四人,适前进士史厚,简州司理参军太庙斋郎黎傃,进士史器、孙宗彝,馀未嫁。
公之康宁也,子以才能出使,孙以进士中第,出使者盖三人,中第者已三世,士林景慕宜矣。
初,仲兄湜有气节,盖治产,光禄分财置第与之,使自滋殖。
湜亡,其妻又能嗣守,资计益丰。
光禄公尝许以其所积为之分,已而诸侄议将均之,公曰:「士人所以异于编氓者,盖有孝义廉耻也,治命在耳,慎勿言。
嫂之积,秋毫不可觊」。
未数年,湜之子纵侈无赖,荡去生业,反讼财之不均。
公自引咎,惟有司是听。
而犹子有获嫂氏所自具资产之数,乃向日禀于光禄公而许以为分者,盖倍于众人所有也。
官得之信,讼于是息,人皆服公之义。
又尝念仲第沿亡而嗣未禄,乃以一子恩荐其子之奇,故终公之身,之仪犹未仕。
族属贫者聚而衣食,养孤女寡妇而嫁之者凡六人,此皆乡党所矜法也。
平生所为诗,醇深閒易,有唐人风,凡五百馀篇,藏于家。
笃信庄、老,造达理致。
其将终也,神气凝静,视死生如寤寐,非有得,孰能至此?
然传者谓公之初生,群乌大集其第,三日乃去,期复然,里人以为佳祥。
洎将终之二日,集噪如昔,又三日乃去。
其祥不可得而知,陶亦不敢略也。
铭曰:
允矣程公,实材之良。
起仕于朝,克循大方。
乃牧千里,惠孚以霶。
乃使一道,其为典常。
归有林泉,锡之寿康。
韬我器业,以咏以觞。
德久则茂,庆流而长。
既穫于菑,亦构于堂。
令猷不陨,奕世用光。
铭以传永,故书其详。
朝请大夫邛州常君墓志铭元祐二年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二、《净德集》卷二二、民国《华阳县志》卷三○ 创作地点:四川省广安市
元丰七年七月初六日朝请大夫、知邛州事常君卒于官,享年六十一。
其孤卜以元祐二年某月葬于华阳县某乡某里,以君之行状来求铭。
予与君同郡,而家世往还最旧。
庆历中天下兴学,君为石室生,予亦肄业其间,始与君相从。
及宦游四方,多与君接,今四十年,知君可谓详矣,敢不铭。
按君之先居长安,六代祖有任唐安掾者,卒葬江原,子孙寓焉。
曾祖延昱,以气节自任,所与游皆一时豪侠,然于财未尝茍得也。
方是时,宣徽使雷公入平寇,思得奇特不羁之士,以备其用,得见甚喜,凡捍禦术略,多从之谋。
既而雷公守成都,以书招致,遂为成都人
祖思齐,性孝友,能竭力事亲,虽乱离不失其乐。
考禧,好事喜儒,善择师友以教子。
故君起家入仕,生有荣养,没有宠贲,赠至中大夫,封母袁氏华阳县太君,卒成其志也。
君讳珙,字君璧
性颖悟,初,就学诵书,虽数百言,一阅遂记。
稍长,泛观群籍,好《周官》、戴氏《礼》,凡先儒注释,异同微显,错出互见,悉能通之。
尤精于名数制度,以致圭币、冠服、车符、乐舞、牢鼎、齐尊之类,用于礼者,其规范之巨狭,容色之丹黝,先后之序,繁简之差,皆能条别指数,听其言,如视诸图。
作为声律,曲折中度。
庆历六年,南宫试进士孙文懿公梦得与今少保张公安道司文柄,以「狝日祀祊」为题,君之辞章详实华润,考为第一,二公于是勉君以远到,士人始知君力学而文。
既擢第,调合州军事推官,徙华州节度掌书记,用荐者言,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江陵府公安县
秘书丞,移福州之闽,以亲年高乞便官,得洋州西乡,未行,丁中大夫忧。
服除,转太常博士、知三泉县,历尚书屯田、都官职方员外郎,赐五品服,通判忻州
遭太夫人丧,终制,又通判汉、遂二州,为屯田、都官郎中,移知资州
官制行,易朝散大夫、知果州,又迁朝请、知邛州
君敏于吏治,济以彊力,事不择巨细,必究极底里,然后行之,人多以为宜。
公安,承废紊之政,民苦无聊,凡赋徭讼诉,处决以平,遂号无事。
会岁歉,释圭田之租,以赈流殍。
三泉邑陋俗野,初不知学,君治之有馀裕,乃作庠序,择吏民子弟可教者,躬为课试,人用向儒,君之力也。
怀安军三江堰以侵竞致讼,历四十年不能已,君时在汉州,两蜀使者委之按治,君钩索本末,得其情,归所侵田,而复其堰,溉润之利,凡四千顷。
果州濒嘉陵,岁岁水患,君审视形势,为长堤,捍其冲,民得不鱼,至今赖之。
君襟度疏简,不竞矜式,见善必褒爱,作意引汲;
见不善辄暴扬,挫折若仇怨。
然交游视此或少之,徐就其中,无他也。
呜呼!
君少励学,博览彊记,为文字,就科举,一试礼部,遂能先众人,声华翕然。
茍有攀援凭藉,将之缘饰,则仕可以显已。
而汲汲吏检,老于郡,不失为良二千石,盖无愧也。
娶孟氏,封永安县君
子三人:景修宣德郎
景仁昌州大足县
景儒,举进士
三女:适怀州武陟县主簿刘舜臣管勾成都路帐司文字袁平,简州阳安县尉何宗师。
孙男六人,女三人。
铭曰:
少也务学,求以发身。
壮而从政,思以与民。
六品之位,其志亦伸。
三郡之治,有厥闻。
墓崇于冈,铭坚于珉。
告其子孙,敢忘其亲。
益清堂 元 · 乃贤
五言排律 押尤韵
闽海宪使合鲁桓穆公归休嵩山之下,凿池引流,列植卉木,扁其燕处之堂曰「爱莲」。公没,堂池逮废。其孙国子生张闾伯高,谦恭好学,思继先志。乃复增葺而新之,国子先生陈伯敷易其名曰「益清」。伯高谓余曰:与君世寓南阳,且支裔联属,不可无作。且赋律诗十有四韵,以复其命云。
嵩岳云峰近,高居水竹幽。
筑堂依别墅,甃石带芳沟。
翠荇含风弱,红蕖著雨柔。
菱歌花外发,兰桨月中游。
卷幔红云乱,开尊碧露浮。
使君曾弭节,持斧照南州
绿野池台暮,平泉草树秋。
吾宗多秀发,公子独清修。
屡接何蕃武,长怀贾谊忧。
拾萤供夜读,走马散春愁。
朋友频相过,琴觞每唱酬。
籍通青琐贵,文擅省闱优。
归思劳清梦,高情忆故丘。
卜邻端有约,岁晚共绸缪。
鹭鸶林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客久倦嵚崟,寻幽洗客襟。
青烟杨柳岸,白酒鹭鸶林。
当户孤峰秀,环溪万玉阴。
留连不忍别,月澹砌蛩吟。
陈少詹小有园宴集 明 · 王弘诲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卜筑虽人境,无喧即洞天。
青山移屋里,锦石堕屏前。
鹤舞窥炉篆,莺歌答管弦。
金门耽吏隐,丘壑记平泉
丘园歌为少司成王师竹 明 · 王弘诲
谁从城市理丘壑,三径园林小负郭。
锦川瞥见堕芙蓉,英岭俄令混沌凿
神鳌顶上峙三山,巨灵掌中擘五岳。
丰隆夜策雨师来,青天一面玄冥开。
摇曳长虹跨碧水,轮菌玫瑰绣苍苔。
绿竹森森敞亭榭,白云片片落樽罍。
六月林间疑积雪,虚牖明窗自皎洁。
静处常焚百合香,经行时采三花襭。
重岚千仞起眉端,飞流十道沫如屑。
若有人兮冠嵯峨,被薜荔兮带女萝。
户内烟霞聊稳卧,倒屣招邀日相过。
以兹搆楼字见贤,贤首高人踞上座。
座上琼编护绛纱,胸中五色烂云霞。
邺侯癖书藏满架,惠子多方陈五车。
别有萧斋仅环堵,别有丈室拟净土。
酒徒至此且踌躇,瞿昙老子閒挥麈。
主人翱翔翰墨林,许身已比双南金
孤槎奉使华阳里,雄词扬马相浸淫。
三吴豪士俱辟易,鞭挞中原无坚敌。
鼎食不系鸿鹄心,垂天曾息鲲鹏翼。
拄颊桐山佛顶茔,浮杯浉水鸭头绿。
壶中浮丘天地宽,杖底卢敖寰宇窄。
买断春风费几钱,何须踏遍长安陌。
长安使者传尺书,不分幽人解玉鱼。
簪笔来承金马诏,骊驹为驾蒲轮车。
主人嗒尔谢山灵,猿鹤相猜鸥鸟惊。
猿鹤亦莫猜,鸥鸟亦莫惊。
清泉白石稔天性,朝市金门寄隐沦。
君不见王先生廿载文章海内名,但道汉廷登三事,还长辟雍称五更。
群衿坐拥门如水,疏槐寂寂鸣新莺。
主人澹泊长如此,何必丘园老岁星。
我披丘园图,我歌丘园曲。
衡山山房四壁云,卧龙岗头数椽屋,至今千载留芳躅。
平泉花木徒纷纷,埋没尘埃走狐鹿。
终陪温树拂袖归,寄语丘园暂绾毂。
甘露寺火后874年 唐末 · 罗隐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甘露寺
六朝胜事已尘埃,犹有闲人怅望来。
只道鬼神能护物,不知龙象自成灰。
犀惭水府浑非怪,燕说吴宫未是灾。
还识平泉故侯否,一生踪迹比(一作此)楼台。
钱塘遇默师忆润州旧游881年 唐末 · 罗隐
 押支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引用典故:玉唾壶 击珊瑚
歌敲玉唾壶,醉珊瑚
石羊妙善街,甘露平泉碑。
扪苔想豪杰,剔藓看文词。
归来北固山,水槛光参差。
薛阳陶觱篥歌873年9月 唐末 · 罗隐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平泉上相东征日,曾为阳陶歌觱篥。
乌江太守会稽平泉李德裕,曾作《薛阳陶觱篥歌》,苏州刺史白居易越州刺史元稹并有和篇,此言乌江,恐是吴江,乃苏州也),相次三篇皆俊逸。
桥山殡葬衣冠后,金印苍黄南去疾。
龙楼冷落夏口寒,从此风流为废物。
人间至艺难得主,怀抱差池恨星律
邗沟仆射戎政闲,试渡瓜洲吐伊郁。
西风九月草树秋,万喧沈寂登高楼。
(一作老)篁揭指徵羽吼,炀帝起坐淮王愁。
高飘咽灭出滞气,下感知己时横流。
穿空激远不可遏,髣髴似向伊水头。
伊水林泉今已矣,因取遗编认前事。
武宗皇帝御宇时,四海恬(一作怡)然知所自。
扫除桀黠似提帚,制压群豪若穿鼻。
九鼎调和各有门,谢安空俭真儿戏。
功高近代竟谁知,艺小似君犹不弃。
勿惜喑呜更一吹,与君共下难逢泪。
深源定婚启 南宋 · 周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一、《山房集》卷三
大婚为继世谋,敢云非偶;
一命忝三事婿,幸见此风。
敬以季冬之吉占,求归仲子于贱息。
不腆将币,用昭乞盟。
有如相阀庆源之长,重以慈范姆仪之素。
傥使外孙之是似,不患吾门之未兴。
但以绿野平泉,方袖裴、李经纶之手;
半通五两,辄陈朱、陈嫁娶之仪。
尚期赦其不闲,庶几永以为好。
李仲高石君堂 宋 · 王灼
三吴黑风吹地拆,太湖浪高一千尺。
龟鼋两山压湖心,岁岁飞涛恣冲射。
山骨虽坚亦破碎,穴穿根断瑰奇出(自注:二山在太湖最多怪石处。)
古来石品称上首,罗浮天竺乃其乙(自注:乐天作《奇章公石记》云:公嗜石,甲乙丙丁为品。太湖上,罗浮次之,天竺又次之,馀为下。)
吴蜀相望天东西,而从何处得此石。
初逢颇惊丑怪状,徐视不见镌镵迹。
月暗烟昏鬼神怒,沙平草短狻猊掷。
或云王孟窃据时,曾是宣华苑中物。
奸雄败灭化为土,独此顽然苍玉立。
流落几家到李氏,命名以君相主客
为君榜堂诧乡人,爱赏不啻连城璧
金珰中官奉使,一时气燄手可炙。
利诱威胁拟夺去,仲高誓死君之侧。
先世所宝吾敢坠,贵人缩首三叹息。
会昌丞相乃远祖,嗜好夙有烟霞癖。
平泉山居付梦想,石上刻字空照日。
朱崖精爽虽可畏,洛阳群盗旋充斥。
故知幽胜岂易保,天公似向人间惜(自注:卫公平泉石皆刻有道字,平泉诗序曰:后世以一石一花移他处者,非李氏子孙。然唐末竟为有力者取去。五代时张全义河南监军者尝得平泉醒酒石卫公孙延古托全义求之,监军忿然曰:黄巢乱后,洛阳园宅无复能守,岂独平泉一石哉。全义尝在贼中,以为讥己,奏笞杀监军令狐绹卫公精爽可畏。)
政须洒扫堂上下,置酒招我无难色。
酒阑气壮拂衣起,摩挲石君话畴昔。
陈象贤竹素图 元末明初 · 王冕
君家竹素园,异彼筼筜谷
插架牙签三万轴,卷藏东观吞天禄。
清风明月时往来,红尘不堕香芸堆。
蝌蚪鸟迹一玉开,怀幽抱密真奇哉。
炙汗不流珠光重,信知龙种皆书种。
黄钟声切凤皇啸,玉杯光焰麒麟动。
十年不下君子堂,灯火夜静声琅琅。
岁寒节操固自常,厌看花柳争春忙。
金谷平泉暗烟雨,兔麦狐葵无定主。
何如竹素园简编?且容与玉振金声千万古。
送致政太师归洛 北宋 · 刘挚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元丰天子赐安车,黄发翩翩翊圣初。
坐省故携灵寿杖,会朝仍驾虎贲舆。
平泉花木眷常在,辽水城池鹤自如。
身是赤松无一事,乳桐孙竹看扶疏。
游大玲珑小玲珑 宋末元初 · 吴泳
小玲珑,大玲珑,平林突起群玉峰
霜铏剪取碧磈䃬,雷斧凿破青嵌崆。
自有此山生此石,鬼削天劖更无迹。
泗滨浮出瑞玉磬,周庙横陈古苍璧。
苍官俨冠剑,翠官披琅玕。
好风吹月来,光动九琳轩。
守庵道人形野倨,白领方袍草为屦。
颇奇二士入洞来,引向高亭最幽处。
他山岂无石,弄假不似真。
平泉马鹿迹何在,南墅甲乙名灰尘。
说真辩假无时了,山童隔竹敲茶臼。
过平泉庄 唐 · 汪遵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李朱厓(德裕)平泉庄,佳景可爱。洛中士人诧于汪江遵有诗曰:
平泉风景好高眠,水色风光满目前。
刚欲平他不平事,至今惆怅满南迁(今按:此一首与《唐诗纪事》及《全唐诗》字句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