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交州兵事奏元丰元年八月 北宋 · 赵卨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一、《宋代蜀文辑存》卷二三
贼旅拒富良,渠酋悉麇集江浒,势力穷蹙,然后请命。
今边衅仅平,宜寝兵息民。
而溪峒首领、钦廉蜑户,素倚寇以徼利,张皇声势,以摇边情,轻信喜事之徒,同声附和,虑贻南顾之忧。
臣观贼势,所未敢动者三。
始交贼以刘纪辈为谋主,今悉补吏,广源、思阆州金银坑冶、租赋之饶尽归封界。
新附溪峒,自为首领,支分党别,诚难猝合。
况被边枝梧,无从诱胁。
我既得其外府,断其右臂,数年之间,势当自毙。
乾德闇稚,政出多门,人方携离,自保不暇。
其未敢动一也。
交州抵旧边寨十馀程,贼来未尝赢粮,止仰纪辈掊取以赡,不支半月,复恣渔夺,彼民深仇之。
纪辈旧与省地溪峒缔交,倚为乡导,乃敢入寇。
今藩篱一空,彼何恃而窥边哉!
犯顺以来,不耕者二年矣,省地之民亦废农业,重以调发、疾疲,死亡不可胜数。
就令妄意复争疆土,才过长江,即践省地,以何乡导?
因何粮食?
贼兵几何自卫?
水陆分道,兵寡气夺。
此未敢动二也。
交贼重敛中下之家,岁输逾百缗,供官十之四,馀皆入于酋领,至夺没生财、妻女以偿不足,边民怨怒。
昨王师攻讨,惟务怀来,降附之众,皆依敕榜免五年租赋,群情翕然顺向。
茍复来诱胁,孰肯从乱?
必未敢动三也。
以三不可动之势,新困伤夷,而虑再干天威,斯亦过矣。
狄青破侬贼,即日班师,不荡其巢穴,而智高卒就禽馘。
况今交贼旁无与国,举皆仇怨,孤危如箨,陨灭可待。
题文信国永丰吴名扬三札壬戌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四十四
名扬金溪人,官永丰信国勤王时辟署幕尉,奏补江西制干,兼礼兵部架阁名扬专任军粮事,此三札皆催粮书也。吴氏载在家谱,裔孙兰雪另梓以传,爰题其后。
鲁公乞米帖,但为举家艰旅食。
充国屯田策,事可缓图非至亟。
信公此札乃救亡,欲饱战士速勤王。
谁其任之永丰,不惟募粮兼运粮。
是时义旅虽乌合,元戎意气方鹰扬
手书筹饷代官檄,时危岂论官低昂。
木牛流马未暇制,陆则任辇水则航。
千五百贯官会子,早喜顿宿能供张(书中发一千五百贯官会,充夫脚等费)
誓收残疆完破碎,实赖同志勤劻勷。
空坑战败散如雨,何处赵家乾净土。
可惜当时众幕僚,姓名大半草木腐。
寺井沉函郑所南钓台击石谢皋羽
宋史忠义已漏书,吟啸集亦未及数郑思肖谢翱二人,《宋史》及文山《指南》《吟啸》二集皆无其人)
何况间关共事人,貒貉啖尽点鬼簿。
此札吴家独何幸,鬼护神诃锲家谱。
遂令区区一县尉,长附丞相共千古。
想见荒天野哭时,手抱遗笺泪缕缕。
经年名刺字怀袖,一寸蜡丸书纳股。
酒悲时复一开看,尚觉毫端血花吐。
白翎雀调世已弹,朱鸟咮词心独苦。
精诚所结不消蚀,又有裔孙起摩抚。
纸敝虽同晋帖临(原札已失,翁覃溪学士以意仿写),文存不待束诗补。
传家此即教忠书,故应数典不忘祖。
韩端明 北宋 · 吕陶
五言排律 押阳韵
要道根皇极,纯王揽懿纲。
域中洪造广,天下大形彊。
臣主同千载,藩宣奠四方。
乾文耀参井,地镇耸岷梁。
景谷馀波迥,灵关古塞荒。
限蛮唐节制,析部汉封彊。
石穴延通道,山扃设巨防。
利源充内帑,兵势压巴羌。
付畀关休戚,权宜任弛张。
紫封传墨敕,金印坐黄堂
自昔都俞重,其谁德业彰。
乖崖施远略,忠献绍前良。
乐得中和职,人跻富庶乡。
含生知化力,永日载春阳。
渗漉渊源在,醲醇骨髓藏。
深和流耳目,盛事载缣缃。
岁月徒为久,风猷信不忘。
恩褒贾逵祀,人爱召公
有乔枝茂,宜后叶芳。
惟公真辅翼,与世会明昌。
间发乾坤秀,亲逢日月光。
国华增黼黻,地宝献琳琅。
尹道存先觉,轲心蕴至刚。
朝廷尊阀阅,士党贵文章。
高视云霄路,遐飞翰墨场。
鹏图指溟渤,骥步得康庄。
藩会初关决,仙瀛已践扬。
本元游秘府侍从陟清厢。
伟望全康济,周才历浩穰。
中天承帝选,南国抚民伤。
使范资勤恤,君言务肃将。
绣衣新(文渊阁本作恩)灿灿,大旆远皇皇。
赈惠常闻黯,澄清乃识滂。
疲羸起沟壑,暴滥去豺狼。
大节坚持守,纯忠自激昂。
还登文石陛,频上谏书囊。
人鉴分今古,神龟宪否藏。
斯猷三接告,至理一言详。
柱下尊良史,螭头立左郎。
纂修该七法,注录擅三长。
午夜星垣迥,南风省户凉。
挥毫纶䌽烂,垂佩玉声锵。
春老常联萼,云晴雁缀行。
雄名出苏李,公论美常扬(原作阳,据文津阁本改)
眷倚隆矜式,咨询行赞襄。
得人居内相,有道辅明王。
大手凭才识,深谋协典常。
五花曾执判,七宝屡登床。
燕见趋东阁,优容对未央。
仪刑真謇謇,谟训极洋洋。
重委台纲正,终图国体康。
至诚频启导,大事费裁量。
多僻消芽孽,群邪洁肺肠。
谆谆闻药石,凛凛畏冰霜。
论议他奚恤,猷为己所当。
安危一身系,出处万民望。
蔡俗嗟延哺,尧心虑纳隍。
建侯崇屏翰,选德庇灾殃。
异政乘时立,清飙与惠翔。
界中生稆谷,境上散飞蝗。
儒将能专阃,神兵岂顿铓。
十连循节钺,四面固金汤。
拓地归充国,谋军得子房
天威神臂指,戎气窒喉吭。
属国恬怀抚,函书耻谩狂。
具赡宜庙幄,遐福合陵冈。
乃顾西南远,明如左右旁。
大门堪世守,舆颂愿时飏。
命策荣千矢,封圭判二章。
物传家乃旧,刀应梦为祥。
善事知弓冶,奇毛识凤凰。
百寻标落落,万顷信汪汪。
庙瑟馀音静,庖刀发刃钢。
阔难求畛域,微不误毫芒。
雅意儒为宝,宏规沼象璜。
鲁公先请学,高䀢文津阁本作敞)力崇庠。
教化惟敦奖,衣冠敢怠遑。
七经登讲舍,数仞企师墙。
乐善无遗,惩非易去稂。
百城损慱塞,万井绝贪攘。
牧厩宽收敛(自注:许收刍之积,罢敛一岁。),穷阎饱岁粮(自注:岁穷发廪以贷,周及贫窭。)
吏奸藏瓜吻,人瘼愈膏肓。
昔谓庖厨侈,徒矜口体尝。
爱心加俎豆,和气落壶觞。
蔀屋晴曦烛,枯荄湛露瀼。
盛时逢召杜,奕世见龚黄。
至矣纾宵旰,熙然协雨旸。
里闾敦悌让,原野竞农桑。
指顾宁陬落,生成及梁。
边声息金鼓,民室富囷仓。
共乐亲荧座,佥期辅峻廊。
定登贤相器,行促舍人装。
奕奕驱轺传,喈喈饰镂钖。
矢谟勤翼舜,纳诲永隆商。
郑武高风盛,韦成懿迹相。
洪炉专鼓铸,大鼎荐烹鬺。
浩汤跻民域,安平援世航。
诗人褒绣衮,坤道吉黄裳
歌舞真贤进,光华至治香。
欲知能事毕,四海处陶唐。
送蒋熙州1092年 北宋 · 吕陶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昔登蒋公门,忽忽五十载。
于今见犹子,省记似前代。
庆源得馀波,家范禀性诲。
笔下吐雄文,滔滔涌江海。
胸中抱英气,落落等嵩岱。
十尝试一二,卓荦已称最。
还朝才几时,何时又补外。
河湟复古地,形势壮且大。
册府图籍存,充国城垒在。
临洮都府,节制中机会。
守之扼喉吭,动则攻腹背。
西羌辄犯顺,种落异向背。
呼嗟秦雍间,氛祲恐未艾。
连年困飞挽,何日贮仓廥。
一病费调养,已甚其可再。
绥怀与剪荡,黑白灿利害。
吾君鉴勤远,静制六合内。
仁如天地心,万类悉容贷。
不矜灵旗伐,未奏短箫凯。
一旦春风来,生意入穷塞。
载瞻将军钺,犹识使者旆。
治边信有术,岂徒威克爱(自注:庆历中蒋公希鲁侍郎成都,某蒙赖数载,今五十年矣。观熙州之为人,彊裕清敏,盖得其家法云。)
其七 南宋 · 李壁
 押侵韵
莫令归往地,翻作杀胡林(送侄知阆州
按: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九
丘二十二谦之 明 · 朱多炡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二(下)
丘郎一官一再左,手版三投三不可。
进退艰如踯躅羊,功名涩似威蕤琐。
忆昔与子初结欢,觞咏浣祓章江干。
别来忽下阆中命,五马重歌蜀道难。
阆中君家旧治域,父子分符如画一。
耆旧摩挲去后碑,少年捃拾毛中迹。
纵有诗名天地间,那能相见一开颜。
我擅秦声君楚舞,醉望城头千仞山。
君当强仕不得意,我尚沉冥未知止。
与君各自斗身强,四十头颅已如此。
津阳门诗 唐 · 郑嵎
 押词韵第三部
津阳门者,华清宫之外阙,南局禁闱,北走京道。开成中,嵎常得群书,下帷于石瓮僧院,而甚闻宫中陈迹焉。今年冬,自虢而来,暮及山下,因解鞍谋餐,求客旅邸,而主翁年且艾,自言世事明皇。夜阑酒馀,复为嵎道承平故实。翼日,于马上辄裁刻俚叟之话,为长句七言诗,凡一千四百字,成一百韵止,以门题为之目云耳。
引用典故:八音 绕床呼卢 巢叶龟 蛾眉 鸾来仪 河清 九门 六龙 桥山 青门 三郎 鲐老
津阳门北临通逵,雪风猎猎飘酒旗。
泥寒款段蹶不进,疲童退问前何为。
酒家顾客催解装,案前罗列樽与卮。
青钱琐屑安足数,白醪软美甘如饴。
开垆引满相献酬,枯肠渴肺忘朝饥
愁忧似见出门去,渐觉春色入四肢。
主翁移客挑华灯,双肩隐膝乌帽欹。
笑云鲐老不为礼,飘萧雪鬓双垂颐。
问余何往凌寒曦,顾翁枯朽郎岂知。
翁曾豪盛客不见,我自为君陈昔时。
时平亲卫号羽林,我才十五为孤儿。
射熊搏虎众莫敌,弯弧出入随佽飞开元中未有东西神策军,但以六军为亲卫
此时初创观风楼,檐高百尺堆华榱。
楼南更起斗鸡殿,晨光山影相参差(观风楼在宫之外东北隅,属夹城而连上内,前临驰道,周视山川。宝应中鱼朝恩毁之以修章敬。今遗址尚存,唯斗鸡殿与毬场迤逦尚在)
其年十月禁仗,山下栉比罗百司。
朝元阁成老君见,会昌县新丰(时有诏改新丰会昌县,移自阴鳖故城,置于山下。至明年十月,老君见于朝元阁南,而于其处置降圣观,复改新丰昭应县,廨宇始成,令大将军高力士率禁乐以落之)
幽州晓进供奉马,玉珂宝勒黄金羁安禄山进马,必殊特而极衔勒之饰)
五王扈驾夹城路,传声校猎渭水湄。
羽林六军各出射,笼山络野张罝维
彫弓绣韣不知数,翻身灭没皆蛾眉
赤鹰黄鹘云中来,妖狐狡兔无所依。
人烦马殆禽兽尽,百里腥膻禾黍稀申王高丽赤鹰,岐王北山黄鹘,逸翮奇姿,特异他等。上爱之,每弋猎,必置于驾前,目为决胜儿)
暖山度腊东风微,宫娃赐浴长汤池
刻成玉莲香液,漱回烟浪深逶迤(宫中除供奉两汤池,内外更有汤十六所。长汤每赐诸嫔御,其修广与诸汤不侔,甃以文瑶宝石,中央有玉莲捧汤泉,喷以成池。又缝缀绮绣为凫雁于水中,上时于其间泛钑镂小舟以嬉游焉)
犀屏象荐杂罗列,锦凫绣雁相追随。
破簪碎钿不足拾,金沟残溜和缨緌。
上皇宽容易承事十家三国争光辉。
绕床呼卢恣樗博,张灯达昼相谩欺。
相君侈拟纵骄横,日从秦虢多游嬉。
朱衫马前未满足,更驱武卒罗旌旗杨国忠宰相,带剑南节度使。常与秦、虢联辔而出,更于马前以两川旌节为导也)
画轮宝轴从天来,云中笑语声融怡。
鸣鞭后骑何躞蹀,宫妆襟袖皆仙姿
青门紫陌多春风,风中数日残春遗。
骊驹吐沫一奋迅,路人拥彗争珠玑(事尽载在国史中,此下更重叙其事)
八姨新起合欢堂,翔鹍贺燕无由窥。
万金酬工不肯去,矜能恃巧犹嗟咨虢国创一堂,价费万金,堂成,工人偿价之外,更邀赏伎之直。复受绛罗五千段,工者嗤而不顾。虢国异之,问其由,工曰:“某生平之能,殚于此矣,苟不知信,愿得蝼蚁蜡蜴虿之类,去其目而投于堂中,使有隙、失一物,即不论工直也。”于是又以缯䌽珍贝与之,山下人至今话故事者,尚以第行呼诸姨焉)
四方节制倾附媚穷奢极侈沽恩私。
堂中特设夜明枕,银烛不张光鉴帷虢国夜明枕,置于堂中,光烛一室。西川节度使所进,事载国史,略书之)
瑶光楼南皆紫禁,梨园仙宴临花枝。
迎娘歌喉玉𥦖窱,蛮儿舞带金葳蕤瑶光楼即飞霜殿之北门,迎娘、蛮儿乃梨园弟子之名闻者)
三郎紫笛弄烟月,怨如别鹤呼羁雌。
玉奴琵琶龙香拨倚歌促酒声娇悲(上皇善吹笛,常宝一紫玉管。贵妃妙弹琵琶,其乐器闻于人间者,有逻逤檀为槽,龙香为拨者。上每执酒卮,必令迎娘歌《水调曲遍》,而太真辄弹弦倚歌,为上送酒。内中皆以上为三郎,玉奴乃太真小字也)
饮鹿泉边春露晞,粉梅檀杏飘朱墀。
金沙洞口长生殿玉蕊峰头王母(山城内多驯鹿,流涧号为饮鹿,有长生殿,乃斋殿也,有事于朝元阁,即御长生殿以沐浴也)
禁庭术士多幻化,上前较胜纷相持。
罗公如意夺颜色,三藏袈裟成散丝(上颇崇罗公远杨妃尤信金刚三藏。上尝幸功德院,将谒七圣殿,忽然背痒,公远竹枝化作七宝如意以进。上大喜,顾谓金刚曰:“上人能致此乎?”三藏曰:“此幻术耳,僧为陛下取真物。”乃于袖中出如意,七宝炳耀,而光远所进,即时复为竹枝耳。后一日,杨妃始以二人定优劣。时禁中将创小殿,三藏乃举一鸿梁于空中,将中公远之首,公远不为动容,上连命止之。公远飞符于他处,窃三藏金栏袈裟于篑中,守者不之见。三藏怒,又咒取之,须臾而至。公远复噀水龙符于袈裟上,散为丝缕以尽也)
蓬莱池上望秋月,无云万里悬清辉。
上皇夜半月中去,三十六宫愁不归。
月中秘乐天半间,丁珰玉石和埙篪。
宸聪听览未终曲,却到人间迷是非叶法善引上入月宫,时秋已深,上苦凄冷,不能久留,归。于天半尚闻仙乐,及上归,且记忆其半,遂于笛中写之。会西凉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与其声调相符,遂以月中所闻为之散序,用敬述所进曲作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法曲》)
千秋御节在八月,会同万国朝华夷。
花萼楼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鸾来仪
都卢寻橦诚龌龊,公孙剑伎方神奇。
马知舞彻下床榻,人惜曲终更羽衣(上始以诞圣日为千秋节,每大酺会,必于勤政楼下使华夷纵观,有公孙大娘舞剑,当时号为雄妙。又设连榻,令马舞其上,马衣纨绮而被铃铎,骧首奋鬣,举趾翘尾,变态动容,皆中音律。又令宫妓梳九骑仙髻,衣孔雀翠衣,佩七宝璎珞,为霓裳羽衣之类,曲终,珠翠可扫。其舞马,禄山亦将数匹以归,而私习之,其后田承嗣代安,有存者,一旦于厩上闻鼓声,顿挫其舞,厩人恶之,举彗以击之。其马尚为怒未妍妙,因更奋击宛转,曲尽其态。厮恐,以告。承嗣以为妖,遂戮之,而舞马自此绝矣)
禄山此时侍御侧,金鸡画障当罘罳。
绣■({衤羽})衣褓日屃赑,甘言狡计愈娇痴(上每坐及宴会,必令禄山坐于御座侧,而以金鸡障隔之,赐其箕踞。太真又以为子,时襁褓戏而加之,上亦呼之禄儿。每入宫,必先拜贵妃,然后拜上,上笑而问其故,辄对曰:“臣本蕃中人,礼先拜母后拜父,是以然也。”)
诏令上路建甲第,楼通走马如飞翚。
大开内府恣供给,玉缶金筐银簸箕(时于亲仁里南陌为禄山建甲第,令中贵人督其事,仍谓之曰:“卿善为部署,禄山眼孔大,勿令笑我。”至于蒡筐簸箕釜缶之具,咸金银为之。今四元观,即其故第耳)
异谋潜炽促归去,临轩赐带盈十围禄山肥博过人,腹垂而缓,带十五围方周体)
忠臣张公识逆状,日日切谏上弗疑(张曲江先识其必反逆状,数数言于上。上曰:“卿勿以王夷甫识石勒而误疑禄山耳。”)
汤成召浴果不至,潼关已溢渔阳师。
御街一夕无禁鼓,玉辂顺动西南驰(其年,赐柑子使回,泣诉禄山反状云:“臣几不得生还。”上犹疑其言。复遣使,喻云:“我为卿造一汤,待卿至。”使回,答言反状,上然后忧疑,即寇军至潼关矣)
九门回望尘坌多,六龙夜驭兵卫疲。
县官无人具军顿,行宫彻屋屠云螭(时郊畿草扰,无御顿之备,上命彻行宫木,宰御马,以飨士卒)
马嵬驿前驾不发,宰相射杀冤者谁。
长眉鬒发作凝血,空有君王潜涕洟。
青泥坂上到三蜀,金堤城边止九旂。
移文泣祭昔臣墓,度曲悲歌秋雁辞(驾至,诏中贵人驰祭张曲江墓,悔不纳其谏。又过剑阁下,望山川,忽忆《水调辞》云:“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上泫然流涕,顾问左右曰:“此谁人诗?”从臣对曰:“此李峤诗。”复掩泣曰:“李峤真可谓才子也。”)
明年尚父上捷书,洗清观阙收封畿。
两君相见望贤顿,君臣鼓舞皆歔欷(望贤宫在咸阳之东数里,时明皇自蜀回,肃宗迎驾,上皇自致传国玺于上,上歔欷拜受。左右皆泣,曰:“不图今日复观两君相见之礼。”驾将入开远门,上皇疑先后入门不决,顾问从臣,不能对。高力士前曰:“上皇虽尊,皇帝,主也。”上皇偏门而先行,皇帝正门而入,后行,耆老皆呼万岁,当时皆是之)
宫中亲呼高骠骑,潜令改葬杨真妃
花肤雪艳不复见,空有香囊和泪滋(时肃宗诏令改葬太真,高力士知其所瘗,在嵬坡驿西北十馀步。当时乘舆匆遽,无复备周身之具,但以紫缛裹之。及改葬之时,皆已朽坏,惟有胸前紫绣香囊中,尚得冰麝香。时以进上皇,上皇泣而佩之)
銮舆却入华清宫,满山红实垂相思。
飞霜殿前月悄悄,迎春亭下风飔飔(飞霜殿即寝殿,而白傅长恨歌以长生殿为寝殿,殊误矣。上皇至明年复幸清华宫,信宿乃回,自此遂移处西内中矣)
雪衣女失玉笼在,长生鹿瘦铜牌垂。
象床尘凝罨飒被,画檐虫网颇梨(太真养白鹦鹉,西国所贡,辨惠多辞,上尤爱之,字为雪衣女。上常于芙蓉园中获白鹿,惟山人王旻识之,曰:“此汉时鹿也。”上异之,令左右周视之。乃于角际雪毛中得铜牌子,刻之曰“宜春宛中白鹿”,上由是愈爱之。移于北山,目之曰仙客。上止华清,罨飒公主尝为上晨召,听按新水调。主爱起晚,遽冒珍珠被而出,及寇至,仓惶随驾出宫,后不知省。及上归南内,一旦再入此宫,而当时罨飒之被,宛然而尘积矣,上尤感焉。温泉堂碑,其石莹彻,见人形影,宫中号为颇梨碑
碧菱花覆云母陵,风篁雨菊低离披。
真人影帐偏生草,果老药堂空掩扉(真人李顺兴后周时修道北山神尧皇帝受禅。真人潜告符契,至今山下有祠宇,宫中有七圣殿,自神尧至睿宗逮窦后皆立,衣衮衣。绕殿石榴树皆太真所植,俱拥肿矣。南有功德院,其间瑶坛羽帐皆在焉,顺兴影堂、果老药室,亦在禁中也)
鼎湖一日失弓剑,桥山烟草俄霏霏。
空闻玉碗入金市,但见铜壶飘翠帷。
开元到今踰十纪,当初事迹皆残隳。
竹花唯养栖梧凤,水藻周游巢叶龟
会昌御宇斥内典,去留二教分黄缁。
庆山污潴石瓮毁,红楼绿阁皆支离。
奇松怪柏为樵苏,童山眢谷亡崄巇。
烟中壁碎摩诘画,云间字失玄宗持国寺,本名庆山寺,德宗始改其额。寺有绿额,复道而上。天后朝,以禁臣取宫中制度结构之。石瓮寺开元中以创造华清宫馀材修缮,佛殿中玉石像,皆幽州进来,与朝元阁道像同日而至,精妙无比,叩之如磬。馀像并杨惠之手塑,肢空像皆元伽儿之制,能妙纤丽,旷古无俦。红楼在佛殿之西岩,下临绝壁,楼中有玄宗题诗,草、八分每一篇一体,王右丞山水两壁。寺毁之后,皆失之矣。摩诘王维之字也)
石鱼岩底百寻井,银床下卷红绠迟。
当时清影荫红叶,一旦飞埃埋素规(石鱼岩下有天丝石,其形如瓮,以贮飞泉,故上以石瓮为寺名。寺僧于上层飞楼中悬辘轳,叙引修笮长二百馀尺以汲,瓮泉出于红楼乔树之杪。寺既毁拆,石瓮今已埋没矣)
韩家烛台倚林杪,千枝灿若山霞摛
昔年光彩夺天月,昨日销镕当路岐韩国为千枝灯台,高八十尺,置于山上,每至上元夜则然之,千光夺月,凡百里之内,皆可望焉)
龙宫御榜高可惜,火焚牛挽崎峗
孔雀残赤琥珀,鸳鸯瓦碎青琉璃(寺额,睿宗在藩邸中所题也,标于危楼之上,世传孔雀下有赤茯苓,入土千年则成琥珀。寺之前峰,古松老,洎乎嘉草,今皆樵苏荡除矣)
今我前程能几许,徒有馀息筋力羸。
逢君话此空洒涕,却忆欢娱无见期。
主翁莫泣听我语,宁劳感旧休吁嘻。
河清海宴不难睹,我皇已上升平基。
湟中土地昔湮没,昨夜收复无疮痍。
戎王北走弃青冢,虏马西奔空月支。
两逢尧年岂易偶,愿翁颐养丰肤肌。
平明酒醒便分首,今夕一樽翁莫违。
方望溪宗伯戊午冬养疾田盘辱宗伯临况城南敝庐感激虚怀爰赋三章) 其一 清 · 李锴
 押词韵第八部
丈夫弧矢志,少小应征繇。
屯边隶充国,代马惨不骄。
二十走淮徐,畚锸尝自操。
蜃蛤贵时变,椒兰移所遭。
微生苦不化,造物成虚劳。
栖迟坐衰白,惄焉心烦骚。
条上屯田便宜十二事状 其一 西汉 · 赵充国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九
臣闻帝王之兵,以全取胜,是以贵谋而贱战。
战而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蛮夷习俗虽殊于礼义之国,然其欲避害就利,爱亲戚,畏死亡,一也。
今虏亡其美地荐草,愁于寄托远遁,骨肉离心,人有畔志,而明主般师罢兵,万人留田,顺天时,因地利,以待可胜之虏,虽未即伏辜,兵决可期月而望。
羌虏瓦解,前后降者万七百馀人,及受言去者凡七十辈,此坐支解羌虏之具也。
臣谨条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
步兵九校,吏士万人,留屯以为武备,因田致谷,威德并行,一也。
又因排折羌虏,令不得归肥饶之地,贫破其众,以成羌虏相畔之渐,二也。
居民得并田作,不失农业,三也。
军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岁,罢骑兵以省大费,四也。
至春省甲士卒,循河湟漕谷临羌,以视羌虏,扬威武,传世折冲之具,五也。
以闲暇时下所伐材,缮治邮亭,充入金城,六也,兵出(《汉纪》有「不」字)
乘危侥幸,不出,令反畔之虏窜于风寒之地,离霜露疾疫瘃墯之患,坐得必胜之道,七也。
亡经阻远追死伤之害(「迫」字本误作「追」,从《汉纪》改正),八也。
内不损威武之重,外不令虏得乘间之势,九也。
又亡惊动河南大开、小开,使生他变之忧,十也。
治湟骥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十一也。
大费既省,繇役豫息,以戒不虞,十二也。
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
充国材下,犬马齿衰,不识长册,唯明诏博详公卿议臣采择(《汉书·赵充国传》)
奏罢屯田 西汉 · 赵充国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九
羌本可五万人军,凡斩首七千六百级,降者三万一千二百人,溺河湟饥饿死者五六千人,定计遗脱与煎巩、黄羝俱亡者不过四千人,羌靡忘等自诡必得,请罢屯兵(《汉书·赵充国传》:明年五月,充国奏言云云。奏可。充国振旅而还。)
先零羌事对 西汉 · 赵充国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九
羌人所以易制者,以其种自有豪,数相攻击,势不一也。
往三十馀岁,西羌反时,亦先解仇合约攻令居,与汉相距,五六年乃定。
至征和五年先零豪封煎等通使匈奴匈奴使人至小月氏,传告诸羌曰:「汉贰师将军众十馀万人降匈奴
羌人为汉事苦。
张掖酒泉本我地,地肥美,可共击居之」。
以此观匈奴欲与羌合,非一世也。
间者匈奴困于西方,闻乌桓来保塞,恐兵复从东方起,数使使尉黎、危须诸国,设以子女貂裘,欲沮解之。
其计不合。
匈奴更遣使至羌中,道从沙阴地,出盐泽,过长坑,入穷水塞,南抵属国,与先零相直。
臣恐羌变未止此,且复结联他种,宜及未然为之备(《汉书·赵充国传》:元康三年先零遂与诸羌豪二百馀人解仇交质盟诅,上闻之,以问充国,对云云。)
击皿干开议 西汉 · 赵充国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九
武贤欲轻引万骑,分为两道出张掖,回远千里。
以一马自佗负三十日食,为米二斛四斗,八斛,又有衣装兵器,难以追逐。
勤劳而至,虏必商军进退,稍引去,逐水草,入山林。
随而深入,虏即据前险,守后厄,以绝粮道,必有伤危之忧,为夷狄笑,千载不可复。
而武贤以为可夺其畜产,虏其妻子,此殆空言,非至计也。
武威县张掖日勒皆当北塞,有通谷水草。
臣恐匈奴与羌有谋,且欲大入,幸能要杜张掖酒泉以绝西域,其郡兵尤不可发。
先零首为畔逆,它种劫略。
故臣愚册,欲捐皿干开暗昧之过,隐而勿章,先行先零之诛以震动之,宜悔过反善,因赦其罪,选择良吏知其俗者抚循和辑,此全师保胜安边之册(《汉书·赵充国传》:酒泉太守辛武贤奏请击皿干开。天子下其书充国,令与校尉以下吏士知羌事博议,充国长史董通年以为云云。天子下其书公卿。)
上书谢罪因陈兵利害 西汉 · 赵充国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九
臣窃见骑都尉安国前幸赐书,择羌人可使使罕,谕告以大军当至,汉不诛罕,以解其谋。
恩泽甚厚,非臣下所能及。
臣独私美陛下盛德至计亡已,故遣开豪雕库宣天子至德,罕开之属皆闻知明诏。
先零羌杨玉,此羌之首帅名王将骑四千及煎巩骑五千,阻石山木,候便为寇,罕羌未有所犯。
今置先零,先击罕,释有罪,诛亡辜,起一难,就两害,诚非陛下本计也。
臣闻兵法「攻不足者守有馀」,又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今罕羌欲为敦煌酒泉寇,饬兵马,练战士,以须其至,坐得致敌之术,以逸击劳,取胜之道也。
今恐二郡兵少不足以守,而发之行攻,释致虏之术而从为虏所致之道,臣愚以为不便。
先零羌虏欲为背畔,故与罕、开解仇结约,然其私心不能亡恐汉兵至而罕、开背之也。
臣愚以为其计常欲先赴罕、开之急,以坚其约,先击罕羌,先零必助之。
今虏马肥,粮食方饶,击之恐不能伤害,适使先零得施德于罕羌,坚其约,合其党。
虏交坚党合,精兵二万馀人,迫胁诸小种,附著者稍众,莫须之属不轻得离也。
如是,虏兵浸多,诛之用力数倍,臣恐国家忧累繇十年数,不二三岁而已。
臣得蒙天子厚恩,父子俱为显列。
臣位至上卿,爵为列侯,犬马之齿七十六,为明诏填沟壑,死骨不朽,亡所顾念。
独思惟兵利害,至孰悉也,于臣之计,先诛先零已,则罕、开之属不烦兵而服矣。
先零己诛而罕、开不服,涉正月击之,得计之理,又其时也。
以今进兵,诚不见其利,唯陛下裁察(《汉书·赵充国传》:上拜辛武贤破羌将军,以书敕让充国充国上书谢罪,因陈兵利害。)
奏废昌邑王 西汉 · 杨敞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二
丞相臣敞、大司马大将军臣光、车骑将军臣安世、度辽将军臣明友、前将军臣增、后将军充国御史大夫臣谊、宜春侯臣谭、当涂侯臣圣、随桃侯臣昌乐,杜侯臣屠耆堂、太仆臣延年、太常臣昌、大司农延年宗正臣德、少府乐成廷尉臣光、执金吾臣延寿、大鸿胪臣贤、左冯翊臣广明、右扶风臣德、长信少府臣嘉、典属国臣武、京辅都尉广汉司隶校尉臣辟兵、诸吏文学光禄大夫臣迁、臣畸、臣吉、臣赐、臣管、臣胜、臣梁、臣长幸、臣夏侯胜大中大夫臣德、臣卬昧死言皇太后陛下:臣敞等顿首死罪。
天子所以永保宗庙总壹海内者,以慈孝礼谊赏罚为本。
孝昭皇帝早弃天下,亡嗣,臣敞等议,礼曰「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昌邑王宜嗣后,遣宗正大鸿胪光禄大夫奉节使征昌邑王典丧。
服斩缞,亡悲哀之心,废礼谊,居道上不素食,使从官略女子载衣车,内所居传舍,始至谒见,立为皇太子,常私买鸡豚以食。
受皇帝信玺、行玺大行前,就次发玺不封。
从官更持节,引内昌邑从官驺宰官奴二百馀人,常与居禁闼内敖戏。
自之符玺取节十六,朝暮临,令从官更持节从。
为书曰「皇帝问侍中君卿:使中御府高昌奉黄金千斤,赐君卿取十妻」。
大行在前殿,发乐府乐器,引内昌邑乐人,击鼓歌吹作俳倡。
会下还,上前殿,击钟磬,召内泰壹宗庙乐人辇道牟首,鼓吹歌舞,悉奏众乐。
长安厨三太牢具祠阁室中,祀已,与从官饮啖
驾法驾,皮轩鸾旗,驱驰北宫、桂宫,弄彘斗虎。
皇太后御小马车,使官奴骑乘,游戏掖庭中。
孝昭皇帝宫人蒙等淫乱,诏掖庭令敢泄言要斩。
取诸侯王、列侯、二千石绶及墨绶、黄绶以并佩昌邑郎官者免奴。
变易节上黄旄以赤。
御府金钱刀剑玉器采缯,赏赐所与游戏者。
与从官宫奴夜饮,湛沔于酒。
太官上乘舆食如故。
食监奏未释服,未可御故食,复召太官趣具,无关食监
太官不敢具,即使从官出买鸡豚,诏殿门内,以为常。
独夜设九宾温室,延见姊夫昌邑关内侯
祖宗庙祠未举,为玺书使使者持节,以三太牢祠昌邑哀王园庙,称嗣子皇帝。
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文学光禄大夫夏侯胜等及侍中傅嘉数进谏以过失,使人簿责,缚嘉系狱。
荒淫迷惑,失王礼谊,乱汉制度。
臣敞等数进谏,不变更,日以益甚,恐危社稷,天下不安。
臣敞等谨与博士臣霸、臣隽舍、臣德、臣虞舍、臣射、臣仓议,皆曰:「高皇建功业为汉太祖孝文皇帝慈仁节俭为太宗,今陛下嗣孝昭皇帝后,行淫辟不轨。
《诗》云『籍曰未知,亦既抱子』。
五辟之属,莫大不孝。
周襄王不能事母,《春秋》曰『天王出居于郑』,繇不孝出之,绝之于天下也。
宗庙重于君,陛下未见命高庙,不可以承天序,奉祖宗庙,子万姓,当废」。
臣请有司御史大夫臣谊、宗正臣德、太常臣昌与太祝以一太牢具,告祠高庙
臣敞等昧死以闻(《汉书·霍光传》:与群臣连名奏王尚书令读奏,太后诏曰「可」。)
赵充国 西汉 · 汉宣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六
制诏后将军:闻苦脚胫、寒泄,将军年老加疾,一朝之变不可讳,朕甚忧之。
今诏破羌将军诣屯所,为将军副,急因天时大利,吏士锐气,以十二月击。
即疾剧,留屯毋行,独遣破羌、强弩将军(《汉书•赵充国传》:其秋,充国病,上赐书。)
长安县祝氏墓志铭绍圣三年十月1096年10月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五、《净德集》卷二七 创作地点:湖南省衡阳市
秘书监济阴祝君正辞,在嘉祐治平间守密、深、卫、襄四州,皆有治效。
朝廷嘉其才,尝降诏赐金以褒显之,盖当时良二千石也。
其女嫁同郡人奉议郎致仕董君綎,生四子:曰丕,朝请郎、知阆州
曰萃,未仕;
曰平,兖州瑕丘
曰中,渭州平凉
孙十一人:曰耕,隰州隰川,早卒;
馀皆从学举进士
夫人以丕登朝,封长安县君
元祐三年十一月十七日终于家,春秋六十有八。
绍圣三年十月庚午,葬济阴县安平乡南十里,存荣没哀,其中礼也。
董氏与祝皆为良族,以纯约治家,以雍睦闻乡党。
自夫人之归,奉其姑以孝,从其夫以礼,友其夫之妹以和,教其子以立己之大方。
紃纫组缀之事,虽劳必亲;
蘩簠簋之荐,虽老必勤。
女功妇道,兼修两得。
由是闺阃之内,益治而明。
至于不诵佛书,不讲淫祀,惟儒者礼法是从,皆妇人之所难能者。
诸子既仕,则告之曰:「凡不欺于心,不害于物,谓之君子;
反是,谓之小人。
穷达异分,贵贱殊辙,惟不悖于义,则无愧。
为君子,不为小人,虽五斗之奉,吾不憾也;
为小人,不为君子,虽万钟之养,吾不悦也。
尔等勉之」。
慈训所及,率有令懿。
予尝与朝请君为同僚,爱其趣操方静,多文而敏于政,则夫人之贤,从可知矣。
铭曰:
祝氏之庆,克昌子孙;
夫人钟之,德慈行温。
董氏之法,有严闺门;
夫人守之,礼隆教存。
致养以禄,惟义乃尊;
享封以邑,惟善乃闻。
刻铭幽石,贻范后昆。
赵充国 西汉 · 汉宣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六
皇帝问后将军:言欲罢骑兵万人留田,即如将军之计,虏当何时伏诛?
兵当何时得决?
孰计其便,复奏(《汉书•赵充国传》:充国上屯田奏,上报。)
庚子年还朝饮酒六绝句 其五 宋 · 韩驹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旧闻西国蒲萄酒,走送柴门不待求。
饮罢愁城无处立,故应一斗直凉州
静安县蒲氏墓志铭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五、《净德集》卷二七
夫人蒲氏,世为阆中人赠太子少保颖士之曾孙,赠太子少傅讳伸之孙,赠太师卫国公讳师道之女,资政殿学士讳宗孟之姊,赠太中大夫苏公讳涣之冢妇,太子中舍不欺之妻。
庆历中太中公任阆倅,与卫国公善,结为姻家。
夫人年十九,归于苏,资禀慈和,勤女功,循妇道,亦喜读书。
娣姒族属无间言。
舅姑继没,有季女未嫁,夫人抚爱愈厚,迨其有行,出奁中物以资之。
族人或以此誉美,则曰:「先姑即世,新妇当任其责,安敢衒以为能」。
尤敬于祀先,凡岁时荐献,与忌日之奉,其炮燔烹饪之具,虽老矣不以付子孙,必择平时之所嗜而羞之。
既享则怵惕齐慄,终日愀然如见所祭,盖得孝子所以飨亲之义。
中舍君之亡,夫人持诸孤而哭曰:「汝父弃汝不待年,今壮者未有立,幼者尚可保邪」!
训饬教戒,益严且勤。
既了嫁娶,则又告曰:「吾事而父毕矣,汝曹惟勉学慎行,庶几成就,以显尔亲,则吾无憾。
马援闻人之过,如父母之名,吾自幼至老,不敢言人之非,小子识之,可以寡尤也」。
某年,天子既郊,夫人当封邑,资政公以其性行静专,动有法度,事父母,奉舅姑,皆尽敬爱,请以静安封之。
又尝丐于朝,乃赐以帔。
绍圣某年七月某日,以疾终于眉山之所居,享年六十有八。
明年十一月某日,祔于中舍君之墓次。
子五人:千乘、千之,某官;
千能、千秋、千钧,皆举进士
女三人:长适乡贡进士任忠弼;
次适承奉郎、监杭州洞霄宫蒲澈;
次适进士雍缉。
孙男十三人,孙女八人。
铭曰:
闺阃肃肃兮德之宗,子孙诜诜兮庆之隆。
美封贵服兮恩以崇,高丘深蘧兮礼以终。
妇则母仪兮传素风,庶几陵谷之无穷。
复赐书报赵充国 西汉 · 汉宣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六
皇帝问后将军:言十二便,闻之。
虏虽未伏诛,兵决可期月而望,期月而望者,谓今冬邪?
谓何时也?
将军独不计虏闻兵颇罢,且丁壮相聚,攻扰田者及道上屯兵,复杀略人民,将何以止之?
又大开、小开前言曰:「我告汉军先零所在,兵不往击,久留,得亡效五年时不分别人而并击我」?
其意常恐。
今兵不出,得亡变生,与先零为一?
将军孰计,复奏(《汉书•赵充国传》:充国上状留屯十二利,上复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