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献书燕王 先秦 · 阙名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二
王而不能自恃,不恶卑名以事强,事强可以令国安,长久万世之善计。以事强而不可以为万世,则不如合弱,将柰何合弱而不能如一?此臣之所为山东苦也。比目之鱼,不相得则不能行,故古之人称之,以其合两而如一也。今山东合弱而不能如一,是山东之知不如鱼也。又譬如车士之引车也,三人不能行,索二人,五人而车因行矣。今山东三国弱而不能敌秦,索二国,因能胜秦矣。然而山东不知相索,智固不如车士矣。胡与越人,言语不相知,志意不相通,同舟而淩波,至其相救助,如一也。今山东之相与也,如同舟而济,秦之兵至,不能相救助如一,智又不如胡越之人矣。三物者,人之所能为也,山东之主遂不悟,此臣之所为山东苦也。愿大王之孰虑之也。山东相合,之主者不卑名,之国者可长存,之卒者出士,以戍韩、梁之西边,此燕之上计也。不急为此,国必危矣,王必大忧。今韩、梁、赵三国以合矣,秦见三晋之坚也,必南伐楚;赵见秦之伐楚也,必北攻弱。物固有势异而患同者。秦久伐韩,故中山亡。今久伐楚,燕必亡。臣窃为王计,不如以兵南合三晋,约戍韩、梁之西边,山东不能坚为此,此必皆亡(《战国策》三十)。
报齐人延年(太始中) 西汉 · 汉武帝
出处:全汉文 卷四
延年计议甚深。然河乃大禹之所道也。圣人作事,为万世功,通于神明,恐难改更(《汉书·沟洫志》:齐人延年上书,言开大河上领出之胡中,东注之海。书奏,上壮之,报云云。)。
奏昌邑王贺罪 西汉 · 柯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三
贺与故太守卒史孙万世交通,万世问贺:「前见废时,何不坚守毋出宫,斩大将军,而听人夺玺绶乎」?贺曰:「然。失之」。万世又以贺且王豫章,不久为列侯。贺曰:「且然,非所宜言(《汉书·武五子昌邑王传》:元康三年,封贺为海昏侯。后数年,扬州刺史柯奏云云,制曰:「削户三千。」)」。
奏徙南北郊 其二 西汉 · 匡衡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四
陛下圣德,匆明上通,承天之大,典览群下,使各悉心尽虑,议郊祀之处,天下幸甚。臣闻广谋从众,则合于天心,故《洪范》曰:「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言少从多之义也。论当往古,宜于万民,则依而从之;违道寡与,则废而不行。今议者五十八人,其五十人言当徙之义,皆著于经传,同于上世,便于吏民;八人不案经艺,考古制,而以为不宜,无法之议,难以定吉凶。《大誓》曰:「正稽古,建功立事,可以永年,丕天之大律」。《诗》曰:「毋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言天之日监王者之处也。又曰:「乃眷西顾,此维予宅」,言天以文王之都为居也。宜于长安定南北郊,为万世基(《汉书·郊祀志》下:右将军王商等五十人以为宜徙,于是衡、谭奏议,天子从之。)。
为陈崇草奏称莽功德 新朝 · 张竦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
窃见安汉公自初束修,值世俗隆奢丽之时,蒙两宫厚骨肉之宠,被诸父赫赫之光,财饶势足,亡所《午吾》意,然而折节行仁,克心履礼,拂世矫俗,确然特立;恶衣恶食,陋车驽马,妃匹无二,闺门之内,孝友之德,众莫不闻;清静乐道,温良下士,惠于故旧,笃于师友。孔子曰「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公之谓矣。
及为侍中,故定陵侯淳于长有大逆罪,公不敢私,建白诛讨。周公诛管蔡,季子鸩叔牙,公之谓矣。
是以孝成皇帝命公大司马,委以国统。孝哀即位,高昌侯董宏希指求美,造作二统,公手劾之,以定大纲。建白定陶太后不宜在乘舆幄坐,以明国体。《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强圉」,公之谓矣。
深执谦退,推诚让位。定陶太后欲立僭号,惮彼面刺幄坐之义,佞惑之雄,朱博之畴,惩此长、宏手劾之事,上下壹心,谗贼交乱,诡辟制度,遂成篡号,斥逐仁贤,诛残戚属,而公被胥、原之诉,远去就国,朝政崩坏,纲纪废弛,危亡之祸,不隧如发,《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悴」,公之谓矣。
当此之时,宫亡储主,董贤据重,加以傅氏有女之援,皆自知得罪天下,结雠中山,则必同忧,断金相翼,藉假遗诏,频用赏诛,先除所惮,急引所附,遂诬往冤,更征远属,事势张见,其不难矣!赖公立入,即时退贤,及其党亲。当此之时,公运独见之明,奋亡前之威,盱衡厉色,振扬武怒,乘其未坚,厌其未发,震起机动,敌人摧折,虽有贲育不及持刺,虽有樗里不及回知,虽有鬼谷不及造次,是故董贤丧其魂魄,遂自绞杀。人不还踵,日不移晷,霍然四除,更为宁朝。非陛下莫引立公,非公莫克此祸。《诗》云「惟师尚父,时惟鹰扬,亮彼武王」,孔子曰「敏则有功」,公之谓矣。
于是公乃白内故泗水相丰、令邯,与大司徒光,车骑将军舜建定社稷,奉节东迎,皆以功德受封益土,为国名臣。《书》曰「知人则哲」,公之谓也。
公卿咸叹公德,同盛公勋,皆以周公为比,宜赐号安汉公,益封二县,公皆不受。传曰申包胥不受存楚之报,晏平仲不受辅齐之封,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公之谓也。
将为皇帝定立妃后,有司上名,公女为首,公深辞让,迫不得已然后受诏。父子之亲天性自然,欲其荣贵甚于为身,皇后之尊侔于天子,当时之会千载希有,然而公惟国家之统,揖大福之恩,事事让退,动而固辞。《书》曰「舜让于德不嗣」,公之谓矣。
自公受策,以至于今,亹亹翼翼,日修其德,增修雅素以命下国,俊俭隆约以矫世俗,割财损家以帅群下,弥躬执平以逮公卿,教子尊学以隆国化。僮奴衣布,马不秣谷,食饮之用,不过凡庶。《诗》云「温温恭人,如集于木」,孔子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公之谓矣。
克身自约,籴食逮给,物物卬市,日阕亡储。又上书归孝哀皇帝所益封邑,入钱献田,殚尽旧业,为众倡始。于是小大乡和,承风从化,外则王公列侯,内则帷幄侍御,翕然同时,各竭所有,或入金钱,或献田亩,振贫穷,收赡不足者。昔令尹子文朝不及夕,鲁公仪子不茹园葵,公之谓矣。
开门延士,下及白屋,娄省朝政,综管众治,亲见牧守以下,考迹雅素,审知白黑。《诗》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易》曰「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公之谓矣。
比三世为三公,再奉送大行,秉冢宰职,填安国家,四海辐凑,靡不得所。《书》曰「纳于大麓,列风雷雨不迷」,公之谓矣。
此皆上世之所鲜,禹稷之所难,而公包其终始,一以贯之,可谓备矣!是以三年之间,化行如神,嘉瑞叠累,岂非陛下知人之效,得贤之致哉!故非独君之受命也,臣之生亦不虚矣。是以伯禹锡玄圭,周公受郊祀,盖以达天之使,不敢擅天之功也。揆公德行,为天下纪;观公功勋,为万世基。基成而赏不配,纪立而褒不副,诚非所以厚国家,顺天心也。
高皇帝褒赏元功,相国萧何邑户既倍,又蒙殊礼,奏事不名,入殿不趋,封其亲属十有馀人。乐善无厌,班赏亡遴,苟有一策,即必爵之,是故公孙戎位在充郎,选由旄头,壹明樊哙,封二千户。孝文皇帝褒赏绛侯,益封万户,赐黄金五千斤。孝武皇帝恤录军功,裂三万户以封卫青,青子三人,或在襁褓,皆为通侯。孝宣皇帝显著霍光,增户命畴,封者三人,延及兄孙。夫绛侯即因汉藩之固,杖朱虚之鲠,依诸将之递,据相扶之势,其事虽丑,要不能遂。霍光即席常任之重,乘大胜之威,未尝遭时不行,陷假离朝,朝之执事,亡非同类,害断历久,统政旷世,虽曰有功,所因亦易,然犹有计策不审过征之累。及至青、戎,摽末之功,一言之劳,然犹皆蒙丘山之赏。课功绛、霍,造之与因也;比于青、戎,地之与天也。而公又有宰治之效,乃当上与伯禹、周公等盛齐隆,兼其褒赏,岂特与若云者同日而论哉?然曾不得蒙青等之厚,臣诚惑之!
臣闻功亡原者赏不限,德亡首者褒不检。是故成王之于周公也,度百里之限,越九锡之检,开七百里之宇,兼商、奄之民,赐以附庸殷民六族,大路大旂,封父之繁弱,夏后之璜,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白牡之牲,郊望之礼。王曰:「叔父,建尔元子」。子父俱延拜而受之。可谓不检亡原者矣。非特止此,六子皆封。《诗》曰:「亡言不雠,亡德不报」。报当如之,不如非报也。近观行事,高祖之约非刘氏不王,然而番君得王长沙,下诏称忠,定著于令,明有大信不拘于制也。春秋晋悼公用魏绛之策,诸夏服从。郑伯献乐,悼公于是以半赐之。绛深辞让,晋侯曰:「微子,寡人不能济河。夫赏,国之典,不可废也。子其受之」。魏绛于是有金石之乐,《春秋》善之,取其臣竭忠以辞功,君知臣以遂赏也。今陛下既知公有周公功德,不行成王之褒赏,遂听公之固辞,不顾《春秋》之明义,则民臣何称,万世何述?诚非所以为国也。臣愚以为宜恢公国,令如周公,建立公子,令如伯禽。所赐之品,亦皆如之。诸子之封,皆如六子。即群下较然输忠,黎庶昭然感德。臣诚输忠,民诚感德,则于王事何有?惟陛下深惟祖宗之重,敬畏上天之戒,仪形虞、周之盛,敕尽伯禽之赐,无遴周公之报,令天法有设,后世有祖,天下幸甚(《汉书·王莽传》上)!
移檄告郡国 东汉 · 隗嚣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一
汉复元年七月己酉朔己巳,上将军隗嚣、白虎将军隗崔、左将军隗义、右将军杨广、明威将军王遵、云旗将军周宗等,告州牧、部监、郡卒正、连率、大尹、尹、尉队大夫、属正、属令:故新都侯王莽,慢侮天地,悖道逆理。鸩杀孝平皇帝,篡夺其位。矫托天命伪作符书,欺惑众庶,震怒上帝。反戾饰文,以为祥瑞。戏弄神祇,歌颂祸殃。楚、越之竹,不足以书其恶。天下昭然,所共闻见。今略举大端,以喻吏民。盖天为父,地为母,祸福之应,各以事降。莽明知之,而冥昧触冒,不顾大忌,诡乱天术,援引史传。昔秦始皇毁坏谥法,以一二数,欲至万世,而莽下三万六千岁之历,言身当尽此度。循亡秦之轨,推无穷之数。是其逆天之大罪也。分裂郡国,断截地络。田为王田,卖买不得。规锢山泽,夺民本业。造起九庙,穷极圭作。发冢河东,攻劫丘垄。此其逆地之大罪也。尊任残贼,信用奸佞,诛戮忠正,覆案口语,赤车奔驰,法冠晨夜,冤系无辜,妄族众庶。行炮烙之刑,除顺时之法,灌以醇醯,裂以五毒。政令日变,官名月异,货币岁改,吏民昏乱,不知所从,商旅穷窘,号泣市道。设为六管,增重赋敛,刻剥百姓,厚自奉养,苞苴流行,财入公辅。上下贪贿,莫敢检考。民众挟铜炭,没入钟官,徒隶殷积,数十万人,工匠饥死,长安皆臭。既乱诸夏,狂心益悖,北攻强胡,南扰劲越,西侵羌戎,东摘濊貊。使四境之外,并入为害,缘边之郡,江海之濒,涤地无类。故攻战之所败,苛法之所陷,饥馑之所夭,疾疫之所及,以万万计。其死者则露尸不掩,生者则奔亡流散,幼孤妇女,流离系虏。此其逆人之大罪也。是故上帝哀矜,降罚于莽,妻子颠殒,还自诛刈。大臣反据,亡形已成。大司马董忠,国师刘歆,卫将军王涉,皆结谋内溃。司命孔仁,纳言严尤,秩宗陈茂,举众外降。今山东之兵二百余万,已平齐、楚,下蜀、汉,定宛、洛,据敖仓,守函谷,威命四布,宣风中岳。兴灭继绝,封定万国,遵高祖之旧制,修孝文之遗德。有不从命,武军平之。驰使四夷,复其爵号。然后还师振旅,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庶无负子之责(《后汉·隗嚣传》)。
奏加梁冀殊礼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七
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悉以定陶成阳馀户增封为四县,比邓禹;赏赐金钱、奴婢、彩帛、车马、衣服、甲第,比霍光:以殊元勋,每朝会与三公绝席。十日一入平尚书事。宣布天下,为万世法(《后汉·梁冀传》「元嘉元年」。「于是有司奏」)。
汉安长陈君阁道碑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八
永建五年,孟春下旬,汉安长蜀郡青衣陈君到官,□□□□□约垂意惠民,施无为之政,行不言之教。德化流行,盗贼□少,五谷丰茂,百姓晏然,各得其所。群思所以利民,大小悉备。此道本有极阁二百馀丈。□□□穿陷坏绝,车马疆顿。常以农时,发民□治,岁岁造更,直世卅馀万。君躬自案行,以眇思省去极阁,令就土著,长无劳费,为万世基。百姓行人,欢悦歌咏,邮亭掾尹□□臣有述群之义,故勒此石,以示后贤其辞曰:
惟此故道,险阻危难。根阁厄□,临江缘山。秋雨水潦,□□陷穿。车马疆顿,修隧陨颠。行旅创苦,发赋加民。乃至于今,遭我陈君。舍道施德,蹈义履。治合中和,化行若神。清过夷齐,行同参骞,以身率下,非礼不言。思惟俭约,所以利民。追哺□饭,露宿草□。百姓安乐,不劳不烦。又省此阁,就乎平便。民无经赋,行人离患。时丞冯卿,廉约勤勤,好施乐□,钦承奉宣。掾史遵宪,各建忠□。咸□百福,子子孙孙。时道桥掾董□□(《隶续》十五)。
恭陵次序诏(五月丙辰) 东汉 · 和熹邓后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
孝殇皇帝虽不永休祚,而即位踰年,君臣礼成。孝安皇帝承袭统业,而前世遂令恭陵在康陵之上。追览前代位第之宜,先后相踰,失其次序,非所以奉宗庙之重,垂无穷之制。昔定公追顺祀礼,《春秋》善之。其令恭陵次康陵,宪陵次恭陵,以序亲秩,为万世法(袁宏《后汉纪》二十,又《后汉·质纪》)。
殇帝顺帝昭穆议 东汉 · 周举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九
《春秋》鲁闵公无子,庶兄僖公代立,其子文公遂跻僖公于闵公上。孔子讥之,经书曰:「有事于太庙,跻僖公」。传曰:「逆祀也」。及定公正其序而下之,孔子是之,经曰「从祀先公」,为万世法也。今殇帝在先,于亲为父,顺帝在后,于亲为子,先后之义不可改,昭穆之序不可乱。吕勃议是也(袁宏《后汉纪》十九,又《后汉·周举传》)。
奏请大臣侍从游幸(《御览》四百五十七题作《表谏齐王》) 曹魏 · 何晏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九
善为国者必先治其身,治其身者慎其所习。所习正则其身正,其身正则不令而行;所习不正则其身不正,其身不正则虽令不从。是故为人君者,所与游必择正人,所观览必察正象,放郑声而弗听,远佞人而弗近,然后邪心不生而正道可弘也。季末暗主,不知损益,斥远君子,引近小人,忠良疏远,便辟亵狎,乱生近昵,譬之社鼠,考其昏明,所积以然,故圣贤谆谆以为至虑。舜戒禹曰「邻哉邻哉」,言慎所近也;周公戒成王曰「其朋其朋」,言慎所与也。《诗》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可自今以后,御幸式乾殿及游豫后园,皆大臣侍从,因从容戏宴,兼省文书,询谋政事,讲论经义,为万世法(《魏志·齐王芳纪》)。
上搜才表 南朝宋 · 谢庄
出处:全宋文卷三十五
臣闻功照千里,非特烛车之珍,德柔邻国,岂徒秘璧之贵。故《诗》称殄悴,《誓》述荣怀,用能道臻无积,化至恭己。伏惟陛下膺庆集图,缔宇开县,夕爽选政,昃旦调风,采言厮舆,观谣仄远,斯实辰阶告平,颂声方制。臣窃惟隆陂所渐,治乱之由,何尝不兴资得才,替因失士。故楚书以善人为宝,《虞典》以则哲为难。进选之轨,既弛中代,登造之律,未阐当今。必欲崇本康务,庇民济俗,匪更┎懑,奚取九成。夫才生于时,古今岂贰,士出于世,屯泰焉殊(四语从《南史》补。)。升历中阳,英贤起于徐、沛,受箓白水,茂异出于荆、宛,宁二都智之所产,七隩才之所集,实遇与不遇,用与不用耳。今大道光亨,万务俟德,而九服之旷,九流之艰,提钧悬衡,委之选部。一人之鉴易限,而天下之才难原,以易限之鉴。镜难原之才,使国罔遗授,野无滞器,其可得乎。昔公叔与僎同升,管仲取臣于盗,赵文非私亲士疏嗣,祁奚岂谄仇比子,茹茅以汇,作范前经,举尔所知,式昭往牒。且自古任荐,赏罚弘明,成子举三哲而身致魏辅,应侯二士而己捐秦相,臼季称冀缺而畴以田采,张勃进陈汤而坐以褫爵,此先事之盛准,亦后王之彝鉴,如臣愚见,宜普命大臣,各举所知,以付尚书,依分铨用。若任得其才,举主延赏,有不称职,宜及其坐。重者免黜,轻者左迁,被举之身,加以禁锢,年数多少,随愆议制。若犯大辟,则任者刑论。
又政平讼理,莫先亲民,亲民之要,实归守宰,故黄霸治颍川累稔,杜畿居河东历载,或就加恩秩,或入崇辉宠。今莅民之职,自非公私必应代换者,宜遵六年之制,进获章明庸堕,退得民不勤扰。如此则下无浮谬之愆,上靡弃能之累,考绩之风载泰,歌新之歌克昌。臣生属亨路,身渐鸿猷,遂得奉诏左右,陈愚于侧,敢露刍言,惧氛恒典(《宋书·谢庄传》,又《南史》二十,《通典》十四。)。
和江中贾客诗 北周 · 庾信
押麌韵
五两开船头,长桥(乐府作樯。)发新浦。
悬知岸上人,遥振江中鼓(○本集六。《乐府诗集》四十八作贾客词。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八。)。
致隋文帝书 隋 · 突厥沙钵略可汗
出处:全隋文卷三十一
辰年九月十日,从天生大突厥天下贤圣天子、伊利俱罗设莫何始波罗可汗致书大隋皇帝:使人开府徐平和至,辱告言语,具闻也。皇帝是妇父,即是翁,此是女夫,即是儿例。两境虽殊,情义是一。今重垒亲旧,子子孙孙,乃至万世不断,上天为证,终不违负。此国所有羊马,都是皇帝畜生,彼有缯彩,都是此物,彼此有何异也(《隋书·突厥传》,《北史》九十九)!
请不穷逐窦智纯表 隋末唐初 · 褚遂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九
臣遂良言。窦智纯不自循名。陷于险薄。既是陛下近亲。由来之所诣委。然智纯戚属使任。女为王妃。结发从我。实为故旧。书言昔在唐尧。以亲九族。陛下宪章前事。自须进退以礼。方今刑网宽大。不以疑罪与民。宏基所注箭射舍中。事已非实。智纯自藏独树。状又难明。所以刑部大理。各相得失。陛下已出智纯为开州刺史。便是贬责正当。处分已毕。今之馀事。只是穷逐语言。但智纯戚属。贵望亲姻。既莅职居官。布在朝野。相逢谈说言议是常。兼复其妇积病在床。命悬朝夕。即日刑部官司及在朝士。皆不欲陛下更穷此事。设令实推得智纯自藏独树。诬宏基家人。刑名指归。殊非重大。况又事迹暧昧。犹未分明。若久穷逐。便成苛细。生于物议。亏损至德。如臣愚见。伏愿更施天泽。赦其所短。情存故旧。不失善声。即日在外议论如此。臣猥居谏职。而不敢不闻。尘黩听览。伏增战慄。
纪功碑 唐 · 司马太贞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二
昔匈奴殄灭。窦将军勒燕山之功。闽越泯清。马伏波树铜柱之迹。然则振英风于绝域。申壮节于殊方。莫不腾茂实于千载。播芳猷于万古者矣。□大唐德合二仪。道高五帝。握金镜以朝万国。调玉烛以驭兆民。济济衣冠。煌煌礼乐。车书顺轨。扶桑之表俱同。治化所沾。濛汜之乡咸暨。苑天山而池瀚海。内比户以静幽都。莫不解辫发于槁街。改左衽于夷陋。高昌国者。乃是西汉屯田之壁。遗兵之所居。曲文泰即其苗裔也。往因晋室多难。偫雄竞驰。中原乏主。边隅遂隔。问届我于𥩄多拔王磨局至吟靡遗启政。自皇威远被。稽颡来庭。虽沐仁风。情怀首鼠。杜远方之职贡。阻重译之往来。肆豺狼之心。起蜂虿之毒。若德聚庶贼盛无已。圣上慜彼苍生。申兹吊伐。乃诏使持节光禄大夫吏部尚书上柱国陈国公侯君集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副总管左屯卫大将军上柱国永安郡开国公薛万均副总管左屯卫将军上柱国通川县开国男姜行本等。爰整三军。张行天罚。但妖氛未殄。将军逞七纵之威。百雉作固。英奇申九攻之略。以通川公深谋间出。妙思纵横。命前军营造攻具。乃统沙州刺史上柱国望都县开国侯刘德敏右监门中郎将上柱国淮安县开国公衡智锡左屯卫中郎将上柱国富阳县开国伯屈昉左武候郎将李海崖前开州刺史时德衡右监门府长史王进威等。并率骁雄。鼓行而进。以贞观十四年五月十日。师次伊吾时罗漫山北登里绀所。未尽旬月。尅成奇功。伐木则山林殚尽。叱咤则川谷荡薄。冲梯暂整。百𣙠冰碎。机旝一发。千石云飞。墨翟之拒无施。公输之妙讵比。大总管运筹帷幄。继以中军。铁骑亘原野。金鼓动天地。高旗蔽日月。长戟彗云霓。自秦汉出师。未有如斯之盛也。班定远之通西域。故迹罕存。郑都护之灭车师。空闻前史。雄图世著。彼独何人。乃勒石纪功。传诸不朽。其词曰。
于赫大唐。受天明命。化济得成。功宁山境。荒服犹阻。夷居不定。乃拜将军。殄兹枭獍。谋六奇动思偫雄逞力。阵开龙胜营□庶星光旗明日色。扬旌塞表。振威西极。峨峨峻岭。眇眇平原。塞云暝结。朝风昼昏。长纪洛雪。高树□今据铭功赞德。
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 唐 · 薛克构
五言排律 押青韵
龙图冠胥陆,凤驾指云亭。
非烟泛济浦,绿字启河汀。
画裳晨应月,文戟曙分星。
四田巡揖礼,三驱道契经。
行欣奉万岁,窃抃偶千龄。
扈从温泉同紫微黄门群公汎渭川得齐字 唐 · 苏颋
五言排律 押齐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钓璜 傅舟
虹旗映绿荑,春仗汉丰西。
侍跸浮清渭,扬舲降紫泥。
近临钧石地,遥指钓璜溪。
岸转帆飞疾,川平棹举齐。
傅舟来是用,轩驭往应迷。
兴阕(一作发)菱歌动,沙洲乱夕鹥。
贻余处士 盛唐 · 储光羲
押纸韵
故园至新浦,遥复未百里。
北望是他邦,纷吾即游士。
潮来津门启,罢楫信流水。
客意乃成欢,舟人亦相喜。
迟迟菱荇上,泛泛孤蒲里。
渐闻商旅喧,犹见凫鹥起。
市亭忽云构,方物如山峙。
吴王昔丧元,隋帝又灭祀。
停舻(一作舰)一以眺,太息兴亡理。
秋苑故池田,宫门新柳杞。
我行苦炎月,乃及清昊始。
此地日逢迎,终思隐君(一作居)子。
莫言异舒卷,形音在心耳。
寄常徵君 唐 · 杜甫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云阳县
白水青山空复春,徵君晚节傍风尘。
楚妃堂上色殊众,海鹤阶前鸣向人。
万事纠纷犹绝粒,一官羁绊实藏身。
开州入夏知凉冷,不似云安毒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