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归里上东山 明 · 余继先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曲磴荒苔冷旧游,空馀猿鹤故山秋。
老僧相见还青眼,倦客归来已白头。
浪笑生涯皆堕甑,放怀天地总虚舟。
不堪转忆浮生事,云自悠悠水自流清道光琼州府志》卷四一)
癸卯春日林宪副许给杨邑簿郑冯谢三文学明昌塔绝顶(此诗清康熙琼山县志》卷一○归为海瑞之作,题作《春日同许给谏诸文学明昌塔绝顶》。 ) 明 · 王弘诲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缥缈丹梯此共登,侧身云壑拟飞腾。
天连沧海悬孤屿,人立青霄最上层。
望气几年逢尹喜,传衣何处订卢能(订,清康熙琼山县志》卷一○作“是”。 )
摩空捧日邀吾党(邀,清康熙琼山县志》卷一○作“属”。)雁塔龙门次第升。
立月 清 · 姚燮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复庄诗问卷二十六
花定篁脩夜不喧,何来蝙蝠触神幡?
浮光到地阴霾散,止水当心道气存。
想可骖鸾翱八极,梦当骑雁出中原。
未知华氅琼山客,此夜招谁共玉樽?
蕲州任满陛对劄子 宋 · 仲并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三九、《浮山集》卷四
臣闻圣人之言,万世之法也,虽甚愚不肖,可以终身服行;
虽贤且智,不可一毫加损。
臣不佞,陛下向者使臣承乏淮郡,陛辞之日,告戒丁宁,谓边郡与中州不同,且申敕之曰其治贵简。
大哉,圣人之言乎!
临下以简,二帝之极治;
居敬行简,先圣之明训。
区区焉每事务为烦碎而不求至当之归,则民滋不安,事益不济。
施之一家且不可,况敢施之一州,又可施之边陲乎?
臣佩服圣训,朝夕在是。
二年之间,虽至蒙陋,获以理去。
此陛下父母之甚慈、训诲之明效也。
臣今再望天墀,愿䌷绎贵简之义,复以为陛下献。
窃惟淮甸之民自顷离兵革,今四十年馀,赖陛下仁恩德泽,生存长养,爱抚备至。
然臣今视之,田莱之荆榛未尽辟,闾里之创残未尽苏。
兵息既久而疮痏或尚存,年丰虽屡而啼号或未免。
锄耰耘耨,皆侨寄之农夫;
介胄兵戈,皆乌合之士卒。
市井号为繁富者,才一二郡,大概如江浙一中下县尔。
县邑至为萧条者,仅有四五十家,大概如江浙一小小聚落尔。
衣食无以自存,追胥有所不忍。
不以至简临之,其不鸟窜鼠伏、舍城邑而他之者鲜矣。
益仰圣主之明,见万里之外如此。
臣愚伏望申发德音,明谕至意,深戒郡县,咸知贵简之实。
以牧养小民为先,以清心省事为本,以劝课农桑为最,无他术也,一本于简夷,则民安且乐,郡以无事。
且使圣主一时之言,为万世守边之法,不亦善乎!
若夫含糊万事,优柔不断,宜速而迟,坐失机会,当断而止,无意事功,诘之则曰「吾方贵简」云尔,此公议所不与而夫子所谓「无乃太简」云者。
徇名失实,去本远甚,人当有受其弊者。
有一于此,伏愿声言其罪,必罚无赦,以谢斯民。
取进止。
宋 · 仲并
 押虞韵
政恐崖州如有北,却应未肯受谗夫(咏韦执谊不看岭南图)
按: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一八
乞籍没陈自强家财状宁宗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八四、《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八之六二(第五册第四二○六页)
臣恭惟本朝以仁厚为家法,以体貌待大臣,三代而下,所莫能及。
然其至于朋附以罔上,贪黩以为奸,则窜殛随之,曾不容贷。
岂固为是少恩哉,所以振纪纲、厉风俗,不得不然耳。
《传》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
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贾谊亦曰:「上设廉耻礼义以待其臣,而臣不以节行报其上者,则非人类也」。
夫为士大夫而至于以宠赂几败国事,至不以人类自处,则亦何所不至哉。
臣谨按韶州安置陈自强起自书生,晚叨一第,方为士之时,固已不善处约,丐贷亡节,素乏乡曲之誉。
繇州县得改秩,年踰六旬,自知迟暮,志在苟得,当奸臣弄权之始,夤缘假馆之旧,躐登朝列,致身宰辅,专事谀佞,持禄固宠,知有权臣而不知有陛下。
武臣之平章军国,祖宗无此故事。
自强宁不知之?
乃率同列、讽台谏,上章饰说,力请陛下畀侂胄以吕公著、文彦博之任。
自强位处其次,庇身得所。
侂胄既专国柄,自强肆为奸利,举朝侧目,莫敢谁何,传闻四方,无不鄙诮。
都城频年火灾,变异不小,一夕延燬私第,顷刻而尽,天意可见。
自强曾不引避,反以被火乞怜于人,馈遗接迹,所获不赀,人谓回禄祝融之相之也。
陛下念荐举之不公,寒畯陆沈,累降御劄,戒敕中外。
法行自近,宜以身率,乃首犯训旨,遍移私书,多取空头举削,旋议价直,随其人之贫富与其势之缓急,有增至三千缗而后售者,有先受贿赂而后为之发书者。
自强三子俱非令器,士颐、士履贪秽尤甚,交通关节,专事狎游。
人谓将帅苏师旦卖其大者,而近下军职及升差之类,自强偕二子交互为市。
内而职事官,外而监司郡守,亦以贿得。
有求学官者,献泥金酒器十具,不厌所欲,则却之以为高,实怒其薄也。
使自强素有廉称,此物奚宜至哉?
有自琼管以七千缗而得广漕者,有自倅贰以六千缗而连得两郡者,有以珠翠饰婢妾而遗其子者,有以五千缗而得潮阳者,其它殆难以遍举。
繇是金帛充盈,每盈百箧,则谕天府运以海舶,不知其几。
有干仆陈宗颢者,本封桩库吏自强倚为心腹,冒受福州军统领,徇私废法,大抵类此。
近者太皇上仙,臣子摧慕。
自强领使总护,初无劳,锡赉不薄,二子列属,复叨醲赏,自强宜知止矣。
自二子外,其馀辟置非钱不行,皆有定价,下至舆夫力士,亦必刻削其募直犒赐之半。
此而可忍,夫复何言!
逮其因山之回,自知阶官已至特进,意在欲得亚保
词臣有言,兼有谢深甫旧比,自是始不敢受。
寻常辞免制綍,或令回授,或与加恩,谓之贴麻。
自强既觖初望,公形怨忿,必欲尽辞,峻拒廷扬之命,不恭孰甚焉!
自强本无能为,敢行不义,徒以凭藉权臣,自谓若倚太山
盖侂胄乐其顺从,非自强难以专擅;
自强徇于货利,非侂胄不能优容。
是以蒂结株连,牢不可拔。
兵,大事也,侂胄欲图兵柄,以久权任,始犹迟疑未决。
自强不能禁止,反从臾成之,诸将败衄,粮械丧亡。
荆襄两淮危急之时,人情恟惧,几至不测。
朝士从臣有叩自强者,但俛首唯唯,或云太师自有措置,人知其无益,亦不复问。
自强第知徇私黩货,不以国事为念。
夫子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
自强之谓矣。
幸而敌以粮乏自遁,自强喜动容色,对侂胄言:「某自觉心安,知其无虑」。
夫三边兵民死于锋镝殆踰百万,自强所当怛然兴念,曾是以为安乎!
自强自知通国之人皆所弗予,乃与侂胄密谋,引用林行可躐长谏省,倚为爪牙,令纵其搏噬善类,使人无敢议己者,其意殆不可量。
二人者为恶不同,同于误国,原情定罪,厥罚宜均。
臣历观本朝宰辅或以庸常尸位,或以奸邪被斥,或以朋比获罪,虽不一端,曾未有贪婪污浊、嗜利无厌、寡廉鲜耻如自强之甚者,则又乌可以常理论哉!
矧旧比有可考者:昔丁谓为相,坐与雷允恭交通,罪状显露,初止分司,再贬崖州司户,诸子并勒停。
籍其家,得四方赂遗不可胜纪。
虽小人,犹有才术。
自强无能为役,而罪浮于,止从窜斥,人佚罚。
况侂胄家财既尽行拘籍,而自强不损其锱铢,反令稛载而归,何以厌服天下?
臣愚欲望睿断,将自强家财照丁谓例籍没,二子姑从镌降,勒令随侍自强前赴贬所,以为鄙夫患失、贪人败类附下罔上、误国蠹民者之戒,庶几少快公论,俯慰人心,于维新之政不为小补。
安南 唐末 · 司空图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九
臣闻天示武而太白不灭。地育材而雄金自生。
高临铄彗孛之妖。并用蓄干戈之锐。
虽域中治定。元功载洽于人祇。
而阃外抗棱。睿略必当于吊伐。
是以荆蛮作戾。周称克捷之谋。
越貊稽诛。汉用讨平之策。
驰雷霆而饰怒。义在胜残。
命貔虎以濯征。吾非乐战
皇上之御宇也。知几作圣。
抱道凝神。荡千古而独驾雄图。
掩八纮而宏开寿域。抚百年之昌运。
数属延洪。钦下武之耿光。
德膺丕显。心贻元极。
道契衢樽。金椎震有截之威。
玉镜洞无私之照。蒸云涵润
决天阃以滂流。击壤登歌。
嬉春台而自乐。故得氤氲叶庆。
动植骈休。丹蕖则宝露凝芳。
瑶阙则霏烟泛彩。方欲停旒高视。
仰至道于华胥。辑瑞标虔。
著成功于日观。绵宇隶必封之俗。
穷荒输禀朔之心。凤乐方陈。
翾企竞先于率舞。鲸潭不让。
潢污自绝于朝宗。逖矣荒陬。
蠢兹夷孽。拒昆池而堑境。
萦瘴海以疏邻。巂穴前瞻。
地势乃遥分八角。孱陵却阻。
星躔则下烛五溪。竞虿毒于蜂宗。
扇枭音于鸟俗。顷亦瞻云荐祉。
幕重译以朝周。削衽移珍。
讽三章而颂汉。金印示殊藩之宠。
银簪增服冕之荣。方毓德以羁縻。
竟凭骄而背诞。窥华饰僭。
吠喧槃瓠之乡。负险挺妖。
舋结沈黎之党。琅川大扰。
洞界横侵。妖徒之勇气干霄。
都护之穷兵窜谷。干艘蹙浪。
兰津之戍火宵明。万里惊尘。
梅岭之人烟昼断。举旄何暇。
犹申扣马之忠。曳踵谁观。
莫救跕鸢之沴。既而城夷交阯
累陷功门。飞驲驷以闻天。
决神机而起剑。腐儒横议。
请罢守于珠崖。贤相拔奇。
命启行于黑水。于是凿门受律。
仗钺忘家。宸衷辍旰食之忧。
壮士德横行之志。岂独英筹独运。
犹咨平越之庸。妙略遐宣。
乃逮伏波之号。声光载路。
势激疾雷。下五岭而震金钲。
沿三江而飞铁轴。中权令峻。
按虎节以风生。上将策奇。
龙编而天落。贼将朱道古等。
倾巢奔命。负固偷安。
合浦以连奇。亘同劳而结祲。
雕题誓众。犹疑黑穴之神。
凿齿穷凶。岂直青邱之暴。
尚以哲王济治。先德后刑。
大圣兢怀。好生恶杀。
韬戈制胜。舞舜戚于两阶。
弭节昭宣。纵汤仁之一面。
谕其归首。霈以鸿私。
姑停毙兽之机。显誓输龙之信。
守迷崇乱。更宣蚊蚋之偫。
触祸乘危。犹幕蛛蝥之网。
元戎然后抑扬英武。啸咤风云。
援旗而激愤冲星。徇国而抽诚驾日。
几神洞妙。熊韬豹略之权。
舞电威棱。越骑燕犀之象。
于是营开戆石。阵压糜泠。
前军则浴铁争登。后拒则跳刀鼓勇。
宣声骇宇。怯鳌柱之倾维。
坏气横堤。晦鸿云之寝耀。
我旅力振。凶徒大崩。
动必冰摧。疾如彗扫。
惊涛沓鼓。喧豗而兽槛争奔。
烈焰掀天。埃郁而虹梁忽断。
骇修鳞之决网。轧累卵于排山。
七擒摅必胜之能。九变逞无前之锐。
伏尸百万。未穷追北之师。
廓地三千。岂独安南之境。
始者以朝廷专征重寄。骋绩遐方。
虑切均劳。谋当易帅。
军符未。犹怀稔寇之惭。
诏命将临。俄有麾城之捷。
遽收宸涣。仍降优恩。
重委缉绥。更恢经略
伤夷尽复。爰申借寇之诚。
旅拒频枭。宁止登嘉之献。
朱鸢再缉。彩雉还婴。
宣圣泽以怀柔。道和风而煦育。
诛榛薙梗。肆望乐郊
扑魅驱狸。潜销沴气。
农商并劝。食力兼储。
军雄而蹀骏嘶风。剑褫而蟠蛟吼匣。
凶渠假息。屡惊丧胆之魂。
王旅腾装。更俟指期之举。
投机扼险。委劲待时。
幸席卷之可乘。永清丹徼。
匪鞭长之可及。焉用石田。
昔下濑徂征。宁踰象坂。
渡泸掩纪。才息蛉川。
岂同指授长驰。披攘右吊。
沃腾澜于爝火。荡危叶于冲飙。
利尽海隅。声棱蜀表。
中规克运。振日捷于丹冥。
吉语旋闻。庆山呼于绮殿。
匪徒封离授首。三十六之种落迎降。
槃木归仁。六百万之賨夷向化。
威怀益著。典秩遽加。
茂绩英姿。别赞画麟之宠。
带河砺岳。重申白马之盟。
自将礼冠于朝伦。岂特荣高于策府
盛矣哉。且四夷华夏。
千古劳师。折冲实在于谋谟
委寄惟艰于授受。昔之命将。
继得其人。莫如材为时生。
祥资世烈。感狼星而兆壮。
焕骊穴以腾英。玉帐金坛
神授六韬之诀。雕戈宝鼎
门传八命之基。故能业嗣良方。
名高异俗。抚士乐同于凫藻。
伐谋动于龟蓍。麾下从容。
每投壶而讲礼。帐中谈笑。
亦披卷以研精。必当跃马横矛。
恨征南之不武。词宗学海。
轻镇北之无文。式是全能。
允膺注意。故得勍吞敌国。
势峙长城。庙算遐敷。
家声克裕。三川底定。
粲青史于元和。九郡肃齐。
著洪勋于盛际元和中杜公黄裳仆射崇文平蜀相国夏侯公安南公骈遂复交阯故地)。恭惟燕翼之谋。
君臣之美。幽阴雪愤。
竦七庙之灵诛。雰雺廓清。
彰一人之圣武。中外禔福。
飞沈载扬。韦带诸生
铤镕贱质。早负徼能之志。
曾无骋力之期。有惭于鬻衒明廷。
欲希横革。非所以焕扬休烈
未始抽毫。窃抃神功。
犹增懦气。鹿鸣登荐。
小臣无补于颂歌。龙德飞荣。
大国必资于云雨。昔牢夷剿定。
汉纪崇勋。林邑克平。
隋刊盛绩。将欲耀声明之远畅。
诧辙迹以无穷。轻叨谫材。
仰腾茂实。庶雕丰丽德。
卓穹厚而长存。莹俭图功。
示威灵之无外。载惟荒燝。
遂揭穹碑。铭曰。
珠躔映运。鼎业凿乾。
麟衔瑞纪。凤舞昌年。
层澜浩注。景祚遐延。
光凝宝箧。庆蔼祥编。
上哲继文。皇图增焕。
得一践羲。登三轹汉。
懿网牢笼。大炉贞观。
宗社还资。徽明接旦。
云腴洞润。月窟皆倾。
钩山就日。截海来庭。
琛罗翠羽。赆委香琼。
旁魄万有。骏奔百灵。
乃眷荒夷。独迷元造。
虺毒潜萌。狼心益骜。
祲激焦烟。尘埋瘴峤。
敷命讲材。式资穷讨。
袀服将授。畅毂斯臻。
肃拜清庙。时维宝臣。
熊旗日浴。贝冑星陈。
机悬玉弩。彗迸金鳞。
申命长驱。指麾横厉。
崿崿鹰瞬。棱棱虎视。
懿峨山。连师禺裔。
视险必夷。屠坚若脆。
元戈增耀。赤愤凭凶。
锋攒睥睨。火迸艨艟。
天声下震。神将沈雄。
高牙爰指。厚阵皆空。
吒咤虹摅。腾凌电扫。
动若摧枯。势踰穿缟。
血浪喷溟。颅山亘岛。
沴卷一隅。霞披四表。
我武既张。我威载扬。
克剪违命。乃恢旧疆。
上帝宠锡。元戎休光。
允兹壮烈。有耀偫芳。
遗孽偷魂。数将尽灭。
鱼穷爨鼎。蚁惧搜穴。
用警殊伦。斯为还辙。
勒颂海垠。式昭天伐。
赵忠简谥制1168年5月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一、《容斋三笔》卷八、《洪文敏公集》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夷吾江左,共知晋室之何忧;
德裕崖州,岂待令狐之复梦。
雷州十贤堂1274年10月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文山全集》卷九 创作地点:江西省赣州市
国朝自天禧乾兴建炎绍兴,百五十年间,君子小人消长之故,凡三大节目,于雷州无不与焉。
按雷《志》、丞相寇公准以司户至,丁谓崖州司户至。
绍圣后,端明翰林学士苏公轼正言任公伯雨以渡海至;
门下侍郎苏公辙散官至;
苏门下正字秦公观至;
枢密王公岩叟虽未尝至,而追授别驾,犹至也;
未几,章惇亦至。
其后丞相李公纲,丞相赵公鼎,参政李公光,枢密院编脩官胡公铨,皆由是之琼,之万,之儋,之崖。
正邪一胜一负,世道以之为轩轾。
雷视中州为远且小,而世道之会乃于是焉。
我度皇之九年,诏太府寺簿虞侯应龙知雷州
侯,雍公曾孙,有文学,凡登朝必与史事,诸所衮钺得《春秋》大旨,植之风声,尚有典刑。
其至雷也,考图谍,访耆老,顾瞻山川,惄如有怀。
乃黜丁氏、章氏,自莱公以至澹庵凡十贤,为祠于西湖之上。
使海邦兴起前闻,一朝皂白,知所以劝,敬贤如师,疾恶如仇。
侯所为岂刀笔细故哉!
嗟乎!
雷何地也,诸贤冠冕于此,俨然而威,自太守诸生以下,敬恭登降,制币荐奠如先圣先师。
人有常言,「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诸贤何以得此于南海南海何以得此于诸贤乎哉?
我祖宗待士大夫忠厚而有礼,稽诸司败,岭海则止,此事上配帝王,非汉唐所及。
虽施之奸回,容有伤惠,而贤者失路,靡不获全。
祈天永命,万有斯年。
噫嘻,盛德事也!
祠经始于十年九月十月吉日落成。
予同馆,走书数千里至赣,属予记。
予不敏,叙其凡,复为迎送神辞,使祀则歌之。
辞曰:
飙风起兮云黄,万里兮故乡。
桃茢兮祓不祥。
何怀乎斯宇兮,惟独有此众芳。
海可竭兮神不可忘,五岳为质兮三辰为光,保我有国兮万年其昌。
乞赠恤李德裕 唐 · 刘邺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
崖州司户参军李德裕。其父吉甫
元和中以直道明诚。高居相位。
中外咸理。吁谟有功。
德裕以伟望宏才。继登台衮。
险夷不易。劲正无偫。
周勃重厚之姿。慕杨秉忠贞之节。
顷以微累。窜于遐荒。
既迫衰残。竟归冥寞。
其子煜。坐贬象州邱山县尉
去年遇陛下有惟新之命。覃作解之恩。
移授郴州郴县。今巳殁于贬所。
德裕犹有亲援。可期振扬。
微臣固不敢上论。以招浮议。
今骨肉将尽。生涯已空。
皆伤棨戟之门。遽作荆榛之地。
骨肉未归于茔兆。一男又殁于湘江
特乞圣明。俯垂哀悯。
俾还遗骨。兼赐赠官。
上宏录旧之仁。下激徇公之节。
安南善书阮生生名太冲为予书春秋春王正月考及安南行稿予喜其楷法遒美更其字曰用和而诗以赠之 元末明初 · 张以宁
 押词韵第一部
安南有生阮太冲,隶书国中称最工。
劲如精兵槊善舞,疾若快匠斤成风。
老夫持节使绝域,眼昏头白垂龙钟。
著书暇日使之写,一笑聊足舒心胸。
写书设官自汉代,嗟汝乃在炎荒中。
迢迢岭表产丹荔,郁郁涧底生青松
我兴为尔作长句,生起再拜生春容。
独不见琼州姜生遇苏子,姓名亦可传无穷。
陈荔峰学士典试粤东还出姚秋农学使所拓药洲石上予旧刻诗记赋此二诗题于药洲图卷 其二 甲子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八
门下门生荫樾繁(予因钱湘舲粤东乡试,得甲寅乡试榜小门生。今培儿又得此一榜小门生也。),江花梦笔孰根原乾隆甲申十二月十三日,予按试琼州,渡海,梦笔有䌽光。是日树培生于广州廨舍。)
濂溪那计深遗爱,定保应教补摭言。
怅望老榕寻海岳药洲根下闻有米题字,未得剔出。),低回芳草溯南园。
罗浮五色鹅城茧,几日冯生得对论(适得黎美周陈子升诸人赋《芳草》卷也。冯鱼山来书,云明当北上。)
海粟山房壁四首 其四 丁亥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
琼山山倚郡城边,一点扶桑碧正连。
信否琼台光四抱,空歌上接蔚蓝天。
渡海后。尚无乡信。颇觉纡郁。以韦苏州诗风波朝夕远。音信往来迟。为韵 其四 清 · 赵观彬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悔轩集卷
反甚琼州远,难为大静客。
东坡谪中诗,亦云书不隔。
今我来已久,一字尚未得。
始知此海险,天下无与敌。
风色几时静,柴门日已夕。
琼州太守 明 · 张弼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沧海隔琼山,怜君几往还。
蒲帆一万里,竹屋两三间。
首化鲸鲵窟,心归鸳鹭班。
春风杏花信,又促觐天颜。
范纯仁等复官诏元符三年二月二十六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四
责授武安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范纯仁左中散大夫光禄卿分司南京邓州居住。
责授信州团练副使道州安置吕希纯朝奉郎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唐州居住。
责授鼎州团练副使潭州安置王觌朝奉郎光禄少卿分司南京和州居住。
责授岷州团练副使道州安置韩川承议郎少府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
责授隰州团练副使彬州安置刘奉世左朝议大夫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光州居住。
责授舒州团练副使唐义问奉议郎尚书屯田员外郎分司南京安州居住。
降授朝奉郎尚书屯田员外郎分司南京和州居住吕希哲朝奉郎管勾亳州明道宫
降授朝散郎少府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吕希缋为朝请郎管勾西京嵩山崇福宫
朝散大夫尚书户部员外郎分司南京衡山居住吕陶朝散大夫提举成都府玉局观
鼎州团练副使筠州安置郑佑朝议大夫提举江宁府崇禧观。
并任便居住。
责授琼州别驾循州安置苏辙永州
责授新州别驾梅州安置刘安世衡州
追官勒停、仍雷州编管秦观英州
放归田里人、涪州编管程颐峡州
朝散郎管勾江州太平均州居住范纯粹朝请郎、知信州
承议郎、添差监复州在城盐酒税张耒通判黄州
除名勒停人邹浩宣德郎、添监袁州酒税。
责授平江军司马、南安军安置黄隐奉议郎、添监江州酒税。
涪州别驾戎州安置黄庭坚宣义郎、添差鄂州在城盐税。
保静军司马邵州安置贾易承议郎、监信州茶盐酒。
勒停人王回奉议郎、监泉州税。
按:《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六之二一。第五册第四一○六页又见《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四。
广荫亭诗 南宋 · 陈士徽
唐翁静者闭门饮水啜粥无知音,我能发尔一片冰清心。
巨风吹天振海浪如屋,此翁林中眠正熟。
中天渴乌吐火六合新开窑,此翁两鬓秋飕飕。
小儿烂羊瓜果尽青紫,此翁临水洗双耳。
蜩蟾蛙蚓聒乱昕夕雷无声,此翁宴坐观黄庭。
编茅斲室大如斗,苍雪丝丝翳窗牖。
忍饥学得西山夫,胸中有道癯不枯。
木榔始花赤已实,百亩沉沉如栉密。
露结风高霜气寒,润如美竹馨如
翁居巷南我巷北,况有郎能主客
书篚几杖皆清风,相看荫我冰雪容
琼州岁月不可度,此境中州亦稀遇。
苦茗满碗谈兴亡,日长归来月满堂。
明朝一舸崖州去,世事茫茫隔烟雾。
袖携毫楮觅扁题,鸿飞冥冥留爪泥。
为书广荫扁翁室,淡墨攲轻醉中笔。
乘醉更作广荫诗,千载留与知音知(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二四)
金厢桥记德祐元年正月 南宋 · 田事深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光绪《湖南通志》卷四四、嘉庆《湖南通志》卷二九
耒江之东八十里,民物阜繁,路径平直,两山互相迎送,作翠浪滚滚,见其来,不见其去。
中有细流,倾注成涧,涧深且阔,非桥不可通。
余连捧台檄,见有立木伐石而经之营之者,未暇问也。
比再至三至,而桥成矣。
望之隐隐然,如虹之跨而玉其腰,如鳌之负而金其背,亦湘中一壮观也。
方徘徊登眺间,旁有父老为余言,此乡地之总名曰金厢,江广之路胥此焉出。
不半里有市,数百家聚焉。
晨鸡一号,群动俱作,其憧憧往来,不但商贩者,车轻马肥,亦无日无之。
前是编木以渡,践之者毛发为慄,而春夏尤甚,乃今不然。
信矣,乡之不可无善士也,赞叹靡已。
又言,桥之两涯,旧皆民田沮浇,既买入而增筑矣。
工昉于咸淳九年之七月,越明年六月桥始成。
广十有五尺,长九十馀尺,总费米五百石,钱一千八百缗有奇。
且将屋其上,以图可久。
信矣,乡之不可无善士也。
余因谂其人,则曰金厢李氏也。
费出一力,而乡人不与知。
李君应详其名,家世积德。
其子名说,以幼选官岭海间邑佐,有能称。
今家食而为此,庸非明道先生所谓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者乎?
井地不均,民风益散,成徒杠,成舆梁,非复王政之旧,而区区于溱洧者,始得以惠称。
桥之利虽少,其所以济不通,盖与舟楫等。
使人同此心,则东西南北焉往非通衢,何病涉之有?
李君来访,且请所以名此桥者,余以所见所闻质之而信,于法所得书,因摘地名名其桥曰金厢桥,从而为之记。
德祐改元正月望日,进义校尉琼州琼山县李说立石。
朱子斋居感兴二十首(并序。) 其十一 庚寅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七
祠昔景贤名,琼山眉山
今也岿三祠,并峙于北关。
苏公暨海公,前后心共丹。
夜月笙鹤来,海风吹羽翰。
闻风易兴慕,绝学嗣则难。
今我拜祠下,拾级奚即安。
朱子斋居感兴二十首(并序。) 其十五 庚寅 清 · 翁方纲
 押阳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七
五峰𡾲高指,抱此炎离光。
瘴云罩有无,谁辨峰低昂。
琼山白如琼,位与城相当。
祝融浴百宝,积气何炜煌。
渊源何人寄,徙倚两庑旁。
蜿蜒实钟秀,诱掖惭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