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岩头石室 明 · 周笃棐
五言绝句 押尤韵
石室开峰上,山泉泻碧流。
云深迷午径,斜日照松邱(以上民国温廷敬潮州诗萃》甲编卷五)
按:钟东整理
醉经楼八景 其六 桃花坞 明 · 唐伯元
五言绝句 押遇韵
一坞深复深(深复,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四二作“自幽”。),见花不见树。
人间可避秦,何必
和任宪使枉驾南岩兼纪湖堤新成 明 · 唐伯元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寻花问傍湖西,公暇何妨客共携。
柳色晴娇骢马道,花香春砌长公堤。
洞穿竹径高低合,人似桃源咫尺迷。
自有丹梯生羽翼,不须僧话證菩提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一六)
按:吕永光、张玲整理
卢赞元题惜春亭诗后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一、《卢溪文集》卷五○
公负英伟绝世之姿,文章流布海内,而此诗乃自衡湘北归日,过某家真逸堂梦草庵,染大字于梁间,至惜春亭复留长句。
笔墨飞动,光照林谷,要当使观者如读杜子美夔州后诗、韩文公自潮州还朝后作。
异时欲谱公之诗者,必有考于斯。
罗济川诗集序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三、《潜斋集》卷六
世之评诗者取少陵夔州以后诗、昌黎潮州以后诗,岂非以其气老识老而诗随之?
至于王勃滕王阁》之句,李贺《古乐府》之辞,又皆其妙龄绝笔,遂谓诗之工不系于老少,抑不知其后日所作视前又当何如?
二君亦当逊韩、杜为丈人行矣。
罗君济川,年少能诗,其思清,其语俊,似其人。
尝挟册求余说,余惜其才之方进而未涯矣,曰「姑老之」,非简也,意将以速成也。
请三四反,兹益坚。
余非爱予言,子其识诸。
后三年见子,子自压前日之所作,则诗进矣。
后十年见子,子又自压三年之所作,则诗益进矣,而犹未也。
余发种种矣,尝自视前日恶藁,后日悉焚之,皆余所自试者也。
三折肱,方匕不缪,子他日当信余言,则虽三年十年一变,犹窃迟之。
诚若此,子安长吉诸君正笑韩、杜于地下矣。
唐故下邳郡林氏夫人墓志 唐 · 褚符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一
夫人林氏。
其先下邳郡人也。
曾祖□皇任广州参军
祖景□□任潮州长史
(阙十七字)乡里咸谓□高□□□□□□夫人。
府君之仲女也。
未笄而柔和冰洁。
既鬟惟□□兰馥。
由亲族□□党□□以□□也□□□而闽中□族富春孙氏子以□□□□作□□妇□□媒(阙八字)夫人□得以□□□得□配□而□慈□仁□绳□也□冀□三人。
长曰□□。
娘□以□。
□坟峨峨。
□山之旁。
懿德美行。
不随□□。
高山有□。
雕琢无妨。
□□□□。
□之□□。
□□□□。
陵谷改张。
此石若出。
斯文□昌。
十二月十九日刘宽夫侍御招集雪浪斋悬东坡簪胜笠屐二妙写真诸图同诸君作 清 · 邵懿辰
郁郁群儒志三代,有晓事者苏公最。
谁云洛蜀不相用,孔墨牵连赴时会。
裕陵初欲大任公,转得临川骤迁拜。
天教婞直娼诸贤,般尔旁观百物瘵。
才难可惜不同升,失此一机喟千载。
公文力匹韩欧阳,济用才几贾陆对。
超然燕处观物深,解去苛娆责其大。
平生所持活国论,要测民依格天縡。
设令当路福斯人,管子之功善因败。
自然除召当物情,不似荆舒执孤隘。
此身忍使数颠踣,投老但穷诗世界。
未淹天上玉当仙,朅去东垣旂鼓帅。
更经峤外饱千罹,空继潮州殴百怪。
黄冈贬谪乌台案,过眼蚊虻何足
想见天怀旷浪人,万里黄河泻襟带。
七百年来几丙子,降神此日迎神赛。
朋来欲罗四海英,公乎尚顾一杯酹。
云幕围春腊酒滟,烟郊扫雪种坏。
喧酣饮福釂千觞,对案吾忧不能嘬。
宋故中大夫给事中天章阁待制环庆路马步都总管经略安抚使兼知庆州军州事管内劝农使上柱国长安县开国子食邑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赠少师王公神道碑 北宋 · 邓洵仁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六、《洛阳存古录》卷八
宣和二年岁在庚子中大夫给事中天章阁待制、赠少师□□□□□□□□□□□□□□□学士通奉大夫提举上清宝箓宫、详定一司敕令诏状公之事以来,告曰:「我先正少师公□□三朝,更代中外,□侍□□□□,其大节已载之国史,其行事已著之□铭,而□□□□播之󲦤绅之谈,诏夙夜惧思,不□显扬道德,以光大其美,而墓碑至今无辞以刻。
言念奕世勋旧,而知先正之平生者□如公家□□文以揭之道,以致子孙之孝思」。
余义不得辞。
惟公讳举元,字懿臣姓王氏
其先深州饶阳人
曾祖昌,赠太傅
祖彬,封崇国公
化基,佐太宗、真宗,参预大政,历礼部尚书封魏国公谥惠献
生四子:长举正,能世厥官,封平山公谥安简
季即长安公,才二岁而惠献薨,以遗恩补官。
长力学秀颖,有远器,景祐二年上书阙下,即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
明州鄞县,有治声。
徙知潮州
河阴发运判官,知棣州,除群牧判官,更提点开封府诸县公事。
丁所生张氏咸恩郡太夫人忧,还朝,改三司户部判官,领三司支收转运使,徙京东转运使,又徙淮南、□东。
未几,坐举部吏董傪,夺官知莱州
判三司支收拘辖司,未至,改陕西转运使,徙成都路
京师水潦坏官寺营库,召都大提举修造诸司
未几,除三司□□副使,遂拜天章阁待制、知沧州
属西边出兵,徙陕西都转运使,就除永兴军路兵马都总管安抚使知军府事
神宗即位,□司徒韩魏公永兴经略陕西,公复为都转运使
环庆路马步都总管经略安抚使兼知庆州
以疾自表,乞罢守边,未报,疾革,以熙宁二年七月十九日终于正寝,享年六十有二。
公惇重宏达,彊敏有济。
居官无□□□□□□□□□□□□□□政简易。
潮州有孀妇,讼其邻董氏占父产,官司不为直,乃击登闻鼓,命公按治,卒申妇冤,而还其田。
潮人喜曰:「吾守□数□□辨累政不决之讼,善者得申□(上阙)□公授以计。
明日,□□然后□□□水患□□□金有言河暴涨,且危京师,朝廷以为忧。
公遽入奏曰:「此小人妄言以希爵赏尔。
□□□□□□□□□□□□□□□□□□□□□□□职□公至悉□所□而□三焉。
公七为转运、都转运使,尤嫉恶,以方严遇下。
尝擿发齐州长吏与其掾属不识者数人(上阙)王阴杀之,曰病死闻,幸而遇收者□□十无五六。
公叹曰:「岂重人命而为不忍之政乎」?
乃奏请举官,立赏罚,禁专杀,自是全活甚多。
人以□□□□□□□□□□□□□□□□□□吏受金不问。
公察其奸状,一讯果伏,见于□□戎来诫罗野河地界,公从数骑度河,卓帐野次,谕以恩信,略不疑间,虏俗义而壮之,顾谓使人曰:公(上阙)□□□□□□□□资奇玩,交结权要,纵横州郡,莫敢谁何。
公穷擿其奸,狱具,驳变者数四,伟诣阙讼冤,下京西置劾,讫无少异。
伟尚称讦不已,阙□□□□益伏□□□□□□氏□□□□□□□率□充送还□□□□□□奏□□□□□□入二百□千馀万□易邛,后丹棱卓筒盐出,而邛盐□□□□□□□悉(上阙)至京(上阙)而喜曰:知卿尽心公家,今以水潦之后,官□□□□□□以(上阙)出□□□持重不追曰(上阙)五十二字功(上阙)□不深□□□□□□□□肃□□□□□□□□□□□□□以手诏□□□之□□□□属员咸□□□□□□利市为请(上阙)曰:「河事未宁,吾死其无□乎」!
公之持重料敌,忘身奉公,人以为有营,□之风。
平居清约孝友,事兄如事父。
赒内外亲族,不问家有无。
其所荐□时闻人(上阙十九字)于诗有清远之思,合十卷。
初,神宗闻公之讣也恻然,遣中使庆阳护丧以归,以其年十月二十一日葬于惠献之墓次(上阙十七字)事□□大理寺丞殿中丞,迁太常博士,入尚书省屯田、都官司封员外郎,迁祠部刑部兵部郎中,拜右谏议大夫给事中,累阶至中大夫,勋上柱国,封长安(下阙十一字)部员外郎李宗谅之女,封金华县君,赠秦国太夫人,先公二十八年而卒。
再娶金华之妹,封延安郡君,赠楚国太夫人
三子:长曰诩,国子博士
次即延□□□□□□□□□□□□□□□□大夫,转尚书驾部员外郎胡淮,承议郎君章太子中舍李杞朝奉大夫杨婴,朝请大夫程公孙。
孙男十二人,曰瑴、曰璧、曰璞、曰琥、曰璹、曰□、曰□、曰□、曰□□□□时而璹已早亡,为集贤殿修撰、赠徽猷阁待制
曾孙二十三人。
世言衣冠之盛者,以公家为洛阳之望。
铭曰:
□□维□,徙自饶阳
世有令德,远而浸昌。
显允魏公,佐我二祖。
太宗真宗,为国硕辅。
笃生安简,能绍厥声。
遂世其位,□□□□。
□□□□,是凭是式。
爰自弱龄,车□□□。
有材自振,内外□更。
所临有称,乃被圣知。
擢置近侍,□□□□。
□□□□,□□□□。
□□□□,□□□□。
□我□□,方兴而仆。
帝□□昔,□□□□。
□安□多,公去久矣。
□□□□,□□□□。
□□□□,□□□□。
□□□□,千载而下。
过者加肃(下阙)
姜承旨子平贬所 其一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四十四○第二十
龙头曾见作龙喉,惆怅年来又谪游。
世事乘除元有数,功名得失不须忧。
南来空费思亲梦,北望长劳恋主愁。
知子前身韩吏部忠州无奈是潮州
送心上人 其四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四十五○第二十一
故山松桂欲深秋,白袜青鞋又胜游。
出岫无心云作伴,印江当面月为俦。
锡飞空去何须鹤,杯渡江来不必舟。
支许相从终古事,留衣且莫笑潮州
送方外 元 · 戴希文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悤悤方外友,弱冠往蓬莱。
剑挂双龙去,书传只鹤回。
云深丹药老,春静碧桃开。
闲里披图看,双眸厌俗埃民国温廷敬辑《潮州诗萃》甲编卷一)
鸢飞鱼跃亭残句鸢飞鱼跃亭,在潮州韩山书院前。元王翰建,正统三年知府王源修。) 元 · 戴希文
 押阳韵
西郭云连沙树晚,前池风荐水花凉(明郭春震纂修嘉靖二十六年刊《潮州府志》卷一《地理志》)
后村先生墓志铭 宋末元初 · 洪天锡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九○、《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九五
后村先生刘公讳克庄字潜夫莆田人也。
莆有二刘先生,著作讳夙,正字讳翔,以言论风节闻天下,憸士畏其铓锷,同时名胜俱位下风,号隆、乾第一流人。
著作生吏部侍郎、赠少师讳弥正,以民庸国功,为嘉定名法从。
公以侍郎为父,著作为王父。
母方氏、林氏,鲁、魏国夫人
幼颖异,出语惊人,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未尝起草。
弱冠,以词赋魁胄监
用门功补将仕郎,主靖安簿录事
真州诸公争出我门下白事。
维扬清献崔公喜曰:「吾晚得二士,子华与君也」。
说欲罗致。
李公梦□制置江淮,辟书先上,遂为升阃。
所得军书檄笔,一时传诵。
幕府谋进取,公持论不合,自请岳祠。
桂阃以准遣足其考。
时《南岳藁》、《油幕笺奏》初出,家有其书。
叶公正则评公诗,许以大将旗鼓;
赵公履常称公散语与水心不相上下。
侍郎定谥朱子曰「文」,天下称当,忠简傅公闻议状出公手,寄声愿交,诸老多折辈行。
方是时,公自视长吉之,未知梦得、义山何如耳。
既改秩,宰建阳,益铲崛奇,就平实。
文忠真公里居,公以师事,讲学问政,一变至道。
崇风教,表儒先,如古循吏。
补赈籴仓五千斛,真公记之,陈公肤仲为赋《于蔿》。
于去来四十年,父老迎送如一日,闻公讣有越境来哭者,桐乡民也。
通判潮州,群憸组织诗案,牵连及公,主管仙都祠。
起倅庐陵,未赴。
端平纪,召赴堂审。
真公帅闽,以机幕辟,除将作监簿,兼参议官,府事一委重焉。
真公以版书召,公奉魏国还里,乞解随司。
有旨以匠簿造朝,进宗正簿。
真公薨于位,公乞朝假会葬,不许。
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
时郑、乔并相,上意浸移,公轮对,言:「服天下莫若公,今失之私;
镇天下莫若重,今失之轻。
陛下受命于天,柄臣掠功于己。
因私天位,遂德柄臣;
因德柄臣,遂疏同气。
杨、谢贵胄,联翩华途;
沂、荣鱼轩,融泄广内。
南阳近亲侵夺贫细,郡国不敢问。
北司贵臣凭恃恩宠,风宪不敢劾。
非私与?
大臣忧谗畏讥,有狼跋之嗟,厌事避权,动鱼羹之兴。
依违肺腑之间,道有所屈;
浮沉官寺之际,志不得行。
以匹夫横议而变政,以走卒偶语而易令。
非轻与」?
又曰:「孝宗之于秀邸,待本生之法也;
宣仁之于高氏,待外家之法也;
高宗之于张去为、刘婕妤,待奄嬖之法也。
赵普谏幽燕之役,寇准澶渊之策,重臣处边事之法也;
韩琦之逐任守忠陈俊卿之去曾觌,大臣处近习之法也」。
贴黄言:「霅川之事出于迫胁,向者止议其罪,不原其情,近者虽复其爵,未雪其枉。
陛下何不下尺纸之诏,曰:『故王有东海王彊、宁王宪之志,不幸遭变。
朕于同气,友爱素隆,前日缴驳论列之人,宜伏江充、苏文之诛』。
德立辨诬,则四海之心悦矣;
厚礼改葬,则九原之憾释矣」。
次言:「柄臣浊乱天下久矣,塈春知孝,反易纲常,变邪正,而元气坏;
国脉损,善相裂,弃险要,削薄本根,而弱势成。
柄臣与其徒攫取陛下之富贵而去,独留大敝极坏之朝纲,已开难合之边衅,骄冗不可简稽之兵,穷极不可变通之楮,陷溺不可挽回之风俗,以遗陛下。
陛下不幸而当之,诸贤不量力而就之,遂使陛下疑君子之无效,意小人之有才。
独不思宣、靖之祸,蔡京为之也。
虏骑长驱,已窜责,乃自言有禦狄之策,犹幸当时不惑其言。
使复用,则国亡久矣!
此陛下商监也」。
疏出,物论浩然归重,文靖魏公、清献游公相与击节,王公去非读而叹曰:「不意二刘之后,有此佳作」。
知公不专以文名也。
有锡第表郎之传,吴舍人泳忌公轧己,以其弟昌裔疏,罢主玉局观,知漳州宜春
到郡仅数月,御史蒋岘首倡邪说,劾公及忠惠方公、实之王公,皆言故王者,人以三贤同传为荣。
文清李公相,辟提举广东常平,升漕。
公宽箬,严篚苞,节漕计,市牛千头助边屯,捐例卷置田二百亩,赒南官之不幸者。
召赴行在,御史金渊诬公自拟清望,寝召命。
明年,除侍右郎官
又以濮斗南疏寝。
范、杜同相,起江东提刑,劾贪守,籍黠胥。
信州,预借一年。
狱案千纸,一阅尽得其情,号才吏者自以为不及。
将作监,范内忌公,进华文阁,因任。
游公独相,以太府少卿召,入对三劄,其一曰:「嵩之以借助灭残金为战,以厚币奉倴盏为和,以清野蹙国为守,实未尝战,实未尝和,实不能守,而自负和战守之功,迭执和战守之权。
若非天去其疾,它日必贻宗社之忧」。
又言:「陛下实有退小人之功,而虚受思小人之谤。
今庙谟睽异,邪党揶揄,洛、蜀分朋而势逐,韩、曾争柄而京相,臣实未知所终」。
次言:「陛下待群臣至厚,记善忘过,收采不遗,其间尚有迹远而孤,昔壮今老,愿收之于霜降水涸之馀」。
盖指前言故王同传者。
三言:「使事以恤贫民、处流民为最急」。
贴黄以母老,乞归养。
上曰:「知卿文名,有史学」。
即颁锡第之命,兼任修纂。
公未退,宸翰已至:「刘某可特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令与尤煜任史事」。
寻兼崇政殿说书,公累辞不许。
转对言:「国本未建,中外寒心,献议者曰宜早定,沮议者曰宜少待,陛下尝求其情乎?
建威立顺,黄门常侍之谋也。
埋璧于庭,以群公子卜,巴姬之意也。
诿曰人主家事,李绩、林甫之言也。
国家大事,而与左右邪谄之人谋之,鲜不为所摇者。
宜仿嘉祐绍兴故事,别其名称,自侄为子,以系人望」。
上为感动。
嵩之既免丧,御笔守本官职致仕。
公奏:「嵩之有无父之罪四,无君之罪七。
前朝宰臣沈该大观文致仕,叶颙守本官奉祠,嵩之忠孝有亏,乞寝罢职名,只守永国公致仕」。
且援綦崇礼秦桧罢制,乞坐下罪名,著之训词,以昭国法。
上遣中使宣谕,公执愈坚。
又与给舍上缴奏,且力丐祠。
竟夺嵩之除职之命,殿中御史章琰犹以奏审咎公,宝文阁、知漳州,辞。
郑相再当国,升龙图阁,除宗正少卿,辞,秘阁修撰福建提刑
建台甫及一月,丁魏国忧,禫制未终,除秘书监
服阕造朝,兼太常少卿直学士院
对疏,首言:「端平之失,在于施行锐,周防疏,除擢骤。
然端平之政或可也,端平之心不可也。
今之议君相者,或以戚畹,或以掖庭,或以宾客,或以子弟,道路皆曰君相厌之,臣以为不然,惟圣主可以责难,惟贤相可以责备」。
贴黄以建储、退见丞相,乞起复潘凯、吴燧以奖直言,大咈相意。
进故事,言:「本朝名相惟杜衍能却内降。
在相位三阅月耳,小臣能以去就为轻,虽大事可论;
大臣能以去就为轻,虽内降可却」。
相愈不乐。
又言:「京尹征利已甚。
汉算缗钱,下逮末作,唐为宫市,害及樵夫,麟趾之泽息,虿尾之谤兴」。
与󰦛诉于上,公六上祠请,再乞挂冠,皆不允。
起居舍人,兼侍讲
嵩之经营复出,事有萌芽,公直前言:「陛下曩语群臣,以为其人决不复用,天地祖宗,实闻斯言。
今都人讹传,曰『落致仕矣,建督府矣』,又曰『嵩之以御椠示人矣』,又曰『陛下戒其勿修怨矣』。
臣知陛下万无此事,设或有之,此误不少。
彼以埒国之富,震主之威,缪饰不情之恭顺,阴怀非常之忿毒,外岂可以付之寸铁,内岂可以假之寸权乎」!
又言:「赵范欲图唐、邓,唐、邓不可得,而枣阳先失,安、随、、复、均、房之境皆为丘墟。
赵彦呐欲图秦、巩,秦、巩不可得,而剑关不守,五十四城尽成涂炭。
外重而无以御,内轻而无以守」。
上皆优答。
察官郑发观望论公,疏不付外,除右文殿修撰、知建宁府、兼副漕。
郑愤前疏不行,再论,寝公新命,复职提举明道宫。
景定庚申,魏公入相,公方拜疏引年,除秘书监,又除起居郎中书舍人
面对言:「国以危惧存,以佚乐亡。
臣愿陛下毋忘胡马饮江时,大臣毋忘入峡时,毋忘汉阳舟中与白鹿矶时」。
因言:「永乐失而赵卨、吕公著之言见思,澶渊归而陈彭年、王钦若之谀获售。
寇准能赞亲征,而不能不傅会天书;
王旦能致太平,而不能谏东封西祀」。
次言:「赃吏可惩,奚问名胜」。
玉音劳问:「卿爱君忧国,至老不衰,所以欲得相见」。
权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又兼史馆同修撰
前一日,中使传宣索公近作,公录辛亥以后诗、赋、记、序、题跋、诗话二十六卷以进,翌日,宸翰赐公曰:「卿风姿沉邃,天韵崇谹。
今观所进近作,赋典丽而诗清新,记腴赡而序简古。
片言只字,据经按史,谓非有裨缉熙顾问可乎!
先儒有言,『学富醇儒雅,辞华哲匠能』,非卿不足以语此」。
真儒臣希阔之遇也。
俄除兵部侍郎,兼职仍旧。
踰年,权工部尚书、兼侍读
厉文翁金陵,李桂台察,公皆奏寝其命。
史岩之、李曾伯密图起废,公言罪大罚轻。
丁大全贬死,公乞斥其奥主内诇者,指巨珰也。
身兼两制,词头填委,而论事不休,淫雨有疏,大水有疏,拯饥有疏,捐御庄以助和籴、覈冗牒以恤死事各有疏。
又有五管见焉。
每奏动数千言,恳切至到,异乎以文字发身者。
屡乞纳禄,御笔:「览卿来奏,求退甚勇。
词垣经幄方资文儒,辅情甚真,难夺雅志。
特除宝章阁学士、知建宁府,赐玉柄宝箑」。
御制五言诗书其上,侑以金币、香茗,异礼也。
师相赋诗赠行,从官饮别道山堂,分御制诗韵以送,人比之二疏。
归里之明年致其事,进焕章阁学士
今上即位之四年,慨念先朝遗老,特升龙图阁学士,仍旧致仕,结裹全人,君相实赐之也。
公前后四立朝,惟景定及二年,端平一年有半,馀仅数月。
游相最笃旧,不能久其留;
郑相最怜才,竟不合而去。
退之所谓谤与名随,公殆似之。
初,郑相在端平号能收拾善类,淳祐再相,有患失心,厌人言。
公去国久,犹以端平望之,不知者曰:「君子亦党乎」?
二豸,相之仇也;
宗尹,相之私也;
祁公居位三月,相所讳闻也
公阴讽显规,连挂盛怒,岂阿其所好哉!
「无人细考后尊尧」,此公自咏,皆实语也。
彼才名相轧者,方揽一世虚誉,公独恃九重为知己,炫才者忌之,媒名者争之,其不理于口也固宜。
水心有言:「结知流俗者多得誉,结知人主者易见毁」。
何独公哉!
盖棺事定,毁与誉俱泯矣,而寝郎一疏,掖垣累奏,至今读之,足以增伦纪之重,折奸雄之萌,凛凛犹有生气也。
公早负盛名,晚掌书命,每一制下,人人传写,号真舍人
穆陵尤重公文,凡大诏令,必曰非刘某不可;
达官显人,欲铭先世勋德,必托公文以传;
江湖士友为四六及五七言,往往祖后村氏。
于是前、后、续、新四集二百卷,流布海内,岿然为一代宗工。
文岂能自传哉,要必有为之本者。
过江号大家数无虑六七公,求其文章气节,上寿全名,指不多屈,惟周文忠、杨文节与公而三,皆纳禄于显融,乞身于健。
公晚不幸目眚,已在告老数年之后,贤于漏尽不休,拖绅方请远矣。
咸淳五年正月二十九日,以疾薨于里第。
前数夕,有大星陨公寝后,斯文所关,不偶然也。
年八十有三,阶正议大夫,爵莆田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
石塘林氏,嘉定清白吏直宝章阁瑑之女,妇德女仪,为九族式,先公殁四十二年,赠淑人
子男三人:强甫,朝奉郎、三省架阁添差通判福州
明甫奉议郎通判邵武军
山甫承奉郎、监福州岭口盐仓。
女一人,通直郎、知惠安县陈琰
孙男八人:沂,修职郎闽县主簿
涣、洙,将以选泽奏;
汶、履、瀵、锦、绚,尚幼。
女五人,其二嫁承奉郎监岭口盐仓方广翁、修职郎浦城主簿方公权,馀未笄。
穆陵尝赐宸奎四大字,公以「后村」扁所居之堂,以「樗庵」扁徐潭精舍。
其年十二月十九日,诸孤奉柩葬于徐潭之原,公自卜也。
遗奏上,君相嗟悼,赠银青光禄大夫
赐谥将颁,强甫以书来曰:「先公易名,子所请也,铭不可以它属」。
天锡衰病荒落,何敢辱我先生
皇甫湜昌黎之墓曰:「死能令我躬不随世磨灭者惟子」。
噫,斯言过矣!
退之岂以皇甫湜不磨灭耶?
令诸老凋零,及门之士尚不少,竟使以铭公也夫,乌虖!
铭曰:
北亭三世云锦机,有虹连卷饮墨池
吐为金凤尤瑰奇,清朝有道跄来仪。
玉堂之盛青琐扉,被服宝璐佩明玑。
五色缫绘重瞳衣,直为骨干忠肝脾。
世所赏好推琚词,穆陵在天公骑箕。
巫阳下招我西悲,帝成玉楼属笔谁。
天上不独人间希,千年有人谁待之。
岂无过者酌芳菲,下马来读墓陵碑。
送人之岭南二首 其二 明 · 郑善夫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出处:少谷集卷八
潮州东门鳄徙溪,行路萧萧猿狖啼。
可耐曩时勾漏令,云车更度郁林西。
送蔡伯畛往潮州四首 其一 宋 · 陈藻
 押先韵
迎侍虽然胜左迁,恋乡毕竟怕离筵。
读书不合能讥佛,罚向潮州住几年。
石穴洞天(清初杨天培辑《潮雅拾存》稿本所录此诗,诗题下注云:“即华古岩,在黄冈山。” ) 元末 · 陈文瑶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到处摩崖探白云(探,郭寿华编《岭东先贤诗钞》第一集《潮州先贤诗选·潮州历代诗人遗诗拾锦》作“采”。 ),小山花鸟度深春。
秦皇空有坑儒计,不及岩泉打坐人(坐,清初杨天培辑《潮雅拾存》稿本作“睡”)。(以上清吴颖纂修顺治十八年刊《潮州府志》卷一一、清康熙二十三年林杭学修潮州府志》卷一六《艺文志·诗部》)
送同寅章朴庵谪判苍梧 明 · 万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粤西诗载卷八
章朴庵,目近视,发低垂。
衣冠不诡流俗宜,胸藏天下奇。
郁如翠竹苍梧出涧壑,脱去千葩万卉之尘姿。
精金在镕玉藏璞,欲名其器人莫能知。
利刃发硎盘错解,文辞落笔风云随。
西台声价迈等夷,策驽厉钝真吾师。
世事巧与人参差,一朝远适梧水涯。
立马相看欲发迟,察君颜面无几微。
退之道显潮州谪,夔峡曾裨杜老诗。
贤哲从来每若此,造化有意非吾欺。
枫山先生家法在,请以予言归质之。
行道奚论身远迩,济时岂问官崇卑。
甘雨覃敷瘴烟洗,文星焕发宿雾披。
吾皇明见万里外,远臣进拔宁终遗。
庙堂采取作梁栋,霄汉飞腾见羽仪。
愿言此去加护持,晨餐夕寝无愆时,慰我苍茫云树思。
题双林心上人所藏十画 其七 韩愈蓝关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四十五○第二十一
秦云蓝雪几山川,何处潮州路八千。
说与阿儿诗有谶,此行已定十年前。
永川卿画 其三 韩愈蓝关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四十六○第二十二
秦云蓝雪几山川,此去潮州路八千。
佛表一封喧宇宙,衣胡珍重为留颠。
刘中丞平山寇诗 明 · 宋仕明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自天秉钺控西东,雷迅霜威压世雄
薄伐已褫豺虎魄,先声遂挫犬羊锋。
勿云岭外无宁宇,最幸专城有令公
自是韬戈铭汉石,燕然山上记肤功民国温廷敬潮州诗萃》甲编卷五)
按:钟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