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黄州齐安永兴禅院记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七、《小畜集》卷一七、光绪《黄州府志》卷三八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齐安,郡名也;永兴,院额也,盖僧耆故老通而呼之,遂以为常耳。唐时旧州在齐安河上,《院录》云因刺史杜仆射,以白云观建为斯院。按唐史,未尝有官至端揆而刺黄者。疑唐末杜洪据有鄂渚,北结梁人,东抗杨氏,黄鄂之属郡也,或以宗族典之。于时皇纲弛紊,官纪僭忝,仆射之称,不为异矣。其后随郡迁徙,立院于兹,兵掠火燔,曾无宁岁。乾宁中,杨行密尽有淮南之地。天祐二年,杨公卒,其子渥称嗣。吴王奉唐正朔,以部将孙彦思为黄州刺史,始造院宇,崇佛像。彦思母王氏舍妆奁铸钟,于今尚在。主院之僧,传法之祖,丧乱无纪,莫得而知。今所述者,断自紫陵而下。紫陵者,郢中名山也,山僧晓禅,世谓之紫陵和尚。其后舍兹院,游凤翔,从清泰入洛,赐号国师。次曰同一,次曰行忠,次曰节运,次曰延真,次曰自正。此五僧者,自前唐天祐止圣朝。端拱初,有若蕲州三角山龙门禅院僧自南,开堂演法。自南者,合淝人,世姓解氏,住持凡七年,复归蕲州四祖山。淳化中,有若蕲州白云山广教院僧智雨,嗣兴院事。智雨者,涟水人,世姓朱氏,以至道三年十一月一日寂灭,俗寿五十一,夏腊二十七,临终召院众付嘱。今长老仁辩,遂宁人,得法于智雨者也。即以其月十二日,用荼毗之法葬智雨,起塔于长圻村。二十八日,仁辩会大众,升法堂,有僧玄资问曰:「如何是齐安境」?答云:「后面青竹连道观,前头绿水接武昌」。又问:「如何是境中人」?答云:「大似不相见」。此之谓住持传法僧。院旧有堂厨各五间,淳化二年,郡人王福舍钱二百万造大殿,成再兴舍钱一百五十万造僧堂,郡之众户率钱二十万建老宿堂,又率钱十万立方丈室,左都押衙丁文燧舍钱五十万建浴室,蕲州人王真舍钱四十万创菩萨殿,塑弥勒像,里人周遇舍菜圃,此之谓檀越。知院元吉掌申牒公府,维那法俊掌提辖堂司,供养主文遇掌化募施利,典座道真掌庖厨,直岁省慎掌垦种,此之谓知事僧。先是,众僧请院前闲田一段,又请逋民麦庄一区,由是来麰蔬果丰焉。住持传法僧无祖祢,道高众伏则推之,知事僧无资级,才堪心愿则为之,故上下熙熙,而忿争不作矣。夫禅者,儒之旷达也;律者,士之名教也。浮图氏离而为二,罕能兼之,其甚者,互相矛盾,过于仇雠。唯长老仁辩禅其心以度人,律其行以伏众。有来斯应,虚往实归,禅其心也。一裘一饭之外,日诵《法华经》二部,律其行也。某筮仕以来,治僧之讼多矣。独爱其无亲疏,无人我,有贤智则尊而事之,有才力则信而使之,去而不强,推而无竞,浑然几乎道矣。故总而为之记。至于院宇之至向,田园之广袤,道具经典,租庸什器,请书石阴。时大宋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和正月二日游碑堂寺二首 其二 北宋 · 吕陶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䌽旗连道过重闉,却访僧居暂柅轮。
平野一朝铺秀色,轻风十里散香尘。
此时燕赏须从俗,昨日阳和已发春。
自古成都称美酒,细倾聊以度良辰。
送杨参政致仕归永嘉兼简宗豫 明 · 杨士奇
杨大夫,起自章逢儒,清涵烱烱冰玉壶。
平生胸中书万卷,上溯邹鲁窥唐虞。
年未四十游帝都,朝朝冠佩明庭趋。
退陪天官品量天下士,区别高下贤与愚。
缙绅可望不可近,大夫自视澹若无。
出佐方岳薇垣居,施政不亟亦不徐。
春风披拂枯槁苏,时雨沾洒惠化敷。
闽南八郡五十邑,咏歌鼓舞连道途。
列圣相承三十载,大夫夷险一节终不渝。
白发如丝未全老,成功而退合天道。
山林钟鼎固有命,得退还应健时好。
五月燕南雨晴早。
清莺啼满绿杨烟,舞蝶翩翩弄芳草。
大夫拂袂出都门,我往饯之心懆懆。
逸翮争骞银汉云,蹇驽尚恋天闲皂。
雁荡秀拔东海堧,夫容作花浦屿妍。
谢公旧游清境在,解绂可以长周旋。
何须吴歌越舞酣高筵,何须丹砂玉屑图永年。
但令俯仰无愧天,任情随意合自然。
武英学士清无恙,鹤氅云巾曰来往。
太史行将望聚星,定在斗城华盖上。
留赠尹诚之 明 · 金隆
出处:勿岩先生文集卷之一
世人爱粉脂,我独怜质素。
世人爱文绣,我即怜粗布。
智者人所爱,愚者吾所取。
便佞人所爱,沈默吾所厚。
此来幸识君,怜君多美质。
珍重纸上语,相与勤磋切。
殷勤腔里思,共对烦晤言。
所期不在小,学海连道源。
粉质既有基,绘事当加功。
提撕无已时,振拔待秋风。
昭昭诸格言,服膺宜勿失。
白首契已深,青松照白日。
闻张助甫擢宁夏中丞喜而有作四首 其一 明 · 胡应麟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灿烂除书出帝京,词坛飞将旧知名。
三河拥传过秦塞,六郡吹笳入汉营。
露布夜驰平乐馆,风旗朝猎受降城。
不须更问祈连道,谷蠡昆邪到处迎。
入北京 明 · 柳梦寅
押尤韵 出处:于于集后集卷之二朝天录
游客清晓饭,骚骚戒行谋。
日晏邮卒会,方言竞咻咻。
肩舆渡石梁,梁下容龙舟。
陵苕翳兰若,佳城拥松楸。
贝宫逼象魏,甲第连道周。
辉辉东岳庙,揭揭朝阳楼。
列廛揔眩眼,仕子皆华辀。
仰瞻天子居,黄屋瑞云浮。
百灵护休气,亿代妥神州。
根深有茂叶,源浚看长流。
圣人侔覆焘,馀化振青丘。
一物参卵育,可怜东海鲰。
和琳奏报𠞰捕秀山苗匪至湖南界分设卡隘肃清后路尅期会福康安进讨诗以志事二十韵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六
炮木(山名)洪安汛,三省界连道。
黔楚两省苗,分路各入扰(黔楚逆苗石柳邓等不法并勾结川省苗匪在秀山地方滋扰三省地界犬牙相错其由炮木山一带来者俱系黔苗由洪安汛一带来者俱系楚苗或川省苗匪欲抢据秀山县城与黔楚苗匪合力肆逆以阻挠官兵亦未可定)。
思欲抢秀山,川苗或合挠。
川兵则屡胜,贼寨多焚𠞰。
秀山城守严,民居皆安保(和琳未到秀山之前有四川都司何元卿巡至川黔交界地方正值苗匪等在彼肆逆焚掠何元卿即与千总马建纪等杀毙贼匪六名夺获红旗一杆外委陈应元亦在巴白塘地方杀贼四名并焚𠞰贼人寨落其馀苗匪俱行逃窜秀山城守甚严贼苗不能攻扰居民等幸俱安保无恙盖川省贼势虽未至如黔楚逆苗猖獗之甚然惜其歼戮者不多是以贼匪尚不知敛戢)。
贼势未至猖,但惜所歼少。
和琳驰至蜀(和琳授四川总督自藏回京陛见至邛州途次闻川省秀山县亦有苗匪肆逆即一面奏闻一面驰往该处据报贵道溪及邑梅两处贼匪屯聚即与孙士𣪣及提臣穆克登阿总兵袁国璜等分路督率官兵杀毙苗匪甚多嗣又据报楚省苗匪由龙岩嘴蜂拥前来复与穆克登阿等分路奋勇𠞰杀鎗毙七八十人又见近岩硐贼匪陆续麇至和琳即令官兵从山梁压下鎗箭并发毙贼无数向晚追至晏农地方驻扎),沿边肃清了。
追至晏农地,傍寨期净𢷬。
所调新番军,勇壮胥轻矫。
登山疾如飞,胜苗百倍好(兹又据奏正拟前赴炮木山等处搜捕廓清而所调屯练兵丁头起五百名适先到营向来屯练最称趫捷登山如飞从前屡次调派甚为得力)。
初至即率战,川河盖尽扫(近炮木山有川河盖地方系三省总汇路口和琳以现在驻兵晏农其川河盖必不设备正可出其不意痛加剪除以清后路当将汉土官兵分派令总兵袁国璜为一路达音泰为一路提臣穆克登阿由牛角山头门为一路直至川河盖随𠞰随进一面酌留弁兵防守晏农一面亲领屯练汉兵二百馀名接应三路俱于闰月十六日五鼓进发)。
分兵三路进,马腾士均饱。
声势愈以壮,如隼击弱鸟(贼匪见官兵骤至不及抵拒扳援陡崖纷纷奔窜屯兵等俱各争先追赶绿旗汉兵亦奋勇直上鎗毙贼匪甚多是夜官兵并未休息远近鎗声络绎不断十七日已刻袁国璜等复又合兵直抵楚境小溪地方共杀贼一百馀名其黑夜鎗毙滚崖落水者不计其数穆克登阿赶至牛角山等处复又截杀八十馀名夺获刀矛器械无算)。
向被涂炭民,二千归户早。
尚未误春耕,秋成冀万宝(其时被难民人跟随官兵回至本土者不下二千馀人遍加抚慰欢声载道和琳此次所𠞰贼匪虽不及福康安所歼黔苗之多而贼匪震慑窜避已为胆落不料其竟能如此甚为可嘉因命与穆克登阿俱赏荷包其屯土官兵均赏一月钱粮即后到二起屯练远来劳勚亦先赏半月钱粮以示鼓励)。
所惜贼分窜,溪曲及峰㟽。
歼贼虽不多,然贼魂丧杳。
进攻炮木山,松桃指日到(叶)。
两督既会师,威棱赫日皎。
企待擒三凶(又据奏现在派拨官兵二千名分防各处隘口随带汉兵一千名屯练一千名即于十八日同穆克登阿等进攻炮木山贼匪直赴松桃与福康安会合侦探石柳邓等三人踪迹悉力擒拿务获等语三犯自作不靖罪大恶极自当速就刑诛惟冀捷音驰至以纾廑念耳),捷音速飞表。
志庆诗(并小序) 清 · 朴允默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出处:存斋集卷之七
丁亥七月十八日。即我元孙宫诞降之年若月日也。环海东含生之伦。孰不蹈舞欢忭。而至于贱臣则役于内阁四十年。三值莫大之庆礼。区区寸忱。尤有倍于他人。谨作志庆诗一篇。恭寓南山北斗之祝云尔。
猗欤天意笃,默佑我东方。
弥月元孙降,灵春宝箓长。
喤喤承载弄,嶷嶷仰斯皇。
值亥年为吉,奏申辰亦良。
三清电绕彩,双阙虹流光。
有喜供文母,无忧奉圣王。
怡愉瞻玉邸,保定爱青阳。
太液嘉鱼跃,铜龙舞鹤翔。
本支延百世,磐泰凑千祥。
请祝扶鸠杖,承安集凤裳。
讴歌连道路,鼓乐溢村坊。
太庙告由谨,仪曹涓吉忙。
呼嵩庭左右,宣旨殿中央。
盛事辉今古,王言代阐扬。
施恩先内院,进秩及诸郎。
蠲典四方遍,赦文千里洋。
封笺文晓进,宣饭趁朝香。
衰贱犹为役,须臾少不僵。
庚年曾幸及,己岁更能详。
又复逢今日,双擎万寿觞。
驿马叹 清 · 林得明
押职韵 出处:松月漫录册三
孔路必置邮,传命滞无式。
官衔今察访,沿革古丞职。
参量远近程,分排连道侧。
闻令疾流星,报警贵瞬息。
长亭递短亭,百里期顷刻。
位田皆上上,邮卒足仰食。
逸足求大宛,骏骢空冀北。
银鞍绣障泥,青丝黄金勒。
腾腾气吐霞,猎猎步学翼。
相誇争务胜,一鬣千金直。
当时盛传称,不谨即遭劾。
升平为日久,奸伪罔有极。
吏纵舞弄习,马带玄黄色。
果下与款段,疲劣俱会得。
尻骨受鞭高,四蹄立如植。
递驲疾视仇,出厩与有德。
嬴甚频卧水,惊或悚踏棘。
前牵而后鞭,十步一颠踣。
朝令虽云严,奸计日叵测。
虚籍载骏骨,弥缝畏黜陟。
碍过知良策,营私工掊剋。
何人守是官,苦乐同家国。
生查子 其二 和明人吴鲁于韵 清 · 周寿昌
押马韵 出处:思益堂词
得失證鸡虫,称谓随牛马。
庄语难谐怕客嗔,连道三声者。
击汰扇张帆,避雨衣凭瓦。
一把茅刚盖著头,笑指夫夫也。
道乡台 晚清 · 张发浚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回首瑶宫草不春,一朝抗疏气嶙峋。
驯猿夜半迎迁客,太守湘滨逐谏臣。
问舍雷州天亦巧,临池连道德为邻(谓湘乡洗笔池)。
考亭题字光千尺,风雨潇潇岳色新。
水沙连纪游 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 · 陈肇兴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蹭蹬沙连道,十年来往频。
好山重识面,旧路忽迷津。
崖险驴欺客,庄深狗吠人。
多情谢宗族,杯酒醉千巡。
春怀诗四十八首 其七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出处:湘绮楼诗弟七卷乙丑至庚午春
连道有奇士,騄耳服牛车。
志欲千里游,任重苦相加。
局促长辕下,宁见白日斜。
覆辙相追寻,嘉此独负荷。
恒恐马力尽,东野忽蹉跎。
北风起燕代,慷慨长咨嗟。
麓山寺六朝松折后作歌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出处:湘绮楼诗弟十卷辛未至己卯
群松阴阴连道林,一株旁立气肃森。
无心与众斗高古,自爱萧閒云岫深。
游人但讶色苍怪,水经湘志无年代。
晋寺重兴宋及梁,六朝电逝山如黛。
岱华犹无三代松,此松兼耻受秦封。
屈作南朝一名品,泠泠洒洒生清风。
自唐及明少题咏,僻生山峡幽人性。
近来唐罗始知敬,百年游屐破苔径。
谁知贞性不好名,楚风始盛天下惊。
空山偃蹇惯岑寂,安能时听世俗评。
从来千年饱霜雪,去年微冻虬枝折。
亦如老聃去流沙,非仙非死凭人说。
世中俗人不见松,犹道山光云气同。
寄言知者莫叹息,君不见许由巢父无人识。
成都湖南馆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对联 出处:湘绮楼联语卷一院宇
游宦溯前贤,自襄阳诸葛,连道恭侯,蜀都中盛集千年,楚国楩楠参古柏;
华轩开广厦,数南北萍踪,东西使节,锦水外江流万里,洞庭吐纳豁离襟。
瑞城禾村。走笔拨闷 清末至现当代 · 崔奇男
押尤韵 出处:龟谷诗稿卷之二上
少年志豁落,排俗追冥搜。
山游期五岳,水游期十洲。
谁料此事竟差池,委身尘寰成白头。
人生动辄拘形役,世事多端不自由。
暮年千里出湖关,跋马长途行未休。
搰搰奔驰为何事,顾余初心良可羞。
雨雪霏霏北风凉,我马悲鸣我仆愁。
暮宿岭下村,朝登江上楼。
行行入瑞城,苍松连道周。
登陟水陆不知疲,脚底关河穷阻脩。
壮观虽非八荒外,江山信美难与俦。
翩翩旷怀尚未除,每逢形胜多淹留。
手拨行箱觅纸笔,一挥记余湖中游。
梅岭谒张文献公祠三首 其三 清 · 祁寯藻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䜱䜪亭集卷五
画像曾经吴道子,御题犹识宋淳熙。
永丰市上流传本,合为先生勒此祠。
闻语十方琏长老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旧居庐岳寺,新化给孤园。
还享国人供,应无尘事喧。
有来听喻筏,一悟见吹幡。
不忆炉峰下,临溪看饮猿。
直龙图阁蔡君墓志铭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忠肃集》卷一二
君讳奕,字如晦。蔡氏,宋人也。曾大父陟,仕为国子博士,赠太子太傅。大父希言,军事推官,赠太师。父挺,由枢密副使拜资政殿学士,判南京留司御史台,赠工部尚书,谥敏肃。母王氏,追封汝南郡夫人。君幼端重,与常儿异,世父故吏部侍郎抗心奇之,以之为子,补太庙斋郎。进士及第,除常州无锡县主簿,以侍亲岭外,不赴。丁母张氏夫人忧,服除,守将作监主簿,罢,签书成德军判官,侍亲知秦州。上即位,迁大理评事,通判乾州。服侍郎丧,终制,勾当在京步军粮料院。熙宁三年,诏置审官院主簿,君以荐补。东院、西院吏列房曰关升,曰磨勘,曰差遣,一官考拟,房相参互,而案牍首尾离异,稽留坠散,至缘为奸。君乃各析为三房,随官品分属之,人大便。建言门荫初调试诗,不若试经若律义为有补于政,诸路荐举宜裁限员数资序,所谓亲民者必历知县,议皆施行。四年,青苗、助役法出,选建诸路使者推行之,曰提举常平仓兼农田水利差役事。君得湖南,既对,语当上指,迁太子中允,改转运判官领其事。是时,所置遣多不深惟法意,奉宣或缪盭。君能亲行州县,视人力物地宜,度出而赋之入,公私曰便。明年,赍其书来朝,上滋喜,使议司农,无以易君者。迁转运副使,赐五品服,颇采其议可通行者下他路。潭、邵间所谓上下梅山,其地千里,马氏以来,猺人据之,号莫猺。国朝有厉禁,制其耕垦出入,然岁久公然冒法,又稍招萃流浪。君曰:「省地养此,后日为大患。今变猺为汉无难也,开其酋以祸福,使为土民,口授其田,略为贷助,使业其生,建邑置吏,使知有政,如此而已」。于是面敷其说及区画之序,上嘉纳其策。会今门下侍郎章公惇察访本路,即付其事同君经之。檄入其境,果大欢。从授冠带,画田亩,分保伍,列乡里,筑二邑隶之。籍其田以亩计者二十四万,增赋数十万,遂招怀邵之武冈峒蛮三百馀族,户数万,岁输米以万计。纳其所畜兵仗,以其地建二寨。六年五月,上遣使者劳君,赐名邑曰新化、安化,寨曰武阳、关峡。迁君太常丞,直集贤院。敏肃时在政府,辞其命,手诏不许。又抚纳邵、徽、诚等州镇蛮族之归附者,皆以补吏。因言:「治新民,法宜有张弛,愿假臣便宜」。诏可。长沙诸邑负茶租、田税,积为缗钱四万,请如赦蠲除;议全州不可废,乞行保甲法以防盗;置钱冶衡州,以权物轻泉重之敝。皆从之。敏肃以疾去位,乞还君。君亦以侍郎后有二子矣,数自言,遂归其宗。八年,再任。十二月,交趾入寇,徙广南西路转运副使,权桂州经略安抚司事。时贼已陷钦、廉、邕三州,内地城皆昼阖,吏民多逃散。君至开门,日会宾僚棋酒,镇以暇豫,人恃以安,去者来归。简料丁壮,戒期自将击贼,贼闻不敢内窥,引去。乃请蠲复三州,完其伤痍,老弱皆有所养。更军制之不便者,储械峙粮,以待王师问罪。遂城邕州,凿井三十,师至无需不充。时九年九月也。已而随军南行,方广西财力乏,而转饷流衍出境,所支尚足数月。十一月,军驻思明寨,闻母濉阳王夫人丧,去官。其后四十日,班师于富良江,而主将以纵贼无功,猥曰粮乏,坐是夺君太常丞、直集贤院。未几,忠悯公徐禧来会军费,上君状实,于是朝廷知君为有劳无罪也。元丰二年,犹监曹州仓米赴军。丁敏肃丧,服除,换通直郎。兵出西鄙,河东馈运不继,使者皆得罪,上特起君管河东转运判官事。径如鄜延,会王师,治运事,还部条前运七失,遂上因粮摺运法,运夫皆以亲民官部督,故无遁散。分屯军还,或扇摇以再出,稍避匿,至聚为盗,亟出榜开谕,以道安定之。城石州二寨,具舟通道,纡阻以济。议河外五堡小而密,徒分形势,有警不足守,可留平时戍望而已,遂大省储馈。转运使陈安石入对,上曰:「事一委蔡某耶」?因屡称奖。五年十一月,以本官直龙图阁,权发遣秦州兼都总管经略司事。储威积粟,休养民力,治纲领,简节目,而肃于军政,严于治盗。阶州及甘谷城蕃部间出没窥抄,君授方略诸将,使以奇捕逐,皆惧遁去,声实隐然,完重一面。州南河汇他水,岁败北堤,久受其患。君增筑大堤,民不闻役,后雨大水,安居无虞,秦人德之。六年闰六月二十二日,晨出黄堂坐僚属,奄忽感疾,遂卒。中外之人言人才者,莫不失声痛叹,为朝廷惜之。君天资沈明,而彊于自修,多识事变,有父之风烈。尝言天下事无不可为者,遭上识拔,感发奋厉,于其造为,省而后释,物迎所投,节开理解,无迕其间。当烦溃艰剧,跋溪莽,昌暑瘴,皆夙夜祗力,以身临之。招携开拓,未尝张皇劳费而妥妥就功。享年止四十四,自少慕亲侧,又四服大丧,计其在事职裁数年,而其所立如此!外庄峻若不可即,而中宽容,与下论事,曲折往返,能听其尽。事亲至孝,与朋友有义,与族姻有爱。教育侍郎二子,所以成就之者,曲有恩意,内外皆与之俱。为秦州,奏其长潜管勾机宜文字。初登科,与兄昕天申同年。敏肃位枢密时,君使湖南,又与兄朦天申分领三路漕事。及秦州,实继侍郎之治,士大夫夸荣之。其配郭氏女,封寿昌县君。子二男:曰蕃,曰芝,皆承务郎。一女,嫁蔡州西平县令赵伯通。孙女一人。文集十卷。明年十月七日葬于应天府宋城县七里村先茔太傅之兆。某视君实从母妹之婿,而又女归其子蕃,故为之铭曰:
远矣蔡宗,肇侯自周。以国为氏,著于陈留。君七世祖,稍从宋丘。遂有显人,以衍厥流。肃肃秦州,克绍世绪。适时之逢,涵蕴弗茹。天子曰材,济予时汝。有畴必咨,罔择夷阻。方盗跳南,辄使自楚。本根西师,往率秦府。士饱于巇,羌摄吾圉。中以诬斥,默无一语。亦既昭之,天子之明。以右以陟,肆底其成。车流马舞,方驾而倾。概乎善恶,不在死生。刻诗竁石,以慰诸冥。
乞给新化县学田奏(熙宁七年三月) 北宋 · 章惇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九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一
邵州新化县已建学,乞下转运司给水田二百亩为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