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劝农香山 宋 · 丁逢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宿云留润欲侵衣,草长山腰路溅泥。
映屋(《湖南通志》作绕物)画图花远近,接畦湍濑水高低。
人趋南亩生涯乐,春入东菑土脉齐。
说与老农还自笑,近来辛苦惯扶犁(以上明胡汉万历《郴州志》卷六)
东山 宋 · 丁逢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水绕山围夏木苍,旧时贤相读书堂。
窗间远岫供吟遍,来倚阑干半(《湖南通志》作伴)月凉。
乞给降湖南州军引奏绍熙中 宋 · 丁逢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二八、《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一之三○(第六册第五三五五页)
常德府管下武陵龙阳两县接连湖南去处。
每到春时,有江西福建、湖南管下州军客人聚在山间,般贩私茶。
乞量行给降小引,以息私贩。
苏元老舂陵(二字原缺,据李本增)龙阳 宋 · 王庭圭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云渺苍梧湘渚阔,烟帆初转九疑高。
相逢未卒寒温语,此别更为魂梦劳。
江水江花自今古,湖南湖北足风涛。
何时舍棹登平陆,却上晴天跨巨鳌。
荆王頵太傅武宁镇海节度使 北宋 · 邓润甫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七八、《皇朝文鉴》卷三六
朕罹国大忧,绍天明命。
黄陵玉座,永怀复土之深;
清庙朱弦,序陟宁神之礼。
哀恫罔极,感慕从中。
念宗藩尊属之贤,有文考同生之爱,图功甚茂,送往良勤。
敷告大廷,肆攽显册。
皇叔武昌武安等军节度鄂州潭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守太保开府仪同三司持节都督鄂州潭州诸军事鄂州潭州刺史上柱国荆王、赐赞拜不名,身端而行治,识远而量夷。
地则茂亲,时惟名德。
翼戴王室,雅有二《南》之风;
表仪宗枝,独包两献之学。
协策庙社,乃心朝廷。
昨朕承祧,畴劳锡命,属缉裕陵之礼,远护灵驾之行,事有感怀,义当褒异。
是用进以官班之等,宠以帝傅之崇,除节徐郊,建麾青社,以应采菽来朝之赐,以慰棠棣孔怀之情。
于戏!
《诗》美大宗,是为四国之翰;
《礼》尊叔父,固曰一人之嘉。
往服龙光,益膺福祉!
从化之衡府 明 · 李栻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客王门去,离心奈尔何。
长沙天地阔,前席鬼神多。
草木新兵色,江山旧战窝。
畏途固如此,行矣慎风波。
衡阳郡太守张公埋文淳熙十一年十月 宋 · 张南俊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
先考姓张氏,讳敦颐字养正
生于绍圣四年正月初十日
汉留侯之裔孙。
七世祖自歙之黄墩迁婺源,故世为婺源人
□□□□通奉大夫
母□氏,累赠硕人
通奉治家以严,酷于教子。
先考少笃学,未冠,兄弟齐□□□南渡之后,以太学举,中绍兴八年进士科
初授潭州左司理参军,次历仪真、邵武南剑三任教授
□□年□□从政郎
十九年,以国信所赏转儒林郎
二十三年,改□□郎。
三十年,转奉议郎
□□□□□□□干办公事
三十一年,转承议郎通判宣州军事。
三十二年,皇帝登极,覃恩转朝□□□□□□□。
隆兴二年,转朝散郎,知舒州军州事。
乾道三年,转朝请郎
□□衡州军州事。
将满,丐祠。
□□□□□□敕主管台州崇道观
任满,乞致仕。
淳熙二年,以太上皇帝庆恩,转朝奉大夫
九年,以大礼霈恩,赐五品服。
初娶汪氏,累赠宜人,先先考五十六年卒。
再娶江氏,故待制邈□□□,封宜人
子五人:南秀、南英、南俊、南寿、南纪。
南秀早卒;
南英过房为先伯后;
南寿以先考补奏迪功郎舒州太湖县主簿
馀应进士举
女七人,皆适宦族。
男孙五人:诚之、敬之、来之、佑之、升之。
女孙六人。
曾孙一人:绂。
诚之乃南英之子,过□为南秀后。
初,南寿将赴太湖,尝以迎侍为请。
先考曰:「龙舒,吾遗爱在焉。
汝往,勉事上官,勤于职业,以副吾志足矣」。
南寿禀命而行,方及初□忽起白云之念,遂沿檄归省。
先考且喜且泣曰:「岁月易得」!
不数日复促其行曰:「吾幸无恙,可往终任」。
南寿恋恋有不忍去之意,强之方还任所,时淳熙十年□月也。
夫何志与愿违,至八月初,先考微感外风,顿然减膳,医虽接踵,药不复进。
至十七日早,始□酣寐,因渐瞑目,享寿凡八十有八。
南俊等泣血遣讣,南寿闻讣,星奔而还,共执丧礼。
痛念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于是相以卜归窆之期,得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甲申吉,以礼安厝于南山
南山乃先考所自卜也。
宜人汪氏,先葬于本里之六原,今遂迁而合葬。
先考行实,乃存日效子由自作遗记,记成,以示诸子曰:「吾名不高,位不显,殊无可书之事,惟生平立身行己,历官迁次,已见于此,他日不必以铭志于人」。
并举温公之说为戒。
南俊等遵依治命,姑且缓之;
今逼葬期,谨以遗记掇其大略,埋诸墓隧云。
南俊等泣血书。
按:江西婺源县博物馆藏志石。
满庭芳 寿朵罗歹元帅 元 · 袁士元
菊后秋深,梅边春近,江天积雨初晴。
湖南畔,光现老人星
尽道元戎公相,今朝里、福寿相仍。
当华诞,黄麻诏下。
万里被恩荣。

生来真活佛,心田一片,宽厚和平。
好贤哉乔梓,雍肃家族。
顾我寒櫩书客,经年里、眼特垂青。
情欢处,新词一曲,把酒祝长生。
辞免除显谟阁直学士潭州湖南安抚使奏状宝庆元年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八、《崔清献公集》卷二、《广东文献》卷二
焕章阁直学士中奉大夫、前四川安抚制置使崔与之状奏。
伏准省劄,奉圣旨:「崔与之显谟阁直学士、知潭州、湖南安抚使,填阙。
令所在军州差拨兵级三十人津发,疾速之任,候任满前来奏事」。
恍承误渥,深切惊心。
归班之命屡辞,方兹俟谴;
予郡之恩继下,复尔叨荣。
虽大造曲成而不遗,顾小器已盈而自惧。
伏念臣朴忠素守,艰阻备尝。
惟四方奔走,投老而不休;
故百恙侵陵,乘虚而为梗。
五年守巴蜀,自知驽力之穷;
六月溯潇湘,已决狐丘之计。
陛下嗣登大宝,勉思远图,励精方新,进德不已。
亲近正人,以新圣学;
招来名彦,以兴治功。
当此天日清明之初,谁无风云依乘之志。
况臣起身遐壤,荷国厚恩。
先皇帝拔臣于冗散之中,径跻清近;
圣天子召臣于归休之后,不容控辞。
兹实意之上孚,忽温言之下逮。
长沙巨屏,犹付重权;
延阁穹班,更升华直。
仰见公朝未忍弃捐之意,徒有末路不堪驱策之忧。
缘臣暮景相催,宿病尤甚。
秩宗事简,尚不能一望于清光;
连帅责丛,其何以仰当于隆委?
自顾衰残之状,实深颠踣之虞。
欲望圣慈察臣愚悃,畀臣祠禄,俾养痾于田里,免速毙于道途。
傥沟壑之未填,或涓埃之可报。
所有省劄,未敢祗拜。
按:奉圣旨不允,令学士院降诏。
哭孚威上将军(五律四十首)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征南杜元凯,一鼓下川湘。
欲致共和治,何分南北强。
讴歌闻梦泽,兵马在衡阳
满腹踌躇志,威名震八荒(民七戊午,曹公为四省经略使,公任第三师师长,兼援副总指挥,与湘军大战于岳阳,破竹之势直趋长沙而不入城。驻军衡州,与湘将赵恒惕相约停战。驻衡二年,秋毫无犯,四民爱戴,声望大起。)
石运判李运判黄提举之功1235年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崔清献公集》卷三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照对摧锋军兵曾忠等因在惠州出戍生变,辄犯广州城壁,俄而遁去,径入肇庆府,横行于怀集四会开建之郊,本司节次调遣韶州驻劄摧锋军统制毗富道、湖南飞虎军统制苏洪飞,沿江制司统制陈万,各领所部官军前去,逐处把截。
又遣广州水军、澉浦、定海水军控扼肇庆一带江面。
缘诸项军马分投调遣,道途隔蓦,馈运孔难,遂移牒转运司,任责应副山前军食,无令缺误。
朝议大夫运判石孝淳以国事为念,多方措置,犹虑储粮有限,差人于惠、连、韶、封等州增籴,预为乏缺之防,分委属官充随军督运,仍择有精力者分充水陆受给官,区处皆有成画。
石运判任满,朝散大夫运判李华继之。
正当山前诸军会合,贼徒穷迫之时,自怀集开建而上,系与湖南广西接境,无非山径险峻去处,皆系是陆运。
李运判悉照前官元措置施行,加以程督严明,夫运齐集,是致军饷宽馀。
某昨以经略使兼知广州,广乃乡郡,为南州重地,事物浩穰,讼牒丛夥,凡所裁决,宁无妨嫌?
而况年老且病,军务冗扰,日不暇给,所有郡事,委无心力可以应酬,遂牒朝请大夫、提举常平黄𡷫时暂兼知广州,用以分劳。
其忠心体国,相视如一家,检抳吏奸,脩明军政,郡纲整饰,里外肃清。
是时军期正繁,费用百出,而帅司财计枵虚,𡷫乃那拨盐司桩积见钱五万贯以济军用,急缺支遣,王事所关,略无留吝。
凡此者皆孝淳、华、𡷫协力共济之功,遂藉此以集事,须至申闻者。
照得叛卒曾忠等昨自惠阳倡乱,径趋广城,正欲掩我不备,当来若非统领熊乔星驰前来告变,则仓卒何以禦之。
贼在城北就日门外劄泊,门里即是摧锋寨,特一门之隔耳。
人心忧危,恐生他变,在本寨弹压,仍护北门,区处有方,关防甚密。
伺其出入,察其情伪,预为之防。
是时军气颇骄,閒有与人争竞,或出言狂悖者,即戮以警之,军情贴然。
潜销内应,以禦外侮,此则乔之功也。
某窃谓熊乔身为主将,而盗发所部,其罪固不可逃,盗发而能禦盗,其功亦不可掩,并乞照会。
某申禀。
辞免知潭州湖南安抚使申省状宝庆元年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崔清献公集》卷二
焕章阁直学士中奉大夫、前四川安抚制置使崔某状。
昨准省劄指挥:崔某除显谟阁直学士、知潭州湖南安抚使
寻具辞免,奉圣旨不允,令学士院降诏。
闻命自天,惊心汗背。
某投老多病,屡申恳以丐祠;
求退得迁,复蒙恩而予郡。
叨荣非据,履薄自危。
伏念某起自炎陬,蜉蚁无援。
清朝拔士,取之疏冗无闻之中,猥玷使令,寖阶通显,可谓遭逢之幸。
粤从西戍,抱病支离,息影穷阎,庶便休养,不图误渥,下贲衰踪。
六卿峻除,方力辞而得请;
九牧重任,俄宠数之遝来。
洪私倍费于生成,弱植岂胜其负荷。
亟腾免牍,尚閟俞音。
某自惟冉冉残龄,骎骎谢事。
一衰已甚,百病相乘,名曰头风,积成奇證,每一发动,与死为谋。
加以心病日深,形骸柴立,十目所共见也。
长沙据上流之雄,事任甚重,讵容久阙正官?
欲望朝廷特赐敷奏,别选名流,以副隆委。
载念某自去益昌解印之后,将及二年,衰病无能为役,而又未能忘禄。
哀鸣屡矣,情词已穷,并乞垂怜,畀以祠廪,抑亦见圣代始终保全老臣之意。
按:奉圣旨,依已降诏不允,不得再有陈请。
再辞免知潭州湖南安抚使申省状宝庆二年1226年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崔清献公集》卷二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焕章阁直学士中奉大夫、前四川安抚制置使崔某状。
昨准省劄指挥,除显谟阁直学士、知潭州、湖南安抚使,填见阙。
即具辞免,准降诏不允。
寻再具辞免,奉圣旨:「依已降诏不允,不得再有陈请」。
某闻命自天,不胜震惧。
窃惟令出惟行,稽留有罪,亟当遵禀,其敢重违?
而情迫于中,有不容自默者。
伏念某碌碌庸才,屡膺烦使,鞠躬尽瘁,不敢告劳。
淮、蜀十年,技穷力屈,投老多病,侥倖终更,归伏衡茅,庶便医药。
公朝矜念旧物,宠数狎来。
阃寄非轻,猥叨显擢,自惟荷国厚恩,愧未有以补报。
头颅至此,而犹有未忍弃捐,可谓衰晚遭逢之幸。
仰惟初政清明,求士如渴,何物冗陋,首玷荣除,恩重感深,若为称塞?
自应驱驰而往,图报万分,而日暮虺隤,莫任鞭策,叠具辞免,尚未矜从,惟有凛凛自谴而已。
尝闻士大夫保初节易,保晚节难。
方精力强盛之年,锐志事功,东西惟命而不辞;
随其所长,皆可展布以自见。
及其老也,精力既衰,非惟不足以任事,必至废事且误事也。
国家以忠厚之意待士大夫,制为祠宫之廪,庸示优恩,或老而丐归,或病而求养,或久劳而欲均休,俾之少遂安闲,而又不失寸禄,以保全其末路,忠厚之至也。
区区危悃,冒罪控陈,欲望朝廷察其情,信其言,检会累申,特赐敷奏,曲从所欲,顶踵生全之恩大矣。
按:奉圣旨,除宝谟阁学士,依所乞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任便居住。
戊辰渡辽遇故人钟逊庵别十四年矣共谈往昔如隔世事赠我诗又出近年所作诗文相质率书四律为谢 其四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云水迷孤竹,东游泪满身。
羊裘欲何适,皂帽且相亲。
北海心存汉,长沙论过秦。
可怜知我者,举国曰诗人。
雨舲中丞见示伊吾司马侯猗碑手钩一通适君以阁学内擢因题碑后兼写别怀己未 清 · 何绍基
 押文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一
东京侯氏颇寥阒,君房而后希有闻。
瑾也厕居边郦列(见《范书·文苑传》。瑾,敦煌人。),猗乎今见斯碑文。
伊吾司马始建设,屯田塞下督耕耘。
纵非威名等傅介,亦当恺悌如耿勋。
敦煌云中并河外,两侯或本同榆枌。
一文一武显晦异,碑词史笔齐垂芬。
我生金石宿缘厚,广蒐遗逸理放纷。
裴岑碣得旧打本,中有古馀祛蠹芸(余所得《裴岑碑》,乃张古馀先生旧藏,远胜后来拓本。)
侯君铭字更奇重,光气上属天山云。
萨公工书我习见,政暇寻帖意甚殷湘林先生昔守长沙,公馀惟作书、评帖而已。)
初拓百本不到我,多付俗子供摧焚。
玉关飞越剩此纸,邮筒风义见两君湘林竹农。)
独怪探奇睹三面,何不猎古掩其群。
睦堂祖谷定何语,无缘起问将军
香南居士偶获此,借到斋阁香先薰。
桂花浓开酒碗重,翠墨乍展诗魂欣。
三行磊落廿馀字,朗若星斗天章分。
摩挲十日不忍释,老掔钩出多细筋(余复识出首行「五」字、三行「盛」字,首行末「司」字亦隐隐可辨。)
公膺畺寄扬历久,归依香案丝纶勤。
闻道趋朝已有日,顾余恋别无可云。
回忆谈碑几凔热,相与订古忘宵昕。
泺社秋风怅留滞,柧棱瑞霭瞻烟煴。
春明岂少文字乐,止愁膻附如蝇蚊。
几时再窥题躞秘,会合联句留书裙。
萨湘林《寄尹农书》略云:「伊吾城北行沙漠百二十里为南山口,登天山镇西府所必由。入口十里,道旁有石刻『焕采沟』三字,乾隆十五年田辅仁书也。道光十五年,许子直天山归,言石上有隶书不可辨。余遣吏往,拓得两行。有曰『惟汉永和三年六月十五日』,(下系『付』字。)次行『马』字下有『云中沙海侯字』。碑三面刻字,可辨者尚有『睦堂陶君』等字,想亦纪功之作。」又云:「问仙云『祖谷戎军所立』。《沙壁压命碑》,裴岑写铭,以纪战功于归路道旁石上也。同时有三碑,一裴岑纪勋,二即此碣,三失于敦煌野云云。裴岑碣刻以玛纳斯碧玉,今置镇西北门外关帝庙道光十三年,余拓寄同好,士大夫方见裴碑真面目。此断碑残字,又拓百纸遍寄,先寄竹农前辈道光十五年闰六月廿八日。」尹竹农跋云:「右伊吾司马侯君题字,萨湘林得石于哈密,拓前三行以寄。其文曰:『惟汉永和□年六月十五日,伊□□马云中沙南侯□字伯。』以下不可识。按:哈密伊吾庐地,顺帝永建六年复屯田,置伊吾司马一人。首行『伊』字下阙者,自系『吾司』二字,侯君名似『猗』字,疑莫能定也。湘林又言,石上字甚多,惜塞外不工椎拓,无从知其立石之由矣。道光乙未长至日竹农识。」竹农前辈历城,身后此轴落古董店,吴筱亭大令树声得之,以献雨舲中丞,余借钩之。
菩萨蛮 其十四 送太夫人就养南安 南宋 · 郭应祥
佳辰昨日传筒。今朝重把离觞举。
别驾奉安舆。前呵方塞途。

庞眉真寿相。两处交迎养。
庾岭星沙。风光属一家。
次韵荅沈朗亭 其二 己未 清 · 何绍基
 押霰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一
两年游踪越宇县,千里北来急相见。
冲寒投宿久芬室(君书斋名。),望岁竟隔诸梁面。
长沙黄子代款客,招集群贤促宵宴。
涸馀池水难烹茶,盼断雪花思废馔。
是日云阴已厚积,㝱想飞空玉龙战。
朅来十日仍晴乾,空庭素月明如练。
圣人忧时思得贤,授简彤廷分最殿。
两斋雄骏各秀出,大者楩楠清竹箭。
文章华国古所重,补衮从来嗤袜线(廿六日到澄怀园奉访,值君方入城夜饮黄树皆侍讲寓,同直潘伯寅许仁山张肖梅鲍花潭吴冠英俱集。间廷试,两斋诸君皆高等。)
罗研荪生日庚申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三
三十年来老诗友,长沙尚馀罗研荪。
为人平实不动俗,意味正似东洲猿。
胸中涵衍罔不有,泾渭河济包流泉。
我于君止五岁长,百事颓放难扶掀。
君不谓衰笑其懒,懒与衰似难同论。
君方劬学如少壮,健往欲回群马奔。
自余十载浪游返,载书尚费车百辕。
君来借看数十种,其所未看气尽吞。
七月四日揽揆辰,不欲子弟鞠跽烦。
翩然出游遍古寺,归来敲诗潜闭门。
余方病暍今始解,走桂花井寻痕。
蒙出佳茗淡过水,殊胜豪门称祝樽。
忽然起揖索诗句,西台有例近可援。
更出大纸要奇字,当归张之石潭精舍之小轩。
老猿不禁拍手笑,既不称寿矣而何用吾言。
孔毅甫州名五首 其三 北宋 · 吕陶
谪宦寓湖南,憔悴变容质。
老怀极孤穷,益友最亲密。
高轩喜陪从,雅会烦揖屈。
馨香袭芝兰,文采辉陋荜。
谈辩虽纵横,仪范甚专一。
每闻阳春曲,钦诵不敢佚。
遂将蜀溪纸,连写渐成帙。
惭非高尚者,思古感事物。
当时楚士,英秀尽簪绂。
池台今何在,冠剑久沦失。
我忧复辽远,试听暮鸣瑟。
何时还敝庐,一奠九泉骨。
此心实虔望,昭昭有如日。
未尝果山,且(文渊阁本作日)湘江
戏作客从中州 北宋 · 吕陶
客从中州来,有旨谪岭外。
道由长沙郡,行李极狼狈。
地主恶迁客,不许宿阛阓。
驰逐使之出,威势如下礌。
我嗟伏蒲君,力小忠謇大。
一言犯雷霆,万里窜江海。
方当困羁旅,复尔招咎悔。
谁为守者谋,义理亦甚昧。
人道异邪正,天时分否泰。
外物慎取舍,中扃权利善。
小人衒迎合,君子耻附会。
如何鄙流放,辄欲登善最。
所持况轻货,安可迁重贿。
恶名被诸身,巨衾不可盖。
羞色睟于面,洪水安能靧。
尝闻贤人生,希阔须异代。
声华无今昔,趣尚一进退。
李唐距圣宋,乃有二徐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