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题漠口铺 宋 · 韩玉父
 押词韵第四部
南行踰万山,复入武阳路。
黎明与鸡兴,理发漠口铺。
旴江在何所,极目烟水暮。
生平良自珍,羞为浪子妇。
知君非秋胡,强颜且西去(明郦琥《彤管遗编》卷一一)
分阳觉道山麻姑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五、《潜斋集》卷八
麻姑仙坛本旴江丹霞小有洞天,在唐为抚之南城属县,颜鲁公刻石志事,盖可證也。
阳邑西四十里曰生仙乡,亦有麻姑,无所于證。
然以地考之,源曰麻溪,村曰麻村,曰麻岭、麻径,皆托仙以名,而其乡亦并都仙号,则仙之著灵兹土由来旧矣,岂仙之神在天地间如风霆云雨,变化倏忽,将无处不有耶?
道山岿然独高于万山,父老相传,谓麻姑坛若祠旧宅其巅,水旱疾疫,随祷辄应,民不堪登陟,徙之山下祠焉。
西北隅瞰麻溪,石壁峭立,昔有道士修炼其上,一日羽化,倒影灭没,岩石间常遗人影,冠服俨然。
远迩神之,强名之曰觉道,于其山亦曰觉道山
夫二仙相去世代不可复考,而遗风馀烈流落人间,则虽千载犹一日也。
忆昔仙人王方平麻姑于吴蔡经家,已谓三见海变矣。
天地无情,日运而往,二仙不可复作,不知田沧海至今几变,安得乘风来下,以拔巅崖苍生,使之亟苏息乎?
乡士何自明惧事久迹湮,磨碣乞记,俛仰世变,重增叹息,志其槩云。
道仙,图记逸名氏,不知何代人,或谓姓陈名一真,兹配祀麻姑
岁在至元丙戌夏五七日,潜斋何某记。
歌七章 明末清初 · 尤侗
九灵山人东海,《麦秀》《黍离》歌慷慨。
席帽山人吴门,残山剩水声常吞。
二子不仕亦不死,惟有子中所为极难耳。
江西复,广东破,变姓名,北山卧。
弃妻子,浮江湘,足已折,身难藏。
使者来,引鸠觞,辞亲友,歌《七章》。
歌《七章》,悲元亡。
呜呼,元亡乃有文天祥九灵山人戴良席帽山人王逢皆元遗民。伯颜子中西域人,曾收复建昌,出使广东广东已破,乃变姓名,携鸩自随。后有强之出者,子中曰:“我死晚矣!”饮鸩而死。读末语,子中至今未死。)
清溪徐道士郏县人 其三 元 · 乃贤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二月官河春水生,仙翁冠剑出南城
尚书篆画星辰动太史文章玉雪清。
江上东风吹画翣,船头微雨湿丹旌。
当时琳馆同游者,应在滕王阁上迎危翰林为撰墓铭兼善尚书题额)
象山先生年谱跋宝祐四年九月 南宋 · 黄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
文安陆先生没,门人高弟日远,而年谱犹缺。
友人李子愿恭伯始裒汇历年,相与讨绎稍备,然未敢定。
浮湘至衡,得刘君应之,尝从傅曾潭学者纯父游,闻象山语,恨莫得详,见是欣然悦,亟请传于来世。
愚谓时多□谈说,而文安教人,务在朴实自求,故希专门者,或且随声是非,盍徐待其定?
应之对曰:「人心大同若此,及睹是编,可百世俟圣人而不惑」。
遂韪其论,反复参订,质诸先觉遗老,以成其美志。
豪杰之士闻而兴者,殆将有考于斯□。
应之名林,其先代阳朔人,今居南岳,趣尚古雅,并识□□。
宝祐四年丙辰孟冬朔,后学南城黄应龙拜手敬□。
按:李子愿《象山先生年谱》卷末,雍正刻本。
唐故上都龙兴观三洞经箓赐紫法师邓先生墓志铭 唐 · 郑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七
据真格。功行满千者身登仙。
五百者子得之。三百者孙得之。
昔许子何阴功密德。流于七世。
东晋而远游长史小掾三人登升。主簿而下七人度世。
是知元根灵荫。必有所逮。
太元真人长君。乘云龙白日上升。
常恨以激俗警弟。不能潜通隐化。
为剑解术。则终始混世。
乃灵真之本也。二事者先生宜其得之。
邓氏得姓在春秋。两汉魏晋。
继有贤杰。洪源演派。
或仕或隐。自累世咸居抚州麻姑山
乐天和。不以轩冕婴累。
洪嗣道高于世。开元中诏赠临川太守
生福唐尊师讳紫阳。以道法佑明皇帝为元门之师。
尝用下元术。使神卒朱兵讨西戎之犯境。
若雷霆变化。犬戎大败。
时称为神人福唐生华封尊师讳德诚
少随福唐侍内禁。元宗奇其颖悟曰。
斯子必为教主。因以巾简授之。
使居华封观。其交神通灵。
除害利人之事。备于先生所撰家纪。
先生即华封之从子也。讳延康
天机元挺。法相冲雅。
贞元初随师于会稽。受三洞笔箓。
寻复麻姑山。葆神茹气。
澹然与天倪元合。三景五牙二星八道之秘。
云章龙篆斋元醮会之法。神悟灵契。
悉臻宗极。屡为廉使郡守请敬师受。
排邪救旱。显应非一。
元元张𰍈之道。大行于钟陵间。
宝历中。旧相元公制置江夫人有疾。
忽梦神人云。何不求麻姑仙师。
元公遽命使祷请。既至而疾果愈。
夫人稽首奉箓。俱为门人。
复以明威上清之道授邹平公文于广陵凉公逢吉于夷门。
自是藩服大臣。争次迓劳。
太和八年秋。又诏至阙下。
嘉其道德。籍隶太清宫
暇日游龙兴观。见坛宇圯。
怵然曰。岂可使胜地堙废。
吾其居而化之。遂精严像法。
建济静治(音持)。洎幢节龙缯之用。
约数万计。不一二岁其功成。
皆斋章符醮之赠。固不封殖于民也。
开成初鸿胪少卿屈突谦妻李氏魅狐得孕。
厥害滨死。先生以神篆针砭。
既服而诞。则妖雏数首皆毙矣。
道尊而神昶。每与王言。
归于清净。与公卿言。
戒其止足。与将进者言。
勉于澹泊。与其徒弟子言。
勖之勤久。每传法授箓。
持炉焚章。俨容虔虑。
间不容发。故自三事巳降。
多执香火之礼。神都威仪与名德道士
半出于门下。法教之盛。
近未有也。昭肃皇帝兴唐观
访先生修真之道。宸旨嘉豫。
锡以紫服。后帝受箓于南岳广成师
先生为监度。上嗣位。
尔时于内殿访其元言。第以道德黄庭西升经旨应对。
若丹砂硫黄之事。置而不论。
居常惟食元气。微饮旨酒熊经鸟伸而已。
故甲子馀八十而颜朱无縠文。岂非嘘吸冲和栖真通粹之效欤。
前岁季冬。以坠足告疾。
止不能履。他无所患。
今年十月。忽料经典告牒。
及所撰科法仪轨。一以焚之。
弟子请其故。默而无复。
下会夜梦游神乡。殆非人间世。
后辄独坐叩头称善。门人问之。
答曰。吾今在天台修斋。
汝去无扰吾也。十一月庚申
形解于观之清室。享年八十有六。
据真为右弼王真人治桐柏金庭山。即天台之洞台也。
先生其授事于斯乎。且法不可绝。
家风宜有人承之。道德经以子孙祭祀不辍为贵。
则真冑之续。宜其然哉。
先生有子三人。长曰道牙。
舒州太湖丞。授三洞经箓。
次曰道石(本缺一字)。试协律郎
假职闽越。次曰道苗。
袭经符。奉斋戒。
以法教之系。驻于龙兴
道牙奉遗告护元舆归于故山。以十三年十二月三日
葬于抚州南城县故乡諲潭里湖头村灵山硖。祔曾祖父茔。
呜乎。浮游于四方。
云无心也。光赫于上京
教可行也。神于故乡。
孝不忘本也。畋授正一法于先生宇下。
今令似以铭石见托。既熟元范
非所宜辞。乃挥涕为铭曰。
修之身。其德乃真。
真不渝。与化为徒。
蟺乎剑乎。后何斯年举空衣于山隅。
颜鲁公 宋 · 胡舜举
立庙本来皆可纪,凛然英烈殆天启。
年垂八十官太师,平生所欠惟死尔。
分甘一死鸿毛轻,举世俗子何用嗔。
谁知我公本不死,眉间生气犹峥嵘。
堂堂十老皆人杰,逢辰遇合稷与契。
俨然玉立配我公,忠义文章两奇绝。
我来摩挲读丰碑,扛鼎笔力犹精奇。
定应神物常护持,劲直千载垂良规(明夏良胜正德建昌府志》卷一○)
四贤堂元符二年 北宋 · 傅拳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七、正德《建昌志》卷七、乾隆《建昌府志》卷六九
元符改元缙云管公以朝散郎知军事
下车之明日,谒孔子既退,进学之诸生于堂上,接致悃款。
历视斋室什物,必令如式而裕焉。
幕中上官彝教官,推讲成均之法以教率之。
每旬朔,必躬临察考其行能之进否,考其善者,有以异之,而后群心知劝。
一日,集诸生而语之曰:「吾闻盱江世多君子,有若李泰伯、曾子固、王补之、邓圣求者,岂其人欤」?
诸生避席,翕然应之曰:「然」。
公曰:「是皆所谓贤者也。
性之欤?
学而致之欤」?
诸生曰:「尧、舜、禹、汤、文、武、仲尼,无非学也。
孔子不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未闻其非学」。
公曰:「诚然,则学固不在于我乎?
愿诸君无忽」。
于是即孔子之右翼而为堂,访求四人者之像,绘之于壁,榜其额曰「四贤」,俾朝暮过乎其前者视其容必有以思其人而自勉也。
诸生感悦,亹亹然磋磨恳激,不敢以须臾怠。
明年仲冬,公被召登对。
既行,学之生徒追钦服佩,若有所失。
使人谓东岩山人曰:「公归矣,何以勤吾等一日不见之诚?
子其为我记四贤堂,且著公之所以为堂之意,以勿惰于学者之思也」。
予闻其言而善之,谓使者曰:「若知之乎?
人之生,未尝有过人之性,而有过性之学。
今夫可欲之善同出于自然之天,扩而充之,有至于不可知之神,则受性之初,未始有贤不肖之辨。
而终以不充焉者,学与否焉而已矣。
故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荀卿亦曰:『学始为士,终乎为圣人』。
而为善乃可以配尧、禹,是四贤者之性果与人异乎?
果无以异也。
特从其所以成存者而论之,则人之于学又可以已乎?
若夫专以口耳为工,钞掠为能,以徼瞬息之利达,是皆灭天真、沈人伪,君子之弃而小人之归,非先王之所以教学,管公之所以期处之意,而贤者之英灵亦且愧羞憾恨。
冀诸君勿为之也」。
使者曰:「四君子之所以为贤,我则闻之矣。
而穷达出处之不齐,何耶」?
夫穷达有命,善学者不以与焉。
至于出入朝廷,居官行己,见于史笔与文章之留于世者,后之读其书、考其世、论其人,当有知之者矣,亦必有所论。
姑为之记云。
若士建昌郡旴江罗近溪先生旧有讲堂。)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三十
薄游随雀舫,去住总江乡。
书借官斋读,贫从客路长。
五峰秋正好,三谷雨新凉。
肯问旴江学,还馀旧讲堂。
东岩山 北宋 · 傅拳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七
东岩之阴,崖谷深邃,林莽䆗窱,如行隧中,不见天日者,十有五里,奸人恶少往往倚为窟穴,椎埋胠箧,岁尝有之。
绍圣四年宜黄邹天锡为南城,闻其事,曰:「清奸除盗,吾任也」。
明年季秋,遂相便利而辟之,易险以平,易幽以明,行人舒愉,居人晏休,因名曰「邹公新路」。
按:乾隆《新城县志》卷一,乾隆刻本。
丽谯赋 南宋 · 傅自得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二一、《隐居通议》卷四、道光《南城县志》卷三一
旴江辛卯八月融风告灾,越明年,伐材鸠工,鼎建郡治,丽谯雄峙,得制度丰约之中。
窃伏惟念立壶植箭而昼夜分,鸣角伐鼓而昏昕定,一郡耳目在焉,非如登眺远览、穷赏玩以自适者比。
昔鲁作閟泮,史形歌颂,盖以其所作上有补于国,下有益于民也,是以序而赋之:
环江山之佳丽兮,有雄楼之突兀。
曾日月之几何兮,俪规范之崇崛。
新斯人之观瞻兮,镇千里之宁谧。
羌孰纪而颂之兮,抽秘思之秒忽。
于时牛犊带佩,螳猬斧锋。
四野沸腾,初息阻讧。
天跳地踔,四起融风。
祼斝不祼,楼观为空。
尽繁华于一眣,莽萧条于四封。
幸天惠以仁侯,提一郡以摩抚。
逮政通而人和,汔无斁以无恶。
乃相巨材,乃营故址,乃命工师,乃建定制。
俭不得陋,宏不得侈。
称侯国之规,宜邦君之治。
棼橑岋嶪,棂槛坚致。
昼下漏于抗爽,夜鸣钲于虚敞。
角凌霜以腾音,鼓逐风而震响。
岂非宾饯有法,天时于焉正邪?
听休有时,郡政于焉修邪?
作止有候,民事于焉节邪?
驾受有式,兵籍于焉制邪?
东望则长川喧虺,趋我城郭,云树参差,月波瀺灂。
南望则巨石峙立,伟然下阚,狡麑蹲踞,髬髵攫啖。
西望则奇峰插天,刻削巀嶭,白露晨萦,红曦夕抹。
北望则超超九逵,直走京畿,郊原苍莽,亭驿纷披。
盖今之麦熟禾秀,芒芒布野,昔之霜露荆棘而伤心者也。
今之上栋下宇,翚飞乌革,昔之瓦砾粪壤而刿目者也。
登斯楼者,亦有思乎?
巨杗细桷,巍峨穹隆,屹若特立,非夸其雄。
斲削摩砻,黝垩髹赤,举以法故,非侈其饰。
出入是门,必肃必恭,冰食制,爰端汝躬,反侧陷阮,化为春融,则增秩赐金,可以纪功。
出入是门,俛怍仰愧,囊帛匮金,祇为私计,四民失业,五兵犹试,则前车之覆,厥鉴亦迩。
是用斟酌民言,式警有位,尚听兹哉,以福千里。
四诗类苑序景定三年 南宋 · 傅自得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二一、道光《南城县志》卷三一
发于性情之真,本乎王道之正,古之诗也。
自《风》、《雅》变而骚,骚而赋。
赋在西京为盛,而诗盖鲜,故当时文士咸以赋名,罕以诗著。
然赋亦古诗之流,六义之一也。
司马相如赋《上林》,雄深博大,典丽隽伟,若万间齐建,非不广袤,而上堂下庑,其有次序,信矣词赋之祖乎!
扬子云学贯天人,《太玄》、《法言》与六经相表里。
若《甘泉》诸赋,虽步趋长卿,而雄浑之气溢出翰墨外,则子云无之。
他日自悔少心,或出于是。
至若王荆公谓赋相如为未工,朱文公又谓赋只能填上腔子,其以其文之不工、记之不传哉,正以追遵模拟,其气索尔。
自后作者继出,各有所长,然于组织错综之中,不碍纵横奇逸之气,则左太史之赋《三都》,视相如庶几焉。
文士皇甫士安则为之序,刘渊林、张孟阳则为之注。
夫文人相轻,从古而然,而一时巨擘,皆左袒歛衽,精金良玉,自有定价,岂得时改世易而后有顾君与谭不及见之恨哉!
建安以来,诗复盛行,历宋、齐、梁、陈,其流之末,束字数十,逞艳誇妍,体状于风月云露之间,求工于浮声切响之末,而诗弊矣。
逮至少陵,博极书史,历览山川,以其闳材绝识,笼九有,猎众智,挫万物而发之毫端,凌厉驰骤,与长卿相上下。
宋朝之诗,金陵、坡、谷三大家,或以其精,或以其博,体虽不同,而气壮语浑,同出于杜,此则诗之正派也。
元微之子美诗,欲条析其文体别相附而未暇。
仆妄窃此意,撷萃英华,以门分类,合为《四诗》,一名之曰《四诗类苑》。
或曰,予尝辨春秋制度疆理以明君臣之大义,亦既上彻乙览,今琐碎编类之书,似非用力于通经学古者之所务也哉。
仆曰不然。
少陵爱君忧国,食息不忘;
金陵清德实行,不徇流俗;
东坡高风峻节,穷达不移;
山谷孝友清修,行己有耻。
珠玑咳唾,随处发见,皆可为世模范,岂可以推敲字句、描貌浅易者比哉!
矧其纪时世之盛衰,述政治之美恶,评人物之高下,商古今之得失,制度兴废于焉而究,风俗污隆于焉而考,随其门目,粲然可观,吟哦讽咏,浸润优悠,自四诗之泒以溯三百篇之正,孰谓其无益于世道也哉!
景定壬戌旴江傅自得序。
大觉寺长明灯记 南宋 · 傅自得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二一、《隐居通议》卷一七
旴江出郭西门,良畴衍沃,清流湍激,夹道巨石峙立,若怪兽奇鬼状,是为麻原第三谷。
踰华冈,蹑石磴,深入数十里,有精蓝曰「大觉」,昉建于唐光化
山师怌震,有道术。
其始至也,伾而前溪,随止卓锡,搜岩剔薮,以立寺宇,初名「灵隐」。
皇朝治平中,始锡今额,既数百年矣。
今寺僧妙圭节衣并食,铢积寸累,又干长者布地之金以益之,市田为长明灯费,岁入米以斗计者凡二千。
且用佛属付国王大臣故事,请文据于有司,勒坚珉以诏后,庶几永终不坠。
閒请记于予,客有谓圭曰:「而法中有掌中之光照十方者,有絮孔之光照一室者,有变见光景,辉耀崖谷,使人目眩神迷,若峨眉五台天台庐阜者。
今而辛勤昏旭,增曲续烓,不亦劳且小乎」?
圭曰:「若子所言,或者方以病吾徒之善幻,我法之正,不如是也。
今吾以真实心,作无尽供,使幽明同一昭彻,圣凡同一归向,日月经天,容光必照,吾灯不铄;
雷电晦冥,风雨总至,吾灯不铄;
寒暑往来,星移物换,吾灯不断;
尘扬东海,灰出昆明,吾灯不灭。
凿大昏之墉,辟灵照之户,揭孤光以长存,破群迷而咸晓,使内外精粗,融会一法,顾不韪欤」?
予以其言近道,遂书以为记。
乡饮酒唱和诗 南宋 · 张肃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位分南北与东西,旷典才修俗顿移。
乐合鸾皇下庭宇,觯扬虎蜼伏樽彝。
头颅如许堪殊席,筋力无多奈缛仪。
敢昧邦君明德意,后知方遣负先知(《永乐大典》卷一二○七二引《建昌府旴江前志》)
乡饮酒倡和诗 南宋 · 王侑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旴江文物盛江西,有底醇风欠转移。
端藉乡贤扶世道,共修礼饮迪民彝。
厖眉华发四朝老,方领圜冠三代仪。
天理人心非外有,信乎王道不难知。
建武文治 南宋 · 翁合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九七、《精选皇宋策学绳尺》卷四
问: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其来尚矣。
故《易》曰:「穷则变,变则通」。
必穷而后变通欤,抑穷之不可不变而通欤?
帝德王功,萃乎宇宙,其必有以运之矣。
汉高帝手援宝剑,诛促秦、项,所过麾城斩邑,战不可殚记,殆无所事乎诗书者。
传世四叶,大雅雾会,便已葱茜一时,布濩方宇,决无昔时所用武夫屠贩之人,与文、景时木讷无文采之士矣。
此汉一代大美旁薄时也。
而民用凋弊,奸宄不禁,衣绣杖斧断斩,郡国则反以衰,何欤?
是宪是迪,文治肆兴。
至于号令温雅,奏议可述,交畅旁纬,表里昭融,而赤九丕绪则寖微寖灭;
三辅尘飞,黔黎不奠,文益以曼羡,而时益以沸扰,何欤?
绍隆守文,有华厥前。
何恶之有?
无乃《易》所谓穷者欤?
是以有庙谟雄断,中天造邦,当其三灵九围,叩稽咸仰,锋镝上下,十斗九死,雅言遝义,我则未暇。
白水之邑,参墟之野,惟闻发愤而凭怒,霆击而雷震耳。
然今年渡河,明年徇蓟,彼一时也,而幸邺幸谯,幸蒙幸蕃,又如行大司马事,何耶?
从事史不过十二人,秩皆百石,彼一时也,而吏职减损,十置其一,又如行司隶校尉置僚属规模,何耶?
舍食道傍,蒙犯霜露,彼一时也,而自将轻兵,晨夜驰赴,千乘万骑,独无先驱之复路,属车之按节邪?
盖为建武且四年矣,而始有尚书令之条奏法度,岂自渡河徇蓟以来皆创出?
且五年矣,而始起太学,始稽古典,岂前数年皆不问俎豆之日?
他时王师亲征,次于高平大将军率五郡太守来会,方先遣从事问会见之仪。
诿曰军旅草创之故,而亦既许久陈百僚而赞群后,独不闻供帐置乎云龙之庭,何耶?
盖又久之,而郊庙乐器、葆车舆辇送自益州,法物始备。
是年则陇蜀平矣,干戈偃矣,功臣各已去甲兵,尚儒学矣。
江淮山东悉平之后,乃竟未能置此两于度外,而十三年之远,以俟今日。
向使安定北地天水陇西,尚有一人甲与兵者,则终无复感礼兴乐,究皇仪而展帝容耶?
然自其初而盛德大功已天下向服,不害为土地之最广,甲兵之最彊,号令之最明。
岂规防矩饰之不足,故厌难折冲之有馀耶?
使而早已侵威盛容,从事明堂灵台间,所谓南有子阳,北有文伯,江湖海岱,王公十数,果何仗区区一二丈之来与士大夫共此功名耶?
时有夷隆,事有粗密,达权救弊,与世推移,安有盛威仪而求至理,坐吟咏而待升平哉!
惟我宋受上天宝命,五纬煌煌,旅于奎宿,于包矢束,无所事武,天经地纬,日迪斯文,上畅下溯,流裕罔极,前启后承,烨烨盛矣。
或谓久而习,习而穷,文弊沉痼,上下一律,将何道解而更张之耶?
近之端平,已难于宝、绍;
今之嘉熙,更难于端平。
端平不过以议论更宝、绍,今于更端平、宝意有几?
端平不过以文书命令更宝、绍,今于更端平、宝事有几?
举目枣红,秋风四野,危急已迫乎其后,奈何虚文犹胶其前哉?
人情所徇,名利从之。
长浮华而严考绩,甚未然也。
伊欲仗文貌而尚忠质,使砭剂以代膏粱,追惟建武之中兴,取法大《易》之通变,则戒左右之偏恩,约中官之赏赐,少俟天下之定可乎?
阴乡侯不以并功臣之封,南阳人无使妨贤俊之选,大示天下之公可乎?
动如节度,不喜饮酒,每旦视朝,日昃乃罢,力图世运之艰可乎?
质厚少文大将,雅实无哗之宛人,由以风励浮辨可乎?
推赤心而置人腹中,但帻坐而笑迎国士,由以延揽英雄可乎?
执金吾击郾,率然而对,请北取上谷兵,从容为言,由此役使众俊可乎?
承制遣使,得命西州之将,荆门之事,一由征南为重,由以倚伏外阃可乎?
上薄幕府,不敢为私,受诏出师,夕则引道,由以伸缩边将可乎?
阐乾辟坤,一旋转间耳。
方起而自为机杼,摆脱窠臼,缙绅大夫方且哗然以故章旧事为言,建此大策,但见落落难合耳。
诸君积行艺之选,来试有司,自是而倚梯天科,欲大验于事。
夫子曰:「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故质以建武文治,聊占所蕴。
对:治天下者文也,弊天下者亦文也。
文以弊天下,亦以治天下。
是故有文之本,有文之末。
惟其本所以治,惟其末所以弊。
何本也?
三纲五常,其本也。
何末也?
典章文物,其末也。
末者可损可益,而本者无损益。
末者可存可亡,而本者无存亡。
执事知文之所以弊,则亦知文之所以治欤?
事之急也吾则援,事之危也吾则安。
三尺所以理军市,而乃用乡饮之仪;
六奇所以解平城,而乃用舞干之化。
文物工于华国,不工于治国;
议论切于忧时,不切于济时。
此固文之所以弊者也。
人何所贵而为人,国何所与而为国。
吾可失利,不可失义,失义必至于违君;
吾可去食,不可去礼,去礼必至于胗兄。
忠敬之风立,而后君得而有其臣;
孝爱之道存,而后父得以有其子;
此又文之所以治者也。
赵简子以周旋揖逊为礼,子太叔曰:「是仪也,非礼也」。
礼也者,天经地义,民行而已。
魏文侯以新声古声为乐,子夏曰:「是音也,非乐也」。
乐也者,君臣父子纪纲是已。
执事之所谓文,以类则简子之礼、文侯之乐也。
愚之所谓文,以类则太叔之礼、子夏之乐也。
简子之礼可损,太叔之礼不可损;
文侯之乐可亡,子夏之乐不可亡。
去礼乐之音仪,固所以去浮末之弊;
去音仪之礼乐,适所以去根本之治。
弊者去,诚可喜;
治者去,亦可忧。
执事慨今日之弊而慕建武之治,乃所谓建武以不文而治,今日以文而弊,是固然矣。
抑亦孰知今日惟其不文,所以有今日之弊;
建武惟其文,所以有建武之治欤?
今日之患夷狄也,建武之患盗贼也。
中原有中原之道,而后夷狄消;
帝王有帝王之道,而后盗贼弭。
使今日而有文,则是有中原之道矣。
有中原之道,则是有以胜夷狄。
何以至使建武而无文,则是无帝王之道矣。
无帝王之道,则是无以胜盗贼矣,盗贼何以去?
此愚所以深疑今日之不文,而谓建武为文也。
嗟夫!
霜驰露宿之不如安逸也,饭豆粥之不如珍美也。
笑迎说客,推心降虏之不如禁卫凝严也。
朝仪未备者久之,不如供帐之陈乎云龙也;
法物未备者又久之,不如乐舞之陈乎郊庙也。
大将而质厚,宛人而无华,今之士大夫若是其敏且辩矣;
金吾而卒然击郾,建武而毅然请兵,今之士大夫若是其宛且逊矣;
上薄幕府而不敢私,受诏出师而即就道,今之士大夫又若是其虚虚徐徐矣。
戒左右之偏恩,约中宫之赏赐,以黄屋之贵,至于不敢顾南阳之亲;
椒房之懿,至于不敢假阴乡之宠。
使有如今日之荆襄,必不暇议贵介之封矣;
使有如今日之巴蜀,必不暇议戚畹之节矣。
以此言之,虽谓今日不为文而建武为文可也。
然而求文于音仪,建武诚不如今日矣;
求文于礼乐,今日其能如建武乎?
自莽之欺孤弱寡也,汉无君臣矣,我是以兴昆阳之诛;
自莽之用新代刘也,汉无父子矣,我是以重元庙之建。
以同姓之疏属不敢弃,而兄弟之义立
以古人之贱交不敢忘,而朋友之道明。
三纲绝矣而复续,五典坏矣而复脩。
为人子孙而能立高祖之业,为人父母而能救万民之命。
日月重明,天得以为天;
关河重整,地得以为地;
书同文,车同轨,中国得以为中国;
遣臣妾,奉珍贡,夷狄得以为夷狄。
此则建武之文而非今日之文也,此建武之盗贼,所以不必今日之夷狄也。
执事乃谓中兴之文不如今日之备,不知节目之尚遗,实则大纲之已举。
建武四年,始有尚书令固也,独不曰先是已用孝廉尚书郎孝廉何人耶?
今年渡河行司马,明年徇蓟讨王郎,独不曰高密之褒,亦见于即位之初年耶?
六月幸蒙攻庞,七月幸藩攻董献,独不曰幸鲁之祠,亦见于是岁之十月耶?
此固非愚之所谓文也,要亦执事之所谓文也,而遂谓之不文,可乎?
执事若曰:「吾非为此也,特有激今日之弊云耳」。
然其弊者末也,末可去也,本可去乎?
且吾闻之,恶礼之仪而损之,仪每未损而礼先损;
恶乐之音而已之,音每未亡而乐先亡。
以为虚华之可削,不知实理之已亏;
以为典章文物之繁,不知三纲五常之已略。
孟子曰:「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
由今之言变今之俗,则是中国之道可废夷而后可者也,人道之可废物而后可者也,君子之道可废小人而后可者也。
天理可以绝灭,人欲可以横流。
至于财,天下期于管仲,茍可以富齐,而乱齐者不之恤;
至于兵,天下期于孙武,茍可以伯吴,而弊吴者不之顾;
至于法,天下期于商,茍可以彊秦,而亡秦者亦不之问矣。
率天下之人而祸斯文、而祸天下国家者,必此之言矣。
或曰:「文则文矣,如鞑何」?
曰:此其所以御鞑也。
苻秦之图晋也,不惮其兵之不武,而惮其人之衣冠邪;
律之入中原也,不叹其臣之不武,而叹其臣之不忠;
辽人之戒边吏也,不畏汲汲富彊之王安石,而畏弱不胜衣之司马光
何也?
中国阳也,夷狄阴也。
人伦明,君子用,凡出于文之为者,皆阳类也。
人伦废,君子消,凡出于不文之为者,皆阴类也。
以阳治阴,此中国之所以胜;
以阴治阴,此夷狄之所以不可胜欤!
故曰:此其所以禦鞑也。
不然,《采薇》之所治者,昆夷、猃狁也;
《天保》之所治者,君臣朋友之事也。
古者以君臣朋友之事,欲制昆夷猃狁之难,是必有说也。
执事试而思之。
乡饮酒唱和诗 南宋 · 翁教授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警书双羽出乎西,端坐凝香恶境移。
已铸剑锋成耒耜,更陶瓦缶作尊彝。
雅南歌里声千古,乾巽维边位两仪。
细数旴江知郡事,有如此事几人知(《永乐大典》卷一二○七二引《建昌府旴江前志》)
为弟蒙辨析状 南宋 · 吴革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六八、《齐东野语》卷五
革弟蒙,分符罔功,以病丐祠。
增秩改麾,既被缴驳,圣恩宽大,遂畀祠廪
或予或夺,惟上所命。
且革滥缀班行,治事有公宇,退食有公廨,何谓置局?
何谓行赇?
况弟蒙始于请祠,终于得祠,初非干进,何事营求。
盖弟蒙之取怒嘉庆者,秪缘丁未岁同官京推,以女求婿,屡请不谐,遂成雠隙。
旴江僚属之荐举,则有书;
旴江公库之文籍,则有目。
厚貌深情,机阱莫测。
于革,尤为无辜。
且所谓责励状者,乃州县警吏民之文。
仰惟国家待士以礼,三百年间,未闻有此典故。
粗识事体,安敢辨白。
但乞将罢斥,远迹雠怨,实拜公朝之赐。
宿临川村舍 宋 · 孙觌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林壑已秋声,凉蝉又一鸣。
人间多古意,地僻有微行。
身老殊方去,愁牵百虑生。
途人夜相语,豺虎正纵横(自注:时建昌石陂盗起。)
措置本路灾伤奏乾道七年八月二十五日 南宋 · 龚茂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七四
本路州军被灾轻重不等。
赣州、南安建昌早禾小损,晚稻无伤。
次则吉、抚、袁州时有雨泽,所损亦有分数。
惟是隆兴、江、筠州兴国临江军荒旱尤甚,早禾皆死,晚稻不曾栽插,自来未尝似此饥歉。
已分委官前去,同守令讲究利害。
相度欲将江浙籴到米就近径赴建康镇江总领交纳,却就截本处上供米赈济,理充所籴之数。
大姓巨商势必闭粜,本府已立下价直,每硕止一贯五百四十文足,比之市价折钱七百六十文足,以一名若认粜二万硕,共折钱二万五千二百馀贯足,若不优异推赏,恐无人愿就。
今进纳迪功郎系八千文省,比之以二万硕米中籴入官折阅之数,不啻过倍,欲乞补充迪功郎,有官人许转一官资,及见系理选限将仕郎,并许参部注受,合入家便差遣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八之一○(第六册第五八二六页)。又见同书食货五九之四九(第六册第五八六三页)、食货六八之七○(第七册第六二八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