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崧台留别邝湛若己丑 明末清初 · 薛始亨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榕阴夹陛拥千官,旅食重逢范叔
吹律忽惊啼鴂舌,曳裾曾笑沐猴冠
苍梧西上烽烟直,大庾南窥塞草残。
贫贱鲁连惟蹈海,片帆天际夕漫漫。
胡观光知府(三)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八、《卢溪文集》卷三一
临贺广西湖南,最为佳郡。
狂盗奔突如此,而不敢犯,岂非威德有以镇服之耶?
某亦尝测此盗不可轻,正如来谕。
近人料西北亦如此,但苟目前暂安耳。
黄元授昔时亦甚熟,后尝通书否。
一子名文昌者登第,颇能文,士大夫多喜之,张安国尤极力推挽。
元授去岁得南安军,文昌复得编修,亦可谓荣矣。
右朝奉郎通判筠州黄公墓志铭绍兴二十七年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四、《卢溪文集》卷四二
维黄氏居邵武军者,世系远矣,代有显人。
公讳字伯瑞,建炎帝相讳潜善子也,曾祖讳亨,朝散大夫,赠太傅
祖讳景,朝散郎秘阁校理、充徐王侍讲,赠太师、申国公
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御营使
母徐氏,吴国夫人
建炎初虏犯东京仆射河北领兵入觐,总御营使,大策秘画多更其才,不淹旬国步再安,可谓有勋力于再造。
未几,虏复饮马于淮泗,言者归罪于仆射,贬岭南,以疾薨于某州
仆射唯公一子,护其柩以归,冒兵盗,间关梗涩,至吉州遂留以葬,因家焉。
公自幼爽悟不群,有志节,自喜读书业文,举进士未就,以父荫补将仕郎,为御营副使下书写机宜文字
丁父忧,服阕,权虔州会昌县,调南安军司户,改差吉州判官,转通直郎、知南康军建昌县。
任满,通判南雄州,转朝奉郎通判筠州
待阙五年,贫甚,以疾终于家,实绍兴二十六年六月二十四日也,享年四十有九。
视其居,如寒士窭人之家,太守黄公某通判赵公为棺殓乃办。
公生相家,宜挟贵胄气以临人,而乃详练州县簿书、米盐剧务,疑狱滞讼,剖决如神。
至于仓猝遇变,无所回挠,如孙吴之用兵,乘机必行,无不胜者。
会昌,其年甚少,知县吴兢为强寇所执,公单车造其垒,动以祸福,令持田器为农民,群寇悔悟,悉解甲听命。
公与吴兢联辔而归,观者骇叹。
其在吉州也,一日戍兵谋杀主将,烧营以为乱,太守陶公恺素知公,问计安出,公语其众,推首乱者数人戮之,馀释不问。
明年,驻泊统制官汤尚之军中有唱言欲为变者,公时摄郡事,往谒主将,收为首者数人系于狱,密以闻于朝。
尚之既更戍,乃取系狱者诛之,州人初不之惊。
公之设施大率如此。
方少年时,自负其材,欲由场屋以自奋,会其父当国,不令子弟取应,虑塞天下英俊之路。
当时议者未以为然,厥后有持权势熏轹天下者,盗取名器,以绮裤小儿置高等,压四方髦士,重官累印,穷极贵侈,然后乃知公家仆射真贤宰相之所为。
方盛时,以公书写机宜文字、扈从之劳,循资而已。
仆射身后未叙复,公又弗克享于寿,宜其丰爵厚禄不及其身,然安知其后世不蕃衍而不卒享也哉!
公娶朝散大夫彦章之女,先公十二年而卒。
男三人:曰畟,始受公致仕恩泽,曰,曰夔,应进士举
女二人,长嫁右迪功郎尉迟孝友,次在室。
孙男一人恞,孙女二人。
卜以二十七年月日葬于庐陵县儒林凤凰洲刘家岭仆射坟之次。
铭曰:
士惟才兮,幸而出乎名胄。
视爵禄兮,若取诸其左右。
公独不然兮,耻以阀阅抑寒士而争进取。
有此一段兮,可以监权臣,垂百世而不朽。
爵不耀厥躬兮,天复夺之以寿。
又孰知其天兮,不卒大于其后?
元翁索赋雩都孙氏梅轩 南宋 · 张埴
冰天叫镝交西湖,断桥鹤去迷烟芜。
清时水月日入弄,欷歔三十馀年无。
秋声一夜生寥廓,晨门喜堕云中啄。
江南所少非秀才,谁信泰山今不索。
庭前皴树占百弓,相与岁寒为春风。
嚼烂楚人二十五,对花一笑千愁空。
世间佳境本有数,更有玉堂在何处。
大庾曾长老瞒欺,旁皇不敢窥门户。
主人轩上即送申,飞香射影到幅巾。
雪龙背上暗摸索,何如满身也带梨花树下(同上书页三二六八)
濂溪先生墓碣铭熙宁六年 北宋 · 蒲宗孟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一
始,予有女弟,明爽端淑,欲求配而未之得。
嘉祐己亥,泛蜀江,道合阳,与周君语三日三夜。
退而叹曰:世有斯人欤,真吾妹之敌也。
明年,以吾妹归之。
周君世为营道人,始名敦实,避英宗藩邸名,改敦颐
曾祖从远,祖智强,皆不仕。
父辅成,贺州桂岭县,累赠谏议大夫
母郑氏,仙居县太君
君少孤,养于舅家郑。
舅为龙图阁学士,以恩补君试将作监主簿
自其穷时,慨然欲有所施,以见于世,故仕而必行其志,为政必有能名。
初从吏部洪州分宁主簿,未几,南安狱上,屡覆,转运使荐君为南安军司理参军
郴州郴县,又为桂阳
分宁有狱不决,君至一讯立辨,邑人惊詑曰:「老吏不如也」!
南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欲深治之,君争不胜,投其司理参军告身以去,曰:「如此,尚可仕乎?
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转运使感悟,囚卒得不死。
桂阳用荐者言,改大理寺丞,知洪之南昌
南昌人见君来,咸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
君益思以奇自名,屠奸剪弊,如快刀健斧,落手无留。
富家大姓、黠胥恶少惴惴怀恐,不独以得罪于君为忧,而又以污善政为耻也。
江之南九十馀邑,如君比者无一二。
太子中舍佥书合州判官事,转殿中丞,赐五品服,一郡之事,不经君手,吏不敢决,茍下之,民不肯从,蜀之贤人君子莫不喜称之。
资政殿学士赵公使者,小人阴中君,赵公惑,比去,尚疑君有过。
嘉祐中,转国子博士通判虔州
赵公来守虔,熟视君所为,执君手曰:「几失君矣,今日乃知周茂叔也」!
英宗登极,迁尚书虞部员外郎
虔大火,焚其州,改通判永州,转比部员外郎
今上即位,迁驾部员外郎
熙宁元年,擢授广南东路转运判官
三年,转虞部郎中提点本路刑狱。
君以朝廷躐等见用,奋发感厉,不惮出入之勤、瘴毒之侵,虽荒崖绝岛人迹所不至处,皆缓视徐按,务以洗冤泽物为己任。
施设置措未及尽其所为,而君已病矣。
病且剧,念其母未葬,求南康以归。
葬已,君曰:「强疾而来者,为葬耳,今犹欲以病污麾绂耶」?
南康印,分司南京
赵公再尹成都,闻君之去,拜章乞起君。
朝命及门,疾已革。
熙宁六年六月七日卒,卒年五十七。
嗟乎茂叔,命止斯乎!
先时,以书抵宗孟曰:「上方兴起数百年无有难能之事,将图太平天下,微才小智茍有所长者,莫不皆获自尽。
吾独不能补助万分,又不得窃须臾之生,以见尧舜礼乐之盛,今死矣,命也」!
其语如此,呜呼,可哀也已!
初娶陆氏,缙云县
再娶吾妹,德清县
二子:寿、焘,皆太庙斋郎
君自少信古喜义,以名节自高。
李初平守郴,与君相好,不以部中吏待君。
初平卒,子幼,不克葬,君曰:「吾事也」。
往来其家,终始经纪之。
虽至贫,不计赀恤其宗族朋友。
分司而归,妻子饘粥不给,君旷然不以为意也。
生平襟怀飘洒,有高趣,常以仙翁隐者自许。
尤乐佳山水,遇适意处,终日徜徉其间。
酷爱庐阜,买田其旁,筑室以居,号曰濂溪书堂
乘兴结客,与高僧道人跨松萝、蹑云岭,放肆于山巅水涯,弹琴吟诗,经月不返。
及其以病还家,犹蓝舆而往,登览忘倦,语其友曰:「今日出处无累,正可与公等为逍遥社,但愧以病来耳」。
君之卒四月十六日,二甥求吾铭,将以其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葬君于江州德化县德化乡清泉社。
吾尝谓茂叔为贫而仕,仕而有所为,亦大慨略见于人,人亦颇知之。
然至其孤风远操,寓怀于尘埃之外,常有高栖遐遁之意,则世人未必尽知之也。
于其死。
吾深悲焉,故想像君之平生,而写其所好,以寄之铭云。
铭曰:
庐山之月兮暮而明,湓浦之风兮朝而清。
翁飘飖兮何所,琴悄寂兮无声。
杳乎欲诉而奚问,浩乎欲忘而难平。
山巅水涯兮,生既不得以自足,死而葬乎其间兮,又安知其不为清风白月,往来于深林幽谷,皎皎而泠泠也?
形骸兮归此,适所愿兮攸安攸宁。
按:《周子抄释》附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西游篇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
大江天上来,吴楚划其腹。
西寻黄鹤楼,高帆饱十幅。
霜清天欲高,山叶红未秃。
扁舟吞洞庭,虚碧扪可触。
月白江风明,洲岛夜犹绿。
荆州之域多大山,百里千里一起伏。
昆崙蹀躞来中原,屡昂其头伸其足。
抱江东趋入于海,见首见尾争相逐。
中间浩荡蟠岷峨,抑郁过巴蜀。
入楚乃大放,如水奔平陆
其气捲地来,不复受拘束。
匡庐以下忽他顾,南走大庾探荒服。
江之下游气之馀,金焦虎邱渺一粟。
何物拳石享大名,五岳归人笑以目。
山川亦有幸不幸,一经品题得奇福。
从来处士盗虚声,君子视之徒取辱。
梅花帐 明 · 王弘诲
五言绝句 
清斋借榻眠,素幌生寒色。
忽惊大庾来,梦断梅花雪。
五老观梅图为温陵林和之 其二 明 · 王弘诲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大庾关门折赠时,东皇消息透寒枝。
簪花紫帽知多少,野老无忘此日期。
其五 北宋 · 徐积
七言排律 押先韵
一夜五宫星茫然,投壶笑电挥赤鞭。
何物变为淮上雪,馀花散入江南天。
东家乞火温稚子,西邻赊酒娱高年。
樵翁头上笠戴月,渔父手中帆卷笺。
庾子贞家但寻菜,鲍通直辈弥矜鲜。
卞郎方弄杯杓,浙帅已亡羊髀肩。
当门正好张敝席,隔篱可笑窥华旃。
最是珊珊上楼佩,恰如冉冉升空仙。
牵牛童儿饮河汉,扶犁老子耕云烟。
漫翁何处拾瑶草,自有梅花大庾田。
程运判 北宋 · 徐积
江南风物可醒酒,江山气势侵牛斗。
大庾梅花入界香,南康瀑布从天吼。
此閒好共吴人乐,井蛟为害须除却。
观风未到庾公,褰帷先上滕王阁
仙籁鸣时独凤吟,剑池黑处双龙跃。
县令宁无种秫翁,还似王弘就翁酌。
最是高贤徐稚坟,急赍酒脯祠溟漠。
部吏争迎使者车,野人夹道亦欢呼。
且得官司减鞭笞,若逢水旱放田租。
关市如何从薄赋,设法通商为远图。
方今圣世虽无事,须修武备戒不虞。
生民所恃在城邑,更严壁垒完其郛。
何况荆湖与二广,溪洞尽是蛮所居。
一日除书遣受降,便持斧钺建油幢。
阵上风神应更伟,军中才气亦无双。
势似疾雷从便道,挥兵直指富良江。
御医陈小山墨梅 明 · 王弘诲
我闻小山自昔多种杏,何时笔底化为
兴来肘后试盘礴,千葩万卉同时开。
始疑大庾分清樾,复讶扬州观中发。
冷蕊疏疏半带烟,寒梢袅袅时笼月。
怜予海上梅村人,对此悠然乡思新。
多病须君惟药物,何期更赠一枝春
见说君家世业钱塘口,为问孤山放鹤诗人今在否。
好将佳句集毫端,一笑檐前酒一斗。
宋故何硕人孙氏墓表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七、《鸿庆居士文集》卷四一
硕人孙氏,世家袁州分宜县,故朝奉大夫、赠太中大夫何公讳执礼之妻,今朝奉郎昌辰之母。
年七十一,以宣和六年六月甲子遇疾卒于昌辰永州之官舍。
葬后十一年,实绍兴六年四月庚申,昌辰改用今卜,举太中硕人之柩合葬于新淦县扬名乡双秀里蓝东之原。
又三年,朝奉之从子左承议郎通判婺州许状硕人之族姓、州里、封号、卒葬年月日,属晋陵孙某为铭刻之墓上。
惟何氏鼻祖有奇相,顾见两耳,始家于新淦州上。
更四世,而生太中,其族浸大矣。
有讳正臣昌言者,以政事文学称天下,入侍天子,出备将帅,魁然为一时󲦤绅之望,甲第数十区,丹漆相照,大车驷马充塞里门。
硕人年二十一归太中,言笑不闻墙,屏居不出堂户;
事尊章,友娣姒,以相其夫而蓄其妇子,上承下御逾五十年,阖门欣欣,无怨咨一辞,以至没齿,无老幼戚疏来吊哭者,咸尽哀。
某南迁,道清江,馆于何氏,于是硕人之没已久,而内外属人犹追颂不去口,可谓贤也。
硕人太中故,自仁和县三封至宜人
昌辰登朝,加号令人,再命而得今封。
男曰昌期,右承务郎通判南安军
次即昌辰也;
次曰昌遇。
女适承直郎抚州军事推官陈大辅。
孙男三人:曰䜣,曰详,曰诗。
女三人:适将仕郎谢知几,迪功郎南昌县刘尧民,进士李谟
曾元孙男若干人。
太中以伉直数忤权贵,故官不达。
硕人生三子,而昌期、昌遇皆已下世;
独昌辰亡恙,亦廉直有父风,勇于为义,屡蹶于谗而不诎,公卿皆叹誉之,以为后当以功名显。
硕人之报,庶几在此。
奏举徐范沈镗杨洽俞机詹㮚董仁泽林杲陈元衡温良辅充所知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后乐集》卷一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九、《续文献通考》卷五一、《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五二
检准淳熙十六年七月十六日敕节文,臣寮奏乞令监司帅守各举其所知,不必列衔同荐,只乞令监司各公共按举。
又准嘉泰二年三月二十四日指挥节文,乞如后来增创所荐科目、所知廉吏等名目悉行罢去。
又准嘉定六年八月一日中书门下省臣寮奏节文,迩者从臣奏请,欲复所知之举,严臧否之法。
乞颁示监司帅臣,继自今凡所举部内人材与夫所知臧否科目之荐,务必在心采访,取其材行卓绝、绩用彰著者诣实闻上。
八月一日,三省同奉圣旨依。
臣伏睹从政郎南安军大庾县徐范名父之子,家有史材。
试邑大庾,究心抚字,居多可纪之绩。
宣教郎、知筠州新昌县事沈镗名臣之孙,修谨好学,荐更民社,留心听断,殊有廉平之称。
修职郎南安军南安县杨洽学问渊深,文词藻赡。
为令南安,平易近民。
迪功郎筠州军事推官俞机生长名家,优有材具。
赞幕筠州,临事不辞难。
迪功郎筠州司法参军詹㮚学问醇正,父子世科,政术通明,守以廉介,人称其贤。
宣教郎、知抚州乐安县董仁泽早擢儒科,兼通世务。
乐安最为荒陋,仁泽兴仆植僵,民怀其政。
宣教郎、知江州德化县林杲克守家法,极有吏能。
究心抚摩,令修于庭户之间,民皆便之。
宣教郎、知隆兴府分宁县陈元衡奋身名第,有志事功。
律己奉公,抚民戢吏,百里安之。
迪功郎、监江南西路转运司造船场温良辅识度和平,干材整密,处事谨审而有办集之能。
等者,实臣所知。
欲望圣慈更加考察,特赐旌擢。
臣今所举徐范等九人充所知。
奏举留丙杨恕叶澄俞迁张清臣许祓徐清叟方大琮乞赐旌擢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后乐集》卷一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九、《续文献通考》卷五一、《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五二
臣误蒙圣恩,再分江右之阃,玩愒罔功,日夕惧惕。
惟念事君以人,荐贤报国,尚可少效万分。
故于一道之官吏孳孳搜访,其为政有实绩者,敢不悉为陛下言之。
臣窃见朝请大夫、知抚州军州事留丙禀资重厚,赋政和平。
虽生相门,谙练民事。
抚之郡计堇堇,到官五月,不趣迫而事以办,镇静不扰,田里安之。
年事已迫,若速加擢用,犹足以得其数年之力。
朝散郎、权知临江军杨恕器识沉静,学术醇明。
备更繁难,晓畅吏事。
到郡逾年,临政不事察察,力行摩抚,崇尚教化。
财计昔迫而今宽,讼牒先繁而后简,军民相安,人称其贤。
朝奉郎添差通判隆兴军府叶澄文行粹夷,资性诚悫,不以馆阁清流而不屑吏事,不以耆儒宿齿而简略讼牍。
每事详审,精力彊明,有德有材,人爱而敬之。
朝奉郎通判隆兴军府事俞迁克守家学,卓有能声。
昔宰溧水,其政已为诸邑之最。
今倅是邦,一力裨赞,郡事多赖之。
搜剔蠹弊而吏不敢肆,灼知情伪而民不敢欺。
施于内外剧烦之任,必有可纪。
通直郎通判南安军张清臣生自名门,习于吏事,扬历州县,安于平进。
南安斗垒,自溪峒挻变以来,民产失耕冒佃,而经总制次额数多,几于束手。
清臣于关决平允之馀,能条理财赋以无乏供,人所甚难者。
承议郎通判隆兴军府事许祓胄出世家,持身清谨,存心职业,不事表襮。
到官方及数月,其见于关决者已多可观,吏民信之,略无间言。
从事郎、充江南西路安抚司干办公事徐清叟学业醇茂,奋身甲科。
分教当涂,邻境士类从之如归。
今兹婉画,率皆可行之实,守正不阿,足为远器。
从事郎、充江南西路转运司干办公事方大琮志气好修,文采亦赡。
早为南宫雅选,士论称之。
主画漕幕,剖决详明。
考其行事,允有贤业。
已上八人者,在本路守贰干官之内考察颇审,诚未多得。
其间率皆累经监司论荐,欲望圣慈乞赐甄擢。
宋故邹府君志新墓志铭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三、《鸿庆居士文集》卷三七、同治《宜黄县志》卷四五
临川隐君子邹志新,绍兴二十三年八月丙戌感疾卒。
诸孤卜地于崇仁县青云乡之河源,以二十六年三月庚申举君之柩以葬。
前期,具书走介,属父友识其墓。
绍兴初被谗逐,当诣象州,次临川,而盗掠行人于高安新淦之閒,少留宜黄宝积院。
当是时,投荒万里,留落异县,独游穷处,舍者争席。
志新不鄙余,一见倾盖如旧。
宜黄山水胜绝名江右,余日从诸公上下岩谷,饮酒歌呼以为笑乐。
志新居閒,侃侃然不动声色,危坐竟日,不见颓堕之容,若不可亲疏者。
已而去临川,踰桂岭趋象;
旋蒙恩贷,归宿田里。
志新千里命驾,访问生死,握手道旧故,过旬而返。
问遗之书,二十年,累数百纸,久要如一日。
呜呼,逝矣!
诸孤谓不朽之记,宜见于余文,乃叙而铭之。
志新讳陶,姓邹氏宜黄县人,志新其字也。
曾祖务本,不仕;
祖齐,宣义郎致仕;
父馀,承议郎、守侍御史
侍御建中靖国时,历三院御史,以抗直敢言称天下。
蔡京当国,斥守南安军,遇疾以没。
侍御素贫,不治生产,既没,无田庐以归。
志新廉介有父风,昼躬耕,夜读书,虽邻里莫见其面。
始余见之,寒暄粗接,似不能言者。
即之既久,论说古今,剧谈世事,所以设施先后缓急之方甚可听,而韬湮自晦,不愿人知,人亦无知者。
以耕以养,遂丰其家。
清净寡欲,恭俭好礼,布衣疏食,不改于旧。
鬻书数千卷,迎师教子,挥金发无所计惜。
春秋二税,先期输之,无一吏扣门。
刺史县大夫皆曰:「邹君盖处士之贤者」。
多尊异之。
享年六十九。
妻吴氏,有贤操,通议大夫思之女。
生七男子:曰宗谟,以文学知名,尝一试礼部,不幸蚤世;
曰宗嘉,承节郎、监潮州潮阳县盐税;
曰宗说,曰宗皋,曰宗定,曰宗钊,曰宗谔,皆以学行世其家。
宗皋亦前卒。
七女子:涂中胜、许世纬、侯崿、李佩弦、郑顗、伍诰、饶行周,其婿也。
孙男十三人:升卿、子卿、巨卿、春卿、仲卿、颜卿、夏卿、益卿、鸿卿、端卿、君卿、慈卿、斌卿。
孙女八人。
曾孙男女五人。
余自岭表还,过临川,念志新尝振余于羁寓困绝之中,枉道二百里过其家,志新出陈莹中、邹志完、江民表往还书帖数函示余。
三公者,与侍御同时言事得罪者也。
书词大抵悼侍御之亡,而喜志新为之后。
又有会稽杨炜,尝移书镌诮乡人之辅政亡状者。
后十五年,黄岩,锄治凶恶无所贷。
怨家得其书,益以诋时相之语,录本讼于朝。
时相大怒,逮系廷尉狱,论为城旦,投之海坞,选吏部送。
徒步千馀里,卧临川客邸中,不能兴。
志新适见之,舁致其家,置酒具饭,出白金以赆,惊谢感泣而去。
志新性不容常人,而遇放臣逐客独厚如此,宜其穷至于老死而不遇也。
铭曰:
呜呼志新,韫椟之珍。
高节迈伦,孤标绝尘。
不缁不磷,以贵爱其身,而裕其后人。
视此振振,以考余文。
先兄从事庆元府奉化主簿墓志开禧元年三月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四○、《后乐集》卷一八
吾兄姓卫氏,讳沂字与叔
龆龀知好学,忘寒暑食饮。
为文雅驯,场屋不耦,年三十三,始以余任馆职中胄子举
又五年,联姻内宗,授迪功郎、主庆元府奉化县簿
余被命聘北,以守宅赏循从事郎。
吾兄志则自奋,益刻励于学。
年四十三,登庆元进士科
试吏俸,以郎摄邑事,有能称,尤不苟于所职。
邑人蒙赖,无追呼横敛之扰。
黄公由赵公彦逾皆首荐之。
赵于当世士少许可,特加器重。
秩满,部使者亦交章荐论,而遽以疾谂矣。
嘉泰四年九月十七日丙子卒于家,享年四十有八。
呜呼!
吾兄早罹艰阨,甫踰弱冠,连失怙恃。
先君爱均子侄,且教之,日望其有成。
比吾兄锁厅,再贡礼部,先君尚亡恙。
时昆弟同试四人,吾兄独与选。
先君语诸弟曰:「若伯父有后,吾喜甚于若辈为之也」。
吾兄长余二岁,幼同研席,晨窗夜灯,相处二十年,怡怡如一日。
呜呼已矣,尚忍言之!
吾兄天性温厚,事尊抚幼,孝友辑睦,人无间言。
自乡党族姻,凡所与游者,莫不得其驩心。
其不幸而死,亦莫不悲伤叹惜,盖古所谓善人君子者耶。
吾兄积勤苦得一第,谓必大其所就,而讫若是,呜呼,其命耶。
余之哀思,其何穷也。
吾兄先取郑氏,前十八年卒。
今配赵氏,故福建安抚司参议官不绵第三女。
子男三人,曰模,曰楷,曰
女一人,适乡贡进士符衍。
模等以明年开禧改元月正二日庚申葬吾兄于湖州武康县大坞山之原,以郑氏祔。
伯父任通直郎知临安府仁和县讳时敏,吾兄其长子也。
兆域相距十里许,乡里世系伯父,既有铭,姑识名字行事始末及卒葬月日纳诸圹云。
同堂弟、朝请大夫、新知赣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提举南安军南雄州兵甲公事、江西兵马钤辖、借紫某述并书。
雨中坐大山馆得诗三章简卢漘 其二 清 · 姚燮
 押阳韵 出处:复庄诗问卷二十九
群雀如饥民,空庭千百抢。
啄我庭间花,驱之使远飏。
庭花已不多,雨歇天还霜。
霜气迥天海,众绿今芸黄。
怜尔粉墙影,倚石愁病妆。
斜月不到墙,曷由矜容光?
依依独立士,脉脉中慨伤。
六合春未回,歌管无华堂。
置目万象阴,梦醒皆大荒。
颇思故人来,远若南雁翔。
大庾枯梅枝,发气当能香。
酝酿一寸暖,力挽真机亡。
持恒俟其复,于理有故常。
告先太师墓文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二、《文山全集》卷一五
己卯五月朔,越二十有六日,孝子某,自岭被执至南安军,谨具香币,遣人驰告于先太师革斋先生墓下。
呜呼!
人谁不为臣,而我欲尽忠,不得为忠;
人谁不为子,而我欲尽孝,不得为孝。
天乎,使我至此极耶!
始我起兵,赴难勤王。
仲弟将家,遁于南荒。
宗庙不守,迁我异疆。
大臣之谊,国亡家亡。
灵武师兴,解后归国。
再相出督,身忧责。
江南之役,义声四克。
为亲拜墓,以剪荆棘。
大勋垂集,一跌崎岖。
妻妾子女,六人为俘。
收拾散亡,息于海隅
庶几奋厉,以为后图。
恶运推迁,天所废弃。
有母之丧,寻失嫡子。
哭泣未乾,兵临其垒。
仓皇之间,二女夭逝。
剪为囚虏,形影独存。
仰药不癠,竟北其辕。
系颈絷足,过我里门。
望墓相从,恨不九原。
爰指松楸,有言若誓。
令支子,实典祀事。
有侄曰升,我身是嗣。
兴言及此,血泪如雨。
呜呼!
自古危乱之世,忠臣义士、孝子慈孙,其事之不能两全也久矣。
我生不辰,罹此百凶。
求仁得仁,抑又何怨?
幽明死生一理也,父子祖孙一气也,冥漠有知,尚哀鉴之。
余始至南安军,即绝粒为《告墓文》。
遣人驰归,白之祖祢,瞑目长往,含笑入地矣。
水盛风驶,五日庐陵,又二日丰城,知所遣人竟不得行。
余至是不食,垂八日,若无事。
然私念死庐陵不失为首丘,今心事不达,委命荒江,谁知之者?
盍少从容以就义乎?
复饮食如初。
因记《左传》,申包胥哭秦庭七日,勺饮不入口,不闻有他。
乃知饿踣西山,非一朝夕之积也。
余尝服脑子二两不死,绝食八日又不死。
未知死何日,死何所,哀哉!
观音岩 清 · 郑世元
 押屑韵
粤山山山奇,兹岩益奇绝。
嵌空有神功,壁立淬寒铁。
晻㫲山精藏,灵秀真宰泄。
赤日万古阴,江雾昼常结。
飞楼骑危驾,石隙透微穴。
拾级如盘螺,堂隍忽开列。
僧梵响出云,钟乳倒垂雪。
南罗罗浮佳,北与大庾别。
目谋觏斯奇,殊使羁心悦。
八境台次苏韵八首 其二 戊申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五
廿载乘轺记往还,城阴细雨泥春寒。
贡川烟翠章川合,回向南安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