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再用前韵酬胡观光 宋 · 王庭圭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牧龙天上几时还,因失仙龙五色斑(自注:蔡诞自言为老君牧龙,因博戏输一五色班龙被谪。)
暂谪南昌隐吏,会归东观校蓬山
高名久已闻江表,异气今犹(原作由,据四库本改。李本、傅校作看)出斗间。
下笔不休才思阔,清如星汉泻银湾。
诗一首 北宋 · 邓润甫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闻说东南第一州,区区来访小蓬丘
湖光带日黄金拥,山色凝烟碧玉浮(以上《舆地纪胜》卷三五《江南西路·建昌军》)
乞洪景庐作临湖阁记书略 宋 · 向𤄫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一四
自某卜居南昌,擅东湖之阳,人行湖边,頫大明镜,荷花十里,炤景彻日。
晨霏夕霭,开阖而摩荡;
属玉交青,浮游而后先。
西山横长,蜿蟺旁薄,空翠长烟,舒惨异状,常若洪崖浮丘挹袂拍肩其间。
凡湖山赋我以佳赏,撩我以环观,谓不能俯而有也。
今吾临之以杰阁,崇而为丈者四,去一以为从,益一以为横,既成而日登焉。
湖之所以为湖,山之所以为山,次且自失,不能嘉遁,相与收精会神,俎豆于吾轩楹之门。
东则十亩之园,池台竹树,输幽呈茂。
有草堂在湖堤者,其北与西,折旋皆山,淡然如修眉横远,可玩而不可狎。
物色位置,大略似辋川临湖亭,故即而名之。
吾犹夷其上,非更衣就枕不释也。
按:《南昌文徵》卷二三,民国二十四年刊本。
何侍御藩司从事因怀范原易李克苍原易旧守洪都克苍先以比部谪楚 其一 明 · 唐伯元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不见批鳞今柱史,曾闻制锦旧神君。
洪都太守真堪忆,对酒怜才日未曛。
乞守本官致仕奏状绍定五年1232年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八、《崔清献公集》卷三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徽猷阁学士大中大夫提举南京鸿庆宫崔与之状奏。
不避严诛,辄有由衷之恳,仰尘渊听。
臣窃惟七十致仕,礼之经也。
昨尝引年告老,期毕此生,适有南昌分阃之命。
自顾衰颓,不堪驱策,叠具控免,幸获矜从,然犹未忍弃捐,畀之祠廪
强颜祗命,终不遑安。
伏念臣天外寒踪,人间弃物。
一衰甚矣,百恙乘之。
践历何功,贪饕有忝。
兹迫之晚,尚烦刍豆之供。
陛下眷遇旧臣,每加优异;
而人臣出处大节,要自省循。
已踰谢事之期,徒负空餐之刺。
可止而不知止,此心得无慊乎?
况久病支离,仅存残息,养疴牖下,生意萧然。
及此明时,得遂乞骸之愿,瞑目可无憾矣。
欲望圣慈闵其迟暮之年,察其危迫之悃,俾臣守本官职致事,则末路生全之恩大矣。
按:奉圣旨不允,令学士院降诏。
第五次辞免参知政事奏状端平二年十一月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九、《崔清献公集》卷四、《宋丞相崔清献公全录》卷二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端明殿学士大中大夫南海郡开国公崔与之
伏准省劄,以臣第四次辞免参知政事恩命,奉圣旨,依已降指挥不允,不得再有陈请。
闻命自天,周章失措。
臣窃为君命至重,出则惟行,臣之事君,死生惟命,此古今不易之大义也。
避事者或偷惰以自便,沽名者或矫激以为高,方命之诛,皆所不贷。
至此年龄已迈,疢疾已深,任重力绵,不容勉强,则情可悯,罪可宽也。
伏念臣偏方寒士,百不如人,徒有忠恪一心,拳拳体国。
顷年筋力未衰之时,东淮西蜀,万里奔驰,才虽不逮,而力可往,未始辞难,盖君命不敢违,而王事所当尽瘁也。
至于驽力既穷,不堪鞭策,虽长沙南昌分阃之寄,相去非遥,亦不能往,跧伏里居,十有二年矣。
陛下垂怜旧物,未忍弃捐,擢之政途,急于图任,属时多事,虚宁尤勤。
何物衰迟,误蒙简拔如此!
趣行有命,但切震惊。
最是气体支离,不能拜起,何以趋进班行?
久病丧心,施为颠倒,何以应酬事机?
况骎骎八十岁之陈人,为迢迢数千里之远役,能免颠仆于道路乎?
朝夕以思,莫知死所。
兹累疏连章之有请,而真情实意之未孚,目断天高,词莫能措,惟有俛首穷阎,凛凛俟谴而已。
夫以一介蝼蚁之贱,敢于屡犯雷霆之威,岂得已哉!
伏望圣慈洞鉴由衷之恳,特施从欲之仁,念臣衰残,俾遂乞骸之愿,以保全其末路,则鸿造曲成之恩大矣。
按:奉御笔,依屡降指挥不允,不得再有陈请。
辞免徽猷阁学士申省状绍定三年1230年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崔清献公集》卷三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焕章阁学士中大夫提举南京鸿庆宫崔某状。
伏准省劄,备奉圣旨:「崔与之徽猷阁学士,依所乞提举南京鸿庆宫,任便居住」。
恭承明命,震惕于中,义有未安,情不容默。
伏念某一从家食,六阅岁华,耄矣无能,衰而且病。
犬马虽未填于沟壑,绵力已穷;
麋鹿得自遂于山林,妄心尽息。
公朝念其西清簪橐之旧,畀以南昌鼓角之雄。
头童齿豁以何裨,钟鸣漏尽而焉往?
辄辞二千石真符之宠,并上七十岁谢事之章。
有方命之罪而不忍加刑,无效官之劳而又从受禄。
珍台续食,借曰怜其老而优之;
奎阁升华,或者谓何功而得此。
狐首丘而已幸,虻负山而益危。
辞受或乖,颠隮立见。
上件宫祠指挥除已恭禀遥谢祗受讫,所有徽猷阁学士恩命,未敢祗拜。
欲望朝廷特为敷奏,收回误渥,俾仍旧职以奉祠,实出始终大赐。
按:奉圣旨,降诏不允。
贬纥干暨庆王府史分司东都 唐 · 韩琮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三
钟陵问俗。澄清之化靡闻。
南海抚封。贪黩之声何甚。
而又交通诡遇。沟壑无厌。
迹固异于澹台。道殊乖于吴隐。
贵池县赵簿启 宋末元初 · 胡次焱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三、《梅岩文集》卷八
西昌主簿之餐,花满松庭;
秋浦少府之树,瓜香戍。
行矣执弓刀而徼逻,庶乎裨符檄之勿稽。
联事为荣,通名为谨。
惟君世绵石,家住霞城。
神尧子一十八人,时维帝胄;
天台山万八千丈,钟此地灵。
温然白璧之无瑕,直若朱弦而不挠。
高第既同于唐,擢进士科
清官盍比于汉刘,望天禄阁
尚烦麟族,以重鸾栖。
簿领有是人,其愿为金濑徘徊之地;
贵池壮哉县,恐难留玉林潇洒之贤。
高士且不屑之,大贤岂久郁者。
證以我朝典故,张商英通州而擢寺丞
参之前代姓家,赵宗儒陆浑而登宰相
况为龙种,式傒凤泥。
次焱趑趄嗫嚅而拙有馀,牢漉仃儜而贫愈甚。
熊丸教切,粗识一丁;
乌哺恩深,妄谋三釜。
我固倖牛溲马勃之见取,人或笑獐头鼠目而求封。
母线儿衣,得与圜桥之冠带;
君恩御墨,遂抛利市之襕衫。
乃以东鲁之儒,而作南昌之尉。
将营甘旨,岂较酸寒。
切庇管辖之司,庶安巡捕之职。
习凿齿,悔三十年之徒劳,荆州,虽万户侯而不愿。
同僚幸甚,临楮跃然。
谨奉启事,专人捧诣。
武宗祔庙议 唐 · 郑涯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一
会昌六年五月
礼仪使奏。
武宗昭肃皇帝祔庙。
并合祧迁者。
伏以自敬宗宗武宗兄弟相及。
已历三朝。
昭穆之位。
与承前不同。
所可疑者。
其事有四。
一者兄弟昭穆同位。
不相为后。
二者已祧之主。
复入旧庙。
三者庙数有限。
无后之主。
则宜出置别庙。
四者兄弟既不相为后。
昭为父道。
穆为子道
则昭穆同班。
不合异位。
据春秋。
文公二年僖公
何休云。
跻升也。
谓西上也。
惠公庄公
当同南面西上。
隐桓与闵僖。
当同北面西上。
孔颖达亦引此义释经文。
贺循云。
殷之盘庚
不序阳甲
汉之光武
上继元帝
晋元帝文皆用此义。
盖以昭穆位同。
不可兼毁二庙故也。
尚书云。
七世之庙。
可以观德。
且殷家兄弟相及。
有至四帝不及祖祢。
何容更言七代。
于理无疑矣。
二者今以兄弟相及。
同为一代。
矫前之失。
则合复祔代宗神宗于太庙。
或疑已祧之主。
不合更入太庙者。
晋代元明之时。
已迁豫章颍川矣。
及文即位。
元帝之子。
故复豫章颍川二神主于庙。
又国朝中宗已祔太庙。
至开元四年
乃出置别庙。
至十年置九庙。
中宗神主复祔太庙。
则巳迁复入。
亦可无疑。
三者庙有定数。
无后之主。
出置别庙者。
魏晋之初多同庙。
盖取上古清庙一宫。
尊远神祗之义。
自后晋武所立之庙。
虽有七主。
而实六代。
景文同庙故也。
又按鲁立姜嫄文王之庙。
不计昭穆。
尊尚功德也。
晋元帝上继武帝
惠怀悯三帝。
贺循等诸儒议。
以别为主庙。
亲远义疏。
都邑迁异。
于理无嫌也。
今以文宗弃代才六七年。
武宗甫尔复土。
遽移别庙。
不齿宗祖。
在于有司。
非所宜议。
四者添置庙之室。
案礼论。
太常贺循云。
庙以容主为限。
无拘常数。
晋武帝时
庙有七主六代。
至元明帝
庙皆十室。
康穆二帝。
皆至十一室。
自后虽迁故祔新。
大抵以七代为准。
而不限室数。
伏以江左名儒。
通赜睹奥。
事有明据。
固可施行。
今若不行是议。
更以迭毁为制。
则当上不及高曾未尽之亲。
下有忍臣子恩义之道。
今备讨古今。
参校经史。
上请复代宗神主于太庙。
以存高曾之亲。
下以敬宗文宗武宗同为一代。
于太庙东閒置两室。
定为九代十一室之制。
以全臣子恩敬之义。
庶协大顺之宜。
得变礼之正。
折古今之纷互。
立偫疑之杓指。
因心广孝。
永烛于皇明。
昭德事神。
无亏于圣代。
辞免知隆兴府江西安抚使申省状绍定元年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
焕章阁学士中大夫提举南京鸿庆宫崔与之状。
伏准省劄,备奉圣旨:「崔与之差知隆兴府、充江西安抚使,填见阙。
令所在军州差拨兵级三十人津发,疾速之任,候任满前来奏事」。
自天闻命,无地指躬,不图垂尽之年,猥被殊常之宠。
伏念某起身岭海,疏拙亡奇,早遇眷知,误蒙器使。
四方于役,一毫罔功,紫橐高华,致身法从。
偏方寒士,有此荣逢,铭之肺膺,勉思报称。
而器盈斯溢,福过为灾。
自蜀一病之后,生意萧然,不堪世用,遂决归休之计。
朝廷矜念旧物,恩渥遝来,庸彰异数。
六卿近缀,屡趣归班;
十连重权,继叨显擢。
虽驽力莫胜于负荷,而鸿私曲费于生成。
宠之奎阁之隆名,赋以琳宫之清禄。
投老多幸,天实假之。
惟是年事日益高,病势日益深,百念俱灰,但作首丘之想。
某官簿之年七十矣,方图有请,求致其事,以毕此生。
忽奉恩纶,畀以南昌分阃之寄。
事出非望,恍然惊心。
仰感眷遇不衰之意,而头颅如许,来日几何,残息如丝,朝不保夕,实非驱驰王事之时。
钟鸣漏尽,夜行不休,必颠仆而后已。
凌兢失措,披沥控陈。
欲望察其朴实之情,全其晚暮之节,收回误恩,许某守本官职致仕,实出始终保全之大赐。
所有省劄,寄留广州军资库,未敢祗拜,伏望朝廷更为敷奏施行(奉圣旨不允,仍依已降指挥,疾速之任。令学士院降诏。《崔清献公集》卷二。)
再辞免知隆兴府江西安抚使申省状绍定三年1230年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崔清献公集》卷三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焕章阁学士中大夫提举南京鸿庆宫南海郡开国侯崔某状。
昨准省劄,备奉圣旨:「崔与之除知隆兴府江西安抚使」。
寻具辞免,奉诏书不允,催趣之任,仍其已起发及到任月日申。
某闻命震慑,局脊不安。
君命有严,其敢再渎?
而事出危迫,情有未孚,不免冒罪控陈。
伏念某平时奔走四方,未尝择地,才虽弗逮,而力可往。
东西惟命,不敢辞也。
玩愒既久,疢疾相仍,天闵其劳,俾遂闲适。
清泉白石,方托此生;
画栋朱帘,忽形于梦。
自惟一生荷国厚恩,愧未有以补报,虽老不堪用,而犹未忍弃捐,所愿祗命而前,仰答知遇。
自叹颓龄易暮,弱植难扶,虽有拳拳体国之心,而力不容强。
亟驰免牍,尚閟俞音,伛偻循墙,恍然失措。
固知一路蕃宣之寄,其责非轻,自度衰残,若为胜任。
顷年头风之疾,秋冬为甚,今发作无虚日,自早晨为其所苦,食后方少定。
若遇风寒,则终日奄奄,无复生意。
甚至攻注面目,牵引口齿,呻吟不已,继以叫号。
年事至此,能再少再壮乎?
使之临事,非惟无益于事,必至误事。
投老获戾,一身何足惜,而大体所系,其可不自量耶!
去冬因往外邑营一归藏之地,抱病而归,几于不救。
今若扶惫出岭,四千里行役,道途冲涉,祇自速毙而已。
六年蒙逸老之恩,自谓微生之幸;
一旦获方命之罪,徒为末路之羞。
反覆以思,朝夕凛凛,势不获已,辄露忱悃,荐干雷霆之威。
欲望朝廷察其真切之情,特为敷奏,俾从所欲,并乞检照前申,许致其事。
庶几瞑目牖下,得为圣代全人,一发寸肤,尽出终惠。
按:奉圣旨,除徽猷阁学士提举南京鸿庆宫,任便居住。
贺著作凭出宰永新 唐 · 李远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五
会稽贺凭。
著作郎出宰永新
其行也。
其色似若有不怿者。
一时学省宪府之友。
咸共语之。
杜甫诗云。
樽前失诗流。
塞上得国宝。
乃相与赋诗送别秦东亭
陇西李远独后至。
举杯而前曰。
子毋以邑小去国万里而难治。
古者公侯之地方百里。
自秦以来。
大县且倍而过之。
小县亦不下十室而有馀。
汉晋以士为之宰。
俾教其凿井耕田。
养生送死而无憾。
岁赋其租以供军士。
且以偿士之直。
非以荣禄之也。
特养其廉以教民尔。
士既得民社之寄。
则早作夜止。
尽心以理之。
使讼平赋均。
老弱无怀诈暴憎。
斯无愧于取直。
而不负其所寄矣。
永新之为邑也。
僻在江南西道
吾闻牛僧孺之言。
荆楚为邻。
其地有崇山叠嶂。
平田沃野。
又有寒泉清流以灌溉之。
其君子好义而尚文。
其小人力耕而喜斗。
而其俗信巫鬼。
悲歌激烈。
呜呜鸣鼓角鸡卜以祈年。
有屈宋之遗风焉。
今子往而宰之。
勿以险远难治而自贻伊戚也。
以乐易近之。
均其赋。
息其争。
因其利而役之。
则无怨。
文王之政以教之。
使知礼让。
则尊君亲上。
养老慈幼。
悉知而劝于为善。
自无怀诈暴憎之习矣。
然后手挥五弦于堂上。
乐其志高山流水间。
一动一静。
居仁由义。
皞皞熙熙。
同登寿域矣。
吾属在宪府
与考绩黜陟之事。
待子三载而来归报政也。
勉之行无忘。
戊申看花诗 明末清初 · 余怀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寺对钟陵第一峰,娑罗树下午阴浓。
此身飘泊莺花海,踏遍蓬山仗短筇。
小学教授题名记 南宋 · 王执中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八四、《咸淳临安志》卷一一
有司失其传,不足證武之音;
诸侯去其籍,莫能详周之爵。
题名名氏之有阙,虽非有以去之,其诸失其传欤?
宫庠教授虽肇建于景祐之三祀,实权舆于至道之改元执政环卫之官非亲王比,当有降杀,请以教授为名。
孙蠙始为之。
咸平初,命诸王府官分兼南北宅教授朱昂、张蔚辈尝为之,然而族居散漫,无所统一。
文靖吕公建睦亲宫置教授官之请,遂创潞王而下第宅,锡名睦亲宅睦亲宅教授于此乎取之。
治平建元,本支寖盛,教授六员不足于授业,有诏增置五员,三十以上置讲书四员,十四以下别置小学教授十有二员,以分教之。
其后睦亲、广亲二位谓子孙众多,所居湫隘,请焉,复建睦亲、广亲北宅于芳林园,分诸王居而教授不废。
崇宁初,以宗学聚而为一,往来者惮之,虽有教授,名存实废,请令各宫置大小二学,增教授二员,不置讲书教授于是分讲五经矣。
越四年,改教授宗子博士,班序胄子博士上云。
一、马化龙,庶事草创,有请置宫学大小教授各二员者。
赵忠简公当轴,惟置诸王宫大小学教授二员。
隆兴省官,复废其一,所讲者《诗》《书》《论》《孟》焉耳。
六七十载之间,获膺兹选,不为少矣。
载诸百官题名,十才七八,散在其他,题名九人而已。
或数载阙官,亡繇诠次,或丐外无传,不知其人,非以昔无壁记耶?
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为,因锲诸石,以久其传。
其为丞郎馆阁往往而是,由是而除台官馀十人,既而持荷橐贰鼎铉,亦各数人,班班可观焉。
嗟乎!
选预文学之馆,时所倾慕,名载滕王之阁,私窃以为喜。
王宫学虽非文学馆比,爰视滕阁,夫岂多逊?
居是官也,盍思遴选于朝如此其严,擢用夫人如彼其非次,勉旃职业,于远者大者。
异时视此,足以自尉,他人亦歆艳之,其子若孙与有荣焉。
不然者反是,义不在兹乎?
班资崇庳云乎哉,除授年月云乎哉!
石鼓歌(阁试) 明 · 焦竑
 押词韵第五部
周原石鼓奇且綍,几年踪迹沈蓬莱。
世遥几得睹拓本,残章断碣如琼瑰。
何人辇载逾千里,至今照耀黄金台
河倾昆仑势曲折,雪压泰华高崔巍。
蔡邕嵇康那足数,石经奔走洪都侪。
回思共和隋代,披荒斫古其谁哉。
天昏地惨鬼夜哭,至宝欲出风云埋。
韩韦博雅始一识,郑向搜索穷山隈。
四百六字传青简,二千余载开苍苔。
龙画旁分爪蟠互,虫书深刻神剪裁。
求致太学竟不果,凤翔落莫空山崖。
皇明文物迈前古,冲融雅颂相沿洄。
辟雍横陈杂睟赩,庙堂胪列参樽罍。
想见周王盛羽猎,从臣撰述皆奇才。
声诗炳蔚垂日月,雕镂宛转回云雷。
之罘山泐迹半扫,汉水鼎沈名已灰。
岂知籀往迹自在,摩挲细读如谈诙。
近传岣嵝碑更伟,青字赤石巨以魁。
宣王雄俊神禹智,何异鼻祖于云来。
神物出没两不偶,昔何掩翳今昭回。
安得移之置一处,拿龙披凤心眼开。
春风却立读万过,咎繇吉甫亲追陪。
呜呼!咎繇吉甫常追陪。
周忘机画轴1145年清明 宋 · 王庭圭
 押先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十四 山水类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
罗浮飞瀑落九天,尺素倒流三峡泉。
怪底晴窗起风雨,洞庭野色潇湘烟。
平生江山入吾手,况有对坐南昌仙。
不须作此无声画,妙画自以无声传。
向巨源南昌楼诗后 宋 · 王庭圭
 押词韵第四部
南昌高楼在何许,亦面西山南浦
壁间有客旧题诗,倾倒湖山入毫楮。
此公平生妙言语,突过前人落霞句。
帘开月出大江横,定胜滕阁捲山雨。
天王寺塔记 宋 · 青阳仲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九四、嘉庆《四川通志》卷四二、光绪《井研县志》卷一六、《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二
寺有塔以藏舍利,为层十三,此释迦氏殊胜庄严,僧祖逢创始于隆兴壬午。
基就力不继,邑人悯焉,愿续其事。
邑之利源以盐,自一层至九,费所取者三之一。
施心尚未厌,又合力为第十层。
工徒砖瓦之供,自十而上合尖有期矣。
呜呼,事有一人营之,百人终之者。
不营于始,无以开其先;
不续于终,无以萃其功。
百人者,一人之继。
是塔之兴,虽多历年所,然获终于有成者,百人之助也。
掌化任某乞文刻石置层上,以纪岁月云。
乞重申年七十不除监司郡守庆元元年十月 宋 · 黄黼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五七、《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五之三六(第四册第三四○九页)
窃详吏部铨法,年六十五不许注知县巡尉
巡尉以警捕为职,而县有人户、社稷、财赋、狱讼。
其责任之小者尚尔,而况于监司郡守乎?
乞检举绍兴二十三年十月二日三十二年正月十三日隆兴四年三月十四日前后指挥,令尚书省行下吏部,再行申明:监司郡守年及七十者,其见任人不至疾病昏耄废事,听其终任,改畀祠禄
如有年耄疾病之人,许其自陈,以全其进退之义。
自今年及七十者,不除授监司郡守,著为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