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纪梦 宋 · 苏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梦乘鸾鹤到仙家,侍女风流魏月华。
琥珀盏斟千岁酒,琉璃瓶种四时花。
金函藏箓文刊玉,石壁题名篆点沙。
一枕北窗初睡觉,日移门外柳阴(明陈懋仁泉南杂志》卷下)
金粟 宋 · 胡仲弓
名山洞府三十六,若拟帽峰犹未足。
有人曾此坐丹炉,有人曾此安棋局。
一朝悟道归去来,依旧紫云锁林屋。
武荣贾客来洛阳,手携尺书叩岩谷。
觌面亲逢吕洞宾,有眼不辨郑文叔
功成行满欲度人,酬之遗以半升
岂知粒粒皆金砂,一服可但能辟谷。
先嗔后喜来重寻,痴心才动隔山谷。
故老相传金粟仙,凌霄有塔苍标(《永乐大典》卷一三○七五作标苍)玉。
乾坤外物(同上书作物外)号无尘,凡夫到此懒著脚。
我来稽首问先生,若为乞得壶中药。
刀圭分与医国人,却入深山抱幽独。
先生道我亦不尘,且走千岩并万壑。
它时相过(同上书作遇)岳阳楼,定把奇书与君读。
依韵奉呈敬在博士先生并简诸公一笑 元 · 卢琦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遥逐荐书游蓟北,暂将教铎振泉南
桃花门巷晚风急,燕子帘栊春日酣。
海内干戈垂盛化,山中灯火照清谈。
兴来共饮溪边市,一任人嘲醉堕簪。
王潮 北宋 · 吕陶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六幕恢恢皆纲罗,琴书无计避干戈。
泉南更起招贤院,从此衣冠去转多。
和泉守王龟龄 南宋 · 傅伯寿
五言绝句 押皓韵
名节士所重,当如护睛脑。
立朝与行己,本末要可考(清黄任乾隆《泉州府志》卷五四)
乞拨水军驻漳州海道绍熙元年正月 南宋 · 傅伯寿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三、《宋会要辑稿》兵六之五(第七册第六八五七页)
左翼水军五百馀人,皆屯于泉州,乞移拨五七十人于漳州驻劄,以防海道
南海经略安抚厅记 宋 · 王积中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八、同治《南海县志》卷二三、同治《番愚县志》卷二三
绍圣四年夏六月朝议大夫柯公以秘阁经略南海
温陵人常通守临漳,帅福唐,按曹湖湘之间,声名溢于南海久矣。
南海之人闻公之来,习知其恺悌而悦之,未爱而亲,不令而孚,溪谷岛屿,下上民物,翕然大和。
公至视事,举一二便民之政,民益感化,而几无可为者。
观府门隘庳,偏处东隅,官寺民居交隘,必侧舆转辔乃克有适。
公顾而叹曰:田夫起茅舍,必立表测景,以求其端,斩荆棘以为户,必引绳面势,以求其正。
故昔之建国立为民极者,必以辨方正位为先。
南海部州十有五,统县四十,生齿数十万,番酋杂居,宝货通会五岭之间无与比大。
而乃元戎之宅,卑陋若此,甚非所以昭天子节制,慰安远人至意。
且今国家累圣乐育,万国陶化,小邦下邑,美才错出。
而赫赫南海,寂寥未闻,岂方未辨、位未正,山川之气犹蕴而然与?
惟谯门之旧,适临通衢,而宣诏堂适对其冲,乃崇谯门而新之,乃易宣诏堂而大之。
上起层楼以壮丽谯,中为复门以列棨戟,复为黄堂以飨军旅,又取刘氏铁柱于荒草污泥间,牵曳置立堂下。
由是出焉,洞重扃,逾谯门,以抵城闉,以临涨海,其袤三里,其径如矢。
作始于秋八月,成于元符二年春二月己卯
于是飞观大厦,巍峨相望,登降炜煌,翠楹腾光。
州人士女,鼓舞来会,殖殖翼翼,若扫闭霾而睹日星也,岂特豁然称快而已哉!
形正则人气和,地兴则百物生,自兹始矣。
公乃图其状,书其事,遣使走京师求记于积中
积中从公之游,实有年矣。
每见公语治民之要,必端容而诵曰:「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故闻公之治广也,廓仁厚之心而少刑罚之威,则其于兴作,宜必有以顺民而弗伤也。
尝读《五代史》,见刘氏嗜残酷,至于炮烙刳剔,有不忍言者,而其自奉乃有玉堂珠殿,穷天下之奢。
南海之人罹其毒也可胜慨哉!
今天下久蒙德治,天子命帅又得仁厚如公者,宜益乐从其所兴之役也。
盖自开宝四年潘公缚鋹以致阙下,而民得更生,以涵泳太平之泽者百廿有三年矣。
求其所谓玉堂珠殿之迹,皆成灰烬,而石门、而铁柱,恃以不朽者,乃为今日帅臣构堂之用,使犷俗异类觌德而向化。
然则南海之福可胜计哉!
故为之书。
按:光绪《广州府志》卷八四,光绪五年刊本。
送执义姜公(眉寿)出守陕川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十二○第十
白云南北是君乡,具庆堂前春政长。
陕水晋江连次第,锦衣彩服雨辉光。
鸾凤毕竟栖非棘,驷马归来敬有桑。
圣代屈贤因孝理,豸冠应不惜铜章。
仙溪志跋宝祐五年三月 南宋 · 黄岩孙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
图谍之传尚矣,今僻陋之邦、偏小之邑,亦必有纪录焉。
仙游号莆望县,绵历几岁祀,更迭几令佐,曾无只字以诏,非阙典欤?
官长赵侯与泌慨然,俞邑士之清,属笔于岩孙
遂摭之前闻,质之故老,参之学职二苏君国台、攀龙、黄君尧俞,订郡志之失纪载者,访碑刻之未流传者,博观约取,诞去实存,而笔诸小序,尤深著致其意。
论财赋必以惜民力为本,论山川必以产人杰为重。
人物取其前言往行,否则爵虽穹,弗载焉。
诗文取其义理法度,否则辞虽工,弗录焉。
按是非于故实之中,寓劝戒于微言之表,匪亶为纪事设也。
越半载而书成,累政之因袭一旦而洗,数百年之欠阙一旦而补,千万古之山川人物一旦而发越呈露。
不惟是也,官乎此者睹前人之政绩,庶几有所矜式;
生乎此者闻庆历元祐先生之高风,庶几知所兴起乎。
后将有考于今,亦犹今之有考于昔。
宝祐丁巳季春中浣温陵黄岩孙谨识。
按:宝祐《仙溪志》卷末,清抄本。又见乾隆《仙游县志》卷首。
舍人小简(一) 宋 · 韩驹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
某伏违岁久,末路流落,挈挈过日,故于亲知书问例废不讲。
犹忆初到临川草堂僧回曾持一幅纸道鄙意,想登几案也。
自此多病,转益藏缩,了不见有人往泉南者。
既不嗣音,惟勤瞻仰。
忽辱手记,岂独把玩欣慰,且将陪杖履于七闽之山。
临纸喜笑,谨具报万分。
某寓抚今四年矣,地当要冲,无事即多过客,每日劫劫,应接不辨,有事即军马上下不绝。
惴惴于此,未尝一夕得安眠也。
近来颇欲小葺茅茨,与世隔阔,庶几馀年,远离忧怖,然毕竟堕渺茫。
又欲去之他邦,老病废弃,举世不要。
正尔踌躇,岂知有以尺书数千里外辱见招乎!
发书惊叹,此古大丈夫事,寻常闻之简策,不谓亲见之末俗中也。
穷窘渐须打叠,加以热甚,只候秋风,紧鞘草鞋。
已托鹏举使君营一居处,得宽洁高爽,乃称远客耳。
虽未参晤,预想声颜,已深欣喜。
按: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七。
舍人小简(二) 宋 · 韩驹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
蒙谕所历道路,具悉。
私心久欲游,常日问人,胸中已自有一卷行程,敢不遵依。
窃知草庵妙喜师开山,不喜妙喜之得此庵,喜此庵得妙喜也。
然此道人孤高绝俗,与世寡合,此正是其所长,以故恶嫉之者众,惟旷怀伟度乃能期之物外。
若得安居,使老圜悟之风焜耀泉南,实丛林盛事也。
按: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七。
许当郎中温陵寄诗叙旧游之感奉酬 北宋 · 沈遘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少小温陵客,于今记昔游。
故人情最厚,嘉句远相求。
胜事成陈迹,流年换白头。
僧坊屡题壁,知有旧痕不。
建造寺 唐末 · 张为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迭嶂横空向郡西,迥然高峭众山低。
树梢缺处见城郭,日影落时闻鼓鼙(《舆地纪胜》卷一三○《福建路泉州》)
金冲庵先生赐祭时韵 清 · 权万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四
十五年夏。上既追复中宗元妃慎氏位号。教曰。时在廷之臣。有能为直言极谏者乎。左右以先生乙亥疏对。上嘉之。特命赐祭。官其子孙。祭之日。礼部郎首为七言律诗以叙之。和者甚众。先生六世孙必庆氏以万为契家后孙。责所以续貂者。万居最僻。恨不得致身沧邱。获睹盛礼。今于必庆氏之责。有不敢辞。仍窃惟念。先生拜疏之日。实与讷斋先生联名投进。其后讷翁顺天之出。先生又为登高赋言。抗疏时事。词致感慨。气格苍老。有屈大夫遗韵。直与请复疏。相为表里。吾知温陵追复之日。二先生不昧之灵。必胥庆胥悲于九泉之中。而恨其言之不售于靖陵之世也。圣朝报典既及于先生。则于讷斋公。宜无异同。今以请复疏为起语。而结以登高者。亦所以致意于讷翁也。
温陵幽閟竟昭疏,重读先生请复书。
正气留撑三极表,忠言待售九王馀。
即看报祀恩偏洽,方信乘除理不虚。
千古登高词赋在,冥途悲喜正何如。
五言送许当通判泉州 北宋 · 沈遘
 押尤韵
我昔温陵行,始初得许侯
温陵故佳胜,况从吉士游。
日月虽无几,所乐良绸缪。
归来十载间,再见朝王州。
故人重相遇,尊酒更劝酬。
欢意我已衰,壮心君益遒。
君颜反更少,我但未白头。
乃知中都劳,岂若江湖优。
嗟哉石渠客,有似鱼被钩。
何不断去之,未知所从流。
羡君翩然归,春风帆画舟。
锦衣乡治中,弩矢驱道周。
旧庐何光辉,高堂荐甘羞。
仕者固应尔,自馀信悠悠。
送君喜宁已,顾我愧莫收。
幸君谢友朋(四库本作朋友),我志无所求。
蔡君宝墓志铭政和三年三月 宋 · 周行己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五六、《浮沚集》卷七、民国《平阳县志》卷八七
人生百年,歘若白驹之过隙。
其间时命不齐,或三四十年,或五六十年,抑又几何?
故未知善,必汲汲求知善;
既知善,必汲汲求为善。
岂惟分阴之可惜,盖亦一念之不可怠也。
吾友平阳蔡君济,尝为予言其兄君宝颇患俗之不美,亲在而异财,既殁而私居也。
尝欲广其室庐以族处,益其田畴以族食。
于以合宗族,于以表乡闾。
皇皇汲汲,凡经理资财以为是,盖十馀年矣。
年甫强仕,志弗克就,而不幸以死。
呜呼!
古之为善者,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惧夫时不待人故也。
君宝父汝平,弟元康元嘉,皆为儒者,而君济最有知识,善学,贤士大夫多倾下之,其兄君宝之强为善也又如此。
独惜其年之不足,不能成其所愿为以见于世,此可为长太息也。
君宝名元龟,娶母之侄女陈氏,生女一人,男二人,皆未名。
其卒也,以政和二年六月丁亥
其葬也,以卒之明年三月壬申
君济书来请铭,铭曰:
蔡氏之先,温陵其邦。
唐中和,徙温平阳
世业儒仁,君材干强。
力相厥家,觊以儒昌。
合族而居,谋之孔臧
年期不百,志弗克扬。
垂髫在室,戴白在堂。
人之亡矣,曷归其伤。
大奥之原,邑之西乡
乃铭斯善,以慰其藏。
送人赴彭湖巡检 元 · 屠性
七言绝句 押虞韵
三十六岛绕彭湖,见说泉南天下无。
花时小队旌旗出,处处春风啼鹧鸪。
白云亭 北宋 · 郑道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天风吹我上齐云,小涧清从石乳分。
濯罢尘缨吾欲忘,白云满地未斜曛(清黄任乾隆《泉州府志》卷六)
王小泉衢权头围贰尹寄诗代柬依韵答之(此诗收于《台南文化》,又载《台湾文艺丛志》、吴幅员《台湾诗钞》、陈汉光《台湾诗录》。) 清 · 查元鼎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台湾文艺丛志》、吴幅员《台湾诗钞》、陈汉光《台湾诗录》
琴瑟不专一,哀乐音自殊。
车笠本忘形,聚散意何如。
生平性忤俗,惟君鉴区区。
譬彼拱璧珍,瑕岂能掩瑜。
清风拂菉竹,绿水映红蕖
南北千万里,萍水得相于。
磨盾草飞檄,昔曾温陵俱。
鲸牙掣瀛海,骥足展天衢。
目下无馀子,心中不薄予。
何期文字阨,捷径争奔趋。
魑魅谀钟馗,梅鹤招林逋
隐偶分朝市,名何损及厨。
香草寄美人,杖藜怒唱喁。
小青怜照影,洛神赋子虚。
三载清漳游,一任牛马呼。
场频逐傀儡,姿还叹柳蒲。
重访子云,穷回墨翟车。
怀偕吟兴减,年随豪气徂。
迹久羁南国,梦飞绕西湖
风雨来故人,要路谪伧夫。
藻华摅齑臼,盐酸别梅诸。
芝兰道义交,交亲迹肯疏。
绨袍贻范叔,顾我同悲愉。
意气倾肺腑,鬓毛惊头颅。
蜀锦浣冰雪,汉书秘葫芦。
膻慕旋磨蚁,光驰过隙驹。
臂复攘搏虎,哺莫报慈乌。
帆开退飞鹢,栈恋秃尾驴。
举家同泛宅,海外事饥驱。
道路日以远,猗欤其那欤。
枯槎乘张骞,一毛拔杨朱
载怀短主簿,各滞天一隅。
偶然弄柔翰,艳体禁豪粗。
嫫母不忘饰,犀心不医愚。
傲骨支嶙峋,空教鬼揶揄
管城无肉相,此绝(编者按:「绝」,《台湾诗钞》作「论」。)非虚诬。
平子四愁咏,刘毅儋石无。
与君复同调,清贫乐有馀。
竹溪我适至,瓜代君方图。
我才驻行脚,君又理军需。
哀鸿嗷澎岛,刍粟挽征途。
使君心似佛,报国竭愚驽。
挂席拾海月,调瑟得名姝。
甫奏瀛东绩,高翔北凫。
芸仍舍田芸,腴比砚北腴。
相逢下车揖,相思藉以舒。
须眉犹畴昔,寒温叙喔嚅。
饮君以村酿,饫君以园蔬。
心赏慵拙咏,韵斗大小苏。
自君渡冈,剩此昂藏躯。
霁色五云(编者按:「色五云」,《台湾诗钞》作「云五色」。)开,得君尺一书。
上言长相思,下慰离群居。
烟云满卷帙,一一探骊珠。
清已颂棠封,庭更有悬鱼。
盐铁见经济,论不同迂拘。
但忧齐氓溺,不愁陶径
期月而已可,富教加庶乎。
马援诫子侄,赤黑在所濡。
收其放心放,免为污下污。
烦君涤旧染,烦君雕朽株。
答君琼瑶赠,书到麦秋初。
邮筒频往来,慎勿吝琪琚。
喜君晋头衔,不为不虞誉。
正音遗雅乐,东郭逃滥竽。
赋罢再叹息,明月满阶除。
努力加餐饭,麟兮吁嗟吁。
韩公乾道九年五月 南宋 · 汪大猷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一、《福建金石志》卷七
谏议韩公景德中泉南忠献大丞相实生郡舍。
大猷旧得二公像藏于家,今幸承乏此来,因刻石祠堂之右,以为此邦荣观。
乾道九年五月五日左中大夫、充敷文阁待制知州事四明汪大猷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