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甘延寿陈汤 西汉 · 刘向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六
郅支单于囚杀使者吏士以百数,事暴扬外国,伤威损重,群臣皆闵焉。
陛下赫然欲诛之,意未尝有忘。
西域都护延寿副校尉汤承圣指,倚神灵,总百蛮之君,揽城郭之兵,出百死,入绝域,遂蹈康居,屠五重城,搴歙侯之旗,斩郅支之首,悬旌万里之外,扬威昆山之西,扫谷吉之耻,立昭明之功,万夷慑伏,莫不惧震。
呼韩邪单于见郅支已诛,且喜且惧,乡风驰义,稽首来宾,愿守北藩,累世称臣。
立千载之功,建万世之安,群臣之勋莫大焉。
昔周大夫方叔吉甫宣王诛猃狁而百蛮从,其《诗》曰:「啴啴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猃狁,蛮荆来威」。
《易》曰:「有嘉折首,获匪其丑」。
言美诛首恶之人,而诸不顺者皆来从也。
延寿所诛震,虽《易》之折首、《诗》之雷霆不能及也。
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
《司马法》曰「军赏不逾月」,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
盖急武功,重用人也。
吉甫之归,周厚赐之,其《诗》曰:「既甫燕喜,多受祉。
来归自镐,我行永久」。
千里之镐犹以为远,况万里之外,其勤至矣!
延寿既未获受祉之报,反屈捐命之功,久挫于刀笔之前,非所以劝有功厉戎士也。
齐桓公前有尊周之功,后有灭项之罪,君子以功覆过而为之讳行事。
贰师将军李广利损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而仅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母鼓之首,犹不足以复费,其私罪恶甚多。
孝武以为万里征伐,不录其过,遂封拜两侯、三卿二千石百有馀人。
康居国强于大宛,郅支之号重于宛王,杀使者罪甚于留马,而延寿不烦汉士,不费斗粮,比于贰师,功德百之。
常惠随欲击之乌孙郑吉迎自来之日逐,犹皆裂土受爵。
故言威武勤劳则大于方叔吉甫列功覆过则优于齐桓、贰师,近事之功则高于安远、长罗,而大功未著,小恶数布,臣窃痛之。
宜以时解县通籍,除过勿治,尊宠爵位,以劝有功(《汉书·陈汤传》)
上疏陈事 东汉 · 吕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五
臣闻诸侯上象四七,下袭王土,高祖重约非功臣不侯,所以重天爵明劝戒也。
伏闻中常侍曹节王甫张让等,及侍中许相,并为列侯
宦官祐薄,品卑人贱,谗诌媚主,佞邪徼宠,放毒人物,疾妒忠良,有赵高之祸,未被轘裂之诛,掩朝廷之明,成私树之党。
而陛下不悟,妄授茅土,开国承家,小人是用。
又并及家人,重金兼紫,相继为蕃辅。
受国重恩,不念尔祖,述修厥德,而交结邪党,下比群佞。
陛下惑其琐才,特蒙恩泽。
又授位乖越,贤才不升,素餐私幸,必加荣擢。
阴阳乖剌,稼穑荒蔬,人用不康,罔不繇兹。
臣诚知封事已行,言之无逮,所以冒死干触陈愚忠者,实愿陛下损改既剌,从此一止。
臣又闻后宫彩女数千馀人,衣食之费,日数百金。
比谷虽贱,而户有饥色。
案法当贵而今更贱者,繇赋发繁数,以解县,寒不敢衣,饥不敢食。
民有斯厄,而莫之恤。
宫女无用,填积后庭,天下虽复尽力耕桑,犹不能供。
昔楚女悲愁,则西宫致灾,况终年积聚,岂无忧怨乎!
夫天生蒸民,立君以牧之。
君道得,则民戴之如父母,仰之犹日月,虽时有征税,犹望其恩之惠,《易》曰:说以使民,民忘其劳;
悦以犯难,民忘其死」。
储君副主,宜讽诵斯言;
南面当国,宜履行其事。
又承诏书,当于河间故国起解渎之馆。
陛下龙飞即位,虽从藩国,然处九天之,岂宜有顾恋之意。
河间疏远,解渎邈绝,而当劳民单力,未见其便。
又今外戚四姓贵幸之家,及中官公族无功德者,造起馆舍,凡有万数,楼阁相接,丹青素垩,雕刻之饰,不可单言。
丧葬逾制,奢丽过礼,竞相放效,莫肯矫拂。
《谷梁传》曰:「财尽则怨,力尽则怼」。
《尸子》曰:「君如杅,民如水,杅方则水方,杅圆则水圆」。
上之化下,犹风之靡草。
今上无去奢之俭,下有纵欲之敝,至使禽兽食民之甘,土木衣民之帛。
师旷晋平公曰:「梁柱衣绣,民无褐衣;
池有弃酒,士有渴死;
厩马秣,民有饥色。
近臣不敢谏,远臣不得畅」。
此之谓也。
又闻前召议郎蔡邕对问于金商门,而令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以诏书喻旨。
不敢怀道迷国,而切言极对,毁刺贵臣,讥呵竖宦。
陛下不密其言,至令宣露,群邪项领膏唇拭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
陛下回受诽谤,致刑罪,室家徙放,老幼流离,岂不负忠臣哉!
今群臣皆以为戒,上畏不测之难,下惧剑客之害,臣知朝廷不复得闻忠言矣。
太尉段颎,武勇寇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历事二主,勋烈独昭。
下既已式序,位登台司,而为司隶校尉阳球所见诬胁,一身既毙,而妻子远播。
天下惆怅,功臣失望。
宜徵更授任,反家属,则忠贞路开,重怨以弭矣(《后汉吕强传》。)
上言李元德等政绩 南朝宋 · 孔默之
 出处:全宋文卷四十三
宣威将军南顿郡太守李元德,清勤均平,奸盗止息。
彭城内史魏恭子,廉恪修慎,在公忘私,安约守俭,久而弥固。
宋县成浦,治政宽济,遗咏在民,前鲖阳李熙国,在事有方,民思其政。
故山令何道,自少清廉,白首弥厉,应加褒赉,以劝于后(《宋书·江秉之传》,元嘉初,遣大使巡行四方,兼散骑常侍孔默之王歆之等上言。又见《南史》七十《阮长之传》,不云孔默之,但作「王歆之等」。歆之字叔道河东猗氏人,晋南蛮校尉愆期曾孙,官至左户尚书光禄大夫。)
曹子建白马篇 南朝宋 · 袁淑
剑骑何翩翩,长安五陵间。
秦地天下枢,八方凑才贤。
荆魏多壮士,宛洛富少年。
意气深自负,肯事郡邑权。
藉藉关外来,车徒倾国廛。
五侯竞书币,群公亟为言。
义分明于霜,信行直如弦
交欢池阳下,留宴汾阴西。
一朝许人诺,何能坐相捐。
飘节去函谷投佩出甘泉。
嗟此务远图,心为四海悬。
但营身意遂,岂校耳目前。
侠烈良有闻,古来共知然(○《文选》三十一。《乐府诗集》六十三作白马篇。《诗纪》五十三。又《初学记》五作效曰马篇。引间、贤二韵。)
振兴温泉颂 北魏 · 元苌
 出处:全后魏文卷十五
夫驾轻烟,勒麟凤,驶及奔星走攀流月,蝉变羽化之民,食霞□□之士,斯盖有道存焉,固非人事之所《耑见》《娄见》。
至若泥行水骤,血食之夫,兴没自天,去来非已寸阴□于朝露,百龄迅于灭电。
一物不谐,则疣赘以生;
庶事不康,则风火以败。
故圣王□百姓之多疹,撰药石以济之;
造化悯苍生之鸩毒,设甘饵以救之。
盖温泉者,乃自然之经方,天地之元医,出于河渭之南,泄于丽山之下。
渊华玉澈,□清数刃。
灵感超异,畯极不测无樵薪之爨,而扬汤沸于楚镬,无公蔬之探,而寒暑调于夏鼎。
高塘之云,朝舞于水湄巫山之雨,夕收于渊际青林碧草。
含露而迎岸,香风蕙色列□而环渚于是。
左汤谷,右蒙汜,南九江,北翰海,千城万国之氓,怀疾枕疴之口,莫不宿昭长而来宾,疗苦于斯水。
但上无尺栋,下无环堵,悠悠君子,我将安泊。
孤忝发轸咸池,分条紫汉,道属升平。
弱年学仕,既历通显,朝望已降,爰自常伯
出居分陕,地兼陆海之饶,禄厚封君之室,而报天之效无闻,恤民之誉安在?
每思倾□微寒深责,以为斯泉,天实置之而人略未备,乃剪山开鄣,因林构宇,邃馆来风,清檐驻月,望想烟霞,迟羽衣之或顾,愿言多士,恕因兹以荡秽,乃作颂曰:
皇皇上灵,悯我苍生。
泌彼温泉,于此丽川。
其水克神,克神克圣。
济世之医,救民之命。
其圣伊何,排霜吐旭。
其神伊何,吞眈去毒。
无藉烟炭,谁假樵木。
湛若虞渊,沸如汤谷。
东枕华山,西亘咸阳
连畴接畛,墟落相望。
彩林争翠,绿树成行。
香风旦起,文霞夕张。
陟彼丽山,望想千里。
乃作高堂,鸿飞凤起。
三辅之英,五都之士。
慕我芳尘,爰居爰止。
其德既酋,其声既远。
金华,舂山九转。
目放群羊,手□□犬。
控鹄来思,俊我口堂。
(碑拓本。)(下阙)
升天行 南北朝 · 刘孝胜
 押真韵
尧攀已徒说,汤扪亦妄陈。
欲访青云侣,正遇丹丘人
少翁俱仕,韩终苦入秦。
汾阴观化鼎,瀛洲宴羽人
广成参日月,方朔问星辰。
惊祠伐楚树,射药战江神。
阊阖皆曾倚,太一岂难亲。
赵简犹闻乐,周储固上宾。
秦皇多忌害,元朔少宽仁。
终无良有以,非关德不邻(○《乐府诗集》六十三。《诗纪》八十七。)
四渎祠碑铭 北周 · 王褒
四言诗 出处:全后周文卷七
灵祠岳立,贝关云浮,寂寥诡怪,仿佛神游。
姬嬴分国,河渭合流,桃花春水,灵草孤洲。
潼乡河曲汾阴睺壤,乱流不度,龙门难上。
河鱼送迎,江妃来往,水开通迹,山临高掌。
智以藏往,神以知来,荣光离合,云气徘徊。
水仙遗操,津吏余杯,波息川后,浪靖瞻台(《艺文类聚》九)
上毛龟启 陈朝 · 江总
 出处:全隋文卷十
臣闻圣王受命,以代绍兴
日月精明之状,烟云烂漫之采,神鼎出于汾阴,宝玉开于张掖
灵山奥泽,卉木呈祉,静海澄波,鳞介禔福,靡不显符瑞以固鸿基,肇徵祥以光永世者也。
影合四灵,光分五色,怀星拖月,负宇衔图(《艺文类聚》九十九)
上柱国梁州刺史陈茂 隋 · 阙名
 出处:全隋文卷三十
□□挺奇略于□□□高文于游夏芳徽盛范□□传祀纂神基□六奇定策夷项宁汉德□□□兼□著□□兴太守功表折冲,任居分陕,祖□□□□遗公禀气辰象,降灵□□,□五行之秀,蕴六德之姿,倚天照其锋颖,绝海振其羽翮,识□□故(下阙)太祖元皇帝之□□也,为大将军□□□。
譬姬文之□殷朝,若晋室之蕃魏国
望云斯表佳气,□□□□初(下阙。)公以贾谊登朝之岁,终童奉使之年,展采于滥觞之辰,效官于尺木之始。
□一心而事君,□三分以成务。
振威将军给事中,□□□□□□□刑狱(下阙)仍为将军府属治内郎。
功预断螯,勤宣汗马,□用□闻,威风远振,封南皮县男食邑二百户
太祖为上柱国、国公泾州□□公□府(下阙)有□□之化,非无利器之能。
泾州总管府司录宁远将军、右□员外常侍皇上。
嗣霸图将兴帝业,眄□道□□□□□上□□大将军□□公,公(下阙)长史
周武帝薄伐东秦,席卷河北,声振□坂,势超垓下
既而流汤□□方盛,引弓之(下阙。)公冲冠之气,临危奋发;
□□之诚,造次先表。
每以身□执锐前驱,上天纵雄杰英威□世(下阙)之□□下□□□□□□□上□□□□师凯入,授仪同三司
上德映在田在□业□一□□□九命,公亦追踪□□绝□人(下阙)
上为定州总管,公任总管府司录定州赞治
上为亳州总管,公除总管府司录
上为上柱国,公迁府长史(下阙)
蚩尤之凶□□□,东陵之盗,谋为西楚之□,肆彼逆□□□郡邑,刁斗相喧;
云梯交映,晋阳之师将没。
疏勒之□□□公(下阙)之□心□□□之击□之去□轰□冰泮,扫地无遗。
□□远降,□蒙褒赏,授骠骑将军右光禄大夫,□□之(下阙)大将军
上为大丞相、隋王,公除府掾,治右十二府长史
上登庸伊始,纳麓在辰,作□负图□绝□□公(下阙)之义既深推□之思斯重。
大隋御宇,惟新建国。
开皇元年,授给事、黄门侍郎
□□日夕(下阙)艺府□。
其年,除右卫长史,进爵为□,增邑六百户,通前一千四百户。
出□上(下阙)师□□军容之盛。
公运筹幕府,□和鼎实,蹇□献授□最□优。
二年,授开府仪同三司,领左(下阙)举□□□声□□□□□□道□仰雄风之扇□□□受□设□之□周氏(下阙)化以时雍,布以轻典,衔策斯举,韦弦递用。
□□□其冤□,比屋传其颂声,疆场乂安。
遐迩□福,□□□之(下阙)给事、黄门侍郎,兼右卫长史
七年,授兼太仆卿黄门侍郎如故。
九年,正除太仆卿,判黄门侍郎如故。
□□□□□□□□居(下阙)上开府仪同三司太仆卿,判黄门侍郎如故。
轩游□咸□饰□□比邓骘□台□均□权(下阙)以公春秋□□宜尽颐摄,禁掖便繁,或亏汤□□□举□中□治□案部□条威惠斯□下车为政□化雍然□□□其明□□□□其(下阙)薨于□□,春秋六十有一。
悲切摧梁,恸深罢市。
两宫轸□,百辟伤怀。
谥曰□公,礼也。
即以其年之□月十□日,归葬蒲州猗氏县长□□之(下阙)九□才□五际□□□□之道□□天然□□□□之心□由早□驱驰少□宦伍燕南赵北□战□□□□□□□□□□□□□□之节(下阙)之□汉光□委质皇家册馀载□阔缔构绸缪□□蒙卧内之□恩□共里之□泽赞□□之运□□□之(下阙)恂恂□□□□□□□□□之节俭□□默□不贪□□□□夫人王氏,太原□□人也。
世袭(下阙)中□□□□□□□□□□礼□□斯□方谐鼓瑟之□遽□□□之□恤□无□举案何□□□政(下阙)疑□□□□之(下阙)以□□□声□传□范方使。
桑田且变,□□□顷之□,陵谷推移,尚纪滕婴之椁。
其铭曰:
□□□揆,宾王观国
丞相奇谋。
太丘盛德(下阙)
惭妙□□□□郁抑下□沈吟□□缘鹤□□功参后(下阙)冠带□□□□□传临□□□□选良伫□□布(下阙)遵□教(碑拓本)
文中子世家 隋末唐初 · 杜淹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五
文中子王氏讳通
字仲淹。其先汉徵君霸。
絜身不仕。高尚镇天下。
十八代祖殷。仕至云中太守。
以贤良称。肇家于祁。
以春秋周易训授乡里。为子孙资
十四代祖述。克播前烈。
著春秋义统。公府辟不就。
九代祖宇。仕悯怀之难。
东迁焉。宇生罕。
罕生秀。皆以文学显。
秀生二子。长曰元谟。
次曰元则。元谟以武略升。
元则以儒术进。元则字彦法
文中子六代祖也。仕太仆国子博士
以兄用武进。常叹曰。
先君所宝者礼乐。先师不学者军旅。
兄何为哉。遂究心道德。
博考经籍。以为功业不可以小成也。
故卒为洪儒。卿相不可以苟处也。
故终为博士。曰先师之职也不可坠。
江左号为王先生。受其道者王先生业。
于是始称儒门。世济厥美矣。
先生江州府君焕。焕生虬。
虬始北仕太和中并州刺史
创家临河汾。惟曰晋阳穆公
穆公生同州刺史彦。惟曰同州府
济州刺史杰。惟曰安康献公
安康献公铜川府君讳隆
字伯高文中子之父也。
幽识远悟。非礼不动。
先生之业。所在教授
门徒常千馀人。隋开皇初
国子博士待诏龙门。时国家新有揖让之事。
方以恭俭定天下。天子常从容谓府君曰。
朕何如主也。府君曰。
陛下聪明神武。得之于天。
发号施令。不尽稽古。
虽负之姿。终以不学为累。
帝默然曰。先生朕之陆贾也。
何以教朕。府君承诏。
著兴衰要论七篇。每奏。
帝辄称善。然未甚达也。
府君始求出。补乐昌
寻转猗氏。后迁铜川
所在著称。吏人敬爱。
秩满退归。遂不仕。
开皇四年文中子
铜川府君筮之。遇坤之师。
献兆于安康献公。公愀然作色曰。
素王之卦也。何为而来。
地二化为天一。上德而居下位。
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虽有君德。非其时也。
是孙也。必能天下之志。
而道不行。天所命也。
遂名之曰开皇九年
江东始平铜川府君叹曰。
吾视王道。未有叙也。
天下何为而一乎。文中子侍于侧。
始十岁矣。有忧色。
铜川府君曰。小子。
汝知之乎。文中子曰。
尝闻之夫子曰。古之为邦。
有长久之策。故夏殷以下数百年。
四海常一统也。后之为邦。
行苟且之政。故魏晋以下数百年。
九州无定主也。夫上失其道。
民散久矣。一彼一此。
何常之有。夫子之叹。
盖忧皇纲之不振。生人劳于聚敛。
而天下将乱乎。铜川府君异之曰。
其然乎。遂告以元经之事。
文中子再拜受之。十八年春正月
铜川府君晏居。歌伐木而召文中子
子矍然再拜。敢问夫子之志何谓也。
铜川府君曰。尔来。
自天子至庶人。未有不资友而成者也。
在三之义。师居一焉。
道丧巳来。斯废久矣。
然亦何常之有。小子勉旃。
翔而后集。文中子曰。
请从此行。于是始有四方之志矣。
盖受书春秋于东海李育。学诗于会稽琠。
问礼于河东关子明。正乐于北平霍汲。
考三易之义于族父仲华。不解衣者六岁。
其精志如此。仁寿三年
文中子盖冠矣。慨然有济苍生之心。
遂西游长安。见隋文帝
帝坐太极殿。召而见之。
因奏太平之策十有二焉。推帝皇之道。
杂王霸之略。稽之于今。
验之于古。恢恢乎若运天下于掌上矣。
帝大悦曰。得生几晚矣。
天以赐朕也。下其议于公卿。
公卿不悦。时文帝方有萧墙之衅。
文中子知谋之不用也。作东征之歌而归。
歌曰。我思国家兮。
远游京畿。忽逢帝王兮。
降礼布衣。遂怀古人之心兮。
将兴太平之基。时异事变兮。
志乖愿违。吁嗟道之不行兮。
垂翅东归。皇之不断兮。
劳身西飞。文帝闻而伤之。
再徵之。不至。
四年文帝崩。大业元年一徵。
又不至。辞以疾。
谓所亲曰。我周人也。
家本于祁。永嘉之乱。
东迁焉。高祖穆公
始仕于魏。魏周之际。
有大功于生人。天子锡之地。
始家于河汾。故有坟陇。
于兹四代矣。兹土也。
其人忧深思远。乃有陶唐氏之遗风焉。
先君之所怀也。且有先人之敝庐在焉。
家本俭约。茅檐土阶。
蕞如也。以避风雨。
道之不行。则知之矣。
舍此欲安之乎。不如退而志其道。
定居万春乡之甘泽里。乃续诗书。
正礼乐。修元经。
赞易道。盖有事于述者九年。
而六经大就。门人自远而至。
河南董恒太山姚义京兆杜淹赵郡李靖南阳程元扶风窦威河东薛收中山贾琼清河房玄龄钜鹿魏徵太原温大雅颍川陈叔达等咸称师。北面受王佐之道焉。
其往来受业者不可胜数。盖将千馀人。
故隋道衰。而文中子之教兴于河汾之閒。
雍雍如也。大业十年
尚书召署蜀郡司户。不就。
十一年。以著作佐郎国子博士
并不至。十三年。
江都难作。而文中子有疾。
薛收而谓之曰。吾梦颜子孔子之命而登吾阶。
坐于牖下。北面援琴而歌曰。
礼乐既正。诗书既成。
赞明易道。聿修元经。
归休乎何必永厥龄。此殆夫子使召我也。
吾必不起矣。盖寝疾七日而终。
门人薛收姚义等数百人共会议曰。吾师其至人乎。
仲尼以来。未之有也。
礼云。男生有字。
昭德也。死有谥。
以易名也。夫子当天下乱。
昭王不兴。莫能宗之。
故退而删诗书。正礼乐。
修元经。缵易道。
圣人之大旨明矣。天下之能事毕矣。
仲尼既没。文不在兹乎。
易曰。黄裳元吉
文在中也。请谥曰文中子
丝麻设位。哀以送之。
礼毕。悉以文中子之书还于王氏。
盖礼论二十五篇。列为十卷。
乐论二十篇。列为十卷。
续书一百五十篇。列为二十五卷。
续诗三百六十篇。列为十卷。
元经五十篇。列为十五卷。
赞易七十篇。列为十卷。
并未及行于时。遭代丧乱。
盗贼奔突。先夫人用藏其书于竹笥。
扶老携幼。东西南北。
未尝离身焉。大唐武德四年
天下大定。先夫人得返于故居。
复以书授于其弟凝。文中子二子。
长曰福郊。少曰福畤。
奉和圣制度蒲关应制723年3月 唐 · 张说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渭南市朝邑镇蒲津关
蒲坂临晋,华芝晓望秦。
关城雄地险,桥路扼天津。
楼映行宫日,堤含宫树
黄云随宝鼎,紫气逐真人。
咏唐虞迹,西观周汉尘。
山河非国宝,明主爱忠臣。
蒲津桥赞724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蒲津桥
易曰利涉大川
济乎难也。
诗曰造舟为梁。
通乎险也。
域中有四渎。
黄河是其长。
河上有三桥。
蒲津是其一。
隔秦称塞。
临晋名关。
关西之要冲。
河东之辐凑。
必由是也。
其旧制。
横絙百丈。
连舰十艘。
辫修笮以维之。
系围木以距之。
亦云固矣。
然每冬冰未合。
冱初解。
流澌峥嵘。
塞川而下。
如础如臼。
如堆如阜。
或摐或掍。
或磨或切。
绠断航破。
无岁不有。
虽残渭南
陇坻
败辄更之。
罄不供费。
津吏成罪。
县徒告劳。
以为常矣。
开元十有二载(一作九年十二月
皇帝闻之曰。
嘻。
我其虑哉。
乃思索其极。
敷祐于下。
通其变。
使人不倦。
相其宜。
授彼有司。
俾铁代竹。
取坚易脆。
图其始而可久。
纾其终而就逸。
受无疆惟休。
亦无疆惟恤。
于是大匠蒇事。
百工献艺
晋国之一鼓。
法周官之六齐。
飞廉煽炭。
祝融理炉。
是炼是烹。
亦错亦锻。
结而为连锁。
镕而为伏牛。
偶立于两岸。
襟束于中潬。
锁以持航。
牛以絷缆。
亦将厌水物。
浮梁
又疏其舟閒。
画其鹢首。
必使奔澌不突。
积凌不溢。
新法既成。
永代作则。
原夫天意。
有四旨焉。
济人仁也。
利物义也。
顺事礼也。
远智也。
仁以平心。
义以和气。
礼以成政。
智以节财。
心平则应。
谐百神矣。
气和则感。
生万物矣。
政成则乂。
文之经矣。
财节则丰。
武之德矣。
故天将储其祯。
地将阜其用。
人将盈其力。
圣皇之道。
乾乾翼翼
观艺而无穷。
咏功而无极。
临晋主文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八
维开元二十六年岁次戊寅闰八月丁卯朔十六日壬午。皇帝若曰。
于戏。古之帝女。
下嫁诸侯。以正婚姻之懿纲。
昭肃雍之令德。咨尔临晋公主
蹈和成性。体顺为心。
颇协生知之敏。更承师氏之训。
柔明益著。淑慎攸彰。
兼四教而不违。勤六行而无斁。
近日云吉。嘉礼有期。
宜穆彝章。载光册命。
今遣使侍中豳国公牛仙客副使黄门侍郎陈希烈持节礼册。尔其克遵法度。
用广徽猷。发明阃德。
垂范于后。可不慎欤。
唐故德仪淑妃皇甫氏神道碑750年 唐 · 杜甫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后妃之制古矣。
轩辕氏帝喾氏次妃之迹。
最有可称。
存乎旧史。
然则其义隐。
其文略。
周礼王者内职大备。
而阴教宣。
诗人关雎风化之始。
乐得淑女。
盖所以教本古训。
发皇妇道。
居具燕寝之仪。
动有环佩之节。
进贤才以辅佐君子。
不淫色以取媚闺房。
虽彤管之地。
功过必纪。
而金屋之宠。
流宕一揆。
女史之华实。
嗣嫔则之清高。
亦时有其人。
伟夫精选。
淑妃讳某
姓皇甫氏
其先安定人也。
惟卨封商。
于赫有光。
伊元祖树德。
于今不忘。
必宋之子。
莫之与比。
伊清风继代。
惠此馀美。
夫其系绪蕃衍。
绂冕所兴。
列为公侯。
古有皇父充石
则其宗可知也。
夫其体元消息。
经术之美。
刊正帝图。
中有元晏先生
则其家可知矣。
嗟乎。
我有奕叶。
承权舆矣。
我有徽猷。
展肃雍矣。
积偫玉之气。
自对白虹之天。
五色之毛。
不离丹凤之穴。
曾祖烜。
皇朝宋州刺史
祖粹。
皇朝越州刺史都督诸军事
父日休。
皇朝左监门卫副率
妃则副率府君之元女也。
粤若襁褓。
体如冰雪。
气象受于天和。
诗礼传乎胎教。
故列我开元神武之嫔御者。
岂易其容止法度哉。
今上昔在春宫之日。
诏诘良家女。
择视可否。
充备淑哲。
太妃以内秉纯一。
外资沈静。
明珠在蚌。
水月鲜白。
美玉处石。
崖岸津润。
结襦而金印相辉。
同辇而翠旗交影。
由是恩加婉顺。
品列德仪
虽掖庭三千。
爵秩十四。
掩六宫以取俊。
超偫女以见贤。
岂渥泽之不流。
曾是不敢以露才扬已。
卑以自牧而已。
夫如是。
言足以厚人伦。
化风俗。
弥缝坤载之失。
夹辅元亨之求。
呜呼。
彼苍也常与善。
何有初也。
不久好奈何。
况妃亦既遘疾。
怗如虑往。
上以之服事最旧。
佳人难得。
送药必经于御手。
见寝始回于天步。
月氏使者
空说返魂之香。
汉帝夫人。
终痛归来之像。
开元二十三年岁次乙亥十月癸未朔
薨于东京宫院
春秋四十有二。
呜呼哀哉。
望景向夕。
澄华微阴。
风惊碧树。
雾重青岑。
天子悼履綦之芜绝。
惜脂粉之凝冷。
下麟凤之银床。
到梧桐之金井
呜呼哀哉。
厥初权殡于崇政里之公宅。
后诏以某月二十七日己酉
卜葬于河南县龙门之西北原。
礼也。
制曰。
德仪皇甫氏
赞道中壸。
肃事后庭。
孰云疾疢。
奄见凋落。
永言懿范。
用怆于怀。
宜登四妃之列。
式旌六行之美。
可册赠淑妃
丧事所须。
并宜官供。
河南尹李适之充使监护。
非夫清门华冑。
积行累功。
序于王者之有始有卒。
介于嫔御之不僭不滥。
是何存荣没哀。
视有遇之多也。
有子曰鄂王讳瑶。
太子太保使持节幽州大都督事。
有故在疚而卒。
岂无乐国。
今也则亡。
匪降自天。
云何吁矣。
有女曰临晋公主
出降代国长公主荥阳潜曜。
官曰光禄卿
爵曰驸马都尉
王俭以公主恩。
尚帝女为荣。
何晏关内侯
是亦晋朝归美。
公主礼承于训。
孝自于心。
霜露之感。
形于颜色。
享祀之数。
缺于洒扫。
尝戚然谓左右曰。
自我之西。
岁阳载纪。
彼都之外。
道里遐绝。
圣慈有蓬莱之深。
异县有松槚之阻。
思欲轻举。
安得黄鹄。
未议巡豫。
徒瞻白云。
望阙塞之风烟。
寻常涕泗。
怀伊川之陵谷。
恐惧迁移。
于是下教邑司。
爰度碑版。
甫忝郑庄宾客
游窦主之园林。
以白头之
岂独步于
而野老何知。
斯文见托。
公子泛爱
壮心未已。
不论官阀。
游夏入文学之科。
兼叙哀伤。
有后妃之诔。
铭曰。
积气之清。
积阴之灵。
汉曲回月。
高堂丽星。
惊涛汹汹。
过雨冥冥。
洗涤苍翠。
诞生娉婷(其一)
婉彼柔惠。
迥然开爽。
绸缪之故。
昔在明两。
恩渥未渝。
康哉大往。
展如之媛。
孰与争长(其二)
珩佩是加。
翚褕克备。
先德后色。
累功居位。
壸仪孔修
宫教咸遂。
王于奖饰。
礼亦尊异(其三)
小苑春深。
离宫夜逼。
花间度月。
同辇未归。
池畔临风。
焚香不息。
呜呼变化。
惠好终极(其四)
冯相视祲
太史书氛。
藏舟晦色。
逝水寒文。
翠幄成彩。
金炉罢熏。
燕赵一马。
潇湘片云(其五)
恍惚馀迹。
苍茫具美。
王子国除。
匪他之耻。
公主愁思。
永怀于彼。
日居月诸。
邱陇荆(其六)
岩岩
㳽㳽伊川
列树拱矣。
丰碑缺然。
爰谋述作。
歘就雕镌。
石照地
蛟龙下天(其七)
少室东立。
缭垣西走。
佛寺在前。
宫桥在后。
维山有麓。
与碑不朽。
维水有源。
与词永久(其八)
华山 盛唐 · 达奚珣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五
太华之山。削成四面。方直者五千馀仞。盖岳之雄也。往因行迈。望之不及。今来何幸。作尉于兹。因而赋之。以歌厥美。
华山维岳。
偫岳之雄。
天开厥状。
神致其功。
昔与襄山
连冈不绝。
河水长注。
横流曲折。
神元再造。
拓崖而两分。
仙掌常存。
倚天而回列。
其后多历年所。
至于夏王
穷地络。
正乾纲。
绿甲之功既就。
元圭之业有光。
定我祀典。
因为旧章。
同夫三事。
伟哉煌煌。
徒观其倚伏而起。
削成而峻。
作秦塞之高标。
豫州之巨镇。
其南接楚。
其北临晋
嵚乎数都之间。
岂惟直上者五千馀仞。
远疑将适。
近若将腾。
氤氲绿润。
霮䨴青凝。
发地壁立。
连天石棱。
披重霄而自致。
与元气而相陵。
旁望偫山兮尽为幽侧。
犹夫南面兮用资峻极。
巍巍乎掩夏云之奇峰。
苍苍然合秋天之正色。
近压关辅
载枢京国
此其所以为岳者也。
若乃人寰不远。
胜气常清。
石含古色。
泉落秋声。
悬岩蔽亏。
谓乾坤之阖辟。
洞壑幽邃。
汎雷雨之满盈。
恍恍乎又似龙虎潜伏。
鬼神含精。
伊彼崇林。
望之尽目。
参灏气而森秀。
侔断山之遥矗。
仙草殊品。
灵花异族。
不以无人而不芳。
香风洒乎函谷
皆负灵造。
是润是黩。
具物灵繁。
故难详鞫。
萧条世俗。
髣髴神仙。
玉女明祠。
星坛尚在。
羊公旧室。
石榻常穿。
雾雨迷处。
云台巍然。
则知大象所存。
何有于古。
列真攸萃。
宁独于先。
国家南正司天
北正司地。
人神不扰。
方岳定位。
森森象设之若生。
憺憺威棱而可畏。
宗伯制礼。
巫咸视事。
杀气每登。
骍刚必备。
盖所谓敬而无黩。
厉夫精意。
此则邦之礼物也。
受命如响。
依人而荣。
攸歆盛德。
载答嘉生。
不𠌤旬时。
作为云雨。
白浆既挹。
黄玉斯睹。
隤止如山。
永康中土。
此则神之叶赞也。
揔被山岳。
非无壮丽。
或隐峰于偫岭。
或结根于荒裔。
空闻象外之谈。
何贵人间之世。
而我直两都之大道。
当三条之正中。
偏近日月。
高谢纷濛。
通天之气。
成天之功。
銮辂常幸。
声明有融。
能事无爽。
扬言莫穷。
举天下而争长。
故难可而比崇。
唐故虢州宏农县令天水赵府君墓志775年8月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二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府君讳令则字某
天水人也。其先造父
实佐周穆。有平徐偃王之勋。
因封命氏。至晋而大。
成季宣孟之庆。故化家为国。
及武灵而称王。语在太史公赵世家。
秦灭诸侯。使赵王嘉子公辅西戎
戎人怀之。子孙因家陇西
世为天水著姓。其源远矣。
曾祖元楷殿中监工部尚书淮安公。
崇基。国朝岐州郿县符玺郎右卫长史
烈考庆逸。正议大夫许州长史
府君长史第二子也。好古博学。
涉猎百家之言。善属文。
尤注意诗赋。外刚毅峭直。
内温良而仁。率由天性。
果于行已。起家幽州蓟县尉
敏给强济。闻于河朔
以直道事人。忤幽州刺史张守圭
封州开建县。遇赦。
建州建安县丞。稍移湖州安吉县丞。
天宝九载。选授虢州宏农县令
宏农甸服也。地迩赋殷。
号为难治府君治之如治家。
刑以肃淫怠。德以哀鳏寡。
为政期年。邑民知方。
三年绩成。人无不均不安之患。
虢人颂之。解龟后。
贫无馀资。因游方河朔
天宝十五载幽都为戎。
荐瘥钟运。明夷垂翼。
至德二载某月日。遇疾终于某州
春秋若干。呜呼。
民莫不谷。我独百罹。
才如府君。胡不朋三寿绥百禄。
而生世坎𡒄。殁身丧乱。
若之何不吊。命矣夫。
夫人河南独孤氏。朝议大夫汝南郡长史府君之孙。
武功县府君之女。明哲柔懿。
实天生德。结帨宜室。
四十有四载。内修法度。
辅佐君子。躬勤慈俭。
以化闺门。赵氏之家肥族睦。
繄夫人是赖。有子若干人。
训以义方。咸能被服文艺。
干父之蛊。使有德者必寿。
夫人宜登期颐。奈何不淑。
遽夺长算。天实不信。
人乌徼福。大历十年五月二日
寝疾终于郿县官舍。春秋六十有七。
呜呼哀哉。长子湖州安吉县丞琪。
琪弟某官瓘。苏州嘉兴县丞璒。
太子舍人京兆府郿县玗。晋州临汾县佩。
临晋县珦。珦弟玘。
是岁秋八月某日。奉府君夫人之丧合祔于京兆某原。
礼也。府君有集若干卷。
遐迩之志。见于词矣。
若言行才业。官族岁月。
非铭无以示后裔也。故著于石。
河渎神灵源公祠庙碑 唐 · 王延昌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五
中国经渎。
河为长。
上应析木
下朝扶桑。
演昆崙。
踰积石。
缭大漠。
龙门
灌注九州之閒。
经营万里之外。
鳞介所宅。
神灵所都。
元冥总之以命官。
冯夷凭之以为伯。
唐尧观诸。
龙图肇见。
周公沈璧。
荣光发祥。
元符之来。
彪炳彰焕。
古先哲后。
罔不钦崇。
封居之仪
修坛墠之制。
存乎祀典。
代以为常。
班固序汉书。
所谓河祠临晋是也。
伟其南直太华。
北邻中条。
渭水过其旁。
汾雎揭其后。
风云相荡。
精气交驰。
于以礼神。
事之宜也。
不然。
发源自远。
地则多漫。
胡为不昭晰于他邦。
独受享于兹土。
前贤经始。
抑有其由。
至于春以泮冻。
秋以涸冻。
初以岁祷。
终以报祈。
尝醪有加。
骝驹是荐。
盖以在雍州之域。
通天子之都。
地既称雄。
礼云异数。
与夫淮流桐柏。
江出岷山
僻在遐方。
莫我京也。
幽赞之力。
实赖河公以洁为清澜。
至于数四。
息昏垫之苦。
绝羡溢之忧。
滨河之人。
阔无大害。
此灵长之德。
上善之功也。
祈以正直。
享以积诚。
未尝不诱其衷而降之吉也。
或进以便佞。
言以矫诬。
未尝不夺其魄而贻之祸也。
岁大旱而作霖雨
时夭札以惠嘉生。
依仁而行。
唯德是辅。
天宝岁。
安禄山称兵朔裔。
肆逆东夏
焰烻扇燥。
烝人焉。
宗社有缀旒之厄。
士庶有阽危之惧。
太上南幸。
肃宗北巡。
贼相张儒。
据有长安
贼将崔乾祜。
固守蒲坂
今关内河东副元帅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公
时为兵部尚书门下平章事朔方节度使
训兵誓众。
超百二之险。
谓此邦底定。
京师可图。
虔祷于河。
潜军以往。
金鼓掩夜。
渠魁出奔。
遂收蒲城
神所道也。
及师次渭汭。
阴雾晦冥。
公假寝之际。
梦河神谓曰。
永丰仓侧。
将有急变。
不如速退。
姑以避之。
比全军及郊。
虏已云合。
克违寇难。
神所扶也。
其后李国桢之遇祸。
公复总戎故绛。
仆固怀恩之逆命。
公又出镇河东
大君日旰食。
中外骚扰。
公独奋无前之勇。
驰不测之地。
始按节而来。
终奠醑其迈。
所谋必克。
无往不平。
再安叛涣。
神所相也。
爰自兵乱。
以迄于今。
时更十年。
代历二圣。
国之氛霾。
惟河公荡涤。
国之土宇。
惟河公廓开。
国之忠良。
惟河公保祐。
国之奸慝。
惟河公殄摧。
诚靡幽而不应。
泽罔微而不该。
得一以灵。
不其宜哉。
汾阳王深惟据我。
屡崇昭报。
奉牲玉不敢爱也。
致精意未尝怠也。
蠲吉历选。
自郊徂宫。
奠于堂户之閒。
则神之昆弟具在。
酬于屋漏之内。
则神之伉俪攸居。
文墨相望。
男女无别。
公曰。
神人之主也。
礼政之源也。
人有上下。
则礼有内外之制。
人所谓否。
神其可考。
盍筑馆于后。
以安灵匹。
乃咨于副元帅副使太子宾客御史大夫河中府事崔公寓。
量功命日。
而后役于河西
县大夫李开。
不徵货财。
不殚日力。
曾不踰月。
克复于成。
大厦眈眈。
郁其特起。
内寝既立。
神仪穆然。
于是齿危发秃之老王端等进而称曰。
大河浩荡。
弊邑之望也。
自公杖钺。
三至我里。
灵应肸蚃。
未尝或欺。
国之克复。
实始于此。
安天步于臲卼。
定人心于驿骚。
大君成汤武之功。
贤相保桓文之业。
皆神之由也。
矧内寝棘翼。
今兹有成。
此而无述。
何以示后。
愿刻乐石。
以彰厥庸。
公教曰。
诸公之辞。
固不可抑。
颂祗则可。
无推美于予。
墨客闻。
敢系辞曰。
浩浩长河。
中国之纪。
洪流激射。
横制地理。
蒸云吐雾。
荐图效祉。
是曰经渎。
斯为德水。
圣唐六叶。
巨猾挻灾。
搟邑靡城。
如霆如雷。
汾阳矫矫。
杖钺而来。
乃临蒲坂
神实先道。
乃乱渭水。
亦必胥告。
嗟我上相
神之所劳。
汾阳之德。
温恭正直。
柔嘉惟则
忠勤是力。
秉心泉塞。
不测不克。
东西南北。
剿绝奸慝。
入登九命。
一人是毗。
出统三军。
四方是维。
维言祐之。
河公降禧。
众神在列。
曾未区别。
公为之节。
内寝攸设。
寝庙亭亭。
中外有经。
濯濯厥灵。
妃偶攸宁。
呜呼祠宇。
焜耀中土。
在河之浒。
在城之下。
刊兹片石。
昭灼千古。
追树十八代祖司空太原王公神道碑铭 唐 · 王颜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五
始祖无名。道之出也。
曾孙有国。周之宗也。
夫国有开必先。粤若后稷播种。
蒸人乃粒。周之先也。
积仁成德。积德成圣。
以至文王周公。与天地合德。
乃继为家圣焉。周礼周易。
与日月俱悬。允著为家法焉。
开国德泽之源流。为国制度之本末。
俾百世不易。万方日用。
岂止三十代中八百年内而已。厥后子孙。
王显姓。始自四十一代祖周平王孙赤
其父泄。未立而卒。
平王崩。当嗣。
为叔父桓王林废而自立。用大夫
庄王不明。遂奔晋。
晋用为并州。自至龟八代。
代牧并州。龟生乔。
至文钊十六代。通前八代。
袭封晋阳侯。文钊生叔俊
叔俊伯明伯明生乇。
河东太守征西大将军。乇生卓。
卓字世盛。历魏晋河东太守
司空封猗氏侯
夫人河东裴氏。父仲贤。
雍州。卓翁年七十九。
薨于河东。时属刘聪石勒太原晋阳
不遂归葬。葬河东猗氏县焉。
隋并猗氏桑泉县。今司空冢墓在县东南解古城西二里。
至今子孙族焉。自古太原乡也。
亦犹润州上元县有琅琊乡。后魏定氏族。
佥以太原王为天下首姓。故古今时谚有鼎盖之名。
盖谓盖海内甲族著姓也。我卓翁葬河东
孙成族。閒生将相
太原之望。独不鼎盖河东著姓乎。
况本支奕叶。金辉玉映。
洪源长派。碧注清涟。
袭官婚者。戚属兼之。
澄而为止水。绝资荫者。
徭税不暇。漫而为众流。
军府而耳顺方免。负终身之耻。
戍积石而万里交镇。有次死之苦。
更接二京之庭。驱出九流之外。
盖魏地狭隘。迫而使之然也。
开元中左丞相张公说越认范阳封燕国公
大历初左相缙叔越认琅琊封齐国公
河东王承太原显望久矣。一旦为缙叔齐公没之。
而望平沈也。如燕齐两公。
皆名世大贤。社稷重器。
尚尔为也。况中智以下薄俗者乎。
又见近代太原房谱。称显姓之祖。
始自周灵王太子晋。琅琊房谱亦云太子晋后。
晋平公周太子生而异。使师旷朝周见太子
太子年方十五。太子色赤。
太子曰。吾后三年上宾于帝。
果十八而仙。得不谓元精下降。
全真上宾。则知年未十五。
已是神仙矣。岂于三年之中。
而始同凡有嗣息耶。是各为修谱者务神奇祖先。
竞称子晋后。不其妄欤。
凡称太原王者。无非周平王孙赤之后。
前已详之明矣。桑泉房奉朝请善翁。
善之子𣅧子翁。官至开府仪同三司车骑将军河北道大总管
见隋书。墓今有碑。
僧昙延有奇表。身长八尺。
见高僧传。蒲州桑泉人也。
或有延公赞曰。德与天全。
身居佛半。桑泉房幽州都督元圭翁。
广州都督方平翁。皆盛德光时。
左补阙智明伯。户部员外郎岳灵叔。
猗氏房右丞维叔。左相缙叔。
俱伟文耀世。或有上缙叔诗曰。
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
人谓戏言。时称定论
虞卿安西北庭节度正见叔。武德冠时。
如入仕朝廷。百舍或一。
出宧州邑。十室二三。
通文武举选。仅不比屋。
有以见我卓翁积德积仁。垂不已之
流于无穷也。然因官婚。
或弃乡族。迷失宗望。
亦往往而在。司徒昶翁诫宗人曰。
若结婚姻。如暴贵无识。
猥富不仁。慎勿为也。
又诫曰。勿三代不仕不学。
不看客失婚无谱。不葬无坟墓。
修仁。若是恶事。
三代皆沦小人也。戒之慎之。
孱孙颜。由进士官历台省
洛阳。移典杭州
大理少卿。拜御史中丞
虢州刺史。尝叹大道久隐。
浇漓时极。今于正经揭道字为志。
于子史揭道字为翼。成五十卷行于代。
轩辕黄帝铸鼎原碑铭闻于朝。卓翁冢墓古有碑庙。
直下宗子。四县离居。
每年用正月七日一合来祭。干戈动来。
废至今日。时方开泰。
冀得复行。呜呼。
魏之风俗。俭不中礼。
周之子孙。日失其序。
颜实永痛。力建丰碑。
有四义焉。一归流遁者之心。
二正迷宗者之望。三伏旌垂庆之德。
四永铭储祉之仁。铭曰。
太原一宗。晋代三公
薨时世故。葬此河东
孙谋克著。祖所钟。
显魂凛凛。遗冢崇崇(谨案蒲州府志以此碑非唐人所作云文中谓周平王孙赤其父泄未立而卒平王当嗣为叔父桓王林废之而自立及庄王不明遂奔求之传记事皆无有且于是时献公未强并州太原尚在狄地况州牧之官始自汉世安于此时即用以为牧而先立此号又谓自至龟八代代牧并州自龟至文钊十六代通前八代代袭封晋阳侯语尤无稽且太原乡牒其状乃颜所上状称冀州刺史碑乃河东太守状称卓在司空河东太守碑乃历魏河东太守司空安有一人自述其先世而牴牾不合若此又谓开元中左相张说越认范阳燕国公大历初左相缙叔越认琅琊国公与缙自以功名官位得封初未闻越认之事且公侯之爵亦非因越认门望可邀得者其辨甚详今登载原文仍录辨语存證)
唐故赠太保张公神道碑 唐 · 赵赞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六
贞元三年秋七月壬申
丞相张公薨于位。
冬十月乙酉
□□于□直其北一里。
呜呼。
往而不作。
哀可极也。
殁而不朽。
德之盛也。
公讳延赏。
字延赏
河东猗氏人
汉□部尚书中书令赠□□都督谥曰恭肃
光辅□□成开元之理。
公三□臣器公而荐□□本名宝符
元宗召见奇之。
思恭肃之德。
故锡兹嘉名。
解褐□太师苗韩□□□硕德深于知人。
见□叹异。
申以姻好。
及□山作难。
公□城邑公有□□□□□镇北都公□□倅兼副尹守入拜给事中
袭封河□三节度(阙七字)建中□□起辇毂驻跸近郊。
以公□力竭□时都邑(阙七字)倚重于蜀故□□仍领遥□□计□□□乘□寇戎(阙十字)危偫心尤切□听远迩相□□□之化时情所属□吊赙有加。
□□护丧事□闻□震□□□□泫云尔太□繁□躬为律度□□知禁德礼□康之□□□如东周之礼。
其在荆楚也。
□遗爱成颂。
皆因俗施政。
而同归于中。
其□夺其□□□□□昔方叔山甫
成中兴之业。
而□□因时□若星辰□穹若山岳。
斯可谓殁而不朽者夫。
诗云。
惠此中国。
以□备尽无违之孝。
遗令薄葬。
布衣瓦器。
以终予志。
祁国夫人太师之□□德辅□目所及皆为实录。
其详则制诏玺书。
历镇碑记。
及家传备矣。
今□太保受氏。
滔滔其流。
本系轩辕
冑分留侯
□皇天太保嗣烈。
克光前人。
勤劳王家。
宏济艰难。
外危我将。
内□种厥德闾阎怀思。
周爱甘棠。
荆泪空碑。
况乃松槚□□□□崇山□石终卜□。
泗州刺史李君神道碑 唐 · 李轸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一
夫崇孝悌者。必竭力以事亲。
厚忠贞者。亦尽心以奉上。
故圣人广而教之。以劝遐裔。
至若马迁续太史之纪。安国传夫子之书。
潘氏家风。谢公别传。
内足以贻厥后昆。外足以锡祉尔类。
小子不敏。仰希前哲。
窃述类本。用表流光。
君讳孟犨。字公悦
其先乃太上元元之系。五代景皇帝
始封于唐。高祖讳亮
至德初追册郑王谥曰孝
曾祖讳神通武德初以佐命元勋封淮安郡王
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谥曰靖
烈祖讳孝义武德初封安永郡王
贞观中改封胶西郡公银青光禄大夫司农卿上柱国冀贝等州刺史
烈考讳璥易州司马朝散大夫上柱国
袭胶西郡公至德初追赠平阳太守
皆斧藻至德。琢磨令范。
仁经义纬。敦教易俗。
理化勋庸。备详史牒。
君纯懿灵粹。得之自天。
先府君贬南州也。以正直忤物。
为邪丑正。辛已告终于官舍。
君未弱冠。号天踊地
浆勺不入。礼过成人。
寮吏赗赠。一无所受。
扶护艰险。泣血万里。
提携幼稚。尽室获全。
以某月日迁茔配庙。礼物无阙。
由是以纯孝闻。服阕。
调补梁州参军。转右卫录事参军王府户曹
以清干称。恩诏特加朝散大夫
出宰合阳猗氏三原。德风洽闻。
香声远茂。君之临猗氏也。
莱田数十里。上蔽荆榛。
下辟舄卤。逋逃夜聚。
豺狼晓嗥。公曰。
谷不足者。地有遗利。
食不足者。人有遗功。
长其荆棘。孰若树其禾稼。
聚其豺狼。孰若利其贫窭。
乃寻斧于拱木。疏凿于涑川。
化草莽为陂塘。变硗确为坟壤。
人民胥悦。工亦子来。
史起决漳。郑国开白。
亦何加也。人其德。
邑茂其功。建颂立碑。
迄今斯在。后中司抚循廉桉。
嘉公丕绩。荐为邓州司马兼陆门堰田使
君乃溪白水之口。壅樊阳之陂。
筑埇云屯。謺石山积。
树楗立则。截流施扃。
制蓄泄之门。为水府之权。
分血脉之经纬。为农夫之司命
条流百道。浸润七邑。
疆畦绮错。稼穑龙鳞。
田畴之歌。何独子产
宗司举以郎署。擢授礼部员外
属东封扈跸。转虞部员外郎
出牧泗州清明肃。
行第一。而地接吴楚。
气候卑湿。因之痁疠。
辞以疾归。开元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
终于大梁旅馆。享年五十有五。
权厝大行山。至德初累赠宋郑二州刺史
季子翼。自衡鄂转运使汉南租庸从事
爰适上国。分途启扈。
奔就吉辰。以大历元年十一月十四日
迁窆于京兆万年县之毕原。先夫人崔氏称祔焉。
礼也。今夫人清河人也。
父讳惟明。累迁海沂等州司马
兄镜邈。隐居大行。
累辟不起。弟国辅。
秀才擢第。制举登科。
补阙起居礼部员外郎。夫人冲和备体。
柔顺居中。出茂先之箴。
闺门遵大家之诫。自府君捐世。
庶务亲临。存孤抚稚
有妨禅寂。是以通大乘。
顿悟门。挹沆瀣。
饵花香。而又现举止之异者有二。
凡于宴坐。口吐舍利香。
骨顶生如佛螺髻。惊闻中外。
得未曾有。翼等以额珠外见。
意宝内明。释氏前言。
今为见世。遂感涕奉戴。
归于故园。起塔瞻奉。
莫之测也。及天宝末
随子权赴陕州司马。属狂贼犯阙。
中原鼎沸。权负板舆。
自宏农蓝田。值潼关失守。
朝野震惊。扶老携幼。
潜避山谷。重壑固阴。
深林酷冷。因之违豫。
至于弥留。以其年九月二十九日
薨于终南山居。享年七十有三。
有子六人。长曰权。
金州刺史。次曰衡。
洺州清漳。次曰枢。
检校虞部员外侍御史。次曰轸。
歙州别驾。次曰房。
渭南。季曰翼。
陕府长史侍御史陕府防禦观察陕虢等使。惟轸与翼。
永号孤苦。斯拱。
铭碣未彰。感奉遗范。
惧深失坠。敬尊典故。
不惭以文。其词曰。
于赫大祖。蝉联我王。
梦兰异感。剪叶殊祥。
择贤建德。立社封疆。
肇分枝族。贻厥其昌。
安忠党。英灵倜傥。
率众关西。济师江上。
胶西酷似。文武不坠。
运属休明。化流抚字。
烈考谪官。遭罹艰时。
酷吏深文。天下共悲。
君之岐嶷。生知敏识。
磨砻节行。韬晦仁德
钟罚蛮貊。膺填气塞。
天之辅护。日茂嘉声。
参卿发迹。语掾驰名。
邑佐都。事明理贞。
为郎起草。后范规程。
出守泗滨。明德惟馨。
继疏蹑陆。修身知止。
福亮未极。壑舟旋徙。
猗那夫人。性合天真。
心游志道。迹弃喧尘。
嘉偶君子。敬待如宾。
衣冠之族。礼乐之门。
词林翰苑。金友玉昆。
垂芳后叶。流庆无垠。
令闻不朽。贞石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