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章江燕生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九
狂名君最早,绣虎猛无前。
一别今何世,閒居失壮年。
花开亡国后,泪坠美人前。
天上多官府,昌黎不羡仙。
论训练邕钦峒丁奏(一 熙宁十年十二月甲午 北宋 · 赵卨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六、《宋代蜀文辑存》卷二三
邕、钦州峒丁训练未至,欲先委安抚都监刘初提举团练,往逐寨镇选武艺精强上等人籍姓名外,其中、下等人,委逐州峒知州等训练,至岁终教习,增及三分,本州峒首领各置所管人数,与转资、减磨勘年,等第给赐。
乞熟计增筑广源州利害条例奏熙宁十年三月 北宋 · 邓润甫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七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一
近闻增筑广源州,选武臣为守。
愿先下本路安抚司,与监司熟计其利害条例,一岁凡用甲兵若干,资粮若干,甲兵调于某所,资粮取于某郡,使兵足以胜敌,食足以赡兵,而无仓猝调发之艰,则一方之民受赐,而陛下无南顾之忧,惟留意而审行之。
梦桃源图。为贵公子作 其九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二○第二
人间膏火日相煎,仙洞迢迢若个边。
欲试岂无飧玉法,纵归苦乏买山钱
未寻杜甫青精饭,空忆昌黎玉井莲。
乞得刀圭如可得,愿乘鸾鹤访群仙。
乞加封太学土地庙岳飞景定元年 南宋 · 何梦然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二三
照对臣近据太学学录学生臣杨懋卿等列申:「懋卿等尝读苏文忠公所撰《昌黎韩文公碑》有曰:『其生也有自来,其死也有所为』。
且谓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明则复为人,于是益信夫一点忠义英灵之气,景景千古不可磨灭也。
懋卿等伏见太学土地灵通庙神正显昭德文忠英济侯正直聪明,应感如响,其赐额之敕,则有『仓卒息鬨,潜弭火警』之褒;
其初命之告,则有『用物弘多,厥灵炳著』之誉;
其再命之词,则有『视学礼成,告协梦卜』之验。
然是特言其死有所为,而未言其生有自来也。
逮夫三命温纶,则显述『中兴名将,英灵未泯,肸蚃甚著,盖其故居』,且谓『忠臣卫社稷,生死以之』,则指神为忠武王明矣。
况国史载绍兴三十二年,以岳飞宅为太学,正合前所谓故居之说,不可诬也。
侯封八字,其号已极,改畀王爵,于礼为宜。
宝祐五年明堂赦文:『应神祠曾经祷祈灵应,有功于民,合该封爵去处,令所属保明闻奏放行』。
忠武昔已正王爵,今岂容更下一等乎?
国家祀典之神,父母、妻子、子妇、佐神皆有封号。
今本庙神父和赠太师隋国公,母姚氏赠周国夫人,妻李氏赠秦国夫人
子五人,云赠安远军承宣使,雷赠武略郎,霖赠大中大夫,震赠朝奉大夫,霆修武郎
子妇五人,□氏,□氏,□氏,□氏,□氏。
部将六人,张宪、徐庆、黄先、牛皋、李实、王贵,皆未该封,实为阙典。
比来祈祷禬禳,灵验著,非特相多士,昌斯文,抑且妥宁京邑,其有功于国家岂浅鲜哉?
懋卿等滥叨庑员,义不容默,庸敢合辞申请,欲望保明敷奏,改赐庙额,特与超封王爵,及封神父、母、妻及五子及五妇及佐神六人,非为忠烈之神阴拜褒嘉之宠,而诸生拜赐惟均」。
臣等窃惟褒□者崇报之常典,表者激劝之大端。
其有生为忠臣,没为明神,而庙食于风化之地者,尤国家之所宜尊显者也。
臣等伏见太学土地灵通庙神正显昭德文英济侯乃中兴社稷之臣忠武岳王也。
恭睹国史,绍兴三十二年,以岳飞宅为太学
及拜观淳祐六年加封之诰有曰:「中兴名将,英灵未泯」,则神之为忠武王矣。
天下土地之祠不知其几,而太学土地则忠武王为之,非偶然者。
忠武王君臣之义,辨华夷之分,担灭丑虏,恢复中原,校之中兴诸将但有战功而不知复雠之义远矣。
虽贼欺天,王以死,而志在君父,力扶名义之功,与宋无极。
每读孝宗皇帝褒扬之诏,为之流涕。
太学诸生率循礼义,斯文日昌,固出圣明作人之造,而阴相默佑,神与有功。
至若祷祈应感,灵迹显著,不可殚述。
夫功大者报隆,生屈者死伸,其于褒典,合异常祠。
忠武王已正王爵,家庙悉正王礼
若于太学庙祀下称公侯,似为未便。
兼虏未授首,正激昂忠义之
前廊学生杨懋卿等积具陈请,所合敷奏。
欲乞圣慈念生死有功于国,改赐庙额,特与超封王爵
神父和、母姚氏、妻李氏、子云、雷、霖、震、霆,子妇□氏、□氏、□氏、□氏、□氏,部将张宪、徐庆、黄先、牛皋、李实、王贵等,亦乞普赐封号,以章忠显孝之懿。
人神理一,其于激劝,实非小补。
臣等不胜昧死皇惧俟命之至,取进止。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按:《两浙金石志》卷一二,石刻史料新编本。
苦寒行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四十二
我歌苦寒行,岁在辛酉上元后三日
北风连夕声怒号,烛龙无光天黑漆。
未几雨雪霰交下,六合惨成凌阴室。
不知春气何处藏,竟被玄冥来换律。
梅蕾将舒冻复枯,蛰虫欲启坯转密。
百鸟怕作纥干雀,翻愿就擒试炰炙(见昌黎《苦寒》诗)
常年亦有寒冱时,无此瘒瘃刮肌骨。
老夫尚是温饱人,十指已不能屈伸。
消瘦向同裴碧鹳,忽然十围腰腹粗轮囷,乃是狐裘三袭全裹身。
何况穷檐饥窘者,斧冰作糜炊湿薪。
衰年久绝济物想,敢说厦千间、裘万丈,欲为斯民措安养
细思或是天降福,要灭贼氛靖楚蜀。
雪为刃,风为镞,使之昼不得掠食饱,夜不得煖席宿。
只消如此一月馀,十万僵尸填满谷。
偶书所见 其四 辛酉 清 · 赵翼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瓯北集卷四十三
才士好自负,谓人皆逊予。
岂知有心人,弗肯高自居。
君看甫于白,爱慕终不渝。
昌黎东野,名位已迥殊。
乃辄推为龙,愿作云前驱。
是知集益勤,其心弥冲虚。
惟知不如人,是以人不如。
韩峰诗赠沈侍御 明 · 孙承恩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白下长干路窈深,乱云堆里拱嵚岑。
朝耕暮读藏修地,春雨秋霜感慕心。
势接钟山岱岳,气蒸云雾作商霖
名贤德泽遗芳在,千古昌黎可重寻。
辰州马观察送酒二首 其二 宋 · 王庭圭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倒尽邻翁老瓦缸,使君忽送玉为浆。
昌黎对月无诗酒,绝句聊酬马侍郎
题和韩遗训图为陆秀农作甲子 清 · 赵翼
 押鱼韵 出处:瓯北集卷四十六
同年陆耳山副宪在京时尝遣令嗣秀农读书城南永乐禅院,手书韩昌黎《符城南读书》诗,并和其韵,俾作座右铭。今耳山殁已十馀年,秀农奉其手迹追绘成图来索诗,知其志切绍闻,久而弗懈,故人为不亡矣。爰仍次韩韵奉题,俯仰今昔,不禁悲喜交集也。
世传昌黎子,曾误金根舆。
后终成进士,名入淡墨书。
良由过庭训,谆戒腹笥虚。
至今城南篇,想见勖学初。
析薪竟克荷,弗坠高门闾。
吾友副都公,典策擅相如
京华三间廨,偪仄盆池鱼。
亦处君城南,萧寺人迹疏。
手和示符什,俾悬佛屋渠。
勉以青云梯,平津猪。
呜呼儒家业,只凭砚滴蜍。
弗惜食字蠹,遑问浮瓮蛆。
通经用斯致,古稽今与居。
纵不为干禄,舍此安归欤。
君能体先志,夙夜勤所储。
欿然不自足,乃日见有馀。
会当巢阿阁,宁忧困豫且
倪宽第七车,功收带经锄
我昔与副都长安共骑驴。
早钦淹雅才,笔耕勤菑畬。
果膺天禄校(公奉命总校《四库书》),翔步直玉除。
别来四十载,缘每悭联裾。
东粤一款接(公典试粤东,余为广守,得过从数日),南兰一燕誉(公服阕赴都,过毗陵,饮余草堂)
尔后渺音尘,况闻归灵墟。
披图感存殁,离怀惨不舒。
书香幸有君,嗜学忘居诸。
题诗悲喜集,中宵几踌躇。
瀛桥乐章 宋末元初 · 胡次焱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五、《梅岩文集》卷二
伏以地雄槃谷,伟哉源之深而流之长;
桥侈步瀛,免尔深则厉而浅则揭。
落日青龙低卧水,秋风乌鹊起填河。
不愁平地风波,赖有擎天柱石。
一乡之利,百贾所栖。
恭惟材大栋梁,望隆椿桂。
稽诸家世,盖文定之有寅、宏;
论其文章,则老泉之与轼、辙。
谨取予于一介,能毁誉之两忘。
义重轸饥,仁形拯溺。
慨中市之略彴,已逐奔溪;
将下流之盘涡,宁免病涉。
自捐鹅眼,一力鸠工。
鲸鲵背,螮蝀腰,直通南北东西路;
黄金壁,丹砂柱,好赏风花雪月天。
榱桷如飞,楯槛似画。
盘旋十顷玻瓈水,约束两行杨柳堤。
望而见者诵昌黎之诗,非舡非阁;
游乎上者哦坡翁之句,若堂若闺。
行者歌,负者休,不怕淋头之雨;
往者过,来者续,聿多人迹之霜。
且取前辈步瀛之名,爰励后生拾芥之志。
是知津矣,可谓仁乎。
载惟合席之贤,亶是济川之彦。
十八学士行从文馆之游,三百英雄即豫琼林之宴。
群贤至,少长集,未饶曲水流觞
太守醉,宾客欢,自有酿泉为酒。
今之日,红蓼苍洲飞白鹭,绿槐高柳叫玄蝉。
水可濯缨,风平振袂。
唤取琉璃簟,卧吞琥珀钟。
待听襄阳小儿,争唱铜堤之曲;
却请茂林赋客,浓题驷马之书。
共誇文鹢清游,可吝䌽虹佳句?
诗曰:
跨海虹霓浸不收,植楹鲵背耸于楼。
直通两岸东西路,横截一溪上下流。
罗学士唐天子,管领英雄张状头。
醉墨淋漓题柱上,与君从此步瀛洲。
李经历见寄韵 南宋 · 何梦桂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白水轻烟古辋川,满山红叶平田。
悠悠客梦孤云外,落落诗情夕照边。
天阔风高黄鹤影,江空岁暮白鸥缘。
推敲不任骑驴去,却讶昌黎浪仙
祷雨九鲤见龙记淳熙十四年九月 南宋 · 朱端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六四
莆阳之西八十里,有湖曰九鲤。
汉何氏伯仲九人乘鲤仙去,因以名其湖。
湖之间有潭,神龙之所舍焉,岁旱则祷雨于是。
郡守每遣官乞水,若应若否,必归其水。
端学误恩以守兹土,岁在丙午秋七月,始莅事,邦人首以旱告,且曰春种多不下土,今平畴亦就槁矣。
遂祷于其潭,水至之三日即雨,农无绝粒之患,神龙之赐也。
岁丁未夏旱,自浙而南,闽中之雨亦愆期。
六月十有一日辛巳,有祷于郡祠,自是四郊间雨脚雷声入郡城者虽屡,而甲申城乃雨,民亦未告足。
己丑侍郎贾公选奉御札下属郡,以祷祈为事。
庚寅,遣官乞水于湖,乃致斋祷于神龙曰:圣天子下诏,有「永念旱甚,朕心如焚」之语,臣子当若何!
神其速应,则主忧可释,吏责可宽矣。
辛卯,四野重阴,雨祷讫,其所先雨。
壬辰,水将至。
辛巳雨,虽雨骤,而云阴复解,日光且穿漏。
及关而迓,复雨,拜已复止。
时于郡治之前,有白龙见尾于云端,自东摇曳而西,观者如堵。
方崇奉其水于道宫,旋若泻盆,几历两时。
癸巳逮于丙申,载阳载阴。
丁酉一雨三日,响应之速殆类桴鼓。
昌黎文公能开衡山之云,且自言其正直感通,而东坡先生复以精神许之。
端学视文公其敢少企,兹焉有祷而龙见,岂非天子闵雨,一德之所致乎,其可忘神之所赐耶!
旧有祠于潭上,岁久坏漏,易而新之,将以额请于朝,故书以述其应验云。
淳熙十四年九月朔日,男承奉郎著谨书。
按:弘治《兴化府志》卷三一,同治十年刊本。
石鼓山 明 · 伍让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怒石江心起,参差露岳屏。
何年劳位置,尺幅亦图经。
绿净昌黎碣,澜回齐映亭。
鱼镫夕两岸,依约水摇星。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衡州府
文山谢诗序 南宋 · 何梦桂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岣嵝神奇字已漫,昌黎去后孰跻攀。
平生有道碑无愧,幸托先生翰墨间。
达奚司空癸亥 清 · 何绍基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五
南海神祠大门外,达奚司空貌突怪。
当时槁死魂不归,塑像手指波罗界。
吕宋西南波罗洲,地数千里山环周。
习耶苏法重礼拜,风教正类西斑牛。
永乐朝贡王不返,司空殉主或有由。
今日天主教,流传遍中国。
天文与算法,竟非好消息。
韪哉昌黎言,庶几圣与仁。
苟异于此道,皆为弃其身。
苏子瞻 宋 · 释仲渊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文章落落昌黎老,风物萧萧李谪仙
二子本来为独擅,使君才力已双全(清陆心源吴兴诗存》二集卷一四)
卢可庵教谕鼓歌 南宋 · 何梦桂
崇牙枞枞,贲鼓逢逢。
始作之以荆衡底贡之新革,试叩之以巴蜀故产之孤桐。
雷震一声草木拆,蠖信其屈龙起蛰。
天地䜣合万物苏,阳气宣声阴屏迹。
矇瞍一鼓歌辟雍,始与斯民发童蒙。
大胥再鼓徵学士,复与学者开天聪。
当其俎豆前陈,甫掖山立。
缀兆序位,登降终日。
吾故鼓之以相礼,所以作尔之强力。
乃若冠盖孔孟,佩服程朱。
鸡鸣而起,亦步亦趋。
吾故鼓之以戒晨,所以觉尔之迷途。
至若理欲昏明,义利白黑。
夕惕不谨,日省何益。
吾故鼓之以谨昏,所以使尔非心之必斥。
呜呼,鼓人职废周礼湮,方叔入汉鼓收声。
举世聩聩呼不应,千载孔堂丝竹音。
镗然一鼓惊雷霆,撼动天地众耳醒。
昌黎老死石鼓裂,愧我才薄争奈此鼓文。
成川辛使君诗卷。次申左相,朴判书,李提学诗韵 其六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八○第七
驰驱南北几时休,迢递关河道路悠。
水涨春江生锦谷,雪消阴壑缀珠旒。
芳草暖烟抽别恨,桃花细雨酿新愁。
繁华到处肠堪断,莫学昌黎越笑留。
胡汲古诗序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三、《潜斋集》卷六
胡汲古,余忘年友也。
汗漫吴越者十年,归问所业,出袖间诗册,疾起亟读,其辞温润以栗,其思远而优游,夫必有所得。
昌黎诗得于潮,燕公诗得于岳,工部诗得于秦、夔、巴、阆,子于何游而诗进若此?
践吴跨越,岂果足以尽四海之大观?
然其触目骇心,有感于诗,莫近于是。
湖山落日,钱塘怒潮,顾眺徘徊,祇见夫挟万弩以射子胥之冲,酾樽酒以酹钱王之魄者,而鸱夷鱼腹,阙角乌巢,千古英雄,今复安在?
涂山已矣,禹穴茫然,君其问诸海滨,不知石窆玉环今尚存否?
孤臣嫠妇,逆旅亡臣,感发而为幽忧悽愤之声,至于不能不诗。
诗者所以道情性也。
汲古行将览东南名山大川之胜,尽收奇气以归于诗,他日载诗以归,当复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