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关键词
“蒲类”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上书陈西域三策 东汉 · 张珰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八
臣在京师,亦以为西域宜弃,今亲践其土地,乃知弃西域,则河西不能自存,谨陈西域三策,今北虏呼衍王等展转蒲类秦海左右。
可发张掖酒泉,属国之吏士义从合三千五百人(《后汉·西域传》作常展转蒲类秦海之间,专制西域共为寇钞,今以酒泉属国吏士二千馀人。)
集昆仑塞,先击呼衍王,绝其根本,因发鄯善兵五千人胁车师后部,此上计也。
若不能出兵,可置军司马将士五百人,四部供其谷食,出据柳中,此中计也。
如亦不能,则弃交河城,收鄯善等,悉使人塞,此下计也袁宏《后汉纪》十七,延光二年,又见《后汉·西域传》少篇首三十六字。)
第二表 陈朝 · 沈炯
 出处:全陈文卷十四
紫宸旷位,赤县无主,百灵耸动,万国回皇
虽醉醒相扶,同归景亳,式哥且诵,总赴唐郊,犹惧陛下俛首潸然,让德不嗣,传车在道,方慎宋昌之谋,法驾已陈,尚杜耿纯之劝,岳牧翘首,天民累息。
臣闻星回日薄,击雷鞭电者之谓天,岳立川流,吐雾蒸云者之谓地,苞天地之混成,洞阴阳之不测,而以裁成万物者,其在圣人乎!
故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
黄屋庙堂之下,本非获已而居,明镜四衢之樽,盖由应物取训。
伏惟陛下稽古文思,英雄特达,比以周旦,则文王之子,方之放勋,则帝挚之季,千年旦暮,可不在斯?
庭阙湮亡,钟鼎沦覆,嗣膺景历,非陛下而谁?
岂可使赤眉更立盆子隗嚣托置高庙
陛下方复从容高让,用执谦光,展其矫行伪书,诬罔正朔,见机而作,断可识矣。
匪疑何卜,无待蓍龟。
日者公卿失驭,祸缠霄极,侯景凭陵,奸臣互起,率戎伐颍,无处不然,劝明诛晋,侧足皆尔,刁斗夜呜,烽火相照,中朝人士,相顾衔悲,凉州义徒,东望殒涕,惵惵黔首,将欲安归。
陛下英略纬天,沈明内断,横剑泣血,枕戈尝胆,农山圯下之策,金匮玉鼎之谋,莫不定算扆帷,决胜千里,击灵鼍之鼓,而建翠华之旗,驱六州之兵,而总九伯之伐,四方虽虞,一战以霸,斩其鲸鲵,既章大戮,荷校灭耳,莫匪奸回,史不绝书,府无虚月。
洞庭安波,彭蠡底定,文昭武穆,芳若椒兰,敌国降城,和如亲戚,九服同谋,百道俱进,国耻家怨,计期就雪,社稷不坠,紧在圣明,今也何时,而申帝启之避,凶危若此,方陈泰伯之辞,国有具臣,谁敢奉诏?
天下者高祖之天下,陛下者万国之欢心,万国岂可无君?
高祖岂可废祀?
即日五星夜聚,八风通吹,云烟纷郁,日月光华,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而备,飞脩旋巨舰,竟水浮川,铁马银鞍,陵山跨谷,英杰接踵,忠勇相顾,湛宗族以酬恩,焚妻子以报主,莫不覆楯衔威,提斧击众,风飞电耀,志灭凶丑,所待陛下昭告后土,虔奉上帝,广发明诏,师出以名,五行夕返,六军晓进,便当尽司寇之威,穷蚩尤之伐,执石赵而求玺,斩姚秦而取钟,脩埽茔陵,奉近宗庙,陛下岂得不仰存国计,俯从民请?
宣嗣位之后,即遣蒲类之军,光武登极既竟,始有长安之捷,由此言之,不无前准。
臣等或世受朝恩,或身重遇,同休等戚,自国刑家,苟有腹心,敢以死夺,不任慺慺之至,谨重奉表以闻(《梁书·元帝纪》,《艺文类聚》十四。)
宇文三河西行军司马738年 盛唐 · 王维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创作地点:甘肃省武威市
引用典故:李轻车
横吹(一作笛)杂繁笳,边风捲塞沙。
还闻田司马,更逐李轻车
蒲类(一作垒)成秦地,莎车(一作居)属汉家。
当令犬戎国,朝聘学昆邪。
安西北庭诸将制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四
敕。天下既定。
万里宁一。岂王者独运。
而臻此耶。实赖文武将守。
腹心之臣。宣力强任。
捍御于外也。往以蕃戎并暴。
纵毒边表。乘舋伺隙。
连兵累年。城门昼闭。
王师遐阻。遮杀汉使。
盗取节印。恣睢横厉。
甚逆天理。而国朝未暇袭远。
置于度外。实五京二庭存亡危急之秋也。
河西节度使周鼎安西北庭都护忠尔朱某等。义烈相感。
贯于神明。各受方任。
同奖王室。率辛李之将。
用甘陈之谋。与羌骑校尉王后君长以下。
金城玉关。至于南北戊午
踰流沙。跨西海
蒲类。破白山
战争致命。出于万死。
赖天之灵。以战则剋。
不动中国。不劳济师。
横制数千里。有辅车首尾之应。
以威以怀。张我右掖。
棱振于绝域。烈切于昔贤。
微三臣之力。则度隍踰陇。
不复汉有矣。每有使至。
说令忠等忧国勤王。诚彻骨髓。
朝廷闻之。莫不酸鼻流泪。
而况于朕心哉。遐想攸攸。
耿叹何已。或恐凶丑狡谲。
反复离閒。妄说国难。
摇动人心。今所以疏其事实。
一以相报。近有流落蕃中十数年者至阙庭。
知犬戎恶稔。上疑下阻。
日就残灭。加之疾疫。
灾及羊马。山谷填委。
天亡之时。及酋奴自速其祸。
诸蕃连衡。以助进取。
力屈气衰。亡逃于苦寒之地。
西北边患。荡然以清。
至于九夷。南尽百越。
玉帛来朝于魏阙。苞茅入贡于王祭。
党项内附。回中大宁
天下郡国。一其教理。
王畿征调。渐复平时。
子仪移镇于邠郊。抱玉进攻于天水
士马百万。当令悉西方垣翰之寄。
所宜协心戮力。抗厉威武
同赴戎会也。勉卒志业。
以时康功。庆流子孙。
永久无替。高映勋典。
岂不休哉。每念战守之士。
十年不得解甲。白首戎阵。
忠劳未报。心之恻怛。
不忘终食。要当候大师所指。
穷荒荡定。悬爵位以相待。
倾府库之所有。以答西州贤士大夫忘身报国之诚。
遣诏谕意。非一二所能尽也。
山阴侯史府君神道碑 唐 · 史嶷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六
若夫天定位。
地成形。
三光摇造化之基。
九土运阴阳之气。
出乎震。
见乎离。
建官凝体国之理。
多士郁经邦之化。
则有祥开白虎。
感骤帝而挺生。
迹焕苍龙。
应驰王而杰出。
圣人神道而设教。
贤哲思皇以熙绩
总天下之顺。
是资舟楫之用。
康天下之务。
多仗股肱之力。
故能经纶大造。
裁成于品汇之先。
左右中州
制宰于神明之表。
求之振古。
何代无其人哉。
公讳宪。
字景法
其先京兆杜陵人
十三世祖崇
后汉建武中封溧阳侯
子孙因家焉。
今为县人也。
自大电含枢。
三百年之盛德。
流虹贯日。
七十载之宏图。
凭天宠以宏业。
被龙光而锡允。
众仲称官有世功。
太史则周之天官
延陵曰周多君子。
大夫则卫之司直
竟宁之畴嗣也。
伏青蒲而谏之。
建武懋功也。
丹阳而国之。
陆海摛其颖烈。
三江派其遥绪。
东南之美。
复在于斯。
高祖光。
字伯朗
中书侍郎
侍中
魏称通事
周美有常。
莫非其人。
藻蔚于皇涣。
皆称其职。
骈蕃于帝猷。
曾祖雅。
字叔安
散骑常侍
尚德怀道而当朝。
居官体诚而奉上。
祖辉。
字季明
晋积石将军。
乘师誓众。
仗钺捍城。
蒲类之为盟。
同贰师之列号。
父俦。
字伯伦
豫章太守
国以诤臣为基。
人以良吏为本。
以兴其理。
多资驭俗之能。
在位惟良。
是曰真宫之选。
天遗以文。
月悬其字。
故贤哉令闻。
是称百代之宗。
卓彼英姿。
独冠千人之表。
枝条磊砢而多节。
涯涘深沈而莫际。
金坚玉润。
岳镇泉渟。
吉甫降神。
咸颂国桢之美。
茂先为赋。
即推王佐之才。
藏器于身。
俟时而动。
静其节。
高其事。
在幽而阐。
自然公辅之资。
用晦而明。
终负朝廷之誉。
江东草昧。
晋主休明。
人未安业
帝明俾乂。
皇华昭赞。
待以殊荣。
固辞以疾。
再不应命。
制书责让。
起为尚书左民郎。
荀慈明之好学。
初不就徵。
谢安石之贞德。
从嘉召。
联荣锦帐。
肃事丹墀。
逶迤建礼之门。
赞奏明光之府。
斯言复睹。
时闻彦辅之谈。
故事将遗。
屡发文章之对。
建安太守
广熙故郡。
罗平旧俗。
上当牛女之野。
下带龙川之坰。
百越南垂。
旁通于比景
左瞰。
近接于居风。
地实贸迁。
人惟标准。
秦汉以还。
号为难肃
公下车风行。
宏道信理。
文翁之临蜀郡
政教多奇。
子翼之莅颍川
恩威大举。
用能决讼断辞。
兴利除害。
劝勤治民。
举善黜恶。
庶绩其乂。
缉熙以
烈虎称歌。
既表仁和之盛。
游麟入瑞。
爰旌礼训之隆。
朝廷嘉之。
累增赏异。
封山阴县
锡以山川。
加之绂冕。
丹书白马。
以为利建之仪。
玉佩金章。
用表诚封之命。
方当入调鼎餗。
光践台阶。
虽忻郑鹿之祥。
忽起虞鸿之疾。
春秋七十有二。
薨于会稽郡
追赠江州刺史
生也有涯。
多屈宰衡之望。
殁而不朽。
用伸追赠之章。
昔以晋永和八年归葬于旧原土山之乾。
坏山左转。
洮水长流。
齐太公五代
不忘周壤。
宣尼之四友。
我则殷人。
燕之往观。
从若斧者。
吴所习礼。
不至泉焉。
茫茫古阡。
寂寂幽陇。
时更晋宋。
代历陈隋。
随武子之谋身。
九原可作
蔺相如之立事。
千载犹生。
其盛烈也如彼。
其遗风也如此。
孙中散大夫太子洗马宏文馆学士江州刺史元道文林郎叔豪。
参训质疑。
遵仪克选。
忠临畏道。
业擅长衢。
嗣孙义谦宝俊君逸等。
价重南金。
美踰东箭。
敦行不怠。
在家必闻。
未能州县之劳。
深体丘园之逸。
以为家声世业。
若被于管弦。
相质披文。
未宣于金石。
畴资故实。
爰命小人。
虽仁不让师。
而意非称物。
潘黄门之藻思。
敬述源流。
谢康乐之才华。
恭陈祖德。
后贤校理
犹知幼妇之辞。
深谷为陵。
当阳之字。
铭曰。
伊昔有熊。
道德资始。
名烈五帝。
泽流千祀。
文舍伯邑。
武兴太史
官有世功。
春秋所祀。
畴嗣。
孝成以康。
将军绩。
光武其昌。
事列盟府。
功书太常
源分陆海。
派别三江。
懿彼侍中
飞缨殿内。
为王之伯。
熙帝之载。
左貂右蝉。
切问近对。
八舍攸履。
七车不昧。
散骑帝友。
朝夕进规。
奉兴肃事。
赞道攸宜。
有济之论。
浚之仪。
献替之美。
复在于斯。
桓桓积石。
允文允武。
外擅爪牙。
内为心膂。
气逸南仲。
才高邵虎。
作师之贞。
爰誓其旅。
豫章太守
人之领袖
如玉之贞。
之茂。
共理天下。
是资时秀。
良二千石
抑非虚授。
惟君挺生。
才术纵横。
黄裳元吉
白贲永贞
荆岩植润。
汉水腾明。
是谓家宝。
膺兹国桢。
英英学艺。
为郎满岁。
紫帐趋荣。
青缣沐惠。
王谭练习。
郑泰才计。
持实有章。
大猷无替。
悠悠广熙
南海之湄。
言典斯郡。
远予将之。
变其风俗。
镇以宣慈。
人斯攸赖。
不忍欺
列郡之政。
兹焉为盛。
开国承家。
大君有命。
山川光锡。
圭组辉映。
是曰懋功
往哉惟敬。
重此台望。
期诸栋隆。
初忻郑鹿。
奄叹虞鸿。
麟伤孔子
马思滕公
死而可作。
善始令终。
言式其墓。
坏山之路。
如斧载形。
广轮为度。
委郁松槚。
苍茫草露。
万古同心。
千春罢曙。
猗欤云允。
世岂乏贤。
不忘其本。
愿述其先。
陆家茂德。
潘氏流泉。
家声懿范。
日月俱悬。
熙州 北宋 · 刘攽
 押词韵第十七部
自胡(原作敌,据《宋文鉴》卷一三改,下同)请盟供贡职,关西二纪剽兵革。
胡人岁来受金帛,地虽国本常(《宋文鉴》作胡)不惜。
帝家将军无敌,谋如转圜心匪席
精神(《宋文鉴》作诚)动天天不隔,凿空借筹皆硕画。
贾生属国试五饵买臣朔方发十策。
偏师倏然尽(原作画,据《宋文鉴》改)西海一月三捷犹馀力。
百蛮解辫慕冠带,五郡扫地开城壁。
葱岭陂陀蒲类深,回笑秦并与
尚书论功易等差,御史行封自明白。
武功貤爵十万金,彻侯印组丈二尺。
奋行过望理自尔,少从进熟来无极。
忆昔汉武西域,天下骚然苦征役。
哀痛轮台置肥美,割弃造阳损斗僻。
岂知洮河种稻,此去凉州白麦
女桑被野水泉甘,吴儿力耕秦妇织。
行子虽为万里程,居人坐盈九年食。
熙州欢娱军事息,天王圣明丞相(以上《彭城集》卷八)
王可久梅花百和诗跋景炎二年九月 宋末元初 · 舒岳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六二、《永乐大典》卷九○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
或疑《诗》之「摽梅」,《书》之「盐梅」,言实而不言华也。
《楚词》于辛夷、木兰、荃药、杜衡、麋芜、之属,尽入采录,独不及,古人不尚也。
嗟夫,世患有华而无实耳,实既足取,花不待言也。
然则诗书之言,其旨远矣。
骚人所录草木,皆取其茎叶俱香,可以佩服者,如荪乃溪荪,今石上菖蒲类也。
乃泽兰,薰草,皆入药品,非鲁直所云「一干一花谓之,一干八九花谓之」者也。
原之所托,盖自有义。
当时楚人所不足者,非华也,正于本质上有亏耳。
凡草木花蕊虽香,而茎叶不可佩服者,例所不取。
是以不得于梅花独破例也。
此意微矣,若止取其花之芳洁,天下之花孰有尚于者哉?
咸平为熙朝极盛之日,杭为东南至乐之邦,西湖为杭之胜,孤山又为西湖之盛。
和靖先生于斯时,其所值非屈原之比也,其所托不得与《骚》同也,于独有取焉,所以补《骚》之遗也。
往岁予客瀛幕,甲峰周敬翁从海上缄《梅花百咏》见示,予已评之矣。
今水北王可久又和敬翁《百咏》见寄,且曰:「君曾题敬翁百咏矣,复能为我评此百和乎」?
予曰:「百咏不易也,百和尤难也。
难于易,易也;
难于难,难也。
今百和矩于步,域于区,崄而舒,迫而徐。
凝思于枯寂之馀,覃精于淡泊之初,盖难之难也。
然予窃有感焉者,今孤山咸平比哉?
而水北之人,掬香嬲影,引吭吟哦,困顿不自休,又难于和靖矣,不独难于敬翁也。
虽然,风霜凌轹,万木死灰,不以是易操也,子其似之」。
丁丑九月十五日书。
伊州 明 · 肃靖王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霜重榆关下角鹰,水寒蒲类半成冰。
马嘶部落征笳动,夜月穹庐泣李陵
俞志辅赴阙自效 明 · 王慎中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遵岩集卷六
汉家征虏羽书飞,壮士贪恩觉命微。
手拂龙泉生勇气,胸藏豹略畅兵机。
将屠吐谷收蒲类,愿逐轻车出武威
印累累酬死战,莫愁少妇泣罗帏。
洪山人从周张观察塞上 明 · 黎民表
雌伏长安市,时人嗤瓠落。
一朝烽尘起,褰衣赴戎幕。
楞伽刹宇近边庭,枪垒风云护井陉
行拜将军鹊印,还披壮士曼胡缨。
自言白猿传剑学,匣里青龙时出跃。
蛮府娵隅解赋诗,辕门乌鸟能占角。
韬钤本自用才人,况尔风流入幕宾。
蒲类即看登计簿,乌孙不久作藩臣
陆沈笑我栖金马,心期岂是悠悠者。
不辞酒肉似邱陵,櫜鞬共醉垂杨下。
蓟门行送周民部元孚饷边 明 · 欧大任
十万材官蓟门戍,何年面缚三当户。
败虏犹啼冒顿山,残胡尚领匈奴部。
四镇藩篱在朵颜,黄龙岁有捷书还。
每饭谁能忘钜鹿,扬兵只道出燕关
关头儿戏列墩卒,犬羊风雨防奔突。
承平介胄玩国典,仓皇部伍持师律。
河隍不复问屯田,纨绮诗书学控弦。
但传烽燧虚乘障,便倚金汤远筑边。
独使至尊念飞挽,算缗请饟劳霜简。
明光殿前遣使者,军符十道行亲绾。
君为司农大夫,囊鞬双插金仆姑
志封居胥禅姑衍,气夺蒲类伊吾
旄头昨直辽阳右,大将旌旗喜峰口
亚夫之裔善谈兵,借筹可使单于走。
我歌折柳停君车,黄云白草护储胥。
赠言岂用绕朝,归奏先驰实塞书。
出塞二首其二 明 · 王世贞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不断穹庐色,檀槽压酪浆。
俄闻五校至,去逐六骡亡。
蒲类天如赭,燕支月似霜。
前军又铙吹,生得左贤王
赋得反边马有归心 明 · 王世贞
五言排律 押先韵
蹀躞玄圃秣,驱驰青海烟。
桃花汗玉勒,杨叶展丝鞭。
得意逢都尉,长鸣逐左贤
鼓严霜耳峻,关恶夜蹄穿。
刁斗征人泪,琵琶汉女弦。
风声乱蒲类,月色满祁连
虎穴生偏贱,麟台迹未传。
如逢貌奇骨,天外不辞年。
途次投赠少师徐相公南归七言近体六十句 明 · 王世贞
七言排律 押真韵
台阁频年秉化钧,俱将谟训比丝纶。
鸿逵夙表仪端羽,骊海偏婴颔下鳞。
两诏中兴光日月,千秋顾命见君臣。
丹衷自委金縢秘,赤手重扶玉座新。
百揆始知明舜目,普天原只颂尧仁。
戟门昼敞恒如水,椽笔阳回总是春。
已见辞侯超博陆,肯教开阁平津
商岩遍起成霖泽,宣室长扃绝鬼神
蒲类画波鲸顿偃,越裳梯岭雉能驯。
从他得序同升在,不为流言引退频。
归到谷城黄作石,挂馀神虎角名巾。
峥嵘皂盖腾驰传,灿烂朱提捧赐银。
内殿恩传衣锦敕,东门泪满望辕尘。
九边蕃将争剺面,八座尚书未展颦。
去国身轻凭款段,忧时鬓在写麒麟。
鹏休六月方为息,蝇点连城反见珍。
置酒可同疏傅纵,脱骖仍念越生贫。
荣庭兰畹芬相袭,入眼荆花晚渐亲。
三泖水疑增浩荡,九峰山忽耸嶙峋。
那堪绿野栖迟地,转作苍生顾盻身。
听履定谁攀赤舄,悬车应即改蒲轮
蓬心下泽知难变,蒿目中原忍更论。
天地会当交泰否,云雷须自要亨屯。
功名再续中书考,风俗能还上古淳。
此际平原投谒士,向来丞相扫门人
沈湘些就音犹楚,扣阙书成哭向秦。
病草远能沾雨露,瞻槐高竟隔星辰。
山公实已怜嵇绍谷口宁容卧郑真
浮誉总为周地璞,孤踪甘积汉家薪。
何时得托支离树,长伴庄生祝大椿。
周一之大将军出塞 明 · 王世贞
去年搀抢扫幽蓟,千村万落无完郛。
汉家长技五不一,边沙猎猎吹神都。
甘泉天子赫威怒,手授大将双雕弧。
幕下黄金三十万,纷纷侠儿辞酒垆。
强弩射波裂鲛兕,长剑斫石惊于菟。
静如凝冰日惨淡,动若迅鹘天模糊。
谁其短裘誇揖客,缓颊辕门奏奇策。
握管能书窦宪碑,据鞍解草陈琳
时从铃阁借前筹,或向平津抗宾席。
侠儿岂无好身手,出门低头候颜色。
兵起不定公侯相,时来也着书生力。
今年太白秋入月,单于祭旗狼头折。
粟马青嘶蒲类烟,洗刀赤染浑邪血。
驱军更夺燕支山,从此妇女愁无颜。
归来天子赐汤沐,笑拥如花金市间。
将军名 即事 明 · 王世贞
 押庚韵
楼船出下濑,车骑屯新平
坠鸢伏波道,埋雪度辽营。
祁连饶战马,蒲类恣长鲸。
俯仰宇宙间,飞檄正纵横。
空怀决胜筴,前辙有馀惊。
天津访万中丞伯修四首 其四 明 · 胡应麟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玉帐梅花照叵罗,南楼吹笛夜如何
中丞节钺行三辅,大将楼船出九河
赤日桑乾穷兕虎,青天蒲类息蛟鼍。
燕然片碣题铭处,万丈穷崖绝顶磨。
高平丁酉 明 · 许筠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惺所覆瓿稿卷之一
大野通蒲类,长墙限槿原。
风悲边马动,日落虏尘昏。
未赋从军乐,徒伤去国魂。
哀笳数声发,不夕掩谯门。
海市四首(次张石平观察韵) 其四 明末清初 · 吴伟业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梅村集卷十一
激浪崩云压五湖,天风吹断海城孤。
千门听击冯夷鼓,六博看投玉女壶
蒲类草荒春徙帐,沧溟月冷夜探珠
谁知曼衍鱼龙戏,翠盖金支满具区。
边城怨四首 其四 明末清初 · 彭孙贻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茗斋诗
边草青青几度春,髑髅堆上柳条新。
三更蒲类河头月,偏照还家梦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