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叙曰。银衡用九。天门压西北之荒。铜盖虚三。地户坼东南之野。回七星于上列。太清不能潜混茫之机。环四海于中州。巨块不能秘生成之业。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拟诸形容。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行其典礼。灵图广运。百姓日用而不知。神理潜行。万方乐推而不厌。古者熊山南眺。金崇横上帝之居。凤穴西临。玉室考元皇之宅。五龙乘正。按天谶以希微。六羽提衡。验星谣而汗漫。洎乎尊卢赫胥之代。骊连栗陆之君。皇名迈于上元。帝图始于中叶。莫不凭三灵之宝位。鼓舞阴阳。藉六合之尊名。财成宇宙。未有贵而无位。博而无名。大礼由其再造。大乐出其一变。荡荡乎民无得而称焉。巍巍乎其有成功者也。若夫司徒立勋于天地。还承帝喾之家。微子开国于商周。仍纂成汤之业。虽元禽历数。推移于景亳之都。而白马旗常。赫奕于风邱之国。由是千年有属。万物知归。乾坤合而至德生。日月会而明灵降。奎娄胃昴。风驱白虎之精。角亢房心。云郁青龙之祉。君王异表。仪石纽而法丹陵。辅相宏资。壮皋陶而图子产。岂止凿就元象。摛光芒于北斗之宫。括成地形。腾瑞气于东山之曲。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神冥造化。德合陶钧。获冲用于生知。运幽机于性道。穷庶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睹者不识其灵。仰者不知其德。步三光于太极。昭曜三门。含万象于中区。声明万国。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能成天下之务。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道尊德贵。挫锐同尘。始于中都宰。终于大司寇。能使长幼异节。男女别途。路无拾遗。器不雕伪。奸雄独立。初明两观之诛。政教未行。仍赦同狴之罪。盟齐侯而归四邑。夷不乱华。黜季氏而覆三都。家无藏甲。非天下之至刚。其孰能与于此。青光歇灭。赤箓衰微。一匡为海岱之尊。一战有河防之霸。故得三王不相袭。礼亡于寇戎。五帝不相沿。乐入于河海。是以哀生灵之板荡。痛宇县之分崩。历聘诸侯。栖遑异国。其为大也。法象莫之能容。其为高也。黎元莫之能睹。时非我与。遂厄宋而围陈。道不吾行。终乐天而知命。非天下之至柔。其孰能与于此。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沧海不让细流。故能成其大。自季孙之赐我也。交益亲矣。自敬叔之乘我也。道弥尊矣。于是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金人右对。仍观太祖之阶。斧扆前临。还访周公之位。然后删诗书而续易象。动天地而感鬼神。运百代之舟车。开千龄之户牖。是故雷精日角。闻道德而抠衣。月颊山庭。奉琴书而撰杖。非天下之至文。其孰能与于此。智以藏往。有感而必通。神以知来。无微而不照。论五行于帝辅。潜观太皞之先。揆七庙于天灾。预察釐王之过。星流十月。徵历象于衰周。日泛三江。采讴谣于霸楚。神无方而易无体。圣人通变化之津。河出图而洛出书。圣人悟兴亡之兆。非天下之至明。其孰能与于此。极天蟠地之礼。周旋揖让之规。百神于是会昌。二仪以之同节。非礼无以别父子兄弟亲疏之序。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本之于元气。徵之于太古。德足以法于九围。道足以周于八极。服先王之制度。黜红紫而无施。敛上帝之明威。感风雷而有变。非天下之至恭。其孰能与于此。五行四气十二月。还相为本。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至音将易同和。广乐与神明合契。盛于中国。还陈武象之容。奄有四方。自得文王之操。南风奏雅。知大舜之温。北里宣淫。体殷辛之暴。非天下之至和。其孰能与于此。悲夫。日中则昃。动静之常也。月满则亏。盈虚之数也。自太平王佐。委龙翰于芳年。礼乐霸臣。摧虎文于华月。则知天之将丧也。则知道之将废也。虽复颓山坏木。兆悲歌于两楹。夏栋周墙。陈盛制于三礼。犹使文明炤烂。百王知察变之机。钟石铿锵。万代挹希声之乐。信可谓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者。莫大于圣人也。既而三河失统。九州之宝币不归。四塞提衡。万里之长城继作。星祅日祲。乾象暗而恒文乖。礼坏乐崩。彝伦斁而旧章缺。洎夫砀山休气。潜膺赤帝之图。沛国真人。密召黄星之录。尊袖成之厚级。殷崇圣之荣班。学校于是大兴。文武由其不坠。年当晋宋。运距周隋。泰山覆而昆崙倒。天柱倾而地维绝。三重赤晕。还开争战之端。千里黄埃。荐有干戈之务。乱罹瘼矣。黔首何依。王室蠢然。苍生无主。闾阎匝地。今来为讲武之场。荆棘参天。昔日作谈经之韨。皇家拨乱返正。应天顺人。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驰搀枪而扫秽。上廓鹏云。决河海以澄奸。下清鳌极。今天子握大象。运洪炉。星重辉。海重润。乾回北列。垂衣裳于太紫之宫。日出东方。备法驾于中黄之道。混沌之无天无地。尽入提封。伯阳之有物有象。咸乘礼节。太阶三袭。明瑞气于朱符。中极四游。法祥光于玉烛。东胶西序。云阁蓬邱。国号陶唐。家成邹鲁。遂使西山童子。陈歌谣于璧水之前。南国老人。受几杖于环林之下。乾坤之大德行矣。皇王之盛节明矣。江茆鄗黍。晨昏荐帝之祥。凤穴麟州。晷刻因天之瑞。乘舆乃选吉日。协灵辰。诏风伯以行观。促雷师而出豫。房为天驷。仍施列缺之鞭。斗为帝车。即动招摇之柄。奠玉帛。奏金丝。登介邱。下梁甫。拥神休而尊明号。莫之与京。按玉册而考银绳。于斯为盛。于是回舆转旆。临曲阜之郊畿。驻跸停銮。访云坛之轨迹。若使九原可作。大君得廊庙之才。千载有知。夫子托风云之会。即以乾封元年。追赠太师。礼也。咸亨元年。又诏曰。宣尼有纵自天。体膺上哲。合两仪之易。为亿载之师表。顾惟寝庙。义在钦崇。诸州县庙堂及学馆有破坏并先来未造者。遂使生徒无肄业之所。先师阙奠祭之仪。久致飘零。深非敬本。宜令州县。速加营葺。新都学庙堂者。奉诏之所立也。因三农之暇。陈复道之规。考帏帐于西京。访埃尘于东鲁。梅梁桂柱。深沈风雨之津。镂槛文㮰。旷望江山之表。纳流云于上栋。白日非遥。披浊雾于中阶。青天在瞩。雕镌炜煜。穷妙饰于重栏。山海高深。尽灵姿于反宇。门生侃侃。如倍文杏之坛。冑子锵锵。若预崇兰之室。每至南方二月。草树华滋。蛇陆三秋。风烟摇落。莫不列蘋蘩于上席。行礼敬于质明。奠椒桂于中尊。敬神明于如在。尔其邑居重复。原野平芜。出江干之万里。入参星之七度。龟城蔼蔼。焕繁霞于百尺之楼。蛟浦澄澄。洗明月于千秋之水。文翁旧学。日往年归。刘禅平堂。烟荒雾惨。武侯龙伏。犹观八阵之图。壮士弛崩。仍辨五丁之石。左巴右獠之胜域。陆海三江之奥壤。大都督周王。天皇第八子也。元元继天而作。降仙才于玉斗之庭。武昭应运而生。开霸业于金城之域。五潢高映。流滋液于咸池。十日旁罗。散光华于若木。星悬帝子。遥澄井络之郊。岳列天孙。远控彭门之野。姬公以明德之重。行宝化于周南。曹植以懿亲之贤。发金声于鲁北。通议大夫行长史南阳来恒。隋十二卫大将军荣国公之元子。申侯太岳。镇其灵襟。傅说长河。昭其神彩。庞士元聚西申之逸羽。始践题舆。管公明绊东道之雄姿。初临别乘。朝议大夫守司马宇文纪。左卫将军灵州都督之次子。台门鼎族。传呼棨戟之荣。玉质金相。海若河宗之宝。庾冰清识。得严令而非常。桓温贵游。无郗公而不乐。县令郑元嘉。荥阳人也。东周玉裔。北海金宗。列矛戟之森森。吐风流而茜茜。尺兵不用。瑕邱有上德之君。枹鼓希闻。洛阳有神明之宰。丞京兆韦德工主簿扶风马仁砺尉清河张嗣明北地傅怀爱等。荆蓝灼烁。邓杞扶疏。许元度入风月之清关。郭林宗获神仙之妙境。南昌晦迹。共梅福而齐衡。左部韬真。与乔元而等列。博士张元鉴助教费仁敬等。碧鸡雄辩。则沧海沸腾。白凤宏辞。则烟霞喷薄。一州闻道。亲居典学之官。四子乘风。来听中和之曲。圆冠列侍。执巾舄于西阶。大带诸生。受诗书于北面。泮宫之上。更开通德之门。小学之前。复见华阴之市。乡望等鱼文骥子。震耀于平原。汉女巴姬。骈罗于甲第。杜陵亭长。终成辅相之才。桐乡啬夫。且著廉平之号。莫不公私务隙。即听弦歌。阴雨时閒。仍观俎豆。逍遥城郭。拜夫子之灵祠。髣髴风尘。见夫子之遗像。天道之玑衡莫测。下问书生。阳精之远近未知。来求小子。当仁不让。思齐于上古之名。游圣难言。有愧于中郎之石。其辞曰。
太虚寥廓。洪垆喷薄。上缀三宫。旁清八络。元精独化。圣人攸作。鳌柱为居。龙门是托。爰清爰净。惟寂惟寞(其一)。
龟谶韬名。鱼图表灵。火纪云纪。天正地正。君臣礼制。宇宙辉明。文武既没。成康遂行。偫飞海水。若羽天星(其二)。
玉筐曾裔。金符远系。钟石虽迁。山河不替。乾坤降德。阴阳合契。虎啸风清。龙腾云逝。三元载停。万方攸济(其三)。
鲁道既昏。绵绵若存。禄移公室。政在私门。学而方仕。谦而弥尊。听之也厉。即之也温。义责齐国。刑惩季孙(其四)。
多能惟圣。道废惟命。天下莫容。诸侯走聘。至于是邦。必闻其政。仁义立身。温恭成性。不图为乐。终悲击磬(其五)。
九野八方。栖栖遑遑。从周返鲁。考夏观商。先王道术。夫子文章。可久可大。为龙为光。星衡入室。月准升堂(其六)。
智周通塞。神兼语默。颀然而长。黯然而息。汉承周运。胡亡秦国。察往知来。研精茂德。无必无我。自南自北(其七)。
万象皆尊。千灵共同。惟变所适。居常待终。乐天知命。匪我求蒙。北辰之北。东海之东。百王遗训。万世馀风(其八)。
时亡玉斗。运钟阳九。周井龙沈。秦原鹿走。生人卷舌。道路钳口。礼乐崩颓。典章残朽。万邦请命。三灵授手(其九)。
日角升图。星精应符。载扬风教。重阐规模。数迁三国。年当五胡。星芒夜指。日晕朝枯。环林摧折。璧沼荒芜(其十)。
赫矣高皇。粤若稽古。丕哉文皇。照灵下土。地维旁缀。乾纮上补。鲲化三千。龙飞九五。爰有列圣。重规袭矩(其十一)。
我君文思。念兹在兹。金镜八海。珠囊四时。三雍九室。秋礼冬诗。绛帐语道。青衿质疑。载垂仙涣。广创灵祠(其十二)。
披图按籍。远求陈迹。玉槛烟开。金窗雨辟。晬仪侃侃。云居寂寂。弟子抠衣。门人避席。阶列簠簋。庭罗丝石(其十三)。
地接临邛。山横剑峰。滇池跃马。沮泽蟠龙。中望击节。高门叩钟。阴灵肸蚃。文雅雍容。书池必变。坐席常重(其十四)。
今还古往。寂寥无尚。泰山既颓。吾将安仰。梁木斯坏。吾将安放。异代风行。殊涂影响。敢立言而徵圣。冀得意而忘象(其十五)。
唐故湖州长城县令赠户部侍郎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铭 唐 · 白居易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公讳孚。字某。古太岳允也。今博陵人也。唐虞之际。因生为姜姓。暨周封齐。分类曰崔氏。长源远派。大族清门。圭组贤俊。准绳济美。斯崔氏所以绵千祀而甲百族也。隋散骑常侍讳洽。公六代祖也。唐冀州武强令讳绍。曾祖也。监察御史讳预。王父也。常州江阴令育。皇考也。公幼以门荫子补太庙斋郎。初调授汝州叶县尉。再调改宋州单父尉。时天宝末。盗起燕蓟。毒流梁宋。屠城杀吏。如火燎原。单父之民。将坠涂炭。公感激奋发。仗顺兴兵。挫败贼徒。保全乡县。拳勇之徒。归之如云。方欲糺合貔虎。驱诛蛇豕。京观偫盗。金汤一方。本道节度使奇之。将议上闻。会有同事者争功。阴相倾夺。公超然脱屣。遂以族行。东游江淮。安时俟命。属吴王出閤领镇。求才抚人。常闻公名。试以吏事。遂表请为宋城尉。事举。移假连水令。赏绯鱼袋。县政修。转常州录事参军。糺察课赋。浙东采访使闻之。奏授越州馀姚令。吏畏人悦。岁未满。浙西采访使知之。奏改湖州长城令。长城之理。又加于前二邑焉。政成秩满。解印罢去。优游自得。独善其身。兴元元年。疾殁于宋。太和五年。迁葬于洛。享年若干。诏赠尚书户部侍郎。夫人陇西李氏。追封岐国夫人。皆从子贵也。公为人仪表魁梧。气概倜傥。负不羁之才。慕非常之功。始发轫于单父。志立而功不就。终税驾于长城。道行而位不达。善庆所积。实生司空。司空讳宏礼。公之幼子也。以学发身。以文饰吏。以干蛊克家。以忠壮许国。典十郡。领二镇。再东土。追命上公。虽天与之才。国与之位。亦由公义方之训。辅而成焉。大丈夫贮蓄材术。树置功利。镃錤富贵。焯耀邦家。不当其身。而得于后。父析子荷。相去几何。呜呼崔公。何不足之有。按国典。官五品以上。墓庙得立碑。又案丧葬令。凡诸赠官。得同正官之制。其孙彦防彦佐等。奉父命述祖德。揭石于墓。勒铭于碑。铭曰。
天无全功,贤无全福。
既享天爵,难兼世禄。
矫矫崔公,道积厥躬。
大志长略,卷于怀中。
黄绶遏寇,思奋奇功。
铜印字人,躬行古风。
才高位下,步阔涂穷。
竟戢羽翮,不展心胸。
天道有知,善积庆钟。
昭哉报施,其在司空。
上许州吕相公嗣崧许康诗二首并序(案宋史吕夷简传夷简封申国公景祐四年夏四月以镇安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许州) 其一 嗣崧诗(嗣崧大丞相四岳之后复国于申也) 北宋 · 宋祁
四言诗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十一月一日,尚书刑部员外郎、直史馆宋祁敢再拜奏记相国申公执事:窃闻古者尧有四伯,是为四岳。实佐文命,降宅九州。帝庸嘉之,故赐姓曰姜,命氏曰吕。在周宣时,有申甫者,能左右王室,以兴周道,国人美之,为作《崧高》之诗,道降神之异。仲尼掇焉,以什于《雅》。在春秋时,有齐许者,盟会纠慝,干不庭方,以大承厥祀,有祚在下。史世有家,为诸侯选。由是言之,吕姓之衍于申,曼于许,厥惟旧矣。恭惟相公凭极天之峻,秉蒸民之彝,庆丛祥发,与圣参会。言行而帝采亮,谋奋而天縡和。散为九功,宣为六德,沛如渊回,湛若阳休。劢相丕后,十有四祀。助薰燎而郊者四,导农辂而东者一,而鬼神无遗歆。戴斗之使岁通,戎蛮之赆月来,而疆埸无猜侮。士之贤者进,无能者退;邦之不足者与,有馀者取;而上下无尤违。三辰澄霄,百谷露野,佑我丕业,格于皇天。迹夫感会之隆,幽赞之协,要可知已。有太岳基其兆,有申甫奕其先,有齐许蕃其系,灵光孙谋,是相是钟。天而未忘叔仲之德,是故复申之宇,以陪敦章大;即许之旧,以济美显庸。传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公之谓矣。某不佞,学于旧史氏,知吉甫、史克之作,以事美一时。托文见志,遂得声满天地,于今称诵。不自知量,谨作《嗣崧诗》五章,章十句,美公之国于申也。《许康诗》五章,章十二句,美公之安乎许也。立言之体,略细语大,故推而上之,以及于祖。辞必欲类,不容虚美,故循而下之,后及于公。古之赋诗,义取卒章焉。《嗣崧》之乱曰“寿考是承”,士大夫之祝也。《许康》之辑曰“帝曰还归”,邦人之志也。虽不足雍容揄扬,其义肆而不隘。辄因诞日之庆,缮写驰献,侑奉觞之馀欢。伏惟一加观采,裁贷其罪。不宣。某惶恐再拜。
彼岳惟崧,天作其神。
嗣生我公,我公斤斤。
嘉猷矢陈,柄国之均。
帝亲命之,纂成前人。
不显其道,惟申是保。(一章)
公迈厥德,祗祗翼翼。
柔嘉而直,模我彝伦。
揉我方国,施于夷貊。
百度是毗,庶绩允熙。
罔敢不恪,惟公是若。(二章)
帝诏执事,彻申土疆,衍沃腴良。
赋舆溱溱,莫乐于申。
昔在四岳,佑尧象禹,为国心膂。
受民作邦,于今以光。(三章)
帝告于公,绍胥尔宇。
宪是文武,如申如甫,为周之辅。
诞锡尔祉,惟申甫是似。
乘车错衡,淑施英英,式遄其荣。(四章)
公拜稽首,敢扬王休。
祈天之久,为天子万寿。
彼岳磐磐,松柏丸丸,公福禄实蕃。
有崇而冈,有大而陵,公寿考是承。(五章)
太和山铭 明 · 区大相
四言诗
太和,亦名嵾上。宋始祀玄武神,自文皇帝冠以太岳,肃皇帝又冠以玄岳,崇饰宫观,报祀独隆焉。于是天下香火,咸奔走太和,而五岳遂逡巡退舍矣。山本晚出,故事多附会。诸峰岩涧洞,或杂取他处名之,文不雅驯。辛丑岁,予以使事,取道谒岳。礼成,遂遍观于八宫。时值雨连日,所由止此而已。山既为国家香火地,二圣所经营,又其神甚显应,谓宜有所颂述,以扬威灵。故既为斯铭,每宫复各纪以诗,以出焚修故述,香火之事独多。
穹窿太和,上参冥莫。
近接嵩华,远拔衡霍。
明后有作,是称灵岳。
上帝攸居,天柱是度。
赫赫成后,玄戈再援。
神之相之,用武以断。
穆穆肃皇,中兴江汉。
神之启之,守文以缵。
巍巍天柱,前俯璚台。
层城万仞,上应中台。
地轴盘结,云汉昭回。
灵踪久閟,真路乍开。
爰饰云构,造于中天。
冠峰被麓,舄奕墟躔。
丹碧霞焕,栋宇星悬。
势侔太一,巧极望仙。
神之所妥,钩陈营卫。
鞭风驾霆,出入云际。
神之所临,徵灵表异。
康国阜民,克显于世。
玄圃之峦,仁后所履。
丹丘之屺,仙灵所倚。
咸障大荒,曷窥元始。
追茂至道,孰踰斯美。
惟兹崇报,前掩禅封。
在帝左右,罔或不共。
四气顺序,万方景从。
昭佑我明,受福无穷。
秋浦黄公哀辞(并序○续稿) 明 · 申钦
出处:象村稿卷之二十九
万历丁巳春三月十四日。秋浦黄公卒于瓮津谪所。春秋五十有六。观察使以讣闻。上命所司复公官。竭忠尽诚同德佐运卫圣功臣,辅国崇禄大夫桧原府院君兼户曹判书知春秋馆事。赐礼葬二等。盖上知公贤也。记公功也。雪公冤也。其天地父母哉。呜呼痛哉。天其定欤。其未定欤。余初识公于故友志范翁所。公时为国子生。年始踰弱冠。其容颖然。其语侃然。目击而已莫逆矣。未几。余先释褐。后数岁。公继以文魁多士。遂比肩立于朝。益瞯公所操持。得公尤详也。顾以洁清正直。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排之。故才进而偃蹇不偶。或陆沈黄绶。或屏斥丘樊。而然其绝俗之标。出人之才。在人耳目。凡识与不识。咸卜其将为国大用而不可蔽也。壬辰之乱。今上在东宫。公以春坊僚属。从于干戈之际。经以忠亮。纬以方果。非善不陈。非义不合。上而君举。中而官邪。下而钱谷甲兵。莫不随事纠陈以风厉之。于是而人乃知公之志矣。南贼之饵我以和也。命公以接伴之任。竟充泛使渡海。其在贼窟。与贼共处者踰年。贼之诱我哄我胁我凌我。窘苦我者备至。而公且恬然若在家。又能审机烛微。迎刃解綮。大者上闻。小者自剸。其见之明。有若长桑君之视垣也。其断之决。有若市南之丸。专诸之剑。无有碍也。贼之狡狯变幻。遽穷于公之衡鉴矣。公去而代公者。以恇怖失职败。日本之人啧啧称公名不置。至比之丽朝圃隐。逮后之遣使也。皆愿得如黄接伴云。于是而人乃服公之节曰。异日临大事立大节。杀身而成仁者。必黄公也。丁酉秋。贼兵再动。朝廷擢公按湖南。当南原新衄之后。一路郡县俱刳于兵。公不挫不沮。随方凑合。治法征谋。各有条贯。颠沛苍黄。不易其常。越四年。而公入为台宪。公之年仅强仕尔。谈者犹以为用公晚。而复喜其清镛大敦。得列于庙庭也。未一岁。公之师牛溪成先生以道学被忌于丑正者。中萋菲削职。公辨之疾。遽并公镌秩。即闲于外者六年。今上初即位。复起公用之。戊申。与李相国汉阴公申奏袭封事。敷对明允。帝即许准。暨复命。上嘉之。升秩正卿。己酉。判地部。上任之愈隆。壬子。登盟坛锡勋倦。进阶正一品。位在丞相次。属上践阼未久。吉凶仪节。经用倍蓰。诏价结辙。傧接礼殷。悉倚办度支。而各局支费。八方逋欠。事多因革。公分剂斡运。伸缩经权。制之以则。折之以衷。间或有愆于故常。则余闻之。每属公覆禀。而公辄先之矣。余恒叹其不可及也。居之五年。都民属吏胥服其政。数近来良度支。必归公。于是而人乃验公之才与器。果为国太用。而不爽于所期望也。不幸癸丑变作。株连荐绅侪流。余及公,月沙,仙源诸卿大夫下理者殆不可一二数。旋皆蒙宥出圄。而媢公者复猬起逞其噬啮。构公罪至请远窜。上止命付处中途。于是而人相与惜公之贤。卒捍于文罔也。又相与嘅公之贤。不克究其施也。又相与冀公之贤。早晚更起而为用也。呜呼痛哉。余前公有放归之命。而时议方欲陷之重辟。晓夕将发。未敢遽远去。借公西湖墅寄迹。以待严谴之下。而公亦踵我出处近郊矣。一日。公使胤子监役公要余一叙别。而余方坐忧畏。未果会。而公已西矣。余因落在田间。与公寓道里间阔。唯音墨往来而已。去年秋。余再罹于罟。鞮屦素簚。踰岭而东。既东之后。得见公手扎。闻公病已不可救。而公之幽问随至矣。呜呼痛哉。才不常出。世不数人。而惟时与人。鲜偶恒奇。天而无意于世耶。才不必庸。天而有意于世耶。用不必终。天曷故也。斗陨中霄。峰摧太岳。广陵弦绝。延津剑化。呜呼痛哉。孰能当官任怨如秋浦者乎。孰能爱君忧国如秋浦者乎。孰能涅而不缁如秋浦者乎。孰能廉而不刿如秋浦者乎。孰能贞而不谅如秋浦者乎。孰能正而不回如秋浦者乎。孰能鍊而愈刚如秋浦者乎。孰能困而愈亨如秋浦者乎。其进如退。其达如穷。可危而不可夺也。可杀而不可屈也。特立有如此者。自守有如此者。稽之古人。其陆敬舆,吕献可之流亚欤。考公之迹则筮仕虽三十年。而逊荒者半焉。废而复用。用而复废。其废者人也。其用者天也。卒乃官复葬礼。恩贲泉壤。信乎其苏子之言曰。人无所不至。唯天不容伪者也。然则所谓天道者非耶。是耶。其可恃耶。其不可恃耶。其有定乎。其无定乎。或定于一世。或定于千百世。虽未尝不定。而其定也不一。欲俟其定而贤者之骨朽矣。其如天何哉。其如天何哉。抑尝思之。天地逆旅也。浮生梦幻也。居逆旅之间。占梦幻之境。窃窃然知之。其亦陋矣。公之死也。岂必死。余之生也。岂必生。公方御真宰袭气母。游于溟涬之表。而余且处乎寰中。悲吾质之亡。噭噭自鸣。可哀也已。呜呼已哉。吾不复见秋浦乎。吾虽不复见。而公有不亡者存。其臭腐欤。其神奇欤。吾其求之茫茫。叙以哀之曰。
海波扬兮湠漫,曜灵移兮西匿。
张云帆兮彯星旆,与女游兮将涉。
䝟貐觺觺而舑舕兮,暴鳄从而龂龂。
缆余枻而邅回兮,又封狐之蓁蓁。
巫伏虩兮暀暀,郁余佗傺兮中悲。
女既蕴忠而服义兮,宁复外施儒儿。
终顑颔而远逝兮,夫何遽就夫濛汜。
谓八珍之不可御兮,供金石而为饵。
斥连城以不可饰兮,佩珷玞而衒矜。
荐偃师而奏技兮,忽造化之良能。
君不肯兮少留,羌纡轸而憺冤。
霓为旄兮虹为旓,驾鸾軿兮鹿轩。
元气结兮冥冥,指长庚兮为女所。
廓注精而永怀兮,庶恍惚而相遇。
穷大荒兮极澒洞,卜咸祒兮悱恻。
岂司命之不晰余兮,魂上下而南北。
望苍梧之翳霭兮,重华穆以杨灵。
万汇纠以雰荡兮,畴性命之是程。
謇吹万兮自已,伊怒者之其谁。
览变化之互渝兮,空揽涕而睇眙。
永遇乐 题熊襄悯狱中诗卷 清末民国初 · 奭良
押词韵第四部
前明熊襄悯公督辽三稔,越甲不鸣。邵阳魏氏圣武记纪之颇详。独于其按辽时事略不之及,或有难言者。向从伯希祭酒处得见按辽奏议六大册。字大纸厚,南雍版式,其中言请复龙虎将军、请还六甸地、请增岁犒、又请十万之饷,练五万之兵、只可言防,不可言战,皆人臣所不敢言者。当时神宗答诏却令户部兵部看详(明制,票看详回话者,与该部知道不同。)。庙堂之上,同具远识,曷可及也。巡按一年而代,公独按辽三年,又力言镇珰虐民,为丛驱雀,公之发舒,无逾按辽时矣(阳湖赵氏深诋万历朝政,当分别观之,如此类是也。)。杨镐军覆,公以听勘御史在籍,超授辽督,部中初议加寺丞衔,帝少之,乃加侍郎,是以七品阶直陟三品也。辽事少缓,科臣姚某等起与为难,公遂乞归。辽沈继失,再起用公,尽谪言者,礼待愈隆,忌者愈众。出国门时,面忤枢臣,光熹非神宗比,从此孤立无能为矣。明史本传叙次功罪既不分明,末复羼言许贿未行,因是得祸。曰许贿,曰未行,外人那得知之,史当据事直书,最忌凭臆测隐。为是言者是刁珰义儿之余沫,而乃采及之也。盖公性气刚果,径情直遂,视南学牵于汤宾尹,颇不理于人口。又以生为楚人,远受太岳之余毒,近接大洪之巨怨,一死一走之勘即由此起(见黟俞氏癸巳类稿。)。或谓公不出关可不及罚,此不然,考公之死,由坐赇,不由失律。当时之谳斥入关,不及出关,出关尚微有功,广宁猝陷,胜兵何以不进,以公在军中,故护民徐行,悉烧糈草庐舍,大军失食宿之所,故不进耳。见于天命朝实录,明人固不知,亦不欲知也。嗟夫,生死成败不足为公辩,并不足为公惜。惟其先事远识,危言大计,历观史册,谋国而如是者,几于支一无两,岂不伟哉。后此袁崇焕五年平辽之对,何其率尔,而林侯官粤东之役亦少逊一筹矣。乾隆中特诏褒美,甄叙后裔,邦人士乃辑刊全集,间及按辽时疏牍,殊遗其重者(在荆闻金子东言曾见是书。),犹忆丁酉戊戌间与伯希返复计论,赞叹莫置,蒙举以见赠,逊谢未受,幸免劫灰。近唯郁华阁中书亦多零落,祝其尚在人间。好古君子求而得之,乃防边一大故实也。
一障乘边,是何人者,目光如炬。
盛诩天骄,尊忘天汉,良工心独苦。
请来缯絮,不期犁扫,于法宜徵对簿。
闻当日,九重嗟异,刘季无此大度。
奉春往事,料敌兵形势,汉廷谁及齐虏。
自古筹边,庞言多败,哙等难为伍。
十年冉冉,臣言可按,无那鼎湖龙去。
公行矣,犹遗翠墨,曝光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