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序
哭门生朱文礼 元末明初 · 王逢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梧溪集卷四
文礼字彦则徽州目斋公之曾孙也父道存长江阴幕首延予西第礼于兄弟间风裁清迈言往往如老成会红巾乱举家还上海居无何上海陷既苗帅复地大掠祖妣县君与母氏诸父季弟相枕兵死礼同兄被掳得不菹醢以逃重见父于中吴而父复旅死兄弟相吊人多念者不幸礼又短命死哀哉前是上海巨姓有女许倩其弟弟殁欲遂倩礼重赂媒善说之且遣家僮盛致仪物器玩礼一无动心并谢曰昔者孔圉以姞继妻太叔疾之弟唐太宗玄宗率纳弟妃斁伦遗臭莫甚焉礼奉教于君子稔矣奚忍为此议乃寝呜呼使礼生唐初时膺爵位建法令则凡在覆焘之中其肯听依末俗婚醮陷大有为之君于不义乎翘楚秀苕风雨奄瘁天其为哉礼素性孝友多可称者予因录其尤哭之诗云
春日果投车,秋风捲庐。
不为获杂行,曾读世遗书。
关度鸡鸣早,乡还鹤唳馀。
黄泉二亲见,悲感谓何如。
后割肉诗为汪孝妇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押词韵第四部
汪孝妇者,姓吴氏歙人,归汪嵩如。岁甲寅,寇躏徽州,嵩如时客他县。其父履生遘病,方逃窜山谷,无从得医。吴忧恐不知所为,夜仓皇割左臂肉,和血濡缕杂羹汤以进,浃日而愈。吴处士嘉纪为作《割肉》诗,有曰:“儿行远服贾,家中父危笃。门外十万贼,杀人满岩谷。父病乃膈食,兼旬绝五谷。抢攘救者谁,新妇起踯躅。仰告头上天,俛视臂上肉。肉随利刃下,自糜作羹汤。忍痛釜鬵际,天角东南明。上堂先进汤,须臾再进羹。羹汤甫沾唇,翁曰胸怀阔。不知病何往,从此复啖啜。果饵恣所欢,美炙无繇设。人上墙问,行路争传说。贼众得闻之,传令整行列。毋惊孝妇里,兵马去蹩躠。”寇既平,嵩如行贾扬州。吴独居,织作、洴澼絖如故,缄书重相警勉。无何,嵩如讣闻,吴绝粒食,不欲生。旋以堂上舅姑及两孤为虑,强就食饮。归,自擎一器,匍伏迎奠,则羹右臂肉也。盖自伤不能以活其翁者活其夫云。辛未,吴年五十,子天与、天长乞海内词人称诗以寿,欲得吴处士其人者为之先倡。不佞大均吴处士交好。处士泰州人字野人高节能文,人以其言为重。大均向读处士《割肉》诗,异之,以孝妇古之贤媛也。壬申秋八月,吴小叔于鼎文冶以孝妇事自刊江邮至(刊江,疑当作“邗江”。),始知孝妇为于鼎文冶之嫂。于鼎文冶亦吾友也,乞予诗为寿。予虽不文,岂可以不继响野人而更表扬之?于是以野人所作为《前割肉》诗,而大均为《后割肉》诗,其辞曰:
新妇前割肉,割肉为翁痡。
翁苦膈食人,腹中粒米无。
门前十万寇,杀人肝脑涂。
无从乞针药,鬼伯方呜呜。
救死何所有,所有惟肌肤。
翁命系新妇,气绝只须臾。
抽刀向左臂,虽羸犹膏腴。
一脔大逾寸,重可二十铢。
非方亦非圆,圭璧良不殊。
血裹若绛雪,猩猩红不如。
聂切作和羹,翁食能无馀。
胸膈忽荡开,病瘳不待晡。
贼众闻却走,毋犯孝妇闾。
邻里竞来视,各请翁所需。
馈食悉精美,餍饫翁不臞。
夫时在邗沟,亲友皆来趋。
夫名以妇知,称妇因称夫。
不知夫视妇,芬芳长与俱。
无何先朝露,夫溘归黄垆。
讣闻不欲生,欲殉忧诸孤。
呱呱尚可弃,堂上有舅姑。
舅姑岂盘石,身衰同秋蒲。
匍匐灵柩前,奠馔无蒸雏。
抽刀再割肉,右臂白如
左臂创末平,刀口成痈疽。
疗翁未死前,割肉犹不辜。
夫既已奄逝,割肉何所图。
肉岂惊精丸,刀圭魂昭苏
三日苟不生,神即幽酆都
割之等泥土,祗自戕罗敷
念己活君舅,天理庶不诬。
为夫惜一脔,恩义何次且。
报生复报死,所捐非全躯。
腥臊不足食,差胜充庖厨。
皇天令不死,五十犹勤劬。
二男已成立,干禄知读书。
母肉尚馀几,一身半菀枯。
在母如鸿毛,宁如惨自屠。
在舅如泰山,返魂因彼姝。
在夫即牲牷,肥腯逾羊酥。
吁嗟夫在外,不得亲口珠。
尊章与藁砧,骨肉何亲疏。
九泉歆此羹,味淡同瓜菹。
十年不同食,所嗜忘其初。
忍死更几时,同穴宁踟蹰。
为寿讵忍言,儿女徒欢娱。
未忘至百岁,蜉蝣归其居。
猿断肠操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寇入徽州,掠诸童稚。有寡妇独子被掠,寡妇日夜痛哭,不食死。
雌猿失子易肠断,一声哭向秋天满。
哀哀寡妇声与同,膝下娇儿抱未煖。
多日糟糠不下咽,猿叫未终妾已绝。
魂逐儿行秋复春,妾今与儿为一身。
儿有死母胜生母,得免汤火当黄巾
诰封刘母孙太淑人七十寿诗(有序) 明 · 湛若水
 押词韵第三部
刘母孙太淑人者,徽州人,寿阃本、太学生椿之母也,戊戌三月九日寿旦。柔顺知书,尚义理,动必以礼,教子以义方,二女皆贞守不渝。谓本曰:「尔祖以武报国,利钝命也。」谓椿曰:「尔惟以文华国,通塞天也,且汝欲以名养为忧,孰若以忧善养乎。」甘泉子闻而贤之,作诗寿焉。
何物女之贤,生两文武姿。
伯也提干戈,仲也习书诗。
遥闻蟠桃宴,正是春花时。
䌽服两阶舞,天姥千年辉。
伯氏为吹埙,仲氏为吹篪。
王母开颜笑,礼乐母亦知。
孙徽州 明 · 杨士奇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宣宗章皇帝临御深惟理民之道在简牧守遂诏廷臣三品以上推举贤才举谬有罚由是方岳郡守得人为多皇上嗣位一循成宪而简择加严贤者能者咸见升用民安田里时号治平正统己未之冬吏部奏藩宪府州官阙请如制报可于是刑部侍郎何文渊兵部主事孙隆以闻授徽州知府舆论伟之盖以何君之明知人孙君之不忝斯命也孙君字从吉始余未之识已闻其贤于缙绅大夫及其班朝著相与往还久益熟皦乎其清粹乎其淳确乎其执持温乎其慈惠长厚之度在夏官六七年其长贰咸信任焉京师之贤者皆与之游盖仁人君子也前史所纪循良之吏从吉无忝焉况新安朱夫子之乡大贤遗化宜未泯也虽其弗率者不能无十一于千百夫仁人君子推诚以感之盖无不可格者两岐五裤之谣殆将有闻乎故于别也诗以赠之
仙郎朝捧天书出,五马双旌别路寒。
遥想阳和与嘉政,新年一并到新安
虎树亭(有引) 元末明初 · 王逢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梧溪集卷三
赵宋聪禅师华亭时,有二虎噬人。师降伏之,命名曰大青、小青。师卒,虎亦死。弟子瘗之塔傍,踰年生银杏树二。今主僧隐公辟亭树间,扁曰「虎树」。徵逢题是诗
舟泊东西客,诗招大小青。
山高白月堕,草偃黑风腥。
植物钟英爽,精蓝被宠灵。
凉阴慎剪伐,留护石函经。
靳源银杏 清末民国初 · 廖树蘅
 出处:珠泉草庐诗钞
距余家二十里曰大富,属湘乡,靳水发源之所也。富,训畈。地高平,宜稻菽,嘉名肇锡,有自来矣。迤南近山之处,曰状元坪,宋礼部侍郎王容故居。淳熙十四年明通榜,相传赴礼部试时,于袁州逆旅梦女子赠以词云:“嫦娥剪就绿罗衣,待留到、蟾宫与换。”家有园,名南涧,园中故有银杏树,今尚存,数百年来柯干益古,垂荫可数亩。丙子五月,偕张福荄憩树下,歌以志之。
昭阳作噩日在井,我从靳源见银杏
十人联臂抱不交,戢戢孙枝蔽阳景。
虬根迸露龙起蛰,拳枝倒挂树生瘿。
长风忽激林籁鸣,万绿如潮向空涌。
朅来吾党二三子,单衣却立同延颈。
问树何年植,树古难具言。
但闻宋时王状元,曾移鸭脚当庭轩。
平泉草荒金谷毁,老树郁郁蟠秋原。
绿罗衣冷青瓷润,碌碌科名原幻梦。
榜花零落杏花存,日月烟霞老岩洞。
淳熙到今七百年,霜日炙剥无真坚。
紫阳之樟野火燎,此树胡为能久延。
将毋植根幽涧底,得以臃肿全其天。
深山大泽龙蛇窟,劫灰不到湘川隩。
冥冥气蓄沩云寒,飒飒枝摇靳波绿。
可惜湘人不好事,洞天清异无人录。
几度攀条感不支,夕阳西下鸟归迟。
恨无子美传神笔,貌此参天溜雨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