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序
感宋遗事二首(有引) 其一 元末明初 · 王逢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梧溪集卷一
至元十三年正月巴延丞相入杭二月起宋三宫赴上都五月世祖皇帝寻命幼主为检校大司徒瀛国公十二日内人安康朱夫人安定夫人侍儿失其姓浴罢肃襟闭门焚香于地并雉经死衣中有清江纸书云不免辱国幸免辱身不辱父母免辱六亲艺祖受命立国以仁中兴南渡踰三百春躬受宋禄羞为北臣大难既至守于一贞焚香设誓代书诸绅忠臣义士期以自新丙子五月吉日泣血书
五月无花草满原,天回南极夜当门。
龙香一篆魂同返,犹藉君王旧赐恩。
洛州荥阳县头陀逸僧识法师上颂圣主中兴得贤令卢公清德文 初唐 · 刘穆之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
粤允矣。于昭圣唐。天子中兴。拓迹开统。乃建皇极。握乾符。驱驾百灵。总齐万类。贵与天乎比寿。富与地乎侔资。日月回薄。以淑清告象。阴阳变通。以乐和乘气。龙不隐德。凤不潜灵。怀生之徒。根著之物。咸遂其性。固能使河海静默。宇宙文明。旧物维新。昌图启旦。大定礼乐。戢藏干戈。人学而还淳。刑措而不用。覆焘之恩溥。生育之理足。于是邑老田父。击壤而歌。张掖而舞。顾而为颂曰。康哉堂哉。乃圣乃神。代有非常之主。必有非常之臣。非常者。所谓殊尤杰出。与时偕运。则我贤令卢公其人焉。古曰圣主得贤臣。今见之矣。百里令长。亲人之要者也。烦剧所钟。贤良是责。故有四科堂室。孔甫称乎冉求三国股肱。赵武知乎邢伯。应星雷而镇风雨。类父母而若神明。郑产之开喻获禽。鲁恭之垂仁及兽。循声流于简牍。良政在于歌谣。斯焉取斯。之子之远。若乃张英风于上国。宣懿范于中都。允升大猷。厥有成绩。休光终不圉。盛德莫与京。观其化焉。则卢公之心可知矣。公名正道。字真直范阳人。昔元年景辰。上帝甄其九万。正月甲子。太公课其八百。汉祖以同日相爱。利建藩维。魏祖以馀风可嘉。聿推桢干。或清虚而循礼典。早识张华。或文思而发诗书。深知越石。曾祖昌衡。金州刺史仪同三司太子左庶子。风神澹雅。经史该博。宣六察而驰熊轼。翊三善而列凤条。德为人表。行为士则。祖宝素。晋州别驾。有礼有法。于纪于纲。得管辂之清谈。发王祥之雅咏。考安寿。皇朝朝散大夫襄州司马绵州长史。兰芬紫。月鉴霜明。珠皋则洗帻擅奇。玉垒则题舆缉化。公五行秀气。五色淳光。忠肃恭懿以立身。孝敬温良以行已。涵珠孕璧。悬阚泽之高名。舞吟松。动嵇康之逸韵。文史足用。方朔之言有徵。器宇难量。叔则之才可觌。解褐调为冀州信都县主簿。转绛州太平县。长河之间。彼汾之曲。朱钩理剧。黄绶安卑。鸿渐于磐。莺迁于木。敕授陕州司士参军。又改汴州浚仪县令。佐襜帷于陕服。式允清严。绾铜墨于梁城。克敷恩信。我皇绍膺丕业。嗣守珍期。明一之徽号聿崇。凡百之荣阶式叙。神龙元年。制加朝散大夫。随班例也。居无何。制为洛州新安县。又改荥阳县。尔其索亭旧邑。荥泽奥区。郊连北制。地按东里。上躔鹑火。旁控龙泉。神州则带河溯洛。洪漕则通江达海。五方云凑。公骤私奔。百族星稠。邀时射利。盘根错节。允属于升卿。先教后刑。必推于季子。公下凫舄。用牛刀。承天理人。以居其职。尊五屏四。以制其范。开道途焉。设堤防焉。陈之以礼乐。导之以德义。柔嘉。恤孤寡。去末返本。利用厚生。至为济济庠塾。莘莘冠履。王涣之劝率佐吏范宁之惠养生徒。人识廉让之仪。家行俎豆之礼。其崇学有如此者。龙鳞促务。马骨攘灾。就穑占于五星。纳稼详于十月子奇之铸器。童恢之易牛。其劝农有如此者。持宽济猛。以礼代刑。两造尽其根源。五听穷其词色。穿窬自息。请托不行。归遇腊之囚。原复雠之罪。桴鼓罕施于道路。桎梏无用于狴牢。其政令有如此者。貌年巡户。定赋徵徭。情伪必探。高卑咸若。心同悬镜。自辨妍蚩。手类持衡。不差轻重。其平直有如此者。果行育德。循巳正身。徐邈之有常。石奋之无润。冰壶载洁。尘甑自空。其清白有如此者。入其境则田畴自垦。草莱尽辟。此恭敬以信。故其人尽力也。入其邑则墙屋甚完。树木甚茂。此忠信以宽。故其人不偷也。至其庭府。吏甚清明。诸下用命。此明察以断。故其政不扰也。可谓季路为宰。复在于斯。任人以逸。从谏如流。耳目平而心气和。四肢全而百工理。父事三人以教孝。兄事五人以教悌。可谓子贱为宰。复在于斯。以得良吏之要津。行古人之至道。顷者年谷不登。时雨未降。圣皇减太官之膳。出幽圄之囚。是歌云汉之诗。式备山川之祷。恐一物之失所。虑百姓之阻饥。徙有之无。遂起汛舟之役。赈贫救乏。爰行发廪之施。公上祗元泽。下罄丹诚。家到户至。裒多益寡。优之柔之。抚之育之。里咏途歌。人安俗泰。虽云行载沐。旋符以夜之期。而风教特隆。寔之德。导扬庶美。字育偫氓。惠化所以周洽。风流所以藉甚。岂直王谭在职。时叟号其无双。张既临官。京辅称其第一而巳。河南道巡察使卫州司马路敬潜以政术尤异奏闻。使乎使乎。得其人矣。是知韩棱之飞章已奏。徵入有期。焦贡之行雨载驰。愿留难遂。丞马据主簿伯宗尉高贲司马昭道等。并千将重宝。新甫贞柯。道可济时。位不充量。溟海即鲲鹏所化。枳棘非鸾凤所栖。翊赞多方。声华有裕。望逸骥而将远。抚留犊以增伤。孤我德而无邻。劳我思而无极。爰有等慈寺头陀逸僧识法师俗姓桑氏。汉丞相之后秀也。天禀聪伟。而俊奇。发愿为国。敬造阿弥陀石碑像。并颂圣德。及铸神钟。乡人前巴州曾□县尉刘虔录事王虔福常守一佐史里正等。或簪缨著族。夙劳州郡之班。或仁义在躬。暂屈乡闾之任。耕田凿井。遭圣主之休明。孝道忠规。受君子之名教。以为叫丹阍而一借。未达由衷。树翠碣而长悬。方存相质。惠我无疆之。徽烈允光。思君不乐之情。德音何已。殷沟作颂。文在兹乎。其词曰。
大地山河,中天朝市。
玉帛万国,子男百里。
惟索之亭,惟京之水。
膴膴原隰,森森□梓(其一)(一章)

粤兹抚字,须彼仁贤。
俗之化者,君之宰焉。
操我利器,亨我小鲜。
闻歌下邑,舞洽重泉(其二)(二章)

其政不严,其仪不忒。
秩秩诗礼,光光道德。
爰务耕桑,罕施徽纆。
无偏无党,有典有则(其三)(三章)

琴鸣宓贱,花发潘仁
俸惟计日,甑乃生尘。
视人如子,临事若神。
秋鹰坐化,瑞雉行驯(其四)(四章)

自冬徂春,密云不雨。
曲降丝綍,载倾敖庾。
沐兰奠,救病济窭。
旋感月离,方期岁取(其五)(五章)

祝良何德,汲黯何功。
达望千载,宁踰一同。
既流膏雨,克播循风。
声闻于外,化协于中(其六)(六章)

凤使载扬,骥途攸展。
芳菊无绝,甘棠勿剪。
式纪清芬,爰凭翠篆。
歌咏不足,聊称其善(其七)(七章)

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太保郭公庙碑铭 唐 · 颜真卿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九
申伯翰周。降神于维岳。仲父匡晋。演庆于筮淮。而犹见美诗人。腾芳史册。岂比夫神明积高之壤。百二悬隔之都。三峰发地而削成。九派浮天而喷激。炳灵毓粹。奕叶生贤。括宇宙而禀和。总河山而蕴秀。莫与京者。其惟郭宗乎。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汉有光禄大夫广德。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始自太原家焉。后转徙于华山之下。故一族今为华州郑县人。夫其筑台见师。瘗子致养。家承金穴之贵。政有露冕之高。或哲或谋。或肃或乂。皆海有珠而鸟有凤也。阀阅之盛。其流益光。隋有金州司仓讳履球府君。懋其德辉。不憎下位。克已复礼。州邦化焉。笃生凉州司法讳昶府君。能世其业。以伸其道。远近宗之。不陨厥问。生美原县主簿兵部尚书讳通府君。清识澈照。博综偫言。始登王畿。郁有休称。道悠运促。靡及贵仕。垂于后昆。没而见尊。是生我讳敬之府君府君幼而好仁。长有全德。身长八尺二寸。行中絜矩。声如洪钟。河目电照。虬须猬磔。进退閒雅。望之若神。以仲由之政事。兼翁归之文武。始自涪州录事参军瓜州司仓雍北府右果毅。加游击将军王府典军金吾府折冲兼左卫长上原州别驾。迁扶州刺史。未上。除左威卫左郎将兼监牧南使渭吉二州刺史侍中牛仙客韪君清节。奏授绥州。迁寿州。累加中大夫策勋上柱国。以天宝三载春正月十日。遘疾终于京师常乐坊之私第。春秋七十有八。乾元元年春二月。以公之宝允开府仪同三司司徒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子仪有大勋于王室。乃下诏曰。故中大夫寿州刺史郭敬之。累君子之行。毓达人之德。才光文武。政美中和。生此大贤。为我良弼。顷以孽胡称乱。黔首罹殃。朕于是郁兴神武之师。克扫欃枪之势。而子仪帅彼劲卒。赫然先驱。取京洛拾遗。剪凶残犹振槁。功存社稷。泽润生人。是用宠洽哀荣。义存殁。可赠太保。于戏。体含宏之素履。秉冲邈之高烈。言必主于忠信。行不违于直方。清白为吏者之师。死生敦交友之分。端一之操。不以夷险变其怀。坚明之姿。不以雪霜易其令。用情不间于疏远。泛爱莫遗于贱贫。拳拳服膺。终始靡二。故所居则化。所去见思。人到于今称之。斯不朽矣。传曰。德盛必百代祀。其有后也宜哉。恭惟令公。先皇之佐命臣也。少而美秀。长而瑰伟。姿性质直。天然孝悌。宽仁无比。骑射绝伦。所莅以清白见称。居常以经济自命。弱冠以邦乡之赋。骤膺将帅之举。四擢高第。有声前朝。三为将军。再守大郡。累典兵要。必闻休绩。天宝末安禄山反于范阳令公节度使拥朔方之众。围高秀岩于云中。破史思明嘉山。先帝之幸朔方。赴行在于灵武。击同罗于河曲。走崔乾祐蒲坂。今上之为元帅也。首副旄钺。会回纥扶风。摧凶寇于汶水。追馀孽于陕服。长驱河洛。弼成睿图。再造生灵。克清天步。乂函夏之未乂。安天下之不安。一年之间。区宇大定。丕休哉。徒观其元和降精。间气生德。感星辰而作辅。应期运以济时。忠于国而孝于家。威可畏而仪可象。盛德繄物。宽仁厚下。用人由已。从善如流。沈谋秘于鬼神。精义贯于天地。推赤诚而许国。冒白刃以率先。电击于云雷之初。鹰扬于庙堂之上。凡二历鼎司。两升都座。四作元帅九年中书历事二圣而厥德维懋。易相二十而受遇益深。盖尅复上都者再。戡定东京者一。其馀麾城摲邑。得隽摧锋。亦非遽数之所周也。信可谓王国虓虎。生人荫庥者欤。非太保之迈种不孤。则何以钟美若是。况乎友于著睦。矕龙虎者十人。贻厥有光。纡青紫者八士。勋庸举集。今古莫俦。昔奋号尊荣。红粟才沾于万石。恽家全盛。朱轮不出于十人。繇我观之。事不侔矣。于戏。清庙之兴。所以仁祖考。鸿伐之刻。亦以垂子孙。爰创制于旧居。将永图而观德。中堂有侐。丕构克崇。感霜露而怵惕以增。叙昭穆而敬恭斯在。庶乎观盥禺若。既无斁于永怀。入室僾然。必有觌乎其位。哀荣既极。情礼用。仁人之所及远哉。孝子之事亲终矣。岂唯温温孔父。远称谗鼎之铭。穆穆鲁侯。独美龙旂之祀。其词曰。
郭之皇祖,肇允虢土。
逮于后昆,实守左辅
徙华阴兮(其一)(一章)
源长流光。
施于司仓凉州兵部
克炽而昌,载德深兮(其二)(二章)

笃生太保,允懋厥道。
神之听之,永锡难老。
式如金兮(其三)(三章)
于穆令公
汾阳启封,文经武纬。
训徒陟空,简帝心兮(其四)(四章)

含一不二,格于天地。
恺悌君子,邦之攸塈。
貊德音兮(其五)(五章)
芝馥兰芳。
羽仪公堂,子子孙孙。
为龙为光,锵璆琳兮(其六)(六章)

乃立新庙,肃雍允劭。
神保是听,孝思孔炤。
亶居歆兮(其七)(七章)
乃立高碑。
盛美奚㩼,日月有既。
徽猷永垂,映来今兮(其八)(八章)
衡州般若寺音大师碑铭 中唐 · 张正甫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九
天宝三载。观音大师终于衡岳。春秋六十八。僧腊四十八。元和十八年。故大弟子道一之门人曰惟宽怀晖。感尘劫遽迁。塔树已拱。惧绝故老之口。将贻后学之忧。丕若贻谋。思扬祖德。乃列景行。托于废文。彊名无迹。以慰乎罔极之恩。曰自腾演教于此土也。殆将千岁。达摩传心至六叶也。分为二宗。不阶初入。顿入佛惠。曹溪教旨。于是乎传。宏而信之。观音其人也。大师讳怀让京兆杜氏。其先因家安康。即为郡人。髫年俊发。聪悟绝众。偫言所涉。一览无遗。居常而未或好弄。在丑而不可亵近。尝嘿观止水。因而顾影。形仪禺若。宛在镜中。三反厥像。如初沛然。而心乎独得。还步未辍。闻于空中曰。佛法津梁。俟子而大。既应付嘱。尔盍勉之。乃深割爱缘。亟从剃落。以荆土律藏之微密也。大士智京在焉。摄衣从之。既进而仪法峻整。冠于等辈。以嵩岳禅之泉海也。长安长老在焉。稽首咨之。既授记而身心自在。超出尘垢。厌离文字。思会宗元。周法界以冥搜。指曹溪而遐举。能大师方宏法施。学者如归。涉其藩阃者十一二焉。跻其室堂者又十一焉。师以后学弱龄。分为末席。虚中而若无所受。善闭而惟恐有闻。能公异焉。置之座右。会一音。吹万有。衍方寸。弥大千。同焉而交畅。异焉而吻合。同授秘印。目为宗师。乃陟武当。穷栖十霜。朅来衡岳。终焉是托。惟般若圣槩。有观音道场。宴居斯宇。因以为号。或微言析理。辩士顺风而杜其口。或杖屦将撰。山灵借留而规于梦。远自梁益。近从荆吴。云趋景附。风动川至。灵山圣会。今古一时。至矣哉。未始闻也。一公见性同德。宏教钟陵。郁为名家。再扬木铎。而施及宽。继传心灯。共镇国土。乃追琢琬炎。揭于故山。扬其耿光。以示来劫。其受法弟子亦序列于左。式明我教之有开焉。铭曰。
不疾而速,平平南宗。
穷行其教,岳岳让公。
秀发之英,激于童齿。
出尘之像,光于止水。
乃趋律会,仪范孔修
乃探密藏,先觉同求。
曹溪实归,般若观妙。
体是宗极,湛乎反照。
一从委顺,六纪于兹。
教迹未衰,灵峰岿而。
一公丕承,峻其廊庑。
宽晖继起,重规謺矩。
乃扫尘塔,乃植丰碑。
率是教者,兹焉有归。
西园引并序 晚清 · 毛澄
圆明园者,世宗皇帝潜邸之赐园也。岩峦洞壑,亭台竹石,玲珑皱瘦,窈折幽胜。渲藻绘植,粉涵黛蓄。湖光山色,演迤窗户。以皇居之壮而兼吴越山水、园林之胜,古未有也。庚申之变,毁于兵火,予尚童稚,闻而悲之。光绪三年丁丑,始来京师。蹈隙一访,则树石依然,而月地云阶已不可复问矣。承平时,离宫别馆四十馀所,乱后仅存六七,又多剥坏,独双鹤斋完好如故。毅皇翠华三度临幸,皆驻于是。有老宫监,自言以嘉庆时入宫,历述四朝遗事云:宣宗尤好园居,方春入园,至冬始归。天颜眷顾,徘徊久之乃去。园中筑复道通东西,夹道树花木,万几之暇,或辇或骑,夜则缚炬树杪,灿若繁星。禦幸龙舟,长十丈,镂黄金为鳞甲,爪鬣飞动。每夕阳西下,宫女数十人棹舟,舟中悬琉璃镫百数。入夜,概易红纱,照水尽赤。尝下船,履石,步而蹶,亲扶掖以免。犹为予指其处。又言入本朝来园中未尝一日停工作。其费之钜,则以泰西水法为甲。辘轳汲井,轮转而上。溅沫跳珠,宛若冰花。万树木枧浮空,达于亭上,檐溜凄清,四时皆雨。复琢石为穹楼,类窣堵波状,中空若城门。悬瓮下注,随石曲折。鸭舫拍浮,距尾毕肖,容一人坐卧,以手发机,行止惟意。洞天石扇,回环往复,迷惘不复可识,今惟怪礓千笏、荒草一沟而已。又言康熙乾隆两朝,六飞南巡,自西湖虎邱、惠泉焦山金山蜀冈及苏浙,士大夫家之以台榭名者,无不图写以归,增省缔构,既成复易,至于再四。自皇太后皇后以下,妃嫔、诸王皇子公主军机大臣内阁、南书房翰林,皆有赐园。东接海滨,西极香山,南尽昆明湖,百里浮青,金碧相望。晓钟甫动,鱼钥已辟,车声隆隆,自远而至,则圣躬已起,披衣听政。毕,视殿前树上白鹭,甫能辨色也。大内向无汉装,禦园奴则所不禁。咸丰间,有所谓四者,号承恩遇,而勤政如故。夷酋至,仅遗一矢,火发辄止。时管园大臣已死,羽林佽飞之士尽散,市贩乡氓,囊括席捲,尘涌络绎,始遍毁之以灭迹。同治改元,天恩浩荡,不复诘问。于是厂肆所陈,强半皆园中物。故和议之成,仅偿园值二十万,夷酋犹咋咋置辩。叙罢悯嘿,自伤笃老。问其廪给,第月领米六斗。煮菽留客,属意良厚。话既久,日薄西崦,乃拨蓬蒿寻径而出,忽闻隔崦鸡犬声急。逾岭入,则四山环合,清流萦带,槿篱板屋,田作花。不意武陵桃源,近在宫掖。出门已暝,即宿湖上酒楼。月明如昼,荷香袭人。宫门树影,荡漾水中。菱叶有光,游鱼潺灂。望玉泉山顶,孤烟直上,亭亭如淡星,则金川俘卒所作邛笼也。翌晨,复入,山重水复,都非昨日。所经导者亦疲。以非数日所能尽历,乃废然返。予惟古阿房、建章、未央宫殿,皆以崇阁瑰诡争胜。园因辽、金、元、明之旧,一变而为清閟。尺尺寸寸,皆以陂石画法为之。壮丽虽逊于古,糜金钱不啻倍蓰,侈矣!然列圣游豫,垂垂百年,累洽重熙,四海清宴。则园之毁,非园之罪也。疆场之中,视乎庙算,庙算之胜不胜,视乎枢相。始则侮之,继则畏之,蘖芽弗摧,斧柯莫假,鞠为禾黍,谁之咎欤?若羊已亡矣,牢犹不补,将可哀者,独此园耶?私成此章,聊自附于风人之义。以园在西直门之西,故以西园命篇云尔。
桂宫流水渐台沈,青松夹道隐黄昏。
野花啼鸟谈天宝,剩粉零缣画上林。
武清遗迹又榛莽,禁禦犹存气萧爽。
前湖镕镜照宫门,门前圣祖亲题榜。
四围柳陌接菱塘,兴废龙潜有赐庄。
六飞两世南巡后,平地安排作水乡。
延陵诏写秦家式,海昌亦仿陈园则。
尽占西湖十锦图,中使江南采鸂鶒。
平滩浅石学湘山,舵楼晚似越中还。
无屋不随山曲折,无山不在水中间。
铜沟泻入高粱闸,玉乳流从趵突泉
远过秦地宜春苑,肯数吴王销夏湾。
未烧以前有园后,篑士运斤不停手。
遍览须教十日游,烹茶坐对灵和
白头阿监为我言,道光初元随至尊。
是时天下久无事,鹰坊虎圈皆承恩。
大内尊严乏水木,每来不怿出园门。
园中四序多佳节,至尊最爱华林月。
月下亲骑白凤凰,清歌挟弹花如雪。
东西复道接长秋,雷殷车声走未休。
烛天灯火湖山外,知是官家福海游。
蓬壶万炬环孤岛,松栝千株系彩球。
赤龙鳞甲随风动,宫娥荡桨银涛涌。
步头扶上玉皇来,荷花满袖秋云重。
文皇禦宇尤加意,自选传头串新戏。
女史分笺纪岁华,奉诚弟子分番试。
遥望瓜洲战垒寒,羽书日夜报长安
君王宵旰多愁思,抱尽琵琶不教弹。
绣岭乌啼金屈戍,温汤人倚玉栏杆。
圌参汁冷疗消渴,海荔瓤多罢晚餐。
八里桥头鼙鼓起,惊断歌声落秋水。
侵晓开门放内人,翠华已在边风里。
汨罗不管金蟾锁(管园大臣自沈。),上阳骨葬青莲朵(有嘉庆时嫔烬于火。)
回首阿房一片红,错认湖山旧镫火。
谁念冰天七月凉,蕃河呜咽绕宫墙。
似闻天语弥留际,犹问离宫一断肠。
亲贤刻意权成败,议定先看敌兵退。
奉使迎銮消息迟,列朝宸翰缘街卖。
老妪筐中宋本书,牧童壁上元人画。
莫问丛残贝叶经,牙签四库亦飘零。
僧廊篆鼎蝌文绿,侩肆柴窑宝气青。
明年返辔延洪祚,蒙恩遣向园中住。
马埒蓬蒿一丈高,斜阳手拨常朝路。
厮养眠庋玳瑁屏,灶丁爨砍沈檀树。
康国猧儿海户收,交州鹦鹉关山去。
朝朝暮暮总堪哀,铜辇秋衾梦不来。
脂奁粉盒馀香土,宝册珠衣化劫灰。
伤心最怕秋来夕,寂历虚尘幂瑶席。
钟鼓迟迟出禁城,佩环隐隐来湖石。
柏寝流萤熠熠黄,椒房鬼火荧荧碧。
邃洞泥青蝙蝠窠,假山月黑狐狸迹。
林间何物解吟诗,楼上无人似吹笛。
老病缠绵傍晓啼,又到当年宴舞时。
银屏椽烛高花下,正侍君王看水嬉。
岂知池苑都非旧,鹢首摧残禦舟漏。
手帕鲛绡揾泪珠,年深冰结成红豆。
近来特旨兴工筑,楚南梁山括材木。
大官虚费水衡钱,万户千门那能复。
露台诏下万人呼,赵鬼徒能诵两都。
中兴大业崇朝定,太液池头许钓鱼。
广寒团殿愁仙跸,玉泉亭榭浮云失。
游人莫上万寿山,只剩明湖晒寒日。
曲江痛哭子美诗,连昌写憾微之词。
逢君半日凄凉话,转忆人间万事非。
伶元老去霜侵鬓,力士归来泪湿衣。
西陵王气犹龙虎,独立宫门望落晖。
扬州兵曹参军萧府君墓志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押真韵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
君讳惟明。字某南兰陵人。曾祖浚。皇丹州刺史祖文远。皇睦州别驾。考重晖。皇金州别驾。自丹州已降。虽位不过守佐。而皆以行义似续。君即别驾府君元子也。天宝中秀才。数上。行过乎谦。竟不得居甲乙科。时苟未至。虽巧力无所措其用。否不可久。后累为知己所荐。自明州参军事扬州兵曹掾。凡四更官。皆有理效。多以名闻荐拜。或参从事之列。向非刃有馀而用无滞。畴能及此。晚岁病风。家于丹阳。葆真乐和。樽酒自适。轻财重义。推诚于朋友之閒。不饰边幅。以旷达自任。初君与令弟故司封郎中惟则同以儒服游京师。贤士大夫缔交慕义者如响。郎中以通才历职。而君亦累为名公所荐。年位未至。相次凋落。呜呼。以建中二年四月某日。所疾沈痼。终于丹阳私第。享年若干。以某月日。权窆于某所。从宜也。夫人扶风窦氏。妇道柔明。子沨浣汝等。年未志学。藐然无怙。刍挽时行。哀以求铭。铭曰。
南齐之后,福祉荐臻。
厥生兵曹洵美且仁。
如何中路,翳魄荆榛。
刻石穷泉,永志声尘。
巡按京兆口占二首 其一 元初 · 魏初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二月五日巡按京兆诸君祖道汉中城北醉中口占二绝至陈仓书付金州邸万户之第二子持
忆昨春风石马园(园有石马二不知何代坟也),偶因离别却成欢。
杯行交错殊无意,酒到轰腾不属官。
日本大将乃木希典诗壬子 清末 · 郑孝胥
壬子秋八月日本葬其天皇,大将伯爵乃木希典夫妇皆自杀,列国惊叹。日俄之战,乃木以第三军攻克旅顺,名震一世。其二子皆战死。素喜为诗,或传其军中之作云:‘征马不前人不语,金州城外立斜阳。’又云:‘愧我无颜见父老,凯歌能得几人还?’甚有唐人格法,远神笃意,入人肝脾也。
性情挟礼义,勃然在一发。
百世犹兴起,壮哉此贤匹。
君臣与夫妇,同尽意何决。
似含厌世旨,弃浊自成洁。
知君百战馀,视死远胜活。
功名出至哀,垂老郁劲烈。
苟非断脰举,殊负一腔血。
平生信诗书,助汝舍生热。
中原今何世,谁复识名节?
纲常既沦丧,廉耻遂澌灭。
闻风独酸鼻,感动为悽绝。
低回诵遗篇,梦魂逐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