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序
颜鲁公放生池怀古 清 · 金和
 押陌韵 出处:然灰集
城西乌龙潭颜鲁公放生池古道,其实非鲁公之池,乃唐肃宗乾元二年左骁卫右郎将元琮中使张庭玉奉诏特置之池也。时鲁公方为升州刺史,尝撰《天下放生池碑铭》,后人猥属之鲁公耳。然斯地之为唐池,亦有不可尽信者。即以公碑證之,公碑序有云:「始于洋州兴道,暨山南、剑南黔中荆南岭南江西、浙西诸道,汔于升州江宁秦淮太平桥,临江带郭,上下五里,各置放生池,凡八十一所。」则在江宁者不过一所,第所谓太平桥「上下五里」者,今已不可确指。而宋淳熙间史志道,因旧放生池府学泮水,而移置放生池于青溪之梁江总持故宅,建阁于其上。则唐池已久非其旧,且尽湮矣,何从知此地独为唐池?况复于潭侧起放生庵祝公,直谓为鲁公之池乎?惟是古迹半,登临或废,乌龙潭今在城内,昔在城外,于「临江带郭」之言略符,意者实与唐池相近,不妨姑存陈迹,以寄幽怀。自明正统间,奄人置灵应观于斯地,至国朝康熙二十二年道士居仙极尽沈历年禁碑,迹亦几废。乾隆八年,虽经邑人重修公,而潭中菱藕纵横,固非游泳长生之域已。
乾元岁己亥,帝广好生泽。
鳞介跂喙俦,随地皆窟宅。
德音布天下,朝贵董其役。
升州池五里,水族少惊魄。
是时方多事,中原鼙鼓剧。
庆绪势虽蹙,思明命犹逆。
兵车日点行,居者惟老瘠。
壮士别无家,一去乡里隔。
枕戈已四年,白骨等山积。
租钱急转输,官吏如火迫。
田芜尚征苗,旧籍必盈额。
下及盐铁税,亦复隶军册。
户口久繁盛,生计倏窘窄。
何不沛殊恩,煦妪及苍赤。
而乃谋放生,物命独先惜。
古严无故杀,颐养味颇择。
除荤起佛宗,巫祝称啧啧。
灵武即位后,帝有鬼神癖。
将无平章玙,献媚建此策。
蠢动虽长生,郅治究何益。
鲁公忠义人,小失难弗责。
借事颂皇仁,伟词勒乐石。
讵知耳食者,遂谓鲁公迹。
祗今西北隅,尚引选胜客。
我来停游踪,春水正盈尺。
锦鳞吹落花,渔网时向夕。
惟见小荷钱,不亚后湖碧(后湖即真武湖宋天禧四年尝改为放生池,今亦废。)
为访旧时碑,斜阳红脉脉。
鹈鹕来 清 · 王昙
 押虞韵 出处:烟霞万古楼诗集卷一
乡人入市门,见悬异鸟者,以状告。余往验之,鹈鹕也,来主水。今五月方毕,而霪潦累旬,西乡之洼者浸矣。闻田家古谚,谓鹈鹕夏至前来为犁湖,夏至后来为犁涂。犁湖主增水,犁涂主减水。当时古书之占,有纪八日而水退者,故作《鹈鹕来》。
鹈鹕鹈鹕鱼满胡,泽尔乾兮河尔枯,嚼我鲨鲿咀鲥鲈。
何年窃肉化为鸟,遭我弋人屠鹈鹕。
鹈鹈夏至前来犁我湖,夏至后来犁我涂。
鹈之去,雨如酥。
鹈之来,苗且苏。
鹈鹕不来来尔呼。
朝议大夫洋州刺史王君夫博陵县崔氏祔葬墓志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
夫人姓崔氏。博陵安平人。皇凤阁侍郎平章事博陵郡元晖之曾孙。礼部侍郎璩之孙。侍御史贲之息女。洋州刺史琅琊王君澄之嘉偶。崔氏自济北长岑。代为文宗。王氏自睢陵即邱。继生元臣。二族之茂。范蔚宗沈休文推本言之矣。重以母后中宗之际。石泉博陵二先正有经纶命代之材。推戴格天之业。延耀济美。为祥为祉。为君子。为士女。合姓好逑。与他族不侔。夫人未笄。累失恃怙。旁无兄弟。泣血襄事。奉二尊裳帷。閒关道途。自钟陵洛邑。哀敬与礼。三者无违。神祐纯孝。为宗姻所叹。某年。从父兄纵盛选卿才。故王君纳采焉。王君以才器政事。连辟公府。历御史司直河南纪纲掾。改阳翟。入为尚书屯田郎。出刺洋州。柔嘉左右。叶是休德。初洋州同气八人。名位焯于当时。冢妇介妇。必华宗淑哲。夫人赞宗事。供先祀。鼓瑟诵诗。姿操闲雅。奉上以诚。偫居用和。外言内言。不越于阃。朝服祭服。必成于手。洋州捐馆二十年。而夫人殁于栎阳之别墅。时贞元十九年秋七月某甲子。盖年五十一。初洋州荥阳郑氏。生子曰造而夭。夫人以继室生子三人。曰乃曰逵曰迈。母仪均养。皆为良士。造仕至蓝田。乃修词与计偕。逵迈咸以门资。分佐环列。哀号罔极。泣问龟策。以二十年冬十月某甲子。祔于洋州之旧封。先是洋州犹子兴平源长。受夫人之理命曰。吾与尔二门。积德奕代。铭表必咨时文。先舅之碑。吏部赵郡李公实为之。先君之志。从翁太傅文贞公实为之。且以德舆于夫人有通世之旧。猥求论撰。泣状遗懿。实而不华。是用采获。以铭内则。铭曰。
安平临沂,右族蕃滋。
仁贤是仪,好合嘻嘻。
乃封故地,象服斯贵。
谅无攸遂,亦劝以义。
妇顺彰闻,母仪可尊。
肃肃闺门,四男晨昏。
吁嗟风树,奄閟泉路。
鲁人之祔,皇辟之墓。
镂兹淑声,永识冥冥。
唐金紫光禄大夫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微宫使上柱国燕国公于公先庙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七
国朝之制。二品已上祠四庙。三公品第一。虽有始封。亦不敢逾焉。元和五年。相国司空燕国公立新庙于京师兰陵里。司空公以文武伟才。肆勤纳忠。外贞师律。入作公相。以平乎水土。以调乎阴阳。深惟祖祢尊尊之义。昭穆亲亲之道。乃图庙食。以永代德。公姓于氏。河南人。七代祖谨。后魏柱国大将军周太傅三老燕国文公。六代祖实。周大左辅。隋赠司空燕国安公。五代祖象贤。骠骑大将军会昌定公。惟三叶有大勋力于北朝。乞言而为惇史。体国以全至公。四代祖益州郫县讳德威。夫人京兆韦氏。曾祖绵州显武县讳元范。夫人北海王氏。王父赠刑部尚书讳汪。夫人北海王氏。烈考赠司空讳夐。夫人邠国太夫人京兆韦氏。凡宗庙之数。郫县为初室。显武为二室。尚书为三室。司空为亲室。其配各以夫人氏。交神明之道也。惟郫县显武。遵道服儒。廉退洁修。且曰。邴曼容陈仲弓。吾之师也。故仕不过六百石。而以理效闻。尚书沈冥善闭。含道特立。以处士燕居。至于没身。凡三追命。至大司寇。先司空广大而静默。恭俭而好礼。合二雅。循四教。推明理古之学。贬绝非圣之书。恬智交养。龟颐不惑。起家益州东阳主簿。四徙官至宁州真宁县。又再转至泗州司马。禄至卑而仁及物。道未泰而志不慑。公卿大夫之閒。尊有道而疏利权。天宝末宰执擅朝。恶其刚介不附已。故官止郡佐。而庆延身后。朝典加恩。亦三追命。自密州刺史吏部尚书以至于论道焉。长子颇。专良有士行。终洋州司户参军。冢子䪹。贞干强敏。程功赋职。历户部侍郎。以公事贬泉州司户。赠楚州刺史。幼子顷。吏理清明。仕至长安县司空公即第三子也。英朗闳达。刚方博厚。才可以捍大患。学可以析偫疑。弥纶中朝。则尚书郎京邑廷尉皆有懿绩。惠绥外服。则湖苏虢陜二千石察廉克宣功化。繇山南东道节度使平章事入觐。居中策拜显尊。绍文公安公之爵地。展尽志尽物之诚敬。悽怆怵惕。精明吉蠲。诗云。春秋匪懈。享祀不忒。司空当之矣。又曰。以妥以侑。以介景福。先公宜之矣。公状先公之行。其大略曰。孔宣父应聘历国。困而老于洙泗。我先君宦学于天宝之年。而操之者甫忠。(谓林甫国忠)先君能无穷乎。又曰。小子不敏。不通先君之大道。不识先君之大行。不肖之罪也。类是者千馀言。其太史公自序之风。可以论撰。酌之祭器。德舆外王母。公之从母也。故其门中风训。获周知之。忝备重任。在公下列。公以庙铭见授。顿伏上闻。尊严咫尺。实奉面命。其在传信。不敢蔓辞。铭曰。
燕文三老,弼魏佐周。
安公定公,亦播厥猷。
郫县显武,一同丕矩。
尚书司空,三命追崇。
义训忠教,公台焜耀。
乃封故地,乃建新庙。
新庙是宜,膻芗告祠。
齐明盛服,乃顺乃时。
卑静以正,如亲听命。
求福不回,孝孙之庆。
刻铭斯碑,以代烝彝。
梁州 清末至民国 · 杨玉衔
 押词韵第五部
得竹杖一。两节,有极密处,其间不能以寸。节纹上下不平,行中阔而左右窄,侧看似眉,正看又似眼。人名曰观音竹,余改名佛眼,出舟山西乡某寺
老箨何年解。
认汝风霜能耐。
那须涤面洗心时,自饶佛眼慈眉态。
年来腰力登楼惫。
汝责无旁贷。
从今行脚万千山,叮咛步步垂青待。
巡按京兆口占二首 其一 元初 · 魏初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二月五日巡按京兆诸君祖道汉中城北醉中口占二绝至陈仓书付金州邸万户之第二子持
忆昨春风石马园(园有石马二不知何代坟也),偶因离别却成欢。
杯行交错殊无意,酒到轰腾不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