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序
蜀国弦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续集
称天府之国,富庶足自给,多才智谋略士,逊国后成割据之势,中原多故,政枢迭更,不遑西顾者二十馀年。从古成事、败事无过二十年者,以之生聚教养,何事不可为?溯自辛亥尹昌衡为都督,中更熊克武、但懋辛,以迄近十年之三刘、杨、邓、田诸将,中枢遥制,听成授职而已,外力不侵,内力不泄,此何如时哉?刘湘重庆,刘文辉邛州雅州嘉定叙州杨森据夔、万,刘存原据川北、绥定,邓锡侯成都合川,田颂尧据潼川宝宁、棉州、龙安,皆为军长,带甲之士五十万,民团亦五十万,武备充实,制造有厂,此何如势哉?杨、邓、文辉尤为枭雄,才智颇足观,顾贪鄙近利而不知务德,残民黩武而不知爱民,朝友暮敌,联甲倒乙,盈城盈野,迄无宁岁,其暴政掊克,以肥私室,人各数百千万,则所同也。贪德既同,民怨无二,所至有「犹我大夫」之叹,古称奥府,今为瘠区,富者流亡,贫者走险,非朝夕之故矣。或有一于此明乎时势,共戴一尊,或守望相助,休兵息民,薄赋修政,富百姓以自足,培兵食以自厚,廉洁节用,既缮既饬,闭关以观世变,无事则鸡犬不惊,与民同享太平之乐,安富尊荣,自娱岁月。一旦国有大事,挟其建瓴之势,以朝气乘天下之弊,行以出鱼复,天下诸侯,有不西向而承颜色者哉?岂独谋,中国于此是赖,固王霸之图也,所谓不战而胜,不怒而威者,惟能之,惟今能之,处今世而为谋,虽诸葛无以易此。惜乎子阳井蛙,无有大志,徒知拥兵乡里,辇金异国,而天时地利,天予不取,盖熟视无睹也。其谋臣策士,以之多才,竟无一二远谋之士如温峤王猛其人者,至今日而见箪食壶浆以迎□□,则人之羞也夫。既以二十年生聚教养之资,糜烂全蜀而无馀,以人杀蜀人,以自谋者自杀,乃□□入川,鼾睡卧榻,犹复弗以为意,或且怀假手外寇以除内敌之私心,致令坐大,失机后时,可胜恨哉!行见衮衮群雄,束手待毙,自取灭亡,而民亦同尽。今文辉存厚之亡,已见告矣,其所自谋盖若是,岂巴蜀之不足有为乎?嗟夫!称天险,故有德者易称后治,故无德者易亡。观乎刘禅李势王建孟昶覆亡之辙,其地利自若也,惟不务德、不爱民,而前车来轸之相寻,盖自古而莫贰矣,后之抚斯土者,其知所先务哉?癸酉十月云史识。
乱先天下,高秋井络昏。
惟天能设险,一路未招魂。
猿鸟疑何极,蛟龙气独尊。
少年都不贱,江上已无村。
按:负天险,朝命莫及,是用羁糜之谋,遂成割据之局。然群龙无首,各不相下,急则相合,缓则相图,以利为的,地理人性然矣。民九辛酉刘湘犯鄂,上将军吴公佩孚受命西征,师至巴东克之既败,公弗利其土地,使川人治川,重用杨森,资其力以制诸将,复以黔军袁祖铭驻重兵重庆以监之,如得数年无事。
鹧鸪天1940年 清末至现当代 · 刘永济
 押词韵第十一部
庚辰五十三岁 回武汉大学,寓乐山惠君巡檐,见田家缚豆架,凄然顾馀曰:“豆架又成矣。”盖忆去年来居时,方除架也
岁序潜移悄自惊,江村物色又全更。
蚕初作茧都老,豆欲行藤架已成。

云易幻,水难停,百年销得几瞢腾。
疏棂小几茫茫坐,翻尽残书眼翳生。
琵琶仙 清末至现当代 · 刘永济
 押词韵第十七部
辛巳乐山中秋,约子苾夫妇味橄薄饮云巢。念辛未甲戌此夕,曾与豢龙叠和坡仙水调,以写幽忧穷蹙之音。今时境远非昔比,而豢龙深隐衡云,予乃窜身荒谷,奇情胜概,久堕苍茫,顾影婆娑,怅然成咏。
老山空,乱蛩里、露草光摇玑玓。
鸾驾应怯新凉,霓衣皱轻白。
愁记省眠云俊侣,暗萦惹十年尘迹。
涨海铜琶,明湖翠盏,都到胸臆。

算惟有丸月疏星,向天末、依然伴岑寂。
多少瑶情霞思,总而今抛掷。
伤换劫河山坏影,堕玉尊特地凄碧。
那更残曲重寻,故人难觅。
霓裳中序第一郑书常吴山雅集图 清 · 吴锡麒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有正味斋词续集卷一
图中凡七人。程易畴瑶田,歙人。袁陶轩钧鄞人钱晦之大昭嘉定人陈仲鱼鳣海宁人。胡雒君虔,桐城人。邵怀粹志纯,仁和人书常以鄞人而寓居吴山,盖为之主者。七人皆以嘉庆元年徵举孝廉方正,是日则三年夏六月二十七日,为书常生日也。至今又十年,雒君、怀粹俱已化去。书常出示此卷,为之怃然。因属题此词以志之。
虚空逗石雨
片席莎阴能借与。
难得江山胜处。
恰日永琼壶,骚人初度。
虬枝起舞。
待倚栏、同谱凉句。
吟声外、白云似水,隔断下方暑。

遥觑。
西兴前渡。
早帆叶、暗催人去。
秋风容易迢递,问落了寒潮,几鸥堪数。
画图朝又暮。
怕认到、须眉已古。
待何日、重编感旧,一卷鹤徵补。
癸未游杂诗四首 其四 乐山访濠上草堂 现当代 · 丰子恺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八部
此诗写于1943年2至4月作者从重庆泸州自贡五通桥乐山看望马一浮先生时。诗题又作《乐山访濠上草堂呈马一浮先生》。
蜀道原无阻,灵山信不遥(道次自贡,华瞻来书云:此去灵山不远,故云。)
草堂春寂寂,茶灶夜迢迢。
麟凤胸中藏,龙蛇壁上骄。
近邻谁得住?大佛百寻高。
台城路甲午 民国 · 常燕生
 押词韵第十一部
旧历端午碧梧君忌日,今八年矣。偶因探温女疾,留滞嘉阳。佳节时逢,怅然触感,赋此。
当时轻负春归去,回头夜阑花瞑。
絮雨挑灯,芳笺写恨,多少悲欢情境。
离愁记省。
有苔掩龙文,镜销鸾影。
不道而今,梦魂难入四禅定。

微霜渐侵鬓顶。
几年留滞里,宽尽衣领。
榴火烧红,蒲尊献绿,又是一番风景。
家山路永。
甚酒奠泉台,香焚土鼎。
剩有琼枝,尚蓬蓬耐冷。
寄示两弟 晚清 · 毛澄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嘉定宜宾,江流曲折重复,岸山皆作城雉麾纛之状。感时无人,海内多故。
回首郁姑台,岷峨亦壮哉。
千夫跨云立,万马下天来。
楼橹临江起,旌旗拂水开。
乡关信灵杰,筹海想雄材。
彩云归 清末民国初 · 樊增祥
 押词韵第七部
十月二十日简招爽秋太常廉生祭酒寓斋小集,嘉定尚书伯义同年以病不至,景匋司马携梦兰校书见过,梦兰亦病不能饮。即席赋此,邀诸公和。
珠帘不散小春寒。
梅花、暂卸雕鞍。
金橘香几盏和醅酒,银烛下、换了朱颜。
忆城东、绮裘茸帽,拥薰垆小眠。
可羡北台三老,鹤氅如仙。
堪怜。
江州(仄。)七香车、载到婵娟。
胜常道罢,颓玉无力,侧倚床栏。
荡湘波、明眸似剪,旧恨都聚眉山
琴床畔,卿是文君,谁是文园
上元镫词 其一 乾隆乙卯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四
贞主而元主大矣纯乾之始(上元日立春)镫为火而月为水时哉未济之全抚韶景而幡燕迎朝推灵宪而银蟾示阙虽度行恒道事不纪于麟经而德概脩刑论曾衷于管氏敬移宴节例举抒词溯自明炳开旬昉吟七字(丙寅始作镫词)粤若重光纪丽定咏八章(向或四章六章至辛未以后皆八章)大都重农事之田蚕亦以联藩情之宾雁今岁倏成于昨岁务去陈言千镫相续乎一镫思标新格爰以著雍之首序创为排卦以系年隔八因重分章得一盖易之象必云时义而诗有律是曰元声经以注经志存言志知仁所乐山水(镫宴在园之右曰山高水长)式燕申申雅颂吾得坤乾抽思乙乙匪侈因难而见巧有取揲数以归奇每当火树初生笔花争吐字编珠而觉险句击钵以速成席间之客大蒙(戊申八章中蒙卦)天际之云小畜(己酉小畜卦)瀛南贲什(庚戌贲卦)坎北乡方(辛亥坎卦)晋谐伐邑之占(壬子晋卦)困格来降之觐(癸丑困卦)图砭俗于终南进士(甲寅归妹卦)句箴奢于闽峤守臣(本年节卦)偶然触类而通正尔因文以见岁八度节经八度音一成卦适一成自搆新题荐逢嘉会凯奏十全之五(台湾安南缅甸廓尔喀二次)觞称万岁之三赋再免而恩周年八徵而丰屡犹览灯前之牍能挥烛下之豪荷兰之海万重瓜瓞之龄一纪遂完雅什永言四始之叠双都括羲经大衍二篇之积策七十二候月令之作从此引长一百七部全韵之篇同兹条理当屈指春秋之恒永乃转瞬岁月之鼎来艮以成言乾惟行健忆首阼炷香之告挠甲遂臻乎六旬迩新正宴茗之联箕畴克备乎五福均成符望竟获遂初幸承天祖之笃贻默荷苞符之契兆伫来岁太和授玺元上元集赤芾以会同更令辰御苑张镫子天子躬䌽衣而受养虽云日至可坐致当识巽为小者亨(巽以一阴为主阴为月兹因元夕剥蚀一切燕乐不举然年例镫词不可阙且值今岁六十四卦咏满之期以蒇宿愿)元夕镫词吟翌夕不书敢用旧言成
羲象明标说先(去声)民,兑亨应候灿镫轮。
顺时行庆去其甚,计丈何须高二旬(新唐书载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十七夜于安福门外作镫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然五万盏镫竖之如花树云云上元张镫义取顺时行庆与民同乐何必踵事增华过为侈靡若唐时镫轮之奢丽深足以为炯戒也)
以寿登八旬恭拜二陵遂巡山东岱宗阙里是日起程得长句六韵乾隆庚戌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三
年八十耄徵笃念于箕畴岁二月东礼举巡于舜典允臣民之请弧庆伫于称觞承祖考之庥春露惕深于瞻鼎敢曰报眷贻之厚尚久持孜亹之衷矢抱蜀之宜勤迩岁期周中祀矧升香之可即顺涂便诣灵区维岳宗司万物之发生而圣揆实百王之师表于焉修礼陋迁书封䃭之夸足以体仁验鲁论乐山之寿登福舻于济水程印前言驻日驭于瀛津巡经隔岁抚齐甸丰盈之豫胪群黎瞻就之欢昨接畺吏之封章年穰谷贱甫下元辰之恩诏民足赋蠲寿宇万氓凭舆若拊循赤子朝家五代迓跸亦提抱童孙溯东国廿年愉情蔼若忆执徐南巡六度爱景依然里记车安台登春乐月维初吉三朝过元鸟之分(初五日春分)谷乃用成先日卜社公之雨(初七日春社)初程发轫长句排签
八十干支天锡,二陵风雨圣恩延。
何修而遇诚徼幸,不息以强勉惕乾。
中祀一心期备举(定例在中祀惟即位一亲行馀皆遣官载会典予五十馀年亲诣致祭者屡矣去岁曾谕以归政前当举行一周以昭重祭之义今时巡而升秩岱宗展仪阙里犹此义也)岱宗阙里例应然。
书称二月东巡日,礼庆中秋庚戌年
展敬自当叩先鼎,撰良遂以发行旃。
甲辰风景夫何异,瞥眼流阴五载迁(自甲辰南巡曾过五泰山祀阙里阅今又载矣)
五怀诗 其一 怀匡庐 明末清初 · 彭孙贻
 出处:茗斋诗
余性乐山水乱离以后杜门二十载槛猿笼鸟岂一日忘烟霄林麓哉追忆屐齿所经作五怀吟聊当宗悫卧游耳
我梦游庐山,遂到东林寺
飞泉夹道出虎溪白莲花开围尺二。
过溪不复见,远公稽首文殊古师刹,琅玕绕阁青刺天。
振衣直上天池颠,参差五老揖我前。
脱我芰荷衣,熏以香炉五色烟。
伐我毛髓去㡳滞,呼噏元气生九咽。
石梁三白龙倒挂,万丈峭壁不敢眠。
奔雷卷雪曳风雨,濯我肺肝寒栩栩。
从此胸无一点尘,皎若秋空澄玉宇。
岷江九派东北流,荡尽人间千古愁。
襟期沃宕吐云物,吴楚蚁蛭来双眸。
欲寻谢公登眺处,石门划立苍藤糺。
下视鄱湖一悬窦,曾有蛟螭此中斗。
赤龙一去三百年,湓浦沧茫亦非旧。
山川如昔世代殊,安得灵药红颜肤。
愿与匡君同结庐,饥食柏实飧云腴。
十年凊梦落彭蠡,却忆瘦马行崎岖。
拂拭南窗雪色壁,写我青鞋斗笠负笈来移居。
俭德堂怀寄凡二十二首 其二十一 元末明初 · 王逢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梧溪集卷五
隐中山嘉定僧尝主余山聪禅师道场有和三体唐诗
海曲黄金地,重来半入田。
轩馀聪老月,漏永远公莲。
慧眼空神骏,诗怀耿杜鹃。
期同访虾子,春水绿移船。
孝翟道士 元末明初 · 王逢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梧溪集卷四
翟字惟存(一作性存)嘉定人会兄弟相继殁母范哀义挈以养于(一本上有请字)师孙一真孙如其志焉
孝翟道士名守常,结喉长鬣气老苍。
讽经得钱低小屋,汲水煮菽玄元廊。
席帽山人为裹茗,天厨神丁当馈浆。
似闻仙桃烂红熟,王母昨离瑶池傍。
张孝子 元末明初 · 王逢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梧溪集卷四
张孝子讳天麟字仲祥平江嘉定人。祖瑄,江西参政,初从忠武王江南,既航宋图籍重器,自海入朝,复建策海漕江南,世皇特宠任之,由是与河南左丞崇明朱清贵富为江南望。至元末,憸人姚衍诬二氏濒海异志,上不听,诏丞相完泽曰:「朱、张有大勋劳,朕寄股肱,卿其卒保护之。」成宗嗣位,未几疾,后专政。枢密断事官曹拾得以隙踵前诬,后信,辄收之。丞相完泽奉先帝遗诏,诤莫解,参政竟狱死,籍其家,没入诸子女,或窜之漠北。麟时年甫冠,诸王欲奴朱、张后者,麟长喟曰:「吾先世戮力王室,一旦无罪废,乃忍奴我族耶?」泣诉将作使忻都,为奏占匠户,诸女亦入绣局。麟犹以冤,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大德九年春,讼之省台,弗理。夏四月,上清暑上京,麟拜辇道左,有命侍臣代问旨,未得。又伏东华门,欷歔流涕不辍,言甚哀婉,历陈先朝顾遇,为谗佞搆陷状。寻敕中书省遣使召还窜者,改父文龙董日本贾舶。武宗初,超迁都水监,仍俾治海漕。大司徒大顺公奏免匠役绣工家,令星哈思的启皇太子以麟直宿卫至大三年,选授麟绛路坑冶提举,弗就,曰:「訾坑吾家,尚何坑为?」仁宗御极,眷幸益隆,载念曾大父未有葬地,其上海之乌泾别业,参政尤乐之,即陈请于上,曰:「此孝顺之道也。」诏中正院还其籍土,为议者沮。延祐二年春,请复感切,始如其志。秋八月,抚藏,以祖妣太夫人赵祔。时王清献公都中来会葬【王清献公都中 「都」原误作「郡」,按王都中字元俞卒谥清献,元史传,因据梧溪集卷四改正。】 ,以上尝语,题其门曰「孝顺之门」。元统二年,江浙平章牙不花荐举,终不起。麟晚通易。子守中,前乡贡进士嘉禾俞镇为著志,括其概,系以诗。诗曰:
二朝雪涕大明宫,咫尺威颜卒感通。
百辆珠犀赐宝藏,十区(一作围)松柏倚青空。
天妃罢烛沧溟火,野史追扬孝里风。
谁谓奸臣终愧汉,石榴省蓿也封功。
题僧教求传先世姚氏遗事 元末明初 · 王逢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出处:梧溪集卷三
嘉定姚舜元字景瑞少拳勇以武功授宋保义郎平江府东南副将吴淞德祐改元元至元十二年王师下平江君邑大族民乐肺腑有弟舜宾子应龙兴龙应龙登咸淳间第太学上舍相感旧曰国家厚泽在人大本未去收合散亡应内援外事可济也未几王师偏将东徇莫敢犯境十二月十六日会  □□□塞袭兵卒至咸死之上舍子复明易侍读学 士北庭□公最友善尝叙其诗集今灵隐书记僧祖教复之中子于□为曾孙谒予以遗烈告予谓其先为臣能忠死为弟能义死为子能孝死忠义孝萃于一门而可使之无传乎泣载拜曰愿有传也乃述其槩系以诗诗曰
贾勇收馀烬,惊心压大兵。
蚍蜉曾少援,葵藿本同诚。
尺伍开符籍,孤虚识阵营。
青烽□入望,铜斗夜传声。
朔吹刀如□,南□盖未倾。
小臣甘效死,间气忍偷生。
江汹涛沙合,星流雾瘴横。
一门忠孝行,□□尚含情。
嘉定故吏尤鼎臣 元末明初 · 王逢
 出处:梧溪集卷五
鼎臣少由海宁吏调乡州嘉定就亲养至正十三年闰三月海寇犯娄时宝哥参政顿兵昆不进鼎从州率义壮守上游二年谋效居多十六年淮张入吴倅奉印降鼎沮之为其将絷且谕授以官抗不受杖百锢于家寻奔杭浙省参政周伯琦举兴义乌县史诏使开吴藩鼎复以劳迁桐庐史理吏目秩即辞归农及吴堕后会予中槎差谦家癯然类山泽儒而言确行厉殆有古节士风去寻常筐篚器远矣昔汉符玺郎事殊壮烈然惜失其名今鼎得予诗亦足暴其心矣诗曰
长贫故吏身姓尤,一刀笔拥千夫矛。
南垣参政但醉酒,海若不敢东窥娄。
淮张崛起连吴台,属臣买降恐后来。
躐阶沮献嘉定印,杖锢非谪天全才。
座中老气虹霓吐,屋山乱叶吹黄雨。
旧除今辟置弗数,鬼区冥冥蒿中柱,吁嗟犹思石砻鼓。
余玠遗爱碑 明 · 何乔新
蒙古入蜀杀戮几无噍类余玠龙图学士帅蜀据险筑城蒐兵养士通商劝农蜀人始有生意时宰偏裨之谮嗾台谏论其罪召还竟以忧愤卒其卒也蜀人哀之如悲亲戚死未几而蒙古长驱取宋矣眉山黄大有遗爱碑具载蜀受祸之惨与再造之功视宋史尤详予读而悲之赋短歌以识其事嗟夫士君子怀忠死节而困于谗口者多矣岂独
北风萧萧战血腥,杀气昼压蚕丛城。
将军俯首送降表,况敢仰视撄其兵。
龙图学士奋戈起,只手欲障横流水。
冉家兄弟亦英雄,献策鱼山筑高垒。
连云战格控黔中,铁马金戈气势雄。
北兵睥睨不敢近,两川再造伊谁功。
青蝇纷飞点白璧,台谏承风竞弹击。
指忠为逆逆为忠,志士含冤气填臆。
万里长城忽自摧,蜀中士女空悲哀。
敌骑从此蹂吴甸,金阙琼楼起战埃。
招贤亭馆今安在,尚有残碑纪遗爱。
欲持杯酒酹忠魂,彷佛云间见麾盖。
君不见,马伏波,蛮兵未破谤已多。
又不见,岳武穆,中原未复家已覆。
功名自昔保全难,鸟尽弓藏世共叹。
江头废垒苔花紫,千载英雄掩泪看。
隋新城郡曹掾萧平仲 隋末至初唐 · 陈子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四
萧平仲字某兰陵人也。梁文皇帝之元孙。鄱阳王之曾孙也。鄱阳嗣王之孙。定襄侯之第五子也。派清澜于天潢。分乔枝于若木。君降生昴宿。挺质圭璋。孝友温恭。仁慈亮直。其形曲而雅。其神俊而明。耽思偫书。研精众艺。尽人閒之能事。极天下之奇才。江淮贵游。独称领袖。故可以坐觌羔雁。俯拾朱紫。至如南山为志。不能北面事人。诗书自娱。耻与绛灌等列。洎有陈失驭。西迁于隋。而兄弟十人。白眉斯在。唐棣之咏。事等姜肱。君子义之。高其行也。属皇期有道。咸序搢绅。乃拜吏部员外郎东宫学士冀州司法参军礼部员外郎新城郡曹掾。从班列也。君莅政能官。咸熙庶绩。所在遗爱。置言成范。至如缨绂之士。草莱之客。莫不聆嘉声而云萃。餐德音而风趋。李膺曩号楷模。王商昔称贤智。方之蔑如也。适应入践常伯。超补台司。如何灵祇。歼我明哲。春秋五十有五。大业九年二月十五日。卒于新城郡之官舍。于戏哀哉。余与夫子。颇有亲连。少敦莫逆。既同羁旅。弥笃绸缪。非无陆机之书。尚有钟仪之操。谁谓吉士。奄逐隙驹。嗟乎。盛年何晚。促之如此也。于戏哀哉。昔之绝弦轸叹。当笛伤心。余虽谢古人。宁不悽恸。是知身殁名存。实由著述。况复故人景行。何能泯之。敢以闻见。乃作诔曰。于戏哀哉。粤若高祖。大造惟梁。德侔五帝。道冠百王。赤眉作梗。黄屋云亡。有妫之后。应运遐昌。君之显考。耻为委质。在行既高。居宾坦逸。笃生夫子。如披云日。仪形信典。声名本实。神机电举。雅调风生。还同照乘。有类连城。学逾班固。才冠刘桢。金汤失险。天厌有陈。幸逢隋德。预沐尧民。青盖西度。紫气东沦。依依去楚。悽悽入。梁亳之郊。忽倾风树。结庐狎鸟。穿池凭雾。兄弟十人。义声咸布。爰降纶绂。特预铨衡。龙楼振藻。司寇驰名。俄居郎署。升朝擅美。含香趋奏。事礼承祀。抑抑威仪。彬彬文史。涪水既临。郪城是面。视民如伤。事心惟战。周震善政。潘岳能官。企彼前哲。顾巳非难。余之室人。君之从妹。加以笃。颇蒙提诲。铭之在心。没齿唯佩。契阔关陇。连翩冀代。余任主簿眉山之川。亟会琴台
兼遇名贤。
花朝月夜。
置酒题篇。
近之新城
暂申累日。
谓君积善。
永保元吉
不言别后。
忽婴斯疾。
如何清辉。
奄辞兰室。
于戏哀哉。
承讳惊惶。
闻丧恸泣。
前悲未尽。
后哀仍集。
白马不追。
素车安及。
悲人世兮太促。
叹死生兮异路。
元壤冥兮难穷。
黄泉寂兮易暮。
客位空而聚尘。
书台掩而生蠹。
嗟古人兮神交。
念往哲兮虚通。
泪有竭兮心尚惑。
声有止而哀无穷。
宿草衰兮凝秋露。
白杨惨兮生悲风。
痛游魂兮安在。
徒酾酒兮招空。
于戏哀哉。
眉山龙王庙碑诗 明 · 朱翊钧
四言诗 出处:御选明诗卷一
眉山龙王庙都城西一舍其地故有泉潭相传以为龙之所居即其旁为庙祀龙王焉成化壬辰宪宗纯皇帝祷雨有应新其庙而勒辞于丰碑万历十有三年春夏不雨麦稼焦枯以五月往祷于庙浃旬之间嘉㴻屡霈郊野沾足三农忭舞爰出内帑金钱重增葺之为之记而系以铭诗
于赫龙王,不显其光。
上下帝旁,嘘翕无方。
为雷为霆,为云为雨
有开必先,靡求不与。
我求伊何,黍稷梁。
尔与伊何,千仓万箱。
眉山之下,龙王之宇。
迄用康年,谷我士女。
十月十日汪九飒哉宅中闻歌作 明末清初 · 程嘉燧
七言律诗 押盐韵
(《耦耕堂集序》曰:"天启乙丑五月,由新安嘉定,居香浮阁,宋比玉庚申度岁于此梅花时所题也。庚午四月,携琴书至拂水比玉适偕钱受之属末作八分书。'耦耕堂',自为之记。壬申春,二子移居西城,余偶归而唐兄叔达适至,因取杜诗'相逢成二老,来往亦风流'之句颜西斋曰'成老亭'。先是辛未冬娄兄物故,已不及见移居。甲戌冬,余展闵氏妹墓于京口五州山下,过江,还则已逼除,因感老成之无几,相见遂留此。日夕与唐兄寻花问,东邻西圃,如是者二年,而唐兄亦仙去。丁丑受之以诬奏逮系,予待之湖上。戊寅秋放归,庐居丙舍,馆于东偏之花信楼,复相从者二年。庚辰春,主人移居入城,余将归新安。仲冬过半,野堂方有文酒之燕,留连惜别,欣慨交集,且约偕游黄山,而余适后期。辛巳春受之松圆山居,题诗壁上,归舟相值于桐江,篝灯永夕,泫然而别。余既归山中,暇日追录遗忘,辑数年来诗文为二帙。会虞山刻《初学集》将就,书来索序甚亟,自念衰病不复能东下,就见终老,遂以是编寓之,而略序数年踪迹于卷端,使故人见之,庶可当一夕面谈,而因以见余老年转徙愁寂,笔墨之零落如此,或为之慨然而太息也。崇祯癸未冬十月,偈庵老人书。)
送客留髡饮正忺,江城清夜月如镰。
双楼海燕巢金屋,十月流莺隔画帘。
香泽微闻尘袅袅,星河欲堕漏厌厌。
老夫忽忆西园事,衫袖龙钟已半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