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序
蜀中为费贻 汉 · 无名氏
《华阳国志》曰:费贻字奉君南安人也。公孙述时漆身为厉。佯狂避世。述破。为合浦守。蜀中歌之曰:
节义至仁费奉君
不仕乱世。
不避恶君(○《华阳国志》犍为士女赞。)
交阯合浦民为贾琮 汉 · 佚名
四言诗 押阮韵
中平元年交阯屯兵反,执刺史合浦太守,自称“柱天将军”。灵帝特敕三府精选能吏,有司举交阯刺史到部,讯其反状,咸言赋敛过重,百姓莫不空单,京师遥远,告冤无所,民不聊生自活,故聚为盗贼。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徭役,诛斩渠帅为大害者,简选良吏试守诸县,岁閒荡定,百姓以安。巷路为之歌曰:
贾父来晚,使我先反。
今见清平,吏不敢饭(《后汉书》卷三一《贾琮传》)
哀江南赋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八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华阳奔命,有去无归,中兴道销,穷于甲戌三日哭于都三年囚于别馆,天道周星,物极不反,傅燮之但悲身世,无所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昔桓群君山之志事,杜元凯之平生,并有著书,咸能自序,潘岳之文彩,始述家风,陆机之词赋,先陈世德年始二毛。即逢丧乱,藐是流离,至于暮齿,燕歌远别,悲不自胜,楚老相逢,泣将何及?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下亭漂泊,举桥羁旅。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词,唯以悲哀为主,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连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唳鹤,岂河桥之可闻?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裁一旅;项籍江东之子弟,人唯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江淮无涯岸之阴,亭壁无藩篱之固,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将非江表王气,终于百年乎!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轵道之灾,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况复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飙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陆士衡闻而抚掌,是所甘心,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
我之掌庾承周,以世功而为族;
经邦佐汉,用论道而当官。
嵩、华之玉石,润河、洛之波澜。
居负洛而重世,邑临河而晏安。
永嘉之艰虞,始中原之乏主。
民枕倚于墙壁,路交横于豺虎。
值五马之南奔,逢三星之东聚。
凌江而建国,始播迁于吾祖。
南阳而赐田,裂东岳而胙土。
诛茅宋玉之宅,穿径临江之府。
水木交运,山川崩竭。
家有直道,人多全节。
训子见于纯深,事君彰于义烈。
新野有生祠之庙,河南胡书之碣。
况乃少微真人,天山逸民。
阶庭空谷,门巷蒲轮。
移谭讲树,就简书筠。
生世德,载诞贞臣
文词高于甲观,模楷盛于漳滨。
嗟有道而无凤,叹非时而有麟。
既奸回之奰匿,终不悦于仁人。
王子滨洛之岁,兰成射策之年,始含香于建礼,仍矫翼于崇贤。
游荐雷之讲肄,齿明离这胄筵,既倾蠡而酌海,遂测管以窥天。
方塘水白,钓渚池圆。
戎韬于武帐,听雅曲于文弦。
乃解悬而通籍,遂崇文而会武。
笠毂而掌兵,出兰池典午
论兵于江汉之君,拭圭于西河之主。
于时朝野欢娱,池台钟鼓。
里为冠盖,门成邹鲁
茂苑海陵,跨横塘于江浦
东门则鞭石成桥,南极则铸铜为柱。
则园植万株,则家封千户,西赆浮玉南琛没羽
吴歈越吟,荆艳楚舞。
草木之藉春阳,鱼龙之得风雨。
五十年中,江表无事。
王歙为和亲之侯,班超定远之使。
马武无预于甲兵,冯唐不论于将帅
岂知山岳暗然,江湖潜沸。
渔阳有闾左戍卒,离石有将兵都尉
天子方删诗书,定礼乐。
设重云之讲,开士林之学。
劫烬之灰飞,辩常星之夜落。
地平鱼齿,城危兽角。
卧刁斗于荥阳,绊龙媒于平乐
宰衡以干戈为儿戏,搢绅以清谭为庙略。
乘渍水以胶船,驭奔驹以朽索,小人则将及水火,君子则方成猿鹤,敝特刊不能救盐池之咸,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
既而鲂鱼赪尾四郊多垒
殿狎江鸥,宫鸣野雉。
湛卢去国,艅皇失水。
见披发于伊川,知百年而为戎矣。
彼奸逆之炽盛,久游魂而放命。
大则有鲸有鲵,小则为枭为獍。
负其牛羊之力,凶其水草之性。
非玉烛之能调,岂璇玑之可正。
值天下之无为,尚有欲于羁縻。
饮其琉璃之酒,赏其虎豹之皮。
见胡桐于大夏,识鸟卵于条支
豺牙密厉,虺毒潜吹。
轻九鼎而欲问,闻三川而遂窥。
始则王子召戎,奸臣介胄。
既官政而离逖遂师言而泄漏。
廷尉逋囚,反淮南之穷寇。
狄泉之苍鸟,起横江之困兽。
地则石鼓鸣山,天则金精动宿。
北阙龙吟,东陵麟斗。
尔乃桀黠横扇,冯陵畿甸。
拥狼望于黄图,填庐山于赤县。
青袍如草,白马如练。
子履端废朝,单于长围高宴。
两观当戟,千门受箭。
白虹贯日,苍鹰击殿。
竟遭夏台之祸,遂视尧城之变。
官守无奔问之人,干戚非平戎之战。
陶侃则空装米船,顾荣则虚摇羽扇
将军死绥,路绝重围。
烽随星落,书逐鸢飞。
遂乃韩分赵裂,鼓卧旗折。
失群,迷轮乱辙。
猛士婴城,谋臣卷舌
昆阳战象走林,常山之阵蛇奔穴。
五郡则兄弟相悲,三州则父子离别。
护军慷慨,忠能死节。
三世为将,终于此灭。
济阳忠壮,身参末将。
兄弟三人,义声俱唱。
主辱臣死,名存身丧。
狄人归元,三军凄怆。
尚书多算,守备是长。
云梯可拒,地道能防。
有齐将之闭壁,无燕师之卧墙。
大事去矣,人之云亡。
申子奋发,勇气咆勃。
实总元戎,身先士卒。
胄落鱼门,兵填马窟。
屡犯通中,频遭刮骨
功业夭枉,身名埋没
或以隼翼鴳披,虎威狐假
沾渍锋镝,脂豪原野。
兵弱虏强,城孤气寡。
闻鹤唳而虚惊,听胡笳而泪下。
神亭而亡戟,临横江而弃马。
崩于巨鹿之沙,碎于长平之瓦
于是桂林颠覆,长洲麋鹿。
溃溃沸腾,茫茫通行𫮅默。
天地离阻,人神惨酷。
晋郑靡依,鲁卫不睦。
竞动天关,争回地轴。
探雀鷇而未饱,待熊蹯而讵熟。
乃有车侧郭门,筋悬庙屋。
鬼同曹杜之谋,人有秦庭之哭。
尔乃假刻玺于关塞,称使者之酬对,逢鄂坂之讥嫌,值而彡门之征税,乘白马而不前,前青骡而转碍,吹落叶之扁舟,飘长风于上游。
彼锯牙而勾爪,又巡江而习流,排青龙之战舰,半飞燕之船楼。
张辽临于赤壁王浚下于马丘。
乍风惊而射火,或箭重顺舟。
未辩声于黄盖,已先沈于杜侯
落帆黄鹤之浦,茂船鹦鹉之洲
路已分于湘汉,星尤看于半牛。
若乃阴陵失路,钓台斜趣,望赤壁而沾衣,舣乌江而不渡。
雷池栅浦,鹊陵焚戍。
旅舍无烟,巢禽失树。
谓荆、衡之杞梓,庶江汉之可恃。
淮海维扬,三千余里,过漂渚而寄食,托芦中而度水,届于七泽,滨于十死
天保之未定,见殷忧之方始,本不达于危行,又无情于禄仕,谬掌卫于中军,谬尸丞于御史
生世等于龙门,辞亲同于河洛,奉立身之遗训,受成书之顾托,昔三世而无惭,今七叶而始落,泣风雨于梁山,惟枯鱼之衔索,入《奇支》斜之小径,掩蓬藋之荒扉。
就汀洲之杜若,待芦苇之单衣。
于时西楚霸王,剑及繁阳鏖兵金匮,校战玉堂。
苍鹰赤雀铁轴牙樯
沈白马而誓众,负黄龙而渡湘。
海潮迎舰,江萍送王。
戎车屯于石城,戈船掩乎淮泗。
诸侯则郑伯前驱,盟主则荀罃暮至。
剖巢熏穴,奔魑走魅。
埋长狄于驹门,斩蚩尤中冀
为灯,饮头为器。
直虹贯垒,长星属地。
昔之虎据龙蟠,加以黄旂紫气,莫不随狐兔而窟穴,与风尘而殄悴。
西瞻博望,北临玄圃。
月榭风台,池平树古,倚弓于玉女窗扉,系马于凤凰楼柱。
仁寿之镜徒悬,茂陵之书空骤。
若夫立德立言,谟明寅亮。
声超于系表道高于河上。
既不遇于浮丘,遂无言于师旷
指爱子而托人,知西陵而谁望。
非无北阙之兵,犹有灵台之仗。
司徒之表里经纶,狐偃之惟王实勤。
横雕戈而对霸主,执金鼓而问贼臣。
平吴之功,壮于杜元凯,王室是赖,深于温太真
始则地名全节,终则山称枉人
南阳校书
去之已远;
上蔡逐猎,知之何晚。
镇北之负誉矜前,风飙凛然。
水神曹箭,山灵见鞭。
是以蛰熊伤马,浮蛟没船。
才子并命,俱非百年
中宗之夷凶静乱,大雪冤耻。
去代邸而承基,迁唐郊而纂祀。
反旧章于司隶,归余风于正始。
沈猜则方逞其欲,茂疾则自矜于己。
天下之事没焉,诸侯之心摇矣。
既而齐交北绝,秦患西起。
况背关而怀楚,冀端委而开吴。
驱绿林之散卒,拒骊山之叛徒。
营军梁溠,蒐乘巴渝。
问诸淫昏之鬼,求诸厌劾之巫。
荆门廪延之戮,夏口监逵泉之诛。
蔑因亲以教爱,忍和乐于弯弧。
慨无谋于肉食,非所望于论都。
未深思于五难,先自擅于二端
阳城而避险,卧砥柱而求安。
既言多于忌刻,实志勇于荆残。
但坐观于时变,本无情于急难。
地为黑子,城犹弹丸。
其怨则黩,其盟则寒。
冤禽之能塞海,非愚叟之可移山
况以珍气朝浮,妖精夜殒。
赤鸟则三朝夹日,苍云则七里围轸。
亡吴之岁既穷,入之年斯尽。
周含郑怒,楚结秦冤
有南风之不竞,值西邻之责言。
俄而梯冲乱舞,冀马云屯。
栈秦车于畅毂,沓汉鼓于雷门。
陈仓而连弩,渡临晋而横船。
虽复楚有七泽,人称三户。
箭不丽于六麋,雷无惊于九虎。
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炽火兮焚旗,贞风兮害蛊。
乃使玉轴扬灰,龙文斫柱。
下江余城,长林故营。
徒思钳马之秣,未见烧牛之兵。
章曼支以毂走,宫之奇以族行。
河无冰而马渡,关未晓而鸡鸣,忠臣解骨,君子吞声。
华望祭之所,云梦伪游之地。
荒谷缢于莫敖,冶父囚于群帅。
硎阱摺拉,鹰鹯批𫽧。
冤霜夏零,愤泉秋沸。
城崩杞妇之哭,竹染湘妃之泪。
水毒秦泾,山高赵陉。
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饥随蛰燕,暗逐流萤。
秦中不黑,关上泥青。
于时瓦解冰泮,风飞电散。
浑然千里,淄、渑一乱。
雪暗如沙,冰横似岸。
逢赴各之陆机,见离家之王粲
莫不闻陇水而掩泣,向关山而长叹。
况复君在交河,妾在清波。
石望夫而逾远,山望子而逾多。
才人之忆代郡公主之去清河
栩扬亭有离别之赋,临江王有愁思之歌。
别有飘飖武威,羁旅金微。
班超生而望返,温序死而思归。
李陵之双凫永去,苏武之一雁空飞。
江陵之中否,乃金陵之祸始。
虽借人之外力,实萧墙之内起。
拨乱之主忽焉,中兴之宗不祀。
伯兮叔兮,同见戮于犹子。
荆山鹊飞而玉研讨会,随岸蛇生而珠死。
鬼火乱于平林,殇魂游于新市
梁故丰徙,楚实秦亡。
不有所废,其何以昌。
有妫之后,遂育于姜。
输我神器,居为让王。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
用无赖之子孙,举江东而全弃,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且夫天道回旋,生民赖焉,余烈祖西晋,始流播于东川
洎余身而七叶,又遭时而北迁,提挈老幼,关河累年。
死生契阔,不可问天。
况复零落将尽,灵光岿然。
日穷于纪,岁将复始。
逼切危虑,端忧暮齿。
践长乐之神皋,望宣平之贵里。
渭水贯于天门骊山回于地市
幕府大将军之爱客,丞相平津侯之待士。
见钟鼎于,闻弦歌于
岂知灞陵夜猎,犹是故时将军
咸阳布衣,非独思归王子(《周书·庾信传》,《艺文类聚》三十四,《文苑英华》一百二十九)
检校右散骑常侍容州刺史李公去思颂 唐 · 于邵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一、全唐文卷四百二十九
维贞元二年秋八月。天子以郡国二千石之高第者。曰陇西李某字某。利泽施于裔土。美化被乎遐氓。是用遵虞书陟明之义。参周官进律之典。俾之由检校右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容州刺史本管经略守捉招讨处置等使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经略观察处置等使。实授兵符。加拥使节。某月。自合浦如南海。于是县道溪谷。鳏寡孤老。洎于士吏。相与怀思。隐然不去乎心。森然不离乎目。愿所以昭明其德。光示于后。岭南经略使判官权知容州留后监察御史里行同郡李牢。始以文学居辟选之首。遂参帷席。复以谋能当器任之重。留总军府。美公之政大备。感公之礼有加。因其人之请而上之。上可其奏。夫其郡之四封。滨于百越。外则有山寇海孽比境杂处之虞。内则有勤戍劳师流散转死之弊。亲帅其下。以抚吾人。慰荐伤夷。安集疲耗。惧货贡之阙。至助之以家财。悯徭事之繁。至代之以私属。选武艺。归老疾。罢减塞卒四千馀人。以趋农事。率浮堕。辟污莱。开置屯田五百馀顷。以足军实。舍寇贼之为缧囚者。释而遣之。以除其怨。而狙犷以顺。禁人民之相虏卖者。执而诛之。以去其害。而童昏以安。常岁有灾。滥炎而连烧于庐舍。公创制以御其郁攸。而邑居以葺。旧俗多怨。睚眦而致毒于饮食。公立防以解其悁忿。而乡党以和。树板干而启闭毕脩。列亭燧而呃害斯控。差重轻以行徵。令无不均之讥。量远近以纳贡。职无不供之责。人用富庶。家有储峙。敦之以礼。怀之以仁。洁已而不污。未尝有贳贷。勤身而不怠。未尝有懈弛。明足以照遁情隐慝而不为察。威足以制猾人暴吏而不为苛。古之良能。何以加此。其人之献状云。尔惟公。我有宗室枝属之选。盐州刺史讳孝诜府君之曾孙。宏农郡太守讳璟府君之孙。太子太傅司徒讳齐物府君之子。洪绪丕绩之馀裕。宏休纯懿之下钟。宽博而柔良。高明而疏达。根于经义。饰以艺文。故其仕王畿。宰京邑。累执宪。且登轺车。备重臣宾介之职。居大府纪纲之任。三亚京尹。兼中司之贵。复为宫相。在常伯之位。历饶州刺史而后至于是州。恩结于人。功加于物。必闻理效。而兴颂声。且夫有美焉。有刺焉。诗人之义也。善善而褒之。恶恶而绌之。春秋之事也。使贤士大夫之事业。不没于后。太史公之制也。以余之尝修史记而为训辞。人之怀心。而颂之曰。
帝念南方,迫于蛮夷。
人新被寇,岁或劳师。
属之于公,俾养牧之。
匪直勤身,亦帅其属。
赡我贫匮,字我茕独。
息人便农,垦田积粟。
修其教化,被以威德。
贼害既除,祸灾斯息。
完我庐舍,亲我骨肉。
咸保其生,且易其俗。
蚩蚩偫族,孰不蒙福。
播为颂声,公受百禄。
彤弓玈矢,以长诸侯。
人之怀德,刊石垂休。
尚书李公造华严三会普光明殿功德碑 唐 · 支乔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三
□象至高。六位表阴阳之度。佛乘最妙。四谛断生灭之疑。犹患爱水乱流。耶山蔽日。用拯偫溺于习坎。殖智牙于大(阙十二字)之以□律不求髻宝。自得衣珠。至若了义满字之元宫。真空妙有之大道。为三藏百法之长。其惟华严道场者欤。此万封山门□□□□□山□则□□河东节度观察支度营田处置使北都留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御史大夫太原尹上柱国陇西县开国(阙八字)李公说之所营建也。我尚书捧日天枝。干霄帝绪。勋逾。德迈。明镜悬台。何秋毫之(阙八字)割□□□况复词锋冠阳春之华。仁德同爱日之煦。是则九层峻柱。万里长城。声政闻乎王庭。讴歌溢于塞下。至若兴土宇之□□□□□之梯航。旃陁□□童子童孙。家至听法。增上慢之匹夫匹妇。比屋谈元。凤苑龙城。多新户牖。丰宫沛寝。倍荐华香。故得邵政感□□□□辟新施禄俸□因人天證知。存没沾被。上栋下宇。搆轮奂之福庭。或丹或青。赫庄严于梵域。自然膺舟楫之望。入凤凰之池。寿𣅧彭封□带砺□□□灵翼卫千福□□八座之应戬谷也。粤若内政保于宜家。中堂合于进馈。佐君子以仁惠慈爱光启尚书以盛□信能□□夫人□乐安任氏。疏通妙性。黼藻智牙。桃李光于肃邕。兰茂其静慎。赞成我尚书集此造殿功德者。其惟□□夫人之谓欤。自然顺坤仪□□□出世之道。如月之亘。森以馨香。如山之容。冥大椿之寿考。以宏鹊巢之美。式佐甘棠之功。斯盖夫人之功德也。普光明殿者。即毗卢□□□□演三处再会之法堂也。观夫七处九会之楼台。六峰六天之塔庙。如瓶沙之苑囿。类须达之园林。何必瞻乌。岂烦偃草。彤霄赩□讵减天台。绿树□□忽疑灵鹫。南瞻花县。则栉比闬闳。北睨晋山。乃合沓松石。此皆禅师恣心目之所精选也。我尚书闻微妙之迹。在菡𦻁之峰。□秉钺事殷乖于飞盖巡□乃骤回鸾之札。慰沃禅林。缄龙藏之经。慇勤正法。初禅师之肇朕华严道场也。滥□一刹一堂□设于七处九会。□□于善财也。则众塔星攒乎绝顶。妙拯于慈氏也。乃诸天云霭乎偫峰。蜃气成楼于上方。月轮作殿于下界。尊经宝□写□缯缃□□分身众多塔庙□□明实沈之分野。广大卤之有情而已哉。禅师俗姓元氏。法字道融凤翔天兴人也。力微皇帝之远条后魏□宗皇帝之华绪。外劲桢。内□□□谈元乃香象威仪。传法则师子奋迅。心学龙树。德迈天亲。操自在之戒珠。揭无畏之法印。貌正满月。目凝明星。□□□裳□寒辍餔救馁士无放于□□路□禁于下山。转龙藏则惟精惟勤。礼华严则一句一拜。其安禅也。情无散乱。其得定也。身不动摇。幽明降心。□□□福地祇丛□而护法山灵□以安人。至若神光瑞井之休祥。梵僧童子之应瑞。猫虎曳练以表素。文字隐石以呈奇。异迹孔多。此不具载。于是□殿□□因山搆成。始审曲面势而工□不瞻星揆日而事集。将施夏屋之力。果符大壮之规。谅杍人僝功侔造化以暗会其蒇事也。庀畚锸以凫趋鹤跃。骈□木而电耀雷奔。丛楹戢𡥨以齐□□梁偃蹇以横亘。仰藻井以反照。乘鸾铃而向风。五色比象于其间。众圣列坐俨其内。阳闼澒洞以互曜。阴窗玲珑而焜煌。金石之所严措。络珠之所分别。香泥净鸳鸯之瓦。雨起青烟。宝网散琉璃之文。风摇佩影。寒暑隔阂于峻宇。日月回薄于雕甍。目丽谯之峥嵘。上干碧落。写高阁之窕窱。下戛□□□井可以傍窥。烟霞可以俯阚。宁知非睹史他之移至乾闼婆之幻游。迟想像于万卦。第登陟于三休。岂羡夫昆崙山之九重□□陟降已哉。我尚书成兹绀殿。必有丰碑。且地有灵踪。山稀巨石禅师至怀忧念。寝处无遑。乃杖策谛寻。随意垦斸。忽逢□□□中碑材砻之斲之。唯除分寸。岂非禅师之所心致。抑尚书德感之所致也。乔智惭测海。识陋窥天。敢罄刍荛之词。用深功德之海。乃□铭曰。
□□灵山
疏峰挟障。
六天九会。
并在其上。
阴阳助巧。
造化资匠。
如有龙鬼。
岑崟肸蚃。
若存圣贤。
夕护朝降(其一)
恍□□□岧化城
□有方广。
□来此京。
□□□□□岫峥嵘长驱五荫。
俯就三明。
彤梯宝阶。
普济偫生(其二)
广殿崇墉。
迥出烟外。
绣楹日逼。
绀瓦云霭。
宝山真□□□□□□传法者。
树别天籁。
□刹垂(阙五字 其三)圣师高渺。
岧然胜轮。
嵌空彩阁。
缭绕卿云。
梵响难到。
天声易闻。
谁其建之。
八座当□丰碑永传(阙四字其四)
暹国回使歌 元 · 王东
 出处:御选元诗卷七
暹赤眉遗种天历初尝遣使入贡今天子嗣位继进金字表章九尾龟一象孔雀鹦鹉各二朝廷以马十匹赐其国王授使者武略将军顺昌知州使者钱唐人江东罗儆作歌仆遂和之
江东先生远扣门,口诵暹国回使歌。
高秋夜静客不寐,歌词激烈声滂沱。
东南岛夷三百六,大者只数暹与倭。
暹人云是赤眉种,自昔奔窜来海阿。
先皇在位历五载,风清孤屿无扬波。
方今圣世沾德化,继进壤贡朝鸾和。
紫金为泥写凤表,灵龟神象悬鸣珂。
庭怀远何所赐,黄骊白骆兼青騧。
卉裳使者钱唐客,能以朔易通南讹。
遥授将军州牧,拜舞两颊生微涡。
楼船归指西洋路,向火夜夜瞻星河。
金鸡啁哳火龙出,三山宫阙高嵯峨。
番阳驿吏亲为说,今年回使重经过。
先生作歌既有以,却念黎獠频惊叱。
田横乘传嗟已矣,徐韨求仙胡尔詑。
岂如暹国效忠义,勋名万世同不磨。
题远绿亭 元 · 廖大圭
 押侵韵
金华閒上人作亭封山绝顶因高而望群山皆来余以远绿名其亭而题其上名取诸唐高僧贯休诗语
新亭始云搆,丛木已森森。
城郭万井喧,翛然此中林。
主人爱嘉客,而我来清唫。
朝阳丽初齐,开户罗数岑。
千里出毫秒,双明洞高深。
岚将宿雨滴,翠与浮云沈。
眉浓有新黛,发沐及未簪。
宛转呈姿媚,顷刻移晴阴。
真观落尘色,爽气开灵襟。
苍烟起华薄,迥见归飞禽。
维兹古皇宅,鄂公旧铺金。
奇踪谅神閟,焕发方自今。
亭亭金华翁,名迹讵足侵。
翠屏澹相对,永日坐鸣琴。
青青亘终古,可比静者心。
百鹤新阡十景诗 其八 百鹤来翔 清 · 陈廷敬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午亭文编卷十二
封山之日白鹤百馀自西徂东至阡之中翱翔欲下久之乃去开圹之日鹤又复来阡之名由此称焉
临水登山秋气清,仙禽遥集若为情。
青田养就云初白,华表来时月正明。
北戒关河行处远,南条烟水接天平。
摩崖驻岭回翔地,百鹤新阡送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