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序
大唐尚书右仆射特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司徒并州都督卫景武公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二
有唐建极。将事补天。物色异人。营求国器。采六奇于楚将。而疆宇廓清。探九赜于商贤。而彝伦式叙。若乃西戡建□东□公讳靖。字药师陇西成纪人也。源夫龙德在躬。法混成而谓道。猿灵象臂。纵饮羽以穷神。譬诸吞乙皇灵由其□梓灵源所渐。美地冠于神洲。国谍攸章。茂绪光于列代。盖以被于金石。无俟一二详焉。曾祖欢。后魏河秦□州刺史□县开国公□和复硖殷五州刺史永康县。中南降灵。材高文梓。关西出将。气盖削成。游刃六条。理棼丝而有绪。拥旄千里。詟□军事荆州刺史绮岁权奇。慕成庆之高义。弱龄耿介。服子路之嘉言。竟能絷马埋轮。自立□□之誉。走魂□骨以□□□□□公心□以纳方邵于胸中。轥赵辛于跨下。岂非帝锡贤弼。以胙圣人。比夫□成作师。用康汉道。滋泉入繇。实沃□心。生(阙八字)之□行事咸施可久。谋而后动。智越老成。宽而纳众。量含多士。数召与语。嘉其志气。每商榷通变。靡究□涯□之可畏矣。年十有六。长安调为功曹。盖以望表黄图。光膺礼贲。英标赤县。不谢弓招。俄而雍州引□宾□□策□崩次骨严科。滥加端士。天伦之长。竟被凝脂。由是除公为汲县。历安阳三原。考绩连最。于时寰中万宇。并□设地险而分疆。公乃以德安边。长城弛⿰(木厈)。运奇料敌。合境无尘。于时鼋鼍为梁。久盘泽国。盗骊穷辙。留滞□乡。公□而涣汗流汤之旅。犹未倒戈。渐台之众。尚婴穷垒。故知元天覆构。非断鳌之所持。巨壑腾波。岂精卫□能□公□引居周卫。申之以心膂。太宗地居帝子。冥应宝图。则哲钦明。内韫知臣之鉴。推心通梦。预投□□之□溪赤堇守江堑以谁诃。由是命公抚宁荒憬。建旟直指。进次●(苜次)州。招集遗黎。将申问罪。铣徒再肇。跨有偫□利□沈□止授以兵权。慰勉痍伤。人皆拔拒。奋扬衰怠。发并冲冠。孤城掩扉。已经二载。能胜兵者。裁八百人。夜赴贼□乘其□意□扬尘翳景。我师既鲜。人皆色变。公徐撝马策而谓众云。贼扰且嚣。是其怯也。及未成列。可以薄之。□二百人蔽山□是清定因请孝恭进图萧铣。诏授行军总管。便事首途。于时八月凉秋。水凑荆门之阨。二江行潦。□□□□岭之□其巢势若疾雷。敌必无备。远徵不可以应速。近召未足以成军。计日就擒。此兵家之上策也。由是□计□为先锋□之争搏救其悬命。处死地以图山。先犯后军□师遂恧贼争虏掠。散地交驰。公亲率前茅。射虚而进。擒其伪帅。由是□江抚循岭外。承制选补。百越率从。敕授岭南道安抚大使检校桂州总管。东渐闽区。南踰象浦。雕题凿齿。并□烈□霓分糒投醪。惠深时雨。玉桴括野。候玉弩以驰威。金镯乘飙。指金陵而振旅。僵短狐于洞泽。则溆浦□流。渐长□太宗统极。宠渥增隆。徵拜刑部尚书。参图国政。别食邑四百户。仍以本官行太子左卫率。未几。转兵部尚书。再□俱远若乃旄头上列。星野于是分区。大沙下布。地脉因而致绝。谓天骄子。代蹙中原。随氏季年。长围扆□自兹□引弓超忽。白登不闻吟镝。公乃轻赍毕景。随飞雪而长䘪。勒骑通霄。籋遗风而远袭。奄逾高阙。势若飙驰。潜□□庭□如□之功是称繄赖。进封代国公。增邑三千户。加位左光禄大夫。馀官如故。曩代和戎。赏褒舞佾。昔人出塞。□号冠军。以□尚书右仆射。当权执宪。象雨露之无私。纬俗经邦。法岳渎之为纪。远清迩晏。画一之道无□翊政还醇。□三□上不能抑。下诏从之。加授特进。许其闲逸。散金之赏。拟迹疏公。松子之欢。比肩张傅。安车宏大隐之义。□□协□太宗悯兹视肉。疟彼游魂。乃诏徵公为西海道行军总管。于是撝羽申令。立表即戎。悬旌鄯善之阿。酣战昆崙□彼有惭德。改封卫国公。授濮州刺史。畴其爵邑。子孙承嗣太山如砺。信誓之文不渝。镂鼎传铭。世禄之□方□诏曰。仪比台阶。允归时望。位参兖职。必俟茂勋。是以汉之邓骘。垂芳于往载。晋之郑袤。著美于当时。特进卫国公靖。□居端副。志在奉上。知无不为。叶赞之道既彰。止足之风弥远。自违朝宠。仍属沈痾。摄养私第。炎凉亟改。言念□职事望重台槐。职雕神化。追踪昭伯。胜映前猷。继美叔林。仪形当代。庶将乞言胶序。相礼云亭。天下慭留。俄从化□以□诏赠司徒使持节都督并汾箕岚四州诸军事并州刺史。给东园秘器。班剑卌人。羽葆鼓吹。凶事所须。并命优□景武公。礼也。惟公才膺衡石。契合休明。受律九天之上。收功四维之表。洞庭狼顾。剪不崇朝。惟杨□□□如□始济东流遽阅。揭日未淹。西嵫已晦。将军从骠之客。望祁山而恸怀。丞相开閤之宾。对佳城而掩泣。乃与家□室□。
猗欤茂族。
同源帝先。
郁云摽陇。
切汉分川。
□床攸出。
金舆在旃。
洪基诞圣。
末派生贤。
秦州忠烈
执羁从□。
顾盼扬采。
鼓动生风。
惟皇作极。
求贤委政。
轩后顺风。
有虞申命。
在我明辟。
道包前圣。
拟汉藩荆。
如周引郑。
□宫南纪□智缴大风。
威歼凿齿。
夷波海澨。
廓氛江汜。
昏昏鹿塞。
淼淼鸡田。
编穹浃野。
蕴沴蒸天。
受律横奋。
电扫云褰。
□著绩溢宇腾声。
壑舟潜徙。
国栋俄倾。
托辰沈曜。
爱景韬精。
朝念明谟。
哀深诏葬。
士思令范。
缅怀宗□晋原不□□山□。
少林寺戒坛 初唐 · 释义净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四
粤以长安四年岁次甲辰四月七日。此寺纲维寺主义奖大上座智宝都维那大举法济禅师及众徒等。议以少林山寺。重结戒坛。欲令受戒忏仪。共遵其处。遂乃远之都下。屈诸大德。慇勤致礼。延就山门。是时我老苾刍义。及护律师禅师律师律师律师律师等。既至寺所。解旧结新。佥议此边。名为小界。标相永定。冀无疑惑。于是护鹅珍之嘉士。无召自来。存草结之英贤。不期而会。数逾一百。行道三旬。共系颈珠。俱修趺足。诚五浊之希有。慕四依之住持。虚往实归。绍隆无替。庶乎桑田属改。长存立石之基。沙界时迁。无爽布金之地。恐田成碧海。岭变青川。迷此结诚。乃为铭曰。
羯磨法在。圣教不沦。
式得金口。是敬是遵。
目睹西域。杖锡东巡。
睹盛事而随喜。聊刊刻乎斯文。
留人石诅祝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押真韵
横州伶俐水口以上,江之南岸有一石,状若女子,号“留人石”。谚曰:“广西有一留人石,广东有一望夫山。”是也。广东商贾多赘于广西不返,其妇女辄以此石能留人,西望诅祝。予代为之辞。
诅曰:留人石,莫留人。
风吹石,化为尘。
祝曰:留人石,既为尘。
望夫石,复为人。
苏州东武邱寺律师塔铭 唐 · 僧清昼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八
律者圣道游入之津。为心见所瑕。多溺近果。不然。则极地之阶乎。武邱律师讳齐翰字等至。通教之士也。吴兴沈氏之子。高祖陈国子祭酒。曾祖某。魏州司马。祖考二世不仕。律师绮岁从大人至山寺。睹高静无尘之䠱。恻然有宿命之知。因请出家。大人从之。至天宝八年八月五日。奉制度配名。永定九年十月。依分坛受具足戒。后移名开元大历中移名武邱。皆两州道俗所请也。律师道性渊默。水则淡然。迹不近名。身不关事。长在一室。寂如无人。岂比夫骈行鼓簧之士哉。始疑斯人。未造精极。因问业报之理如何。师对曰。夫鼓毗岚之风。有物皆坏。而灵空不动。盖无相也。心且无相。业何累焉。但惧陷于偏空。妄拨无耳。繇是始知律师。心之所至。精相部义。窟洞法华经王。苏湖戒坛。每当诸首。大历十年某月。入流水念佛道场。是夜西方念中顿现。盖精诚之所致也。至某年。春秋六十八。僧夏四十七。遇疾之日。谓弟子曰。有鹤从空飞下。回翔我前。尔曹见乎。必谢之期。小圣犹病。安能免哉。即以某年某月。终于本院。受业门人如隐。坛场门人宣兑诚肃。禅心律仪。己有时誉。律师之乡僧也。戒有一日之长。许为法兄。昔愧随肩。今伤分影。有清规之可采。则文石而言焉。铭曰。
漫漫(去声)情海,多生没兮。
超超我师,一念越兮。
旧寺龟溪,为僧杰兮。
新居武邱,匠时哲兮。
适来示生,亦示灭兮。
山上人间,有遗辙兮。
故云茫茫,馀水泱泱。
留废房兮,黄糵心苦。
青松节寒,对空坛兮。
升堂门人,结社居士
依扉履兮,或刻贞石。
或书胜幡,思师存兮。
淮南节度使灞陵公杜佑写真赞 中唐 · 苻载
四言诗 押阳韵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
丞相灞陵公。以虎符龙节清镇淮海。凡十五年矣。有盛德美化加于民。可以刻金石以图其形。遂于龙兴佛庙大修绘事。自相国监军使樊常侍宾僚将校。罗乎素壁。森然也。有部从事殿中侍御史穆赏作灞陵志。太常寺奉礼郎苻载作写真赞以颂之。夫蕴二仪统万类役百灵者。莫善于人。故得全气者为至圣。尧舜周孔是矣。得间气者为大贤。夔龙伊尹是矣。自夐古达于兹日。一时之理。百化之损益。未尝不繇是矣。然则造时者必系乎君。辅时者必系乎臣也。至于蕴咎夔之业。得辅相之道者。其灞陵公之谓乎。公参三才之粹气。包五行之灵用。以太和为正性。以至仁为厚德。以神明为视听。以礼乐为肢体。涯岸宏大。才智杰出。注百川而溟海不动。临万象而元机独运。修眉广颡。睟容玉色。如祥鸾彩凤。徘徊瑞气。得不谓人伦之上才欤。公之为政也。根柢于诚信。柯干于刑赏。枝叶于禁忌。达时之通变。识人之好恶。听览而不察。宽裕而有制。故蒙泽者如膏雨。畏刑者如秋霜。万情浩扰。悬我条贯。生生之分。各得其性。得不谓民之父母欤。公之为学也。冠冕六籍。衣裳偫史。履屦百氏。每读书。取其实而不取其华。深研著述。号为通典。大抵自开辟旁行。至乎历代。有兵食财赋职。官礼乐。交关于当世者。莫不摘拾其英华。渗漉其膏泽。截烦以趣约。裁疏以就密。其有览之者。如热得泽。如饥得食。五车万卷。尽为冗废。得不谓立言垂范欤。守藩岁久。哀乞朝觐。上赐优诏。听答悃款。伏见车骑煜煜。星驰阙下。明天子辟阊阖。负黼扆。延国老云台之下。铺陈皇王之道德。发明古今之教义。上以扬君后之鸿化。下以言理国之大要。是知经天地。戡祸乱。敦五教。端百揆。大君以此柄授公。知公不得而让也。夫汉之麒麟。唐之凌烟。爱其德即图其人。睹其人则景行其事。复铭景钟。树甘棠。此皆以遗芳馀烈。浃于人骨髓者也。异日广陵之民。怀公之惠爱。嗅公之馨香。企公之轨躅。帷袂接武。沈吟兹地。严目而视。捧手而指。必知夫咨嗟慨咏之声。发于肺肝矣。载山林野贱之士。猥辱眄睐。尘厕下界。恭睹盛德。敢无词乎。不书爵氏。灞陵公之尊也。赞曰。
硕德昂昂,智圆德方
武库矛戟,礼容圭璋。
神气端凝,风仪高张。
晴天鹤立,秋水龙骧。
拥旄淮南,俗阜民康。
休声四塞,入觐天王
天王虚怀,待公庙堂。
始终进退,赫然有光。
后人来斯,环绕长廊。
以此净域,便为甘棠。
大唐同州澄城县郑公德政碑 中唐 · 陈京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五
在昔两汉之政咸勤。东京之事最明。共理邦邑。必难守宰。不独孝宣二千石之选也。我国家宏启至化。稽对前谟。领县抡材。自迩敷远。实先三辅。载首属城。恒宁厥人。多及于理。不有卓异。曷飏颂歌。未通神明。谁镂金石。由是贞元十一年秋闰八月十七日辛巳诏谕铭纪左冯翊澄城郑楚相功德于其理所之南门也。人谓余方从郎。谬迹书殿。饱循吏之事业。聆采诗之风谣。求成其文。寘美公焉。公字叔敖郑州荥阳人高祖元冑。皇朝散大夫祠部郎中。曾祖慈力。皇朝议大夫蔡州刺史。祖敬宾。梓州通泉丞。烈考琨。冀州南宫。累叶盛德。咸称能贤。庆遗后人。蔚变才子。既冠试吏。逢时屡迁。及壮佐州。遇守方缺。拾紫大绶。假御两轓。名盈利权。道厌旷贵。念代游之不吐。去巨卿之旧仪。遂以幅巾诸生。修刺先进。醇粹流藻。馨香立言。德成敢雄。籍奏用申。擢秀才第东观校书郎劳谒者于遗编。勉训士以主簿。爱仙家于早岁。安缑氏以弥年。秩满从调。判及殊绩。授长安。而至于宰是邑也。致理大端。本人和气。孝崇悌顺。心通性革。当同财而离居。骤撤屋而周处。用成赋。由平颁役。谕阅废精。沦荡侠爱。俾悬衡以自占。偶践更而省役。敏树柔桑。阜蕃多稼。让邻终亩。并力从化。顺祈报以登入。洽礼节而息宴。井冽河阔。浴汲投艰。寒燠异宜。男女半道。戒凿深厚。商利远迩。会庐之义。肇周八家。不穷之养。旁行四序。艺蔬屡丰。恒□□□□诸圃者。放于园公。三亩俱存。百本咸毓。生生之礼备。赫赫之名成。鸿细必为。夙暮载考。厚藏不散之竁。尽秩有益之祠。枯泉由灵而正出。鸷虫抱义而大去。此又感会元昧之可纪者也。念岁孤之襦馀。散俸廪于里舍。访善良之疾苦。降服马于乡亭。此又愿怀隐微之可称者也。统齐多方。宗诣元念。臻于大稔。登于洽平。人閒岁安。风清云明。鸡犬攸闻。烟火阖境。表率王甸。图像廷城。匪君子理道之至欤。是皆根于研心持权。端操轶伦。先时剧帜。中岁充赋。疾如影响。利用卷舒。摛词则宣章。练政则居最。俄函诏除褒者。遂冠惠文行之。其犹子康。太傅伯师尚书之徵于冯翊崔君。慎宠乃寮。闻言于献状。绩以作掾。于是百姓孙士良等。报德诚明。请命朝省。而斯颂作焉。词曰。
澄有贤令兮为郑父。文雅扬班兮学齐鲁
执业操刀兮造新部。更宅辟户兮调旧宇。
家多令井兮漫畦圃。野播膏苗兮敛钟亩。
泉异贰师兮亦我树。兽同安成兮不吾禦。
西海少妇兮慎莫渡。颍川四君兮敢为伍。
螭龟爰伐兮题广路。崔巍靡泐兮伟终古。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一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五言绝句 押真韵
余年三十有九,遭甲戌之变。乙亥秋七月南迈,时侄谦甫河南福昌簿,迎至西山,侨居厅事之东斋。小学师商君祥投诗索和,顷刻间往回数十纸。谦甫曰:「一鼓作气未可敌,姑坚垒以待。」侄婿郭鸿渐曰:「可以单师挫其锐」,乃出百字题请赋以酬之。遂信笔而书,殊无意义,付其徒孙男乐山示之,三日不报。谦甫笑曰:「五言长城不复敢攻也。」君祥于是携酒来乞盟,大会所友,极欢而罢。
汝未闻天籁,簸扬箕有神。
能清常侍暑,不动庾公
问泉途赋836年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
问泉途。思沈侯也。(原注沈使传师也)余与沈侯同侍禁林。俱守藩翰。出入光宠。垂二十年。君性乐山水。尤好丝竹。良辰美景。不废赏心。常叹人世险艰。多言可畏。固未得尽其所怀也。昔尚子平称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未知存亡何如耳。陶靖节亦称人生实难。生如之何。今作赋以问之。
昔我与子。同升玉堂。
回先帝之英盼。被霄汉之辉光。
君耸驾于长沙。余建旆于朱方。
且欲极山水之临泛。尽人生之乐康
谢既好于丝竹。陶亦间于壶觞。
虽爵服之已贵。何忧思之未忘。
宝瑟独奏于门庭。玉颜不畜(一作出)于洞房。
今则逝矣。前荣可伤。
于是托意宵梦。久而乃寐。
问冥昧于故人。求神道之髣髴。
或曰生特在于行乐。死何用于虚谥。
或言唯令名之不泯。非苦节而安致。
彼终古之茫茫。竟斯言之谁是。
又曰君有瑶席。尚可陈兮。
君有清香。尚可焚兮。
昔之艳姬。复得见兮。
昔之哀歌。复得闻兮。
谁为朋友。展戏谑兮。
岂有樽酒。接殷勤兮。
余闻神之清者。上为列星。
德之粹者。复为贤人。
万化转续。如在镕钧。
或寿或夭。或鄙或仁。
亦受气于蛮貊。仍托形于介鳞。
独谗人没于泉下。不得同于物化。
怀君子之素风。方俟命于昊穹。
无乃困武叔而见宏石。迫无极而值充躬。
有明龙而害正。有仪尚之蔽忠。
苟不罹于此患。固无伤于道穷。
福建监宪恩德卿 元 · 李士瞻
四言诗
宝章美皇太子太子聪明天授锐志圣学皇帝为开端本堂以教太子太子自与师保之臣讲诵不辍性雅好翰墨内有所蕴外笔之书然每书辄寓惩劝以赐近臣福建府省右丞宁普君以西夏名族扬历中外声光赫然太子为书文行忠信为善最乐八字以褒宠之笔势飞动气象森然大夫美之而作是诗也
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相彼宝章,昭回于编。
如龙斯升,如凤斯骞。
如泰山斯重,如北斗斯悬。(一章)

泰山维何,岩岩高矣。
北斗维何,奎壁交矣。
缅彼结绳,心焉忉忉。
皖彼科斗,不可以殽。
何以似之,禹畴羲爻。(二章)

于洛有书,于河有图。
圣人则之,人文诞敷。
于古有训,世有格言。
格言孔嘉,垂裕后昆(三章)

于昭元子,岐嶷夙成。
群后在天,克配于京。
终始典学,缉熙光明。
帝曰元子,毋怠毋盈。(四章)

元子有命,咨尔墨卿
乃召楮生,乃召管城
徵彼处士,进彼陶泓。
执事有恪,遹观厥成。(五章)

于皇尼父,载宣四教。
文行是先,忠信是蹈。(六章)

曰维为善,处身之纲。
谁其乐之,东平王苍(七章)

彼臧克臧,俾也孔昌
彼狂弗庄,俾也斯亡。(八章)

嗟尔恩卿,永保全名。
允矣君子,展也大成。(九章)

恩拜稽首,对扬洪休。
君子万年,永锡尔猷。(十章)

唐检校右散骑常侍容州刺史李公去思颂 唐 · 于邵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一、全唐文卷四百二十九
维贞元二年秋八月。天子以郡国二千石之高第者。曰陇西李某字某。利泽施于裔土。美化被乎遐氓。是用遵虞书陟明之义。参周官进律之典。俾之由检校右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容州刺史管经略守捉招讨处置等使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经略观察处置等使。实授兵符。加拥使节。某月。自合浦南海。于是县道溪谷。鳏寡孤老。洎于士吏。相与怀思。隐然不去乎心。森然不离乎目。愿所以昭明其德。光示于后。岭南经略使判官权知容州留后监察御史里行同郡李牢。始以文学居辟选之首。遂参帷席。复以谋能当器任之重。留总军府。美公之政大备。感公之礼有加。因其人之请而上之。上可其奏。夫其郡之四封。滨于百越。外则有山寇海孽比境杂处之虞。内则有勤戍劳师流散转死之弊。亲帅其下。以抚吾人。慰荐伤夷。安集疲耗。惧货贡之阙。至助之以家财。悯徭事之繁。至代之以私属。选武艺。归老疾。罢减塞卒四千馀人。以趋农事。率浮堕。辟污莱。开置屯田五百馀顷。以足军实。舍寇贼之为缧囚者。释而遣之。以除其怨。而狙犷以顺。禁人民之相虏卖者。执而诛之。以去其害。而童昏以安。常岁有灾。滥炎而连烧于庐舍。公创制以禦其郁攸。而邑居以葺。旧俗多怨。睚眦而致毒于饮食。公立防以解其悁忿。而乡党以和。树板干而启闭毕脩。列亭燧而呃害斯控。差重轻以行徵。令无不均之讥。量远近以纳贡。职无不供之责。人用富庶。家有储峙。敦之以礼。怀之以仁。洁已而不污。未尝有贳贷。勤身而不怠。未尝有懈弛。明足以照遁情隐慝而不为察。威足以制猾人暴吏而不为苛。古之良能。何以加此。其人之献状云。尔惟公。我有宗室枝属之选。盐州刺史讳孝诜府君之曾孙。宏农郡太守讳璟府君之孙。太子太傅司徒讳齐物府君之子。洪绪丕绩之馀裕。宏休纯懿之下钟。宽博而柔良。高明而疏达。根于经义。饰以艺文。故其仕王畿。宰京邑。累执宪。且登轺车。备重臣宾介之职。居大府纪纲之任。三亚京尹。兼中司之贵。复为宫相。在常伯之位。历饶州刺史而后至于是州。恩结于人。功加于物。必闻理效。而兴颂声。且夫有美焉。有刺焉。诗人之义也。善善而褒之。恶恶而绌之。春秋之事也。使贤士大夫之事业。不没于后。太史公之制也。以余之尝修史记而为训辞。人之怀心。而颂之曰。
帝念南方,迫于蛮夷。
人新被寇,岁或劳师。
属之于公,俾养牧之。
匪直勤身,亦帅其属。
赡我贫匮,字我茕独。
息人便农,垦田积粟。
修其教化,被以威德。
贼害既除,祸灾斯息。
完我庐舍,亲我骨肉。
咸保其生,且易其俗。
蚩蚩偫族,孰不蒙福。
播为颂声,公受百禄。
彤弓玈矢,以长诸侯。
人之怀德,刊石垂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