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序
苏米斋诗(并序。)壬辰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
壬辰九月,移居潘家河沿,置所刻苏题英德南山、米药洲二石于斋壁,邀萚石辛楣、白华、习庵鱼门道甫小集,同赋。
鄙人寡深识,汲寻不濡尺。
踰岭空何有,测海持此石。
米石最拳拳,谋致匪朝夕。
禺山番山,移池已入壁(在粤先摹一石寘西斋。)
因访北郡碑,遂历南山迹。
传闻石隐君,与苏此讲易。
易说既不传,罗浮亦如隔。
一幅剩苔藓,堕此灺烛席。
泠泠秋树底,落落檐雨滴。
故人京口书,为画甘露宅。
并画妙高台黄州儋州客。
此斋如何寘,徘徊我心惕。
江海起霜露,凉绿忽如积。
酒阑客出门,空窗月华白。
欧阳威德政碑铭(碑铭撰于陈武帝永定元年(五五七年)。) 南北朝 · 无名氏
四言诗
弱水导其洪源,轩台表其增殖。懿哉少府,师储皇于二京;盛矣司徒,传儒宗于九世。广陵邕邕,族擅江右;渤海赫赫,名重洛阳。若夫岳镇龙盘,星悬鹑火。衡山诞其高德,湘水降其清辉。千仞孤标,万顷无度。年当小学,志冠成童。因孝为心,欲仁成体。屯骑府君,早弃荣禄。易箦之日,几将毁终;不杖之言,深非通制。遗货巨万,富拟猗顿。裁变。并赈宗戚。南次大麓,北眺清湘。得性于橘洲之间,披书于杏坛之上。三冬文史,五经纵横。频致嘉招,确乎难拔。既而帝启黄枢,神亡赤伏。天地崩陨,川冢沸腾。群悍酋豪,更为祸乱。朝披羽檄,夜照爟烽。浴铁蔽于山原,摐金骇于楼堞。公披兵屡出,独据胡床;勍贼重围,尚凭书几。扬灰既散,驾棒将挥。咸克凶渠,以保衡服。常以二主蒙尘, 三光掩曜。出入逾于尝胆,殷忧独其抚心。不治第宅,深符去病;志枭群丑,弥同越石。自禹圭既锡,尧玉已传,物变讴谣,风移笙管。商周之际,孤竹尚其哀歌;曹刘之间,苏子犹其狂哭。况番禺连帅,实谓宗枝。迷我天机,自窥梁鼎。以公威名本重,逼统前军。乾数难违,剥象终悔。高祖永言惟旧,弥念奇功。既训皇家,深宏朝纪。槛车才至,舆榇已焚。祝史妖于夷吾,坛场延于井伯。绸缪安乐,造次吁谋。爰珥丰貂,允光金蟪。但八桂之土,蛮夷不宾;九疑之阳,兵凶岁积。以公昔在衡皋,深留风爱。仁恩可以怀猛兽,威名可以惧啼儿。乃授持节散骑常侍衡州刺史。我皇帝从唐侯以允国,屈筮而登家。一恭宝祚,开定江沔;三改璇衡,包罗湘峡。昔中宗屈申于处仲高祖遗恨于平城汉武乘基,方通沙塞;晋明绍运,裁平姑孰。方其盛业,绰有光前。践祚之初,进公位征南将军广州刺史,又都督东衡州二十州诸军事宜。公乃务是民天,其分地。火耕水耨,弥亘原野。贼盗皆偃,工贾竞臻。鬻米商盐,盈衢满肆。新垣既筑,外户无扃。脂脯豪家,钟鼎为乐。扬祛洒汗,振雨流风。市有千金之租,田多万箱之咏。僧释慧羡等来朝绛阙,备启丹诚,乞于大路康庄,式刊丰掞。庶樊卿宝鼎,复述台司之功;羊叟高碑,更记征南之德。于是跪开黄素,爰登紫泥。鉴此诚祈,皆如所奏。乃诏庸臣,为其铭曰:
赫赫宗陈,桓桓鼎臣。
千乘建学,五与攸因。
盛德斯选,公门日新。
崇高惟岳,贶甫生申。
去衡移广,迁征自镇。
悠悠铜略,藐藐金邻。
莫远非督,无恩不宾。
三江靡浪,五岭奚尘。
式歌式舞,仁哉至仁。
公其飨福,于万斯春(清戴肇辰光绪五年刊《广州府志》卷九八《金石略二》)
安南副都护毕公墓志铭727年 唐 · 张九龄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公讳某。字某东平人。四世祖义云。北齐度支郎中青州刺史。曾祖炎。贞观初并州白马府右果毅都尉右卫郎将。祖义。蒲州河东。坐事左转桂州归义县。因家于始安。父诚。举孝廉。高尚不仕。公即孝廉府君之子。禀灵纯茂。姿性开朗。亦既志学。休有令闻。虽在诸生之中。巳有万人之望矣。夫其忠有世。善有元。仁于其亲。友于兄弟。岂尚行所致。其因心而然。公之植身。根萌素厚。掺本制末。何适非宜。故为政之方。所从来远矣。某年初。有御史将命。黜陟幽明。公时盘桓居贞。未有攸往。而使者承式。固才是求。褐衣见召。直绳斯委。乃表公授梧州录事参军。非其好也。先是剽劫在境。行李所病。纲佐无机。逋盗肃然。岁满。授广州浈阳。事必举。人用稳便。莫不咨嗟。未始见也。寻转韶州司马。其政如初。秩满。丁内忧。公有至性。几于毁灭。庐墓展哀。泣血扶病。有加一等。不惟三年岭南按察使广州都督御史大夫萧璿。彼孝悌之士也。以锡类之故。有嘉德音。于是拔补按察判官。义行相承。终始如一。尤加钦重。特以表闻。敕授新州刺史。属恩州酋帅。日寻干戈。将有式遏。实资明允。后按察使广平郡宋璟以公为五府总管。以甲卒戍焉。虽临之兵威。而开以恩信。俾忿鸷狼戾。化枭为人。广平公深以为能。奏假恩州刺史。俄又真授。夷落大宁。寻加朝散大夫。迁端州刺史。居必致理。莫匪嘉绩。并护之寄。朝选以归。于是加秩中散大夫。拜安南副都护。到官未几。闇忽遂殂。时年六十。某月日庚子。归葬于某山原。公内行无玷。外物不干。文非务华。学皆为巳。所涖数郡。遗爱在人。全已而归。可谓厚矣。有子曰某。衔恤终天。愬哀远日。永惟称伐。存乎幽篆。铭曰。
猗欤毕侯,浚源长流。
受氏于毕,爰自有周。
彼美系载,实惟孙谋。
贤哲继轨,斯其远猷。
嗟彼懿宗,是生孝友。
知实内积,行非外诱。
家邦必闻,人伦归厚
微此令德,夫岂善守。
亦既从政,厥闻载荣。
邑能讼息,郡用礼成。
蛮夷慕教,鸱鸮变声。
九真副岭,万里扬旌。
护彼绝域,义忘险艰。
缇律未改,丹旐而还。
存没之际,忠孝之间。
徽音无泯,篆德兹山。
唁知即 清初 · 释今无
知即买木于相江,归至英州,遇鼎革之变,中路阻绝,备尝凄苦两月。及扺肆水,为大兵夺木,忍死走还五羊,营卫既乱,皮壳仅存,中夜病发,五日而死。众曰:“嗟哉,何速也?”予曰:“迟也,非速也。英州已下,肆水已上,已久死矣。但其正念不忘,僧事遂毕,竟得归而死。”归时,予偶为作长篇贻之,未及示,即焚以当吊草,更缀五言近体一章,有不胜悼之情也。
搆屋须良材,僧领此役。
不畏北风寒,不避豺虎食。
披蓁陟崇阿,两足罗荆棘。
得木放中流,倏忽天宇黑。
陈桥既易王,各郡未捧檄。
盗贼变路人,草木皆锋镝。
一衲百结馀,竟与貂裘敌。
四逢狄梁公,褫夺遭辟易。
蚊虻咋肌肤,风涛啮指骨。
辛苦两月来,生死换得失。
依稀尾生信,髣髴盲龟值。
将军略地来,川陆皆罗织。
不必问珠玑,粗岂遗木殖。
嗟哉竟徒劳,抱病空叹惜。
梁四主萧衍壬午篡齐,号梁高祖,在位四十八年。简文,二年,侯景弑之。孝元,三年,魏师入江陵,见杀。敬帝,三年,丁丑为陈所篡。共五十六年。后梁昭明子察,乙亥称帝江陵,八年。孝明岿,二十三年。后主琮,二年,丁未隋徵入朝,国废。三主统数郡,臣,共三十三年。又永嘉王庄齐,以戊寅纳梁军,称帝,三年,伐陈,败奔齐)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阳韵
东昏不道,虎步襄阳。萧郎出三十,果贵不可言矣。昏主暴虐,与众除之,犹假吊伐之举。既北面南康,而废为巴陵,摺于姑熟,乃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士大夫事?”天下之口,可尽缄乎?四十八年之宰制,非无善政可书,然而五经初置,四部无遮,三赎同泰。所舍仅区区一身,九里浮山;所漂没者,不啻十馀万户。以所不爱及所爱,仁者固如此欤?金瓯无缺,乱阶谁生?纳侯景之叛者,朱异也。阻羊侃之策者,朱异也。不恨失台城之自我,而惜覆邦家之佞人。其于净居,犹昧昧于同泰耳。数百枚之鸡子既终,亿万钱之群臣安在?武陵惟喜柱花,湘东都无下意。生儿悉如纪辈,何益嗣位?虽有太宗,若亡矣。孝元继佛以老,而残刻独甚。所读万卷,或不外五千言也。文武之道,尽于今夜书与剑之罪欤!察臣魏而帝,庄臣齐而王,方智易贞阳而复称藩于齐。嗟夫!寄生仰食之数主,俱飘飘云水之一衲耳。武帝子孙甚多,惟孝元能复雠耻。其子何罪而忍废?果由衷之谈哉?立晋安者何人?弑江阴者又何人哉?
姑熟醇醪了故王,江东正朔是萧梁。
五经博士初分遗,四部无遮复继扬
十年淮堰劳三筑,无缺金瓯忍自伤。
谁使长鲸终跋扈,颇讶吴老薄心肠。
同泰舍身钱易赎,净居苦口蜜难尝。
自我台城休荷荷,将军宇宙日洋洋。
可怜太宝供虚席,旬日犹烦假豫章
古今篡逆虽肩比,未闻此物肆狂猖。
传首江陵随尽骨,一目湘东始继纲。
岂知老佛垂弓冶,涅槃已罢又龙光。
图书漫付炎灰了,白马空衣紫气翔。
臣魏臣齐俱寄食,云水真成释氏乡。
阎陈二公祠 清 · 汪洋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阎讳应元河间人,故江阴典史,迁英德簿,未去任。大兵围城,与新任典史陈明选誓死守城,百战不屈,三阅月城陷,同被戮,两家百口俱尽。今祠在江阴栖鸦寺。
奉职同时尉海滨,微官誓死各捐身。
原知苦战违天意,甘守危城识大伦。
南国比肩双烈士,雎阳合节两忠臣。
百年论定还祠庙,愧尔军前纳款人。
自注:《宋史·忠义传》:元伯颜常州知州姚訔通判陈照率义兵战御,城破,皆死之。
邵青门阎典史》生气勃勃,昌黎《书张巡》后复见此篇,真奇文也。作者浑括成诗,精力团聚,亦属杰作。
康乐园初赠简锦教授(1999.9.2) 当代 · 张海鸥
 押词韵第三部
两岸中山大学第三次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简锦教授提交《杜诗“赤甲白盐”之现地研究》云:杜甫所言赤甲山实乃今白帝山西北之子阳山,而杜甫所言白盐山则是今称赤甲山者。今所谓白盐山唐时无名。盖自南宋范成大前后,即误认杜甫之“白盐”为“赤甲”,而以夔门南面之山为“白盐山”矣,相延至今。简子与鸥同年属马,皆治唐宋文学,好酒贪诗亦同。
中山两骅骐。
康园共切偲。
相遭泊与澹,快饮豪猛姿。
君探白盐苦,我惊赤甲移。
诗城吊诗圣,东屯复瀼西。
遂纠千家谬,重解杜公诗。
我爱儒雅士,倾盖乐新知。
日月潭边宿,紫荆花下栖。
神交唐与宋,临岐意转迷。
他日高雄路,载酒访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