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序
凝道之什 明 · 湛若水
四言诗
甘泉子既定栖霞之居于大科之下,多士爰来。越二年己卯七月甲子,多士咸造于庭。誓曰:“惟乃惟来,罔于爰处。弗处弗安,罔以考业考德。予心弗遑宁烟霞之下,其下乃居,乃馆乃堂,乃诵乃咏,乃游乃处,乃食乃息。罔匪正人,罔匪正言,罔匪正动,罔匪正念。惟兹相观,惟兹丽泽。”兀厓霍子,乃倡厥始,集厥成。甘泉子誓曰:“惟兹栖霞,惟兹尹公,爰始卜相,乃今之举,时惟尹公。”乃以书致于增江,七月爰来,乃樵乃卜,乃乃经,乃营乃督,乃工乃弗遑寝食。越六月为腊,甲子落成,公乃言归,宴于凝道之堂。兀厓霍子还自石头,霍兄厚来自佛山,邓德魁来自,甘于盘归自穗,石陈公赞、邓君恪出自后峒,董本洪进自锦岩,郭元卿来自石壁,林美中、刘万光下自乐阁,张廷文、伍大和兄弟以衰弗与,冼君明远来游自广,偶与焉。乃作乐咏歌,侑觞各至于醉。厥明,兀厓子乃饯于尹公,于盘昌曰:“展矣尹公,厥有大功于大科,惠于我后之人,世世无穷,其可无言、无咏歌以赠,以昭公功。”甘泉子曰:“然。”兀厓子亦曰:“然。”诸君亦曰:“然。”甘泉子乃言曰:“昔七子赋诗,《春秋》荣之。惟尔九人,咸志于道。咏于凝道,其可无愧。惟时多士,弗及门,惟尔九人,其可无言、无咏歌以赠,以昭公功。”爰命董生定册,其勖成之,兀厓子惟文惟叙甘泉子乃先作诗以唱曰:
坎坎击鼓,于樵之巅。
乃荐乃献,尹公之贤。
于贤维何,德义迁迁。
坎坎击鼓,烟霞之下。
乃咏乃歌,饯尹公者。
于咏维何,德音雅雅。
亦既击鼓,亦既考钟。
以宴以乐,公坐于宫。
维公在宫,威仪颙颙。
击鼓喤喤,考钟锵锵。
以乐以宴,公坐于堂。
维公在堂,德容不忘。
维钟维鼓,维瑟维琴。
何以假之,嗣此德音。
维此德音,维樵之岑。
维琴维瑟,维钟维鼓。
维以足蹈,维以手舞。
其乐未央,公晏灵府。
作乐歌舞,出饯尹公。
声影悬矣,送之九龙。
九龙跃跃,导之以樵风。
谁其主之,兀厓来同。
为区母陈太君寿 其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太君南海区文学之聘妻。文学早卒,太君年及笄,望门而守。年今六十,其嗣子乞余诗以寿。
煌煌天上星,三五成鸳鸯。
匏瓜独无匹,织女徒相望。
如彼单枝莲,苦心含九泉。
如彼兔丝花,折还缠绵。
独活为谁施,不学华山畿
绸缪君牖户,鞠育君孤儿。
平生昧凫藻,梦寐见容姿。
长歌入君木,越礼非所宜。
砚斋歌为唐子方树义方伯辛亥 清 · 郑珍
 出处:巢经巢诗钞前集卷九
唐子方方伯之侍其尊公直圃先生粤东也,于羊城买方砚一,右侧篆「雪声堂藏」,左侧梁药亭分书「岩野先生遗砚」,底有惠半农侍读铭云:「郁勃者何忠义气,黯黮者何家国泪,我为铭之永勿坏。」详款题,审所自鬻,盖明赠兵部尚书顺德陈忠烈公邦彦物也。得砚时,直圃先生解清远任,将启行。假寐舟中,梦古衣冠人入话,临去嘱曰:「顷有遗物托君家,幸保之无负。」方伯因以「梦砚」名斋,志尊公忠孝之气之相感,而又自寓向往前哲无常变皆当致身之意。扬历数十年,由县宰累官至布政湖北,所莅不欺,皆足与片石语。故为歌之。
二禺山色绿照船,岩野托砚阳山
子方使君田禾子,时适得砚五羊市。
阳山先生捧而喜,笑谓今持一砚矣。
粤装岂足贻子孙,惟此可度湖亭水。
韵事传来四十年,使君属我歌一篇。
红豆题镌恨未见,感时抚事吾潸然。
使君公,君不见当年岩野真孤忠。
书生未受一朝禄,苦与去运争苍穹。
不知禺珠纵获利,集生元子齐成功。
吴楚内争蜀秦黠,孱王讵足兴明宗
丈夫但了沟壑志,却计利钝非英雄。
妾辱子戮不回顾,何有一砚关其胸。
故知梦赠岂无意,要以忠孝相磨砻。
公家石公大儒匹,国朝晋吏称第一。
世传治谱到阳山使君乃尽旬宣术。
此砚相随又一时,时有污隆道无别。
各写怀芳报国心,岂比才人景纯笔。
即今归守阳山坟,岩野还应愧使君
太平臣子两无负,著述还看林下勤。
高斋闻庪东山麓,何日经过坐深竹。
借公宝砚展蛮笺,一仿兰亭黄绢幅方伯藏有米元章辛丑八月手装褚河南兰亭卷。)
过六贞女墓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顺德龙津李氏处女也。丙辰春粤东大乱,有强暴谋胁致之。六女惧不免,夜以酒相酹,一夕同赴水死。比晓出之,明妆俨然,臂约红罗,两两相结。其家合而葬之龟山之阴,当事者立石,表之曰“六贞女墓”。
昆冈生玉总无瑕,列女贞魂是一家。
一夕便成千古事,孤坟空与后人嗟。
乘鸾合上三珠树,化雪应为六出花。
处子立名青史少,曹娥江水在天涯。
清溪渔隐图歌辛亥 清末至民国 · 汪兆镛
 押侵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六
余客乐昌,喜其山水之胜,拟绘武溪图以寄兴,苦乏画手。适得道光间顺德张墨池孝廉画《清溪渔隐》小帧,乱山夹岸,疏柳低篷,风景酷肖。昔阮文达公有草堂在扬州甓社湖,得人山水横卷,画境似之,因即名之为「珠湖草堂图」,跋尾有「武断乡曲」之谑。辄袭其意,以张画装作册子,系之以诗。
昔人苦歌武溪深,俛仰萧瑟怀遗音。
千载风物顿已改,此水清澈无古今。
泊宅年年向溪浒,久狎烟雨亲鱼禽。
沿缘苇閒发秀眄,潺湲石底湔烦襟。
天风海立那能料,强醉且卧荒江浔。
泛湖未得效范蠡,抱瓮尚愿师汉阴
欲求窈窕写此意,屡矾东绢难可任。
默迟道人仙尉汤贞悯诗中论粤人画,极称之。),流传尺幅飘蠹蟫。
平林一曲差仿佛,澹墨轻染何萧森。
缣尾清溪认残字,招隐先已得我心。
斯图恍似为吾作,灵抱远契同苔岑。
阮公珠湖有前例,武断乡曲情不禁。
泷中鳜鱼正肥美,不减西塞桃花林(《水经・溱水》注:武水曲江县界,崖壁峻阻,交柯云蔚,谓之泷中。韩诗『南行逾六旬,始下昌乐泷』,樊注引欧阳文忠说:县名乐昌,而泷名昌乐。今泷上多桃花,产鳜鱼。)
画叉展罢理渔具,鼓枻试作沧浪吟。
罗浮 明 · 湛若水
 押支韵
罗浮四诗者,甘泉子之所作也。甘泉子昔在弘治丙辛曾两登罗浮矣,越三四十年,自落宦途而此心念念未尝忘此山者,嘉靖丙申十一月二十六日增城,遥望罗浮,勃焉兴怀,是日亟了人事,一宿凤凰山明诚书院。厥明,遂偕宪长卢望峰先生,携诸生新昌罗生儒锦、馀姚王生仁、太平王生盘、顺德陈生说言、周生万芳、周生学心、东莞梁生文宾、钟生景星黄生士英、谢生永祎、黎生、谢生与规、番禺郭生伯仁增城曾生致道、张生文海、伍生訚、黎生滚、黄生文典、张生文济、伍生山、伍生就汤及吾婿吴生宏、宏子元科二十五人者,晨渡相江而东。二十八日到山,同卜书院之基于朱明东洞,明日又卜西洞。于时如约而至者:伍君栗夫陈君以德、吾兄行素翁也。闻风而后来者:博罗胡掌教子学、鲁秋官子鲁黄地官时卿、时卿子某、子鲁孙某、近山徐生一龙、其侄邦仕也。二十九日乃下山,而东筦李生一契一夔以黄大行来赴会于洞口矣。是游也,大小协孚,前后奔奏,不期然而然,皆出于人心之同然者,乐以山水而不在于山水之间。视诸昔年之游,但留情于杯酌诗句之末,而未有道义会集之乐者,似不侔矣。因感叹而不足,遂为长言以记斯胜,不知后之视今,与今之视昔,又何如也。
人事百窘迫,望山心一怡。
苦乐本无门,惟人自召之。
祥禽厌雕笼,幽鸟择高枝。
鹪鹩乃自足,琐琐亦何为。
题马州书院 元末明初 · 王逢
五言排律 押元韵 出处:梧溪集卷二
马州书院者孔圣五十二代孙元虔昆季所建也其五世祖若罕高抗不群长于春秋当宋南渡自阙里将之衢留滞泰兴见河流达南江询之老人曰此龙开河也西北通淮泗因叹曰吾洙泗龙泉之支流其在兹乎遂筑室河上与其子端志各授弟子业从游日众乃有菑田百亩人助以力官复其税戒子孙治生勿求富读书勿求荣邑大夫嘉之易名龙开河曰扬教示崇化也年六十卒葬河之阳端志克守父道荐辟不起淳祐元年冬邑燬于北兵虔避地是州咸淳间书院落成教授复如初然皆无后今崇圣寺旁惟破屋蔓草遗像瓦炉而已惧变迁殆尽故叙其槩于壁间庶后之起废者得以考焉诗曰
蝌蚪秦皆废,灵光鲁独存。
豆笾漂海国,丹雘暗淮村。
苔藓花侵础,蒲芦叶拥门。
青春深雾潦,白日老乾坤。
德化三王并,威仪百代尊。
郊麟初隐遁,野兕遂崩奔。
先辈俱冥漠,诸生罢讲论。
断编尘树冷,遗像网虫昏。
不改弦歌俗,终归礼义源。
江南游学士,瞻拜敢忘言。
海音诗(一百首之八一) 清 · 刘家谋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收于《海音诗》。此组诗又载于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台湾彰化县
黄淡川参戎清泰彰化都司时,大墩民与汛弁争。汛弁故捏其词,上下惶恐。君急慰诸营将曰:「此妄语耳!若稍涉张皇,愚民畏罪走险,转生他变。」乃只身往谕之,兵民帖然。嗟夫!使将帅尽如君者,岂有兵民之祸〖编者按:「祸」,全卷本作「祻」,疑误。〗哉?
挂籍牙门意气盈,衅争往往启编氓。
沈几谁似黄都阃,一语从容遏乱萌黄宪作编校)
朝议郎雍州长安县丞上柱国萧府君墓志铭 唐 · 颜惟贞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九
君讳思亮。字孔明兰陵人也。公侯绪庆。钟鼎华宗。远则文终翼汉。功侔于二八。近则武皇祚梁。业光于三五。英贤继踵。簪绂骈辉。详乎史谍。可略言矣。曾祖翘。梁贞毅将军郢州刺史新兴侯祖季符。皇朝尚食奉御员外散骑常侍。赠光禄卿洪鄂等八州诸军事洪州刺史武昌县开国公。并才兼文武。秩荣中外。郢中歌雪。画隼翻旟。骑省连云。丰貂曜冕。象河咨岳。礼备于饰终。列爵疏封。宠隆于利建。父温恭。修文馆学士渝州司功参军事。誉光黉序。位屈巴賨。未骋高衢。先摧逸足。君资灵上善。禀性中和。言为士则。行成物范。张华雅思。掞奇藻于鹪鹩。终军洽闻。标敏识于鼮鼠。好学不倦。综涉偫言。手自缮写。盈于素。解褐补益州金堂县。历雍州同官县武功主簿乾封县安主簿。岁满为丞。再历畿甸。三迁京邑。职事填委。剖之如决流。争讼纷拿。鉴之若悬镜。嗟乎。道长运促。时亨命屯。未施搆厦之材。俄轸奠楹之梦。以景云二年岁次丁亥正月二十日。终于京崇化里第。春秋六十有七。呜呼哀哉。即以其年二月景子十五日庚寅。迁窆于神和原。礼也。夫人谯郡熊氏。故左金吾将军元逸之女。柔婉成性。言容具美。以景龙二年九月十三日。寝疾而终。呜呼哀哉。龙门之桐。始半生而半死。襄城之剑。竟先沈而后沈。同穴有归。双魂是祔。嗣子逖。孔门之鲤。幼即能诗。杨氏之乌。而拟易。未极庭帏之养。遽缠屺岵之悲。擗厚地而崩心。诉高穹而泣血。期我以先执。托我以斯文。仆也不才。义深寮旧。追感平昔。承睑无从。敬述芳猷。志于幽隧。铭曰。
元鸟降祥,克生于商。
枝分叶散,源浚流长。
载诞明哲,如圭如璋。
夷险共貌,宠辱齐忘。
文含绮缋,学富缣缃。
朅来卑位,其道弥光。
孰云与善,奄叹歼良。
马鬣开隧,龟谋允臧。
松门蒿里兮,敛双魂于此地。
春兰秋菊兮,历万世而逾芳。
灵石(并引) 唐 · 杨冕
四言诗 押青韵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七
天下有道。祥瑞必呈。明王协应。今灵石见于深潭。克表清泰。摄刺史之宏农杨公之坐啸也。顷缘马伯南据州数月。及公下车。阐扬恩信。乃避而去。杨子琳部率一万。公以谈笑慰之。遂感激沿流。封疆乌合之众。砺戈恃险。八年不降。公飞短檄。责之。乃敛衽屈膝而至。于是丘园之士。襁负毕来。六府孔修。百姓鼓腹。因感此石。如晋义熙之春焉。颂曰。
悬崖十仞,盘石且灵。
候时将稳,必见其形。
烟尘已息,巴地初宁
良牧移风,厥德惟馨。
书林十景 其一 林笔峰1276年 宋末元初 · 谢枋得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此书林十景,在今福建建阳县崇化里。枋得流亡建阳时作。
巍巍文笔光书林,插空屹地皆天成。
尖齐不假云烟敛,圆健何劳雨露深。
椽墨太阿窥小丑(「小丑」,嘉靖本作「小砚」。),书天不动龙蛇走。
何用蒙恬蒙恬:秦名将。秦统一六国后,率兵三十万人击退匈奴贵族,收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并修筑长城。守卫数年,匈奴不敢进攻。后为秦二世所迫,自杀。传说他曾改良过毛笔。)制作工,五色光芒焕星斗。
大汉韶州云门山大觉禅寺大慈云匡圣宏明大师碑铭 南汉 · 陈守中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九十二
原夫真空无相。劫火销而性相何来。妙法有缘。元气剖而因缘何起。造化莫能为关键。元黄不可为种根。乩乎十号之尊。出彼三祇之劫。增莫知而减宁睹。讵究始终。望不见而名无言。孰去住。不有中有。不空中空。匪动匪摇。常寂常乐。拘留孙之过去。释种圆明。毗婆尸之下生。元符合契。繇是修行道著。相好业成。爰授记于定光。乃度人于摩竭。自是一音演说。二谛宏宣。开八万法门。化三千世界。大乘六而小乘九。慧业难基。欲界四而色界三。昏波易染。所以兴行六度。接引四生。求真者竞洗六尘。修果者咸超十地。尽使昏衢之内。俱萌舍筏之心。大荫人天。俾居净土。其后衣缠白氎。屣脱金沙。示无住之身。现有终之理。于是迦叶结集。阿难證真。递付心珠。住持法藏。象教远流于千辇。觉花遍满于十方。马鸣兴护法之功。龙树显降魔之力。师师相受。法法相承。大化无穷。不可思议。而自我祖承运。明帝御乾。符圣梦以西来。图粹容而东化。金言玉偈。摩腾行首译之文。鹿苑鸡林。佛朔遂身游之化。迨于魏晋。迄至隋唐。达理者甚多。得道者非少。其如历帝历代。有废有兴。未若当今圣明钦崇教相者也。伏惟睿圣文武隆德高明宏道大光孝皇帝陛下德参覆载。道合照临。叶九五之龙飞。应一千之凤历。承帝喾有尧之庆。鸿业勃兴。体下武继文之基。圣功崛起。每念八纮纷扰。九土艰虞。耀干戈弧矢以宣威。救生灵涂炭。用声明文物而阐教。致寰宇雍熙。栉沐忘劳。凿大禹之所未凿。造化不测。开巨灵之所未开。庆云呈而甘露垂。嘉谷生而芝草出。其于儒也。则石渠金马。刊定古今。八索九邱。洞穷渊奥。其于道也。则探元抱朴。得太上之妙门。宝箓灵符。授虚皇之秘诀。于几暇既崇于儒道。注宸衷复重于佛僧。是妙奉三宝于虚□福万民于寰宇。绀宫金刹。在处增修。白足黄头。联辰受供。而乃频彰瑞感。显应昌期。矧以韶石奥区。曹溪胜地。昔西来智药三藏。驻锡于曹溪。曰一百七十年后。当有无上法宝。肉身菩萨。于此兴化。学道者如林。故号曹溪曰宝林也。二十八祖之心印达摩东传。三十三代之法衣祖师南授。洎六祖大师登正果之后。所谓学者如林。天下高僧。无不臻凑者矣。大慈云匡圣宏明大师者。则别㯋一枝也。大师澄真不浑。定性自然。驰记莂之高名。蹑迦维之密行。慧灯呈耀。智剑发硎。六根净而五服清。不染不著。四果證而三明朗。自悟自修。启禅门而定水浤澄。搜律藏而戒珠莹澈。水上之莲花千叶。清净芬芳。空中之桂魄一轮。孤高皎洁。机无细而不应。道有请而必行。故得百福庄严。万行圆满。尽诸有漏。达彼无为。大师讳文偃姓张氏吴越苏州嘉兴人也。生而聪敏。幼足神风。不杂时流。自高释性。才逾丱岁。便慕出家。乃受业于嘉兴空王寺律师志澄下为上足。披经译偈。一览无遗。勤苦而成。依年具尸罗于常州戒坛。初习小乘。次通中道。因闻睦州道踪禅师关钥高险。往而谒之。来去数月。忽一日。禅师发问曰。频频来作什么。对曰。学人已事不明。禅师以手推出云。秦时𨍏轹钻。师因是发明。微而有理。经数载。策杖入。造于雪峰会下。三礼之后。雪峰和尚颇形器重之色。是时千人学业。四众咸归。肃穆之中。凡圣莫测。师朝昏参问。寒燠屡迁。昂鹤态于偫流。闭禅扉于方寸。因有僧问雪峰曰。如何是触目不见道。运足焉知路。雪峰曰吽。其僧不明。举问师。此意如何。师曰。两斤麻。一疋布。僧又不明。复问何义。师曰。更奉三尺。僧后问于雪峰。峰曰噫。我常疑个布衲。其后颇有言句。繁而不书。乃于众中密有传授。因是出会。游访诸山。后雪峰迁化。学徒问曰。和尚佛法付谁。峰曰。遇松偃处住。学徒莫测。偃者则师之法号也。遗诫至今。雪峰不立导。未届于曹溪。旋谒灵树故知圣大师。(如敏长老)以识心相见。静本略同。俦侣接延。仅逾八载。丁丑。知圣忽一日召师及学徒语曰。吾若灭后。必遇无上人为吾茶毗。及戊寅岁知圣大师顺寂。恰遇高祖天皇大帝驾幸韶阳。至于灵树。敕为焚爇。果契前言也。师是时奉诏对扬。便令说法。授以章服。次年。又赐于本州为军民开堂。师据知圣筵。说雪峰法。牧守何希范礼足曰。弟子请益。师曰。目前无异草。是日问禅者接踵。其对答备传于世。师尔后倦于延接。志在幽清。奏乞移庵。帝命俞允。癸未。领众开云门山。搆创梵宫。数辇而毕。莫不因高就远。审地为基。层轩邃宇而涌成。花界金绳而化出。晓霞低覆。绛帷微衬于雕楹。夕露散垂。珠网轻笼于碧月。匼匝尽奇峰秀岭。逶迤皆泼黛堆蓝。泉幽而声激珠玑。□而势拿空碧。由是装严宝相。合杂香厨。抠衣者岁溢千人。拥锡者云来四表。庵罗卫之林畔。景象无殊。耆阇崛之山中。规模匪异。院主师传表奏造院毕功。敕赐额曰光泰禅院。至戊戌岁高祖天皇大帝诏师入阙。朝对有容。因宣问曰。作么生是本来心。师曰。举起分明。知师洞韫元机。益加钦敬。其日欲授师左右街僧录。逊让再三而免。翌日。赐师号曰匡真大师。延驻浃旬。赐内帑银绢香药。遣回本院。厥后常注宸衷。频加赐赉。寻伏遇中宗文武光圣明孝皇帝缵承鸿业。广布皇风。廓静九围。常敬三宝。复降诏旨。命师入于内殿。供养月馀。仍赐六铢衣钱绢香药等。却旋武水。并显赐塔院额曰瑞云之院宝光之塔。师禅河浩淼。闻必惊人。有问禅者。则云正好辨。有问道者。则云透出一字。有问祖师意者。则云日里看山。凡所接对言机。大约如此。了义元远法藏幽微。化席一兴。岁华三纪。师于生灭处。在色空中。来若凤仪。作僧中之异瑞。去同蝉蜕。为天外之浮云。于屠维作噩之岁。四月十日。寝膳微爽。动止无妨。忽谓诸学徒曰。来去是常。吾当行□□命侍者奉汤。师付汤碗于侍者曰。第一是吾著便。第二是汝著便。亟令修表。告别君王。乃自札遗诫曰。吾灭后。不得敩俗着孝衣哭泣。备丧车之礼。则违我□□□也。付法于白云山性大师志庠。其日子时。瞑目怡颜。謺足而化。呜乎。化缘有尽。示相无生。端然不坏之身。寂尔归真之。惠海虽乾于此界。法山复化于何方。风云惨澹以低垂。众鸟悲鸣而不散。学徒感极。瞻雁塔以衔哀。门客恋深。拜禅龛而雪涕。以当月二十有五日。诸山尊宿。四界道俗。送师入塔。寿龄八十六。僧腊六十六。香飘数里。□□一隅。护法龙神。出虚空而闪烁。受戒阴骘。现髣髴之形容。其后诸国侯王。普天僧众。闻师圆寂。竞致斋羞。而后一十七年。我皇帝陛下应天顺人。垂衣御极。顺三灵而启圣。绍四叶之耿光。大振尧风。中兴佛法。至大宝六年岁次癸亥八月。有雄武军节度推官阮绍庄。忽于梦中见大师在佛殿之上。天色明朗。以拂子招绍庄报云。吾在塔多时。汝可言于李特达。(秀华宫使特进李托也)他奏闻。为吾开塔。绍庄应对之次。惊觉历然。是时李托奉敕在韶州。于诸山门寺院修建道场。因是得述斯梦。修斋事毕。回京奏闻。圣上谓近臣曰。此师道果圆满。坐化多年。今若托梦奏来。必有显现。宜降敕命。指撝韶州都监军府事梁延鄂。同本府官吏。往云门山开塔。如无所坏。则奏闻迎取入。梁延鄂于是准敕致斋。然后用功开凿。菩萨相依稀旋睹。莲花香馥郁先闻。须臾。宝塔豁开。法身如故。眼半合而珠光欲转。口微启而珂雪密排。髭发复生。手足犹软。放光于方丈。晃耀移时。兴瑞雾于周回。氤氲永日。即道即俗。观者数千。灵异既彰。寻乃具表闻奏。敕旨宜令李托部署人船。往云门修斋迎请。天吴息浪。风伯清尘。直济中流。俄达上国。敕旨于崌崃步驻泊。翌日。左右两街。诸寺僧众。东西教坊。四部伶伦。迎引灵龛。入于大内。螺钹铿锵。于玉阙。幡花罗列于天衢。圣上别注敬诚。赐升秘殿。大陈供养。謺启斋筵。排内帑之瑰珍。馔天厨之蕴藻。列砌之骊珠斛满。盈盘之虹玉花明。浮紫气于皇城。□灵光于清禁。圣上亲临宝辇。重换法衣。谓侍臣曰。朕闻金刚不坏之身。此之谓也。于是许偫僚士庶。四海蕃商。俱入内庭。各得瞻礼。瑶林畔千灯接昼。宝山前百戏联宵。施□□□不可殚纪。以十月十六日乃下制曰。定水澄源。火莲发艳。夙悟无生之理。永留不朽之名。万象都捐。但秘西乾之印。一真不动。惟馀南祖之灯。韶州云门山證真禅寺匡真大师。早契宗乘。洞超真觉。虽双林示灭。十七年靡易金躯。只履遗踪。数万年应回葱岭。朕显膺历数。缵嗣丕图。洎三朝而并切皈依。乃一心而不忘回向。仰我师而独登果□在冲人而良□叹嘉。宜行封赏之文。用示褒崇之典。赠大慈云匡圣宏明大师。證真禅寺宜升为大觉禅寺。重臣将命。乳奠坤仪。太常行礼于天墀。纶诰宣恩于云陛。固冥垂慈贶。密运神通。资圣寿于延长。保皇基于广大。师在内一月馀日。圣泽优渥。七宝装龛。六铢裁服。颁赐所厚。古今难伦。当月二十九日。宣下李托部署。却回山门。有参学小师双峰山长老广悟大师赐紫竟钦温门山感悟大师契本云门山上足小师悟大师常宝等。同部署真身到阙。亦在内庭受供。恩渥异常。其诸上足门人常厚等四十馀人。各是章衣师号。散在诸方。或达禅机。或名高长者。在京小师明大师都监内诸寺赐紫常一等六十馀人。或典谋法教。或领袖沙门。臣才异披沙。学同铸水。虔膺凤旨。纪实以难周。愧匪雄词。勒贞珉于不朽。乃为铭曰。
于穆大雄。
教敷百亿。
亭育二仪。
提携八极。
不灭不生。
无声无色。
卓尔神功。
昭然慧力(其一)(一章)

化无不周。
道无不备。
法既流兮。
教既布矣。
爰未灭乐。
归乎妙理。
宝性真宗
枝分风靡(其二)(二章)

祖祖传心。
灯灯散烛。
诠谛腾镳。
圣贤交躅。
种种津梁。
门门杼轴。
正觉广焉。
寻之不足(其三)(三章)

厥有宝林。
重芳一叶。
布无上乘。
登无上楫。
法炬曈昽。
尼珠炜煜。
拯溺迷津。
救焚尘劫(其四)(四章)

南北学徒。
抠衣朝夕。
无醉不醒。
无昏不释。
示其生焉。
来彰慧绩。
示有灭焉。
归圆真寂(其五)(五章)

湛然不动。
塔韫宝光。
玉□弥赫。
金相弥庄。
时乎未来。
我则晦藏。
时乎至矣。
我则昭彰(其六)(六章)

爰于明朝。
现兹法质。
如拨障云。
重舒朗日。
瑞应皇□福隆帝室。
圣览祯祥。
恩颁洋溢(其七)(七章)

三翼沿溯。
千里请迎。
迎来丹阙。
设在三清。
金银罗列。
琼璧堆盈。
俄生紫气。
潜覆皇城(其八)(八章)

陈供席。
夜奏笙歌。
施亿宝贝。
舍万绮罗。
神倾薝卜。
天降曼陁。
前佛后佛。
显应斯多(其九)(九章)

明明圣君。
仁仁慈主。
圣比和风。
慈同甘雨。
祚与天长。
教将地固。
勒之贞珉。
永芳千古(其十)(十章)
赵陈二烈女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押词韵第三部
二烈女,一曰赵金娘,高要人,其父名星还。丙申,女年及笄,贼至,骂贼,引簪刺吭而死。一曰陈氏者,高明人,其父名昌第。女年十六,许字谭氏子。甲午,滇兵至,胁以白刃,女痛骂求死,兵不忍杀之。女以头触石碎脑,血溅兵,兵怒,乃杀焉。吊曰:
鲁女倚柱吟,忧国无人知。
妾身逢丧乱,志节聊自持。
罗敷虽靡匹,秋胡宁为期。
吁嗟尔元憝,安知礼义归。
猛虎尚可驯,神鸾终不移。
抽吾玳瑁簪,可以刺熊罴。
天道故祸淫,气矜吾不为。
珠沉靡点辱,玉碎馀光辉。
对君刎绣颈,去去从湘妃。
碧梧翠竹 其一 元末 · 良琦
 押阳韵
吴兴赵子昂篆颜,杨廉夫记,高明则诚后记)
碧梧翠竹之高堂,乃在玉山西石冈。
浓阴昼护白日静,翠气夜含清秋凉。
堂中美人双鸣珰,不独痴绝能文章。
北海李生共放旷,东林惠远同徜徉。
张骞乘槎下银潢,奉诏远降天妃香。
帷中灵风神欲语,坛上五色星垂光。
舟回鲸涛溯长江,故人宛在江中央。
入门相见各青眼,花间促席飞霞觞。
清歌遏云锦瑟张,亦有众宾相颉颃。
祢衡赋就惊满座,宽饶酒深真醉狂。
黄河东流雁南翔,轺车明朝归帝乡
玉堂掖垣梧竹长,题诗寄远毋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