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序
孙皓初童谣 魏晋 · 无名氏
 押鱼韵
《宋书》五行志曰:孙皓初童谣曰云云。寻迁都武昌。民溯流供给。咸怨毒焉。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业。《御览》或作邺。○《三国志》陆凯传。《宋书》五行志。《晋书》五行志。《御览》百五十六引江表传。又引《三国志》。《御览》百七十、九百三十五。《乐府诗集》八十八。又《文选》补遗三十五作扬州谣。《诗纪》二十。)
石头民为庾亮歌二首 其一 魏晋 · 无名氏
 押筱韵
《晋书》曰:庾亮。初镇武昌。出至石头。百姓于岸上歌之。后连徵不入。及薨于镇。以丧还都葬。皆如谣言。
庾公武昌,翩翩如飞鸟。
庾公扬州,白马牵旒旐(○《晋书》五行志。《宋书》五行地。《世说》新语伤逝篇注引灵鬼志谣徵。《乐府诗集》八十七、《诗纪》四十三并作庾公歌二首。)
荆楚 魏晋 · 无名氏
四言诗 押萧韵
莲社高贤传曰:寻阳陶侃广州。渔人见海中有神光。网之。得金像文殊。志云。阿育王所造。以关武昌寒溪寺。主僧珍常住夏口。夜梦寺焚。而此像室独有神护。驰还。寺果焚。像室果存。及移督江州。迎像将还。至舟而溺。荆楚为之谣曰:
陶惟剑雄,像以神标。
云翔泥宿,邈何遥遥。
可以诚致,难以力招(○莲社高贤传。法苑珠林十三。《庐山记》。)
归去来兮辞并序 东晋 · 陶潜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遥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征夫前路,恨晨光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壶觞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日涉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扶老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无心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去留
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东皋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乘化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并引1082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创作地点: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西山;九曲亭
予往在武昌西山九曲亭上有题一句云:「玄鸿横号黄槲岘。」九曲亭,即吴王岘山,一山皆槲叶,其旁即元结陂湖也,荷花极盛。因为对云:「皓鹤下浴红荷湖。」座客皆笑,同请赋此诗。
江干高居坚关扃,犍耕躬稼角挂经
篙竿系舸菰茭隔,笳鼓过军鸡狗惊。
解襟顾景各箕踞,击剑赓歌几举觥。
荆笄供脍愧搅聒,乾锅更戛甘瓜羹。
和伏武昌孙权故城 南齐 · 谢朓
 押词韵第七部
伏曼容武昌太守
炎灵剑玺,当途骇龙战。
圣期缺中壤,霸功兴宇县。
鹊起登吴台,凤翔陵楚甸。
衿带穷岩险帷帟谋选
北拒溺骖镳西龛组练
江海既无波,俯仰流英盼
裘冕禋郊,卜揆崇离殿
钓台讲阅樊山开广燕。
文物共葳蕤,声明且葱茜。
三光厌分景,书轨欲同荐。
参差世祀忽,寂寞市朝变。
舞馆识馀基,歌梁想遗啭。
故林衰木平,荒池秋草遍。
雄图若兹茂宰遐眷
幽客滞江皋,从赏缨弁
清卮阻献酬,良书限闻见。
幸藉芳音多,承风采馀绚。
于役倘有期,鄂渚同游衍(本集四。《文选》三十。三谢诗。《诗纪》六十。又《颜氏家训》勉学篇引一句。《御览》三百十五作谢朓诗。引战一韵。海录碎事九作谢朓诗。引茜一韵。)
题沈君琴(补编)1083年闰6月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一部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武昌主簿吴亮君采,携其友人沈君十二琴之说,与高斋先生同子之文太平之颂以示予。予不识沈君,而读其书,乃得其义趣,如见其人,如闻其十二琴之声。予昔从高斋先生游,尝见其宝一琴,无铭无识,不知其何代物也。请以告二子,使从先生求观之此十二琴者,待其琴而后和。元丰六年闰八月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五哀诗 其一 楚三闾大夫屈原1128年8月 宋 · 李纲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
湖湘间多古骚人逐客、才士之所居,故其景物凄凉,气俗感慨,有古之遗风。余来武昌,慨然怀古,作五诗以哀之
楚怀听秦诳,身作咸阳鬼。
当时屈原争,坐困椒兰毁。
襄王复不悟,远作江南徙。
行吟沅湘间,形槁颜色悴。
著书称离骚,风雅齐厥理。
鸱鸮况小人,鸾凤喻君子。
眷眷不忘君,一篇三致意。
纫兰采杜若,冠佩空自伟。
举世混浊中,谁与同乐此。
忠臣会遇难,千古共一轨。
人情疏鲠亮,物能使软美。
存亡反覆间,悔及良晚矣。
嗟嗟屈子心,芳洁畴与比。
日月可争光,尘垢安能滓。
聊从太史卜,肯逐渔父醉。
甘葬鱼腹中,怀沙汨罗水
千秋身后名,芬馥同茝芷。
夫岂椒兰徒,据势长不死。
武昌铜剑歌,并引1080年 北宋 · 苏轼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供奉官郑文,尝官于武昌。江岸裂,出古铜剑,文得之以遗余。冶铸精巧,非锻冶所成者。
雨馀江清风卷沙,雷公蹑云黄蛇
蛇行空中如枉矢,电光煜煜烧蛇尾。
或投以块铿有声,雷飞上天蛇入水。
水上青山如削铁,神物欲出山自裂。
细看两胁碧花,犹是西江蛟血
苏子得之何所为,蒯缑弹铗咏新诗。
君不见凌烟功臣长九尺,腰间玉具拄颐
武昌西山,并叙1086年11月29日 北宋 · 苏轼
 押灰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嘉祐中翰林学士承旨邓公圣求,为武昌。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轼谪居黄冈,与武昌相望,亦常往来溪山间。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试馆职,与圣求会宿玉堂,偶话旧事。圣求尝作《元次山洼尊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当以遗邑人,使刻之铭侧。
引用典故:葡萄涨
春江渌涨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
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
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
中原北望在何许,但见落日低黄埃
归来解剑亭前路,苍崖半入云涛堆。
浪翁醉处今尚在,石臼抔饮无樽罍。
尔来古意谁复嗣,公有妙语留山隈。
至今好事除草棘,常恐野火烧苍苔。
当时相望不可见,玉堂正对金銮开。
岂知白首同夜直,卧看椽烛高花摧。
江边晓梦忽惊断,铜环玉锁鸣春雷。
山人帐空猿鹤怨,江湖水生鸿雁来。
请公作诗寄父老,往和万壑松风哀。
秧马歌1094年 北宋 · 苏轼
 押齐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庐陵,见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谱》。文既温雅,事亦详实,惜其有所缺,不谱农器也。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蒿其首以缚秧。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史记》:禹乘四载,泥行乘橇。解者曰:橇形如箕,擿行泥上,岂秧马之类乎?作《秧马歌》一首,附于《禾谱》之末云。
春云濛濛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
嗟我妇子行水泥,朝分一垄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
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胁低。
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
耸踊滑汰如凫鹥,纤纤束蒿亦可赍。
何用繁缨与月题,却从畦东走畦西。
山城欲闭闻鼓鼙,忽作的庐跃檀溪
归来挂壁从高栖,了无刍秣饥不啼。
少壮骑汝逮老黧,何曾蹶轶防颠隮。
锦鞯公子朝金闺,笑我一生蹋牛犁,不知自有木駃騠。
唐故容州都督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 唐 · 颜真卿
四言诗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四
呜呼。可惜哉元君。君讳结。字次山。皇家忠烈义激文武之直清臣也。盖后魏昭成皇帝孙曰常山王遵之十二代孙。自七叶。王公相继。著在惇史。高祖善祎。皇朝尚书都官郎中常山郡。曾祖仁基。朝散大夫褒信袭常山公。祖利贞。霍王府参军。随镇改襄州。父延祖。清净恬俭。历魏成主簿延唐丞。思閒辄自引去。以鲁县商馀山多灵药。遂家焉。及终。门人谥曰太先生宝应元年追赠左赞善大夫。君聪悟宏达。倜傥而不羁。十七始知书。乃授学于宗兄先生德秀常著说楚赋三篇。中行子苏源明骇之曰。子居今而作真淳之语。难哉。然世自浇浮。何伤元子天宝十二载进士。作文编。礼部侍郎阳浚曰。一第污元子耳。有司得元子是赖。遂登高第。及羯胡首乱。逃难于猗玗洞。因招集邻里二百馀家奔襄阳。元宗异而徵之。值君移居瀼溪。乃寝。乾元二年李光弼史思明河阳肃宗欲幸河东。闻君有谋略。虚怀召问。君悉陈兵势。献时议三篇。上大悦曰。卿果破贼。朕忧遂停。乃拜君左金吾兵曹。摄监察御史。充山南东道节度参谋。仍于唐邓汝蔡等州招缉义军。山棚高晃等率五千馀人。一时归附。大压贼境。于是思明挫锐。不敢南侵。前是泌南战士积骨者。君悉收瘗。刻石立表。命之曰哀邱。将吏感焉。无不勇励。玺书频降。威望日崇。时张瑾杀史翙襄州。遣使请罪。君为奏闻。特蒙嘉纳。乃真拜君监察。仍授部将张远帆田瀛等十数人将军。属荆南有专杀者。吕諲节度使辞以无兵。上曰。元结有兵在泌阳。乃拜君水部员外郎殿中侍御史。充节度判官。君起家十月。超拜至此。时论荣之。属道士申泰芝湖南防禦使庞承鼎谋反。并判官吴子宜等皆被决杀。推官严郢坐流。俾君按覆。君建明承鼎。获免者百馀家。及卒。淮西节度使王仲鼎为贼所擒。裴茂来瑱交恶。远近危惧。莫敢谁何。君知节度观察使事。经八月。境内晏然。今上登极。节度使留后者例加封邑。君逊让不受。遂归养亲。特蒙褒奖。乃拜著作郎。遂家于武昌之樊口。自释以见意。其略曰。少习静于商馀山。元子十卷。兵起。逃难于猗玗洞。猗玗子三篇。将家瀼滨。乃自称浪士浪说七篇。及为郎。时人以浪者亦漫为官乎。遂见呼为漫郎漫记七篇。及家樊上。渔者戏谓之聱叟。(阙八字)又以君漫浪于人间。或谓之漫叟。岁馀。上以君居贫。起家为道州刺史。州为西原贼所陷。人十无一。户才满千。君下车。行古人之政。二年间。归者万馀家。贼亦怀畏。不敢来犯。既受代。百姓诣阙。请立生祠。仍乞再留。观察使奏课第一。转容府都督侍御史本管经略使。仍请礼部侍郎张谓甘棠颂以美之。容府自艰虞以来。所管皆固拒山谷。君单车入洞。亲自抚谕。六旬而收复八州。丁陈郡太夫人忧。百姓诣使请留。大历四年夏四月。拜左金吾卫将军御史中丞。管使如故。君矢死陈乞者再三。优诏褒许。七年正月京师。上深礼重。方加位秩。不幸遇疾。中使临问者相望。夏四月庚午。薨于永崇坊之旅馆。春秋五十。朝野震悼焉。二子以方以明。能世其业。名虽而官未立。以其年冬十一月壬寅。虔葬君于鲁山青岭泉陂原。礼也。呜呼。君其心古。其行古。其言古。躬是三者。而见重于今。虽拥旄麾幢。总戎于五岭之下。弥纶秉宪。对越于九重之上。不为不遇。然以君之才之德之美。竟不得专政方面。登翼泰阶。而感激者不能不为之太息也。君雅好山水。闻有胜绝。未尝不枉路登览而铭赞之。感中行见知之恩。及亡。至今分宅以恤其子。其不偷也多此类。中书舍人杨炎常衮皆作碑志。以抒君之志业。故吏大足江华瞿令问将张满赵温张协王进兴等。感念恩旧。皆送哭以终葬。竭资鬻石。愿垂美以述诚。真卿不敏。常忝次山风义之末。尚存衋往。敢废无愧之辞。铭曰。
次山斌斌,王之荩臣。
义烈刚劲,忠和俭勤。
炳文华国孔武宁屯。
率性方直,秉心真纯。
见危不挠,临难遗身。
允矣全德,今之古人。
奈何清贤,素志莫伸。
偫士立表,垂声不泯。
翠楼吟 双调1186年 南宋 · 姜夔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词曲·宋代 创作地点:湖北省武汉市安远楼
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吴为予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
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
层楼高峙。
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
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
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
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水调歌头 南宋 · 岳甫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词曲·宋代
编修楼公易镇武昌安阳岳甫作歌头一阕,奉祖行色。再拜。
鲁口天下壮,襟楚带三吴。
山川表里营垒,屯列拱神都。
鹦鹉洲处士黄鹤楼中仙客,拍手试招呼。
莫诵昔人句,不食武昌鱼

望樊冈,过赤壁,想雄图。
寂寥霸气,应笑当日阿瞒疏。
收拾策略,成就孙刘基业,未信赏音无。
我醉君起舞,明日隔江湖。
瑶华慢 清初 · 查慎行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馀波词
武昌县西道士洑亦名西塞山,绝壁临江,上有张志和。按西塞山吴兴。《唐书》:张志和金华人颜真卿湖州,时志和来谒,原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踪迹未尝入楚也。陆放翁《入蜀记》云即玄真子,《渔父词》云云者,第未详考耳。
浮空欲翥,翠色移来,正扁舟剪渡。
一峰忽转,黄冠形状,迎人似俯。
残霞红敛,送几点、神鸦飞去。
指前头、隐隐孤城,已辨黄州烟树。
矶边小作迟留,向香火荒祠,笑问渔父。
鳜鱼肥美,算只在苕霅,溪山深处。
生前好事,多著了、清吟几句。
又分得、西塞山前,别派斜风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