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序
榆关纪痛诗(十首。十月二十四,黄海舟中作。)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二
甲子秋七月,浙督卢永祥兵败,被逐于齐燮元,乃遣使乞援于奉天。张雨亭耻于辛酉之败,思修怨于我者三年矣,于是苏、浙之战方熄,而直、奉之祸又作。八月举兵十二万,长驱犯山海关彭寿莘与战,互有胜负。上将军吴公,受朝命督师为总司令,直鲁豫副使王承斌为副司令。十九日,公自洛阳三师之一旅至京师,设讨逆军总司令部于四照堂。全国诸侯咸愿会师榆关听驱使,公编制调请,旬日而定。编正军四军,一军总司令彭寿莘,以王维城、董政国副之,二军总司令王怀庆,以米振标副之,三军总司令冯玉祥,无副,四军总司令曹锳,以殷本浩、曹士杰副之。乃定行军方略,一军分三路进,一路司令彭寿莘,二路司令王维城,三路司令董政国,而以冯玉荣、葛树屏、时全胜属之;二军分二路进,前敌总指挥刘富有、副指挥龚汉治属之;三军分二路进,一路司令李鸣钟、二路司令张之江属之;四军分二路进,二路司令永祥属之。乃编援军十路,张福来为援军总司令,一路司令曹锳,二路司令胡景翼,三路司令张席珍,四路司令清臣,五路司令靳云鹗,六路司令治堂,七路司令张治功,八路司令李治云,九路司令潘鸿钧,十路司令庆林,而以曹士锳、林起鹏、田维勤、马灿林、吴长植、张金标等副之。海军总司令杜锡圭,副司令温树德。当是时,各督入,倾国云从,天下将士,无不以得受吴将军驱策为荣。命使面请,率军效命者争先恐后,坐为之满,文电日积盈尺。是役也,统计正军九路,援军十路,司令四十,而后防筹备各司令不与焉;马步炮辎工兵额共为二十馀万,而飞机、海军不与焉。某将驻某地,某军取某势,则皆各受吴公之命。冯玉祥驻热河,为左翼,公知其不可恃,命胡景翼驻喜峰、平泉以监之。于时诸路诸司令,期会而发,信宿而集,飞挽则依山陆梁,徵赴则排虚缩地,万轨一涂,昏晓无间,甲帐山积,战马云逝,东西南北数千里,肩摩毂击,途为之塞者累日兼旬,田夫耒以观兵,绅商壶浆而犒士,出师之盛,近今无有焉。九月初十夕上将军督师北京,纛车在前,幕府车次之,余以秘书兼机要参议,与闻戎机,随纛车次乘。十二日,军次秦皇岛,时诸路军云集长城,战稍却。先是,冯玉荣失守九门口,敌军得入关,公电令斩冯玉荣以徇,自往督师。既至,军威大震,公亲指挥,衣不解带,大战十日,数夺要塞。惟时饷无的款,军需告匮,公内忧之。初,财政总长王克敏数谋承认佛郎案,以得大贿,公在数电曹公,力持不可,痛斥其奸,事遂寝,克敏于是衔公而思中伤以败公功。军事既兴,王不任筹饷,尝争论于曹公前。公索之急,王曰:「实无钱。无已,则承认金案,旦夕可得数百万。」公怒曰:「君乃欲乘国家危急,胁劫卖国耶?我宁饿死沙场已耳。」朝士咸劝杀克敏辈以清侧,为曹公所解。至是军饷需日必十万,而兵站、运轮、制造、弹械、衣甲、医药、谍报、赏恤、舟车、供给一切杂支,实且两倍其数犹不与也。秋尽霜高,边海苦寒,士卒有无衣之叹,有司兴仰屋之嗟。公知不可以持久,利在速胜,乃思出奇兵。于是躬冒炮火,相度形势,朝浮洲岛,夕返大营,涉海踰岭,日必数十百里。归则披阅文书,抉择可否,目无停视,耳无辍听,五官并用,穷极夙夜,弗以为劳。遂密定以海军载兵暗截葫芦岛,出锦西直达沈阳之计。事待发矣,时奉军转战经月,久困榆关,精锐死伤略尽,士无斗志,佥怨用兵之非计,至躯贫民以充士卒。辽东豪杰,群焉思逞,以效顺于吴公,而我以奇兵出间道临之,直捣黄龙,此其时也。奉军既侦公日游弋海面,知必有奇谋,顾关下诸军攻之急,不可懈,弗得顾后防,于是大惧。张雨亭知冯玉祥性好作乱而贪财,方思报怨于吴将军,乃急使至承德祥,使倒戈,约券千万为寿,而先辇二百万。祥果利其多金,许之,遣使约承斌、孙岳,共谋去曹结张,而据北方政权。惧景翼监军也,说之曰:「公遇子厚乎?」曰:「厚。」曰:「以子之功,宜分茅矣,乃猎食顺德,饷械往往不给,曾不得尺寸之土,且今兹之战,君意何欲?」曰:「立功得土耳。」祥笑曰:「岂不闻吴公面曹公之言乎?三省巡阅非子衡莫属,三省各督,则懋宣子耕赞勋可。战而胜,事内定,败,俱死而已。」于是景翼怒。祥曰:「鸟尽弓藏,奉灭,曹、将不可复制。我将以和平应民意,倡停战以存奉,成,奉必我,而政自我出,不成,则我得美名,亦足自给。一举两得,君其从我游乎?」因述奉军急求意。胡素贪而贫,大悦,是夕先辇老头票十万至胡营,祸遂作。二十一日,冯、胡以其军叛,倍道疾趋,夜半至德胜门孙岳开门纳之北京陷。祥以炮围总统府,囚曹公于延庆楼,承斌入逼曹公下令停战,褫吴将军职,解其兵柄。吴公方统大军苦战山海关,闻变,命援军总司令张福来当榆关,自率卫队一百人,疾趋天津,电调长江、鲁、豫诸军入。各军未及发,而鲁督士琦段祺瑞通,先叛,陈兵济南,断津浦路,命胡翊儒据德州兵工厂,毁铁道,遏南军不得北上,惟潘鸿钧旅先得至,与冯玉祥战于杨村、张庄间,败绩。时山海关主客军犹十馀万,受张福指挥,居四日,不战而遁,军中莫知所措,则大渍,先津军败,张宗昌遂以骑兵下滦州矣。公以首尾皆败,援路绝,知事不可为,率残部五千,退唐沽,乘海军南渡,至烟台,将假道入士琦不许,乃入长江,由汉口洛阳焉。祥既据北京自称国民军革命,自建摄政内阁,然意尤在得皇室财宝,命张壁、鹿钟麟勒兵入宫,露刃逐清帝、后妃下殿,而籍其宫室财货。于是元明以来,三朝御府珍储,十代帝后珠玉宝器,以至三代鼎彝图书,九洲百国方物,天府嫏嬛、宇宙韫閟希世之物,无虑几千万万亿,至是尽以出,戈断行人于道路,六日夜不绝,盖不知其纪极。夫浃旬之间,两举大逆,虽赵高之害蒙恬董卓之劫洛阳宫,华歆之逼汉献帝,不能专恶于前矣。变初发,京津士民,无不发指,及公至,犹冀一战而反正也。败耗既传,咸伤吴公以忠正见欺,而国事将益不可问,无不相向扼腕,有痛哭者,有愤而痫癫者,外人会饮,言冯事则怒掷酒器于地至粉碎。综海内外士论,咸吴公功败垂成,与岳忠武班师同为千古恨事,同声惊痛惋惜,不能已已。余侍从帷幄,历有年所,久安从军之乐,数被战胜之荣,今乃于千载不偶之事,天崩地坼,目击而躬逢之。伤正义之不伸,慨天心之助长,恸尊亲之忧辱,哀网纪之沦亡,痛定纪痛,示不忘焉。
六合军需动,安危仗令公
长驱二十万,鼓角下辽东
不以兵车力,何由衽席功。
执鞭吾所愿,长揖事英雄(古今万国,无不以武力而能底定者。以杀止杀,先哲盖已言之。不然者,区区霸业之不以兵车,何足多管仲之力?而谓暴民大憝,可空言而和平哉?)
赵君碑三首 其一 庚申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三
赵君碑》,见于洪氏《隶释》,后遂无箸录者,盖石已毁矣。道光壬辰春仲,先文安公按试宁波,余随侍登范氏天一阁,见此碑及《刘熊碑》。单纸宋拓,俱有破损。阁上置长案,不设坐具。书帖不得下楼,无缘假归审订。奇迹经眼,时入睡㝱,忽忽三十年矣。其年冬,在都得苏斋双钩《刘熊碑》于琉璃厂肆。适澧州蒋锦秋观察收得汪孟慈处宋拓《刘熊碑》及宋拓鲁公《祭侄文》,许我到粗旗杆庙寓中手钩《祭侄文》,肴酒供客甚恭,主人不出门半步,而《刘熊碑》则固靳不与钩。余以甫得翁钩本可玩,不复强索。后屡游吴门,颇闻有《赵君碑》,以尤物不敢过问也。咸丰辛酉长沙,知易小坪令嗣处有立轴本,浼李季眉借到。小坪得之蒋奇男。奇男者,伯生之子。伯生得之黄小松道光二三年间伯生济南西关外之燕园,余与先弟子毅周通甫杨徵和、张渌卿诸君谈碑看画,过从无虚日,顾未见此碑,其时盖尚未收得也。小松得之张芑堂芑堂得碑在乾隆丁未,不箸所从来。以后梁山舟、钱箨石、翁覃溪伊墨卿吴荷屋梁茝林各有题记。似乎王兰泉孙渊如阮伯元师俱未寓目。芑堂伯生小坪以藏帖主人,俱不题一字,殊不可解。今立轴炳然,而小松所得之剪褾本不知何往矣。黄荷汀同年官上海,忧归,携一轴来,云得之徐紫珊。看苏斋题记,乃钱辛楣宫詹旧藏物,而《潜研堂金石跋尾》不录是碑,岂得碑于成书后邪?辛楣紫珊,中间不知流转何处,或即由钱至徐耳。小松先得顾云美册,又得芑堂赠轴,又同李铁桥观此本于泲宁,最为有金石缘。余不得藏一本,而所见有三本,与苏斋同。余多见天一阁本,翁多见云美本耳。惟苏斋于三本俱有题字,而所箸《两京金石记》《复初斋集》,俱不及此碑,岂亦如宫詹例邪?此轴中题字,如顾涧蘋、练栗人,皆昔年相与诹古者,宿草多年,不胜悽惘。余既借到两本,值酷暑不能临摹。刻碑人历城陈浩随我至,令其双钩,装为巨轴。一时壁间遂有三《赵君碑》,可云奇快。氏轴先索还,黄荷汀轴许我久看。因分作三诗,以志欣赏。此碑自黄小松小蓬莱阁双钩题跋》后,又有万廉山《百碑研斋》缩刻本,又见于吴荷屋丈《筠清馆金石录》,其他箸录者,余未及见也。辛酉七月十九二十日记于长沙化龙池寓斋之磻石山房。
芑堂张氏初获碑,至今七十有五祀。
最好箨石看碑处,永丰乡之九曲里。
芑堂十年不题字,持赠秋盦官在泲。
小蓬莱阁本有是,古册流传顾云美
谁期此轴不胫至,轴者在壁册在几。
册落何处轴无恙,燕园蒋子特珍视。
燕园藏宝我尽阅,道光之初岁壬癸。
其时尚未得此拓,迟四十年方觏止。
令嗣奇男宦湘上,转归易氏父及子。
金石之寿人不如,漫为斯碑叹流徙。
初平正是献帝元,董卓移都世乱矣。
辟雍东观典司缺,兰台鸿都图册毁。
陈留况与洛阳近,贞石尚为贤令砥。
东京遗碣此其殿,民心敦朴见恻悱。
安得重摹付妙斲,一代石墨有终始。
谁其爱我转借示,李子季眉稽古士(题易氏藏本。)
子乔《赠劳山僧》有序 清 · 李宪噩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子乔北行次沧州,有少年僧,察其音,似故人张阳扶,叩之,果阳扶甥也。先是阳扶流寓济南诸邑,皆携姊甥往,后远游,姊老,不能从阳扶去。久之,甥遂为劳山僧,将入都受戒。子乔遇之,感而赋诗云。
知是儒家子,为僧始几春。
持经非有愿,离母只缘贫。
驿路看残雪,乡音识故人。
长安殷浩,应为泣沾巾。
杨员外员外名乘字文载济南人。官浙省员外郎,以累斥。至正十六年淮张之辟,乃遗训二子卣、卓,自经。)别业 元末明初 · 王逢
 出处:梧溪集卷二
至正十六年今大府开中吴时公先以杭州陷非罪被黜依故人彰德路同知上海章元泽居或传大府将起公笑曰吾岂事二姓使果至公知不免往辞章曰某行矣敢以家累君章曰友责当尔也既归诲二子卣卓事君立身之道乃就寝久之卣卓入见则缢死矣案上得遗训云死生如昼必有夜何足介怀吾老矣获全臣节死固甘心卣卓其以麻衣屦为敛岁时祭止蔬食此盖晚年至愿卣卓益宜修省勿贻人诮也章殡之公名乘字文载济南人少负气博涉经史由参议府掾累官拜监察御史迁浙省员外郎十八年中外台臣昭雪其前后事赠某谥某卣荫山东宣慰司都事清忠书院山长
翠羽无深巢,麝香无隐穴。
由来老蚌珠,泪泣沧海月。
于乎杨员外,竟类膏自爇。
忆昨佐南省,四境正骚屑。
朝廷忌汉人,军事莫敢说。
遂罹池鱼殃,遄被柳惠黜。
寄身傍江潭,乃心在王室。
星躔错吴分,气候乖邹律。
天风摇青蘋,徒步空短发。
谯玄初谢遣,龚胜守节
譬如百鍊钢,不挠从寸折。
又如合抱,岂藉涧底檗。
我时浮扁舟,鸥外候朝日。
荒郊无留景,别业自深郁。
时清议劝忠,公冤果昭晰。
大名流天地,当与河水竭。
结交卣卓间,遗言见馀烈。
赠云外道者灵保治中 元末明初 · 王逢
 出处:梧溪集卷五
予过吴江洞真观黄碧岩丹房会云外道者曰珠展氏名灵保字祐(一作祐)之尝为镇南王长史统骑兵五百人征汝蔡妖党以功闻赐金币上尊升司马至正十六年三月长鎗军帅张鉴叛据扬州退驻淮安宪使楮布哈拒寇赵负城胡陈寨首鼠两间灵保说胡诱获赵人畜千百计既饥军民相食数求老张平章援不为应复将王命间道走京师告危急状大臣嘉授济南路治中议督诸部救十月城陷布哈抗敌死王被执逾月不屈妃某偕水死焉灵保得王凶闻由海趋浙遂寄迹老氏盖数年矣与之交旬日意气殆欲相从于阆风之上者因壮其前高其后序而诗曰
菲衣麻屩今道者,元是亲王右司马
雪尾羔羊蒸瓠肥,金盘露酒明河泻。
主画才优彤邸间,督战功收霍丘下。
济南别驾本遥授,誓欲勤王清草野。
先时张鉴扬州,孤军退在筹边楼
老张平章拥精锐,间道蜡书躬远投。
近郊虽顺等狼子,千里横亘长淮䲡。
鹄形徒志牛后热,龙种竟逐鸱夷浮。
申胥血泪霁云镞,落景荒寒影惨独。
去燕留吴百腄肚,苏台又复游麋鹿。
三万顷湖七十峰,一筇一篷娱老足。
胎禽将雏桐白华,遇我黄石仙翁家。
蕊珠真经口暗诵,满月淡晕天东霞。
来者玩迅电,往者叹逝水。
拟招安期生,更拉偓佺子。
阆风共楫长爪姑,试问蓬莱清浅还有几。
伍宪副 明 · 周瑛
君讳福字天锡号南山临川人由济南府学教授超升陕西提学佥事副使致仕以卒
健鹘兮盘空,俯视兮寰中。
招之兮不下,万里兮刚风。
䌽线兮金针,刺绣兮华衾。
结识兮夫君,岁晚兮同心。
忽辞兮青毡,驻节兮秦川。
佩服兮玺书,陶铸兮才贤。
南山兮气高,九卿兮一毛。
拂衣兮长啸,林木兮萧骚。
七十兮春秋,学赋兮远游。
虹蜺兮夜吐,经旬兮不收。
陇东王感孝颂 北齐 · 申嗣邕
四言诗 押真韵 出处:全北齐文卷八
惟夫德行之本,仁义之基,感洞幽明,拢驯禽兽,清音带兵而挺洁,素采映雪而流辉,根矩定于一丸,丘吾绝于三失。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尚书左仆射尚书令、摄选,新除特进使持节齐州刺史陇东王胡长仁,雌黄雅俗,雄飞戚里,入膺北斗,执柄端衡,出牧东秦,总条连率。未脱崔林之屣,聊褶贾宗之襜,视听经过,访询耆旧。郭巨之墓,马鬣交阡;孝子之堂,鸟翅衔阜。君王爱奇好古,历览徘徊,妃息在傍,宾僚侍侧。璧疑秦镜,炳焕存形,柱识荆珉,寂寥遗字。所以敛眉长叹,念昔追远,遂若羊公登岗,不同处墨饮泉,慨贤胜之多弊,嗟至德而无纪,兰溪傥不见谷城何以知石?于时开府中兵参军梁恭之盛工篆隶,骑兵参军申嗣邕微学摛藻,并应命旨,俱营颂笔。以大齐武平元年正月廿二日,权舆雕莹,表建庭宇,栋刻苍文,檐栽翠柏。庶令千叶之下,弥振金声,九原之中,恒浮玉树。其词曰:
天经地义,启圣通神。
重华曾闵,莱子乐春。
时多美迹,世有芳尘,前汉逸士,河内贞人。
分财双季,独养壹亲,客舍凶弭,儿埋福臻。
穹隆感异,旁薄贻珍,悬车遽落,夜台弗晨。
千龄俄古,万祀犹新,朱骖紫盖,抚俗调民。
高山达节,景慕萦颦,式凭不朽,永播衣巾(碑拓本)
六公篇 其一 高太史季迪 明 · 胡应麟
 押阳韵
六公者高太史季迪李观察献吉何观察仲默徐博士昌谷高参知子业李廉访于鳞也其三洛下其二江左其一济南总之上距国初下迄弘靖诗家者流正宗巨擘尽矣余束发寤寐诸君子读其遗集恨不获一当其人是秋舟过吴门欲入访季迪昌谷故居而州民遂无识者盖颓没榛莽久矣嗟夫彼其盛名朗朗悬诸日月世代非远河山邈如由后视今维今视昔俯仰宇宙能无怅然爰并李何四子为六公之篇后之同志或将有感于斯咏云尔
四杰江左太史何琅琅。
一鸣骇万鸟,百中连双鸧。
朱弦奏上国,白纻歌明堂。
遂令十叶后,率土归吴阊(谓嘉隆间也)
寄寿太宰尹公八十 明 · 吴宽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匏翁家藏集卷第二十八
恭惟太宰尹公天下达尊济南遗老宽辱爱颇久奉问独疏徒因微末之嫌恐致率易之诮幸三朝之耆旧功业既成属八帙之高年体履益胜聊陈韵语因寄下怀敬祝期颐以慰众望
廊庙久违思旧德,山林何幸着名卿。
临湖对月将杯举,出郭看花却杖行。
杨绾在朝风俗美,山涛典选品流清。
济南耆俊从来有,坐见高年过伏生
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 其一 1077年 北宋 · 苏辙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从来徐,留百余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崇祯皇帝御琴歌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甲申春烈皇帝宴坐便殿,鼓翔凤之琴,中曲而七弦俱绝,龙颜不怡良久。未逾月而有煤山之变,其琴流落人间,济南李家购藏之。屈翁山具述见闻,中座罢酒,各请为歌。夫物犹如此,哀哉!
孤桐何生生峄阳,天家巧斫含宫商。
乾坤四序在胸臆,七宝交盘双凤皇。
烈皇宵衣坐璇殿,欲奏南薰和赤县。
朱丝七轸轸七弦,一时迸绝君王前。
君王三月骑龙去,神物潜行越河泗。
罗浮道士搜遗弓,五拜亲瞻翔凤字。
来归泣语临秋浦,白日晶晶倏飞雨。
况乃风高水波立,海隅咫尺非吾土
豹之斑,下人间,鳄之横,出深阻。
掩君泪,为君吟。
彼琴者木木有心,四海男儿何至今。
洞庭洄源亭宴四郡太守(并序。序内缺一字。) 唐 · 苏源明
天宝十二载七月辛丑东平太守扶风苏源明,觞濮阳太守清河崔公季重鲁郡太守陇西李公济南太守太原田公琦、济阳太守陇西李公倰于洄源亭,既尊封壤,乃密惠好。前此济阳以河堤之虞、夫役之弊,请南略我宿及中都。宿人讼其不便,源明请废济阳,以平阴长清济南,卢、东阿归我,阳谷濮阳,役均三邦,利倍二邑;不可,则分我寿西入濮阳,东入济阳中都北入于我。书贡阊阖,旨下陈留陈留太守王公,盛德帝俞,才美人与,自总连率,实惟澄清,□命属官湖城主簿王子说会五太守东平议,县乃不割,郡亦仍旧。已事修宴,姑以为别。若夫阶抱孤峤。轩飞庱潭。阻残暑于重林。递高秋于绝壑。其盘何有。臑鹿??奥羊。其俎何有。燔兔脍鲂。李下彫笼。冰之以寒水。爪割铦刃。巾之以疏纮。礼交乎上。当世高贤之相允。乐动乎下。前古中和之合作。抑抑焉。堂堂焉。奚一人之富有。而群后之缉熙也。司土庀舟以待。司功设袾以告。彻馔更服。陈羞洁尊。自洄源。起广泊。左拂蚕尾。右遵吾山。倒山?化岫于波际。指梁岑于林缺。移摇敝豁。瞑眇虚旷。太皞苗裔。可记任宿。伯禹山川。空流济汶。所遇多感。祇牢为欢。婥态目成以留客。嫭容色授以劝酒。繁丝疏管。纷尔自会。雅舞清唱。倏然同引。既醉。源明以手版扣舷而歌。歌阕。鸟兽闻之。低昂而相鸣。鱼鳖闻之。沿洄而或跃。兹官吏安次而不易。彼人庶乐业而不迁。喜之哉。乐之哉。字涡泊曰小洞庭盛集。五太守高宴云尔。
引用典故:冯夷
小洞庭兮牵方舟,风袅袅兮离平流。
牵方舟兮小洞庭,云微微兮连绝𡷨。
层澜壮兮缅以没,重岩转兮超以忽。
冯夷逝兮护轻桡,蛟龙行兮落增(一作中)潮。
泊中湖(一作潮)兮澹而闲,并曲溆兮怅而还。
适予手兮非予期,将解袂兮丛予思。
尚君子兮寿厥身,承明主兮忧斯人(史称废济阳,诗序县郡仍旧,或其初议云)
李氏三节妇行 元末明初 · 贝琼
 押词韵第三部
陇西李子平氏茂德聘同郡张氏女年十八归李氏生子庸甫六岁而寡舅姑怜其少也欲嫁之使左右风之即引刀欲断发以见志乃止茂德之弟仲德亦蚤卒其妻张氏年二十有八生子庆方龀亦誓不再适从弟希贤妻陈氏二十有四希贤卒时其子度方孕四月一门三妇以贞白闻而庸既长好学仕元至正间累官至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推恩赠父将军同攴益都路总管府事陇西郡伯母封陇西郡夫人再调关襄宣慰阶中奉大夫而夫人始卒年五十有六大明革命洪武初辟庸为司农主簿四转至嘉兴府知府所至严而不残夫人之教为多至今沧洲父老犹能道之可见家法有素而关于世教之大如此为赋三妇行以备太史氏所采云
赫赫陇西杰,奕叶何光辉。
一门见三子,不同乡里儿。
三妇名家姝,玉貌长蛾眉。
大妇居中堂,夜织流黄机。
中妇具朝餐,泉出江鱼肥。
小妇二十馀,金刀新制衣。
青松与女萝,百岁欣相依。
未及白头日,双凤俄分飞。
入房洗粉黛,岂复施珠玑。
盘龙掩明镜,宾鹤琴中悲。
生既不同室,死则须同归。
鸿雁犹有信,妇道安可暌。
残灯冬夜长,素月光徘徊。
共绩还共语,白玉当不灰。
有子官已高,少壮忽复衰。
丈夫少气节,恒惧白刃威。
女子乃如上,盐山同巍巍。
玩月 中唐 · 欧阳詹
 押阳韵
月可玩。玩月,古也。谢赋、鲍诗、朓之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贞元十二年,瓯闽君子陈可封游在秦,寓于永崇里华阳观,予与乡人安阳邵楚长、济南林蕴颍川陈诩、亦旅长安秋八月十五夜,诣陈之居。修厥玩事,月之为玩。则繁霜大寒则蒸云大热。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乎玩。之于时,后夏先八月,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况埃(左土右茺儿换皿)不流,大空悠悠。婵娟徘徊,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与之清冷。四君子悦而相谓曰:斯古人所以为玩也。既得古人所玩之意。宜袭古人所玩之事。作玩月诗云。
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
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
素魄皎孤凝,芳辉纷四扬。
裴回林上头,泛滟天中央。
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
清冷到肌骨,洁白盈衣裳。
惜此苦宜玩,揽之非可将。
含情顾广庭,愿勿沈西方。
浣溪沙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押先韵
怀李彦深。李,济南人绣江长白山
绿绮尘埃试拂弦。
今人谁与子争先。
相逢尊酒合留连。

金马玉堂梁苑,岸花汀草绣江船。
旧游回首又三年。
按:此下原有后庭花破子二首及孙正卿和后庭花破子一首,以其均为曲调删去。
董文敏赵文敏鹊华秋色图丙辰 清 · 阮元
 出处:研经室诗四集卷二
鹊华秋色图赵吴兴为周草窗所作也草窗济南历城人所居在鹊华两山之间其祖时迁居吴兴弁山之阳故自号弁阳老人同时张句曲雨亦为此图鸥波图元曾见之句曲图不可见惟见其题句于自书诗册鸥波图旧为董思翁所藏思翁摹之不止一本元今所藏乃思翁癸卯年所摹带水长林浮烟远岫草窗松雪风韵双清兴山水本以清远移人然济南岱岳之北七十二泉随地涌出汇为明湖澄鲜渟澈万荷竞发流出城北溁洄于华不注前每当秋林初晴横云断麓正如此图画中矣元两年历下复到吴兴思翁此帧常悬行馆单椒秀泽尚爱此山看不足也
思翁本是江南客,老与吴兴斗风格。
一卷分从旧墨林,自染青山上生帛。
历下青山有鹊华,山前原是草窗家。
吴兴清远家何处,碧浪自作花。
道人同住鸥波里,为画齐州好山水。
秋色山光尺幅中,西风乡思千馀里。
我曾两载按齐州湖里荷花水上楼。
七十二泉流不尽,青烟两点鹊华
鹊华山色真奇绝,画意诗情不能说。
螺黛浓描京兆眉,剑锋碧削昆吾铁。
白云如带截林铺,云外单椒翠影孤。
若愁难到双峰下,试看华亭此幅图。
华亭妙笔朝朝见,壁上双峰压吴练。
我今携画到吴兴,惟有秋山大如弁。
何事老人居弁阳,莼鲈想亦感香光。
鸦叉展看何时足,又上城南古道场。
凯歌乐词九首 其一 南征捷 元初 · 耶律铸
 押先韵
列圣尤宋食言弃好皇帝命将出师问罪奏捷献凯乃作南征捷等曲云昔我太祖皇帝出师问罪西域辛巳岁夏驻跸铁门关宋主宁宗遣国信使苟梦玉通好乞和太祖皇帝许之敕宣差噶哈护送苟梦玉还其国辛卯冬太宗皇帝南征女真诏睿宗皇帝遣信使绰布干等使宋宋人杀之睿宗皇帝谓诸王大臣曰彼自食言弃好辄谷我使今日之事曲直有归可下令诸军分攻城堡关隘由是长驰入汉中此其伐宋之端也宁宗实录弟四百六十一都干苟梦玉衔命使彼宋四朝国史列传弟七十七贾陟传苟梦玉使北还阆州谯庆茂所编蜀边事略绍定元年戊子制置使郑损与所代官四川制置使桂如渊会于显庆使以时相所喻和议密指告之且畀以朝廷所授苟梦玉使北录二册理宗实录弟八十三绍定四年辛卯北使苏巴尔罕来以假道合兵为辞青野原沔州统制张宣诱苏巴尔罕杀之理宗日历弟三百九十五十月二十一日沔州统制张宣诱苏巴尔罕使曹万户剿杀理宗日历弟百五十一宝庆三年丁亥五月十一日辛酉姚翀朝辞进对次奏通好北朝事上曰以我朝与北朝本无纤隙不必言和只云通好足矣寻食其言敢杀信使孰曲孰直明矣故详而疏之 文田案噶哈原文当即阿海元史太祖十六年辛巳春攻卜哈儿薛迷思干等城驻跸铁门关宋遣苟梦玉来请和云云以邱处机西游记考之此时扈从太祖者有阿海正合 宣差噶哈当即阿海此馆臣改定之本以西游记考之辛巳太祖西域耶律阿海从行核以元史耶律阿海传亦合 辛卯冬太宗元太祖崩于丁亥此馆臣失改订 绰布干元史作搠不??干此三字系馆臣改本 元太祖丁亥辛卯太宗皇帝也祖字误当改正绰布干元史作搠不干原文亦当是搠不干此馆臣取永乐大典改定之本 元史太宗纪三年拖雷出师宝鸡遣搠不干使宋假道宋杀之又拖雷列传太宗伐金以中军碗子城南下渡河由洛阳进斡陈那颜以左军由济南进而拖雷右军凤翔渡渭水过宝鸡入小潼关沿汉水而下期以明年俱会于汴遣搠不??干诣宋假道具约合兵宋杀使者拖雷大怒曰彼昔遣苟梦玉来通好遽自食言背盟乎乃分兵攻诸城堡长驱入汉中
食言自是是诬天,游鼎鱼疑戏洞渊
征信自从天北极,目无江表已多年拾遗瀛州洞渊广千里有鱼身长千丈鼓舞戏其中)
怀旧诗 元 · 王恽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秋涧集卷十六
至元九年二月十四日济南刘汉卿出示亡友王仲蔚诗轴三复之馀慨焉衋伤因忆往年在东平时与仲蔚诸人暮春之初会饮于宿城野务赵媪家凡三次歌酣尽欢同会者六人明日仲蔚赋诗有杨柳青旗连坐榻杏花春色过邻墙之句殊为上轩所赏明年仲蔚从事济南幕府予亦西归淇上自是而后不复相见秋七月仲蔚病疽死历下忽睹斯作令人又有短气者七年之内六客者止存井任与子三人耳因为赋此以抒梗槩云
遗诗一读已悽然,玉树临风堕眼前。
心拟酒宽终致疾,寿随中止欲谁愆。
蜀川寄远犹如昨,伯道无儿更可怜。
转首惠连春草梦,月明愁满宿城烟。
水龙吟 元 · 王恽
 押词韵第四部
舜泉在济南城中,自壬子年水去来不常,今岁秋八月,予到官两日,泉流复出,其深可厉,回风潇潇,翠萍盈沼,人以为神来之兆。近陪宪使,展敬祠下,因索鄙作,谨继丞相双溪公怀古严韵,用纪其异
窈然碧玉池方,绿波不见还凝伫。
翠萍痕在,金支光淡,湘妃无语。
瑶瑟声沉,画愁绝,几回如许。
甚风烟依约,鱼龙黯惨,空回首,珠帘暮。

一夕翠华临幸,也悲凉、故宫尘土。
石根碧涨,天飘翻出,黑湾雷雨。
思舜亭高,风漪吹散,满空秋暑。
苍梧回叫,凤箫凄断,听躬耕处。
王将军挽歌丁丑 清末至现当代 · 王蘧常
 出处:明两庐诗卷三
王铭章师长,转战济南滋阳间,屡摧强寇。寇愤,以飞机狂炸,卒殉于縢县,所部万馀人,从死者半焉。
守縢北,战兖南,千里百里安如山
凶鸟徘徊,神惊鬼猜。
风雷开阖,城崩池摧。
可崩可摧城与池,不可摧者将军心,不可崩者将军师。
将军之心有断头,将军之师无屈膝。
将军魂来蜀山青,将军魂去济水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