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江苏省扬州市” 相关资源
诗文库17767
人物库4697
活动1756
诗文库 序
题兔山村墅 其一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三○第三
仆村庄。在杨州兔山。布衣时。与同庚蔡子休同游。偶题五首。计今十七八年矣。然亦不记其有此作。近于子休家。谈论往事。子休出示右诗。怆然追思。录附家藁。仍用前韵寄似。
苍苔石径一茅堂,来往风流有小郎。
峰顶构楼邀好月,溪边凿沼纳天光。
裯衾豆粥生涯足,燕子莺儿岁月忙。
万卷尘编空四壁,时看苔色上东墙。
王孝慈英秀集册子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五
清供奉谭叫天年七十馀矣,逊国后,航海至沪鬻艺,法曲祇应天上,《广陵》尚在人间,坐客闻歌,辄动天宝之感。王君孝慈,每夕听歌必存其曲目,凡四十日得四十篇,辑为《英秀集》,属题歌诗。嗟乎!叫天老矣,白发哀吭,其能久乎?声音之道入人也深,后世君子,欲以见人情、觇世运,其将有感于斯编。
前殿歌声久寂寥,野狐白发暗魂消。
月明南府春寒重,夜梦先皇赐锦袍。
檀青引(附檀青传)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一
蒋檀青,京师人,其先产也。善弹筝吹笛,工南北曲,文宗时乐部推第一。长安名士宴宾客,非檀青在座则不欢。初,高宗建圆明园京师西北,园景宏丽,时海宇晏安,库帑充牣,高台深池,极游观之乐。岁以首夏幸园,冬初还宫,历仁宗宣宗以为例。文宗时梨园尤盛,设升平署以贮乐工,内务府掌之,设南府,命乐工教内监之秀颖者习歌舞。当夫棠梨春晚,梧桐秋末,万几之暇,辄召两部奏新曲。檀青发喉,则天颜怿霁,赏赉过诸伶。文宗中叶,粤匪据金陵,捻匪扰皖豫,英法龃龉,与战不利,东南多事,海内骚然。上抑郁不乐,稍近声色,总管圆明园事务大臣文丰方宠盛,承旨遣人采江、浙美女以进,更广治台沼以居之。诸姬皆汉人,殊色,善歌舞。咸丰十年七月,英法联军犯天津胜保与战,败绩,敌长驱入北京时秋暑犹盛,上方与诸美人避暑福海,荡木兰之舟,歌凉风之曲。闻变,于八月八日仓猝率后妃、皇长子巡幸木兰诏恭王留守京师。奸民李某,导联军劫圆明园,珠玉珍宝尽出,三朝御府希世之物不知纪极,掠殆尽,择其尤者以奉英法军。纵火焚宫殿,火三日不息,诸美人不知所终。文丰北向再拜,投福海死之,从者郎员数人。恭亲王既议和于礼部,事定,檀青乃赴行在,明年七月文宗皇帝崩于避暑山庄行殿,梓宫奉安,返京师。尝于暮春入园,所居山高水长朗吟阁、环碧亭、无边风月阁、听莺馆、无尽意轩、丽瞩轩、影湖楼,及诸美人院,赭壁参差,不可指辨,惟福海潺潺,鸟啼花落而已。恸哭出,不忍再往,从人游江南,江、淮间乱,无所业,檀青抱筝沿门卖曲为活。迄穆宗中叶,湘、淮军克金陵,平捻匪,东南定,再见中兴,而檀青贫,终不得返京师京师方重靡靡之音,无工昆曲者,于是诸伶中亦无有知檀青姓氏者矣。朝廷稍稍闻圆明园之燬,祸由李某,下狱穷治诛之,籍其产以赐文丰家属焉。后三十馀年,而东吴杨云史年二十一,游广陵,宴客平山堂,江山春暮,花絮际天,乃命丝竹,以佐诗酒。坐上遇檀青,知余之自京师来也,清歌一声,弹筝一曲,白发哀吭,泪随声下。问所哀,为余述宫中事甚悉。言咸丰九年三月某夕,牡丹堂牡丹盛开,月出,上敕诸美人侍夜宴,置酒赏花于镂月开云之台。春寒未解,以紫貂荐地,宝炬千百,珠翠瑟瑟,靓妆如云,召演明皇沉香亭故事数折。花月之下,春光如醉,歌声遏云,不能自已。上顾诸美人嗟赏,赐伽楠牟尼、碧玉带钩各一事,西洋文锦两袭,内官引余跪花阴谢恩,春露滴云鬟,舞衣犹未脱也。由今思之,四十馀年矣,每念先皇恩,如隔世事。因叹曰,从此以往,无复此乐矣。言已欷歔,余亦愀然,时光绪乙未四月也。今岁,复见之青溪花舫,哀音怆怆,益老矣。尝读少陵李龟年诗,于流离之况,寄家国之恨,余悲檀青之与龟年同一流落也,乃为传而长歌之。丁酉冬十月识于京师
江都三月琼花,宝马香轮十万家。
一代兴亡天宝曲,几分春色玉钩斜。
玉钩斜畔春色去,满川烟草飞花絮。
都是寻常百姓家,欲问迷楼谁知处。
高台置酒雨溟溟,贺老弹词不忍听。
二十五弦无限恨,白头犹见蒋檀青。
雕栏风暖凝丝竹,筵上惊闻朝元曲。
其时雨脚带春潮,江南江北千山绿。
朱弦断续怨沧桑,望帝春心暗断肠。
欲说先皇先坠泪,千言万语总心伤。
坐客相看共呜咽,金徽弹罢愁难绝。
同时伤春事不同,飘零身世何堪说。
家在京师海岱门,少年往事不堪论。
旗亭旧日多名士,北海当年侍至尊。
太行北尽仙园起,灵台缥缈五云里。
年年豹尾幸离宫,百官扈从六宫徙。
万户千门鱼钥开,柳烟深浅见蓬莱。
妆楼明镜云中落,别殿笙歌画里来。
祖宗旰食勤朝政,百年文物乾坤定。
万方钟鼓与民同,九重乐事怡天听。
建康杀气下江东百二关河战火红。
猿鹤山中啼夜月,渔樵江上哭秋风。
军书旁午入青锁,从此先皇近醇酒。
花萼楼前春昼长,芙蓉帐里清宵久。
三山清月照瑶台,夹道珠灯拥夜来。
一曲吴歌调凤琯,后庭玉树报花开。
临春结绮新承宠,玉骨轻盈珍珠重。
避面宁教妒尹邢,当筵未许怜张孔。
太液春寒召管弦,官家小宴杏花天。
昭阳宫里春如海,五鼓初传燕子笺。
鞓红照睡繁华重,绝代佳人花扶拥。
南府新声妒野狐,升平独赐龟年俸。
夜半青娥扫落花,深宫月色照羊车。
庸知铜雀春深事,留与词人赋馆娃。
当时海内勤王事,慨慷誓师有曾
未见江头捷骑来,忽闻海畔夷歌起。
避暑温泉夜气清,宫花露冷月华明。
惊心一曲长生殿,直是渔阳鼙鼓声。
延秋门外黄昏路,城阙生尘妃嫔去。
穆王从此不重来,马上天颜频回顾。
来朝胡骑绕宫墙,凝碧池头踞御床。
昨夜采莲新制曲,月明多处舞衣凉。
太白睒睒欃枪吐,云房水殿都凄楚。
咸阳不见阿房宫,可怜一炬成焦土。
和戎留守有贤王,八骏西行入大荒。
金粟堆空啼杜宇苍梧云冷泣英皇。
居庸日落离宫暮,北望幽州空烟树。
初闻哀诏在沙邱,已报新君归灵武
鼎湖龙静使人愁,福海悠悠春水流。
山蝶乱飞芳树外,野莺啼满殿西头。
梨园寂寞闭烟雨,百草千花愁无主。
汉家仙掌下民间,秦宫宝镜知何处。
玉泉山下少人行,琼岛春阴水木清。
独有渔翁斜月里,隔墙吹笛到天明
繁华事散堪悲恸,玉辇清游忆陪从。
明年重过德功坊,梨花落尽如梦。
小臣掩面过宫门,犬马难忘故主恩。
檀板红牙今落魄,寻常风月最销魂。
十年血战动天地,金陵再见真王气。
南部烟花北地人,天涯那免伤心泪。
武帝旌旗满九州,湘淮诸将尽封侯。
两宫日月扶双辇,万国车书拜五洲。
独有开元伶人老,飘泊秦淮鬓霜早。
夜梦帘间唱谢恩,玉阶叩首依宫草。
糊口江淮四十年,清明寒食飞花天。
春江酒店青山路,一曲霓裳卖一钱。
君问飘零感君意,含情弹出宫中事。
乱后相逢话太平,咸丰旧恨今犹记。
怜尔依稀事两朝,千秋万岁恨迢迢。
至今烟月千门锁,天上人间两寂寥。
暗香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楼下词卷二
蜀岗成林。癸卯秋,余既续娶徐氏妇于广陵,居二载,暇辄出城作清游,著花时独往,虽风雪弗止。花外数武即雷塘,为赋暗香
水声呜咽。
荡乱红流去,冷清清绝。
年少何郎,数载扬州冻诗骨。
前度扁舟都在,看风底、酒壶犹热。
林尽处、半亩雷塘,魂断故宫阙。

今夕。
是何夕。
昭陵一例,幽枝花发。
鸡台春色。
梦里相逢共亡国。
惟有孤城残雪,暗了也、空江残月。
满径里、开落尽,何人收拾。
送道庵上人还白庵寺 其一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四十五○第二十一
白庵寺。高丽侍中杏村李文贞公愿刹也。子平斋文敬公。孙容轩国老。承先志。择子孙之出家有操行者。或选缁徒之有声望者。主寺。相传护守。百有馀年。顷者。杏村外曾孙判禅宗事松隐蒙大师。住是寺。其高弟曰道庵成上人。松隐传之道庵。道庵亦山门之有宿望者。驻是寺。今几三十馀年。宣扬道风。高禅韵释。歆仰争趍。如蚁慕膻。仍念居正昔谒松隐兴天寺。松隐居正为族侄。待遇款至。仍索松隐说。松隐还向白庵居正作说。因道庵奉寄。后隐语居正曰。子之说。深得老僧本趣。顾语道庵曰。当志之。未几。隐示寂。今思松隐。不得见。见道庵。聊复自慰。道庵本杨州佛岩里人。居正别业。亦在其邻。道庵。弟于我五岁。往复相从。几五十年。上人常驻锡白庵。或来京师。必先访我。今春。来兴天寺结夏。秋序渐凉。亦复还山。再来留别。且曰。白庵铁城子孙世守之愿刹。公亦杏村之外玄孙。愿得一语。永为山门之荣。居正曰。杏村内外子孙。今簪绂立朝者几千百人。至有贵接椒房戚里者。虽非眇末外孙如居正者。亦必有张皇者。复何言哉。姑书绝句五首奉送。兼寄地主曹斯文云。
南国名蓝是白庵,楼台多少间晴岚。
何时鞋袜寻师去,明月双溪共软谈(寺有双溪楼牧隐李先生记之。)
太湖 其一 初入太湖(自胥口入,去州五十里。)870年 唐 · 皮日休
 押词韵第十七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余顷在江汉,尝耨鹿门,渔泂湖,然而未能放形者,抑志于道也。尔后以文事造请,于是南浮至二别,涉洞庭,回观敷浅源,登庐阜,济九江,由天柱抵霍岳,又自箕颍转樊邓,陟商颜,入蓝关,凡自江汉至于京,干者十数侯,绕者二万里。道之不行者,有困辱危殆。志之可适者,有山水游玩,则休戚不孤矣。咸通九年,自京东游,复得宿太华,乐荆山,赏女几,度轘辕,穷嵩高,入京索,浮汴渠至扬州。又航天堑,从北固至姑苏。噫!江山幽绝,见贵于地志者,余之所到,不翅于半,则烟霞鱼鸟,林壑云月,可为属厌之具矣。尚枵然于志者,抑古圣人所谓独行之性乎?逸民之流乎?余真得而为也。尔后闻震泽包山,其中有灵异,学黄老徒乐之,多不返,益欲一观,豁平生之郁郁焉。十一年夏六月,会大司谏清河公忧霖雨之为患,乃择日休,将公命,祷于震泽。祀事既毕,神应如响,于是太湖之中,所谓洞庭山者,得以恣讨。凡所历皆图籍称为灵异者,遂为诗二十章,以志其事,兼寄天随子
闻有太湖名,十年未曾识。
今朝得游汎,大笑称平昔。
一舍行胥塘,尽日到震泽。
三万六千顷,千顷颇黎色。
连空澹无颣,照野平绝隙。
好放青翰舟,堪弄白玉笛。
疏岑七十二,𡾼𡾼露矛戟。
悠然啸傲去,天上摇画艗。
西风乍猎猎,惊波罨涵碧。
倏忽雷阵吼,须臾玉崖(一作岸)坼。
树动为蜃尾山浮似鳌脊。
落照射鸿溶,清辉荡抛𢶉(一作掷)
云轻似可染,霞烂如堪摘。
渐暝无处泊,挽帆从所适。
枕下闻澎湃(一作汃),肌上生瘆𤶬。
讨异足邅回,寻幽多阻隔。
愿风与良便,吹入神仙宅。
甘将一蕴书,永事嵩山伯。
苏先生挽者辞叙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押筱韵
公讳大年昌龄西涧其自号也世家广陵性开爽亢直有硕学奇材不受公卿辟举丰姿音吐文辞翰墨权谋智术皆绝出时辈至正癸巳兵兴走徐州大将策策天子闻而想见其人赏官编脩明年广陵陷涉江隐吴市门又明年淮兵渡吴拜公市门起咨主公誓一言救砧锧万万命定伯休兵公即冠薜荔乞骸骨恣往还笠泽松陵间别号林屋洞主庚子春扁舟泛三泖入鹤城访予草玄阁曰子阁诵十年起攫上第如券句取物奈鼠辈方掷偃月骰死争得失子宜蹇且退又曰竟疽■(疒共)肉溃腹背溃吾将与子狂酣颠蹈瞪光景■(目上沝下)之耳癸卯秋予登天平石壁入城见公大堂公出妻子□□事按梨园旧部东为予留十日明年托抱椟山君贻余文二百十言奇谲甚律诸古未知魁绝公者何如耳定约游大小雷七十二弁约未赴而公逝濒终自著墓志文告其子曰吾年近七十无憾憾者缺灵武觐镆铘龙山约乔宜中死誓耳呜呼公梦矣九京不可作矣死之后若干日与公约游成某陶某周某相承祭于淞之干将山杪各赋挽者辞予辞曰
飘飘苏仙公,浩气凌八表。
游戏浊世来,眼底古今了。
却上食□台,下视燕支沼。
遗书警世人,翩若鹜鸿矫。
双雷苍翠开,清约随空杪。
高楼旧时月,照我梦皦皦。
见尔林屋天,屋天夜知晓。
冯家女(并引)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司隶冯方之女也避乱扬州袁术见而悦之遂纳焉甚爱幸诸妇思害其宠语之曰将军贵人也有志节当时时涕泣忧愁以长见钦重冯氏从之后诸妇因共绞杀系之厕诚以为不得志而死也
冯家女,绿发盘双鸦,乱离弃乡土。
聘入将军家,将军爱幸诸妇妒。
颜色粹美无疵瑕,掩鼻袭馀术,泪眼啼春华。
冯家女,昨日堂上人,今朝厕中鬼。
将军不为疑,司隶不为理。
道傍古冢生棘榛,千年孤愤何由伸,乌乎千年孤愤何由伸。
孟颖仙东平州四首 其一 清 · 戴亨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智佺扬州人寄籍大兴由拔贡授兹职其尊人斯美先生与先大夫交至契予辈髫龄继好复将四十年矣
两世金兰旧,千秋德义新。
白头将共老,童稚早情亲。
崇替经交态,初终见古人。
别离分显晦,邂逅复谁真。
续六客诗(并序。) 其一 甲辰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八
张子野苏子瞻各有《六客词》,予同年吉渭厓学士主讲席于扬州,为《前后六客诗》,寄来京师,俾同人和之。其曰「前六客」者,卢抱经学士蒋春农舍人秦序堂观察张松坪、吴涵斋编修渭厓也;其曰「后六客」者,抱经去而钱萚石宗伯复至也。抱经自山右归萚石自京归嘉兴,其过扬州偶有先后耳,非有意不相值也。而渭厓诗中有「钱卢近多议论龃龉」之语,又云「覃溪抱经为是」。方纲在同年中年最少,凡事多请益于诸兄。抱经长于校雠,萚石长于诗,皆益友也,无所谓伸彼而抑此者。然渭厓此言,特欲以重申吾同岑相与之谊,而勉其将来之益加厚焉尤可感也。时在京师者,博西斋武部、永虑庵、范迈亭两明府张晴溪吏部胡书巢太守方纲,恰亦合六人之数。于是置酒于晴溪之贯经堂而属和焉,并书于册,以寄渭厓。虽千里之远,无殊曩日京邸比邻之乐也。甲辰二月十三日
情话何分北与南,二诗先后送征骖。
卢公尚耐蝇书读,钱叟还能蚁曲耽。
浙水往来江路近,梅花消息蜀冈探。
偏增韦杜慈恩梦,密坐春灯兴味酣。
王伯纯读书别墅晨起有怀纵笔奉寄 元末明初 · 张以宁
 押词韵第四部
伯纯河东人寓居扬州有别墅近邵伯镇常读书于彼轻财好客谊侔古人且才甚高长于诗后领河东乡
数日有所思,作诗无好趣。
思君读书芳桂林,睡起题诗有新句。
谢公埭上楝花,密叶啼莺绿如雾。
君如尘外鹤,我似书中蠹。
人生知己海内稀,纵有参差不相遇。
咫尺思君知几回,远别悬知亦良苦。
草亭新竹长,昨夜邗沟雨。
思君持酒时,心逐江潮去。
明年柳暗金河路,君马如龙辔如组。
而今壁上好题诗,记取王郎读书处。
戏示徐姬 其一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五十
姬人徐氏珠渊小字善怀江都人也。初略识字,不欲令作诗。间窃诵余作,亦能为五七言句。予善病,尝累月宿别馆,相值如客,都无怨色。生一女,殇,不复乳。余悯而遣之,辄以死誓。药饵饮馔,必手治以进,事余廿馀年矣。予应召改官,南人卧不习炕,衰体不温。既而老妻遣送来侍,固止之不得,曰:「聊以煖老。」于是暑则异榻,寒则同衾,床笫之间,邈若千里,而柔谨有加。曰:「君好自爱,妾得为侍书女史足矣!」性厌荤血,强半清斋,家居或薄饮数杯。既来京邸,食贫,间三五夕不沾酒,茗饮欢然。予不为太常之斋禁,难遣白傅之杨枝,未尽忘情,笑示二诗。
敢言天女伴维摩,忍背春风奈若何。
倘似朝云随玉局,频年活计药炉多。
汉建昭雁足镫歌为王述庵臬使(并序。)乙巳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一
述庵以所得汉铜雁足镫款拓本见寄,其槃底云:「建昭三年,考工工辅为内者造铜雁足镫,重三斤八两。护建佐博、啬夫福、掾光主,右丞宫令,相省。中宫内者弟五故家。」其侧云:「今阳平家画一至三阳朔元年赐。」其足云:「后大厨。」凡六十一字。愚按此镫与扬州马半槎所藏形式相埒,而径围稍弱。半槎所藏者,予尝见其拓文,中间云「重三斤十二两」,以今所见此文云「三斤八两」,正足验汉代权量相去不远,而厉樊榭诗注乃云「四斤十二两」,盖误「三」为「四」矣。末云「护工卒史不禁省」,此七字为句。其下又云「某宫内者弟廿五」,正与此镫「中宫内者弟五」之文相应,而樊榭误以「某宫」句,与前一行连读,遂讹「省」为「首」,又误牵薛尚功钟鼎款识所载蒲反首山宫铜雁足之文,不知彼文自在永始四年,与此无涉,而樊榭是诗直据蒲阪之事而咏之,谬矣。盖半槎所藏者铜质半蚀,拓文隐约难辨,遂致「省」讹为「首」、「卒」讹为「衣」耳。考汉孝成鼎云「守令史永省」,又大官壶云「主太仆监掾苍省」,又绥和壶云「主守右丞同守令宝省」,盖「省」乃省察之义,犹汉碑「察书」察字也。今得是镫,字字完好,而且造于建昭三年,赐于阳朔元年,一器之中有西汉字二段,尤可宝也。爰作歌以报述庵,不特纠正樊榭诗也。
厉徵君诗内者铭,我见拓文未见镫。
君今为拓镫款寄,使我砭误心怦怦。
甘泉泰畤修故事,河东后土屡荐馨。
初元以后间岁举,不独涓选更匡衡
谁欤傅会首山祀,荆山之鼎朝万灵。
贾庆造镫在永始,不合牵引来竟宁。
昔屡疑之未敢质,得此款记尤可凭。
其槃规旋径稍弱,汉权汉尺原相乘。
底曰建昭侧阳朔,故家画一于阳平
前镌后识岁一纪,八分小篆丝回萦。
欧公恨少西汉字,今乃一器双妙并。
阳朔之题更圆劲,元尚急就篇初增。
半槎所藏字半蚀,几被亥豕纷讹承。
孰如此镫底莹泽,灿若列宿扪生棱。
刘敞裴煜不可作,林𡾀莲勺谁能评。
我诗不惮诤樊榭,君藏庶可追庐陵
甘州 清 · 陈澧
 押词韵第十一部
辛丑张韶台和余卢沟咏之作,自是唱酬遂多。今岁同至扬州,余往金陵台先归,空江独吟,追忆前世,慨然成咏。
记卢沟烟柳和新词,凄断小银筝。
正风前画角,梦中红袖,一样关情。
此日天涯依旧,书剑共飘零。
却恐愁边鬓,添了星星。

憔悴江南倦客,更勾留十日。
酒梦才醒。
剩清弦独抚,深夜伴孤檠。
只如今、怕吟杨柳,甚年年、惯作别离声。
归来好、南园烟水,料理鸥盟。
法云寺银杏 清 · 厉鹗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樊榭山房集卷第七
寺在扬州市阛閒极卑隘访谢公手植双桧已不存阶前有银杏一本其大蔽牛腹穿裂呀然窥天秃枝攫拿荣悴相半殆唐宋来近千年物也此寺唐末杨行密曾屯兵宋又为吕惠卿行密群盗之雄固不足道惠卿以熙宁法祸天下其人不中与谢公为役亦树之辱也
不见龙鳞近佛香,犹存鸭脚覆僧廊。
十围空洞潜魈魅,双干生枯饱雪霜。
影小吴王曾緤马,凉多吉甫定移床。
孤根已是千年后,怊怅无人比召棠。
军中杂诔诗 其六 清 · 贝青乔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半行庵诗存稿卷二
扬州捕役杨泳,率其子弟二十人应募来营,皆善拳勇,得少林宗派者也。进兵时,先令伏入宁城为内应,后大兵外溃,巷战,死者过半焉。
佽飞小队陷围深,技击曾传自少林。
狭巷刀光如滚雪,何人援救出垓心。
茅司徒迎送神辞 其一 清 · 厉鹗
 出处:樊榭山房续集卷第八
广陵蜀冈平山堂畔有茅司徒相传神五人茅许蒋祝吴其姓也名胜异姓约为兄弟过溪旁见一妪共母事之妪为虎食五人奋力杀虎地自是绝虎患予案南史梁王琳为陈将吴明彻所杀故吏朱玚等请于陈徐陵还其首葬八公山侧寻有扬州智胜等五人密送丧柩达于邺通鉴扬州寿阳是时以寿阳扬州举兵平侯景遭时多故閒关异国欲以存梁而卒死于战五人非亲故能送其丧柩还齐诚义士哉当时江淮閒思而祀之隋封司徒广陵之庙最著者以宋绍定中有阴歼李全功也母妪事近不经驱虎之说或有之韩江雅集同人为迎送神辞分得此题因为辨證如左使事神者有考焉
縆弦兮鼓笼铜,飞雨兮江岫东。
戈彗野兮旗燄空,神之从兮建宁公。
青林兮望篝火,于菟兮弭道左。
八公山侧兮三台下,云车未来兮我心苦。
琵琶仙 清 · 厉鹗
 押词韵第十七部
康山扬州,辇士为之,以康对山寓此得名,今属吴氏。乙巳二月四日,祓江招饮其上,四顾旷然,俯仰今昔,同集者尺凫授衣,各赋一解。
休恨无山,小阑外、略借江南眉色。
何况山在,人家梯青唤双屐。
吹不断、风前笑语,怕惊起、退红帘隙。
古堞飞帆,平林指塔,春望无力。

旧知己、觞送花迎,画歌舞屏间未头白。
谁道琵琶才掐,剩康家陈迹。
豪气被、萧萧草树,甚曳裾、有此狂客。
为问天畔归鸿,远愁衔得。
扫花游 清 · 厉鹗
 押词韵第四部
乙巳三月二十三日扬州,空斋积雨,孤愁特甚,问人始知是春尽日也。黯然于怀,赋寄尺凫
折花泛舸,又夜浅灯孤,绿阴如许。
旧游间阻。
听檐声压酒,醉醒无据。
落魄多愁,尚记罗裙雁柱。
南浦
杨柳今朝,腰瘦慵舞。

行遍深院宇,已负了春来,忍教春去。
笑人易误,似山中枕石,顿忘时序。
小榼樱桃,更忆西园胜聚。
寄情处。
画当年、满湖烟雨。
湘月 清 · 厉鹗
 押词韵第十二部
扬州胜处,唯红桥为最。春秋佳日,苦为游氛所杂,俗以大舟载酒,穹篷而六柱,旁翼阑槛,如亭榭然。每数艘并集,或衔尾以进,则烟水之趣希矣。戊午十月十七日,风日清美,煦然如廉风萸亭宾谷葑田,招予与授衣于湘,唤舟出镇淮门,历诸家园馆,小泊红桥,延缘至法海寺,极芦湾尽处而止。萧寥无人,谈饮间作,亦一时之乐也。悬灯归棹,吟兴各不能已。相约赋念奴娇鬲指声一阕,而属予序之。
客游未懒,记名园水钥,谁与重叩。
淡写霜痕,爱到处、吹尽寻常歌酒。
断溆通烟,疏篱借暖,尚挂微黄柳
移船遥去,照人都为诗瘦。

何地更著功名,天教老子,付垂纶閒手。
细数阑干问往事,春共横波争秀。
乱影风灯,催归晚笛,眷此情依旧。
城头生月,作成乡思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