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东方为王匡廉丹语 汉 · 无名氏
四言诗
《汉书》曰:地皇三年四月。王莽遣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东。太师、更始合将锐士十馀万人。所过放纵。东方为之语曰:
宁逢赤眉,不逢太师。
太师尚可,更始杀我(○《汉书》王莽传。)。
和郑景文(祥燮)老檀树卜居韵(并叙) 晚清 · 卢相稷
押真韵 出处: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三
郑上舍景文自怀仁兴道村。奉其大人侍郎公(元夏)命筑室安东县之老檀树。功既讫作诗示余。读之甚悽惋激慨。即席仰和。
窈窕黄花(山名)岸,幽夐绿江滨。
摘露写遗史,剖冰供细鳞。
生涯随土俗,心法守天真。
万里同怀抱,相对话津津。
正怜桥上竹,风遗子之身。
如此江山 青社第四次例课(青岛市中学同人有青岛诗社,简称「青社」;「例课」乃定期举办之诗会。) 现当代 · 顾随
押词韵第七部
秋间与友人游太平湾一带,见德人所筑战垒炮台,遗迹犹有存者。欲以小令赋之,久而未就。会社课题为「咏青岛战迹」。乃填此阕,仍书旧游所感也。
晚霞明灭疏林响,迎风浪花如霰。
陌上村童,牛鞭举处,遥指山边教看。
坏墙几段。
道:「战垒苔荒,炮台尘满;
自息烽烟,风吹雨打没人管。
登临凭吊旧迹,尽摩莎俯仰,发为长叹。
匝地抢林,惊天炮火,试问而今谁见。
雄师一万?
却不道秋来,寒潮侵岸。
日夜涛声,鬼雄犹作战(自注:当时德人驻青岛兵约万馀。)。
宽甸有感 元初 · 耶律铸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林城有辽碑号和林北河外一舍地为宽甸广轮可数十百里列圣春夏游幸所也
黯光宽甸旧烟光,锋镝纵横扰帝乡。
昔是翠华临幸地,今为白草战争场。
阴符消息成金匮(一作传金版 六韬主将有阴符),雄战分明胜铁枪(职官分纪有雄战将军铁枪谓王铁枪也)。
从此不应将北极,等閒容易许禺强(庄子云禺强得之立乎北极)。
海东乐府五十六首 其十四 城上拜 清 · 李学逵
出处:洛下生集册十七秋树根斋集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帝伐高句丽大破。高延寿惠真军十五万众于安市城下。仍攻其城。城主坚守不下凡六旬。终不得拔。敕班师。城主拜辞于城上。帝嘉其固守。赐绢二百疋。李牧隐贞观吟。玄花新逢白羽箭。世传太宗攻安市。流矢中目。唐书讳不直书。三国史亦不载。不知牧老何从得此言也。古记。东人呼凤凰为安市。今凤凰城。即古安市云。或云。龙冈县乌石山。有安市城遗址。前明使臣陈嘉猷诗曰。城楼百尺拂青云。此地曾闻驻六军。翠辇不辞经险道。白袍屡见立奇勋。茫茫旧事随流水。寂寂春山送落曛。四海一家逢盛治。愿修忠荩答明君。此不过据土人之说。实非文皇驻跸处也。
城上拜,拜上岂不泰。
万乘遂虚还,孤城敢自在。
玄花白羽事无前,开门衔璧徒迁延。
介冑之士今则拜,拜送六騛如天旋。
题孙舜俞府判瑞石图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四 树石类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庐陵治中孙昌言,字舜俞,居越之诸暨县。作祭享之亭于龟浦鸡冠山先龙图之茔,得石,剖之,中有文如松桂,枝叶可数。图之以示士大夫,赋诗者甚众。来求予诗,因为赋之。
鸡冠山青龟浦碧,松桂捎云三万尺。
何年星霣化为石,风吹未凝冰玉色。
仙人擘开光烛天,山下人家夜不眠。
松花桂子落如雪,飞入石中坚似铁。
石中种树人不知,石中生树人始奇。
君不见只今瑞图满四海,骚人诗卷牛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