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唐赠庆王友东平吕府君碑铭 唐 · 张九龄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夫官虽序贤。志道者不常有位。才虽屈命。福善者未必无后。子夏文学之达。以为富贵在天。于公决曹之平。则云子孙由我。盖不享当代。生数犹奇。流庆后人。互体乃用。亨之会也。盖有原焉。公讳处贞。字虔求。东平人。曾祖北齐幽州长史府君讳赟。祖隋贯州中正府君讳伽。考渝州清池令府君讳师。昔伯夷佐唐。实典三礼。四岳佐禹。用平九州。虞夏以功而见封。申吕因邑而命氏。惟时厥后。奕代丕承。公正性之有自来。直道之不充诎。嘉勇退之乂德。避近名之未然。越在弱龄。栖迟事外。用光本于藏曜。履行期于灭迹。不远于仁。行之斯至。不苟于义。方之自正。佐一郡而即安。居九夷而匪陋。始不然者。公何掾于东裔哉。起家授元州司户参军。晏如也。言旋初服。遂从所好。外物之槩。不离于风尘。远子之言。惟闻于诗礼。所谓温良淑慎。无竞伊人者欤。天册二年夏四月。遇疾终于家。春秋五十有二。开元十四年冬十一月。葬于邑城西南四里原。夫人北地傅氏祔焉。夫果于立诚。静以俟命。力不足者则不疚。运不至者则不忧。物情之难。及我而易。是以名利众之所欲也。公则澹泊之。德义人之所鲜也。亦克蹈籍之。如此而神不劳。福不流。未之有也。有四子。长曰元知。今左威卫司戈。次曰元悟。中散大夫使持节鄜州诸军事守鄜州刺史。次曰元智。左威卫执戟。次曰元爽。左卫长上。惟元悟至大官。此其教忠有旧。服义无斁。好爵是与。馀庆所贻。入为王门之长。出居邦伯之列。属恩推子贵。名彰身后。事有光于冥漠。德乃发于馨香。三命为大夫。百代称先子。孝理所赐。邦族为荣。开元十七年。有制赠公庆王友。夫人赠河间郡君。异人之符。至是斯验。惟神之鉴。谓之不欺。公之女孙曰东平郡夫人。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渤海高公之夫人。鄜州刺史之女也。冰玉相辉。椒兰同馥。由福履于君子。与嘉会于善人。齐姜于归。鱼轩华以照路。鄜畤之往。熊戟殷其若雷。有车服而始大。履霜露而追远。于戏。食于旧德。无忝尔之奉先。树之休声。有以见其归美。铭曰。
赫赫我祖,惟师尚父。
泱泱大风,悠悠终古。
施于礽裔,宪是文武。
我美其济,我则斯取。
虽匪高位,亦惟硕德。
我王之友,彼夫之特。
既贞且亮,宜语而默。
投足皆安,终身不忒。
峨峨积善,以福后人。
肸蚃家庆,炜煌宗姻。
瞻彼松槚,锡之丝纶。
今也追饰,实为先臣。
先臣伊何,宜其有后。
志之所尚,义无所苟。
身虽既没,名岂虚受。
立德在兹,亦云不朽。
北齐骠骑大将军高敖曹赞(并序奉敕撰) 唐 · 白居易
四言诗 押麌韵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高昂字敖曹。渤海蓨人也。姿体甚异。胆力过人。累经战伐。皆著功绩。官至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冀州刺史。其勇敢忠壮。冠于一时。时称为名将。后竟以攻战死于王事。年四十八。赠太尉。谥曰忠武。赞曰。
敖曹之容,好配子羽。
生扬勋烈,死谥忠武。
武不顾身,忠不忘主。
诚哉选士,无以貌取。
大唐大温国寺故大德进法师塔铭 唐末 · 陈光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六
法师法名进。俗姓高氏。渤海蓨人也。自锡土派姜。而世官懿德。姓牒代□详之矣。法师天纵淑灵。性与真粹。越在婴弱。已现殊表。每□有侘傺之心。□嫛婗以笑□髫丱就学。便耽习真典。年始□岁□诵万言□十二部经春秋廿而毕□多劫□慧异于今□哉文明年中占□而□仙游山□将□超绝世□经行于□中□菩提树下三明所照。五蕴皆空。□潜□播诸方□众□为□著禅味利益□身不□门津梁万物□菩萨□用如来心大□偫迷将登正觉。归依者岁广。钻仰者日多。始迁香积□终□温国大德□由已牵□在□众藉纲维□寺主顷之□上座□馀之心虽无□为所应终□清□涅槃仍经□身世如阅□呜呼始□师遘疾之初□彩云□所及大□道俗省问三百馀人。□异香□氲□乐髣髴至□感□测粤丙子岁开元二十四年八月□日终□十五日窆兹隧。礼也。弟子乘侃□十□恩□诸比邱比邱尼□讲□密□毒不可胜数。□为天地长□人代迁□刊记曷播徽烈□乃铭之曰。
□相荡薄灭□寂□乃为乐如如我师净无著。音容一去长冥寞。
闻谈刘齐王故事 元 · 王恽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秋涧集卷三
七月十三日宿阜城县廨教谕刘元辅话废齐祖茔在县南十二里今谓之御庄至今石马在焉明日次元州陈教授又说豫未贵时一日顾见一白龙现妇翁家大镜中但无鳞与角耳后乃岳亦见以女妻之资藉之力甚厚及生二子以鳞角名之或者谓二子长豫当大贵后果然
刘公布衣时,往往人鄙弃。
妇翁识其贤,资藉极至意。
龙腾镜光中,第阙鳞角异。
用补二子名,既长志果遂。
八年阜昌齐,有命终闰位。
至今说釜银,记子返为累。
为渊既驱鱼,齐安得不废。
朅来过故城,人指金华地。
公昔此读书,葱郁见佳气。
尚看书带草,碧色映阶砌。
萧条县南坟,犹以御庄谓。
石马转无声,山冢久芜秽。
空馀一字咏,流播传后世。
邦人陈与刘,因话谈及此。
题文君诗录后 其一 明 · 李耔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阴崖先生集卷之一
予始见文君名于史牒。意以为因木绵而著者也。及今见其孙致昌序语。与诸名胜述作。乃知论事不苟。真能自立者也。收种囊橐。莳养阶土。本非有意于及物。而衣被生民之功。因文君而始。则其褒官泽后之典。殆非僭也。大抵功利之及人者。浅则易显。深则难言。当丽季板荡之日。能扶植彝伦。斡运天地。使斯民知所向往者。岂无其人。而顾眷眷于一节之忠。君子。以为不知类也。致昌。亲述祖父之迹以贻后。亦可谓不坠霣家声矣。两君手迹。亦可见前辈好扬人之善也。(按。文公名益渐。丽末人。左司议右文馆提学。至正甲辰。奉使入元。以公事谪于南荒。其放还也。途得木绵种子。囊盛而来播。我太宗大王。追嘉公之功。特封江城君。公有孝行。江城县。有孝子碑。李退溪作记。)
南夷织贝贡虞唐,流播东溟太渺茫。
先啬先蚕俱有报,文君应受圣朝扬。
林九娘墓三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烈女也,洋下人。于崇祯三年二月内(康熙本无“内”字。
),强贼入乡肆掠,九娘拒掳曰(拒虏,康熙本作“詈之”。
):“贼奴能杀我,不能辱我!”贼怜其姿,不忍杀,以刀胁之上马者三(刀,康熙本作“刃”。
)。骂声愈厉(康熙本无“声”字。
),竟死(此句,康熙本作“竟死于贼”。
)。贼退收尸,颜色如生。乡族共立碑墓侧(乡族,康熙本作“乡族葬之”。
),题曰贞女。道府行奖贞烈(此句,康熙本作“监司郡邑,各行旌表”。
)。余近述其事于陈令君,已在请旌,因挽以词(上三句,康熙本作“余修邑乘,编于《列女》。复挽以诗,志其氏,志其乡,志其年月,志其墓。录九娘也,录九娘之死,录其死于贼之言。隐之也,何隐尔!握拳透爪,嚼齿吞刀,丈夫难之;彼姝者子,行丈夫之所难。以九娘之贞心,为凛如矣。乡人题其墓曰‘贞女’,至今以为美谈。贤也,何贤尔!曰死者不可复生,墓存尔。微微彰彰,士君子事。曷为述?乡人覈也。曷为覈?目而口,口而众也”。)。
比年贼寇乱村烟,嬴得偷生问节全。
里妇惊传刀下语,狂奴许杀未容怜。
南园怀古 其一 明末清初 · 梁宪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洪武初,孙典籍蕡、王给谏佐、黄别驾哲、李学博德、赵布衣介五先生结社南园,筑抗风轩,日夕唱和。今大忠祠,其故址也。盖五先生历于元季之离乱,而幸际升平,出处徘徊,感时歌咏,虽为吾粤骚坛之倡,而萦怀忧畏,亦有足悲者。壬戌冬,番禺李侯徵修邑志,予与事焉。侯于祠左建复其轩,祀五先生,使无忘一时风雅之盛,各为诗以纪之。是冬,侯试士于祠,即以《南园怀古》命题赋诗,诚嘉会也。大忠祠者何祀?宋厓门尽节名臣:文公天祥、张公世杰、陆公秀夫也。
南园开胜事,洪武国初年。
古调声方振,鸿濛气独先。
当时孙典籍,赋奏圣人前。
往昔行吟地,苍茫起暮烟。
赵焕文挽诗三首 其一 清 · 张之纯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先生为人豪迈,诗如其人,易代后尤多哀怨之音,忠义之性使然也。先生事亲以孝闻,待人亦磊落,具热肠,有古任侠风。创造金陵试馆,嘉惠士林,备极劳怨,厥功尤伟。缪艺风先生续修邑志,先生任分纂,搜罗遗闻 轶事,订正旧志谬误不遗馀力,其勇于任事如此。年七十,自阳湖恽氏馆中撄病旋里,遽卒,闻者哀痛。
西风陡起白旗飘,抱木今重见鲍焦。
留得吾邦忠义字,两间正气未全销。
壶中天 游南埭草堂,观白皮松作,似琢丈慧殊念孝 清末至现当代 · 姚鹓雏
押词韵第十五部
春末假归,与张琢老、俞慧殊、朱念孝同游郊外,访南埭草堂白皮松,堂为姚春木先生故宅,其后“读有用书斋”,韩氏居之。松凡二株。离立堂外,数百年物也。嗣归雷氏,谱桐丈晚年修邑志于此。其旁为长公子润民舍,润民亦博览,富藏书,今并下世。余等以不欲惊主人,自侧门入,徘徊顷之而去。
烘晴红紫,笑春风不到,千年乔木。
化作玉龙仍偃蹇,破壁将飞还伏。
卷地涛残,倚天霜坼,空有云相逐。
槎丫冰雪,旧时鸾鹤曾宿。
遥念绣虎摛文,仙蟫食字,馀韵谁能续。
换劫池亭寒雨外,仄径苔钱凄绿。
钗落钩衣,根欹碍屐,欲去频凝瞩。
主人知否,悄然来似看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