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序
寄题虎邱万丈楼 其一 戊午 清 · 赵翼
 押阳韵 出处:瓯北集卷四十
晓村太守既搆三贤祠立崖又于《文苑英华》检得李青莲《虎邱宴游序》一篇,知青莲亦曾游此。晓村闻之大喜,證之《潜确类书》及独孤及毗陵集》,俱载此序,遂又于三贤祠桥北买地,别搆一楼以祀青莲,取昌黎所云「光燄万丈」之意,榜为万丈楼。从此虎邱名迹表彰无遗矣。寄题四首。
何物最及远,厥惟声与光。
震雷闻百里,犹难遍遐方。
光则自他耀,日出朗八荒。
暮霞半天赤,亦返照扶桑。
青莲擅此才,落笔睒角芒。
如来白毫相,不足较短长。
其燄高万丈,韩语非虚张。
是虽迹未经,已入烛照旁。
何况旧游地,忍使湮弗彰。
丰川八景诗 其一 椒岛春云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四佳诗集补遗三
丰之山水之胜。为关西之最。西河君任公元浚。以府八咏索居正诗。余惟。古人云。人杰地灵。盖地灵则人必杰。人杰则地尤灵。莘于尹。渭于吕。隆于孔明。濑于严光昌黎之于退之夔州之于子美。眉之于苏。涪之于黄。滁之于欧。皆以人而地尤灵。然其杰。未必非地之灵也。任氏自高丽侍中子松。大振家声。世济其美。今西河擢大魁。图麟阁。登岩廊。有子若孙。俱显当世。其以地而人亦杰。可知。不揆鄙拙。书八绝。为题咏张本云。
海上鳌峰耸碧簪,闲云漠漠弄轻阴。
当春好作知时雨,似是无心亦有心。
盘所歌(并叙)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孟子称大丈夫曰居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李愿称大丈夫曰坐庙堂则进退百官在外则武夫前呵从者夹道喜有赏怒有刑材畯者誉其德粉白黛绿者争宠妍孟子之所谓大丈夫者也李愿氏之所谓大丈夫人之称大丈夫者也其贤不肖固有间矣及称大丈夫之所不遇者又曰与其有誉孰若无毁与其有乐孰若无忧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此我之所行愿盖亦洁身而往之流也亦岂得称大丈夫哉然此于处秽污触刑辟徼倖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则犹贤耳故昌黎韩子之未遇也亦欲膏车秣马以从于盘之乐也去之六百馀年而犹有裔孙曰秀之南窗公某为宋和公之七世孙宋革不言仕国朝以名节强起之辞以疾归隐于淡沧之上名其居曰盘所盘在太行去淡沧不知其若干道里而南窗名之盖所同其隐而不必同其地也南窗克己风节重其所则于愿之徒以不遇而乐其所者也南窗诸孙为恕又能复盘所于先庐坏弃之馀迁其所于海甸之东丘而南窗之故扁在焉固贤矣吾闻恕自幼有大志惟用力于当世者又自知不可为则为不遇于时者之为而不为处秽污触刑辟倖于老死而后止者也于愿之贤亦庶乎其近之昌黎氏贤而为叙余亦贤恕而为昌黎之歌以歌之曰
盘之宫东丘之乐,盘之土耕者让亩(叶)
盘之泉渔不竭渊,盘之阻外禦其侮。
盘之深内潜我心,盘之禳实繁我族。
嗟盘之乐兮,乐而安。
风雨不震兮,燹涝弗奸。
孝以致其养兮,义以广夫急难。
居饶安矣体愈胖。
心无忧兮奚有患(叶)
歌兮乐女盘。
女将和兮考吾槃。
西江第一楼诗 其一 明 · 韩雍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巡抚江西之明年值迎恩馆燬于火礼须复建而民力不堪筠阳有馆有楼有堂新美宏壮乃民家以过制而入于官有司葺以奉公而间旷者也遂谋撤而成之再阅月而毕工藩臬诸君请记于少保大学士陈先生题其楼曰西江第一之楼楼在滕王阁遗址名之以斯取昌黎文公之意谓其瑰伟绝特甲于列郡故也江山风景之胜古今人题咏多矣而登临之际独不能无感焉阁之创自唐迄今数百年新之者非一人然皆循旧名图以为游观之具耳今斯楼也迎拜丝纶于此饮饯制使于此而仰瞻神京俯览列郡忧国忧民之心宁不惕焉有感乎感其忧以扩充其所当为此吾徒之职也因赋七言近体诗十章美其盛且以自厉不耻续貂用书于此
江上新成第一楼,楼中胜槩冠南州
图分太极乾坤定,水接扶桑日月浮。
歌舞萧条千古叹,经纶虚薄半生忧。
登临却益君亲念,欲报深恩未肯休。
答谢潮州徐宗鲁 其一 明末清初 · 张萱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宗鲁守潮三年,于余无一日之雅。友人王民春适为其李官,乃数闻问。士大夫相知,亦何必抚尘而游哉!夫招岂王商,何妨赍刺;而僻同子敕,竟失扫门。宗鲁乃良晤未申,心期遽结,兼金充橐,百里驰函,不惜齿牙,更加卵翼。即本初之于玄德昌黎之语杨凭,无以过也。何意古人复见今日。奈经伏枕,遂阙报邮。嗟此数行,阔焉三月。呜呼!半世无书,乃终夕切三台之望;一腔有血,而长裾阻尺地之缘。叹御李之无从,想依刘以何日。又安得不停江云而三咽,照梁月而九回哉?故欲剖兰心,暂抛药裹;尚惭芳讯,徒整芜词。岂曰王绩之弃醇,亦附奇章之拍板云尔。
双鱼迢递到林丘,五马蹁跹忆上游。
名世已须公等在,神交真向古人求。
青山旧业供高枕,芳草离情滞尺邮。
更喜伟长今入邺,为言王粲欲依刘(时宗鲁入观。)
桐华歌己未 清 · 王又曾
 押词韵第十四部 出处:丁辛老屋集卷二
《月令》「季春之月,桐始华」,昌黎寒食日出游》诗「桐华最晚今已繁」是也。今岁余客紫微山下,曹氏斋前高桐一本,六月始作花,感其得气过晚,辄邀樵史同作。
推窗坐清晓,碧宇开尘奁。
修桐百尺荫层阁,繁花琐细飘筠帘。
乱叶腾飙激凉籁,深枝碍日吟清酣。
白黄狎猎不可数,时闻藓石铿遗簪。
今年梅黄雨最久,六月已破犹𩄡𩆷。
昨夜小暑雷不验,赤乌侵晓窥重檐。
空斋岂辨兰蕙馥,惟馀毒热肌肤砭。
狂香艳态久尘土,迢迢远梦生秋岚。
桐华律应季春琯,濛濛寒食阴江南。
何为尔生独不早,翻被毒口嘲趋炎。
桐乎桐乎吾语汝,得非有意矜孤忺。
不然天工太奇诡,变置早晚谁能甘。
敷荂布萼虽复尔,后时荣耀宁悲惭。
吁嗟我生不及汝,朝吟暮唶无相嫌。
弦桐径欲就汝鼓,两头缺月生纤纤。
四君咏 其一 壬辰 晚清 · 李慈铭
 出处:杏花香雪斋诗壬集
四君者,故兵部尚书山东巡抚大兴张勤果公曜,故东阁大学士朝邑阎文介公敬铭,故鸿胪寺归善邓君承修,故工部尚书寿阳祁文恪公世长也。余与邓君雅故同官于朝,朝夕相聚盖十馀年。勤果则自西域入朝始相见,甫半载别去,而书问殷殷,踰于故交。文介来长户部,仅以公事相见曹署,三年中不过四五也,然折节于余,肯受余之尽言,有故交执友所难者。文恪久官京师,抚尘旷绝,三十馀年中尝两遇于广坐及同官台中,甫数月,亦惟公事旅见二三次而相期甚,至以古人见待。四君皆一时伟人,其所建树或已显于世,或不能自见而守正嫉邪,孜孜为国。鸿胪年少于余十馀岁,事余在师友间,忼慨奋迅,风采照天下,卒以此为要人所忌,锄铻左官,乞归养亲,又为大吏所齮龁,郁郁以死,尤为可悲。中丞以儒家子纳从军,二十馀已立功河朔,及从左文襄出师关外万馀里,扫穴犁庭,疏勒乌孙复归版籍,奇绩轩天地。至填抚齐鲁,治河犹有劳。然其殁也,以东三省边界多事,欲整率旧部,效命黑水白山间。尝诒书于余,恳恳以身将老,诸帅多死,思尽力为国捍边。余未及报而讣至,所谓没而犹视者。相国以治赋称,尝司胡文忠曾文正军饷,人比之刘晏,清操绝俗。其入掌邦计,仿国计簿,综括天下财赋,句稽出入,世颇以聚敛目之,然为国家计久远,竭尽心力。追劾户部三贪吏,逮捕浙人大猾胡某,尤快人心。黜去曹郎不职者十馀人,不顾嫌怨。及入政府,卒以刚劲为纤人所扼,沮䯂万端,主眷遂衰,忧危去国,身后赠典,犹从减削。司空承其家法,廉静自持,晚际时艰,勤勤忧国,虽不自表异,而遇事守正比长冬官时,同事者巧宦取容,曹司承风谐媚,竞利习为,固然深痛疾之而不能胜,居常邑邑,至殁之日,家无馀资。呜呼!四君皆跻通显,而其既也,皆不得志于世。中丞遭际为最亨,然殁后负累钜万,闻其病甚时,至斥距医药,求速死,是皆可悲也。余穷于世,交游几绝,而如中丞鸿胪之倾心投分,相国之折节,司空之引重,有踰于寻常万万者。自昔年岁在辛卯七月中丞薨于历城,年甫六十。今年岁在壬辰二月相国薨于虞乡,年七十六。闰六月鸿胪卒于家。八月司空薨于位,年六十八。感哲人之继逝,伤吾生之仅存。夫伤邓叹张,交期恒有,若文介文恪,未尝有杯酒之欢,从容之雅,然而袁宏之赋士行,岂为胡奴?孙绰之泣真长,何干季野?盖燥湿之应,不以高下殊;胶漆之投,不以久暂判。铜山崩而洛钟应,桑叶落而长年悲,岂特郢斤辍操,牙弦绝响?盖弥有林焚鸟槁、川竭鱼枯之痛焉。逝者不作,后世难诬。徐孺奠鸡,或生刍之未具;林宗恸野,知大厦之难支。拟紫阳之续《骚》,我有兼痛;较昌黎之哀董,彼止私情。小雅能诽,长歌当哭,各为一诗以吊之。后之览者,可以悲焉。
尚书奋孤童,束发事戎纛。
一战摧黄巾,气已无河朔
积伐开汴藩,方伯少年独(用《晋书·荀羡传》语。)
谁何弹章来,吹毛恣趢趗。
文宗惜将材,特诏付军幄。
横行虽回改,专征实董督。
拜命益感厉,杀贼日驰逐。
遂成嵩武军,千里扫氛浊。
中原既涤荡,长驱出秦蜀。
河湟聚花门,妖彗亘地轴。
金城照组练,玉门塞戈镞。
孤军转战前,所至无悍族。
天山冰峨峨,雪夜万骑蹴。
坚垒悉蹋平,西域国卅六。
直抵伊列河,犁庭狝禽鹿。
偏师疏勒中屯镇温宿(公驻阿克苏最久。)
丁零亦请吏,回纥胥受束。
渐次兴耕桑,遗黎知诵读。
稍暇歌投壶,礼士若不足。
我友施士丏,豪气雠视俗。
谪宦依幕府,军咨力推毂。
论功归饮至,入觐天颜穆。
诏浚长安渠,万指瘁畚梮。
帝命还左班,宠以八坐禄。
旌节抚青齐,凫藻满川陆。
阳侯忽遘灾,淮济并穷渎。
一身填横流,长堤斩山谷。
瓠子幸告成,衮衣去何速。
公家本始宁,我生共乡曲。
远道无一面,闻声致遐瞩。
京华喜相见,深谈屡跋烛。
倾吐悉肝鬲,倚仗胜骨肉。
昔冬诒我书,忧国泪可掬。
海宇多伏莽,宿将半墓木。
根本东三省,强虏正眈目。
欲及身未老,尽瘁捍边牧。
我书未及报,公讣已来告。
赍志视青冥,百身竟莫赎。
岂止海岱间,濒河万家哭(右张勤果公。)
唐检校右散骑常侍容州刺史李公去思颂 唐 · 于邵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一、全唐文卷四百二十九
维贞元二年秋八月。天子以郡国二千石之高第者。曰陇西李某字某。利泽施于裔土。美化被乎遐氓。是用遵虞书陟明之义。参周官进律之典。俾之由检校右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容州刺史管经略守捉招讨处置等使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经略观察处置等使。实授兵符。加拥使节。某月。自合浦南海。于是县道溪谷。鳏寡孤老。洎于士吏。相与怀思。隐然不去乎心。森然不离乎目。愿所以昭明其德。光示于后。岭南经略使判官权知容州留后监察御史里行同郡李牢。始以文学居辟选之首。遂参帷席。复以谋能当器任之重。留总军府。美公之政大备。感公之礼有加。因其人之请而上之。上可其奏。夫其郡之四封。滨于百越。外则有山寇海孽比境杂处之虞。内则有勤戍劳师流散转死之弊。亲帅其下。以抚吾人。慰荐伤夷。安集疲耗。惧货贡之阙。至助之以家财。悯徭事之繁。至代之以私属。选武艺。归老疾。罢减塞卒四千馀人。以趋农事。率浮堕。辟污莱。开置屯田五百馀顷。以足军实。舍寇贼之为缧囚者。释而遣之。以除其怨。而狙犷以顺。禁人民之相虏卖者。执而诛之。以去其害。而童昏以安。常岁有灾。滥炎而连烧于庐舍。公创制以禦其郁攸。而邑居以葺。旧俗多怨。睚眦而致毒于饮食。公立防以解其悁忿。而乡党以和。树板干而启闭毕脩。列亭燧而呃害斯控。差重轻以行徵。令无不均之讥。量远近以纳贡。职无不供之责。人用富庶。家有储峙。敦之以礼。怀之以仁。洁已而不污。未尝有贳贷。勤身而不怠。未尝有懈弛。明足以照遁情隐慝而不为察。威足以制猾人暴吏而不为苛。古之良能。何以加此。其人之献状云。尔惟公。我有宗室枝属之选。盐州刺史讳孝诜府君之曾孙。宏农郡太守讳璟府君之孙。太子太傅司徒讳齐物府君之子。洪绪丕绩之馀裕。宏休纯懿之下钟。宽博而柔良。高明而疏达。根于经义。饰以艺文。故其仕王畿。宰京邑。累执宪。且登轺车。备重臣宾介之职。居大府纪纲之任。三亚京尹。兼中司之贵。复为宫相。在常伯之位。历饶州刺史而后至于是州。恩结于人。功加于物。必闻理效。而兴颂声。且夫有美焉。有刺焉。诗人之义也。善善而褒之。恶恶而绌之。春秋之事也。使贤士大夫之事业。不没于后。太史公之制也。以余之尝修史记而为训辞。人之怀心。而颂之曰。
帝念南方,迫于蛮夷。
人新被寇,岁或劳师。
属之于公,俾养牧之。
匪直勤身,亦帅其属。
赡我贫匮,字我茕独。
息人便农,垦田积粟。
修其教化,被以威德。
贼害既除,祸灾斯息。
完我庐舍,亲我骨肉。
咸保其生,且易其俗。
蚩蚩偫族,孰不蒙福。
播为颂声,公受百禄。
彤弓玈矢,以长诸侯。
人之怀德,刊石垂休。
尚书退食斋八咏(并引) 其一 退食斋(命予名斋。其馀皆公所榜。) 金 · 李奎报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东国李相国全集卷第二
玉京南脉。绮里西偏。搜品物之菁华。启乾坤之扃鐍。地相接于龙首岭。缥气上浮。天正分于鹑尾墟。朱芒下射。是造化儿之所未到。非仁智者则熟能居。昔之草径苔庭。今则歌台舞馆。灵泉恒涌。纤壒不舛。奔流駮柱之间。泻落青珉之底。波潋潋兮不蓝而绿。声冷冷兮勿弦而鸣。既能园囿蓬瀛。又作衣冠巢许。数丛凉。依稀风雨之天。一片落英。漏泄神仙之境。牡丹有三萼。菖蒲生九花。于是。轩盖骈阗。杯盘狼藉。酌琼樽之九酝。罗玉俎之八珍。戒门下无留郑司农之好客。曰座上恒满孔大夫之喜宾。丽日舒长。好风摇飏。倚青松而岸帻。环流水以浮觞。慕兰亭稧春之游。追河朔避暑之饮。谢篇韩钺。主人是令狐相公。孔思周情。坐客皆昌黎儒老。新荷出水。垂柳低轩。红衣锦羽之禽。浮沈玉沼。缃觜绿毛之鸟。嘐唳金笼。移真定之甘。莳房陵之缥李。如迎如醉如达如跂。木党伍于杜牧园。若行若骤若动若跧。石骈罗于奇章。野讶入藏春坞里。似游自雨亭前。弯弓一百斤。壮矣猛夫之角力。落笔三千字。蔼然才子之摛华。虚阁先秋。深林自籁。仰飞甍而悸魄。俯碧井以澄神。云鬓玉颜兮艳斗春花。鹍弦铁拨兮声飞晴雹。人生行乐耳。美景不饮何。吾闻太白竹溪。虚作清时之逸老。裴公水榭。暂为晚节之退居。何如名教之场。亦有逍遥之乐。自公而退食。好事者从游。仆幸接芳邻。屡尘清会。梁燕来往。纵依厦屋之阴。海鸟眩悲。徒费大牢之飨。欲一染其柔翰。恐厚辱于名园。虽然奇花异草兮丹青我心。明月清风兮。冰雪我眼。物亦厚人多矣。吾将阙诗可乎。若使胜阁欠落霞之篇。谢池无春草之句。则青山骋绝交之议。芳树含献笑之容。聊费一吟。恭呈八咏。
酷着林泉妨庙算,久缠簿领损天和。
唯公别占风流地,朝退时时载酒过。
桑田吟 晚清 · 文廷式
 出处:知过轩诗钞
昔人每有沧海之感。余以为使海而田、田而海,则水多于陆三倍,是鱼龙失其大半,而人得其饶赢也,岂有叹哉?又竺乾书言,此世界坏时劫火洞然。夫地必有劫,未害于我;裂亦必䐈,互为其根。此而忧之,不其懵欤?久欲作诗以发斯义,当可李贺卢仝颉颃,下亦不让刘基《二鬼》之作。惟性不耐思索,平日有所论著,大抵于人定睡醒两顷流笔书之,故奇情伟论郁而不发者多矣。大雪前一夕,寒气未甚,啜茶过量,不能成寐,因拉沓书此。词气鬯沛,源本《天问》而径蹊独别,世有昌黎,不烦改削矣。
大地抟抟七万里,太空视之仅糠秕。
人生其中又可怜,一分是陆三分水
海水回薄龙所都,古重其德今谓无。
天吴罔象世罕觏,习坎惟藏龟与鱼。
鳞介蠢蠢鲜作述,窟穴乃倍斯民居。
横目之灵冒万物,优彼绌此非俱欤。
忽然造物有悔意,特徙重渊作平地。
九州纵使鱼头生,四溟亦遣鲲鲕避。
伯鲧婞直羽渊化,鳖令匍匐快相值。
万年衔石精卫冤,一夕成湖老妪逝。
巨鳌不惜神山倾,挪亚后嗣庆得生。
但恐世间典籍尽漂没,洪水为厄过秦坑。
虽然圆颅方趾自有识,何必羲创卦画农教耕。
王母戴胜来栽桑麻姑喜见尘飞扬。
黄竹歌声动精魄,回头已失昆崙冈。
舜祠周辙渺莫即,青鸟使者将何翔。
瞿昙老子笑拊手,万劫不如贤劫长。
欧逻巴人忧末日,罄室沈渊若狂疾。
大事不问乔答摩,审判但愁枯骨植。
三千世界微尘微,地毛久食何能飞。
若于此土缘尽可出世,何虑洞然劫火相炮煨。
彗行椭圆倘相触,地即与彗为因依。
两物爆裂复凝聚,大地尚当扩几围。
递成递毁两无尽,杞人忧患宁非痴。
昨日之日倏已古,来日之日尚可数。
万籁寂默我何苦,耿耿心光照寰宇。
唤取天公助我酒兴豪,明日看渠六花舞。
开府仪同三司中书左丞相赠太尉谥忠武史公挽词 其一 元 · 王恽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秋涧集卷二十七
大元至元十二年岁乙亥二月七日中书左丞忠武史公以疾薨于位讣闻天下痛悼叹哲人之云亡哀斯民之无禄在某又有感焉而不能巳者初壬子岁公受封于卫其年秋来视师某以诸生启事上谒特眷焉录用实资藉之俾进其所未至以需时用逮中统建号之明岁公入当钧轴时某掌记中堂馆门下者半岁首奏擢为翰林修撰内省都司既而以事诖误得公辨明免归至元改元尹都督移镇东鲁辟某充幕官遵公命也公之意盖欲革旧事行新用也九年壬申御史得调平阳谒公授嗾去曰若绵力颇久同列贵和馀复何云明年朝议经制南伐诏公开府襄州节制诸军又将以僚属召寻舆疾北还事虽不果于菲薄实加重呜呼昔韩愈从事汴州陇西公有惓惓不忘者在悲中令为可知不肖某何敢望昌黎之清光而忠武勋德为世宗臣远迈中令而某也始终沐公裁成卵翼使声光爝耀于时其感戴当何如哉一旦溯大树之悲风痛吾侪之安仰此李平廖立泪下而沾襟者也爰赓薤露之歌用表素旂之末前十章颂公德业之万一后五章摅平昔顾遇辱知之厚传武侯近代敢蹑踪张栻之知赞充国麟台庶张本扬雄之作尚冀神灵鉴兹诚悃其词曰
补衮功深作帝箴,片言能沛万方霖。
白头无地酬知己,重为苍生泪满襟。
落花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赖绍尧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此诗收于赖绍尧《悔之诗钞》,又载林资修《栎社第一集。逍遥诗草》、赖子清《台湾诗海》、《台海诗珠》。
东风作剧,忽损娇枝;南浦无情,更悲死别。杜牧伤春之句,感念鬓丝;昌黎志圹之文,怆怀女孥〖编者按:「孥」,底本、《栎社第一集。逍遥诗草》均误作「挐」,今改。〗。不能自遣,作〈落花〉诗。
匆匆百五好韶光,不信花飞有底忙。
一缕香魂随逝水,连天红雨作啼妆。
海棠未见行聘,桃树难教李代僵。
草就绿章无处诉,含冤我欲问巫阳
落花 清末民国初 · 赖绍尧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此诗收于赖绍尧《悔之诗钞》,又载林资修《栎社第一集。逍遥诗草》、赖子清《台湾诗醇》、《台湾诗海》、《台海诗珠》、王建竹《台中诗乘》。
东风作剧,忽损娇枝;南浦无情,更悲死别。杜牧伤春之句,感念鬓丝;昌黎志圹之文,怆怀女孥〖编者按:「孥」,底本、《栎社第一集。逍遥诗草》均误作「挐」,今改。〗。不能自遣,作〈落花〉诗。
是空是色想非非,才逐春来又送归。
委地从教风雨妒,漫天疑作劫灰飞。
不仁造物陈刍狗,有恨江山带落晖。
寂寂园亭朝复暮,忍看红瘦绿偏肥。
水龙吟 题岳云闻笛图民国三年甲寅八月廿日日记云:“伯元来,守看题顾生遗墨词,不知其趣也。”)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押词韵第三部
图为程穆庵为其师顾印伯作。印伯,余弟子。叶焕彬误以康有为为我再传弟子,故戏比之。(“图为”数句,《大中华杂志》第二卷第一期《文苑》云:“右调《水龙吟》,为穆安世兄题《岳云闻笛图》,图为其师顾印伯作。余弟子叶焕彬,误以康有为为我再传弟子,故戏比之。”)时久不作诗,偶题二绝句寄去。又于案头得来纸索题者,因检案头易由甫琴思词本,和其第一篇水龙吟韵,以期立成。盖文思不属时,非和韵必无着手处,以此知宋人和韵皆窘迫之极思也。印伯温文大雅,必无无聊之作,见此必怜我知匆匆(《大中华杂志》作“怠怠”。)矣。如张孝达则又无此捷才,而印伯亦师之,弟子不必不如师,康南海又何讳焉。穆庵师谊至笃,印伯如存,待余身后,未必能如穆庵也。或曰余弟子多,印伯弟子少,故不能同。然则三千人,故不及一子贡,此又昌黎师说所未及者,书此以记渊源。甲寅寒露日闿运记于宣武西馆,时年八十三(“甲寅”句,《大中华杂志》作:“甲寅寒露日,记于宣武西馆,时年八十五。”)。
岳云远到南横,尚书旧第风筝碎。
人生逝水,几家诗社,又兴吟事。
西蜀才人,少年潘鬓,暗惊铅泪。
笑诗翁充老(《大中华杂志》载作“醉翁竟老”。),龙钟自喜,浑不管,陈抟睡。

今日法源春醉。
问归魂,可留琼佩。
再传弟子,比康南海,更加憔悴。
来往燕台,驴背驮诗,遗篇不坠。
恨虞渊日薄,黄公垆畔,更无题字。
白发 明 · 权五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睡轩集卷之一 关东录
昌黎。年四十而发白。李冲。年四十而鬓发斑白。颜回。年二十九而发尽白。范镇。四十日之间。鬓发致白。我年未及数君子。而又无数君子好学之癖。忧时之愤。而发之黑者日益白。无奈离亲去国。长年作客。困穷拂郁。有动于心。催我早白。如古人所谓白发欺人故故生者耶。
白发欺人故故生,千愁万恨若为情。
不堪看镜呵呵笑,一首新诗写不平。
观回部绳伎联句乾隆辛巳 清 · 弘历
 押蒸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十
绳伎即古寻橦度索之遗而徵信者史阙有间国家诸藩向化方伎毕臻若僸佅兜离大之可以数典纪功精之可以省风体物所由来远矣比因回纥内属花门抱器者胥隶乐府献岁列部番觐灯筵款侍乃命回人缘高楔跨脩縆前奏斯伎以惬观听其始也戛戛孑孑无挟而造则近乎勇其继也于于徐徐出险而亨则近乎智其究也油油洒洒奉身而退则又近乎仁盖一艺而三善具焉若是昔昌黎石鼎联咏重自标置谓吾诗云云不解人间书矧我二三词臣方当釐宫悬所必备补王会所未图而可孤胜事作恒语乎是用即目首倡俾刘纶于敏中联成五十韵以示志西域者垂之副墨
筠冲今允服,都卢昔所称。
灯节陈长伎(御制),橦戏超同朋。
首髡省缠鬕,胫露辞裹縢。
扱衽属櫜鞬(臣刘纶,束体杂组缯。
连队次乐部,储具供林丞。
差排跂斯翼(臣于敏中,控掣救之陾。
双撑千尺木,直拽三丈绳。
如虹拖碧落(御制),不栈悬丹崚。
穷巅互槅庋,拓势么弦搄。
腔迟筚哨(臣刘纶,拍急腊鼓鼟。
居然谢梯筏,讵尔忘渊冰。
临厓送者返(臣于敏中,拔宅仙乎登。
发地上累足,凌空息抚膺。
奇趫忽百出(御制),邪许时一应。
布武失偪仄,振臂誇倰僜。
鞠效秦赘𦜕(臣刘纶,担匪虞卿簦。
低腰宛舞女,合掌俄枯僧。
迹绝邯郸(臣于敏中,意会痀偻承。
履铜取滑细,著屐宁怂兢。
屏营无二虑(御制),支拄惟两肱。
丝曳蜓立颤,角挂羚睡瞢。
竿头诣成进(臣刘纶,系表神来腾。
回旋辘轳轴,盘辟浮图层。
亭亭嘂阊阖(臣于敏中,轩轩栖觚棱。
瞥下俨跨马,虚跃似翻鹰。
安其危永吉(御制),动亦定乃凝。
叱陋九折坂,抽娴三释掤。
佛跏妥帖结(臣刘纶,禹步蹒跚仍。
绷殊孩儿倒,牵诧傀儡兴。
爪攫鹦在架(臣于敏中,尾掉鱼离罾。
目正径无险,心卑高可乘。
木鸡差足拟(御制),磨蚁犹难胜。
初虞引发重,转喜累卵增。
逵中或重茧(臣刘纶,棘端孰铺㲪。
磬折笋虡系,蓬转飙车凌。
奄驰籋云骥(臣于敏中,将徙培风鹏。
讽元徒传藻,赋张真究升。
蹁跹有馀暇(御制),彳亍鲜后惩。
情移禦寇善,力靡偃师憎。
却行退宋鹢(臣刘纶,缩守黏曹蝇。
进止自栩栩,视听交蕄蕄。
拔河斗谩骋(臣于敏中,罥索走妄譝。
旁观骇汗致,孤翘壮心凭。
教猱猱逊捷(御制),怜夔夔敢矜。
方外游殆庶,域中见何曾。
巧习履而泰(臣刘纶,道艺贞以恒。
眴哂石火帜,机鄙扶风縆。
爻闾新志备(臣于敏中,幻人前事徵。
列睹俾惬众,论赏聊劝能。
行庆辑戎索,熙春和气烝(御制)
纪中允公遗集诗十六首 其一 清 · 黄任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佚诗
祖龙息焰,壁开宣圣遗书;司马探奇,冢发安釐旧简。文如经纬,代有传人;炳若日星,世多述者。译微言于蝌斗,儒尽铅怀;装曩帙以缥缃,子称墨副。盖表章寻绎,固当泄其英华;而寂寞穷愁,亦足抒其情性。吾大王父中允公,天人奥究,宁类书厨;大小山藏,岂徒传癖。学术宜民,百里栽花岩邑;文章华国十年视草纶扉。嗣以天心改步,大厦就倾。元亮归来,门前有幼安去后,榻上惟书。爰拟迹于青门,聊寄居于白下。综生平之著作,细写乌焉;修后死之文章,精研豹鼠。草荒行殿,篇篇卷芦荻秋风;潮打孤城,字字照秦淮夜月。嫏嬛标雅颂,犹另编草木虫鱼;岁月纪杜陵,遂细注橡薪芧栗。膝穿木榻,释太上之五千;谈异松枝,广寓言之十九。他如挂名钩党,直听沅澧孤臣;对吏狴牢,义析柴桑处士龙门忧愤,柱史成篇;庾信思,江南作赋。义则形诸笔札,志实托于丹黄。惟是寿,共识校雠心苦;亦有残篇脱稿,忍令昧晦行斜。任抚泽心伤,受遗涕陨。寻坠绪之微茫,存什一于千百。经燃藜火,应知子政心违;车误金根,未信昌黎子肖。口占历记,先揭大凡;手订授刊,难迟此日。嗟乎,潘安仁之述祖,予小子渐恧衰文;文仲之立言,先大夫庶几豹对。谨附截律,用识悬签。
华嵩岞崿表精英,河洛波澜润老成。
七十年来典型在,天留文献佐休明。
集石鼓所有文成十章制鼓重刻(八句凡二十九字重文三)乾隆庚戌 清 · 弘历
四言诗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二
凡举大事者必有其会与其时而总赖昭明天贶以成其功武成九次无论矣即如四库全书及以国书译汉藏经皆始于子六旬之后(自癸巳年蒐辑海内遗书并于永乐大典内采纂散编命馆臣依经史子集督缮四库全书四分又佛经本出厄讷特克一译而为膺古特之番再译而为震旦之汉其蒙古经则康熙及乾隆年陆续译成而未有国书之佛经先于三十七年亦命开馆译定兹二事卷帙浩繁俱非易于观成者乃皆在予六句后始命举行初亦不觉其迟也)既而悔之以为举事已晚恐难观其成越十馀载四库全书则早参考装潢毕以贮之阁而所译汉藏兹亦将告毕就此非天恩垂佑俾予虽老而成此二事乎近因阅石鼓文惜其岁久漫漶所存不及半夫以国学兴贤述古之为使千万年之后并此仅存者胥归无何有之乡有治世之责者视之而弗救予且不成为读书之人矣斯事体大千古读书人所不能任亦从无道及者予故不怍不文及此未至耄耋智昏爰蒇此事盖石鼓之为宣王时作与夫宜置国学为万世读书者之津逮自以韩昌黎之见为正车攻吉日之章班班可考也(后人议论纷出如董逌程大昌据左传成有岐阳之蒐以为成王郑樵据殹丞二字见秦斤秦权以为秦鼓马定国后周书以为宇文鼓陆反仁据北史以为元魏鼓至杨慎之伪作全文为尤谬甚总不若韩愈之见为正盖即本鼓之文取证小雅可信也若欧阳修集古录云韦应物以为文王宣王刻今应物石鼓歌具存明以为宣王何曾有文王之说近者尚误况与论三代以上哉)夫昌黎有其见而无其力且未思及存其诗则予较昌黎为胜矣兹用幸翰苑之例(乾隆九年重修翰林院落成亲临锡宴以张说东壁图书府五律四十字为韵予赋东字及末音字二韵其馀饬诸臣各分一韵赋诗)亲定首章截其长以补后数章之短即用文中字并成末章自第二至第九命彭元瑞按馀字各补成章非因难以见巧实述古以传今于是石鼓之文仍在十鼓井井有条而不紊矣旧鼓旧文为千古重器不可轻动但置木栅蔽其风雨以永万世而新为十鼓以刻十章并列国学以公天下惠后儒则仍周宣之文也热河文庙为岁岁惠远诘武之地则亦命置之以诏来世庶乎宣王中兴之烈不泯宣圣牖世之道恒昭而予及耄耋之年尚得蒇此崇文之举孰非会之萃时之合深蒙昊贶之所致哉希周家卜世之久鬯皇清重道之规后世子孙尚慎念之是为序
𨖍(我)车既工(攻),𨖍(我)马既同。
𨖍(我)车既好,𨖍(我)马既𩢿(阜)
君子员员(云),邋邋(猎)其斿。
麀𢉖速速,君子之求。(一章)

(廓)猷𣅎(合)(道),允□(炽)(维)𡩦(宣)
天子谓公,𨑒(徒)我其以(以)(田)蕳。
𨑒(徒)(徇)除,□(道)具驾驱𨖍(我)
(驭)其亚帅,𨖍(我)弓其射。(二章)

亚车趍趍(音),□(酋)车䢱䢱(续)
左骖骜骜(敖),右骖𩥹𩥹(音速)
其斿𣬒𣬒(丑若反司马相如大人赋休𣬒奔走),其𣃵(未详)幡幡。
君子其来,𡭑(导)𨖍(我)鸣銮。(三章)

驱车趩趩(丑亦反行声也),敕(策)马䟏䟏(音沥)
𡭑(导)𠬱(彼)(盩)(原),隮𠬱(彼)大□(陆)
彤矢□□(镞),𠧪(𠧪)弓𤐮𤐮(音壹),其斿𤾾𤾾(音洛)
君子其来。(四章)

遄来騝騝(音坚),寺(时)余世(三十)里。
余射𢉖于兹,六辔写(卸)止。
出勿𡔀(忧)微□(霾),或以时雨。
(原)湿(隰)阴阳,霝(灵)(泊)(华)𨖍(籞),天子之所。(五章)

其渊殹(也)孔深,帛(泊)淖𡊺𡊺(洋)
滔丞沔沔(泛),澫(漫)之一方。
其鱼不识,丞丞(烝)(维)鱮。
𩵮(鲨)𩺂(鲠)𩺹(鲋)𩸊(音白),又极(楫)又罟。(六章)

其𨹘(阪)又多,□为棕(棕)(音咎)
棫朴杨柳,及既氐(柢)既柞。
如𦳕(莽)如箬,及𠂹(华)及硕。
禽翰(翰)𨔟(攸)宫,以寺(时)而乍(作)(七章)

其原(原)孔庶,兽𠧠(乃)(宁)处。
麋豕𧱽(豚)(犊),麀𢉖雉兔。
□□(音即)其旲(古老反白泽也),𧾨𧾨(音宪)其虎。
左骖马执之,大黄弓射之。(八章)

即鹿又奔,搏麀又真(填)
鲜𥶎(菹)时𣅀(旨),异𦚎(音拉今作䏠博雅晔谓之䏠)是申。
如天之□(喜考潘迪作嘉朱彝尊石鼓据施宿引说文作喜),秀□(艺)(云)(作)
□□(未详)𤰋𤰋(未详),即以写乐。(九章)

𨑒(徒)𩤾(驭)既射,𨖍(我)马载止。
用贤孔庶,康康敕𡭒(治)
田车既安,日隹(维)丙申
用各为章,害(曷)不永宁。(十章)
吴如轩 清 · 袁枚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一
如轩齿犹未也,忽以状来属为立传,盖惧余之衰而他时秉笔之无人也。按古人生传甚少,除昌黎何蕃、温公于景仁外,绝不多见。至于《梓人》《圬者》则是借彼为寓言,非其实也。但良友諈诿,势不能已,乃取其生平大槩,韵其辞而赠焉。庶几千载后读此诗者,如见其人,并以质之现今海内之识如轩者。
钓鱼须钓海上鳌,结交须结扶风豪。
吾友如轩古侠士,仰空一笑天为高。
身著黄衫走吴下,春宴春游穷日夜。
挟弹桓东年少场,投梵子野公城舍。
朝廷命采赤堇铜,群商低头拜下风。
海船峨峨天外去,姓名直到扶桑东。
上至公卿下厮养,置驿通宾相识广。
传呼某到合座迎,一纸书飞应若响。
有时指囷助赈灾,阊门沿路无啼孩。
有时周恤友朋急,千万黄金手一掷。
山塘十里女如云,称觞上寿来纷纷。
一枝新花开出色,蜂蝶争先报与君。
张灯宴客花如海,冶叶倡条凭客采。
歌终不怕月沈西,城门自有金吾待。
与我交情廿载馀,白头把手各相于。
每当玉漏三更尽,帐外犹闻讯起居。
看君酬应忙如箭,感君处处能周遍。
岂徒咤叱废千人,直可精神当八面。
残腊匆匆遽返山,自惭才尽咏君难。
且贻越石并州调,当作朱家本传看。
三善诗 其一 壬辰 清 · 蒋士铨
 押漾韵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
乾隆壬辰十月,于邸报中得阅欧阳兰畦廉使章奏,请以江西停葬、溺女、锢婢三事,下部立法禁革。掩卷三叹,谓公能正人心而厚风俗也。范文正并州范忠宣太原赵清献邠州,类皆泽及枯骨,而赞皇昌黎柳州布令放赎奴婢至千百人,公用心仁恕奚异哉。至戕害子女,惟悍妻继母间一闻之,未有施于亲生恬不为痛者,宜公尤深恶之也。夫三异、十奇,古之美其长官者有焉。予作《三善诗》,谨志公德,非窃治蒲馀论也。孟子曰「好善优于天下」,盖以此企之云尔。
冢人掌兆域,大夫掌族葬。
年月各有制,封树戒相妨。
焉敢择丘陵,而蒙拘忌诳。
枯骸求富贵,人子心久丧。
遂惑青乌言,百计营一圹。
葬者恣侵盗,不葬成坐忘。
蔂梩或难求,骼胔岂无恙。
民愚士夫鄙,停柩屹然向。
堂存数世棺,阀阅侈仪仗。
解组乞麦舟,颡泚孰惆怅。
于戏欧阳公,蒿目默悽怆。
赫然具封章,论列陈事状。
秉彝既沦亡,感发变惩创。
颓风倘能移,结草安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