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子标题
怀旧诗十三首 其十三 故四川提督三等威信公岳钟琪(汉提镇中有功可录者虽不乏人而宣力三朝名震诸番者无出岳钟琪右故特表之钟琪陜西临洮人初由同知改武任游击皇祖时已擢四川提督雍正元年授奋威将军征青海有功予三等公爵寻迁川陜总督七年授宁远大将军由西路征剿噶尔丹策凌十年大学士鄂尔泰劾其玩忽纵贼奏报不实部议革职衔削公爵皇考宥之仍留总督任护大将军印降公爵为三等侯戴罪立功张广泗复劾其怪僻乖方遂罢职削爵付法司鞫讯拟以大辟疏留中余践阼初命免罪回籍乾隆十三年以总兵衔剿金川逆酋寻授四川提督会大学士傅恒经略金川军务番酋畏慑乞降钟琪奉经略令轻骑入番巢晓以顺逆示之不疑莎罗奔即抒诚乞降凯旋仍与三等公爵赐号威信并制诗以奖励之十九年赴重庆督缉垫江逆匪陈琨等事竣还卒于资州赐恤如例钟琪任川陜总督时湖广逆犯曾静遣张熙投递逆书钟琪佯与设誓诱其吐实即参奏逮治其荩诚既足嘉智略亦深足取余每以此事念之钟琪弟钟璜继为四川提督番人亦素信服惜其后无能接踵者)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八
三朝师武臣,钟琪为巨擘。
车骑伐准夷,实其算之失(岳钟琪征噶尔丹策凌时议用车战因设车骑营肄习之终归无用未免泥古之失耳)。
设誓诱张熙,忠诚天鉴赤。
家居十馀年,命董金川役(钟琪释归十馀年以金川军务复召用益切感奋犹能单骑入番砦使逆酋畏詟乞降诚足嘉也)。
单骑入贼砦,大义示顺逆。
勇而且有谋,群番詟辟易。
受降遂凯旋,实亦资宣力。
所见绿营多,鲜或踵其迹。
卓有古将风,书勋太常册。
皇朝武功乐府十八首 其十 荡青海(雍正征罗布藏丹津以卫西藏也。) 清末 · 魏源
出处:古微堂诗集
贺兰山以南,星宿海以东。
八家和硕部,屏藩世效忠。
北捍准葛寇,南与卫藏通。
丹津忽枭獍,好乱矜枭雄。
思复祖霸业,兼长四部宗。
要盟集毡帐,汝各弓汝弓。
从兵三十万,一时草偃风。
王师会青海,特命简元戎。
雪夜七千卒,径捣穹庐空。
荡荡河源西,茫茫海柳红。
师来自天降,师反如飘风。
穹碑立大学,遂绍天山功。
青海虽云平,准夷尚复在。
赖有和林超勇王,一战浑河震瀚海。
两都赋 其一 赋西都 唐 · 李庾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
臣伏见汉诸儒若班固张衡者。皆赋都邑。盛称汉隆。当王道升平。火德丕赫。数子歌咏。发著后代。今自隋室迁都。而我宅焉。广狭荣陋。与汉殊状。言时则有六姓千龄之变。言地则非秦基周室之故。宜乎称汉于彼。述我于此。臣幸生圣时。天下休乐。虽未及固衡之位。敢效皋陶奚斯庶几之诚。谨冒死再拜献两都赋。凡若干言。以诎夸汉者。昭闻我十四圣之制度。请付史氏。赋曰。
洛汭先生客于上京。问里人以秦汉咸阳故事。里人曰。先生不习乎哉。秦址薪矣。汉址芜矣。西去一舍。鞠为墟矣。代远时移。作新都矣。先生曰。宾者不识。藐然老沉。懵岁亡而日远。愿闻古而知今。为我源说。恭承玉音。里人曰。昔者帝兆唐居。命隋先基。乃假隋权。是开中原。既权二年。为唐迁都。周榛秦莽。平芜蘖馀。文驱炀逆。卒于侑传。若天使项氏死劳。而授汉休也。唐开禅坛。新都之门。辟殿乾宫。以朝诸侯。时则有若房魏作弼。英鄂执律。南阳故人。河间帝室。戎衣既脱。瑞气洋溢。欢声传于亿兆。炀燎致乎太一。乃会汉酺。发周赉。谧万类。渟四海。遂开国以报功。差子男之五等。然后构阁图形。荣号凌烟。指河带以山砺。书天子之缙绅。其制度也。拥乾体。正坤仪。平两曜。据北辰。斥咸阳而会龙首。右社稷而左宗庙。宣达周衢。址以十二。棋张府寺。局以百吏。环以文昌。二十四署。六部提统。按星分度。俨宪台而西列。肃阴馆于北户。建倍员于前王。总维纲于御史。端国家之朝仪。实周察乎左右。其内则有太极承端。通址含元。日出东荣。月沉西轩。倚九嵏之下麓。涵太液之清澜。龙道双回。凤门五开。烟笼凝碧。风静蓬莱。东则左阁当辰。延英耽耽。宣徽洞达。温室隅南。接以重离。绵乎少阳。是为二宫。复道邃廊。西则月华重启。银台内向。中书在焉。密用宰相。宦者别省。延缘右藏。建子亭于屏外。设兰锜于庑下。天子端朝。明庭九宾。发少府之冕旒。陈奉常之书勋。肃勾陈以辟护。翼雉扇而对分。鸡人乃下。鹤唱先闻。千官就日。万品趋云。漏迟迟而东转。风习习而南薰。外则国子招徒。疏馆开轩。左立太学。前惇广文。膳丰中厨。就教九年。稽以博士。总之成均。秘书典籍。品命校郎。横阁三重。阐正铅黄。若六艺之条贯。百氏之纵横。交错发论。礼形而乐声。太傅在前。少傅在后。载言载笔。出纳谟诰。鹓动鸾飞。振玉锵金。殷庙羞瑚琏之器。楚材惭梓之林。已而燮和阴阳。经纬天地。采摭轩昊。牢笼虞夏。辟孔子之学堂。敷一代之风雅。此王者之文教也。亲兵百万。制以神策。紫身豹首。金腰火额。猎霞张旆。剥犀缀革。奋目而虎眦。振髯而猬磔。柔六钧。贯七札。对天仗以司戈。分玉墀而执戟。别有陈旌赐钺。阃外四七。依榆关以作镇。拒柳营而开壁。逐虏则出塞飞尘。伐叛则救旸作泽。此王者之武威也。唐礼既行。三代同风。徵叔孙之春官。命伯夷之秩宗。则有封禅巡狩。谒天拜祖。明堂辟雍。王者之事。有司勿失。次有朝廷之位。班爵之序。器服车马。以节文武。不僭不滥。群臣之事。有司以告。下有内族外姻。以杀以隆。五礼各殊。陈吉仪凶。一室是形。天下大同。百姓之事。有司以教。故以内则敬。以外则严。以家则肥。以国则昌。卿士翼翼。公侯皇皇。在野熙熙。在朝跄跄。夫如是夸周而正鲁。胡可殚详。洎乎乐之设也。以德配乐。陈器以作。革木匏竹。簨簴磬鏄。命官二署。谐以协律。以奏庙貌。祖考来格。以陈宫庭。箫韶九成。凤凰来仪。以布天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及乎御允衣。集舞童。或献凯作铭。以宣帝功。或布字缀行。以达皇风。此礼经之所未纪。夔戛之所不同。刑期无刑。辟以止辟。三章寘汉祖之德。肆赦缓穆王之法。于是天子御端门。诏天下。涣汗发泽。与民更始。建金鸡于仗内。耸修竿而揭起。其下则税三关。解银铛。追其工。徙驩兜。煦舜弦。浃尧年。台收白简。史阁丹笔。总秋官之计。料不踰乎三十。斥匡衡之失论。罪温舒之不足。司刑无鬼哭之庭。大理有乌巢之狱。又若荐祖建宫。元元之庭。霞帔云冠。飘飘太清。天子将有事也。岁豆时笾。夏簋殷铏。传金炉之御烟。开甲帐之琳琅。此王者之示孝也。对里连街。帝宅王家。青门列槛。棠棣分华。勤政外名。花萼中题。屹云中而佩凤。杳天外而舒蜺。于是天子设千席。羞百醴。家人齿筵。愉愉济济。此王者之示悌也。盛则长堤砥平。错则缨弁繁夥。佩印分鱼。九参六佐。肃威仪于行盖。指戒途于前马。待漏未开。朝骑沓街。鸡鸣朱邸。火度青槐。先导擘云。后车奋雷。递以严声。不生微埃。人寒物慄。统以京尹。临人秉杀。罔敢不谨。豪家戚里。金张许史。走骑如龙。行车若水。拉枯请命。曾不仰视。配前秦与后赵。固异代而殊拟。其地势也。负秦章台。倚汉甘泉。带泾渭之富流。挟终南之寿山。指重城于二华。拓外门于两关。元素交川。灞浐在焉。断虹偃蹇而亘梁。拖轮走骤而蹄奔。度万国以向朝。趋魏阙之通门。赤县统剧。停阡帝乡。长安万年。乾封明堂。蓝田左掎。鄠杜前张。分圻连乎冯翊。画疆接乎岐阳。排吴山而抵蜀。亘氐谷而通商。天子穆清。环卫陈兵。将军之号。三番六营。至乃辨晓警昏。主在金吾。鼓列六条。外传通衢。备以严兵。罗以周庐。禁动息人。用戒不虞。其中则御水分沟。昆明下流。在野决溉。入宫环洲。菰织蒲纫。芡贽菱羞。渚戏元鹢。沙眠白鸥。其远也。深有蛟潭。派作龙湫。涘接河汉。波通女牛。其近也。方塘含春。曲沼澄秋。户闭烟浦。家藏画舟。尔乃农家东作。厥土黄壤。树以桑柘。翳荟乎南亩。以粳以稌。以黍以稷。以输太仓。天子之储。土厚地中。温寒以宜。门多杖老。室有蕃儿。承化发谣。帝力不知。则有程郑之家。白闼朱轩。崇基峻砌。待驷高门。木秀茸葩。红舒绿繁。挺硕果于华林。育丰蔬于中园。珠箔昼晴。金缸夜明。罗绣巾㡚。鼓瑟吹笙。哗族陈宾。以乐乎太平。货隧分廛。物次骈连。中署肆师。夕咽朝昏。越璞楚琛。蜀贿巴賨。裁绮张绣纹轴蕉筒。声教之所被。车书之所通。交错杂沓。斯焉会同。黄宅缁庐。金篆玉扃。以张帝居。用壮天庭。千形万声。不可多名。天子奉尧舜之道。勤后稷之功。当仲夏而献茧。立中和而视农。然后黼黻时备。粢盛告丰。其接下情也。则尧鼓不悬。晋木不列。镕金作轨。四门是揭。人靡迷邦。士无讳讦。示收才而问眚。上谏行而冤达。当其万国贡珍。四夷纳赆。赋用舟通。财因辇进。地官计国。度支主吝。百姓既足。斯焉充牣。复若天府万品。以备供职。登馔则光禄献厨。命驾则太仆承轼。其乐人也。大启九门。分开三殿。齿群臣于次坐。徵公族于内宴。于以训恭俭。于以示慈惠。戏族咸在。百弄迭改。视仙童之霓裳。睹壮夫之角抵。御阶昼阴。帝座春深。缤纷宦闼。窈窕嫔林。既受赐于逮昏。尽拜帛而怀金。与众之乐。一日于此。先生独不习乎。其四郊也。或有乘时之旧址。亡国之遗踪。天子迎四气。衋然改容。曰是足以怀伤于耳目。作戒于心胸。昔秦政肆刑。秦民共倾。楚泽大呼。分隳列城。徒罢骊山。役休上林。秦址既迁。鸿门至今。此东郊之事也。隋苑广袤。罝笼南山。占地万顷。不为人间。齐门失耕。禽游兽閒。代谢物移。缭垣不完。此南郊之事也。丰水悠悠。文王作周。传难子孙。衰平遂迁。乃眷镐都。武王宅居。国失赧逊。酆镐乃芜。此西郊之事也。汉设五畤。以主淫祀。栾诳徐诬。将求永久。天子亲拜。太牢黍牲。事亡地存。为天下笑。此北郊之事也。故因迎春则鉴秦败。知恃刑不如恃德也。因迎夏则鉴隋怠。知猎兽不如猎贤也。因迎秋则鉴周勤。知祖基作艰。传万年也。因迎冬则鉴汉误。知去淫即正。获天祚也。四鉴以陈。泽于生人。四德以懋。格于上下。故我高祖一呼大定。安都居正。传今皇帝一十四圣。是知禅国也。禅都也。非得隋之命。是得天之命。
鹧鸪天 其三 西都作 宋 · 朱敦儒
押阳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
几曾著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西都杂咏 其三 骨骨鸟(自注。西都人言。此鸟多则麻不成。) 明 · 权近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阳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骨骨桑间鸟,时时向客鸣。
促音无足听,愁思自难平。
性质怜渠小,乾坤贷尔生。
若为弹射尽,复见垄麻成。
灵草歌三十九首 其十 大通草 唐 · 白云仙人
押真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大通花红叶似青,子黑根白味不辛。
一生长养河次畔,独体结成砂子真。
清平乐 其一 青海湖 当代 · 王悦笛
巫言旦旦。
拜塔神湖岸。
马骨牛头新设奠。
傩祭犹尊萨满。
斜阳牧院萧骚。
碉门斜出幡旄。
不敢踏云相访,中庭横卧金獒。
清平乐 其二 青海湖 当代 · 王悦笛
高原迟暮。
星斗流无数。
羊马下来群动住。
只有天风来去。
疏凉不待新秋。
夜眠亟拥轻裘。
平旦霜帘乍卷,菜花黄到碉楼。
清平乐 其三 青海湖 当代 · 王悦笛
山围神佑。
灵境无何有。
平地如风看马走。
想见穆王巡狩。
西池酒赐云屏。
娇龙语不分明。
宴罢众仙归去,当头化作奔星。
乱中杂感五首 其四 共和 清末至民国 · 曹家达
押有韵
共和始周召,祸出厉王手。
子代太子死,召公意良厚。
王奔十四载,二公为留守。
岂似贪乱人,纲常类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