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子标题
木兰花慢 其二 滁州送范倅1172年 南宋 · 辛弃疾
 押先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
玉殿正思贤。
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
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三篇 其三 其三 临濠(王师起临濠收义兵驻南谯平河阳遂南渡为天下所推戴郊天登极为临濠武第三)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皇皇帝肇,迹濠之壤(平)
上天黜元命,命帝靖四方。
神兵三千,投箠渡江。
建业定南(叶)
大兴问罪师,天戈剪妖狂。
妖狂溃崩(叶),赫烈我武扬。
系颈阙下,大明朝贺开明堂。
元主大去国,闽广并来王。
皇帝神武,越五帝,咸三皇。
皇皇万国宾,日出日入土,普为大明臣。
制礼作乐圣化钧,大一统业万万春。
和千家诗六十首 其二十四 滁州西涧 明 · 李江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秋寒岁晚绿阴生,涧底风清鸟雀鸣。
遮断兰皋云万里,江篱槛木几根横。
韦苏州二十首 其八 全椒道士(潘清容自鄠移楼观与中条乔象之同居) 金 · 赵秉文
 押陌韵
新移白阁峰,远访中条客。
结茅授经台,共坐云间石。
松龛读易朝,月窗谈道夕。
从此到终身,区中了无迹。
苏幕遮 其三 全椒道中 清 · 曹尔堪
 押词韵第八部
冷风尖,残月小。
野径高低,刺眼横苍筱。
茅店孤村偏起早。
偷与闲鸥,静立寒汀皎。

策轻车,携布帽。
客路年年,短鬓霜深了。
江浒青山屏障绕。
烟柳无情,断送人昏晓。
寄燕中友人六首 其六 濠梁朱汝修 明 · 胡应麟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把袂都亭木叶稀,阳关一曲转依依。
天边剑拂长虹断,海上帆侵暮雪飞。
兰杜欲纫湘女佩,芰荷新制楚人衣。
相思何处偏惆怅,独夜寒空望少微。
静宜园二十八景诗 其十一 知乐濠(山涧曲流湍急停蓄处苔藻摇曳轻倏游泳如行空中生物以得所为乐涧溪沼沚与江湖等耳知其乐随在可作濠梁观)乾隆丙寅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三十
潨潨鸣曲注,然否是濠梁
得趣知鱼乐,忘机狎鸟翔。
噞喁云雾上,泼剌柏松傍。
寄语拘墟者,来兹悟达庄。
惠山园八景 其六 知鱼桥水乐亭东长桥卧波与秋水濠梁同趣)乾隆甲戌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五
屧步石桥上,轻鯈出水游。
濠梁真识乐,竿线不须投。
子我嗤多辩,烟波匪外求。
琳池春雨足,菁藻任潜浮。
少年游 其一 得王子常同年凤阳书,并示《春感》四阕,即次来韵,并怀逸珊夫人 清末民国初 · 樊增祥
 押寒韵
枇杷欲熟问园官。
来佐酒杯宽。
松下棋奁,柳边锻灶,宜称皮冠

白发同年江海隔,书字报平安。
想见高楼,青娥送酒,半臂不胜寒
茌平怀古四首 其四 张镐(杜诗张公一生湖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濠州刺史闾丘晓不救睢阳杖杀之本传嗜酒善鼓琴晓即杀王昌龄者) 清 · 王士禛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九
湖海须眉在,宁忘社稷雠。
张公琴酒客,能辨杀闾丘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 其八 元丰戊午夏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推治无期任猛宽,苛留累月尚盘桓。
风霜几日经摧挫,案牍逾旬未省观。
失势我如鱼在网,操权吏甚虎而冠。
南班小吏犹知礼,朝夕时来一问安(自注:院中小吏顿姓者,朝夕来就閤中问安否。)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 其九 元丰戊午夏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秋杪拘留冬欲阑,一旬参对累旬閒。
适逢御史俱釐务(自注:祖宗时不领他局,专治台事。近岁三院并兼要职,故不暇治狱。),更值中朝久绝班(自注:狱具,御史求对,乃释。适遭国恤,久无班次,故淹留又逾月矣。)
壁观无言休问祖,坐忘遗照且晞颜
是非荣辱知难必,反覆须臾觉梦间。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 其十 元丰戊午夏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罢尹一年重置对,去家千里涉寒温。
青云交友难倾盖,白发慈亲正倚门。
目断濠梁横涕泗,梦回京口役形魂。
宽恩若未投诸裔,好奉安舆葺故园。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 其一 元丰戊午夏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防人不善自为谋,对吏方知口起羞。
本为追胥宽逮系,何期僚属致增尤(自注:初,有司欲追太湖县药行人以證买药,予以为非切要,道远不追。及被坐,狱官归罪于予。)
溺灰竟欲焚安国,书牍谁将念绛侯
惟有丹诚贯金石,风波飘荡任沈浮。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 其二 元丰戊午夏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搆虚为实尽枝辞,直道公心自不欺。
众口铄金虽可畏,三人成虎我犹疑(自注:军巡官吏指予平日语言中甚有鄙俚之谈,予亦自疑何至云尔,皆为承之。)
忠邪所赖圆穹鉴,通塞须凭大衍推。
况是圣神方烛理,深冤终有辨明时(自注:予方自诬,忽蒙辨正。)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 其三 元丰戊午夏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吏议推穷旧话言,畏途迢递冒风澜。
两词罢对文移绝,一室常眠枕席寒。
郁郁久居人共叹,皇皇求义我知难。
谁将羑里匡陈事,便作閒堂紫极看。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 其四 元丰戊午夏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平日论心友与亲,白头临事斗如新。
裸衣难喻疑金客,束缊应无乞火人。
三省行藏知有命,十年流落困无津。
物情世态经谙练,不假虚词问大钧(自注:御史推治平日语言有涉予亲友者,移文讯之,辄不承。又有指为在禁妄引他人见治者,而法不当坐。)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 其五 元丰戊午夏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飞语初腾触细文,廷中交构更纷纭。
纲条既甚秋荼密,枉直何由束矢分。
御史皆称素长者(自注:初御史见讯干求之实,云知公素长者,同列有属,料不能免。予曰无之,不能自诬。),府徒半识将军(自注:院吏洎府史有府中旧辈,多致恭。)
却怜比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自注:时苏子瞻自湖守追赴台劾,尝为歌诗,有“非所宜言,颇闻镌诘”之语。)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 其六 元丰戊午夏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纵出由来古有诛,徇私无实宽纾。
已知公冶本非罪,免似邹阳更上书。
刀笔任从文俗议,风霜方识宪台居。
自惭衰拙将何用,学术无堪政事疏。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 其七 元丰戊午夏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名絓台章冒典刑,圣仁丁本、道光、钞本作辰)无滥许原情。
尹京虽愧四方则,廷尉亦非天下平。
三已自知无愠色,一廛归去愿为氓。
君恩天地何由报,九死鸿毛比尚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