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创作地点
清源仆射新命900年3月 晚唐 · 黄滔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
引用典故:荆树
虽言嵩岳秀崔嵬,少降连枝命世才
南史两荣唯百揆,东闽双拜有三台(《南史》“袁宪兄弟同为仆射,当时荣之”,殊未若今清源府城,并拜仆射,兼带台席之尊)
二天在顶家家咏,丹凤衔书岁岁来。
虚说古贤龙虎盛,谁攀荆树上金台。
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897年11月 晚唐 · 黄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五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
混沌死而天地生。道德销而仁义作。
情车业网。始脉旋波。
天谓洛龟河龙。文有生而不文无生。
乃产金圣人于西国。钻智慧火。
烦恼海。理不吾吾而一贯生生。
其姿电㸌于周室。其波派漾于汉代
繇是馆移鸿胪。城崇白马。
斯有寺之始也。寺制殿。
象王者之居。尊其法也。
其后金地莲扃。周旋四海。
乌飞兔走。或故或新。
至如神运之灵莫灵矣。亦靡得而岿然。
则我州开元寺佛殿之与经楼钟楼。一夕飞烬。
斯革故鼎新之数也。初仆射太原公
子房之帷幄布泉城。以叔度裤襦纩泉民。
而谓竺乾之道与尼聃鼎。宜根乎信而友乎理。
矧开元受宇。五十载之圣容。
实寺之冠。洎帅闽也。
愈进其诚。缮经三千卷。
皆极越藤之精。书工之妙。
驾以白马十乘。送以府僧。
迎以郡僧。置兹之楼。
既而□□□□蜀雨不飞。识者以为物之尤。
罕留于世。敬之至。
必动乎神。是必为地祗所搜。
龙宫之索。不然者。
曷与斯故新之数期。厥理则明。
我宜悄然不已。仲弟检校工部尚书为兹郡之也。
武则拍孙吴之背。文则商于前。
而复龙虎之内。以埙以篪。
大耸孟龙之旨。乃割俸三千缗。
鸠工度木。烟岩云谷之杞梓楩楠。
投刃以时。趋功以隙。
食以月。付以心倕
不期年而宝殿涌出。栋隆旧绮。
梁修新虹。八表四隅。
悉半文丈。柱盛镜础。
方圭丛斗。楣承蟠螭。
飞云翼栱。文榱刻桷。
轇轕𭩚枒。或经纬以开织。
或丹雘而缬耀。皛若螭窟。
嶪如鳌背。风触而秋生。
僧朝梵而谷应。升者骨冰。
观者目波。而五间两厦。
昔之制也。自东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左右真容。次弥勒佛弥陀阿难迦叶菩萨卫神。
虽法程有常。而相貌之欲动。
东北隅则揭钟楼。其钟也新铸。
仍伟旧规。西北隅则揭经楼。
双立岳峰。两危蜃云
东瞰全城。西吞半郭。
霜韵扣而江山四爽。金字骈而讲诵千来。
是知天地日月。鬼神不欲一存其物。
将有待于后人也。设使斯殿也斯楼也。
不有之故。其何以新。
我公之作之为。其何以布之哉。
三略六韬。流通贝多。
戈霜剑雪。为甘露洁。
信英智之所措也。既毕召化内之缁锡。
数迈于千斋而落之。其中慈云五色。
慧日重轮。谭者以为梵天之宇。
化于是矣。灵山之会。
俨于是矣。我公之倅试大理评事宋君曰骈。
才推博古。识洞真如。
请立贞珉。垂于不朽。
公以小儒不佞。俾刻斯文。
僧正临坛大德僧宣一。桑门之关楗者。
曰。寺有记。
亡之矣。垂拱三年
郡儒黄守恭宅桑树白莲花。舍为莲花道场。
后三年。升为兴教寺
复为龙兴寺。逮元宗之流圣仪也。
卜胜无以甲兹。遂为开元寺焉。
尝有紫云覆寺至地。至今凡草不生其庭。
大矣哉。自垂拱之迄开元。
四朝而四易号及(句)。谅兆水于木。
垂云薙草(谓莲之与云草)。天启地灵之如是。
则开元实寺之冠。斯又冠开元焉。
金圣人无为也。尧舜亦无为也。
参错其道。巍巍圣仪
永与诸佛如来俱。岂不其然。
愚是以奋笔于一公之说。乾宁四年丁巳冬十一月日记。
晨兴(一作起)910年 唐末 · 韩偓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晓景山河爽,闲居巷陌清。
已能消滞念,兼得散馀酲。
汲水人初起,回灯燕暂惊。
放怀殊未(一作不)足,圆隙已尘生。
司直陈公墓志铭900年1月17日 晚唐 · 黄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六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
姬孔之教。
与日月以悬天。
颜闵之馨。
而出地。
可不诔清尘于桂苑。
揭贞石于松阡。
叙白杨之别生悲风。
示黄壤之下藏嘉气者哉。
汉太邱长二十三世孙南安县讳真
处士
大理评事齐。
忠信笃敬。
不类今世。
尝有白雀巢其庭宇。
佳莲产其池塘。
识者谓其后必大。
有子九人。
皆力儒学。
公其长也。
讳峤字延封
龆龀好学。
弱冠能文。
高阳许龟图江夏黄彦修居莆之北岩精舍。
五年而二子西去。
复居北平山
两地穴管宁之榻。
十霜索随氏之珠。
然后应诏诸侯。
求试宗伯
而以咸通乾符之际。
龙门有万仞之险。
莺谷无孤飞之羽。
才名则温歧韩铢罗隐
退黜不已。
故公自丁丑之及丙申
高价驰而逸步踬。
既而大盗移国。
德公文行之深者。
安州郑郎中孙拾遗泰叹而勉之。
久乃持辇下之屈名。
适蜀中之贡府。
致卿士倒屣场席。
开路清风。
既而窃为权官沽诸。
将求识而荐之。
公时己出经试。
比言之者□荣纸而亡是举。
光启二年收开。
三年荣登故相荥阳郑公礼部上第。
大哉。
公为人谨信。
居家纯孝。
事继亲弥善。
庐先君墓。
泣血有闻。
其所为文。
孟轲扬雄户牖。
凡三百篇。
有表奏牍。
颇为前辈推工。
大唐之设网士。
得之于是者。
岁几人焉。
矧复有避宦者之节。
若走冲虚之车焉。
荥阳公自以得人。
其春首门人脱麻摄京兆府参军
司空太原公帅闽。
解榻以礼。
辟之为大从事
大理评事监察御史
今府相继拥于节旄
益贤其参画。
大理司直兼殿中。
方期辍从藩屏。
入践谏垣
不幸寝疾。
浃辰不起
享龄七十有五。
光化二年十月三日
呜呼。
将来失其龟镜。
斲者丧其般倕。
虽登大年
终恨朝露。
三年庚申正月十七日丙午
葬于泉州莆田县崇教里北平故山。
礼也。
公两娶。
鲁国林夫人荥阳潘夫人
其子三人。
仲曰说。
买石太湖刊文。
愚与公同邑。
闽越江山。
莆阳为灵秀之最。
贞元中
林端公藻冠东南之科第。
十年而许员外稷继翔其后。
词人亹亹
若陈厚庆陈泛陈黯林颢许温林速许龟图黄彦修许超林郁。
俱以梦笔之词。
籯金之学。
半生随计。
没齿衔冤。
旷乎百年。
而公追二贤之后。
七年而徐正字寅捷。
八年而愚□莫不以江山之数耶。
猗欤。
昔之负高才不以位而碑者。
襄阳孟先生焉。
今也累懿德不隆位而碑者。
以陈夫子始。
愚沾巾宿草。
无愧抽毫。
其辞曰。
江山之秀钟乎人。
纯孝高节并其身。
掬兹二美。
摛为雄文。
以之登桂科
以之列莲宾。
斯为君子。
谁曰未仁。
呜呼九原。
宜树贞珉。
山院避暑910年 唐末 · 韩偓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行乐江郊外,追凉山寺中。
静阴生晚绿,寂虑延清风。
运塞地维窄,气苏天宇空。
何人识幽抱,目送冥冥鸿。
闲兴910年 唐末 · 韩偓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景寂有玄味,韵高无俗情。
他山冰雪解,此水波澜生。
影重验花密,滴稀知酒清。
忙人常扰扰,安得心和平。
漫作二首 其一 910年 唐末 · 韩偓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引用典故:乘槎
暑雨洒和气,香风吹日华
瞬龙惊汗漫,翥凤綷云霞。
悬圃珠为树,天池玉作砂。
丹霄能几级,何必待乘槎
陈侍御900年1月15日 晚唐 · 黄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六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
维光化三年岁次庚申正月庚寅朔十五日甲辰
将仕郎国子四门博士黄滔
谨以清酌之奠。
敬祭于侍御陈君延封之灵。
伏以灵闽之江山。
莆称秀绝。
武德之科级。
自贞元之英哲。
其后继生硕儒。
亹亹鸿都。
交怀荆璞。
互握隋珠。
皆指期于拾芥。
终恸哭于弯弧。
宣皇之后年。
则夫子之斯出。
曾参之孝行。
孟轲之文帙。
荐赋诸侯。
上书圣日。
射宫而劲挺弦矢。
艺圃而葳蕤华实。
难亨者吾道。
难偶者至公。
管仲三奔。
非战之过。
孙宏十上。
盖时未通。
七千里而辛勤上国。
二十年而惆怅东风。
人皆一一以兴愤。
我独孜孜而养蒙。
既而凤阙飞尘。
龟城挂榜。
仪曹方急于中兴。
权宦辄窥其上赏。
殊不知杨吟诵于犬子。
景荐延乎商鞅
古为不然。
吾肯斯仿。
谁不奇夫子之节。
谁不高夫子之名。
冰霜却污。
松柏居贞。
渭水之钓有守。
武城之径宁行。
逮夫岷峨岁改。
岐雍烟清。
天子复含元谒见。
有司新都省权衡。
巍巍令闻。
赫赫嘉声。
遂从寰海。
回翥蓬瀛。
振辉光于甲乙。
开道路于孤平。
望高而先脱麻衣。
家远而须荣乡土。
十二人林君茂躅。
一百年莆邑大数。
君侯设醴以前席。
里巷拜尘而如堵。
雷车轞轞。
鹤贺翩翩。
初命就门。
东周之三语。
前程不日。
西汉之七迁。
旋以孔樽引满。
徐榻解悬。
白璧黄金而謺矣。
玳簪珠履以加焉。
列藩所得者贤才。
古人所重者知己。
既将推珍于席上。
岂独矜词于雪里。
庄周说剑。
则韩魏呈镡。
郭隗升台。
乐邹觏止。
绣衣曜日。
骢马嘶烟。
飞诏而宾阶次第。
假途而寺盘旋。
莫不汉帷驻策。
薛石留笺。
从容渥泽。
宠异淹延
胡言薤露。
忽败椿年。
呜呼。
石火风烛。
惊波逝川。
圣贤之不免矣。
古今之共痛焉。
江乡则中外亲姻。
帝里则参差砚席。
干名而后乎一纪。
论友而仰乎三益。
蝉槐给念。
几同京洛之愁。
莺柳看时。
各署神仙之籍。
别来辇下。
归自瓯中。
尘忝而郤诜桂绿
因依而王俭莲红。
断金益固。
投漆攸同。
见行藏于柱史
论倚伏于塞翁
实期以始者文场之懿德。
迩来使府之清风。
伏蒲北省。
起草南宫。
更雪当时之冤滞。
少为吾党之隆崇。
是何天之丧。
道之穷。
悤悤大夜。
默默元穹。
复晓夕以思。
江山之事。
林君则以合浦垂名。
夫子则以申秦得意。
高步斯振。
宏规靡异。
前辈旷世。
后来遂志。
俱蟠使下之
俱擅乙中之二林端公贞元七年首闽越之科第以珠还合浦赋擅名后十年莆邑许员外荣登自此文学之士继踵而悉不偶时旷八十七年始钟于延封其文以申秦续篇擅名后六七年徐正字及第兼尘忝林端公延封榜皆第十二人皆开路于后人皆终使府判官判官柏台荆南延封闽中也)
推是言之。
岂偶然耳。
贤哲相望。
今昔一致。
呜呼延封
昨日而冰壶仙雾。
今辰而丹旐刍灵。
虽死生之理能一。
终痛伤之恳罔宁。
况以平生树德。
幽宅刊铭。
无惭郭泰之贤。
笺毫曷措。
爰枉赵岐之寄。
涕泪交零。
水咽云愁。
风悲日暮
精灵一闭于泉壤。
岁月空苍于垄树。
椒壶略备。
兰俎聊具。
申永诀于斯言。
庶冥感其诚素。
呜呼哀哉。
漫作二首 其二 910年 唐末 · 韩偓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黍谷纯阳入,鸾霄瑞彩生。
岳灵分正气,仙卫借神兵。
污俗迎风变,虚怀遇物倾。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
凄凄911年 唐末 · 韩偓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引用典故:云胡不喜
深将宠辱齐,往往亦凄凄。
白日知丹抱,青云有旧蹊。
嗜咸凌鲁济,恶洁助泾泥。
风雨今如晦,堪怜报晓鸡。
火蛾911年 唐末 · 韩偓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阳光不照临,积阴生此类。
非无惜死心,奈有灭明(一作趋炎)意。
(一作须)穿粉燄焦,翅扑兰膏沸。
为尔一伤嗟,自弃非天弃。
即目(一作日)二首 其二 912年 唐末 · 韩偓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动非求进静非禅,咋舌吞声过十年。
溪涨浪花如积石,雨晴云叶似连钱
干戈岁久谙戎事,枕簟秋凉减夜眠。
攻苦惯来无不可,寸心如水但澄鲜。
陈先辈(鼎)901年1月 晚唐 · 黄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六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
维光化四年岁次辛酉正月二十七日
祭于东君之灵。
闽山秀气。
鲁国清尘。
天之授受。
钟我仁人。
卓矣生世。
学而立身。
卫玠则旁辉其舅。
曾参则大孝于亲。
始者随计归越。
上书入秦。
擅价而侯门倾动。
呈功而凤藻精新
咸通之年。
九霄也鹢路。
乾符之际。
万仞也龙津
既而瓯岭兵。
蜀川迎帝。
匪无随驾之恳。
实切问安之计。
肩负燋饭
志销丹桂
虽深藏豹之诚。
难遏化鲲之势。
都堂昔日。
困一千辈之交锋。
大国中兴。
作第二人之登第。
杏园醉后。
华表归时。
往岁井邑。
兹辰羽仪。
旋属姑苏积衅。
勾践兴师。
于是板舆避地。
草檄从知。
百越之江光汹涌。
四明之山翠参差。
长鲸既剔。
逸足难羁。
东别朱门。
南还故里。
一朝而奄至泣血。
三载而蔑闻见齿。
仲由此后。
千钟之禄悠哉。
毛义终身。
一檄之荣已矣。
修程不顾。
盛德逾馨。
田园草绿。
户牖山青。
与夔龙而抗迹。
追园绮而忘形。
且期齐鹤算。
寿陟龟龄。
是何修短之期莫测。
吉凶之阈难扃。
明神罔佑。
大祸斯丁。
士林惨怛。
词苑伶俜。
滔始自童年。
至于壮岁。
江乡为竹马之友。
京辇作谷莺之会。
三朝被刖。
栖迟泣荆璞之艰。
十上遭时。
次第到瑶蟾之内。
谁言倏忽。
遽叹存亡。
痛人琴之俱绝。
缅胶漆以空伤。
呜呼用新。
平生德行。
曩昔文章。
近则孟浩然
虽人间不仕。
远则卜子夏。
乃地下为郎。
诚以高科而贞退。
固从阴骘以舒张。
逝水东流。
踆乌西匿。
昨辰而献酬。
今日而藻滴沥。
彭祖延永寿
亦至销磨。
巨卿之哭故人。
得无悽恻。
况乎东西多故。
南北遥程。
不得亲随薤露。
送别茔。
既阙殷勤而执绋。
空将呜咽以沾缨。
谨以依稀蔬果。
一二精诚。
愿冥符于肸蚃。
申永诀于幽明。
林先辈(用谦)900年11月 晚唐 · 黄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六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
维光化三年岁次庚申十一月日。敬祭于林君执友之灵。
惟灵。夫渥洼之足。
以千里之为程。已驰之而俄沮。
嶰谷之音。以六律之为府。
既参之而忽泯。夫不永其终始。
何痛如之。呜呼林君
得以言矣。君负相如之词赋。
慕郤氏之科名。一纪秦城。
千门祢剌。虽众口大馨其凤藻。
人罕如焉。而三春累困于莺乔。
数何奇也。然则女贞而十年必字。
药灵而九转须成。果契至公。
克升上第。既己东堂得意。
南国言旋。龙珠则动彩于握中。
雁字则增辉于天际。将冀盛清风于吾道。
岂期叹逝水于人生。屈原之难问者天。
蔡泽之不知者命。螺江烟景。
方翻丁令之羽毛。驹隙光阴。
俄启曾参之手足。诚寿天靡移于夙契。
且鬼神何害于善人。祸福吉凶。
悠扬暧昧。凄凉物理。
惨怛人情。今则寿域斯开。
贞魂永蛰。垄头水咽。
山上云愁。邓攸之继世无儿。
语留身后。崔曙之遗孤有女。
诗在生前。虽盛衰之同休。
亦存亡之至痛。滔京关进退。
砚席参差。幸忝先鸣。
弥欣继捷。未贺桂枝之入手。
忽从薤露以伤心。脩短有兹。
吁嗟何极。灵輀戒路。
丹旐翻风。远寓丹诚。
聊陈薄奠。愿垂冥感。
鉴歆于斯。呜呼哀哉。
此翁(此后在桃林场)910年 唐末 · 韩偓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引用典故:烁金 严光 何胤三遗红
高阁群公莫忌侬,侬心不在宦名中。
严光一唾垂緌紫,何胤三遗大带红。
金劲任从千口铄,玉寒曾试几炉烘。
唯应鬼眼兼天眼,窥见行藏信此翁。
失鹤910年 唐末 · 韩偓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引用典故:华亭
正怜标格出华亭,况是昂藏入相经。
碧落顺风初得志,故巢因雨却闻腥。
几时翔集来华表,每日沈吟看画屏。
为报鸡群虚嫉妒,红尘向上有青冥。
卜隐910年 唐末 · 韩偓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屏迹还应减(一作识)是非,却忧蓝玉又光辉。
桑梢出舍蚕初老,柳絮盖溪鱼正肥。
世乱岂容长惬意,景清还觉易忘机。
世间华美无心问,藜藿充肠苧作衣。
闲居910年 唐末 · 韩偓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引用典故:恋鲈鱼 尽信书
厌闻趋竞喜闲居,自种芜菁亦自锄。
麋鹿跳梁忧触拨,鹰鹯搏击恐粗疏。
拙谋却为多循理,所短深惭尽信书
刀尺不亏绳墨在,莫疑张翰恋鲈鱼
华严寺开山始祖碑铭895年 晚唐 · 黄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六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
法号行标
俗姓方
祖荣父安。
莆之盛族也。
师生于建中二年辛酉
龆龀即颖悟异于诸童。
九岁投玉涧寺监寺神皎出家。
将二年。
嘉其拔萃。
命之落发。
师以梵行未至。
不敢预大僧数。
至贞元十七年(时师年二十一)
方薙鬓髭
翼日。
遽讲所习涅槃经。
一寺叹服。
既而辞其师北游。
抵京荐福寺受戒品。
诣章教大师法会。
奇之。
令首其众。
凡十年。
士君子之造者。
无不耸慕
寻为功德使推入道场。
宪宗善之。
元和十一年丙申师年三十六)东归。
复于玉涧焉。
雨随车
慈云被物。
武皇帝会昌元年辛酉除佛舍。
籍释子于户部
师则巾华阳
衣缝掖。
晦迹樵客。
庐于西岩石室。
律身守道。
如居千众。
宣皇帝复寺大中元年丁卯师年六十七)
剌史琅琊王公迎以幡花。
舍于郡开元寺
俾为监领
大中六年(师年七十二)
师以环足之烦。
拥旅之数。
乞归故山。
先时玉涧之北岩
泉石之奇也。
卜而居之。
县令中山甄宿与莆之士庶。
争沐醍醐。
共隆兰若。
烟峦蔽亏。
朱碧掩映。
前俯平川。
后峙奔峤。
地自人胜。
名由道高
剌史河东公仰其孤风
复驰开元之僧。
卫以入郡。
日扣华严大义。
几忘食寝。
洎解印。
与之偕至北岩
题之为华严院
以彻祠部焉。
咸通六年七月五日示灭。
寿八十有五。
僧夏六十有四。
后四十有五日
建窣堵波于西冈。
十一年。
其徒从绍疏师行。
实于阙。
升其院为华严寺
有徒三十人。
皆肃肃可观。
不忝师门。
于戏。
师仪梵肮脏。
言词雅直
冲默而明敏。
慈恕而刚毅。
儒书皆通三皇五帝之道。
言未尝及。
而人知其博古也。
经论综贯天堂地法之说。
舌未尝举。
而人皆务崇善也。
所至清风凛凛。
政所谓释子之高杰者也。
弟子道光道圆令询。
悉器传师道。
愚冠扣师关。
壮以随计。
乾宁二年
忝登甲科。
东还荐造金地。
岁周三纪。
胶掌而拜影堂。
腹稿而铭遗美。
不可使桑门大士泯而无述焉。
故铭曰。
智月不缺。
乘虚照物。
道花不衰。
吐艳无时。
洞彻照灼。
杰然吾师。
禀荐福戒。
分章教枝。
厥宗得隽。
内庭擢之。
御香彻印。
云间资期。
数有污隆。
道无磷缁。
德风徒袭。
法舸宁维。
山幽迹高。
身没名垂。
松塔虽故。
毫可追。
稽首影堂。
敬刻斯碑。
感旧912年 唐末 · 韩偓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引用典故:朱弦直
省趋弘阁待貂珰,指座深恩刻寸肠。
秦苑已荒空逝水,楚天无限更斜阳。
时昏却笑朱弦直,事过方闻锁骨香。
入室故寮流落尽,路人惆怅见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