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出峡泊宜昌府 其三 癸丑 清 · 张问陶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船山诗草卷八
峡州人语暮喧哗,灯火迷离十万家。
只爱红阑双艓子,一枝青竹酒旗斜。
出峡泊宜昌府 其四 癸丑 清 · 张问陶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船山诗草卷八
渺渺閒愁感逝波,水窗情话故人多。
七年不作荆州客,忍对寒江听楚歌。
裴观察东湖望山歌 唐 · 顾况
引用典故:洪崖井 徐孺
浴鲜积翠栖灵异,石洞花宫横半空胡震亨云:“每句上四言,下三言,各为韵。”)
夜光潭上明星启,风雨坛边树如洗。
水淹徐孺宅恒乾,绳坠洪崖无底。
主人载酒(一作春)阴,遥望西山三四岑。
閒居东湖述怀 元末明初 · 吴志淳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野叟耕锄喜近郊,柴门风雨夜萧骚。
卧龙岂欲烦三顾,老鹤长鸣向九皋。
北阙湛恩新赐爵,近臣传敕旧同袍。
自怜经济全无术,祇有山林兴最高。
病起同家答昊王敬哉东湖泛月 明末清初 · 宋琬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安雅堂未刻稿(卷五)
伏枕江湖老岁华,偶然舍杖入孤槎。
垄粳受雨将垂实,水蓼随波自结花。
蛩语欲催人纬素,月明忍照我无家。
狂呼且酌杯中酒,愁听姑苏塞外笳。
东湖 明 · 李生寅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三
平湖八十里,东望去城偏。
波阔山为岸,春深雨似天。
数村沙上,一缕岭头烟。
何物鸱夷子,相呼引钓船。
满江红·登珞珈山,泛东湖 现当代 · 陈家庆
 押词韵第十八部
游遍江南,算岁岁、飘零为客。
喜今日、故园载酒,好花时节。
十里烟鬟妍入画,一篙春水波翻雪。
忆他乡、无此好江山,楚天阔。

青不断,圆无缺。
闻笑语,开欢靥。
看远峰鸦背,夕阳红抹。
欲向桂堂招隐士,还宜水底掏明月。
待他时、蜡屐更重寻,开阊阖。
东湖杂诗 明 · 陈熙昌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乍浦瀛壖曲,遥连芦沥场。
迎船桑叶白,系缆菜花黄。
塔影开初地,钟声落上方。
孤城非铁瓮,先事慎提防(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
按:钟东整理
东湖社集诗分得秋字 明 · 潘湛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十九
投分邀名侣,晴湖惬胜游。
酒香飞盏夜,鬓影洗妆秋。
月记初换,萤将火欲流。
故乡如在眼,不复更登楼。
人日云卿东湖星子弟及仲子寿潜小集芗舸分韵 其一 清 · 吴绮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林蕙堂全集卷十六
晨夕南村近,能来绝送迎。
青山生远梦,白月见幽情。
岁事钗头燕,年光柳外莺。
清言知不厌,坚坐度严更。
人日云卿东湖星子弟及仲子寿潜小集芗舸分韵 其二 清 · 吴绮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林蕙堂全集卷十六
早岁初开径,留宾倒玉壶。
盘供冰后,屐破雪中
寒较他年甚,晴逢令节殊。
浊醪应自足,何必过邻酤。
寄题峡州楚塞楼 宋 · 王之道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江向西陵势渐平,万山环合翠峥嵘。
须知楚国尝为塞,不为涪翁浪得名。
人若此贤真俊杰,楼还旧观焕神明。
临风每听滩声咽,似怨张仪作暮横。
二月廿七日武徵东湖彦昭夜集芗舸分韵时西柯以事不至 清 · 吴绮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林蕙堂全集卷十九
小院东风放海棠,浊醪深夜过邻墙。
忘忧只合归吟社,投老偏宜入醉乡。
三月烟花半寒暖,一宵灯火各閒忙。
清明节后秋千冷,不饮还应负艳阳。
其恭偕武徵东湖高陵携樽过种字林为持螯之会 清 · 吴绮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林蕙堂全集卷二十
论文清夜更论诗,剪烛虚堂此一时。
偶触壮心因泥酒,未忘机事为看棋。
寒新孤雁空遗响,秋熟双螯好共持。
不是故人多雅兴,长宵应便惹相思。
秋感次东湖 其一 清 · 吴绮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林蕙堂全集卷二十
寒梧瘦竹弄秋晖,小径蓬生过客稀。
老子自应甘墨守,道人无复想雄飞。
灯前酒竭青磁瓮,雨后泥深白板扉。
尽日弹琴无一事,双眸长送晚鸿归。
秋感次东湖 其二 清 · 吴绮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出处:林蕙堂全集卷二十
屋角牵牛覆短檐,笔床茶灶江淹
听残细雨惟烧烛,过尽浮云不捲帘。
蓼苦自应难对酒,梅酸何必更和盐。
甘穷岂合将诗罪,险韵时时信手拈。
秋感次东湖 其三 清 · 吴绮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林蕙堂全集卷二十
矫首鹓鸾满大都,山中音信竟全无。
交游此日空三径,骨相从来合五湖。
月上更怜秋水阔,天高何碍暮云孤。
香龛经卷年时好,弥勒犹能伴老夫。
秋感次东湖 其四 清 · 吴绮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林蕙堂全集卷二十
黄金无复更游燕,醉卧柴桑二十年。
止酒惟能成半梦,催租真欲费全篇。
行藏但恐前人笑,文字宁须俗客传。
只爱山中好明月,一回相见一依然。
西柯携尊同景州东湖维式诸君见过分得十灰时潜儿将有楚行 清 · 吴绮
七言律诗 出处:林蕙堂全集卷二十
春尽俄惊远棹催,南村犹喜素心来。
忘忧最爱狂奴态,赋别还徵上客才。
以蔽尘将径绕,花知弄影向灯前。
伤离老眼无奇字,莫拟杨家有浊醅。
李贰车约饮东湖 南宋 · 程公许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西湖绕遍又东湖,永夜论文酒浅𣂏。
最爱霜林蘸水,拟撑小艇访林逋(以上同上书卷二二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