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班禅三世明 1505 — 15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5—1566 【介绍】: 明后藏温萨人,本名温萨巴罗敦主。
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首领其母寺为日喀则附近之温贡寺。
后被追认为班禅三世
班禅二世明 1439 — 15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9—1504 【介绍】: 明后藏温萨人,本名索南乔郎
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首领
曾为达赖二世沙弥戒。
其母寺为日喀则附近之温贡寺。
后被追认为班禅二世
班禅四世明末清初 1567 — 16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7—1662 【介绍】: 明末清初后藏伦朱甲人,本名罗却吉坚赞。
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首领
十三岁在日喀则附近温贡寺出家,明万历二十七年,任扎什伦布寺座主
曾任达赖四世达赖五世之师。
倡议邀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兵入藏,推翻噶举派统治,确立格鲁派之宗教领袖地位。
又与达赖五世固始汗共同遣使朝清。
清顺治二年固始汗授其“班禅博克多”尊号。
死后,达赖五世为之选定转世灵童,建立班禅活佛转世系统。
班禅八世晚清 1854 — 18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4—1882 【介绍】: 清后藏托布加人,本名丹贝旺秋
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首领
光绪四年,自日喀则拉萨途中,为达赖十三世削发,并取法名土丹嘉措
卒于扎什伦布寺
班禅五世清 1663 — 173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3—1737 【介绍】: 清后藏托布加人,本名罗桑益西
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首领
康熙六年,被迎入扎什伦布寺坐床。
首任达赖六世之师。
五十二年,清廷遣使入藏,册封为“班禅额尔德尼”,正式确立班禅额尔德尼之地位。
雍正六年,清廷将后藏拉孜、昂林、彭错林等地赐其治理,开班禅系统在西藏掌管部分地区行政之始。
周忱明 1381 — 14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1—1453 【介绍】: 江西吉水人字恂如号双崖
永乐二年进士
次年,预读书文渊阁之选。
与修《永乐大典》,历刑部主事员外郎
宣德五年,帝以天下财赋多不理,江南尤甚,思得才力重臣前往整理,以杨荣荐,迁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总督税粮。
在任二十二年,常屏去驺从,巡行村落,问民疾苦。
理欠赋,改税法,屡请减免江南重赋。
苏州知府况钟反复计算,将苏州一府赋自二百七十七万石减至七十二万余石。
他府以次减。
官至工部尚书,仍巡抚
有《双崖集》。
卒谥文襄
字恂如吉水人
宣德时巡抚浙直。
字恂如庐陵人
永乐甲申进士,选庶吉士,授刑部主事
员外,改越府右长史,擢工邵侍郎巡抚江南,迁户部尚书,改工部
卒谥文襄
有《双崖诗集》六卷。
(田按:甲申庶吉士进学文渊阁者二十八人,恂如自陈年少,得与其选,莅有惠政,吴人思之不衰。
笃于交谊,解大绅系狱,交知绝迹,薪米之奉独出恂如大绅赠诗有「当时霜雪被满野,惟见青青松树枝」之句。)
维基
周忱(1380年—1453年)字恂如江西吉水县(今江西吉水)人。
周忱永乐二年进士出身,授庶吉士,进学文渊阁,升刑部主事员外郎
洪熙元年,迁越府长史,以善理财知名。
宣德五年江南田赋问题严重,杨荣荐举出任工部侍郎巡抚江南,创立平米法,总督税粮、漕运、营造等,官至工部尚书
谥文襄
永乐洪熙宣德年间永乐二年(1404年)周忱进士甲申科二甲第十名,选庶吉士,入翰林
次年明成祖朱棣选其中二十八人入文渊阁学习。
周忱自陈年幼愿意入学,朱棣嘉奖其志而批准。
之后晋升为刑部主事,再升员外郎
周忱虽有经世之才,但在工部郎署中长达二十年,无人赏识,只有夏元吉认为其有奇才。
洪熙元年(1425年),其升为越王府长史
宣德年初,有举荐其担任郡守,而被夏元吉视为屈才。
宣德五年(1430年)明宣宗认为地方财政非常混乱,其中以江南为首。
苏州就累积拖欠赋税多达八百万石,于是考虑派遣得力官员去治理。
于是大学士杨荣举荐,升为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诸府总理税粮。
周忱到任后,即召集父老乡亲询问拖欠赋税原因。
民间均说豪强不愿自己缴纳,却徵用佃农财粮,百姓因贫逃亡,于是税额更缺。
周忱因此创建“平米法”,规定各府的官田、民田科均不变,田主无论大小,一律缴纳耗米,并在其基础上调整数额,多减少补。
百姓因此大为方便。
此外,周忱发现诸县收粮并无专门机构,认为其是迟交粮额的原因。
于是命各县设置囤官,负责徵粮。
当初,朱元璋起兵征讨张士诚后,尽籍其功臣子弟庄田,此后并铲除当地豪强,没收其田产而称为“官田”。
按照其家租籍徵收税费,于是苏州府比其他各府都,田租共有二百七十七万石,而“官田”租税即有二百六十二万石,百姓无法承担。
于是,明宣宗下诏减少“官田”田租,周忱苏州知府况钟计算后上报请减至七十二万石。
宣德七年江南丰收,宣宗诏令诸府县以官钞卖筹备振贷,苏州于是得米二十九万石。
当时,公侯禄米、军官月俸都来自南京户部,而苏州松州百姓转输到南京,每石均加费用六斗。
周忱于是奏令各府支给,与船价米一斗,其馀的五斗,通计米一共为四十万石有奇,以官钞所购,于是得米七十万余石,遂置仓贮存,称为“济农”。
当时凡是在运输中有遗失部份,官方军借给与民,待秋收后再归还。
而修圩、筑岸、开河、浚湖等而支出的口粮,则不用偿还官方。
耕者请求借贷,必派官员进行检验其人丁与田亩后再给,于是在秋收时与粮并赋,凶年时再行赈灾。
有奸顽不偿的人,以后不与贷给。
之后,这些均为定制,为宣宗嘉奖。
直至他离任前,江南各大郡县,孩童不知何为饥荒,而两税未曾缺欠,此均为周忱功劳。
当时漕运时,军民各承担一半。
百姓在运输中,因为耗损巨大,往返耗时长,甚至耽误农时。
周忱于是与平江伯陈瑄提议,民间运输到淮安或瓜洲时,兑与卫所转运;河南大名府小滩兑与遮洋总海运;山东则于济宁兑与军运,军运费用由百姓承当。
因此漕运节省大量费用。
民间运往两京的粮草费用巨大。
周忱于是请每束折银三分,南京则即地买纳。
顺天府的百官月俸,均以持俸帖赴南京领取。
米价低时,俸贴七八石,仅易银一两。
他于是请重新检查官田、极贫下户的两税,并折纳金花银,使每两当米四石,于是解除京城兑俸,民间耗资甚少,而官俸却能保持常足。
此外,周忱还对嘉定昆山诸县的每年纳布价格的兑换、管理进行调整。
主要活动
  • 1404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罗长裿晚清 1865 — 1911
维基
罗长裿(1865年—1911年)字退斋号申田湖南湘乡人
罗长裿6岁丧父,10岁丧母。
18岁,他中秀才,后任教于蒋氏长春族学馆。
22岁他中举人
29岁时他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1898年8月19日,他条陈《呈请代奏应诏陈言疏》,荣禄奏称他“才具操守,均有可信”。
后他捐升道员,发江苏任职,任江南候补道,常为两江总督刘坤一谋划。
1901年1904年,他先后主持江苏仕进馆,江苏法政学堂,江南将弁学堂及江南陆师学堂。
1907年,江苏巡抚陈夔龙调他任江苏参谋处督办,主持新军的训练。
其间他著有《江苏参谋处兵学》一书。
1907年底,他辞职请调四川
到达四川成都后,他任四川陆军小学堂总办
当时赵尔丰督川边军事,罗长裿参与其幕府
1908年,他被赵尔丰任命统领川边巡防新军五营,同时赵尔丰任命钟颖统领川边混成协。
在任上,他主张对藏人以抚绥为主。
1909年,清政府电令川军2000人调防西藏,英属印度政府唆使西藏三大领主叛乱。
他因主张抚绥而遭到下属和赵尔丰的不满。
1909年10月,新军后营管带程凤翔率兵入藏东,罗长裿令其撤回,却被程抗命,罗遂赶紧报告赵尔丰
不久,程凤翔所部遭到藏东民众抗击而败归。
赵尔丰未处分程凤翔,并严斥罗长裿怯懦,罗长裿遂称病告假,并请辞。
此后他赋闲
1910年1月24日驻藏大臣联豫上奏荐他为西藏督练公署兵备处总办,赴拉萨帮办军政要务。
1910年2月,川军在江孜击败由十三世达赖喇嘛所派军队的最后抵抗,进入拉萨,十三世达赖喇嘛则逃往印度大吉岭。
联豫未听从罗长裿的劝告,而是请旨革去达赖名号。
英国借口“保护商埠”而从印度出兵进驻印藏边境的印塘,并且进入了江孜亚东等地。
1910年7月8月罗长裿经联豫向清朝外务部推荐,负责和英印当局交涉,于7月12日查勘江孜亚东两埠情形,并会晤英国江孜商务员韦亚,7月20日到达靖西会晤英国亚东商务委员仲儒8月12日抵达大吉岭,后与英属印度副总督裴凯、驻锡金政务官贝尔、大吉岭知事福赖特斯等英方官员会谈。
通过他的交涉,英印当局答应撤回进入亚东江孜商埠的军队,并声明“达赖之事,恪守中立”。
9月9日,他在大吉岭山后的巴伦布会见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劝告达赖喇嘛返回西藏,但未成功。
他回国覆命后,清政府命九世班禅管理西藏政务,英国则撤退了军队,西藏局势渐趋稳定。
1910年12月,清政府根据联豫建议,添设前藏参赞(即驻藏左参赞),“禀承驻藏大臣,筹划前藏一切要政”;添设后藏参赞(即驻藏右参赞),“禀承驻藏大臣监督三埠商务”。
1911年3月罗长裿经联豫推荐,被任命为驻藏左参赞
1910年6月21日,联豫上奏改设治事厅和议事厅,以罗长裿兼任秘书员。
宣统三年(1911年),他被驻藏大臣联豫派往藏东讨伐波密土王,节制诸将。
但他与刚刚兵败波密的协统钟颖不和,并将钟颖饮酒赌钱不问军务等事禀告联豫。
联豫据奏,将钟颖撤职,并以罗长裿取代。
7月罗长裿和谢国梁在彝贡会,此后波密土王白马策旺被杀,波密之乱平定。
罗长裿因功加二品衔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英属印度总督明多的支持下,达赖喇嘛派出亲信达丹东潜回西藏,策动部分贵族组织民军,进攻驻拉萨日喀则江孜的川军。
另一方面,钟颖罗长裿当时正驻扎波密的春多行辕时,策动驻拉萨的川军兵变,史称拉萨兵变。
罗长裿闻讯后,本想率军赴拉萨制止兵变。
钟颖联络驻波密管带陈渠珍。
陈渠珍遂于11月26日指使本营后队正目赵本立刘均福、周国荃、罗玉斌等人率队围攻春多行辕,劫持了罗长裿
他们挟持罗长裿走到工布南山道上时,罗长裿获得机会逃脱,遂跳崖自尽,但未死,被迫继续被挟持前进。
后来他们到了德摩喇嘛寺
11月29日,赵本立等勒杀罗长裿,尸体被焚毁,罗长裿时年47岁。
其妾携幼子逃到一个藏族乞丐家躲藏而得以幸免,后不知所终。
罗长裿被杀后,其骨灰被所部炮队长周逊送归其家乡湘乡安葬。
1914年10月罗长裿之子罗驭(罗辀重)要求政府审理罗长裿被害案。
1915年3月19日袁世凯政府罗长裿被害案进行初审,钟颖不承认自己为主谋,钟颖的家属还编印了《弥天冤案录》进行申诉。
后来联豫出庭对质,并出示了钟颖作为主谋的证据。
经过三次庭审鞫实后,袁世凯签发《大总统申令》称:此后,钟颖被执行死刑,而罗长裿入祀忠烈祠
清史稿》也将罗长裿收入忠义传
主要活动
  • 1895年,进士,貢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达赖一世明 1391 — 14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1—1474 【介绍】: 明后藏萨迦寺附近霞堆人,本名根敦朱巴,又译作罗伦嘉穆错,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首领
十五岁出家那当寺为僧。
二十岁赴前藏,拜宗喀巴为师,为最小弟子。
正统十二年,在日喀则地方贵族资助下兴建札什伦布寺,自任座主二十七年。
卒后,被格鲁派僧人追认为达赖一世
有《量理庄严论》。
饶宗颐现当代 1917年8月9日 — 2018年2月6日
词学图录
饶宗颐(1917-?
字固庵号选堂
广东潮州人
历任无锡国专、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大学教授
1949年移居香港从事教学、研究。
有《选堂诗词集》。
维基百科
饶宗颐,大紫荆勋贤(1917年8月9日—2018年2月6日)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生于中国广东省潮安县,是国学家,在中国研究、东方学及艺术文化多方面有成就。

生平

饶宗颐潮州知名学者、工商金融界名流饶锷之长子。
年少时候,禀承家学,常常在家中的天啸楼饱览群书。
天啸楼是当时粤东最大的藏书楼,藏书量数以万计,俨如小型图书馆。
饶自小被父亲训练写诗、填词,还有写骈文及散文。
1932年,续编父亲《潮州艺文志》,于《岭南报》刊登。
1938年中山大学因为日军南侵而迁往云南
饶在途中病倒,停留在香港时认识了王云五叶恭绰
从此他正式开始了国学研究。
当时他协助王云五编写《中山大辞典》,撰《古籍篇名·提要》稿,协助叶恭绰编写《全清词钞》。
1949年移居香港1952年1968年期间于香港大学任教。
饶曾任教于无锡国学专修(1943年)广东文理(1946年)香港大学(1952年—1968年)新加坡大学(1968年—1973年)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1970年—1971年)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2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系主任;1973年—1978年)、法国高等研究院宗教学部(1978年)日本京都大学(1980年)澳门东亚大学(1981年)温州师范(1991年)复旦大学(1992年)广东美术(1993年)中山大学1935年1993年)、北京广播(1994年)杭州大学(1994年)深圳大学(1995年)韩山师(1996年)厦门大学(1996年)台北华梵大学(1998年)南京大学(1999年)、首都师范大学(1999年)武汉大学(1999年)北京大学(2000年)
1962年获得号称西方汉学之诺贝尔奖的法国法兰西学院「汉儒莲奖」。
1965至1966年,他于法国国立科学中心,从事研究巴黎及伦敦所藏敦煌画稿,并把研究结果著成《敦煌白画》一书。
1978年退休后在法国日本新加坡、泰国、中国大陆、台湾澳门美国周游讲,举办书画展,并先后受聘为多位内地著名大学的名誉教授或其他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1993年12月,他获得法国索邦高等研究院颁予的人文科学博士衔和法国文化部颁授的文化艺术勋章。
1997年,他创办了大型术刊物——《华学》,并得到香港艺术发展局授予第一届视觉艺术奖。
1998年,获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当代学大师”的荣誉。
2000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大紫荆勋章,以表彰他在学术领域的杰出成就。
2001年,他获得俄罗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005年,由饶宗颐教授书写《心经》,并由当代著名篆刻家唐积圣先生鑴刻,「心经简林」树立于大屿山昂平一址。
200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聘请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并得到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终身成就奖。
2011年,他入围亚洲电视举办的感动香港十大人物评选。
2011年,获澳洲塔斯曼尼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术成就

饶宗颐的研究领域甚广,时间跨度很宽,上至商下至,并且著作甚多,仅仅其中的《饶宗颐二十世纪术文集》便有十四卷二十巨册,超过一千二百万字,专著逾八十种;论文1000多篇。
除此之外,他精通甲骨文。

艺术成就

除了术的研究外,饶宗颐也擅长书法、书画、诗词、古琴,而且造诣极高,赢得甚高的评价。
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孝仪认为:「先生法书上追汉魏,下迈苏黄。
山水人物,尤苍茫澹远,自辟蹊径。
而古文辞骈丽并擅,义正旨远,道德、文章、书画,辛亥以还,公其巨擎也。
」季羡林教授对他的诗词非常赞赏:「选堂先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世界五洲已历其四;华夏九州已历其七;神州五岳已登其四。
先生又为性情中人,有感于怀,必发之为诗词,以最纯正之古典形式,表最真挚之今人感情,水乳交融,天衣无缝,先生自谓欲为诗人开拓境界,一新天下耳目,能臻此境界者,并世实无第二人。
」而人们对他书画的评价:「选堂先生的书画,狂跌宕不可一世,温文雅逸莫之与京。
当代,只有溥儒有此浓馥的书卷气。
但溥画失之枯硬瘠薄,其笔法过多『作家』气。
选堂先生笔墨丰润华滋,行笔自由放任;若无绳墨,却自有法度。」
固庵词·小引
词异乎诗,非曲无以致其幽,非高浑无以极其夐。
幽夐之境,心向往之;而词心酝酿,情非得已。
其触发也,有类机锋,美成云: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晌留情:烦恼日深,则情留焉;一晌抖擞,则机发焉。
警策所至,才分攸关,则又无可如何者也。
少日嗜倚声,自埔播西南,藐视流离,未飞兴怨,而随手捐弃。
来港近廿年,偶复为之。
萧晨暮夜,生灭纷如,画趣禅心,触绪间作,江山风雨,助我感怆,删汰之馀,都为一卷。
宁谓无益之务,且遣有情之生。
语爱晴空,意出言表,怀新道迥,用慰征魂。
秉烛春深,如温前梦。
戊申清和 饶宗颐 时客香港之薄凫林
仪端馆词·序
坡公言凡造语能自名一家,如蚕作茧,不留缝隙。
余谓词尤宜然,与物造耑,要再曲隐自达而已。
夫心灵之香,温于兰蕙;应感之会,通乎万里。
而幽窈旷朗,抗心远俗,下可极九渊之深,上足摩曾云之峻,务使咽而复存,熨而不舍,莫词尚焉。
今读文象庐小词,绮靡缘情,未易接武;佳章络绎,调感怆于融会之中。
时如坡词所云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者,得非作茧无际之證耶?
阌吾生之有涯念茧丝之无尽,披览未终,为之三叹。
壬寅春
词乐丛刊·序
若夫九歌嗣韵,鸥飞目眩乎波涛;三代遗音,弦绝涕沾于巾屦。
付江山与啼鴂,芳躅云游;伴栏干于霎时,明珰安在?
洞庭张乐,听赓黄帝之监;鹦鹉泊舟,愁听翠楼之弄。
况复饮筵竞唱,想温歧杨柳之辞;急节回身,诵韩屋樱桃之句。
至如石檀之铁拨,贺老之谱无传,凤尾龙香,霓裳之曲已罢。
黄云马上,难返明妃之魂;青眼尊前,亦坠江州之泪。
古调随家山以撇却,新腔逐凉瓦尔飒飞。
林薄虚籁,鸑鷟无声,水面冷香,琵琶谁拨,王凤蔓草,可胜叹哉!
近岁细雨叟奇,遗书间出。
伊州水鼓,犹著旧曲之工尺;浣纱归云,可续醉乡之日月。
于是證明龙门之造像,粗定逢揖之文,问扶桑之管弦,略谙火急之义,冥行摘埴,析分刌于微茫;悬解豁通,似重昏之夜晓。
至于白石自度,极山林缥渺之思,俗字旁行,惜波磔奇胲难辨。
梦溪玉田,间或存乎管色。
文虎大鹤,时复病其乖方;遂使篪笛莫审其折子之音,觱篥无徵于凄凉之调。
爰以暇日,稍涉记住,娋声可案,数混成旧集之残行,律字差通,释长崎魏家之旧谱。
存坠绪之一线,穷逸响于千秋。
武进赵先生叔雍见而悦之,触类感物,扬搉有加,操斧伐柯,取则不远。
风尘寥落,独寻弦外之知音;揽古低徊,聊博酒边之莞尔。
红牙付拍,隐约其情,白云在天,依稀广乐,零缣短楮,留取心魂,覆瓿代薪,事伤旦暮。
世无作者,空对红萼而何言,丙申暮春
睎周集·序
庚戌九月,饶子选堂暂移坛于北美,教授耶鲁大学研究院。
羁旅榆城之中,栖迟旧堡之上。
是时也,岸柳褪青,江枫耀火,川原穴寥,秋气愔妻。
空城晓角,侣碎蛩以吟愁,古屋深灯,儗枯僧之禅定。
未免有情,谁能理遣!
于是骋才小道,放笔倚声。
既和余令慢二十馀阕,一月之中又步清真韵五十一首,撷片玉花犯起调,曰粉墙词。
远道相寄,叹赏无斁,余寓书云,方杨和周,殚精竭虑,裁九十篇,声音不误,神貌全非,徒僭三英,曾无一是。
吾子才大儗于坡仙,格高无鬼白石,彼毕生之所为,子咄嗟而立就,喝假其馀性,依陈注本而遍之。
既摅所怀,亦开来学
未及期月,又得七十六阕,合前凡百二十七章。
字字幽劲,句句洒脱,瘦蛟吟壑,冷翠弄春,换徵移宫,寻声协律,至于名媛缀谱,(张充和女士为谱六丑,以笛倚之,其声偕美。
)异域传歌,徵之词坛,盖未尝有。
昔西麓继周,其数相埒,大过方杨,类多好语,而苦鲜完篇,比于饶子,尚隔一层;因名之曰睎周集。
客或谓余,词贵新造,韵当自我,画地为牢,屦校灭趾。
余谓客曰,才难而已。
陆平原所谓踯躅燥吻,寄词瘁音者,信大难耳;至若虎变兽扰,龙见乌澜之士,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大豪末而小泰山,以无厚入有间,则何难之又乎?
子瞻杨花,幼安之次南涧,别裁清思,迥迈原制。
是知积厚之水,堪负大舟,追电之驹,无视衔辔。
形虽模古,实则维新,今观饶子之什,益信然矣。
借他人之杯酒,浇胸中之块垒,言必己出,意皆独造,从容绳墨,要眇宜修,律按清真,神若白石,(饶子固庵词中和白石几四分之一。
)不标次韵,谁复知之?
或疑固庵一集,早著词林,纵目遥天,奚待踵武。
岂知言哉!
故特辩而序之。
辛亥夏初,罗烈于香港两小山斋
王之良明末
维基
王之良字虞卿陕西省西安府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乡试中举。
天启五年(1625年),登进士,授中书舍人
崇祯三年,改浙江道试御史次年实授。
崇祯九年,改太仆少卿
次年,升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
西北寇盗蜂起,之良练营伍,修饬战具,得火器新法,制造精良。
筑城开隍为守禦计,尤加意振兴文学,相度贺兰山形势,徙建赣学。
陈履忠请建廉泉书院,从之,捐置学田数百亩以赡师生。
崇祯十五年,改南京兵部右侍郎
崇祯十七年,授右副都御史
主要活动
  • 1625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梁维枢明末清初 1589 — 16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9—1662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真定人字慎可别号西韩
梁梦龙孙。
明万历四十三年举人,官户部主事,以党论削籍。
入清,擢武德兵备道
练营卒,严法令。
乞养归。
有《玉剑尊闻》、《姓谱日笺》、《内阁小识》等,多记明代轶闻。
罗仲霍清末 1882 — 19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2—1911 【介绍】: 清末广东惠阳县苏矛垄乡人本名坚字则君
早年授徒为业。
后赴南洋。
光绪三十一年毕业于槟榔屿师范学堂。
后筹办吉隆城尊孔学堂与属火水山中华学堂,自任校长及该埠报馆主笔。
结识孙中山后,参加革命。
宣统三年参加广州起义,伤足被捕,壮烈牺牲。
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