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李仁罕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陈留人字德美
以勇战名。
后唐明宗时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守彭州刺史
后蜀高祖孟知祥举兵,功居多,授卫圣诸军马步军指挥使,旋受诏辅政。
遂恃功跋扈,求判六军。
后主孟昶曲徇其请,内不胜其忿,后以事执杀之。
范禹偁五代至宋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宋时彭州九陇人
其父范虔为衙吏。
虔卒后,随母改适张氏,冒姓名张谔
后入丹景山,从师苦学。
后唐明宗长兴三年,登进士第,始复本姓名。
后蜀孟知祥时蒙阳,入侍太子
孟昶时,累迁翰林学士,曾兼简州刺史
好聚财,知贡举时以贿取士,为时所讥。
蜀亡降宋。
开宝中,官鸿胪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九陇(今四川彭州)人。
衙吏范虔子。
父死后,随母改适张氏,冒姓名为张谔
后入丹景山,从师苦学。
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进士第,始复本姓名。
后蜀高祖时蒙阳,入侍太子
后主时累迁翰林学士,曾兼简州刺史
好聚财,知贡举时以贿取士,为时所讥。
后蜀亡,从后主降宋。
宋太宗开宝三年(970)鸿胪卿
十国春秋》卷五四有传。
《舆地纪胜》卷一四五录其诗4句,《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主要活动
  • 932年,进士
杨鼎夫后蜀 ? — 954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54 成都(今属四川)人。
尝举进士
后蜀孟知祥时,为定远军推官判榷盐院事,遇疾暴卒。
生平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一五八、《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三、《诗话总龟》卷四九。
鼎夫富于词学,能诗,为时所称。
尝与安守范周述李仁肇同游彭州天台禅院,共赋《天台禅院联句》。
全唐诗》存诗1首、联句1联。
安守范后蜀 ? — 954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54 并州(今山西太原)人,后蜀彭州刺史安思谦子。
广政十七年(954),因父获罪牵联被诛。
事迹散见《太平广记》卷一四五、《九国志·安思谦》、《诗话总龟》前集卷四九。
守范能诗,《全唐诗》存其《天台禅院联句》诗2句。
徐师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会稽人字太真
精于翰墨。
不干仕进。
裴行俭尝辟宾幕,授九陇,后弃官归。
及终,私谥文行
颜泉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万年人
颜杲卿子。
安史之乱,父被害,宗属离散。
泉明河北求访之,悉加赡给。
又求得父尸,护还长安
郫县,政化清明,人情翕然。
课最,迁彭州司马
家贫,居官廉。
时孤藐相从百口,馆粥不给,无愠叹。
居母丧,哀毁骨立。
其行义,当世以为难。
廖大亨
维基
廖大亨字大奇号四虚
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文震孟进士
崇祯十三年(1640年)四川巡抚邵捷春因与流寇作战失利,被素为不和的阁部杨嗣昌弹劾下狱,朝廷命监军廖大亨参军事」,代替邵捷春巡抚人称廖参军
张献忠戏称:「前有邵巡抚,常来团转舞。
后有廖参军,不战随我行。
好个杨阁部,离我三天路。
」讽刺巡抚邵捷春参军廖大亨、阁部杨嗣昌等官员无能。
崇祯十四年(1641年)四川彭县因为官吏逼税太急,发生民变,民众起兵攻杀当地官吏、衙役、土豪、孝廉、士绅之类,号称「打五蠹」,廖被免职,以陈士奇接替,陈为之叹息。
主要活动
  • 1622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刘师道北宋 961 — 10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1—1014 【介绍】: 开封东明人字损之一字宗圣
太宗雍熙二年进士
监察御史、知彭州
真宗时累官枢密直学士
敏于吏事,所至有声。
工诗,多与杨亿等人唱和。
全宋诗
刘师道(九六一~一○一四)字损之又字宗圣开封东明(今河南兰考)人。
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进士,为和州防禦推官
擢知彭州
真宗咸平初徙知润州四年(一○○一)为三司度支副使,俄擢权三司使
后贬忠武军行军司马
景德二年(一○○五)起知复州,换秀州
大中祥符二年(一○○九)潭州
七年卒,年五十四。
工诗,多与杨亿辈酬唱。
宋史》卷三○四有传。
全宋文·卷一八三
刘师道(九六一——一○一四)字损之一字宗圣开封东明(今河南兰考北)人。
雍熙二年进士,初命和州防禦推官,历保宁镇海二镇从事,知彭州,为京东转运使
咸平中,知润州,改淮南转运副使发运使
枢密直学士,掌三班权三司使
坐事贬官。
景德中,起知复州秀州
大中祥符二年潭州,迁太常少卿
复加枢密直学士,换左司郎中
七年卒,年五十四。
宋史》卷三○四有传。
主要活动
  • 985年,进士
  • 997年-998年,京东路待考(待考),京东路转运使
  • 998年-1000年,两浙路润州(镇江),润州知州
  • 999年-1000年,淮南江浙荆湖等路真州(江苏省仪征市),淮南江浙荆湖等路发运副使
  • 1000年-1001年,淮南江浙荆湖等路真州(江苏省仪征市),淮南江浙荆湖等路发运使
  • 1000年-1001年,淮南路待考(待考),淮南路转运副使
  • 1003年-1004年,淮南路楚州(淮安市),淮南路转运使
  • 100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度支副使
  • 100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三班院
  • 1004年-1005年,河北路大名府(河北省大名县),河北路转运使
  • 1004年-100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使,1005年4月20日责忠武军节度行军司马
  • 1005年-1006年,荆湖北路复州(天门市),复州知州
  • 1005年-1006年,两浙路苏州(苏州),苏州知州
  • 1006年-1008年,两浙路秀州(嘉兴),秀州知州
  • 1009年-1014年,荆湖南路潭州(长沙市),潭州知州兼安抚使,1014年6月暴病卒
杨云鹤明末
维基
杨云鹤号砚涟,四川成都府彭县江西临川人
明末政治人物。
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四川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进士
兵部观政,授无锡县知县六年调繁吴县九年丁忧十一年以军功奉旨加级,十二年降职为金华府照磨
主要活动
  • 1631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全师雄五代 ? — 9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6 【介绍】: 五代时成都人
后蜀
孟昶广政末文州刺史
宋灭后蜀统帅王全斌不恤军务,掠夺无厌,人苦之,遂作乱,聚众十余万,推师雄为帅,攻占彭州
后为宋师所败,走金堂病死。
张纶北宋 962 — 10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2—1036 【介绍】: 颍州汝阴人字公信一字昌言
太宗淳化中主榷酤于大名属邑。
雷有终镇压王均于蜀,以功擢閤门祗候,益、、简等州都巡检使
后历任知州监司,所至兴利除害,有循政。
累迁东上閤门使乾州刺史,移知颍州卒。
有材略,尚宽恕,喜施予,人称其政绩曰:“发身如班定远,事边如马伏波,水利如邵南阳,食货如耿大农。”
全宋文·卷一九五
张纶(九六二——一○三六)字昌言(《宋史》本传作「公信」),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
三班奉职,迁右班殿直
以击王均功迁右侍禁庆州兵马监押,擢閤门祗候,益、、简等州都巡检使,徙荆湖提点刑狱,迁东头供奉官提点开封府县镇公事。
历知辰州渭州镇戎军
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兼权知泰州
又历知沧州,真拜乾州刺史,徙知颍州
景祐三年卒,年七十五。
范仲淹张公神道碑》(《范文正公文集》卷一二),又《宋史》卷四二六有传。
主要活动
  • 1007年-1009年,荆湖北路澧州(湖南省澧县),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公事
  • 1009年-1011年,开封府开封府(开封市),开封府界提点刑狱公事
  • 1016年,秦凤路渭州(平凉),渭州知州,未赴
  • 1016年-1017年,秦凤路镇戎军(固原),镇戎军知军,1017年2月诏赴阙,令使契丹
  • 1019年-1021年,荆湖北路鼎州(常德市),鼎州知州,7月后不久上任
  • 1021年-1028年,淮南江浙荆湖等路真州(江苏省仪征市),淮南江浙荆湖等路发运副使
  • 1027年-1028年,淮南东路泰州(泰州市),泰州知州,1028年7月,领昭州刺史
  • 1028年-1030年,秦凤路秦州(天水),秦州知州兼安抚使,1030年4月在任言事
  • 1030年-1032年,河北路瀛州(河北瀛州),瀛洲知州
  • 1032年-1037年,河北路沧州(河北沧州),沧州知州
  • 1036年-1037年,京西北路颍州(阜阳市),颍州知州
陈从易北宋 966 — 10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6—1031 【介绍】: 泉州晋江人字简夫
太宗端拱二年进士
彭州军事推官召为秘书省著作佐郎,预修《册府元龟》。
历知虔州广州,在广三年,以德清闻。
博学强记,文风质朴,仁宗时杨大雅并为知制诰,时称“杨陈”。
官终知杭州
有《泉山集》、《西清奏议》。
全宋诗
陈从易(?
~一○三一),字简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
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进士,为彭二州军事推官
召为秘书省著作佐郎,迁太常博士,出知邵武军虔州
真宗乾兴元年(一○二二),为湖南转运使
仁宗天圣初,徙知荆南广州
六年(一○二八),入为左司郎中知制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
八年,以龙图阁直学士杭州
九年,卒(《咸淳临安》卷四六)。
有《泉山集》二十卷,已佚。
宋史》卷三○○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二七三
陈从易(九七二——一○三一)字简夫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端拱二年进士及第,为岚州团练推官,再调彭州军事推官
王均乱有功,召为著作佐郎大理寺详断官
太常博士,出知邵武军
预修《册府元龟》,改监察御史
御史,改刑部员外郎、直使馆、知虔州
天禧中,降工部员外郎
出为湖南转运使,徙知荆南,擢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
天圣七年,入为左司郎中知制诰
次年史馆修撰,迁左谏议大夫,进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
明年卒,年六十。
所著有《泉山集》二十卷、《中书制稿》五卷、《西清奏议》三卷。
宋史》卷三○○有传。
又见《乾道临安》卷三,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一七六。
主要活动
  • 989年,进士
  • 1002年-1005年,福建路邵武军(邵武),邵武军知军
  • 1010年-101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监察御史
  • 1012年-101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侍御史
  • 1013年-1014年,江南西路筠州(高安),筠州知州
  • 1016年-1018年,江南西路虔州(赣州),虔州知州
  • 1021年,开封府开封府(开封市),在京纠察刑狱
  • 1022年-1023年,荆湖南路潭州(长沙市),荆湖南路转运使
  • 1022年-1025年,荆湖北路江陵府(荆州),江陵府知府兼安抚使,1025年2月徙知广州
  • 1025年-1028年,广南东路广州(广州),广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25年-1028年,广南东路连州(广东省连州市),连州知州
  • 1028年-103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制诰,1030年5月知杭州市
  • 1030年-1031年,两浙路杭州(杭州),杭州知州兼安抚使,1031年正月卒
多岳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彭人
隐士。
后蜀孟昶遣使征之,不就。
潜寓铁峰,授徒,门下多名士。
李升前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前蜀成都人小字锦奴
长于写蜀中山水,细润中有气韵,极为米芾所推赏。
画《高贤图》,苍茫类董源,而秀雅似王维
李思训笔法,而清丽过之。
亦称“小李将军”。
尝于益州圣寿寺壁画《三峡图》、《雾中山图》各一堵。
大圣慈寺画《汉州三学山图》、《彭州至德山图》各一堵。
有《青城山图》、《峨嵋山图》、《二十四化山图》等传于世。
欧庆北宋 966 — 10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6—1029 【介绍】: 襄州乾德人字贻孙
以同《三礼》出身,授湘潭主簿
陈州司法参军彭州军事推官,知永春县
为人忠信,居官廉平
及卒,欧阳修为表其墓。
王宗祐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
王建假子。
西川,授彭州刺史
已而攻东川有功,改邛州刺史
累官兼侍中
前蜀王建永平元年,为招讨使李茂贞战,败于青泥岭
无何卒。
许伯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南巴陵人字惠堂一字石云
乾隆七年进士
四川彭县知县,累迁山东道监察御史
年未六十,告归。
家居数十年,不履城市。
治经史,精通步算之学。
有《易深》、《春秋深》、《诗深》、《全史日至源流》、《事三堂文稿》、《益青阁诗集》。
主要活动
  • 1742年,进士
刘士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四川彭县人字伯儒
正德六年进士,官御史巡按畿辅。
十三年,谏武宗欲在古北口招朵颜卫花当、把儿孙等燕劳事,为嬖幸所谮,受笞几死,下诏狱,谪麟山驿丞
世宗立,复故官,历湖广副使
嘉靖九年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
十一年劾免。
维基
刘士元字伯儒四川成都府彭县人
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三甲154名进士
监察御史巡按京畿等地。
正德十三年(1518年)明武宗古北口行猎,讲招朵颜卫花当、把儿孙等设宴,刘士元上疏劝阻。
武宗抵达河西务指挥黄勋假意供奉而行扰民,刘士元负责按察。
黄勋恐惧,于是逃到皇帝行在处,通过太监等关系向武宗诋毁刘士元,称其听闻皇帝驾到,而命民间尽嫁其女,藏匿妇人。
武宗听后大怒,命其裸背捆绑面讯。
当时在野外没有廷杖,所以取生束痛笞四十下,几乎死去,放置于槛车驰入,并一同逮捕知县曹俊等十馀人,一同下诏狱。
都御史王璟及科道陈沾牛天麟等交章论救,不予批报。
随后贬为麟山驿丞
明世宗继位后,恢复官职,出任浙江湖州府知府,迁湖广副使
在任期间,他修荒政,积粟至百万馀石。
嘉靖九年(1530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
三年后被罢免。
主要活动
  • 1511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刘易从初唐 ? — 6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9 【介绍】: 徐州彭城人
刘审礼子。
岐州司兵参军
审礼被扣于吐蕃易从往省,扶其父灵柩万里以归。
累迁彭州长史
武周永昌中周兴诬陷,坐死。
王衮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澶渊人,徙居长安
擅长唐律诗。
历官著作佐郎通判彭州
因愤责太守不法,失官,隐居与豪士游。
真宗大中祥符初,起监终南山上清太平宫,官至右赞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