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作欧阳宝。东汉豫章平都人。性孝,父丧庐于墓。乡人捕虎,虎投其庐中,宝以衣覆之,虎得脱。后虎衔鹿为报。
释慧皓。安陆人。幼入道门。即怀远量收览经义弘导居心。初跨染玄纲希崇大品。博闻略究而情阻未申。承苞山明法师兴皇遗属世称郢匠,通国瞻仰。因往从之。咨奉无倦。备清遐道遂得广流。部帙恢裕兴焉。年方登立即升法座。谈撝一指众侣諠哗。受业传灯分风徙化。然以法流楚服成济已闻。岷络三巴尚昏时网。便以法弘导远化未闻。隋大业年溯流江硖。虽遭风浪厉志无前。既达成都大弘法务。或就绵梓随方开训。自玉垒僧侣因此开明。冲烟总萃倾味正法而成惠恤焉。无惮游涉故使来晚去思咏歌满路。又以众斯殷杂枯折由生。皓据法徵治情无猜隐。时或不可其怀者。计奏及之云。结徒日盛道俗屯拥。非是异术何能动世。武德初年下敕穷讨。事本不实。诬者罪之。皓惟道在人弘。义须知返。乃旋途南指道出荆门。随学之宾又倍于前。既达故乡亟仍前业重张领牒更叙关键。神望弥高众聚弥结。弊其諠竞。避地西山之阴。屏退寻闲陶练中观。经逾五载四众思之。又造山迎接处邑传化。皓随宜利益意引行藏。还返安州方等寺讲说相续。以贞观七年卒于所住。春秋八十有七。自皓一位僧伍。精励在先日止一餐。七十馀载随得便啖无待营求。不限朝中趣得便止。所以蜀部丰都芬羞兼列。每旦填供常充寺门。皓并命入僧。自无一受。旦讲若下食惟一碗。自馀饼菜还送入僧。有学士导勤。见其羸弱恐法事稽留。为告外众。令办厚供。皓怪异常。推问食所由。即令勤出众。永不相袭。告曰。邪命之食不可御也。汝闻吾言而不解教意。其守节禀法也如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僖宗光启间,为荆南节度使张镶部将。三年,秦宗权将赵德諲陷荆南,瑰留建肇守城而去。次年,为归州刺史成汭所逐,奔黔州。昭宗乾宁二年,为黔南节度使。次年,成汭遣将许存攻黔中,建肇弃城奔丰都,旋以地归降剑南节度使王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2—1494
【介绍】:
明四川酆都人,字崇仁。天顺元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升江西按察佥事,治盗断狱称平。
维基
杨大荣(1422年—?年),字崇仁,四川酆都县人。天顺元年(1457年)丁丑科进士。成化初,历大理寺右评事,升江西按察司佥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祥符人,字文博。景泰间,年逾四十,以例贡入太学。天顺间官四川酆都知县。成化间升汉州知州,修学校,均赋税。以老归。弘治时卒,年九十七。
维基
黄景星(1474年—?年),字德瑞,四川重庆府忠州酆都县人,民籍。由国子生中式弘治二年(1489年)四川乡试第五十六名举人,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会试中式第一百四十名,第二甲第六十二名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员外郎。官至河东盐运使。
维基
杨孟瑛(1459年—?年),字温甫,四川重庆府忠州酆都县人,明朝官员。四川乡试第三十一名举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三甲第一百三十三名进士。弘治年间官杭州府知府,任内疏浚西湖,有“敏干吏”之称。迁顺天府丞。正德间,因追查之前西湖工程花费官帑过多被劾。又降杭州府知府。正德五年(1510年),被指为刘瑾同党,革职为民。卒。
维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云南永昌人,字大声。少负义气。正德十一年举人。官至四川酆都知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四川丰都人。有《仙都山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四川酆都人。崇祯间举人。有笃行,事继母孝,抚四弟尽友爱。有《怡庐集》、《读书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直隶高阳人,字仲渊。顺治十六年进士,历任零陵、酆都知县,善断疑狱。有《行素堂诗集》。
李如汸,字仲渊,号澹庵,高阳人。顺治己亥进士,官酆都知县。有《行素堂诗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四川酆都人,字位旃。该洽经史。明清之际曾从明总督王应熊与张献忠为敌。后以病归。入清,屡征不出。有《澹远堂集》、《巴子园集》、《梧桐居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3—1784
【介绍】:
清山东诸城人,字希仁,一字成祗,号天馥,一号莲峰。乾隆二十二年进士。选授酆都知县,摄万县事,进石砫直隶厅同知,所至有绩。有《滋德堂文集》、《周易传义合参》等。
维基
张伟,贵州织金县人,同进士出身。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丁丑科进士,三甲八十七名,以知县即用,曾官四川酆都县知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常熟人,本名颙,以避嘉庆帝讳改,字孚若,号菊亭。乾隆三十三年举人。官四川酆都县知县。精音律,有《鹤归来》(演瞿式耜事)等院本,又有《酆都县志》、《秋水阁古文》、《秋水吟》、《四书质疑》。
维基
徐昌绪(1829年1月16日—1892年6月27日),字令甫,又字子正,号琴舫,又号遁溪,四川忠州直隶州酆都县人,世居梁山县屏井铺移居酆都。清朝翰林。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拔贡,朝考授户部小京官,咸丰二年(1852年)壬子科中顺天乡试,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加侍讲学士衔。历任员外郎衔河南陕西司捐纳房主事、文渊阁校理。在京师颇有文名。后因肃顺案免职回乡,主讲东川书院,任山长。
简介
又名徐绍樾,字季同。广东番禺人,祖籍浙江钱塘。自小从其父徐灏受经学、刑名之学。曾在广西入平乐县令全文炳、广西巡抚张联桂等幕中二十馀年,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赴吏部引见,旋入江苏巡抚赵舒翅幕,再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赴蜀,先入川督幕中,后历任四川遂宁、岳池、涪州知县,成都府知府,丰都、富顺县知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超升道员后,徐樾司川府财政,又于宣统二年(1910年)冬出任四川巡警道。徐樾少喜为诗,通经学、史学,有《遗园诗集》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