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廖凝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衡山人字熙绩
少隐居南岳,时登祝融峰顶,触思成诗,冠绝一时。
南唐李璟习其名,数聘之,初不赴诏,后出为彭泽,慕陶渊明为人,旋弃官归衡山
久之,复起为连州刺史,未几,复归山。
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熙绩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人。
一说为廖匡图弟。
家为虔州豪族,后梁太祖时,钟章为虔州刺史,打击豪强,遂举族奔湖南,隐于衡岳
楚马希范时,尝任从事
楚亡,遂至金陵,任南唐水部员外郎
建昌,迁江州团练副使
曾为彭泽,后归衡山,复起为连州刺史,唯不知事在何时。
生平散见《五代史补》卷四、《诗话总龟》前集卷一〇、《十国春秋》本传。
善吟讽,10岁即赋《咏棋》诗,为人所称。
又尝登祝融峰顶,触思成诗,一时诗人尽推服。
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廖凝诗集》7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3首及断句6。
《全唐诗续拾》补断句7。
陈举北宋
简介
元符二年(1099)河北路转运判官
崇宁元年(1102)荆湖北路转运判官
崇宁四年(1105)5月荆南府
崇宁四年(1105)江陵府知府安抚使
政和元年(1111)建州知州
政和二年(1112)广州知州安抚使
政和二年(1112)连州知州
黄损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连州人字益之
少负大志,栖隐静福山,罕与俗接。
尤工诗赋,遇佳山水,留题殆遍。
后梁末帝龙德二年进士第
南汉高祖刘䶮即位献十策,逾年,授永州团练判官,后累官至尚书左仆射
因极谏致忤高祖,退居永州,诗酒自娱,病卒。
初,惟翰、宋齐丘友善,每论天下事,二人自以为不及。
又尝与郑谷僧齐己定近体诗诸格,为诗人所宗。
有《桂香集》、《射法》。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益之连州(今属广东)人。
少隐连州静福山,又曾从匡庐处士陈沆学。
后梁初应进士举,遍投所著于公卿间。
龙德二年(922)进士第
会兵乱,遂家居。
后依南汉高祖幕府高祖颇亲任之,授永州团练判官
长兴初,进团练副使
累官至左仆射
后因谏忤高祖,又患足疾,遂退居永州北沧塘湖上,以诗酒自娱,寻病卒。
生平见《五代史补》卷二,《诗话总龟》卷一〇、卷一六,《十国春秋》、《南汉》本传。
工诗赋,遇山水胜景辄留题,颇有文声。
郑谷称其诗“殆夺真宰所有也”(《南汉》)。
曾与郑谷齐己厘定近体诗诸格,为湖海骚人所宗。
又曾著《三要》,《桂香集》等,今均佚。
全唐诗》存诗4首、断句10联,其中《书壁》一首,当为后人改贺知章诗而窜入者。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2。
全粤诗·卷一九
黄损字益之
连州人
少时慷慨有大志,筑室静福山,颜曰“天衢”,读书吟啸其中,罕与浮俗接。
以淹通闻于时,尤善为诗。
自谓所学未广,乃扁舟溯洞庭匡庐诸胜,结交天下士
桑维翰宋齐丘交善,每执手论天下事,二人皆谢不如。
尝与郑谷释齐己定近体诗格,世多传之。
又著书三篇,类《阴符》、《鬼谷》,论修治之术,具有宏识,议者每期以公辅器。
为有司所荐,登后梁龙德二年(九二二)进士
寻假归广州
会四方兵乱,道梗不得通,遂与梁绝,不复作岭北游。
后仕南汉刘岩,累官尚书左仆射
有《桂香集》,今佚。
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三、明黄广东通志》卷五五、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六二有传。
诗五首。
张履信
全宋诗
张履信字思顺号遂初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宋诗纪事》卷五七)。
累官知连州(《游宦纪闻》卷一○)。
今录诗四首。
张庄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应天府人。
神宗元丰间进士
荆湖北路提举常平提点刑狱广南西路转运副使
集贤殿修撰桂州,为黔南路经略安抚使、知靖州,贬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移连州和州
后复进徽猷阁直学士,历知镇江东平等州府。
徽宗宣和六年,坐缮治东平城不加功辄复摧圮,降两官,提举嵩山崇福宫
全宋诗
张庄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人。
神宗元丰三年(一○八○)进士
提举司讲议司检讨官,出提举荆湖夔州等路香盐事,改提举荆湖北路常平提点刑狱广南西路转运副使,知融州桂州,兼黔南路经略安抚使,知靖州
宋史》卷三四八有传。
全宋文·卷二五七一
张庄字正民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人。
元丰三年进士,历提举司讲议司检讨官,出提举荆湖夔州等路香盐事,改提举荆湖北路常平、本路提点刑狱
崇宁末,进龙图阁直学士广南西路转运副使,知靖州
政和元年,筑安化城,为蛮所掩,没者几千人,责舒州团练副使
再贬连州,移和州
起知荆南路,徙江宁
复进徽猷阁直学士,历知襄州镇江东平府
宣和六年,坐缮治东平城摧圮,降两官,卒。
宋史》卷三四八有传。
王端北宋
简介
崇宁五年(1106)黄州知州
大观元年(1107)广州知州安抚使
大观元年(1107)连州知州
董宾卿北宋
全宋文·卷二七九一
董宾卿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
元祐三年进士及第
政和初连州政和五、六年间知卫州
阶至中奉大夫
见《刘海蟾仙迹跋》(《柳风堂石墨》),《连州云洞周扩题名》(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一○),光绪《江西通志》卷二一。
胡君防五代至宋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朝宗连州(今属广东)人。
五代至宋初在世。
邓洵美黄匪躬齐名。
晚年与魏野相识。
诗多效李长吉体。
著有《檗川诗集》,已佚。
《粤诗搜逸》卷一载其事迹,并存诗5联。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宋诗
胡君防字朝宗连州(今广东连县)人。
黄匪躬邓洵美齐名。
著有《檗川诗集》,已佚。
清康熙连州志》卷五、同治《连州志》卷七有传。
僧彻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科
河东万泉靳氏。
夙厌俗尘。
既丁二。
亲之丧即出家。
行兰若法。
邑有介村。
盖子推之旧地也。
其阳介山
岩磴险绝。
遂依之。
以崇道焉。
久而人共营构。
稍足庇荫。
然犹苦于无水。
一日微觉隒砌湿润。
随掘之清泉涌沸。
汲之未尝竭。
泰州刺史房仁裕
表请建伽蓝。
以旌其德。
盖今之槛泉寺是也。
徐邸之亲王出镇降。
复迎居郡刹以便礼敬。
俄还山。
治静业。
不替性慈弘每群鸟。
取食掌上。
野兽宿庑下。
年七十七。
谓其徒曰。
吾去矣。
尽屏馀属。
独留一人侍。
且戒。
其母触挠以候。
气绝久之。
若入定。
撼之则已逝矣。
山树变白三日。
及迁尸。
而天气清朗。
白华六出。
飘舞空际。
状如冰雪。
明洁可爱。
士女竞以衣裾承揽。
旋消释。
无所得度支尚书唐临为勒碑铭。
垂之不朽。
僧彻
姓靳
河东万泉人
性戒肃成专思出俗。
慈亲鞠养未始遂之。
既丁荼蓼乃遵前志。
乐行兰若索居蒲坂
习平等观行实言法。
四俗归向承化连邑
孤山者。
一曰介山
介子推之故地也。
山阳介村是也。
遂依而结业。
荫以石岩汲以下隰。
积岁崇道物莫不高之。
各舍财力共营图搆。
地本高险古绝源泉。
念矜劳倦中宵轸结。
晨行岩险见如润湿。
以刃导之应手泉涌。
道俗闻此惊叹归依。
更广其居重增檐宇。
秦州刺史房仁裕
表陈其事请立伽蓝。
下敕许之。
今之陷泉寺是也。
公私荣庆请以为寺主
俯从物议遂乃从之。
四方慕义相顾依投门庭充𨶮。
徐王部绛。
寺又属焉。
轩盖来寻请居州邑
倾心尽礼厚供弥隆。
俄复还山却崇前业。
性在慈仁弘济成务。
所以群鸟食于掌上。
宿雁翔于庑下。
年踰杖国未尝痾瘵。
忽告众曰。
吾将去矣。
食毕收衣结加趺坐。
顾命徒属诫以清言。
并令出户惟留一侍。
告曰。
夫识神托形寄之煖气。
命尽身冷方可触吾。
告已冥目若禅。
久而寻视方知已绝。
春秋七十有七。
初未终之前。
三朝山树通变白色。
横云如带绝望东西道俗奔赴制以心丧礼也。
灵山窟还依坐之。
县官庶子来咸会。
是日风清景亮降以白花。
六出净荣如雪如冰。
衣以承之不久便散。
三载之后犹存初坐。
门人为之易篑。
而衣服一无沾污。
乃就加漆布。
弟子等怀双林右胁之教。
抱两楹负手之歌。
以为相好像设。
开含识之尊严。
法慧声光寔超生之津济。
遂就京邑奉建高碑。
高一丈五尺。
刻像书经兼叙言行。
引还本寺聚众立之。
度支尚书唐临
昔住万泉赞承俗务。
性行专信素奉归依。
后仕华省常修供养。
顾惟德本便勒铭云。
邓洵美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连州人
后汉乾祐元年进士第
后周时南归,上笺湖南节度使周行逢,辟为馆驿巡官
性迂僻,行逢薄之。
宋开国,李昉奉使湖南,与谈终日。
行逢疑其泄己阴事,遂贬之为易俗场官,又使人诈为山贼而杀之。
洵美才思敏捷,工诗善赋,惟多亡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洵,一作恂。
连州(今属广东)人,一云郴郡(今湖南郴州)人。
又有作奉化(今属浙江)人者,恐误。
后汉乾祐元年(948)进士第
上笺湖南节度使周行逢,辟为馆驿巡官
性迂僻,周行逢待之甚薄。
同年李昉出使湖南,两人谈论终日,行逢疑其泄己阴事,遂贬为易俗场官
寻阴使人诈为山贼杀之。
生平见《江南野史》卷七及《十国春秋》本传、《诗话总龟》前集卷一四。
其才思敏捷,工诗善赋,然所作多佚。
全唐诗》存诗1首。
全粤诗·卷一九
邓恂美连州人
有敏才,工诗赋。
湖南朱昂博学,号朱万卷,士类无当意者,独推逊恂美
唐哀帝天祐中,与孟宾于并为李若虚荐,入洛阳
后汉高祖乾祐元年(九四八)进士,登第后还家,湖南节度使周行逢留为馆驿巡官,置幕下
恂美背伛,时谓之邓驮子,性颇迂僻,如其形,众多不悦之者。
行逢恂美泄其阴事,黜为易俗场官,又使人诈为山贼,突入官署杀之。
明嘉靖戴璟《广东通志初稿》卷一四、明黄佐广州人物传》卷四有传。
诗一首。
全宋诗
邓(《宋诗纪事续补》卷一作邵)洵美连山(今属广东)人。
后汉乾祐二年(九四九)进士
湖南节度使周行逢馆驿巡官
宋初,翰林学士李昉使湖南,与会传舍。
后为周行逢所疑,黜为易俗场官而遇害。
事见《宋史》卷四八三《周行逢传》、《诗话总龟》前集卷一四。
李景初南宋
全宋文·卷八二○八
李景初,祖籍怀州(治今河南沁阳),邦献四世孙,景定间连州
严武北宋 1068 — ?
全宋诗
严武(一○七一~?
),连州(今广东连县)人。
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进士
累官朝散大夫、知南恩州
事见清同治连州志》卷七。
全粤诗·卷二五
严武(一○六八 — ?
),连州人
少而俊敏,九岁时,以诗献郡守邵农于郊,太守奇之。
宋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进士
南恩州,治号循良。
累官朝散大夫
明吴中高修王文凤纂成化九年广州志》卷二三、清杨楚枝乾隆三十六年连州志》卷七有传。
诗二首。
唐应奎
全粤诗·卷八七
唐应奎连州人
明洪武永乐间膺制举人材。
官至兵部员外郎
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四。
吴玭明 1478 — 15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8—1540 【介绍】: 浙江钱塘人字汝莹号南岑
嘉靖二年进士
行人司行人,历刑部员外郎广东按察佥事,升按察副使
善治狱,又编出海船民为什伍。
官至广东布政司左参政,卒官。
维基
吴玭(1478年—1540年)字汝莹号南岑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民籍。
其父三娶无子,年五十七时,母周宜人才生下吴玭
治《礼记》,排行十一正德十四年(1519年)浙江乡试第十七名举人,年四十六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一百二十三名,第三甲第二百五十九名进士
行人司行人,历司副刑部署员外郎嘉靖十一年七月广东按察司佥事十四年剿平广东连州盗文兴隆等,十六年八月升本省副使,再升本省布政司左参政嘉靖十九年卒于官,年六十三。
赵善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宗室,居隆兴字无咎号应斋
进士
常熟
官至岳州漕帅佐。
工诗词,与辛弃疾酬唱,词风亦近。
有《应斋杂著》。
全宋诗
赵善括字无咎号应斋居士,寓隆兴(今江西南昌)(《应斋杂著》卷二《迓黄枢密隆兴府启》)。
太宗七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一七)。
进士
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常熟
七年通判平江府《重修琴川志》卷三)。
淳熙间历知鄂州连州常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二五、三八、五五)。
后入荆湖北路转运使幕。
有《应斋杂著》,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六卷,其中诗一卷。
事见《诚斋》卷八四《应斋杂著序》。
 赵善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五三九六
赵善括字无咎号应斋太宗七世孙。
寓居隆兴
乾道四年进士,以左奉议郎常熟
十一月通判平江府
七年,为苏州别驾,又倅长沙
后知鄂州,终官朝请大夫岳州漕帅佐。
著有《应斋杂著》。
杨万里诚斋》卷八三《应斋杂著序》,《重修琴川志》卷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
孟宾于五代 895 — 9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连州人字国仪号群玉峰叟
后晋高祖天福进士
避乱还乡,楚王马希范辟为零陵从事
后归南唐,历丰城簿、涂阳令。
坐贪赃论死,李煜见其诗,贷免,复其官,寻致仕隐玉笥山
逾年起为水部员外郎
南唐亡,归故里卒,年八十余。
工诗,有《金鳌集》。
全宋诗
孟宾于字国仪号玉峰叟(《江南野录》卷八),连州(今属广东)人。
后晋天福九年(九四四)进士王禹偁孟水部诗集序》)。
曾受孟氏辟,为零陵从事
南唐时,授丰城簿,迁淦阳令。
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归老连上(《诗话总龟》前集卷五引《雅言系述》)。
年八十三卒。
有《金鳌集》,已佚。
南唐书》卷二三有传。
今录诗十首。
全粤诗·卷一九
孟宾于(八九五 — 九七七)字国仪
连州人
后汉高祖乾祐元年(九四八)进士,与同年李昉交善。
避乱还乡。
楚王马希范辟为永州军事判官历阳山令。
后归南唐,授丰城簿,迁涂阳令。
坐系当死,后主赦之,复其官,起为水部员外
俄致仕,隐于吉州玉笥山,著道士衣,自号群玉峰叟
吉州高使君奏为郡倅,旋归旧隐。
高越强起为丰城,既而引去,嬉游吟啸二十年,老求致仕,得本曹郎中分司南都,服章金紫。
入宋,以老病不任朝谒,听还故里,后以县令卒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年八十三。
有《孟水部集》,已佚。
南唐书》卷二三、明嘉靖戴璟《广东通志初稿》卷一四、明黄佐广州人物传》卷四有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国仪自号群玉峰叟,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为连州(今属广东)人。
曾以诗献工部侍郎李若虚,为其称赏。
又诣洛阳献诸朝达,由是大有诗名。
后晋天福九年(944)进士第,后为楚马希范辟为永州军事判官
历阳山县令
楚亡,归南唐,授水部员外郎,旋归玉笥山
复起为丰城
又曾任淦阳令,官至水部郎中分司南都
南唐亡,以老病辞归故里,不久卒。
生平事迹见王禹偁孟水部诗集序》、《江南野史》卷八、马令南唐书》卷二三、《唐才子传》卷一〇、《十国春秋》本传。
工诗,有名当时。
王禹偁称其诗具“雅淡之体,警策之句”(《孟水部诗集序》)。
所著颇多,有《孟宾于集》1卷、《金鳌诗集》2卷、《湘东集》、《金陵》等,均佚。
全唐诗》存诗8首、断句若干(其中“昔日声尘喧洛下”二句为李昉诗误入)。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联句诗1首、断句7。
唐诗汇评
孟宾于,生卒年不详,字国仪连州(今广东连县)人。
幼擅诗名,吟味忘倦。
后唐长兴末赴举,和凝等咸推荐之,游举场十年。
晋天福九年(944)符蒙知举宾于献诗,大得称赏,遂登第。
初仕楚,为零陵从事
楚亡,归南唐
建隆二年(961),官丰城
又官淦阳令,因赃贿系狱,后主释之,后起为水部员外郎,致仕,居吉州新淦玉笥山自号群玉峰叟
南唐亡,归老连州,卒年八十三。
有《金鳌集》二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八首,炙句若千。
全唐诗补逸
孟宾于字国仪连州人
晋天福九年符蒙知贡举,擢进士第
李昉交善。
宾于后仕南唐,卒宋太平兴国中,年八十三。
补诗一首。
宾于字国仪
连州人
晋天福中进士
楚文昭王马希范辟为零陵从事
恭孝王希萼金陵
宾于南唐
累迁滏阳
致仕隐玉笥山
自号偫玉峰叟
复起为水部员外郎
归老连州
年八十七卒。
作品评论
王禹偁《孟水部诗集序》
宾于)幼擅诗名,吟味忘倦。
宾于)少修儒学,早失其父,事母以孝闻。
长好篇咏,有能诗名……天祐末工部侍郎李若虚廉察于湘沅,宾于有诗数百篇,自命为《金鳌集》,献之,大为称誉。
因采择集中有可举者十数联,记之于书,使宾于驰诣洛阳,皆为数之,其誉蔼然。
《小草斋诗话》
五代孟宾于,少游乡校,力学不怠。
父以家贫,且鲜兄弟,题诗壁上云:“他家养儿三四五,我家养儿独且苦。
宾于归,见之,续曰:“众星不如孤月明,牛羊满山独畏虎。
”父奇之。
周濆
全宋诗
周濆,渭弟(《粤诗蒐逸》卷二据《连州志》)。
今录诗四首。
赵康鼎
全粤诗·卷八七
赵康鼎高要人
明成祖永乐元年(一四〇三)举人,官桂阳教谕
事见清宣统高要县志》卷一六。
刘昭禹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婺州人字休明
少师林宽为诗,刻苦不惮风雨。
楚马殷父子,起家湖南县令,历容管节度推官
马希范时,与李宏皋等同为天策府学士
官终严州刺史
善诗,而好折节下贤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休明婺州(今浙江金华)人,一作桂阳(今湖南郴州)人。
少师林宽五代时湖南马氏,为县令
历容管节度推官,与李宏皋何仲举等同为马氏天策府学士
后卒于桂州幕中
生平散见《旧五代史·马希范》、《诗话总龟》卷一三、《唐诗纪事》卷四六、《十国春秋》本传。
昭禹工诗,苦心觅句,尤重炼字。
尝与人论诗云:“五言如四十个贤人,著一字如屠沽不得。
”(《唐诗纪事》)其诗尤以《送休上人衡岳》、《经费冠卿旧居》二诗著名。
唐诗纪事》谓有诗300首,《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刘昭禹集》1卷,今已佚。
全唐诗》存诗14首、断句7联。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唐诗汇评
刘眧禹,生卒年不详,字休明桂阳(今湖南郴州)人,或云婺州(今浙江金华)人。
曾为湖南某县令,后事马殷父子。
天福四年(904)晋高祖马希范天策上将军
希范设天策府文学馆,昭禹自容管节度推官学士
岩州刺史
少师林宽为诗,有集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九首,残句七。
全粤诗·卷一九
刘昭禹字休明
桂阳(今连州)人,一云婺州人
起家湖南县令,楚武穆王父子。
历官管节度推官天策府学士,终严州刺史
善诗,有诗三百篇,为集一卷,已佚。
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七三《楚七》有传。
诗十五首。
作品评论
昭禹少师林宽,为诗刻苦,不惮风雪。
诗云:“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
诗话总龟引《郡阁雅谈》
昭禹)尝与人论诗曰:“五言如四十个贤人,乱著一字,屠沽辈也。
觅句者若掘得玉匣,有底有盖;但精求,必得其宝。”
熊昭宙
全粤诗·卷四二○
熊昭宙东莞人
飞十二世孙。
明神宗万历十年(一五八二)贡生连州学正
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一九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