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曾宋珍南宋
全宋诗
曾宋珍新安(今广东深圳)人。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预乡荐。
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为龙川
事见清嘉庆新安县志》卷一五。
全粤诗·卷四五
曾宋珍番禺(今广州市)人。
宋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乡贡。
宋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
龙川
事见清阮元修道光刊《广东通志》卷六七。
诗二首。
全宋文·卷八二四一
曾宋珍广州番禺(今广东广州)人。
咸淳十年进士第,曾任龙川县
见雍正《广东通志》卷三一。
主要活动
  • 1274年,进士
刘倬明 1539 — ?
维基
刘倬(1539年—?
),字原检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民籍。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应天乡试第九十八名举人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会试第一百八十五名,三甲第二百五十四名进士
推官万历三年(1575年)十月选授山东道试御史五年正月广东岭西道佥事六月改补广州兵巡道七年十二月广东左参议,以平广东龙川县猴岭巢逆贼鲍时秀等,九年二月升广东副使,十二年四月湖广左参政
主要活动
  • 1568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方孝孺明 1357 — 14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7—1402 【介绍】: 浙江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
宋濂弟子,尽得其学。
洪武二十五年召至,除汉中府教授,与诸生讲学不倦。
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
建文帝即位,召为侍讲学士
修《太祖实录》,为总裁
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称效法周公辅成王,召使起草诏书。
孝孺怒问“成王安在?”并掷笔于地,坚不奉命。
遂被磔于市,宗族亲友弟子十族数百人受牵连被杀。
有《逊志斋集》。
词学图录
方孝孺(1357—1402) 字希直一字希古别称缑城先生正学先生逊志方文正公等。
台州宁海人
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
宋濂学,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
先辈胡翰苏伯衡亦自谓弗如。
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
惠帝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更定官制,改文学博士
国家大政事辄咨之。
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
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建文四年六月金川门启,燕兵入,帝自焚,被执下狱,使草诏,坚不从,手书"燕贼篡位"四字,殉国。
方孝孺(1357—1402) 明代诗文家、学者。
字希直又字希古
宁海(今浙江)人。
洪武二十五年召至,授汉中府教授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
建文帝召为侍讲学士,任《太祖实录》总裁
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召其起草诏书,孝孺拒不奉旨,遂被杀,宗亲至友弟子凡八百馀人连坐被杀。
追谥文正
其学术醇正,文章纵横豪放。
曾撰《黄鹤楼诗卷序》(又题《书黄鹤楼卷后》),反映当时武昌地区战乱与《黄鹤楼诗卷》的编辑内容概略。
又作《武昌十景图序》,其中列入“石照亭”。
字希直宁海人
建文时,官翰林学士,死节。
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临海人
洪武中以荐授汉中教授
建文中召为文学博士,靖难师入,召草诏,不屈死。
有《逊志斋集》二十四卷。
(《四库总目》:孝孺学术纯正,而文章乃纵横豪放,颇出入于东坡龙川之间。
盖其志在于驾轶,锐复三代,故其毅然自命之气,发扬蹈厉,时露于笔墨之间。
燕王篡立之初,、黄诸人为所切齿,即委蛇求活,亦势不能存。
孝孺深欲藉其声名,俾草诏以欺天下,使稍稍迁就,未必不接迹三杨
而致命成仁,遂湛十族而不悔,语其气节,可谓贯金石动天地矣!
文以人重,则斯集固悬诸日月不可磨灭之书也。
) 《吾学编》:皇太子即位,廷臣交荐孝儒,侍讲筵,备顾问。
孝孺德望素隆,一时倚重。
上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
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必命孝孺就扆前批答。
孝孺尝作《书事》诗曰:「斧扆临轩砚间,春风和气满龙颜。
细听天语挥毫久,携得香烟两袖还。
」又曰:「风软彤庭尚薄寒,禦炉香绕玉栏杆。
黄门忽报文渊阁,天子看书召讲官
」 (《南濠诗话》:方正学先生集,传之天下,人人知爱诵之,但其多杂以他人之诗,如勉学二十四首,乃陈子平作,《渔樵》一首乃杨孟载作,又有《牧牛图》一绝,亦元人诗。
《梦蕉诗话》:方孝孺《过严子陵钓台长短句》云:「正人先正己,治国先齐家。
如何废郭后,宠此阴丽华
糟糠之妻尚如此,贫贱之交安足拟!
羊裘老子早见,独向桐江钓烟水。
」直于子陵心上说出。
宋诗不及于唐,固也。
或者矮观声吠并谓不及于元,是可笑欤!
正学论诗云:「前宋文章配两周,盛时诗律亦无俦,今人未识仑派,却笑黄河是浊流。
」「天历诸公制作新,力排旧习祖唐人,粗豪未脱风沙气,难诋熙丰作后尘。
」 田按:希直文章渊源出于宋景濂,而学术街纯正则过之。
姚江明儒学案》云:「景濂氏出入于二氏,希直以叛道者莫过于二氏,而释氏尤甚,不惮放言驱斥,有明之学祖也。
」诚为确论。
太祖诛戮功臣,至末年文武名臣尽,使得一二旧勋如宋国公颍国公者,靖难之师,孰胜孰负未可知也。
希直《送诚意伯士端括苍》诗云:「海内只今无盗贼,幽州兴兵恼邦国。
庙堂谋议岂无人,我怀中丞泪沾臆。
呜呼志士古所稀,留侯武乡今是谁?
九原招公傥可作,为解四海苍生危。
」盖亦有慨于是,诵汉祖猛士之歌,兹三叹。)
萧德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州闽清人字东夫号千岩老人
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
乌程,徙家居之。
工诗,极为杨万里所称。
有《千岩择稿》。
全宋诗
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闽清(今属福建)人。
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淳熙三山》卷二八)。
孝宗淳熙四年(一一七七),为龙川县
湖州乌程县(《吴兴掌故集》卷三),遂移家居之。
官终福建安抚司参议
杨万里极誉其诗,谓与范成大尤袤陆游齐名。
有《千岩摘稿》,已佚。
事见《诚斋》卷八一《千岩摘稿序》。
宋史翼》卷二八有传。
今录诗十二首。
全宋文·卷五四二三
萧德藻字东夫号千岩老人
福州长乐(今福建长乐)人。
绍兴二十一年进士
初调湖州乌程,遂家焉。
历知峡州,终福建安抚司参议
著有《千岩择稿》。
杨万里诚斋》卷八一《千岩择稿序》,《淳熙三山》卷二八,《宋史翼》卷二八。
主要活动
  • 1151年,进士
  • 1151年-1160年,两浙东路台州仙居应瑞侯庙(浙江仙居),县尉;主簿,任仙居尉兼主簿。重修应瑞侯庙
  • 1161年-1175年,荆湖南路武冈军(湖南武冈),判官,在武冈使幕任判官
  • 1176年-1180年,广南东路循州循州(广东龙川),县丞,在龙川任县丞
  • 1181年-1184年,两浙西路湖州湖州(浙江湖州),参议官,在湖州任参议官,记重修永宁仓事
  • 1185年-1186年,荆湖北路江陵府江陵府(湖北江陵),安抚司参议官,在湖北任参议官
  • 1187年,荆湖北路峡州(湖北夷陵),知州,在夷陵任太守
张本正
全粤诗·卷一○六
张本正惠州人
明英宗正统间龙川所千户张广子。
事见清光绪惠州府志》卷四五。
全粤诗·卷四九
张本正龙川所千户张广之子。
广无嗣,祷于霍山,梦第八位支伽罗汉降为己子,次年生本正
长,性敏,袭职。
既娶妻,生一子。
数月,本正即病卒。
留书家人,有诗云云。
事见清宋广业康熙五十六年刊《罗浮山志会编》卷九。
诗一首。
宋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莆田人字伯华
宋棐子。
孝宗淳熙间,知循州,令民耕种旷土,蠲租六年,遂成沃壤。
改知宾州,寻徙惠州,减重额,刷逋户,划虚籍,颇多善政。
全宋诗
宋煜字伯华莆田(今属福建)人。
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提举广东市舶
历知循州宾州惠州
官终直徽猷阁
莆阳文献传》卷三二有传。
今录诗八首。
主要活动
  • 1178年,广南东路广州(广东省广州市),广南东路提举市舶
  • 1181年-1184年,广南东路惠州(广东省惠州市),惠州知州
刘梦求南宋
全宋诗
刘梦求孝宗淳熙间曾设卦肆于衢州
事见《龙川》卷一五《赠术者戴生序》。
梁昭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惠州归善人
徽宗政和中《三礼》出身。
循州签判,有治状。
与邑人陈伯修、李文辅为友,乡党称三善士。
颜敏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漳州龙溪人字克和
颜唐臣子。
孝宗乾道五年进士
历知循州,除邕管安抚使
威信待峒人,朝旨嘉之。
官至朝散大夫
主要活动
  • 1169年,进士
  • 1187年-1190年,广南西路邕州(广西省南宁市),邕州知州
陈亮南宋 1143年9月7日 — 11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3—1194 【介绍】: 婺州永康人字同甫学者称龙川先生
才气超迈,喜谈兵。
曾于孝宗乾道五年,上《中兴五论》,不报。
淳熙五年,复诣阙上书,力主抗金,反对和议。
遭人嫉恨,两度入狱,出狱后志气益励。
淳熙十五年,第三次上书,建议太子监军,为经理建康之计,以振动天下而与金绝。
光宗绍熙二年,被人诬告,第三次下狱。
绍熙四年进士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
朱熹友善,论学则冰炭不相容,倡导经世济民“事功之学”。
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
谥文毅
有《龙川文集》、《龙川》等。
全宋诗
陈亮(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
早年尝考古人用兵成败之迹,著《酌古论》,知州周葵礼为上客。
孝宗乾道中婺州以解头荐,补太学博士弟子员,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归。
淳熙五年(一一七八)更名为同,六次诣阙上书,极论时事,为大臣交沮,不果。
孝宗即位,复上书论恢复,不报。
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授佥书建康府判官,未至官,逾年卒,年五十二。
有《龙川》,今传本已非完帙。
事见《水心》卷二四《陈同甫墓志铭》,《宋史》卷四三六有传。
今录诗十四首。
词学图录
陈亮(1143-1194) 字同甫号龙川
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
有《龙川文集》、《龙川》。
全宋文·卷六三一九
陈亮(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字同甫学者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
自幼颖异,才气超迈,喜言兵,议论风生。
隆兴初,与金约和,独以为不可。
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不报。
已而退修于家,益力学著书者十年。
淳熙五年,复诣阙上书,极论时事,反对和议,力主抗金。
孝宗欲官之,弃不顾,遂渡江而归,日狂饮为大言,人以为狂怪。
淳熙十五年复上书,乞以太子监军,驻节建康,以示锐意恢复,不报。
绍熙四年状元登第,授佥书康军判官厅公事。
未及上任,次年卒,享年五十二。
端平初追谥文毅
朱熹友善,往复论学,多所辨难。
著有《三国纪年》、《龙川文集》、《龙川》,又尝辑《欧阳文》。
见《宋史》卷四三六本传,《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一六。
主要活动
  • 1193年,状元
  • 1193年-1194年,两浙西路临安府临安(浙江杭州),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秋七月,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
汤梦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袁州萍乡人
徽宗崇宁间进士
循州,时蛮人掠旁郡,不敢入其境,朝廷闻而嘉之。
主要活动
  • 徽宗崇宁间,进士
  • 1124年-1125年,浙江荆湖福建广南等路饶州/虔州(江西波阳县/赣州),浙江荆湖福建广南等路提点坑冶铸钱公事
李梦吕南宋 1233 — ?
全宋诗
李梦吕(一二三三 - ?)字纯翁龙川(今广东龙川西北)人。
全粤诗·卷四五
李梦吕(一二三三 — ?
),字纯翁
龙川人
宋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官惠州佥判
事见《宝祐四年登科录》卷三,清胡瑃修嘉庆二十三年刻本《龙川县志》第三十六册有传。
诗一首。
主要活动
  • 1256年,进士
朱勔北宋 1075 — 11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5—1126 【介绍】: 苏州人
朱冲子。
谄事蔡京,父子皆得官。
徽宗垂意花石语其父密取浙中奇石异卉进献。
政和中,于苏州设置应奉局,勒取花石,以船辗转运至师,号“花石纲”。
擢至防御使,豪夺渔取,凌虐州郡达二十年,时谓东南小朝廷。
钦宗时,削官放归田里,后编管循州,遣使杀之。
郑虎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平江吴县人字景兆
官至会稽
父为贾似道所害。
恭帝德祐初似道谪授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
自请监押,杀似道于木绵庵。
有《吴都文粹》。
罗孟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循州兴宁人字耕甫
仁宗天圣八年进士
早年读书罗浮,从游者甚众。
累官谏议大夫翰林学士
乞归养母,以孝行闻。
全宋诗
罗孟郊字耕甫号休休兴宁(今属广东)人。
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
累官谏议大夫翰林学士
终年七十。
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三有传。
全粤诗·卷二四
罗孟郊字耕甫号休休
兴宁人
生于宋真宗景德间
宋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探花),累官谏议大夫翰林学士
性孝,乞归养母。
终年七十。
明黄国奎修嘉靖三十一年兴宁县志》卷四、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六有传。
今存诗一首。
主要活动
  • 1030年,进士
傅大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仙游人字仲广
傅诚从子。
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
福清簿,知武平县
通判循州,御寇有功,寻擢知州事,百姓称为傅父,在循四年,民乐其政,相率立祠祀之。
主要活动
  • 1187年,进士
黄克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泉州南安人字彦礼
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
教授循州,讲授不倦。
宁德县,以最闻。
通判广州督师御海寇有绩。
新州,奏减丁米,民德之。
累迁度支驾部郎官奉祠归。
起知兴化郡卒。
主要活动
  • 1187年,进士
廖玖宋 1077 — 11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49 【介绍】: 连州桂阳人字粹老
两上魁贡,授徐州教授
后以平蛮功改承奉郎,迁承事宣议郎
历知广新州
月得奉禄,悉付公帑,以备不时之用。
任嚣秦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秦末人。
始皇时南海尉。
秦末乱时,将死,召龙川赵佗告以秦无道,州郡豪杰兴兵聚众,纷争天下,嘱南海尉事。
乃自立为南越武王
梁翰
维基
梁乔升字遇屏广东顺德府杏坛镇麦村人进士出身
乾隆十三年,登进士,授罗源县知县龙川县教谕,后升任邵武府同知
主要活动
  • 1748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