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张渊南宋
全宋文·卷五七二○
张渊字叔潜福州长乐(今福建长乐)人。
隆兴元年进士
乾道六年秘书郎,改校书郎庆王府直讲
出知数州。
淳熙九年随州,又尝知兴化军
见《南宋馆阁》卷七,《宋中兴东宫官僚题名》,及所撰《兴化军到任谢表》、《明悟大师塔铭》。
陈寿明 ? — 14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1 【介绍】: 湖广随州人
洪武中国子生户部主事
永乐元年员外郎,出为山东参政
夏原吉荐,召为工部左侍郎
太子监国南京寿陈兵民困状,又乘间言左右干恩泽者多。
太子深纳之。
九年汉王高煦谮,下狱,贫不能给朝夕。
竟死狱中。
仁宗即位,追赠工部尚书谥敏肃
蓝渠明 1477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莆田人字志张
正德十二年进士
南京兵部郎中,初知随州,清刑狱,裁冗费,多有惠政,居七年,调钦州,当地民绘其像而祀之。
维基
蓝渠(1477年—?
),字志张号惧斋福建兴化卫军籍。
福建乡试第十七名举人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二百五十三名,登第二甲第二十九名进士
礼部观政,授随州知州,调钦州,升南京兵部员外郎,迁刑部郎中,致仕。
陶臻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庐江浔阳人字颜遐
陶侃从子。
有勇略智谋。
惠帝永兴二年陈敏反。
刘弘陶侃为江夏太守出兵御之。
随郡内史知之,遣子陶洪及以自固。
石勒战,平襄阳。
赐爵当阳亭侯
成帝咸和中,为南郡太守,领南蛮校尉
卒谥肃
方扬明 1540 — 15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0—1583 【介绍】: 徽州府歙县人字思善号初庵
隆庆五年进士
官至杭州知府
有《方初庵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思善歙县人
隆庆辛未进士历官杭州知府初庵
维基
方扬(1540年—1583年)字思善号初庵直隶徽州府歙县(今安徽歙县)人。
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二甲第十七名进士,初授陕州知州,擢南京户部员外郎,历迁南京户部郎中,有怙权相势者,私据公田,假称为社田,以给贫乏,托方扬作记,不应。
遂以事相诬,万历六年(1578年)十一月谪守随州,升嘉兴府同知万历十年(1582年)浙江杭州府知府,上任半年,以病乞归,未几而卒,年四十四。
著有《山中集》、《孝经句义》、《中州藁》、《期月守考》、《南中草》、《湖中藁》、《仕学卮言》。
杜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太平府芜湖人字仲才
性敏嗜学,洪武间由监生授随州知州,有治声。
以不忍峻征逋税,例当谪戍。
廷臣知其为民诬服,乃具其廉明政绩以闻。
诏乘传入见,升北平知府
永乐初供运馈饷劳绩颇著,升陕西布政使,改河南,官至右都御史
卒年九十七。
李中明 1479 — 15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9—1542 【介绍】: 江西吉水人字子庸
正德九年进士
工部主事,拜官三月,因抗疏主张毁佛寺,出乌斯藏僧人,忤帝,谪广东通衢驿丞
世宗即位,累官山东巡抚,有政绩,进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
少学于同里杨珠,后曾在五经书院讲学,所居里名谷平学者称谷平先生,有《谷平文集》等。
维基
李中(1478年—1542年)字子庸号谷平湖广德安府随州民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生于成化戊戌十一月初一日弘治十二年(1499年)随父赴湖广景陵十四年(1501年)随州看望祖父,为知州李充嗣所赏识,荐入为州学增广生,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湖广乡试解元,九年(1514年)甲戌进士
吏部尚书杨一清数次召其应考言官,不赴选。
六月刑部浙江司主事,期间反对明武宗建寺于西华门内。
武宗怒,贬其为广东通衢驿丞
十三年病移长乐学宫。
当时王守仁巡抚赣州,檄其参与军事,平定朱宸濠之乱。
明世宗即位,升广东佥事
嘉靖二年(1523年)二月广西布政司左参议四月提学副使,三年丁继母忧归。
嘉靖六年起复前职,八年(1529年)五月升任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
嘉靖十年(1531年)四月,升任广东按察使八月监乡试,九月武举十月父丧丁忧去职。
十四年起升广东右布政使
总督巡按御史戴某,以考察降四川右参政十六年至官数月,乃具疏乞休,同官力劝乃止。
十八年入觐,复升浙江按察使,未赴任,十月再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山东巡抚次年春赴任,治理当地蝗灾。
嘉靖二十年七月,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
二十一年八月因事遭弹劾去职,十一月九日卒于南京官舍,年六十五。
明光宗时追谥庄介
释大定晚清 1824 — 1906年8月4日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六
释大定字密源姓邓氏黄陂人也。
父学浩,母蔡氏,雷雨中见宝塔涌见其前,感而有身。
故生有自来,幼而素食,有志遗尘,及严慈见背,诣随州仁圣寺礼本分剃度,同参大千知为道器,时善诱之。
沙弥,即精进猛勇,胁不沾席。
咸丰五年年三十二,从襄阳净信寺映川圆具。
遭逢寇乱,三为贼虏,皆因缘得脱。
避兵年馀,居徙无常。
入蜀至宝光寺,参妙香不契。
乃遍历终南五台、九华、普陀,维扬之高旻,毗陵之天宁,皆问道处。
最后至金山见观心慧,令参念佛是谁有省。
本名大顶,观问名时,聆音未悉,误为大定,乃曰:“一定多少时?
”对曰:“不堕诸数。
”观笑曰:“可谓大定矣。
”自是始更名大定,久之命为领釉。
同治甲戌,观示寂。
时定已还鄂,居归元寺,迎之还山。
初不言住持事,既至丈室,首座惟请继席,竖辞不允。
惟偕众僧环跪不起,定不得已,许之。
然性枯淡,居二年即退。
仍禅诵不倦,虽老不假给侍,躬自缝浣,或略失威仪,即跪佛前痛自责励,学者为之感泣。
室中惟一禅床,常坐一日如弹指顷,尚言恐有走漏,愧古人多矣,其真诣如此。
光绪癸卯年已八十,众讲开期弘法,登坛乞戒者五百馀人,极一时法会之盛。
丙午七月,偶患疾,延医视之。
笑曰:“我本无病,奚用药为?
”犹兀坐自若。
高居士者,本五戒弟子,辞之他往。
曰:“勿去,恐汝回时不及见。
”或以为戏言。
至八月三日,有请益者,初不之答,哀恳再三,乃厉声曰: “汝真欲参禅,祗须到底毋懈,若中道而返,前功尽弃。
”言词痛切,闻者堕泪。
明日五鼓,呼侍者扶起,端坐至日午,头稍低侧。
或呼曰:“老宿平时脊梁如铁,今何乃尔?
闻,即举头,泊然而寂。
清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四日也。
寿八十三,腊五十有五,坐五十二夏。
茶毗火灭,远见其面目如常,俨然入定。
近视则薪尽无馀,获舍利无数,塔于五峰山之阳。
生平教人真参实悟,不贵口头利滑,偶拈古人论说,皆得其要。
尝游普陀,与一座主论“二六时中,安身立命”之处。
喟然叹曰:“真妄相待,纵饶證真,亦是对待边事,岂究竟耶?
”闻者感服。
弟子慈本,状其行事,乞释敬安为之铭。
周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坰
宋人
曾知信州弋阳县,摧抑豪强,不避怨谤,致旧弊悉除。
移知祁门休宁二县,持身廉介,遇事严明,所断狱讼,人服其平。
通判随州,经理边郡,深究利病,卓有政绩。
田见龙
维基
田见龙湖广承宣布政使随州(今湖北省随州市)人。
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进士
崇祯十二年(1639年)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市区)知县
曾任泰兴县知县,行取户部主事
释守遂南宋 1072 — 1147
全宋诗
释守遂(一○七二~一一四七)号净慈俗姓章遂宁蓬溪(今属四川)人。
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住随州大洪山净岩寺。
为青原下十二世,大洪恩禅师法嗣。
绍兴十七年卒,年七十六。
事见《湖北金石志》卷一一冯楫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六、《五灯会元》卷一四、《补续高僧传》卷九有传。
守遂
遂宁蓬溪章氏子。
幼不茹荤酒。
不好弄。
事南麓院自庆上人为童子。
二十七得度。
南游初抵玉泉
勤禅师
深器之。
命副院事。
岁馀走大洪
恩禅师
上方丈才展坐具。
忽一小虫。
飞堕于地。
遽引手拂之。
豁然大悟。
肯之。
俾总院事。
说法一本于
政和戊戌
赐号净慈
随州袁公灼。
奏师道德堪表率丛林也。
俄迁水南
靖康丁未
退止德安𡾇山之延福院。
时海内大乱。
江淮盗起。
所在戒严。
安守李公济
虑师所居荒。
远命移锡入城。
建化城庵居之。
贼围城久。
每攻辄不利。
乃曰。
城中有异人。
引去。
镇抚陈规
闻而叹曰。
异人谁欤。
必吾净严师也。
绍兴乙卯
宣抚司命居大洪
学子望山而归。
极一时之盛。
师亦诲人无倦。
至丁卯三月
示疾而化。
师天质温靖
与物无忤。
且奉戒谨。
终身不服缣纩。
不执财宝。
不近玩好。
士大夫以为贶。
随得随施。
慈至蚤虱。
不忍弃地。
纳之衣中。
朱多炡明 1541 — 15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1—1589 【介绍】: 宗室,字贞吉号瀑泉
太祖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六世孙。
封奉国将军
善诗歌,行草宗米芾,兼工山水写生。
见古人墨迹,一再临摩,如出其手。
尝轻装出游,化名来相如字不疑,踪迹遍吴楚。
既卒,门人子弟私谥清敏先生
有《五游集》、《倦游集》。
多炡字贞吉弋阳僖顺王曾孙,宁献王六世孙。
封奉国将军
卒后私谥清敏先生
有《五游》、《倦游》诸集。
姚旅露书》:豫章王贞吉负时名,慕孙太初,亦易姓名曰来相如,字不疑,浪迹吴、越。
其诗如「帆冲山果落,棹惹浪花腥」、「野竹云千顷,田桑雨一犁」,「野涧蘋花积,田家芋叶香」,「蜡屐黏香絮,单衣绣雨痕」,「山泉供水乐,秋叶逞春容」。
又七言如「林连北郭藏春色,水过东家作雨声」,皆兴到语。
《笔精》:贞吉王孙过《过馀干》诗云:「馀干城头云泊天,琵琶洲下水如弦。
推篷理咏随州句,落日平沙似往年。
谢在杭《宿》弋阳云:「群峰回合俯清溪,寂寞荒城古渡西。
惟有女墙秋月在,只今犹照夜乌啼。
」二诗皆用刘随州句,略无痕迹。
书史会要》:贞吉诗才警敏,行草宗米南宫,杂以古字,自成一体。
画史会要》:多炡精绘事,见古人墨迹,一再临之,如出其手。
山水得二米家法,写生更妙。
田按:贞吉王孙诗才清警,徐兴公称其绝句,固是玄赏。)
柴恪明 1543 — 1603
维基
柴恪(1543年—1603年)字子舒号慎庵湖广承天府潜江县人
进士出身
孝子柴浩四世孙,十岁能属文,十一而孤,就学于妇翁郭黄门嵩。
十七补邑诸生,积学累行,崭然自树。
万历七年(1579年)己卯以选贡中乡试,十七年(1589年)己丑进士,除常州府无锡
锡大徭独长赋最,素封之家贿吏免役,中人破家者十室而九。
首厘剔更,令家不千金,田不百亩者不长赋,民乃不困。
岁大旱,走群望而祷,忧勤至诚,雨随澍。
大风偃禾,禳之,风反禾尽起,吴人奇其事。
五载奏最,迁兵部职方主事,入省甫十日,上以封倭使辱命,欲更遣科臣,廷议多同异不决,上怒,罪宗伯、司马、诸郎及给事中,惰慢窜逐者十九人,与焉,得添注延州
归而杜门谢客,于城南莳花,构亭,颜曰:寤言。
灌园学圃,角巾布衣,逍遥物外,年六十一卒。
天启嗣服,覃恩议赠恤建言诖误诸臣,子一真时授随州训导,疏其事,遣弟一德诣阙陈情,报可,赠玺丞,祀乡贤
方回宋末元初 1227年5月11日 — 13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7—1307 【介绍】: 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
幼孤,从叔父学。
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
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
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
寻罢归,遂肆意于诗。
有《桐江》、《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字万里别号虚谷徽州歙县人
宋景定壬戌,别省登第,提领池阳茶盐,累迁知严州
兵至迎降,即以为建德路总管
寻罢,徜徉杭、歙间以老。
虚谷傲睨自高,不修边幅。
贾似道败,尝上十可斩之疏。
晚而归元,终以不用,乃益肆意于诗。
吟咏最多,亦不甚持择也。
其自序《桐江续集》云:「予自桐江休官閒居,万事废忘,独于读书作诗,未之或辍。
」是时年已六十馀矣。
仇仁近尝赠诗云:「老尚留樊素,贫休比范丹
」颇为时论所笑。
尝选唐、宋以来近体诗评论之,名曰《瀛奎律髓》,于情景虚实之间,三致意焉。
而尤以山谷后山简斋为标准。
海虞冯定远曰:「方君所娓娓者,止在西江一派。
观其议论,全是执己见以绳缚古人,以古人无碍之才,圆变之学,曲合于拘方板腐之辈。
吾恐其说愈详而愈多所戾耳。
」此言可谓深中虚谷之病矣。
全宋诗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
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
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
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
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
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
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府尹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
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
以诗游食新贵间二十馀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
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
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
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
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
以宋守土官腼颜仕,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
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證明。
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方回或有私愤,而人品确不能称道。
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
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万里号虚谷
宋景定三年别省登第,累知严州
入元为建德路总管
桐江集。
濮文昶
维基
濮文昶字椿馀江苏溧水人清朝进士、官员。
濮氏先祖于南宋淳祐年间河南卫辉迁居溧水
濮文昶的父亲濮瑗生有四子二女,濮文暹是长子,以下诸弟为濮文升濮文昶、濮文曦,二女是濮文漪、濮文湘
濮文暹和三弟濮文昶同科中咸丰己未(1859年)举人,后来又同科中同治乙丑(1865年)进士
濮文昶曾任汉阳县知县
任内曾赈济饥民,还曾为《汉阳县识》作记。
光绪十年(1884年)张行简编印《汉阳县识》,汉阳县知县濮文昶赞他“以邑人谈邑事,易于传信。
括简而不漏。
濮文昶还曾任麻城县知县随州知州
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濮文暹与弟弟濮文昶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作题跋。
梁宝
维基
梁宝(14世纪—15世纪),广东高州府化州人
梁宝永乐元年(1403年)举人次年(1404年)联捷进士,获授宁化知县,为政不事苛察,爱民如子,政修利举获得爱戴,到九年(1411年)因父母去世回乡,人民不忍他离开,后官至随州同知,在宁化入祀名宦祠。
何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道州营道人
更名弃
徽宗政和间进士
性刚介,议论不屈。
通判随州,知廉州,俱擅声称。
后守雅州,亦以最闻。
累官朝请大夫
蔡戡南宋 1141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1—? 【介绍】: 兴化军仙游人字定夫
蔡襄四世孙。
以荫补溧阳
孝宗乾道二年进士
淳熙初,知随州,疏言兵备
广东转运判官,请分兵屯田,代输供银,颇有政绩。
淮西总领使,迁知临安府,时值水灾,赈粜灾民。
宁宗朝,为广西经略安抚使,擢廉罢贪,境内肃然。
开禧初韩侂胄当国,遂请老,以宝谟阁直学士致仕。
有《定斋》。
全宋诗
蔡戡(一一四一~?
)(生年据本集卷一八《丁未立春日……》“不觉身年四十七”推算),字定夫仙游(今属福建)人,居武进(今属江苏)
襄四世孙。
初以荫补溧阳
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
七年,召试馆职(《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一之二三),授秘书省正字
八年,知江阴军(以上《南宋馆阁》卷八)。
广东京西转运判官广东湖南提刑
淳熙十年(一一八三)湖广总领建康府总领(《景定建康》卷二六),寻徙淮西总领(《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之五四)。
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宝庆会稽续志》卷二)。
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咸淳临安》卷四八)。
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隆兴府(《周文忠集》卷四七《题蔡忠惠公帖》)。
嘉泰元年(一二○一)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
有《静江府图志》十二卷(《宋史·艺文志》)、《定斋》四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皆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辑成《定斋》二十卷。
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咸淳毗陵志》卷一七有传。
 蔡戡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定斋集》为底本。
参校清光绪武进盛宣怀刊《常州先哲遗书》本(简称常州本)等。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二四五
蔡戡(一一四一——?
),字定夫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居武进,襄四世孙。
绍兴中以荫补溧阳
乾道二年进士,历江州观察推官
七年,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
次年,出知江阴军
淳熙初,知随州,转京西广东运判湖南提刑
十年,为淮西总领,寻易湖广
绍熙初,以朝散大夫、直宝文阁为浙东提刑,寻除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以言章罢,与祠禄
宁宗立,召试司农卿、兼知临安府,寻兼权户部侍郎,再为湖广总领
庆元初,以右文殿修撰隆兴府
中罢,杜门有年,除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
嘉泰初,除广西经略安抚使
开禧初韩侂胄当国,请老,以宝文阁直学士致仕,卒。
自弱冠出仕,更内外繁剧凡四十年,宣力四方,无不殚尽。
然以方正不挠,违世戾俗,以至落拓不偶,久劳于外。
其文不事雕琢,多经世有用之言。
有《定斋》四十卷,又尝纂《静江府图志》十二卷。
其事迹散见《南宋馆阁》、宝庆会稽续志》、《景定建康》、《咸淳临安》、咸淳《毗陵志》等书,《宋会要辑稿》职官、选举、食货等门及文集中,《宋史翼》卷一八辑有传。
曹利用北宋 971 — 10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1—1029 【介绍】: 赵州宁晋人字用之
以父卒补殿前承旨,选为鄜延路走马承受公事
真宗景德初亲征澶渊,奉命使契丹军,拒割地之请,许以岁币议和。
擢东上阁门使、忠州刺史
宜州军校叛,任广南安抚使平之。
大中祥符七年枢密副使天禧三年枢密使次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仁宗即位,加左仆射侍中
在位既久,颇恃功。
章献太后临朝,凡内降恩,力持不予,遂与中人、贵戚结怨。
坐从子曹汭犯法,罢知随州
又坐私贷景灵宫钱,谪房州安置,内侍杨怀敏辱之,遂自缢死。
谥襄悼
全宋文·卷二七四
曹利用(九七一——一○二九)字用之赵州宁晋(今河北宁晋)人。
以父荫补殿前承旨
景德初契丹河北真宗澶州,遣利用崇仪副使奉书诣契丹军,和议遂定。
累官至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后为内侍所构,贬崇信军节度副使房州安置,投缳死。
明道中太傅,赐谧襄悼
宋史》卷二九○有传。
王安中宋 1076 — 113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6—1134 【介绍】: 中山阳曲人字履道号初寮
哲宗元符三年进士
徽宗政和中,自秘书少监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
以疏劾蔡京,迁翰林学士承旨
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
三年,迁左丞
五年,授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
辽降将郭药师知府事,骄横跋扈,安中不能制,曲意奉之。
召还,为大名府
钦宗靖康初,为言者所劾,累贬象州安置。
善属文,尤工四六。
有《初寮》。
全宋诗
王安中一○七六~一一三四,此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及《宋史》本传推算,如按《文忠》卷一五《跋初寮王左丞赠曾祖诗及竹林泉赋》所记推算,生年提前一年),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
哲宗元符三年(一一○○)进士
瀛州司理参军大名县主簿,历秘书省著作郎
徽宗政和间,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
蔡京罪,为翰林学士,迁承旨
宣和元年(一一一九),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
五年,主联金攻,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之二○)。
七年,宋金启衅,以上清宝箓宫使侍读召还(同上书职官五四之一一)。
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北京留守司。
钦宗靖康初,连贬随州象州安置。
高宗即位,内徙道州,寻放自便。
绍兴四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五),年五十九。
有《初寮》七十六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
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王安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初寮集》为底本,校以清乾隆翰林院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全宋文·卷三一五○
王安中(一○七六——一一三四)字履道号初寮中山曲阳(今河北曲阳)人。
元符三年进士及第,调瀛州司理参军大名县主簿
秘书省著作郎
政和间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
因疏劾蔡京,迁翰林学士,又迁承旨
宣和初尚书右丞
三年,为左丞
五年,授庆远军节度使、燕山府路宣抚使,与辽降将郭药师知府事
药师跋扈,安中不能制。
召还,除检校太保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北京留守司公事。
靖康初为言者所论,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
累贬象州安置。
绍兴初,复左中大夫
四年,卒,年五十九。
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事迹又见周必大初寮集序》(《初寮》卷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