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蔡薿北宋 1067 — 11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7—1123 【介绍】: 开封人字文饶
徽宗崇宁五年诸生试策谀蔡京,擢第一。
释褐才九月,历除秘书省正字起居舍人中书舍人
旋进给事中
一意附蔡京,与叙族属,尊为叔父,复尊为叔祖。
累迁翰林学士,坐妄议政事罢。
起知建宁府,召为学士承旨礼部尚书
以阴附权幸事觉,贬单州团练副使房州安置。
宣和中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
为政喜怒徇情,任刑大惨,因强取西北戍卒犒绢,卒怒欲杀之,逃脱得免。
诏夺职罢归。
全宋诗
蔡薿(一○六七~一一二三)(生年据《全宋词》卷二),字文饶开封(今属河南)人。
一说仪真(今江苏仪徵)人(明嘉靖《惟阳志》卷一九)。
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以谀蔡京,举进士第一
始解褐即除秘书省正字,迁起居舍人
未几,为中书舍人
大观三年(一一○九),知杭州,旋除给事中(《乾道临安》卷三)。
政和七年(一一一七),召为翰林学士承旨
礼部尚书(《景定建康》卷一三)。
以阴附权贵贬单州团练副使
宣和四年(一一二二),再知杭州(《乾道临安》卷三),后夺职罢归。
五年,卒。
宋史》卷三五四有传。
全宋文·卷二九四七
蔡薿(一○六七——一一二三)字文饶开封(今河南开封)人。
崇宁五年殿试对策称旨,擢为第一。
释褐才九月,即自秘书省正字迁至中书舍人大观元年又进给事中
谄附蔡京,尊为叔祖。
出知和州
三年,加显谟阁待制、知杭州,寻复入为给事中
政和初,迁翰林学士,坐妄议政事出知滁州,俄奉祠
六年,以龙图阁直学士起知江宁府
次年,召为学士承旨礼部尚书
以忤旨贬房州安置。
宣和三年,复龙图阁直学士,再知杭州
喜怒徇情,任刑峻惨,诏夺职罢归。
五年,以徽猷阁待制卒,年五十七。
宋史》卷三五四有传,又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一六、六八之二五,《乾道临安》卷三。
李元亮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康军建昌人字光禄
徽宗崇宁中太学生
蔡薿学录元亮轻之。
大观二年和州元亮犹布衣,过州不谒。
命驾先至其馆,元亮以启谢,赠以钱五十万,且致书延誉,遂登次年贡士科。
工诗,多有佳句。
全宋诗
李元亮字光禄建昌(今江西南城)人。
公择族子。
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贡士科(《容斋三笔》卷三)。
全宋文·卷三二○一
李元亮字光禄建昌(今江西南城)人。
大观中,以笺启为蔡薿所赏,登贡士科。
洪迈容斋三笔》卷三。
王彦俦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蔡州上蔡人
为州军校
后唐庄宗同光末,诸郡多乱,彦俦绐杀同列六人及刺史,自领州事。
后奔李昪,历和州刺史,有政绩。
李昪受禅建南唐,拜池州节度使,卒。
苏峻东晋 ? — 3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8 【介绍】: 东晋长广掖人字子高
有才学,仕郡主簿
永嘉之乱中聚众自守。
后南渡,晋元帝拜为鹰扬将军
平周坚,迁兰陵相。
晋明帝时,以平王敦功,进冠军将军历阳内史,封邵陵公
有锐卒万人,器械精良。
成帝咸和初庾亮辅政,拟夺其兵权,征为大司农,不应。
祖约以讨为名举兵,攻入建康,自为骠骑领军将军录尚书事,专擅朝政。
后为温峤陶侃等击败,被杀。
全晋文
字子高长广掖人,少仕郡主簿,举孝廉,元帝江左,遥假安集将军,后泛海到广陵,转鹰扬将军,除淮陵内史,迁兰陵相,复为淮陵内史,加奋威将军大宁初更除临淮内史,以破王敦功进使持节冠军将军历阳内史,加散骑常侍,对邵陵公咸和初,与庾亮不平,举兵反,宫城陷,自为骠骑领军将军录尚书事,温峤陶侃等讨斩之。
张椿
全宋文·卷四七六○
张椿舒州(治今安徽潜山)人,乾道间权发遣和州军州事。
耿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和州人
宣德中以荐官刑部郎中,浙江参议
正统间处州农民起事,定参与镇压,阵亡。
张庄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应天府人。
神宗元丰间进士
荆湖北路提举常平提点刑狱广南西路转运副使
集贤殿修撰桂州,为黔南路经略安抚使、知靖州,贬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移连州和州
后复进徽猷阁直学士,历知镇江东平等州府。
徽宗宣和六年,坐缮治东平城不加功辄复摧圮,降两官,提举嵩山崇福宫
全宋诗
张庄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人。
神宗元丰三年(一○八○)进士
提举司讲议司检讨官,出提举荆湖夔州等路香盐事,改提举荆湖北路常平提点刑狱广南西路转运副使,知融州桂州,兼黔南路经略安抚使,知靖州
宋史》卷三四八有传。
全宋文·卷二五七一
张庄字正民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人。
元丰三年进士,历提举司讲议司检讨官,出提举荆湖夔州等路香盐事,改提举荆湖北路常平、本路提点刑狱
崇宁末,进龙图阁直学士广南西路转运副使,知靖州
政和元年,筑安化城,为蛮所掩,没者几千人,责舒州团练副使
再贬连州,移和州
起知荆南路,徙江宁
复进徽猷阁直学士,历知襄州镇江东平府
宣和六年,坐缮治东平城摧圮,降两官,卒。
宋史》卷三四八有传。
冯子履明 1539 — 1596
维基
冯子履(1539年—1596年)字礼甫号仰芹山东临朐人
明朝官员。
隆庆戊辰进士,官至河南参政
祖父冯裕、父冯惟重皆为进士
冯惟重卒时,子履尚在襁褓,其母蒋氏将其抚养成人。
子履弱冠能文,隆庆元年(1567年)中江西乡试第六十二名举人次年联捷戊辰科三甲进士,授直隶固安知县,任内兴修文庙,剿灭盗匪,入祀当地名宦祠。
以能擢为兵部主事
万历二年(1574年),出任山西按察司佥事,治兵大同。
屡迁参议副使,因人诬陷而被贬官。
万历十年(1582年)子履被重新启用为和州知州,迁陕西佥事,当地百姓为其设立生祠祭祀。
万历十七年(1589年),迁河南副使,不久改易州兵备副使
万历二十一年(1594年),转河南参政,当时其子冯琦已升任侍读学士子履恐怕父子同时为官,过为显赫,便辞官告归。
清《光绪临朐县志》有传。
释清远北宋 1067 — 1120
全宋诗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
俗姓李
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
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
后隐居四面山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
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
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
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
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
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
事见《筠溪》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清远诗,以《古尊宿语录》卷三○中的《偈颂》编为第一卷,以同书卷三四中的《颂古》编为第二卷,同书卷三一语录中散见各处者及见于他书者辑为第三卷。
全宋文·卷二九四六
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俗姓李邛州(治今四川邛崃)人。
年十四受具戒,依太平演道得大悟,后历主崇宁万寿、龙门、褒禅等名刹,归隐于蒋山。
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
著有《圆融礼文》、《普门礼文》等。
李弥逊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筠溪》卷二四)。
禅师讳清远
生李氏
临邛人
出家。
十四具戒。
尝依毗尼师究其说。
因读法华经。
至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持以问。
讲师莫能对。
乃曰。
义学名相。
非所以了生死大事。
遂捐旧习。
南游江淮间。
遍历丛席。
舒州太平演道者为宗师第一流。
往造其室。
演一见深奇之。
谓可以弘持法忍
壁立不少假。
冀其深造。
师栖迟七年。
未尝妄发一语。
一日因拨火。
忽有省。
即说偈曰。
深深拨有些子。
平生事只如此。
由是洞彻超诣。
机辩峻捷。
莫敢当锋。
衲子争归之。
师益静默自晦。
不自为得。
隐居四面山中庵
属天下新崇宁寺
方择人以处。
舒守王涣之迎师住持。
未几引去。
龙门虚席。
遂补焉。
示众曰。
学道之士。
有二种病。
一骑驴觅驴。
二骑却驴了不肯下。
且如骑却驴了更觅驴。
可杀是大病。
龙门向道不要觅。
灵利人。
当下识得。
除却觅底病。
狂心遂息。
既识得驴了。
骑却不肯下。
此一病最难医。
龙门向道不要骑。
你便是驴。
尽大地是个驴。
且作么生骑。
你若骑。
管取病不去。
若不骑。
十方世界廓落地。
此二病一时去。
心下无事。
名为道人。
所以赵州南泉如何是道。
泉云。
平常心是道。
州从此顿息驰求。
识得祖病佛病。
无不透得。
后来遍到诸方。
莫有出其右者。
盖缘他识病。
又曰。
释迦老子在什么处。
自云。
作么。
复云。
达磨大师在什么处。
自云。
只在且作么生。
说个只在底道理。
也不妨难明。
若于斯明得。
始知正法常住。
僧家多分只道那举处便是。
你若身坏命终时。
若病说不得时。
又作么生。
须是證入始得。
不见。
僧问德山。
从上诸圣。
向甚么处去。
山云。
作么作么。
莫是作么便是诸圣么。
你诸人若不将言语会。
便落他声响流布。
纵饶不落声响言句。
便落他无言无说处。
此事实无。
你意解卜度。
若存一丝毫。
便成趣向于己疏也。
直饶你将玄机妙义去。
合他决定合不著。
若总不思量。
亦不可。
须是亲證始得。
明见无疑。
又曰。
有般宗师向人道。
莫作计较道理。
开口便没交涉。
与他不相应。
也去空劫已前认取。
都无言说。
又有一般宗师向人道。
痴汉你这一段因何不会。
先将自心做个窠臼。
然后将心去取證。
唤作钉桩了。
绕桩走便恁么。
流传将去。
便恁么承当去。
敲床竖拂用将去。
唤作将心用心。
一似坐个气毬相似。
有甚安乐处。
又似虾蟆努气相似。
你恁么见解。
面前一似黑雾罩定了也。
师居龙门十有二年。
道风大振。
四方学者皆曰。
吾必师龙门
由是云集座下。
居无所容。
师应机酬酢。
未尝有勌色。
示曲折数篇。
学者聚而编之。
名曰心要。
其略曰。
不应于无际中立分限。
若立分限。
是无际空乃自随。
所以解空者无空想。
若人以言语名状心。
终不得心。
不以言语名状心。
亦不得心。
言语本是心名状之故。
不得也。
无言语本是心不名状之故不得也。
种种会当。
皆不与自心契。
上祖曰。
默契而已为若此。
又曰。
道若为达。
但无妄念耳。
若人知是妄念。
作意止之者。
见有妄念故也。
见有妄念作意观照。
令是正理亦见。
有妄念也。
知妄元是道。
乃无妄焉。
故达道乃无所得也。
又曰。
證者绝能所也。
非别有玄理。
在寻常日用处。
如见色时是證时。
闻声时是證时。
饮水食粥时是證时。
一一绝能所。
此非久习不假薰炼。
盖见成之事。
世人不识。
名曰流浪。
故云唯證乃知难可测。
又曰。
道者明知有是事。
何故不得旨而长疑。
盖信未极。
疑未深也。
唯深与极。
若信与疑。
真是事也。
不解如此返照。
遂迷乱。
不知由绪。
困踬中途。
能自返省。
更无第二人也。
既曰此事。
又岂更知耶。
知是妄虑。
此事则不失也。
又曰。
道不止说与示而后显。
盖体自常露。
说示者方便道用耳。
省悟者亦暂时岐路也。
或因说而證。
或因示而入。
或自觉触以知归。
终无异事。
别得至心源而止也。
又曰。
人言悟了方修此。
属对治门。
虽禅门亦许以正知见治之。
若论当人。
即不须若是也。
又曰。
人不识问。
遂依来问而答。
不知乃自问耳。
欲答谁邪。
人不识答。
遂依言起见。
不知乃自答耳。
何有旨趣邪。
故曰。
总是你好看好看。
又曰。
从上来有二种方便。
有真实方便。
所谓说无有间。
有善巧方便。
所谓妙应群机。
若从真实方便。
得入不假思量。
性自神解。
求无有退。
妙用河沙也。
若从善巧方便得入。
得坐披衣。
向后自看始得。
未可将为究竟。
此二种方便。
皆一法也。
不可须臾有失。
学者思之。
又曰。
悟心见性。
当如雪峰玄沙。
履实践真。
当如南泉赵州
今时学者。
但以古人方便为禅道。
不知与古人同参也。
十二时中。
学道无顷刻弃舍。
此人纵未得入。
念念已是修行也。
寻常说修行。
不过三业六根清净禅门。
更不必如是。
何故禅定之门。
念念与智波罗蜜平等。
一切处自无过患也。
久久心地通明之日。
从前并得满足。
一行三昧
今时人全无定力。
复不开智眼。
所以机缘语句。
只成诤论。
生灭心行。
夫禅学不是小小。
未用超佛越祖得了要超。
亦不难也。
政和末
道行闻于朝。
有旨移和州褒禅山
岁馀以疾辞。
圜悟禅师蒋山
与师友爱素善。
因往依之。
尝著三自省察。
丛林共高仰之。
复以近世问话者。
不知伸问致疑咨请之意。
后生相承。
多用祝赞语。
或奉在座官员。
或庄严修设檀信。
俱无衲子气味。
师深恶之。
诫曰。
夫问话者。
激扬玄极。
不在多进语。
三两转足矣。
贵得生人信。
不致流荡取笑俗子。
又曰。
诸方老宿临终必留偈辞世。
世可辞耶。
且将安之。
宣和二年冬至前一日
饭食讫。
整衣趺坐。
合掌怡然而逝。
春秋五十四。
坐四十
门人奉灵骨舍利。
龙门灵光塔
师风仪秀异。
操守严正。
性淡泊寡言。
笑动有规则。
学者瞻形仪而服膺。
其为教。
疏通广大。
剀切禅病中衲子之心。
至入室提纲。
则绝蹊径。
离文字。
亦不滞乎空荒漫诞之说。
其徒非大有契證。
不妄许可。
平居以道自任。
从事于务。
尝曰。
长老端居丈室。
传道而已。
与士大夫游。
不为利屈。
道合则忻然造之。
不尔虽过门。
或不得见。
君子以是高之。
枢密邓公洵武
奏锡命服佛眼之号。
左司陈公瓘见师法语。
叹曰。
诸佛心宗。
众生性海。
远公涵泳深矣。
灵源禅师少友善。
其趣尚施设略相似焉。
三会广语偈颂数万言。
行于世。
赞曰。
圜悟佛眼同出东山之门。
临济十世孙。
圜悟固已名盖天下。
佛眼则精深醇粹。
克荷正传。
殆与圜悟连衡而并驱。
学者疑其旋设异乎圜悟
或谓龙门尝与灵源处。
而渐习使然。
呜呼是何言之陋哉。
盖尝三复龙门之录。
观其指示心法。
辩如百丈黄檗
作为偈句。
词如汾阳雪窦。
悟门超极。
不愧雪峰玄妙。
履践明验。
端如南泉赵州
真一代之大宗师也。
彼以颊舌为禅而欺世每生者。
乌足与识龙门灵源相契者哉。
要其所以不为圜悟者。
譬如韩柳文章。
世之悦韩者固多。
然子厚非深识博雅之士。
则不能窥其缊奥。
此所以万世之下不凝并驱而为韩柳也。
由是而观。
二公之后。
抑可见矣。
西晋
全晋文
字延思陈国苦人。
泰康末为郡督邮,迁主薄,州辟部从事
元康中举孝廉,州将留不遣。
齐王囧起义,拜驸马都尉,寻为历阳内史,朱彦参军
元帝为镇东,召行参军事,典法兵二曹。
建兴初,制版补录事参军,出除谯郡太守太兴初以疾去,后以白衣兼尚书,拜天门太守
咸和初梁州刺史,寻免。
僧慧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和州含山北山麓之胜,遂结庐其下,寒暑不出,卒后葬于山址。
后名其山为褒禅山
石侔
和州防禦行官
卢秉北宋
简介
大观三年(1109)和州知州
袁耽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陈郡阳夏人字彦道
袁准孙。
少有才气,俶傥不羁。
晋成帝咸和二年苏峻起兵反,王导参军,从在石头,潜说路永归顺。
功封秭归男,拜历阳太守
后以事黜。
寻复为从事中郎
年二十五卒。
宋昌祚南宋 ? — 11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 【介绍】: 宋人
和州钤辖
高宗建炎中,金兵围攻和州,州人推其权领军事,率众坚守,昼夜备御不怠。
城破死。
张弼妻南宋 ? — 11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 【介绍】: 和州人姓徐氏
徐闳中女。
高宗建炎三年,金兵犯扬州,宋军望风奔溃,途中肆意掳掠。
其为溃兵所执,欲污之,乃瞋目大骂,遂被刺杀投于江中。
刘沂南宋
简介
淳熙三年(1176)和州知州2月到任,8月罢。
王世雄南宋
简介
淳熙二年(1175)郢州知州
淳熙三年(1176)10月到新任。
淳熙三年(1176)和州知州10月到任。
淳熙六年(1179)1月赴行在奏事。
陈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州鄞县人
字秀实
哲宗元符三年进士
监察御史,迁左正言
立朝有风操。
童贯等怙宠弄权,徽宗拂衣,牵帝衣而谏。
谪监信州酒。
遇赦,起用,历知广德军和州秀州
王黼得政,宁饿死不出。
后令知舒州,命下而卒。
谥文介
有《易传》、《春秋传》、《论语孟子解》。
全宋文·卷三○五八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元符三年进士,累迁太学博士,擢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迁左正言,除给事中
后谪监信州酒。
历知和州秀州,调舒州,命下而卒,谥文介
著有《易传》九卷、《春秋传》十二卷、《论语解》十卷、《孟子》十卷。
宋史》卷三六三有传。
吴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台州天台人字彦恺
理宗淳祐四年进士
昆山主簿,留意教养,终日诣学校讲论,以厚风俗、正人伦、明义利、辟奸邪为先务。
恭帝德祐元年签书枢密院事次年左丞相,受命与右丞相文天祥等赴元军议降。
后又与贾馀庆等充祈请使,奉使元朝
全宋文·卷八一二三
吴坚字彦恺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人。
淳祐四年进士第,授昆山主簿,累迁福建转运使
在朝历任太常博士太常丞秘书郎起居郎等职。
德祐初佥书枢密院事
二年正月左丞相,与皇帝出降元。
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卷四七《瀛国公纪》,《至正昆山郡志》卷二,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