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刘家珍
刘家珍字席待号鹿沙宝应人
诸生
有《蠖堂稿》、《北省集》、《藕花书屋集》。
乔崇修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宝应人字介夫号念堂
乔莱子。
贡生
以学行闻。
雍正间召见,授铜陵县教谕
工诗。
有《乐玩斋集》、《陶园集》。
清诗别裁集
字介夫江南宝应人贡生
铜陵县教谕
著有《乐玩斋集》。
介夫石林先生克家子,不矜门阀,自尊良贵,以荐举只就广文,旋复归里,生平志趣可知矣。
不欲以诗人自鸣,没世后,搜遗稿数篇,亦足想其大概。
刘以化
刘以化字敦甫号崇庵宝应人
诸生
刘中柱
刘中柱字砥澜号雨峰宝应人
历官其定知府
有《兼隐斋诗钞》。
刘兆彭
刘兆彭字述民号野塘宝应人
诸生
有《拳石山房集》。
释源修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三
释源修姓周氏宝应人
年四十一,弃家为僧。
冬夏一衲,日中一食。
清咸丰间,约同侣数辈,取道西藏,往参佛国。
偕伴数人,不堪其苦,皆中途而返。
一意孤行,孑然独迈。
越悬渡,逾雪山,经历寒暑,直达印度
心欲见佛,无从问讯,憩坐道旁。
忽闻𧦝江南源修者三,且云:“佛召汝见”。
遂飘然随去,至则殿宇光明,目不能视,志诚顶礼,佛坐莲台,摩顶慰劳,赐名“阿王”。
因问:“来此何为?
以“但愿常觐如来”对。
佛云:“此间缘分,尚未具足,汝可往清凉山,造石室五,使参礼者有所安息,斯可已。
”遂遵道而返,刻志兴筑。
获兹灵感,冀得神助,果遇蜀僧释柱,相与为理。
数年间,五台五室并峙林际,后端坐诵号,无疾而化。
释柱者,未详其姓氏生平。
静默寡言,人莫测其蕴舆。
既与源修同筑五台石窟,既成,遂隐烟栖霞山
光绪初元,示微疾,属将事者于阇毗后,粉骨为丸,施之江中,并以钱二百,酒一尊,花果饴饼少许。
众如其言。
时值隆冬,泛舟江上,舍兹丸骨,所携钱物,恰应舟子所需。
散后回棹,讯所由来,知亡者遗言乃尔。
舟子叹曰:“此人当生安养矣。
”转瞬失舟所在。
朱应登明 1477 — 15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7—1526 【介绍】: 扬州府宝应人字升之号凌溪
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
为人爽直,恃才傲物。
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
有《凌溪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升之宝应人
弘治己未进士,除南户部主事历陜西提学副使云南布政司参政凌溪
应登字升之宝应人
弘治己未进士,除南户部主事
延平知府,擢陕西按察剐使,改云南,迁布政司右参政
有《淩溪集》十七卷。
(《艺苑卮言》:朱升之诗如桓宣武刘司空,无所不恨。
《国雅》:升之情过其才,亦时出新语。
其《函谷关歌》全效高常侍,稍有蹇碍粗矗处。
《对雪》有「风急仍含雨,天低欲堕云」,殆佳句也。
田按:升之俪名十子,究其才品,在子衡之下,康、王之上。)
维基
朱应登(1477年—1526年)字升之号凌溪直隶宝应县人
明朝诗人,官员。
弘治进士,官至云南参政
为“弘治十才子”之一。
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应天乡试举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联捷己未进士
历官南京户部主事、知延平府,以副使提学陕西云南升迁布政司右参政
世宗嘉靖五年(1526年)卒。
主要活动
  • 1499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王凯泰晚清 1823 — 18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3—1875 【介绍】: 江苏宝应人字幼轩号补帆原名敦敏字幼徇
道光三十年进士
编修
咸丰间在籍办团练
同治间上海,入李鸿章幕府,治营务及厘金。
旋以道员浙江,升任浙江按察使,官至福建巡抚
在浙浚三江闸沙,泄山阴会稽萧山三县之水。
在闽设致用堂于西湖书院中,以经学课士。
光绪初巡视台湾,还省病卒。
谥文勤
全台诗
王凯泰(1823~1875)初名敦敏字补帆宝应人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
同治九年(1870)广东布政使福建巡抚
光绪元年五月来台。
台湾人民有赌博、吸烟、锢婢等恶习,公馀之暇作歌以化之。
因有〈台湾杂咏〉三十二首、〈续咏〉十二首等作,委由幕友何澄保管。
十月因病内渡,卒于官,年五十有三,赠太子少保衔,以总督例赐恤,谥文勤
并命于福建省城台湾府城两地建祠祭祀。
光绪七年(1881)何澄王凯泰旧作、马清枢〈台阳杂兴〉及何澄自作〈台湾杂咏〉合刊出版,称《台湾杂咏合刻》。
  《台湾杂咏合刻》前有〈杨希闵序〉、〈龚显曾序〉等。
杨希闵序〉谓:「王公诗清华婉约,深得古竹枝之遗;何、马二公诗综练谣俗、经纬风雅。
山川之灵异、习尚之俶诡、物产之繁变,举可考而知。
」以诗体言,〈台湾杂咏〉、〈续咏〉为七言绝句体,风格清丽。
台湾杂诗〉多述时事、风物,针砭社会习尚,〈续咏〉则多咏历史、地理。
龚显曾〈序〉,便一再提这一点:「凡制度沿革、道里远近、习尚俶诡、民夷纯杂,靡弗讽诗而得,不翅按图以稽。
」「诗成自注,格非竟创;事靡不搜,典足参故。
」如此呈现风土名物的诗歌,铺陈了诗人亲在「现场」的观察力,语言的叙述力,也留予后人可观的史料,足供参考。
蒋师辙著《台游日记》,多引本书诗句,作为举證,可知该书影响力之所在。
  《台湾杂咏合刻》有四种版本:一、清光绪七年(1881)杨希闵刊本,在中研院史语所、央图台湾分馆、台湾大学图书馆等处收藏。
此本应为何澄当年原刊本;二、伊能嘉矩手抄本,该本作《合刻台湾杂咏诗》,由台湾大学研图特藏伊能文库藏,较杨希闵刊本少了〈龚序〉及题词。
三、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于民国四十七年(1958)刊印,与刘家谋《海音诗》合辑,列为《台湾文献丛刊》第二十八种。
此本系根据杨希闵刊本重新编印而成。
该本两度重印。
首先,大通书局影印出版,列为《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八种(1984)。
又,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收入《台湾历史文献丛刊》(1994)。
四、台湾中华书局(1971)编印《台湾先贤集》,将《台湾杂咏合刻》收入第三册之中。
连横台湾诗乘》中亦选录数首。
现以央图台分馆为底本,对校其他诸本。
(江宝钗、李知灏撰)
主要活动
  • 1850年,进士
刘恭冕晚清 1824 — 18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4—1883 【介绍】: 江苏宝应人字叔俛
光绪五年举人
治经学,名所居堂为广经堂,续成父刘宝楠之《论语正义》。
纂修沔阳州志》、《黄州府志》、《汉阳府志》、《黄冈县志》。
另有《何休注训论语述》、《广经室文钞》。
项樟
项樟字芝庭宝应人
雍正癸丑进士历官凤阳知府
有《玉山诗钞》。
主要活动
  • 1733年,进士
赵磻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平人字渭师
欧阳懋女,以待制恩补官。
孝宗朝以书状官范成大使金,擢正言
淳熙中两浙转运副使工部侍郎知临安府
殿司招兵事而失于弹压,谪饶州
有《拙庵杂著》及外集。
全宋文·卷五四○八
赵磻老字渭卿(一作渭师),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居吴江(今江苏吴江)
以妇翁欧阳懋恩泽补官。
绍兴三十年宝应县主簿
书状官范成大使金,擢右正言
乾道八年楚州九年,由户部员外郎除直秘阁庐州
淳熙二年两浙转运副使三年知临安府四年秘阁修撰权工部侍郎五年罢,饶州居住。
有《拙庵词》一卷(存)。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二之二一、选举三四之二九、食货六四之三四、方域一六之三四,《咸淳临安》卷四八,《姑苏》卷五一。
主要活动
  • 1173年,淮南西路庐州(合肥市),庐州知州兼安抚使
  • 1173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户部郎中
  • 1174年-1176年,两浙路临安府(杭州市),两浙路转运副使,1176年3月知临安府
  • 1175年,两浙路临安府(杭州市),两浙路转运判官
  • 1176年-1178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杭州),临安府知府兼安抚使
  • 117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工部侍郎
  • 1191年-1192年,淮南东路楚州(淮安市),楚州知州
潘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宝应人字伯琴
布衣。
博览古今天算诸书,又精通舆地之学。
同治五年淮水溢,作《筹淮篇》,刘恭冕谓其考古而善通今,知今而能博古。
诗长于乐府,文亦古朴
卒年三十六。
有《伯琴文存、诗存》。
陈煃
维基
陈煃(16世纪—17世纪),字亦如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
陈煃万历元年(1573年)举人十七年(1589年)进士,获授安平知县,不久调任宝应,在漕渠工程完成后与民休息,每天徵召县内子弟前来听他讲课,尤其推崇道义。
很快朝廷任命陈煃南京四川道御史,劝谏万历帝不要把淹没泗州祖陵的洪水泄洪至淮河,殃及下流各县;又上疏反对矿税,核查南京虚耗费用,每年节省过万,其后因年老请求退休。
儿子陈至谧是县内廪生,明朝灭亡后不再出仕。
主要活动
  • 1589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乔大鸿
乔大鸿字仪上号容浦宝应人
贡生
有《槐阴楼集》。
乔湜
清诗别裁集
字睦州江南宝应人
岁贡生
乔守敬
乔守敬字醉笙宝应人
诸生
有《绿阴山馆吟稿》。
朱龙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州安吉人字鼎臣
自幼刻意学问,以《》魁乡试。
进士第
兴化主簿,时宝应县有讼田者,久而未成,漕司檄使按治,片言而服。
度宗咸淳间,为扬州签判,立断十余年疑狱。
贾似道秉政,士欲速进者奔走其门,龙文终身不与交。
主要活动
  • 进士
乔肃
清诗别裁集
字敬哉江南宝应人
岁贡生
乔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宝应人字慕韩
乔崇修子。
国子监生
沈德潜交善,工诗。
有《小独秀斋诗》、《窥园吟稿》、《剑溪说诗》、《杜诗义法》、《艺林杂录》等。
乔亿字慕韩号剑溪宝应人
有《小独秀斋诗》、《窥园吟稿》、《三晋游草》、《夕秀轩诗钞》、《惜余存稿》。
范澄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国清宝应人
景泰庚午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