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诸葛亮蜀汉 181 — 23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234 【介绍】: 三国蜀琅邪阳都人字孔明
东汉末避乱隆中,躬耕读书,自比于管仲乐毅,时有“卧龙”之称。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刘备新野三顾茅庐陈据有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结好孙权、共抗曹操之策,出而为刘备主要谋士。
次年曹操南争荆州,出使东吴联合抗曹,获赤壁之胜,刘备据有荆州
建安十九年,入蜀增援刘备,定成都,任军师将军,镇守成都
称帝,任丞相录尚书事。
张飞死后,领司隶校尉
章武三年,受遗诏辅佐刘禅封武乡侯,领益州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
东和孙权南平诸郡,北争中原,多次出兵攻
司马懿对峙于渭南,病卒于五丈原军中。
谥忠武
传制木牛流马,用于山地转运,又革新连弩,能同发十箭。
有《诸葛亮集》辑本。
晋穆帝东晋 343 — 361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司马聃 孝宗 穆帝 344年—361年
永和 345年—356年
升平 357年—361年 五年五月晋哀帝即位沿用。前凉沿用该年号
全晋文·卷十
帝讳字彭子康帝子。
建元二年九月即位,改元二:永和升平
在位十七年,谥曰穆皇帝庙号孝宗
华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汲郡临河人
性孝。
家贫,为佣以养母。
母病则忧,容貌毁悴。
及母终,绝栉沐,发尽秃落,庐于墓侧以守制。
世乱,军队过境,常相戒勿犯孝子。
乡人赖以获全者甚众。
刘训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隰州永和人字遵范
出身行伍,事李克用散将
后唐庄宗同光中襄州节度使
明宗天成中荆南高季兴叛,诏为南面行营招讨使
无将略,人咸苦之,遂罢兵。
延平节度使
释云豁北宋
全宋诗
释云豁俗姓曾吉州永和(今属山西)人。
吉州西峰宝龙
为青原下八世,清凉明禅师法嗣。
真宗赐号圆净
大中祥符中卒,年七十七。
事见《嘉泰普灯录》卷一。
陈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澶州临河人字伯玉
进士
大理寺丞太常博士
能决疑狱。
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仁宗时三司度支判官
路转运副使,官终尚书工部郎中
全宋文·卷三三一
陈琰字伯玉澶州临河(今河南濮阳西)人。
进士及第,历溧阳栾城县主簿,迁大理寺丞、监真定府税,知金堂夏津二县。
再迁太常博士
判狱以直闻,天圣二年御史知杂韩亿奏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
三司度支判官,迁侍御史
京西河东河北转运副使三司户部度支盐铁副使
累迁至尚书工部郎中,卒。
宋史》卷三○一有传。
杨辅世南宋 1121 — 1170
全宋诗
杨辅世(一一二一~一一七○)字昌英号达斋吉水(今属江西)人。
万里族叔。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
永和主簿,知沅州麻阳县
卒,年五十。
有文集,已佚。
事见《诚斋》卷七九《达斋先生文集序》。
今录诗三首。
释大阐明 ? — 1501年2月17日
大阐者。
东和名家子。
明达物理。
早悟空花。
玉溪和尚祝发。
力究出世之道。
禅林讲席。
靡弗参叩。
无所入。
遂创庵于岩头。
楗关十年。
于指胸点额之际。
忽然摸著。
快痒不可言。
直造和之天界㞧中和尚处。
求决择。
相见一笑而已。
于是。
朝参夕见。
机缘有契。
弦筈相含。
既蒙印记。
挈杖出闽关。
履淅过淮。
多逢哲匠。
至金台。
大宝禅寺
道风翕然。
司礼黄高二公。
闻师名。
袖香见之。
言机期合。
恨参承之晚。
欲闻于上。
师固辞乃已。
自是问谒者
踵接户外。
师随缘开示。
务使人人发心欢喜而去。
则吾说为不徒日。
复一日。
颇觉烦挠。
一日偶阅归去来词。
怃然曰。
陶渊明
不以五斗米折腰。
弃官而去。
沙门释子。
反以一钵饭。
系足息影。
地蒲团大一块耳。
得青山几何。
成化戊戌八月
飘然南还。
次年
金陵报恩。
寄书谢二司礼。
司礼叹之而已。
邵郡清信士。
创寺延师。
居之二十馀年。
清远之风。
从化者众。
辛酉春二月十七日
敛衣而化。
其徒净渊
集其机缘语句。
为上下卷梓行。
师喜作山居诗。
唱道鸣怀。
悠然可诵。
金山有句。
月现龙影。
云笼老鹤声。
尤见禅意云。
陈坤
清州搜玉
陈坤字叔阳青县隐士,好读书抚琴,博学多识,万历年间曾助青县知县应震编修县志。
临河小筑,名际槎轩,《康熙青县志》录其五言排律诗一首。
丘懋炜
维基
丘懋炜字以鄂号奇恬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人,军籍。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福建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三十三年副使,册封晋府河东永和蕲水三王,三十五年奉使东垣王府典丧,三十七年户部主事刘仲斗典试广西三十八年考选,四十年兵科给事中,上言倭警可虞,设防宜早,谨条例八议以备采用。
御史吕图南改任南直隶提学,被给事中周永春弹劾绵弱,不胜其任,丘懋炜御史陈一元王命璿永春互相纠驳。
四十一年丁忧四十七年起升广东右参议,分守岭东道
泰昌元年以病乞休,三年起复为江西右参议,分守岭北道,六年回籍养病,崇祯元年(1658年)考察免官。
杜臻清 1633 — 1705
维基
杜臻(1633年—1703年)字肇余,榜名徐浙江省嘉兴府秀水县(今浙江省嘉兴市)人,进士出身
1684-1685年奉旨巡视广东和福建的复界(注:清初迁界令强迁沿海百姓),同行者有内阁大学士席柱。
此行写成《粤闽巡视纪略》,由于该书详述了九龙建有墩台的情况,成为学界研究清朝割让香港前夕的军事布防的经常引用的史料。
顺治十五年,登进士,改庶吉士
顺治十八年,任翰林院编修
后任秘书院侍读
康熙八年,任河南乡正考官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侍读学士
康熙十三年,任内阁学士
康熙十五年,任礼部右侍郎
次年,任吏部右侍郎
康熙二十年,任刑部右侍郎刑部左侍郎
次年,担任吏部左侍郎武会试正考官
康熙二十三年,任工部尚书
康熙二十八年,任刑部尚书
康熙三十年,任兵部尚书
康熙三十三年,任会试考官
康熙三十八年,任礼部尚书
伊里布清 1772 — 1843
维基
H|伊里布'伊里布(1772年—1843年3月4日)又名伊礼布小金榜称红带子伊礼布字莘农爱新觉罗氏,红带子,籍属镶黄旗
签署《中英南京条约》的中方代表之一。
伊里布嘉庆六年(1801年)进士,授国子监学正职,后出任云南府南关通判,历任澄江知府腾越知州,与当地土司保持良好关系,受到云贵总督伯麟的推荐。
道光元年(1821年),随从云贵总督庆保镇压永北少数民族叛乱有功,代理永昌知府,不久升任安徽太平府知府,此后历任山西冀宁道道员浙江按察使湖北浙江布政使等职。
道光五年(1825年),伊升任陕西巡抚,后又先后调任山东和云南巡抚以清廉闻名。
道光十三年(1833年)伊里布升任云贵总督十八年(1838年),被授予协办大学士头衔,次年调任两江总督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伊里布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负责浙江沿海的军事行动。
由于琦善裕谦等人和战不定,伊里布面对占领定海的英军亦不主动出击。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清朝政府命令伊里布进攻定海,恰逢英军为占领香港而从定海撤军,伊里布遂上表称收复定海,但是被斥责为“附和琦善,以兵炮未集,藉词缓攻,致敌船遁去”,被撤去协办大学士头衔,交出兵权给裕谦后留任两江总督
不久,裕谦弹劾其遣家丁张喜与英军私自来往,达成不战默契,伊里布被削去职务,投入监狱。
杨尔材清末至现当代 1882 — 1953
全台诗
杨尔材(1882~1953)澎湖人
尔材幼受业于卢汝翰迁民雄经商失利,移居朴子,设帐教授汉学,与日籍东石郡守森永信光创立朴雅吟社。
其平日所作,或应募或应酬或寓言,有数千首之多。
分古体、律、绝,由短而长,由小而大,汇成《近樗吟草》。
  尔材诗歌写作的特色,就诗体言,生于海滨,长游江湖,似乎养成尔材击剑任侠的性情,长篇歌行或古诗。
于题材方面,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时事诗,如〈喜台湾光复作〉、〈雾社事变歌〉、〈农村叹〉(民国二十一年作为米禁出口)、〈舌耕叹〉(民国二十二年作为禁设书房教汉文)。
二、「游赏诗」。
在游赏诗里,尔材生活周围的高山遥水,具体地纳入长幅的诗篇,大开大阖,气势壮阔,如〈玉山上望海〉。
三、风俗诗。
这一类诗,以竹枝词的形态呈现,刻画地理形制,反映他在朴子生活居家的环境与他处不同的实况,代表作则为〈朴子竹枝词〉二十首,描绘朴子市镇的特色。
如今朴子市博厚里、文化里毗连处之开元路一带,称五甲尾。
旧时最基层行政区域为「甲」,自配天宫妈祖庙作起点向西行,此处适位于第五甲之末端,故有「五甲尾」之称。
当时此地聚集了五十馀家贸易商行(俗称船头行),是朴仔脚最繁荣之地方。
一甲一即今朴子配天宫至往荣昌戏院道巷口(食道乐餐厅)之一段。
二甲戏自一甲末端起至玉胜巷口(天鹅行洋品店)一段。
三甲自自二甲末端起至往东和戏院道巷口(昔时此处为土地公庙口)一段。
四甲自自三甲末端起文化路口(创设刺绣业家蔡国谋宅)一段。
一甲贯通至五甲这条路,就是今日的开元路,是旧时朴子唯一的闹区道路。
尔材于〈朴子竹枝词〉就吟诵道:「五层崎接暗街幽,大铳街连七崁头。
一甲行行通五甲,看来大道曲如?。
」(江宝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