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元彬北魏 ? — 4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9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豹儿
景穆拓跋晃孙,南安王拓跋桢子,嗣叔父章武王拓跋太洛为后,袭爵。
出为朔州刺史,以贪婪削封。
吐京胡起事,讨平之。
征虏将军汾州刺史,卒。
李彪北魏 444 — 5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4—501 【介绍】: 北魏顿丘卫国人字道固
家世寒微,少孤贫好学。
孝文帝初,举孝廉,由中书教学博士秘书丞,参著作事。
依《史记》、《汉书》纪传表志之体修魏史。
历官御史中尉,多所纠劾。
后以专恣被劾免官。
宣武帝时,以白衣在秘书省修史
景明初,兼通直散骑常侍汾州事。
卒谥刚宪
全后魏文·卷四十二
字道固顿丘卫国人孝文赐名。
举孝廉,为中书学博士,假员外散骑常侍、建威将军卫国子。
秘书丞,加中垒将军
冠军将军东道副将,寻假征虏将军
御史中尉,领著作郎
散骑常侍,仍领御史中尉度支尚书
李冲所劾除名。
宣武即位,以白衣修史秘书省,寻兼通直散骑常侍,行汾州事。
景明二年卒,赠镇远将军汾州刺史
谥曰刚宪
薛怀吉北魏 ? — 5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3 【介绍】: 北魏河东汾阴人
薛真度庶长子。
好勇有力。
初仕奉朝请,试恒农太守
南朝梁武帝遣将袭义阳,与郢州刺史督厉将士保全义阳
宣武帝延昌中梁州刺史,参与镇压氐人起事。
孝明帝正光初汾州刺史,有聚纳之瑕。
元融北魏 ? — 5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6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永兴
元彬子。
章武王爵。
孝文帝时秘书郎
累官行扬州刺史并州刺史宗正卿青州刺史
孝明帝时河南尹
性贪残,恣情聚敛,被劾削官爵。
后复封,攻、夏山胡,败。
孝昌中,镇压葛荣,兵败被杀。
谥庄武
李询南北朝末隋初 540 — 5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0—588 【介绍】: 陇西成纪人字孝询
初仕北周,以军功位大将军封高平郡公
杨坚为相,从高颎同心协力平尉迟迥乱,进位上柱国
改封陇西郡公
,引杜阳水灌三畤原,民人赖其利。
隰州总管
卒谥襄
全隋文·卷九
字孝询,穆兄贤之子。
,为纳言上士
内史上士,兼掌吏部
建德中,拜司卫上士,历仪同三司长安,迁英果大夫,加位大将军封高平郡公
大象初,为行军元帅长史,进位上柱国改封陇西郡公
隋受禅,检校襄州总管,寻拜隰州总管
卒,谥曰襄
释法通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六 护教科(二)
龙泉石楼人
地属隰州
群山险隘。
夐僻见图谍。
多幽僧介士居之。
风俗尤薄恶。
游僧或有道于其间者。
以不知所向而问。
其人则遭灰面之辱。
时虽未出家。
每厌苦之。
开皇末
举室从释。
谓人曰。
吾今乃得脱杻械。
辞钳𮡧矣。
抵州委二男二女并妻于僧尼寺。
己以弟子。
礼事通化寺明法师
自尔道风所被。
尽汾晋。
莫不推慕。
村邑聚落。
月建斋会。
且则饼饵相馈遗以解斋。
高门大第。
直造堂奥无拥滞。
主人迎笑。
如旧知识。
此其习俗至今。
尝值县令于甲野间。
何僧。
曰山客。
令命拘系以听。
即绝粒。
绕狱行道。
是夕狐鸣令听事。
尊幼寝寐不能安。
且欲纵之。
不肯曰。
我方以为乐。
虽纵我焉适哉。
且不食行道自若。
狐夕鸣益甚。
日父老相与譬解。
乃引去。
又暮投宿一村舍。
犬啮胫。
血濡踵。
犬寻震死。
传者异焉。
释法通
龙泉石楼人
初在隰乡未染正法。
众僧行往不达村闾。
如有造者以灰洒面。
虽处俗情厌恒俗。
开皇末年
独怀异概超出意表。
剃二男二女并妻之发。
被以法衣。
陟道诣州委僧尼寺。
时有问者便答曰。
我舍枷锁志欲法。
既达州寺如前付嘱。
便求通化寺明法师度出家。
于即游化稽湖。
南自龙门北至胜部。
岚石汾隰无不从化
多置邑义月别建斋。
但有沙门皆延村邑。
或有住宿旦解斋。
家别一槃。
以为供。
此仪不绝至今流行。
河右诸州闻风服义。
有僧投造直诣堂中。
承接颜色譬若亲识。
故通之率导其德难伦。
行本邑。
县令逢之。
问是何僧。
答云山客令乃禁守不许游从。
即绝粒竭诚绕狱行道。
其夜听事野狐鸣叫。
怪相既集夕不安。
放遣。
曰。
我绕狱行道正得道理。
如何见放。
经日不食。
夜又狐鸣。
宫庶以下莫不震惧。
苦劝引挽方从其请。
尔后巡行无时宁舍。
曾投人宿。
犬咋其胫。
寻被霹死。
风声逾显。
后卒于龙泉
余以贞观初年
承其素迹遂往寻之。
息名僧纲住隰州寺。
亲说往行高闻可观。
欣其馀论试后披叙。
夫以高世之量随务不伦。
统其大归莫非道。
所以九十六部。
兼邪正之津途。
一十七群。
现机缘之化迹。
故能光开佛日。
弘导尘蒙。
摄迷没之鄙夫。
接戒浊之浇首。
并得开智清悟圣革凡。
弘道利生于是乎在。
今有不达之者。
同世相轻。
睹其家业丛杂。
阅其形骸尘弊遂则雷同轻毁。
曾不大观。
由之自陷。
备于成教。
故文云。
观法师种姓形有。
但受其法开我精灵。
斯言可归。
有之矣。
僧昙韵隋末唐初 ? — 642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高阳人
史不详氏族。
始出家诵法华经。
尚馀二卷。
以俗境纷嚣。
遂遁入恒岳蒲吾山。
以终习焉。
有禅者诲之曰。
道在观心离念。
非独诵经所能得也。
承此语。
即遍游五台
孑然携影。
住北台木瓜寺。
馀二十载。
然地高气寒。
夜行尽坐。
思略昏散。
前所诵经顿忆不忘。
隋仁寿间
瓒禅师方业定。
雁门川中。
背负绳床。
随处燕嘿。
闻而往依之。
既而赴禅定之诏。
复居比干山。
又适南部
离石龙泉文成等郡。
于是静学。
覃被夷夏矣。
且其地戒法所未及。
有薙落阅三十年。
而为沙弥者。
至是咸获受具。
之功诚多。
贞观十六年
无疾端坐。
而终于西河平遥山。
春秋八十馀。
自十九入山。
历六十年。
摄心无逸。
血气盛时身生蚤虱。
听其咂啮。
不忍弃捐。
虽土蚤之多。
毡席凝血。
亦曰我宿债合偿。
一弗除屏。
后于耳顺之年。
蚤虱并无。
此特血气衰耳。
然犹以为吾业未应尽。
何致尔。
尝谓门人曰。
吾见超禅师每宿有壁虱之房。
而不为所挠。
又食于蛊家。
而匙抄其虫。
置之器底。
使不为害。
蛊主惧焉。
吾德何以及此。
又欲写法华经。
忽有善书者。
请为书之。
未旬浃而功毕。
方将䞋谢竟隐去。
因宝而藏之岩窟。
屡经𡨥乱。
馀物虏掠殆尽。
惟此经委弃林莽间。
箱襆已烂。
而卷帙如新。
平居勒苦。
老而愈励。
苟跏趺稍倦。
遽起礼佛。
其自率皆此类。
释昙韵
不详氏族。
高阳人
初厌世出家诵法华经有馀两卷。
时年十九仍投恒岳蒲吾山。
就彼虚静讫此经部。
栖隐禅师曰诵经非不道缘。
常诵未即至道。
要在观心离念。
方契正道耳。
韵初承此告。
谨即受而行之。
专精念慧深具举舍。
又闻五台山者即华严经清凉山也。
世传文殊师利常所住处。
古来诸僧多入祈请。
有感见者具蒙示教。
元魏孝文
尝于中台置大布寺。
帝曾游止具奉圣仪
前种华园地方二顷。
夏中发艳状同铺锦。
光彩昱耀乱人心目。
如是嘉闻数发荡神悦耳。
遂举足栖焉。
遍游台岳备见灵相。
初停北台木瓜寺二十馀岁。
单身吊影处以瓦窑。
形覆弊衣地布草蓐。
食惟一受味不兼馀。
然此山寒厉林生涧谷。
自外峰岭坦然遐净。
夜行昼。
坐思略昏情。
庆其晚逢也。
前所诵经心口不缘三十馀载。
会隙历试一字无遗
乃更诵残文成其部帙。
至仁寿年内有瓒禅师者。
结集定学背负绳床。
雁门川中若为业。
居山日久思展往怀。
闻风附道便从众。
一沐清化载仰光猷。
随依善友。
所谓全梵行也。
属隋高造寺偏重禅门。
众失其主。
人各其诚散归林谷。
遂投于比干山。
又游南部离石龙泉文成等郡。
七众希向夷夏大同。
十善聿修缁素匡幸。
原此河滨无受戒法。
纵有志奉皆往太原
夷夏情乖人皆怯。
往致有沙弥三十其岁者。
化行即传斯教。
山城两众皆蒙具足。
唐运伊始兵接定阳
屡逢屯丧本业无毁。
以夜系昼摄心乖逸。
幽栖积久衣服故弊。
蚤虱聚结曾不弃捐。
任其𠲿啖寄以调伏。
曾以夏坐山饶土蚤。
既不屏除毡如血凝。
但自咎责愿以相酬情无吝结。
如此行施四十馀年。
岁居耳顺忽无蚤虱。
犹深自责曰。
计业不应即尽。
当履苦趣受其报耳。
又告门人曰。
吾见超禅师寄他房住。
素有壁虱不啖超公
乃两道流出向馀房内。
又见在蛊家食饭。
匙接蛊精置于叠下。
而快食如故。
又不为患。
蛊主惧焉。
吾德不及
何为致此。
每年于春秋二时依佛名法。
冬夏正业则减食坐禅。
尝愿写法华誓须洁净。
数年已来不能可办。
忽感书生无何而至。
告云。
善解抄经。
邀以法据。
并谓堪能。
遂乃安于石室立净书之。
旦入暮出深怪其行。
未盈一旬七轴俱了。
将以礼䞋目前不见。
及遭贼抄藏经岩窟。
世静往收。
乃委于林下。
箱襆久烂而卷色如初。
斯感验奇异率此类也。
又常居别室自勤修业。
馀有众侣难嗣其踪。
每云。
吾年事如此何可放舍。
若坐昏闷即起礼佛。
尝策四仪以道量据。
自见胜达鲜伦其德。
贞观十六年端坐终于西河平遥山。
春秋八十馀矣自十九入山六十馀载。
不希名利不畜侍人。
不隶公籍不行己任。
凡有所述职。
皆推寄于他焉。
李元吉初唐 603 — 6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3—626 【介绍】: 宗室
高祖第四子。
小字三胡
武德元年封齐王,授并州总管
好畋猎,不恤百姓。
四年,平王世充有功,拜司空
六年,授隰州总管
后因与隐太子李建成密谋刺秦王李世民,反被秦王所杀。
谥刺
李嘉初唐 611 — 6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1—682 【介绍】: 陇西成纪人字大善
李客师子。
起家为太子左千卫,迁越王府户曹参军
官至隰川
袭封丹阳公
后致仕退居。
郭广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华州华阴人
太宗贞观二十一年,为将军,受诏使突厥征乙注车鼻可汗
高宗永徽五年,官左卫将军太子左卫率,封郜国公
显庆中,坐与上官仪交游,贬隰州刺史
陆景初唐 665 — 736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5—736 睿宗赐名象先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举制科高第,授扬州参军事,擢洛阳
入为监察御史,历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迁中书侍郎
睿宗景云二年(711),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玄宗先天二年(713)封兖国公,出为益州长史剑南按察使
开元六年(718)隰州刺史润州刺史九年,转蒲州刺史,兼河东按察使
入为太子詹事,历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知吏部选事,加刑部尚书,以继母忧去官。
十三年,起复同州刺史十七年入迁太子少保
二十四年卒,赠尚书右丞相谥文贞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苏颋《授陆景初大理少卿制》,《册府元龟》卷一七二、八六二。
全唐诗》存诗1首。
王定中唐 ? — 78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4 【介绍】: 京兆杜陵人字镇卿
王易从子。
玄宗时进士
太子校书,以文章知名,与李华友善。
天宝中,坐妻为韦坚女,外贬,历湘潭蓝山、云梦、盐城四县属吏
肃宗朝,元载户部侍郎,表为大理评事,寻以疾辞。
代宗大历中,历监察御史起居舍人、礼吏二部员外郎考功郎中
以本官知制诰,迁谏议大夫
元载败,移太子洗马
德宗即位,授隰州刺史,拜吏部郎中
太子右庶子集贤院学士
朱泚反,奔行在,为所得,授以伪职,不受,病卒。
浩虚舟
虚舟。
隰州刺史聿之子。
宏词科
杨思立唐 820 — 8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0—875 【介绍】: 虢州弘农人字立之
杨虞卿子。
年十四,明经擢第,累官殿中侍御史,迁京兆府司录
宣宗大中间,入为太常丞
丁忧后,除隰州刺史,有佳政。
旋从李筠于泽潞,为节度判官,迁副使
入为户部员外郎,累改都官郎中
官至凤翔节度副使
张廷裕后唐 ? — 9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8 【介绍】: 五代时代北人。
后唐
幼事李克用于云中,以行卒从击黄巢王行瑜,渐升为小将
李存勖,历隰三州刺史
仕终新州节度使
袁建丰五代 873 — 9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3—928 【介绍】: 五代时人
幼为李克用收养。
及长,习骑射,为铁林都虞候
数从后唐庄宗征伐,历隰三州刺史
染风痹于任。
明宗以旧恩召还,加检校太傅,遥领镇南节度使,卒。
李继忠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汾州人字化远
李继韬弟。
少善骑射,从父李嗣昭征讨有功后唐庄宗时历官成德军司马
后晋时历单、泽三州刺史
其母杨氏善治产,积财巨万。
初,石敬瑭起兵于太原继忠举家归之。
时诸军方困,赖以取足。
敬瑭感而奇之,故车驾入,命连领大郡。
李存勖后唐 885 — 926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李存勖 庄宗 光圣神闵孝皇帝 923年—926年
同光 923年四月—926年四月 闽太祖王审知和南平武信王高季兴以及新罗亦用此年号,156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5—926 小字亚子
沙陀部人
本姓朱耶氏
懿宗咸通间赐姓李
晋王李克用之长子。
昭宗乾宁后先后遥领晋三州刺史
天祐五年(908)晋王之位。
其后与后梁激战十五年,终灭后梁,建立后唐
同光元年(923)即皇帝位。
在位三年,耽于享乐,宠信伶人,朝政紊乱,同光四年,死于乱中。
庙号庄宗
两《五代史》有本纪。
工词,《全唐诗》存词4首。
敦煌遗书斯三七三存诗5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帝讳存勖
太祖长子。
唐光启元年生。
年十一。
检校司空隰州刺史
天祐五年封晋王
二十年四月
筑坛魏州即帝位。
同光二年
加尊号昭文睿武至德光孝皇帝
在位四年。
年四十二。
谥曰光圣神闵孝皇帝
庙号庄宗
僧隐微五代 885 — 9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5—961 【介绍】: 五代时僧。
豫章新淦人
俗姓杨
七岁出家。
二十岁于开元寺受戒。
后至福州,嗣罗山道闲
归住龙泉十善道场。
保大九年南唐李璟召住金陵龙光禅苑,署觉寂禅师
建隆二年移住洪州大宁院,旋卒。
谥玄寂禅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5—961 俗姓杨豫章新淦(今江西新干)人。
7岁出家,20岁于开元寺受戒。
后至福州,嗣罗山道闲
归住龙泉十善道场。
保大九年(951)南唐元宗召住金陵龙光禅苑,署觉寂禅师
建隆二年(961)移住洪州大宁院,旋卒。
谥玄寂禅师
景德传灯录》卷二三有传,存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刘训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隰州永和人字遵范
出身行伍,事李克用散将
后唐庄宗同光中襄州节度使
明宗天成中荆南高季兴叛,诏为南面行营招讨使
无将略,人咸苦之,遂罢兵。
延平节度使